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2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嘴山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
作者 王芳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根据石嘴山市2017-2022年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石嘴山市地表水监测的数据、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污染物排放量变化趋势等。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仍为主要污染指标;近几年石嘴山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处于良好... 根据石嘴山市2017-2022年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石嘴山市地表水监测的数据、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污染物排放量变化趋势等。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仍为主要污染指标;近几年石嘴山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处于良好状态。针对石嘴山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嘴山市 水环境质量 评价
下载PDF
渭河宝鸡段2016-2021年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2
作者 王石斌 张炜 +1 位作者 张博 董广平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评价渭河宝鸡段2016-2021年水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提出渭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的思路对策。使用单因子评价法、断面类别比例法、组合类别比例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渭河宝鸡段水质开展定性评价、量化排序和变化趋势分析。渭河宝鸡段201... 评价渭河宝鸡段2016-2021年水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提出渭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的思路对策。使用单因子评价法、断面类别比例法、组合类别比例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渭河宝鸡段水质开展定性评价、量化排序和变化趋势分析。渭河宝鸡段2018年起达到了Ⅲ类水并保持在Ⅲ类或者更好类别,2016-2021年整体呈好转趋势,水质由好到差排序为2020、2021、2019、2018、2017和2016年。渭河宝鸡段水质“十三五”时期明显好转,建议综合施策推动“十四五”持续稳定向好。本研究方法是判断河流健康状况并实现河流水生态环境复苏的关键环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评价 渭河宝鸡段
下载PDF
特大城市河流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污染源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3
作者 丁瑶 石清 +1 位作者 杨舒茗 杨坤红 《四川环境》 2024年第1期32-41,共10页
以成都市主要流域为例,阐明和辨析其河流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趋势和污染特征,为特大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基于2011~2020年成都市河流75个监测断面22项指标的逐月数据,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SOM聚类法,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手段... 以成都市主要流域为例,阐明和辨析其河流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趋势和污染特征,为特大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基于2011~2020年成都市河流75个监测断面22项指标的逐月数据,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SOM聚类法,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手段,研究成都市河流水质状况和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其潜在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75个监测断面中45个“清洁”,5个“较清洁”,1个“轻污染”,21个“中污染”,无“重污染”;“十二五”期间污染断面比例为~36.9%,“十三五”期间污染断面比例由43.0%大幅度下降至2.7%,说明成都市水环境管理与治理措施卓有成效;610个断面年均数据可分为8组,中下游水质普遍较差且差异大,COD_(Mn)、COD_(Cr)、BOD_(5)、NH_(3)-N和TP是研究区域主要污染因子。成都市河流水质深受人类活动干扰,农业面源、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污染问题是持续改善成都市水环境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水环境质量 时空变化 内梅罗污染指数 SOM
下载PDF
西北某市供水工程水环境质量变化分析
4
作者 韩新盛 何康丽 +2 位作者 王旭乾 宋云 杨宏娟 《陕西水利》 202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为了获得西北某市供水工程水环境变化情况,以西线供水工程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两个采样点,根据相关规定采样、分析。采用水环境质量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水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采样点水质基本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为了获得西北某市供水工程水环境变化情况,以西线供水工程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两个采样点,根据相关规定采样、分析。采用水环境质量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水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采样点水质基本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取水泵站处的水质较水库差,水库水体由于流动性较差而出现了富营养化的趋势。两个采样点的主要影响因子基本相同,也存在差异,即水库的主要影响因子包含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体现了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研究结果可为供水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水质提升方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线供工程 水环境质量 时空变化 综合污染指数
下载PDF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对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长期效果分析
5
作者 熊锋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5期28-30,共3页
文章旨在通过对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长期效果的深入分析,全面了解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揭示长期效果的影响因素。河道作为重要的水体资源和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干扰,导致水污染和生态破坏... 文章旨在通过对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长期效果的深入分析,全面了解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揭示长期效果的影响因素。河道作为重要的水体资源和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干扰,导致水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成为恢复和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并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文章对于政府决策者制定更加有效的生态修复策略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水环境质量 生态平衡 污染
下载PDF
大黑河呼和浩特段近十年水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6
作者 李忠华 付晓涛 +1 位作者 孙冰 任慧芳 《环境与发展》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依据大黑河呼和浩特段2013—2022年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大黑河水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为全面掌握大黑河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提供技术支撑。分析发现,近十年来大黑河水质污染... 依据大黑河呼和浩特段2013—2022年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大黑河水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为全面掌握大黑河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提供技术支撑。分析发现,近十年来大黑河水质污染状况变化显著,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黑河 水环境质量 单因子评价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主成分聚类和机器学习耦合作用的水环境质量研究:全过程视野下的解析
7
作者 刘瑶 胡静 +2 位作者 练小可 欧阳吴渝 沈滟奇 《环境影响评价》 2023年第4期116-124,共9页
人类活动不断增强导致水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水环境质量受到密切关注。但现有对水环境问题的研究多是基于单一维度的阐述,缺乏系统性解析。针对上述问题,该文结合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智能化、大数据技术... 人类活动不断增强导致水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水环境质量受到密切关注。但现有对水环境问题的研究多是基于单一维度的阐述,缺乏系统性解析。针对上述问题,该文结合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智能化、大数据技术,通过时间序列、机器学习和主成分聚类等方法,建立了一套涵盖数据抓取与整理、水环境时空演变分析、敏感因子路径辨识和管理策略整合的全过程链模型。基于上述方法体系,以长江流域为对象,对流域水环境质量开展溯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时空演变 主成分分析 机器学习
下载PDF
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宏烨 杜银龙 +3 位作者 廖胜利 李灵慧 杨力鹏 史晓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水环境管理与治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为科学评价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基于基础资料数据库,遵循全面性、区域性、易量化性等原则,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详细分析了黄河呼和浩特段水...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水环境管理与治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为科学评价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基于基础资料数据库,遵循全面性、区域性、易量化性等原则,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详细分析了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进一步揭示了2020年水质季节变化规律,并对主要超标因子进行了深度解析。结果表明:随着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实施,2015—2020年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下降了75.87%。在时间尺度上,各断面的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平均值由2015年的93.81下降至2020年的22.64,整体水环境质量评价等级由G4转为G2,对应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由中度污染转为较好;在空间尺度上,上游水环境质量优于下游,城区段水环境质量较差。此外,评价结果显示,部分水体当前仍存在氨氮超标问题。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黄河呼和浩特段的水环境质量,可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呼和浩特段 水环境质量 综合污染指数法 评价指标筛选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与水环境质量响应关系研究
9
作者 张慧 夏瑞 +2 位作者 屈启兴 刘晓钰 许超 《环境保护》 2023年第22期14-17,共4页
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以黄河流域8省(区)73个地级市(自治州、盟)为研究对象,辨析了2022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格局,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机器学习预测模... 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引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以黄河流域8省(区)73个地级市(自治州、盟)为研究对象,辨析了2022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格局,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建立了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水环境质量的多输入多输出复杂响应关系,综合识别了导致黄河流域水环境变化的主要数字经济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和水环境质量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差异和响应关系,通常数字经济越发达的区域,其水环境质量相对越好,相对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对流域水质的改善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水环境质量 响应关系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侯立安院士:构建全过程污染防治体系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媛媛 于宝源 《环境保护》 CAS 2023年第1期36-37,共2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抓手在哪里?全过程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抓手在哪里?全过程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如何构建?带着这些问题,《环境保护》杂志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侯立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环境保护》 持续改善 污染防治 设计研究院 生态环境污染 水环境质量 防治体系
下载PDF
安峰水库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富营养化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文杰 姜玲 赵颖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3年第1期34-36,共3页
东海县安峰水库是江苏省第二大人工水库。根据2016—2020年东海县安峰水库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安峰水库进行水质评价、变化趋势以及富营养化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东... 东海县安峰水库是江苏省第二大人工水库。根据2016—2020年东海县安峰水库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安峰水库进行水质评价、变化趋势以及富营养化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东海县安峰水库氟化物指标年均浓度值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其余均符合Ⅲ类标准,安峰水库水质评价类别为Ⅳ类;安峰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2016—2020年,安峰水库的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指标呈好转趋势,总氮、总磷、氟化物均呈加重趋势;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污染评价 富营养化 变化趋势
下载PDF
浅析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远明 《清洗世界》 CAS 2023年第9期102-104,共3页
水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保护中必须要重视的一大问题,要保护好水生态环境,首先要全面了解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症施策,才能切实改善水环境,构建人水和谐的美好画卷。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 保护
下载PDF
刍议新时期我国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凯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7期69-71,74,共4页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为了发展工农业相对忽视了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水资源被过度消耗,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严峻,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威胁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水环境质量影响...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为了发展工农业相对忽视了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水资源被过度消耗,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严峻,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威胁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针对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提出新时期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立足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水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影响因素 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措施
下载PDF
武汉市某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分析
14
作者 李思琪 黄孟斌 +3 位作者 徐志文 魏伟 陈琴 王利林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S01期219-226,共8页
为研究城市湖泊水环境质量状况,以武汉城区某湖泊为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体水质状态和底泥污染等情况进行评价,结合点源、面源、内源污染负荷,对水环境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开展分析,全面准确地反映水域水环... 为研究城市湖泊水环境质量状况,以武汉城区某湖泊为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体水质状态和底泥污染等情况进行评价,结合点源、面源、内源污染负荷,对水环境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开展分析,全面准确地反映水域水环境状况。结果表明,该湖泊整体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71.48~87.35,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控制因子为叶绿素a、TN、TP;底泥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90%以上底泥处于较严重污染状态,平均污染指数达3.370,其中TP对水体污染贡献最显著;湖泊水体主要污染源为雨水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和底泥释放的内源污染,COD_(Mn)为主要面源污染控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富营养化 污染负荷分析 控制因子 底泥污染评价
下载PDF
石亭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治理措施研究
15
作者 冉秀华 杨贤 +2 位作者 陈思洁 傅德瑜 高倩倩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98-100,共3页
为揭示石亭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以2015~2022年石亭江流域6个断面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石亭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2年期间,石亭江水质趋于好转,2018年消除了Ⅴ类及以下水质,到2022年... 为揭示石亭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以2015~2022年石亭江流域6个断面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石亭江流域水质变化趋势、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2年期间,石亭江水质趋于好转,2018年消除了Ⅴ类及以下水质,到2022年6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流域水质有明显改善。石亭江水质变好的原因在于,德阳市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石亭江流域两岸磷化工企业废水整治、督促企业规范排污行为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及配套措施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亭江 水环境质量 变化趋势 总磷
下载PDF
渭河下游渭南段水体重金属(含类金属)分布与水环境质量评价
16
作者 权轻舟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44-50,56,共8页
在渭河下游渭南段分别选取树园水库、拾村水库、沋河水库、三河交汇口4个断面,于2019年1—9月每月采样1次,测定水体中Cu、Zn、Pb、Cd、Cr6+、Hg、As 7种重金属(含类金属)的含量,分析其分布特征与污染现状,同时根据树园水库监测断面的水... 在渭河下游渭南段分别选取树园水库、拾村水库、沋河水库、三河交汇口4个断面,于2019年1—9月每月采样1次,测定水体中Cu、Zn、Pb、Cd、Cr6+、Hg、As 7种重金属(含类金属)的含量,分析其分布特征与污染现状,同时根据树园水库监测断面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引入基于熵权的水环境质量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u、Pb、Cd、Cr6+、Hg、As含量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Zn含量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Pb是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渭河下游水质总体良好,主要污染指标为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类金属 分布 水环境质量 评价 渭河
下载PDF
某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其水质提升对策研究
17
作者 陆金国 聂晨曦 《环境保护前沿》 2023年第4期796-806,共13页
本文以某重点河流3个监测断面近年来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对该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统计分析,在水环境质量现状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水质提升对策,为持续改善该重点河流水质及其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重点河流 水环境质量 质提升 对策
下载PDF
市(州)尺度水环境质量底线划定研究——以泸州市为例
18
作者 陈强 高东东 +2 位作者 肖杰 辜凌云 龙小兰 《四川环境》 2023年第2期262-269,共8页
为形成满足市、县级层面管控应用的“三线一单”成果,在充分衔接“十四五”相关规划的基础上,通过细化汇水单元和控制单元、确定底线目标、划定管控分区、核算污染负荷及重点管控区的允许排放量,建立了泸州市水环境空间分区精细化管理... 为形成满足市、县级层面管控应用的“三线一单”成果,在充分衔接“十四五”相关规划的基础上,通过细化汇水单元和控制单元、确定底线目标、划定管控分区、核算污染负荷及重点管控区的允许排放量,建立了泸州市水环境空间分区精细化管理体系。泸州市水环境管控分区从38个细化到91个,其中优先保护区面积占比由6.1%增加到9%,重点管控区面积占比由12.7%增加到24.3%。相对于省级成果,高精度数据和GIS分析功能的利用,使得污染负荷和环境容量计算更精确合理,管控分区及要求更有针对性,研究成果可为其它市州开展市州尺度“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底线 管控分区 优化完善 泸州市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水环境质量监测研究
19
作者 罗奕珊 《环境与发展》 2023年第5期67-72,共6页
常规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往往通过单一信息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无法全面地反映真实情况,对于某些复杂问题的监测不够准确和完整。因此,设计了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法。首先,部署水环境质量监测节点,将每个监测节点与... 常规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往往通过单一信息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无法全面地反映真实情况,对于某些复杂问题的监测不够准确和完整。因此,设计了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法。首先,部署水环境质量监测节点,将每个监测节点与感知圆形相对应,并减小节点之间的重复覆盖范围。然后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标度水环境质量特征,将监测节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水环境的纵向连通性、稳定性、水质污染、富营养化等状况,从而评定水环境质量,同时对其进行多模态预测,实现对监测区域有效的管控。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测方法的精准度更高,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信息融合 水环境质量 监测方法
下载PDF
河南省安阳市汤河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20
作者 丁金杰 杨志轩 +2 位作者 赵海丽 唐敏 胡岩江 《四川环境》 2023年第5期111-117,共7页
安阳市既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又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城市,水环境压力较大。基于“十二五”至“十三五”汤河监测数据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秩相关系数、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等方法对汤河水环境质量... 安阳市既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又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城市,水环境压力较大。基于“十二五”至“十三五”汤河监测数据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秩相关系数、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等方法对汤河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水环境承载力状态、主要污染因子及入汤河的工业污染源排放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汤河整体水质为中度污染,超标因子主要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2019至2020年汤河水环境承载状态为临界超载至未超载状态,工业排放源入卫河的支流排放量主要集中在汤河,其中总磷占总入卫河量的73.3%,化学需氧量占57.7%,总氮占54.6%,氨氮占50.5%。研究结果可为安阳市进一步加强区域水污染防治,解决汤河水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污染源普查 环境承载力 治理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