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转化法获得无筛选标记的转PEPC、PPDK基因水稻恢复系纯合体 被引量:20
1
作者 袁定阳 段美娟 +3 位作者 谭炎宁 易自力 袁隆平 辛世文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63,共7页
用根癌农杆菌共转化的方法将pSB130/CK质粒[目的基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磷酸丙酮酸二激酶基因(PPDK)与筛选标记潮霉素抗性基因HPT分别构建于2个T-DNA区]导入水稻恢复系R299,经PCR、Southern检测,筛选到T0代13个转基因... 用根癌农杆菌共转化的方法将pSB130/CK质粒[目的基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磷酸丙酮酸二激酶基因(PPDK)与筛选标记潮霉素抗性基因HPT分别构建于2个T-DNA区]导入水稻恢复系R299,经PCR、Southern检测,筛选到T0代13个转基因植株。对T1~T3代转基因后代进行PCR跟踪鉴定,分离出无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植株(PEPC+PPDK+HPT-),分离株系比率为15%~21%,分离株系中PEPC+PPDK+HPT-型单株分离频率为7.2%~10.0%。在T3代成功获得了无筛选标记的转基因纯合系3个(06D351,06D352和06D353),PEPC酶活性和光合速率分析结果表明,其PEPC活性比对照提高了1.5~4.9倍,光合速率提高了19%~40%,说明这些转基因纯系材料在水稻高光效育种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共转化 C4基因 PEPC PPDK 高光效育种
下载PDF
四川及南亚地区水稻恢复系农艺性状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宪平 李勤修 +1 位作者 吕建群 陈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1-247,共7页
本文通过对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四川品种的个体生长势大于南亚品种;②两大区域水稻品种多数农艺性状的频率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南亚品种性状的分布曲线变化要多样些,水稻... 本文通过对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四川品种的个体生长势大于南亚品种;②两大区域水稻品种多数农艺性状的频率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南亚品种性状的分布曲线变化要多样些,水稻资源要丰富些;③主成分分析,两大区域的共同特点是在第一主成分值和第二主成分中,同样贡献巨大的分别是粒数因子和穗长。不同之处是四川品种的第一主成分值由粒型因子(粒长和谷粒长宽比)的贡献十分突出,而南亚品种则不明显;第二主成分值中,四川品种的剑叶长占了各分量的第一位,而南亚品种则是粒长分量占了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恢复系 四川 南亚 农艺性状 频率分布 主成分
下载PDF
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673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庭旭 王乌齐 +5 位作者 杨东 游晴如 郑家团 张水金 董瑞霞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050-1055,共6页
福恢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明恢86空间搭载后的SP1植株与台农67杂交,F2选株与恢复系N175杂交选育而成的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等特点。用福恢673配组的杂交水稻宜优673、Ⅱ优673、川优673、天优673、广... 福恢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明恢86空间搭载后的SP1植株与台农67杂交,F2选株与恢复系N175杂交选育而成的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等特点。用福恢673配组的杂交水稻宜优673、Ⅱ优673、川优673、天优673、广优673、粤两优673等系列品种在省级以上区试中表现突出,其中宜优673、Ⅱ优673、川优673、天优673等4个品种共8次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本文介绍了恢复系福恢673选育过程、主要生物学特性及配制杂交水稻新品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诱变 杂交育种技术 杂交水稻恢复系 福恢673 选育
下载PDF
四川及南亚水稻恢复系的SSR分析及类群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曾宪平 李勤修 +3 位作者 吕建群 陈林 戴怀根 岑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6-1002,共7页
本文通过对150份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的SSR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成了2个不同的类群,即南亚品种类群和四川品种类群,并对此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南亚品种类群中,有31.5%的品种来自四川区域;... 本文通过对150份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的SSR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成了2个不同的类群,即南亚品种类群和四川品种类群,并对此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南亚品种类群中,有31.5%的品种来自四川区域;同样在四川品种类群中,有12.8%的品种来自南亚区域。②在15个农艺性状中,南亚品种类群有4个性状(有穗数、粒长、粒型长宽比和糙米率)的平均值大于四川品种类群;有11个性状(剑叶长、剑叶宽、穗长、株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播抽期、粒宽和单株产量)的平均值小于四川品种类群。③2个类群农艺性状的共同特点是第一主成分的主导因子相同,均为粒数因子;它们的不同之点是第二主成分的主导因子不同,前者为粒长因子,后者为粒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南亚 农艺性状 SSR聚类分析 水稻恢复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恢复系辐恢838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邓文敏 邓达胜 +4 位作者 吴万义 杨成明 刘勇强 杨东情 陈丽华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5,共1页
Fuhui 838, an indica restorer in rice, was developed after 15 years breeding by ways of irradiation and cross- ing. It has been used by a number of Chinese institutes of rice research and 15 hybrid rice combinations h... Fuhui 838, an indica restorer in rice, was developed after 15 years breeding by ways of irradiation and cross- ing. It has been used by a number of Chinese institutes of rice research and 15 hybrid rice combinations have been bred from Fuhui 838. The first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of restorer Fuhui 838 is II You 838, which has high yield, better adaptability and outstanding ability to resist rice diseases in extremely hot weather. II You 838 is now the most popular hybrid rice in china. Up to 2003, all combinations of Fuhui 838 have been planted in an accumula- tive area of 13 million hectares all over China, among them 10 M is II You 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与杂交 杂交水稻恢复系 辐恢838
下载PDF
四川及南亚水稻恢复系的聚类分析及类群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曾宪平 李勤修 +1 位作者 吕建群 陈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9-1224,共6页
本文通过对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进行聚类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构成两个不同生态区水稻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粒数因子、粒长因子、籽粒因子、生育因子和糙米因子,它们的累积贡献率为85.05%;②品种聚类结果... 本文通过对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进行聚类和分析,结果表明:①构成两个不同生态区水稻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粒数因子、粒长因子、籽粒因子、生育因子和糙米因子,它们的累积贡献率为85.05%;②品种聚类结果与来自不同地域自然形成的品种生态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以四川品种为主构成的类群Ⅰ,有23.1%的品种来自南亚区域;同样,以南亚品种为主构成的类群Ⅱ,也有14.8%品种来自四川区域;③在15个农艺性状中,除有效穗是类群Ⅱ大于类群Ⅰ以外,其它14个性状均为类群Ⅰ大于类群Ⅱ;④群类Ⅰ和类群Ⅱ的不同特点是第一主成分的主导因子不同,前者为粒长因子,后者为实粒数因子;而它们的共同之点是第二主成分的主导因子是相同的,均为穗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恢复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褐飞虱水稻恢复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冯锐 郭辉 +3 位作者 陈灿 刘百龙 张晓丽 秦学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2-567,共6页
【目的】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抗褐飞虱水稻恢复系,为杂交稻抗性育种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方法】以HS204为抗源供体亲本(母本),明恢63为受体亲本(父本,轮回亲本),通过常规回交育种、抗虫鉴定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抗褐飞... 【目的】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抗褐飞虱水稻恢复系,为杂交稻抗性育种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方法】以HS204为抗源供体亲本(母本),明恢63为受体亲本(父本,轮回亲本),通过常规回交育种、抗虫鉴定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抗褐飞虱性强及配合力高的水稻恢复系材料。【结果】获得4个改良恢复系株系RMH-3、RMH-58、RMH-153和RMH-262,其8个农艺性状与明恢63略有差异,抗性表现良好,均高抗褐飞虱,抗级分别为RMH-3(3.9级)、RMH-58(1.9级)、RMH-153(3.1级)和RMH-262(1.8级)。4个改良恢复系与3个自育不育系1A、2A和10A配制的12个杂交组合中除1A×RMH-153表现感虫外,其余11个组合的抗性均达中抗及以上水平。【结论】以常规回交育种、抗虫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手段筛选获得的抗褐飞虱水稻中间材料RMH-3、RMH-58、RMH-153和RMH262,可作为新的抗褐飞虱杂交稻育种材料供抗性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褐飞虱品种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抗稻瘟病基因Pi-9(t)渗入水稻恢复系泸恢17 被引量:19
8
作者 文绍山 高必军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7,共6页
本研究采用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亲本材料P2的水稻广谱高抗稻瘟病基因Pi-9(t)导入杂交水稻恢复系泸恢17,再利用抗稻瘟病基因Pi-9(t)的特异分子标记pB8检测该目的基因,获得68份携有Pi-9(t)基因型的回交株系。基因型鉴定表明株系... 本研究采用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亲本材料P2的水稻广谱高抗稻瘟病基因Pi-9(t)导入杂交水稻恢复系泸恢17,再利用抗稻瘟病基因Pi-9(t)的特异分子标记pB8检测该目的基因,获得68份携有Pi-9(t)基因型的回交株系。基因型鉴定表明株系WR1023、WR1043、WR1056和WR1062为均含有Pi-9(t)基因纯合的回交后代株系。表型分析表明WR1023和WR1056株系农业性状已稳定,且其株叶型、抗稻瘟病及配合力较好,我们认为可以用作育种抗性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稻瘟病 Pi-9(t)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恢复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恢复系南恢536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庭旭 江文清 +4 位作者 游晴如 周仕全 刘端华 谢冬容 邱慧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4期221-225,共5页
杂交水稻恢复系南恢536是南平市农科所利用强恢复系明恢86与优质恢复系多恢43杂交,育成的在产量、品质和落粒性等方面较明恢86有所改善的籼型恢复系,它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南恢536配组的中晚稻杂优新... 杂交水稻恢复系南恢536是南平市农科所利用强恢复系明恢86与优质恢复系多恢43杂交,育成的在产量、品质和落粒性等方面较明恢86有所改善的籼型恢复系,它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南恢536配组的中晚稻杂优新组合Ⅱ优536于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南恢536 选育
下载PDF
四川及南亚水稻恢复系的类群比较及典型品种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宪平 吕建群 +2 位作者 陈林 岑烬 戴怀根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97-1402,共6页
本研究将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与四川及南亚的3个主要不育系进行杂交配组,通过其F1的农艺性状主成分聚类、对比分析和F1产量优势的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类群Ⅰ中,四川区域的亲本占71.4%,类群Ⅱ中,南... 本研究将以四川地区为主的水稻恢复系和以印度为主的南亚水稻恢复系与四川及南亚的3个主要不育系进行杂交配组,通过其F1的农艺性状主成分聚类、对比分析和F1产量优势的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类群Ⅰ中,四川区域的亲本占71.4%,类群Ⅱ中,南亚品种占63.4%。②四种分类方法中都聚在同一类的品种:类群Ⅰ有24个品种,全部来自四川区域;类群Ⅱ有17个品种,只有一个(DH1)是来自四川区域,其它16个均来自南亚区域。它们的特征特性能反映出两个类群的基本特点。③类群Ⅰ的性状均值有10个大于类群Ⅱ,有5个小于类群Ⅱ。④两个类群的共同特点是:第一、第二主成分分量中,穗粒数和谷粒长宽比都起主导作用。不同之点是:群类Ⅰ的第一主成分分量中,粒重与粒数共同起了主导作用,而类群Ⅱ则只有粒数因子起了主导作用;同样,群类Ⅰ的第二主成分分量中,穗长与谷粒长宽比共同起了主导作用,而类群Ⅱ也只有粒形因子起了主导作用。⑤类群Ⅰ与G46A和Ⅱ-32A所配组合F1的产量优势大于与IR58025A所配的F1组合;同样,类群Ⅱ与IR58025A所配组合F1的产量优势大于与G46A和Ⅱ-32A所配的F1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区域 南亚区域 农艺性状 产量优势 主成分分析 水稻恢复系
下载PDF
几个新选育水稻恢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及食味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锋 陈能刚 +3 位作者 鄢小青 陈启刚 雷云龙 谢应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2-47,共6页
利用5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杂交配组了20个杂交组合,采用4×5 NCII遗传设计,对杂交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探讨不同亲本的配合力表现。结果表明,株高、着粒密度、结实率、单株有效穗、蛋白质含量和小区产量... 利用5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杂交配组了20个杂交组合,采用4×5 NCII遗传设计,对杂交组合的8个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探讨不同亲本的配合力表现。结果表明,株高、着粒密度、结实率、单株有效穗、蛋白质含量和小区产量的广义遗传力与狭义遗传力差异较大,而结实率、单株有效穗和小区产量的非加性遗传作用较显著,易受环境的影响。不育系基因型在株高、结实率、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的性状表达方面起主导作用。恢复系基因型在穗长、每穗粒数、着粒密度、千粒重和单株有效穗的性状表达方面起主导作用。恢复系R 1636和不育系品资5 A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恢复系R 1636组配组合的食味值综合评分最高,不育系品资5 A分别与R 1636、R 1637和R 1638的食味值最高。在不同的组合间,超标优势中“品资5 A/R 100”最高;在不同的恢复系间,与R 1637组配的组合平均优势值最高,其次是R 1636和R 100。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蛋白质含量与多个农艺性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在各组合间是通过着粒密度、穗长和每穗粒数对产量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食味评价
下载PDF
盐胁迫对水稻恢复系苗期生长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剑 潘晓飚 +1 位作者 谢留杰 黄善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039-1042,共4页
以9个不同的水稻恢复系FL478、ST500、ST1040、ST1050、ST940、ST1054、D159、9311、Y292为试材,其中以国际水稻所耐盐品种FL478作为对照,设置0(CK)、0.4%、0.6%、0.8%和1.0%共5个浓度的Na 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对各参试恢复系幼... 以9个不同的水稻恢复系FL478、ST500、ST1040、ST1050、ST940、ST1054、D159、9311、Y292为试材,其中以国际水稻所耐盐品种FL478作为对照,设置0(CK)、0.4%、0.6%、0.8%和1.0%共5个浓度的Na 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对各参试恢复系幼苗生长状况、脯氨酸含量、还原性糖含量、根系钠钾离子比等苗期耐盐指标的差异显著性以及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相对耐盐的材料,并为进一步的水稻抗性育种和抗盐栽培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耐盐性 苗期 生理指标
下载PDF
密直播对水稻恢复系主要性状的效应
13
作者 黄利兴 游年顺 +2 位作者 雷捷成 雷上平 潘玉卿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11,共2页
对14 个水稻恢复系密直播的部分性状进行了考查。密直播使13 个非感光型恢复系的播抽历期平均缩短23.9 d,而使其株间抽穗历期(最早抽穗株至最迟抽穗株历期)平均延长了4.5 d,但对强感光型的福恢962 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密直播 播抽历期
下载PDF
若干杂交水稻恢复系及其F1生育后期根系衰退特性研究(摘要)
14
作者 钟蕾 何虎 +1 位作者 曾研华 潘晓华 《中国稻米》 2013年第4期152-152,共1页
为诠释恢复系配合力差异,本研究以R402xG37(R402在南方稻区广泛应用,属于一般配合力高的恢复系;G37属于特殊配合力高的恢复系)杂交后代选育的农艺性状稳定且相近的F89、F196、F177、F184、F175等株系(恢复系)和明恢63,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衰退特性 生育后期 杂交 一般配合力 摘要 根系 特殊配合力
下载PDF
优质籼型水稻恢复系桂6811的选育与应用
15
作者 阎勇 莫海玲 +3 位作者 秦钢 于松保 梁海福 唐梅 《中国种业》 2012年第4期46-47,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安全和稻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水稻生产和大米消费市场的需求,广西农科院水稻所及时调整育种目标,整合育种资源,选育优质高抗的杂交稻新品种。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先后育成了秋优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安全和稻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水稻生产和大米消费市场的需求,广西农科院水稻所及时调整育种目标,整合育种资源,选育优质高抗的杂交稻新品种。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先后育成了秋优1025、秋优998、百优838等一批优质高产组合,促使广西杂交稻优质化育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进一步提高杂交稻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以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自育的优质常规品种八桂香与闻香占进行有性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产 水稻恢复系 选育 应用 籼型 育种目标 秋优998 水稻研究所
下载PDF
四川及南亚水稻恢复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庆宁 吕建群 +1 位作者 陈林 曾宪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3-468,共6页
本文对四川及南亚2个水稻类群的10个代表品种及45个双列杂交F1组合(按Griffing方法2设计)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①LH130,R2539和S6297,CH047,MH77是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的亲本,在多个性状上有突出的贡献,并... 本文对四川及南亚2个水稻类群的10个代表品种及45个双列杂交F1组合(按Griffing方法2设计)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①LH130,R2539和S6297,CH047,MH77是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的亲本,在多个性状上有突出的贡献,并且在性状分布上四川及南亚2个品种类群的一般配合力有明显的互补性;②双亲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但2个品种类群的杂种优势明显;③在11个农艺性状中,广义遗传力(hB2)较高的有千粒重、粒长、播抽期、株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狭义遗传力(hN2)较高的有粒长、株高、播抽期、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而千粒重、结实率、单株产量、播抽期、每穗实粒数等性状的显性遗传作用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品种类群 配合力 遗传力
下载PDF
水稻恢复系M630稻瘟病抗性改良及其代谢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坤能 夏加发 +4 位作者 王元垒 云鹏 马廷臣 张彩娟 李泽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7-437,共11页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改良水稻稻瘟病抗性对水稻生产、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携带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材料9311-Pi9为供体,水稻优良恢复系M630为受体,将杂交、回交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背景筛选相结合,获得改良恢复系M630-...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改良水稻稻瘟病抗性对水稻生产、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携带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材料9311-Pi9为供体,水稻优良恢复系M630为受体,将杂交、回交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背景筛选相结合,获得改良恢复系M630-Pi9。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分析显示改良后的M630-Pi9及其杂交组合徽两优630-Pi9与M630和徽两优630相比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利用安徽省优势混合生理小种进行苗期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改良后的M630-Pi9相对于M630抗性明显增强;稻瘟病抗性自然病圃鉴定结果发现改良后的恢复系及其杂交组合抗性明显增加。为了更好地了解稻瘟病抗性基因对植株发育的代谢机制,对M630-Pi9和M630受稻瘟病病原菌侵染后的植株进行代谢组分析,结果显示与M630相比,M630-Pi9中有212种代谢物合成受到调控,其中155种含量降低,57种含量增加;与细胞壁有关的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对生物体具有毒害和免疫作用的生物碱类代谢物含量显著降低,与生物胁迫相关的黄酮类物质受到不同程度的调控。这些数据表明稻瘟病抗性基因Pi9可能通过调控植物体中代谢物质的变化进而抵御病原体的侵害。创制的新恢复系稻瘟病抗性显著提高,对稻瘟病抗性机制研究提供依据,为水稻抗病、高产育种提供新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稻瘟病 Pi9基因 抗性改良 代谢组分析
原文传递
利用程氏指数分类法对水稻恢复系籼粳的分类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捷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3期27-28,共2页
采用程氏指数分类法对17个参试材料(籼粳杂交的F1代)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7个材料可归为籼性、偏籼性、粳性、偏粳性4种。并对程氏分类的6个分类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可初步判定17个材料的籼粳性,为下一步作为水稻杂交育种的亲本... 采用程氏指数分类法对17个参试材料(籼粳杂交的F1代)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7个材料可归为籼性、偏籼性、粳性、偏粳性4种。并对程氏分类的6个分类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可初步判定17个材料的籼粳性,为下一步作为水稻杂交育种的亲本提供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程氏指数分类法 水稻恢复系 籼粳 分类
下载PDF
抗寒水稻恢复系R866的选育与应用
19
作者 张尚兴 王元忠 +2 位作者 张达春 张明刚 吴康 《中国种业》 2009年第10期68-69,共2页
恢复系的选育是提高三系杂交稻产量和抗性的主要方面。贵州属云贵高原丘陵山区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8月中旬至9月易发生冷害(俗称“秋风”).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危及粮食安全。针对贵州省复杂的稻作生态与气候特点.选用恢复系607... 恢复系的选育是提高三系杂交稻产量和抗性的主要方面。贵州属云贵高原丘陵山区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8月中旬至9月易发生冷害(俗称“秋风”).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危及粮食安全。针对贵州省复杂的稻作生态与气候特点.选用恢复系6078(重庆作物所选育)与幅恢838杂交,通过系谱法于2000年选育出了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品质优、抗寒性强、花粉量大的新恢复系R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抗寒性强 选育 三系杂交稻 应用 季风气候 中亚热带 丘陵山区
下载PDF
杂交水稻恢复系的测交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立军 薛石玉 《丽水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41-42,共2页
在杂交水稻恢复系制恢育种过程中,测交与杂种优势鉴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筛选程序。目前育种工作者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不育系与被测恢复系成对套袋,获得一定数量的杂交种,然后将杂交种子与被测恢复系成对种植。成熟前通过对杂交种田... 在杂交水稻恢复系制恢育种过程中,测交与杂种优势鉴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筛选程序。目前育种工作者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不育系与被测恢复系成对套袋,获得一定数量的杂交种,然后将杂交种子与被测恢复系成对种植。成熟前通过对杂交种田间综合性状的优劣表现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杂交种子 测交 技术 育种过程 筛选程序 杂种优势 综合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