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船用钢板的水火成形工艺性能试验研究
1
作者 蒋友寰 林暄锋 张寅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315-320,共6页
通过研讨水火成形工艺机理和变形规律,提出E_(32),E_(36)两种船用钢板水火成形工艺试验方法。并认定E_(32),E_(36)船用钢板对水火成形工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推荐了最佳工艺规范范围。
关键词 水火成形 工艺性能 船舶 钢板
下载PDF
水火成形工艺温度对10CrNiCu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昊 李东 +2 位作者 余洋 饶宇中 路浩 《焊管》 2022年第4期13-18,24,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水火成形温度对10CrNiCu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在标准水火成形工艺评定试板上进行了不同温度水火成形试验,每种温度采用三次重复下火试验。工艺试验结果显示,10CrNiCu钢经历678~983℃水火成形后,显微组织仍为铁素体与珠光体... 为了研究不同水火成形温度对10CrNiCu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在标准水火成形工艺评定试板上进行了不同温度水火成形试验,每种温度采用三次重复下火试验。工艺试验结果显示,10CrNiCu钢经历678~983℃水火成形后,显微组织仍为铁素体与珠光体双相组织;随着水火成形温度升高,晶粒逐渐长大,且铁素体呈双峰分布,珠光体出现偏析和定向分布;随着水火成形温度升高,10CrNiCu钢的抗拉强度有所升高,而屈服强度、冲击功和硬度略有下降;当水火成形温度高于856℃时,10CrNiCu钢的焰道边缘处吸收冲击功与硬度均有所下降,且焰道边缘处附近硬度低于母材,最大下降幅度为18HV_(10),但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研究表明,980℃水火成形后10CrNiCu钢仍有良好的服役性能,可以根据现场变形量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水火成形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CrNiCu钢 水火成形 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水火弯板几个成形参数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玉君 赵洪福 王桂荣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5-49,共5页
提出船体外板水火加工影响成形因素的测试方法。通过对船厂实船板加工数据的测量,定性分析温度应力、加热线顺序、加工板曲率、边界条件及二次加热对成型效果的影响规律,并给出其变化曲线和数据对比。探讨了影响变形的本质.为理论分... 提出船体外板水火加工影响成形因素的测试方法。通过对船厂实船板加工数据的测量,定性分析温度应力、加热线顺序、加工板曲率、边界条件及二次加热对成型效果的影响规律,并给出其变化曲线和数据对比。探讨了影响变形的本质.为理论分析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火成形 挠度 船舶建造工艺
下载PDF
板料无模成形技术——热应力成形 被引量:11
4
作者 范平 陈明和 +1 位作者 周兆锋 黄永成 《新技术新工艺》 2007年第11期62-64,共3页
热应力成形是一种通过不均匀加热产生的热应力来使板料成形的方法,与传统成形工艺相比具有显著优势。本文依据热应力成形所用加热方式的不同,把热应力成形分为3类:火焰加热的水火弯板成形、激光热应力成形和高频感应热应力成形,对这3类... 热应力成形是一种通过不均匀加热产生的热应力来使板料成形的方法,与传统成形工艺相比具有显著优势。本文依据热应力成形所用加热方式的不同,把热应力成形分为3类:火焰加热的水火弯板成形、激光热应力成形和高频感应热应力成形,对这3类热应力成形的机理、特点和应用分别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对他们作了比较,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不足,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力成形 水火成形 激光热应力成形 高频感应热应力成形
下载PDF
船体外板水火加工过程的粗糙集建模方法
5
作者 冯志强 焦自权 +3 位作者 陈善本 柳存根 杨润党 韩翔希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第17期160-161,共2页
在船体外板水火成形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中,工艺规律的往往难以人工获取,本文将粗糙集建模方法引入到船板热成形工艺过程分析中。通过数值模拟获取水火加工的基础数据,运用基于粗糙集的知识约简提取加工规律,根据模型推理实现... 在船体外板水火成形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中,工艺规律的往往难以人工获取,本文将粗糙集建模方法引入到船板热成形工艺过程分析中。通过数值模拟获取水火加工的基础数据,运用基于粗糙集的知识约简提取加工规律,根据模型推理实现工艺参数的快速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知识获取 水火成形工艺建模 加工参数确定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volcanic reservoirs with the "QAPM mineral model" using a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8
6
作者 潘保芝 薛林福 +2 位作者 黄布宙 闫桂京 张丽华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Gas-bearing volcanic reservoir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deep Songliao Basin, China. Choosing proper interpretation parameters for log evaluation is difficult due to complicated mineral compositions and variable mineral... Gas-bearing volcanic reservoir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deep Songliao Basin, China. Choosing proper interpretation parameters for log evaluation is difficult due to complicated mineral compositions and variable mineral contents. Based on the QAPF classification scheme given by IUGS, we propose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ineral contents of volcanic rocks using log data and a genetic algorithm. According to the QAPF scheme, minerals in volcanic rocks a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Q(quartz), A (Alkaline feldspar), P (plagioclase), M (mafic) and F (feldspathoid). We propose a model called QAPM including porosity for the volumetric analysis of reservoirs. The log response equations for density, apparent neutron porosity, transit time, gamma ray and volume photoelectrical cross section index were first established with the mineral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the Schlumberger handbook of log mineral parameters. Then the volumes of the four minerals in the matrix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The calculated porosity,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parameters, can be compared with core porosity, and the rock names given in the paper based on QAPF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four mineral contents are compatible with those from the 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core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APM mineral model well logs genetic algorithm volcanic reservoir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