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对水稻胡麻斑病病原菌(Helminthospotium oryzae Breda de Hann)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对从土样中分离出的细菌进行拮抗菌的初筛,再采用室内平板筛选法进行复筛。将拮抗效果最佳的菌株进行培...[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对水稻胡麻斑病病原菌(Helminthospotium oryzae Breda de Hann)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对从土样中分离出的细菌进行拮抗菌的初筛,再采用室内平板筛选法进行复筛。将拮抗效果最佳的菌株进行培养,通过菌体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测试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拮抗菌的抑菌谱分析。[结果]从38份土样中分离了494株细菌,初筛获得拮抗菌株24株,复筛得到4株拮抗能力较强的菌株,经鉴定4种拮抗菌均为地衣芽孢杆菌属(Bacillus licheniformis),并得到其抑菌谱。[结论]为利用拮抗菌生物防治水稻胡麻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胡麻斑病(Cochliobolus miyabeanus,Ito et kuri)是水稻上常见的一种叶部病害。但是,近几年来发现它危害水稻穗颈造成穗枯的情况电很普遍,而穗颈受害后与产量损失的关系,目前尚少研究。我们利用1976年以来的一些田间调查和室内考察的资...胡麻斑病(Cochliobolus miyabeanus,Ito et kuri)是水稻上常见的一种叶部病害。但是,近几年来发现它危害水稻穗颈造成穗枯的情况电很普遍,而穗颈受害后与产量损失的关系,目前尚少研究。我们利用1976年以来的一些田间调查和室内考察的资料,初步分析了此病危害程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提出了病情严重度分级的标准,并通过相关分析检验了此标准的应用效果和损失率的不同估计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胡麻斑病(Cochliobolus miyabeanus,Ito et kuri)是水稻上常见的一种叶部病害。但是,近几年来发现它危害水稻穗颈造成穗枯的情况电很普遍,而穗颈受害后与产量损失的关系,目前尚少研究。我们利用1976年以来的一些田间调查和室内考察的资料,初步分析了此病危害程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提出了病情严重度分级的标准,并通过相关分析检验了此标准的应用效果和损失率的不同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