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气耦合气候模式对大气中水汽输送、辐散辐合与海气间水通量交换的模拟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天军 宇如聪 +4 位作者 张学洪 俞永强 李薇 刘海龙 刘喜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96-608,共13页
基于ECMWF再分析结果对LASG第三代全球海洋- 大气- 陆地耦合系统模式 (GOALS)的两个版本和第四代耦合气候模式初始版(FGCM—0) 所模拟的大气水汽输送 与辐散辐合特征、海气间水通量交换,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1)对垂直积... 基于ECMWF再分析结果对LASG第三代全球海洋- 大气- 陆地耦合系统模式 (GOALS)的两个版本和第四代耦合气候模式初始版(FGCM—0) 所模拟的大气水汽输送 与辐散辐合特征、海气间水通量交换,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1)对垂直积分的水汽 通量场的流函数及其对应的无辐散水汽通量矢量的模拟,三个耦合模式都能够较为合理地再 现副热带大洋的涡旋结构、中纬度西风带的东向水汽输送。赤道东风带的西向水汽输送和东 亚夏季风水汽输送等行星尺度特征及其季节变化,只是GOALS的涡旋位置。FGCM—0的 涡旋中心强度,较之实际略有偏差。(2) 反映在垂直积分的水汽通量场的势函数和对应的无 旋水汽矢量上,对南北半球副热带大洋水汽辐散区、热带辐合带(ITCZ)、东亚夏季风区强 烈的水汽辐合特征等的模拟,FGCM—0的结果相对合理。GOALS的热带辐合中心过于集 中在印度尼西亚群岛附近,东亚夏季风水汽辐合中心偏南。(3)关于海气水通量交换, FGCM—0较为理想地再现了副热带的净蒸发、ITCZ和中高纬度的净降水特征以及夏季 ITCZ的季节性北移,但对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副热带南大西洋的净蒸发特点,以及 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季节变化的差异,模拟结果不理想。FGCM—0在模拟SPCZ上的偏 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气候模式 水汽输送 海气水通量交换 水汽辐散 水汽
下载PDF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时空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士华 赖毅舟 +2 位作者 叶凤艳 沈春颖 潘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44,62,共10页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受水区上空21 a水汽输送通量及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并对其水汽输送、水汽辐合与水汽辐散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水汽输送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平均水汽输...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受水区上空21 a水汽输送通量及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并对其水汽输送、水汽辐合与水汽辐散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水汽输送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平均水汽输送由西北至东南方向逐渐增加,并以纬向输送为主;水汽来源随季节移动,研究区夏季受西南风控制,水汽输送强度明显小于其他3个季节;5—7月份,研究区水汽输送强度逐渐衰减,7月份,研究区850 hPa气压层南部地区存在水汽辐合中心,450 hPa气压层西南部为水汽辐散带,在西南部易于形成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输送 水汽输送通量 水汽 水汽辐散 滇中引水工程
下载PDF
区域西风指数对西北地区水汽输送及收支的指示性 被引量:60
3
作者 李万莉 王可丽 +1 位作者 傅慎明 江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4,共7页
利用1951—1999年NCEP/NCAR(2.5°×2.5°)再分析逐月资料,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和收支的平均状况.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夏季,西风气流是西北地区水汽输送的主要载体,大西洋、北冰洋、黑海和... 利用1951—1999年NCEP/NCAR(2.5°×2.5°)再分析逐月资料,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和收支的平均状况.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夏季,西风气流是西北地区水汽输送的主要载体,大西洋、北冰洋、黑海和里海是西北地区水汽输送的主要源地;西风气流输入到西北地区的大部分水汽继续向东扩散,最后从东边界输出.选择夏季,根据设计的区域西风指数研究了区域西风指数对西北地区水汽输送以及收支的指示性,经检验,区域西风指数对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和收支有良好的指示性,夏季区域西风指数异常强(弱)年份西风气流输入西北地区的水汽量大(小),同时水汽净收支大(小),有(不)利于降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风气流 区域西风指数 水汽输送 水汽合()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骤发干旱与缓发干旱特征对比研究
4
作者 施欣池 余锦华 张旭煜 《气象科学》 2024年第2期292-300,共9页
基于再分析土壤湿度、大气等压面资料以及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数据,利用大气柱水分收支原理及归因方法,本文识别了1979—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格点骤发干旱与缓发干旱,分析其空... 基于再分析土壤湿度、大气等压面资料以及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数据,利用大气柱水分收支原理及归因方法,本文识别了1979—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格点骤发干旱与缓发干旱,分析其空间分布及统计特征,并且诊断区域性典型骤发干旱与缓发干旱事件的发展过程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骤发干旱频发,主要发生在南部,强度偏强,且大多发展于夏季;而缓发干旱发生较少,主要发生在北部,强度偏弱,且大多发展于秋季。大气柱水汽净辐散对两类干旱的发展速度起到了重要作用,骤发干旱在发展过程中大气柱水汽净辐散偏强,造成蒸散发与降水差值较大,使得土壤湿度下降速度快于缓发干旱。2019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范围的骤发干旱事件,在发展阶段,副热带高压西伸增强了区域大气柱的风场辐散,使大气柱水汽净辐散强,干旱快速发展。2010/2011年发生了一次区域缓发干旱事件,在秋季发展阶段,近地层风场为一弱反气旋环流,风场辐散作用偏弱,大气柱水汽净辐散偏小,使干旱发展速度较慢。人类活动对2019年骤发干旱事件的影响强于2010/2011年缓发干旱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骤发干旱 缓发干旱 发展阶段 水汽
下载PDF
滇中引水工程取水点上游金沙江流域水汽输送时空变化
5
作者 赖毅舟 何士华 +2 位作者 马晓青 沈春颖 潘锋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2年第1期48-51,共4页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计算了滇中引水工程取水点上游金沙江流域上空40a水汽输送通量及其散度,分析了研究区水汽输送、水汽辐合与辐散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流域水汽输送方向以自西向东的纬向为主,强度值约为30~130kg·...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计算了滇中引水工程取水点上游金沙江流域上空40a水汽输送通量及其散度,分析了研究区水汽输送、水汽辐合与辐散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流域水汽输送方向以自西向东的纬向为主,强度值约为30~130kg·m^(-1)·s^(-1);辐散辐合区呈大小不一、密度不一的环状分布,其辐散辐合密集区多处于南北两端;辐合辐散随季节交替变化,夏季为水汽辐合区,冬季为水汽辐散区。对于850hPa气压层,研究流域在1月和4月的水汽辐合辐散状态与低层大气相似,主要呈现水汽辐合状态,7月其四周的水汽辐散辐合较为复杂,10月整体处于水汽辐合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引水工程 金沙江流域 水汽输送 水汽 水汽辐散
下载PDF
区域性极端骤发干旱与传统干旱事件形成过程的对比 被引量:3
6
作者 叶天 余锦华 施欣池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7,共9页
2009/2010年云贵地区(YGR)和2013年夏季中南地区(CSC)发生了近几十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事件。文中对比了两次干旱事件的发展速度,基于水分收支原理,诊断影响干旱发展的物理过程。结果显示,CSC干旱发展前,温度升高,蒸散发增加,土壤湿度减... 2009/2010年云贵地区(YGR)和2013年夏季中南地区(CSC)发生了近几十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事件。文中对比了两次干旱事件的发展速度,基于水分收支原理,诊断影响干旱发展的物理过程。结果显示,CSC干旱发展前,温度升高,蒸散发增加,土壤湿度减少,高温和降水减少对干旱有触发作用;而YGR的降水减少使干旱开始发展。CSC干旱事件发展迅速,YGR干旱事件发展缓慢,同时前者干旱的维持和恢复时间也短于后者,这些差异与蒸散发过程强弱有关。CSC干旱事件发展阶段,蒸散发过程强,平均为4.7 mm/d,8 d时间,土壤湿度从45%减少到20%,促使干旱快速形成(典型骤发干旱)。YGR干旱发展阶段,蒸散发过程弱,平均为1.7 mm/d,土壤湿度从45%减少到20%历时2个多月(传统干旱)。蒸散发的强弱主要与区域大气柱的水汽净辐散有关。CSC干旱发展阶段,其大气柱水汽净辐散达每天3.1 kg/m^(2),增强了陆气水分交换,使蒸散发远大于降水,土壤湿度快速下降,加快干旱发展速度。YGR的区域大气柱水汽净辐散为每天1.1 kg/m^(2),只有CSC的1/3,使干旱发展缓慢。两个干旱事件的大气柱水汽净辐散主要发生在经向方向,即由区域北界相对较强的经向水汽输送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骤发干旱 传统干旱 土壤湿度 大气柱水汽
下载PDF
影响青藏高原大气可降水量的因素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黄露 范广洲 《气象科技》 2018年第6期1172-1179,共8页
利用1979—2015年ERA-Interim全球0.5°×0.5°月平均再分析资料,计算了青藏高原水汽收支方程中的水汽局地变化项、辐散项、平流项和垂直项的相对贡献,并分析了各项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整层和近地层,水汽辐合辐散项... 利用1979—2015年ERA-Interim全球0.5°×0.5°月平均再分析资料,计算了青藏高原水汽收支方程中的水汽局地变化项、辐散项、平流项和垂直项的相对贡献,并分析了各项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整层和近地层,水汽辐合辐散项占大气可降水量变化项的比例最高;在中层和高层,水汽平流项占大气可降水量变化项的比例最高。水汽辐合辐散与大气可降水量有更好的相关性。(2)水汽辐合辐散的空间分布整体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在整层和近地层,高原东部为湿平流,其余大部分区域为干平流,在中层湿平流区域面积扩大,高层几乎都为干平流。(3)水汽辐合辐散年际变化表现为增加趋势,其中整层、近地层和中层增加趋势最明显;水汽平流年际变化表现为各层都呈下降趋势,其中中层和高层下降趋势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可降水量 水汽 水汽平流
下载PDF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2009年秋冬初雾天气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春红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1年第5期15-19,共5页
采用中尺度数值预报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以NECP的1°×1°全球再分析资料作为初始场资料,对2009年10月25日发生在北疆沿天山石河子—乌鲁木齐机场一带的罕见辐射雾天气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中尺度数值预报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以NECP的1°×1°全球再分析资料作为初始场资料,对2009年10月25日发生在北疆沿天山石河子—乌鲁木齐机场一带的罕见辐射雾天气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雾出现前的低槽降水为近地层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高空冷槽和地面冷高压的快速移出,使沿天山一带很快处于稳定的均压场控制下,有利于大雾天气的发生。在水汽条件以及天气形势具备的情况下,局地热力条件日变化特征导致的气温及风场的变化,是辐射雾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不仅决定着逆温层结的建立与破坏,还影响着局地水汽条件的变化,最终影响着雾的生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雾 WRF模式 逆温层 局地热力条件 水汽合()
下载PDF
黑河流域水汽输送及收支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陆桂华 徐栋 何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0-521,共12页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黑河流域的水汽输送和收支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西风环流使得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成为黑河流域空中水汽的主要来源,流域内水汽输送以自西向东的纬向输送为主,东边界输出强度强于西边界输入强...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黑河流域的水汽输送和收支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西风环流使得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成为黑河流域空中水汽的主要来源,流域内水汽输送以自西向东的纬向输送为主,东边界输出强度强于西边界输入强度,纬向净输入量为负;经向输送为自北向南且在强度上不及纬向输送,北边界输入强度强于南边界输出强度,经向净输入量为正。700 hPa气层流域南部的水汽辐合辐散特征随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为水汽辐散区,夏季为水汽辐合区;流域北部没有明显的水汽辐合辐散特征。全流域多年平均水汽输入量为997.3 km3,输出量为1 046.1 km3,净输入量-48.8 km3,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流域水汽净输入量呈现增加趋势。黑河流域北部荒漠区年内各季均为水汽输出期,中低层大气(地面~500 hPa)为主要的水汽输出层;南部山区年内6—9月为水汽输入期,低层大气(地面~700 hPa)为水汽输入层,中高层大气(700~300 hPa)为水汽输出层。据大气水平衡原理,黑河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约为84 k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水汽输送 水汽 水汽收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