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树在紫色土水土保持效应方面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缪驰远 陈田飞 +1 位作者 何丙辉 陈晓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7-119,123,共4页
作为退耕还林的一种树种桑树在蚕业方面的经济效益有目共睹,而在水土保持方面的效益及应用研究较少,通过对玉米种植地、毛桑种植地和良桑种植地3个地块在8次降雨中的4次水土流失过程进行效益对比,分析侵蚀量、侵蚀时间与降雨因子的回归... 作为退耕还林的一种树种桑树在蚕业方面的经济效益有目共睹,而在水土保持方面的效益及应用研究较少,通过对玉米种植地、毛桑种植地和良桑种植地3个地块在8次降雨中的4次水土流失过程进行效益对比,分析侵蚀量、侵蚀时间与降雨因子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在4次降雨侵蚀过程中,毛桑区和良桑区的径流总量比玉米地块分别减少24.78%和37.83%,泥沙总流失量比玉米地块减少21.85%和33.55%;4次降雨过程中,3个地块的土壤养分流失依次是玉米地>毛桑区>良桑区,侵蚀量、侵蚀时间与降雨因子的回归关系均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块 玉米地 水土保持效应 紫色土 次降雨 侵蚀量 桑树 蚕业 玉米种植 效益
下载PDF
植物篱对红壤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邬岳阳 严力蛟 +3 位作者 樊吉 蔡喨喨 卢立峰 戴刚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9-615,共7页
在浙江诸暨红壤丘陵山区的野外径流小区条件下,设计5种不同植物篱种植模式,结合自然降雨、人工模拟暴雨试验、稀土元素(REE)示踪、土壤抗蚀性评价等方法,研究植物篱的减流减沙效应和控制机理。结果显示,与裸坡相比,自然降雨下麦冬双行... 在浙江诸暨红壤丘陵山区的野外径流小区条件下,设计5种不同植物篱种植模式,结合自然降雨、人工模拟暴雨试验、稀土元素(REE)示踪、土壤抗蚀性评价等方法,研究植物篱的减流减沙效应和控制机理。结果显示,与裸坡相比,自然降雨下麦冬双行植物篱处理地表径流量降低39.4%,土壤流失量降低65.8%,效果最佳。降雨前土壤含水量能显著影响径流和土壤流失的发生特征。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可作为衡量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效应的最佳指标。根据17个抗蚀性指标建立植物篱条件下红壤抗蚀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土壤综合抗蚀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麦冬双行、黄花菜+麦冬双行、黄花菜双行、麦冬单行、黄花菜单行和裸坡。不同坡位植物篱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存在差异,侵蚀泥沙主要来源集中在中下坡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篱 水土保持效应 土壤抗蚀性 红壤 坡耕地 REE示踪法
下载PDF
高速公路生态护坡技术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被引量:57
3
作者 卓慕宁 李定强 郑煜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4-167,共4页
对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工程开展试验观测,研究探讨生态护坡技术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高陡边坡上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建植草本植被,在短期内可完全覆盖坡面,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可抑制边坡侵蚀的发育,有效控制坡面沟蚀的发生,在... 对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工程开展试验观测,研究探讨生态护坡技术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高陡边坡上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建植草本植被,在短期内可完全覆盖坡面,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可抑制边坡侵蚀的发育,有效控制坡面沟蚀的发生,在中雨到暴雨的情况下,边坡径流系数在15.97%以下,土壤流失量极小。生态护坡技术的水土保持机理主要与草本植被对降雨的截留、雨滴能量的削减、坡面径流的抑制、根系的锚固与加筋作用,以及生态护坡技术本身的工艺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生态护坡技术 草本植被 水土保持效应
下载PDF
红壤坡耕地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植物篱笆水土保持效应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李新平 王兆骞 +1 位作者 陈欣 方志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40,共5页
结果表明 ,与大豆单作相比 ,黄花菜和百喜草植物篱笆径流量、侵蚀量分别减少了 4 .6 7% ,37.82 % ,植物篱笆处理和大豆单作处理的径流量、侵蚀量与开始形成径流所经历的时间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而径流量与侵蚀量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 结果表明 ,与大豆单作相比 ,黄花菜和百喜草植物篱笆径流量、侵蚀量分别减少了 4 .6 7% ,37.82 % ,植物篱笆处理和大豆单作处理的径流量、侵蚀量与开始形成径流所经历的时间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而径流量与侵蚀量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建立了相应的降雨产流、降雨产沙、径流侵蚀回归模型。植物篱笆的水土保持机理表现在 :植物篱笆地上部的缓流和分流作用 ,有效地减弱径流的携沙能力 ,减少了细沟侵蚀 ;地上部分可阻挡土壤大颗粒和过滤土壤小颗粒 ;植物篱笆地下部根系显著改善了耕层土壤的物理性状 ,显著提高了土壤的抗冲性 ;土壤性状显著增强了土壤的入渗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耕地 植物篱笆 人工模拟降雨 水土保持效应 作用机理 生物措施
下载PDF
广西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昂 王云琦 +2 位作者 张会兰 王彬 黎宏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7-78,共12页
石漠化造成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破坏已经成为限制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建立一套广西特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价广西地区的水土保持效应,对广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广西地区基岩裸露、成土缓慢、... 石漠化造成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破坏已经成为限制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建立一套广西特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价广西地区的水土保持效应,对广西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广西地区基岩裸露、成土缓慢、植被生长困难等石漠化特点,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应计算方法》(GB/T 15774—2008),通过广西水利厅提供的水文站资料、县志、年鉴等历史资料集成、野外小流域采样调查、原位监测等方法,总结出涵盖包含社会、生态、经济3大方面在内的9类指标构成的初选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降维,并结合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分析各主成分中指标主要的作用途径,对指标的敏感性进行检验,筛除冗余指标,使得到的指标体系涵盖内容较为全面,指标信息重叠较少,代表性较强,最终形成包涵8个生态效应指标、7个经济效应指标、1个社会效应指标的水土保持效应指标体系。其中,生态效应指标对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影响较大的前3位分别为林草措施面积(11.21%)、蓄水措施有效面积(11.10%)、有效土层厚度(6.28%),经济效应指标影响较大的前3位分别为林果产品产量(15.11%)、粮食生产量(14.95%)、第三产业总产值(14.74%),社会效应指标为负向指标,说明城镇化水平越高,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越严重,越难以治理。本研究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为深入讨论生态效应补偿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优化广西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工作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效应 指标体系 敏感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石漠化地区
下载PDF
红壤坡地果园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左长清 马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5,共4页
针对南方广大红壤坡地果园因耕作不当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开展了系列研究。通过翔实的观测数据认真分析了不同耕作措施差异,找出了多种措施的优劣,分别是横坡耕作、顺坡耕作、果园清耕和裸露对照,得出了增加植被、改进耕作有明显的保持水... 针对南方广大红壤坡地果园因耕作不当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开展了系列研究。通过翔实的观测数据认真分析了不同耕作措施差异,找出了多种措施的优劣,分别是横坡耕作、顺坡耕作、果园清耕和裸露对照,得出了增加植被、改进耕作有明显的保持水土作用,单纯的耕作措施仍不能杜绝水土流失,欲要从根本上控制,还应与其他措施配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果园 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效应
下载PDF
10种藤本植物边坡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朝阳 许桂芳 +2 位作者 周凤霞 杨保华 陈剑虹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9-41,共3页
利用坡面人工径流小区,对比了10种藤本植物地的植被覆盖度、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和土壤抗蚀性能。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藤本植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覆盖度,减少降水的径流量,减少土壤侵蚀量,其中以地枇杷、爬山虎、扶芳藤的效应最为明显;藤... 利用坡面人工径流小区,对比了10种藤本植物地的植被覆盖度、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和土壤抗蚀性能。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藤本植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覆盖度,减少降水的径流量,减少土壤侵蚀量,其中以地枇杷、爬山虎、扶芳藤的效应最为明显;藤本植物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抗蚀性,其中地枇杷地崩解所需时间最长,有效根密度最大,水土保持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边坡 水土保持效应
下载PDF
抚仙湖流域磷矿区主要植物群落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建萍 杨树华 王宝荣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76-80,共5页
通过对抚仙湖流域磷矿开采区8种主要植物群落类型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植物群落的抗径流和土壤侵蚀的能力以及与土壤抗蚀性之间的关系;筛选出水土保持效应较优的植物群落。研究表明:竹林群落和旱冬瓜林群落的抗径流能力和抗土... 通过对抚仙湖流域磷矿开采区8种主要植物群落类型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植物群落的抗径流和土壤侵蚀的能力以及与土壤抗蚀性之间的关系;筛选出水土保持效应较优的植物群落。研究表明:竹林群落和旱冬瓜林群落的抗径流能力和抗土壤侵蚀能力较强,可作为该地水土保持的先期植物群落。荒草地和矿渣废弃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抗侵蚀性差,应进行植树造林和加强封育管理。云南松林、华山松林、桉树林、灌木林的土壤抗侵蚀性稍逊于竹林和旱冬瓜林,营造水土保持防护林时可适当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流域 磷矿区 植物群落 水土保持效应
下载PDF
几个草种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左长清 马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19-623,共5页
依据前期研究成果,在红壤坡地果园内全园覆盖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iigge)可以取得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本研究通过标准径流小区翔实的观测数据,通过对百喜草、狗牙根(Cynodondactylon)、宽叶雀稗草(PaspalumwettsteiniiHackel)3个... 依据前期研究成果,在红壤坡地果园内全园覆盖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iigge)可以取得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本研究通过标准径流小区翔实的观测数据,通过对百喜草、狗牙根(Cynodondactylon)、宽叶雀稗草(PaspalumwettsteiniiHackel)3个草种进行全园覆盖与带状覆盖下的水土保持效应试验,得知3个草种均能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特别是百喜草水土保持保效应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喜草 狗牙根 宽叶雀稗草 水土保持效应
下载PDF
几种草被植物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马琦 王琦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2-74,共3页
利用小型观测场,对比了几种草被植物地降水、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和土壤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 与裸地相比,草被植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覆盖度,减少降水的径流系数,减少土壤侵蚀量,其中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的效应最为明显.草被植物可以... 利用小型观测场,对比了几种草被植物地降水、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和土壤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 与裸地相比,草被植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覆盖度,减少降水的径流系数,减少土壤侵蚀量,其中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的效应最为明显.草被植物可以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空隙率,使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增加,同时提高土壤入渗速率和土壤的抗蚀性,其中百脉根地土壤含水量和入渗速率最大,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地崩解所需时间最长.如苇状羊茅地、葛藤Pueraria lobata地、百脉根地和空旷地0~2 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是15.74%,15.83%,16.06%和14.61%,苇状羊茅、葛藤、百脉根地土壤完全崩解所需时间分别比空旷地多780,627,704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被植物 水土保持效应 水土流失
下载PDF
植被水土保持效应尺度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端吕 彭保发 李际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3-437,共5页
从近年来植被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进展来看,不同学者根据不同尺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斑块、坡面、景观和流域四大尺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于植被水土保持生态过程与机制在大尺度与小尺度既有关联又有差异,植被水土保持效应存在明显的... 从近年来植被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进展来看,不同学者根据不同尺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斑块、坡面、景观和流域四大尺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于植被水土保持生态过程与机制在大尺度与小尺度既有关联又有差异,植被水土保持效应存在明显的尺度性。通过对现有研究方法、结果和观点的整理与讨论,认为水土流失效应的影响因素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大变得越来越复杂,水土流失的尺度效应可从小区、坡面、小流域、大流域以及区域等不同尺度开展系统研究,旨在从小区和坡面等小尺度水土流失的研究结果上外推到较大尺度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水土保持效应 尺度性
下载PDF
矿山废弃地灌草植被不同层次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方莹 蒋延玲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59,共4页
在北京市首云铁矿选择灌草覆盖的弃渣坡面,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了在雨强0.5mm/min,连续30min的人工降雨条件下,植被不同层次(灌木层地上和地下部分、草本层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植被在水土保持过程中... 在北京市首云铁矿选择灌草覆盖的弃渣坡面,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了在雨强0.5mm/min,连续30min的人工降雨条件下,植被不同层次(灌木层地上和地下部分、草本层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植被在水土保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减少57.65%的地表径流和93.55%的土壤流失。灌木的蓄水效应和减蚀效应分别是草本植物的7.4倍和30.9倍,这不仅与灌木在植被中所占的比重大有关,还与其形态结构特征有关。植物地上部分的蓄水效应是地下部分的1.65倍,说明植物的地上部分在保水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大。而地下部分的减蚀效应是地上部分的1.52倍,说明植物地下部分在固土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人工降雨 植被层次 水土保持效应
下载PDF
紫色丘陵区不同经果林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雪琴 蒋平 +1 位作者 丁文斌 史东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62-1468,共7页
【目的】评价经果林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为该地区发展经果林工作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在已种植3年的柑橘林、枇杷林和已种植2年的龙眼林下撒播黑麦草和菊苣两种优质牧草,设柑橘+黑麦草(GH)、柑橘+菊苣(GJ)、柑橘... 【目的】评价经果林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为该地区发展经果林工作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在已种植3年的柑橘林、枇杷林和已种植2年的龙眼林下撒播黑麦草和菊苣两种优质牧草,设柑橘+黑麦草(GH)、柑橘+菊苣(GJ)、柑橘纯林(GC)、枇杷+黑麦草(PH)、枇杷+菊苣(PJ)、枇杷纯林(PC)、龙眼+黑麦草(LH)、龙眼+菊苣(LJ)和龙眼纯林(LC)等处理,进行整地培肥;同时采用农地作对照处理(CK),测定各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团聚体稳定性等指标。【结果】经果林模式土壤砂粒(0.050-1.000 mm)和粗粉粒(0.001-0.050 mm)含量整体较高,分别为30.37%-65.29%和24.42%-57.44%;与纯林相比,柑橘、龙眼经果林模式土壤容重较低、土壤孔隙度较大;不同经果林模式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大于纯林模式,说明经果林模式能够有效改良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经果林模式土壤全量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除枇杷经果林外其余模式下不同草种间土壤全氮的提高幅度差异不显著(P〉0.05);柑橘经果林模式对土壤速效磷的改良效果最佳,经果林模式土壤中速效钾含量的增幅排序为PJ〉GH〉LJ〉GJ〉GC〉PH〉LH〉CK〉PC〉LC。【结论】不同经果林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质地,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升土壤养分含量,柑橘和枇杷经果林模式土壤全磷的改善效果优于龙眼经果林模式,柑橘经果林模式对土壤速效磷的改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果林 模式 水土保持效应 紫色丘陵区
下载PDF
百喜草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初探 被引量:25
14
作者 龙忠富 汪俊良 +2 位作者 刘正书 孟军江 张德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年第5期408-411,共4页
为探讨百喜草在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理治中的效果 ,1999~ 2 0 0 2年在牟尼河小流域进行了百喜草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种植百喜草能有效增加地表覆盖 ,降低径流量与泥沙冲刷量。在同样的坡度下 ,种植百喜草... 为探讨百喜草在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理治中的效果 ,1999~ 2 0 0 2年在牟尼河小流域进行了百喜草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种植百喜草能有效增加地表覆盖 ,降低径流量与泥沙冲刷量。在同样的坡度下 ,种植百喜草比裸地可降低径流量、减少泥沙冲刷量 ,种植当年百喜草区及梯田果树牧草的径流量与土壤流失量分别是坡地作物区的 84 3%、4 7 9%和 2 2 6 %、7 1% ,次年土壤流失量降低为 7 3%和 7 7% ;还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维持和培肥土壤地力。百喜草区与裸地及坡地玉米区相比 ,土壤容重分别降低17 6 %和 11 5 % ,总孔隙度分别增加 30 1%和 2 3 4 % ,渗透速率分别提高 4 7 8%和 6 3% ,有机质分别增加34 8%和 2 2 8% ,碱解氮分别增加 6 1 5 %和 34 7% ,有效磷分别增加 2 7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喜草 种植模式 水土保持效应 地面径流 土壤侵蚀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龙须草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明俊 郎南军 +6 位作者 温绍龙 郭永清 江期川 杨旭 郑科 郭玉红 张立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4期88-90,共3页
对金沙江流域龙须草地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与空旷地相比种植龙须草可降低土壤容重0.10 g/cm3,增加土壤总孔隙度9.6%,提高土壤贮水率22.03%,其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龙须草 水土保持效应
下载PDF
秦巴山区地埂植物篱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卉芳 王向东 +2 位作者 涂洋 鲁婧 何凡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9-42,47,共5页
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秦巴山区坡耕地整治和高效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通过研究地埂植物篱的抗冲、抗蚀性,地埂植物篱临界坡长等,揭示地埂植物篱水土保持效应。研究发现人工建植的土坎抗冲、抗蚀... 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秦巴山区坡耕地整治和高效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通过研究地埂植物篱的抗冲、抗蚀性,地埂植物篱临界坡长等,揭示地埂植物篱水土保持效应。研究发现人工建植的土坎抗冲、抗蚀性最强,裸露土坎抗冲、抗蚀性最差。临界坡长与坡度呈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同的坡度下,不同模式临界坡长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工建植土坎、自然恢复土坎、人工建植土石坎、裸露土坎。相同治理模式下,随着坡度的增大,临界坡长逐渐减小。该研究为秦巴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和坡地生态农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地埂植物篱 水土保持效应 临界坡长
下载PDF
伊犁地区公路边坡不同植物组合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以S242线巩留至尼勒克公路建设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宏钧 刘涛 +1 位作者 张晓峰 李伟 《交通运输研究》 2018年第1期51-56,共6页
为了更好地治理伊犁地区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问题,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依托S242线巩留至尼勒克公路路基边坡开展试验,通过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抗冲性等指标对比分析了4种植物组合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经过... 为了更好地治理伊犁地区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问题,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依托S242线巩留至尼勒克公路路基边坡开展试验,通过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抗冲性等指标对比分析了4种植物组合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经过1年试验,植物组合下的土壤质地由壤土转变为粉砂质壤土,土壤容重小幅减小,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的抗冲性和抗蚀性得以提升,使得其土壤侵蚀量较裸坡对照小区明显减小,其中丙植物组合小区的土壤侵蚀量最小,水土保持效应相对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效应 伊犁地区 S242线巩留至尼勒克公路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晋北丘陵风沙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鸾 赵利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111,共5页
通过对山西右玉贾家窑阳坡退耕还林约20年后的4种植被恢复模式(自然恢复草地、油松林、柠条灌丛和油松—柠条林)土壤水分、理化性质、径流量和侵蚀量的测定,探讨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1)4种植被恢复模式0—100c... 通过对山西右玉贾家窑阳坡退耕还林约20年后的4种植被恢复模式(自然恢复草地、油松林、柠条灌丛和油松—柠条林)土壤水分、理化性质、径流量和侵蚀量的测定,探讨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1)4种植被恢复模式0—100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无显著差异,油松林和自然恢复草地的土壤容重高于油松—柠条林和柠条灌丛,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化趋势与容重相反;(2)4种植被恢复模式0—20cm土层土壤粒度组成、pH、有机质、铵态氮和速效磷无显著差异,硝态氮和速效钾差异明显(P<0.05);(3)4种植被恢复模式径流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土壤侵蚀量自然恢复草地和油松林显著高于柠条灌丛和油松—柠条林(P<0.05);(4)覆盖度相似条件下,根系密度、近地表植被盖度和枯枝落叶层厚度是影响林草植被水土保持效应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模式 水土保持效应 土壤水分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露天煤矿复垦地生态修复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建军 姚虹 张树礼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8-71,76,共5页
采用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对研究区各个生态修复模式的土壤水力侵蚀情况进行分析,即应用USLE方程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现实侵蚀量和潜在侵蚀量分别进行估算。研究表明,研究区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土壤保持功能为乔灌混交林(11731.36... 采用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对研究区各个生态修复模式的土壤水力侵蚀情况进行分析,即应用USLE方程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现实侵蚀量和潜在侵蚀量分别进行估算。研究表明,研究区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土壤保持功能为乔灌混交林(11731.364t/km2.a)>人工牧草(11641.637t/km2.a)>灌木(11331.044t/km2.a)>林地(11296.534t/km2.a)>荒草地(9709.049t/km2.a);进一步运用SPSS对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与植被覆盖度非线性模型进行预测,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方程式为:Y=5773.04-1262.4Ln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露天煤矿 生态修复 水土保持效应
下载PDF
吉县生态移民水土保持效应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宪玲 张爱国 尹惠敏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7期34-37,77,共4页
水土保持效应是反映生态移民生态效应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态移民水土保持效应的价值评估是关系到生态移民的功能有效性、农户补偿力度与政府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国内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不足的现状,以山西省吉县4个乡镇7个行政村为... 水土保持效应是反映生态移民生态效应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态移民水土保持效应的价值评估是关系到生态移民的功能有效性、农户补偿力度与政府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国内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不足的现状,以山西省吉县4个乡镇7个行政村为研究案例区,采用"3S"方法、费用-效益分析、问卷调研及深度访谈、土样室内分析等方法,对生态移民迁出村的水土保持效应进行了价值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吉县研究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带来了较为显著的水土保持效应,这种效应主要源于土壤肥力损失的减少,同时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水土保持效应 价值评估 吉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