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7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塘-潜表流复合人工湿地对抚仙湖入湖河流水质净化效应及途径
1
作者 苏孟白 王克勤 +3 位作者 宋娅丽 胡淳 王帅兵 赵昌彬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2-585,共14页
为探明人工湿地在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和高原湖泊及临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效用,本研究以尖山河流域生态塘-潜表流复合人工湿地11级功能区和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2021年雨季6场典型降雨后各功能区污染物负荷、一个刈割周期内植... 为探明人工湿地在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和高原湖泊及临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效用,本研究以尖山河流域生态塘-潜表流复合人工湿地11级功能区和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2021年雨季6场典型降雨后各功能区污染物负荷、一个刈割周期内植物各器官及其对应土壤的氮磷含量,分析其氮磷积累量、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的变化特点,深入探讨系统对不同面源污染物的去除效应及途径.结果表明:①生物沉砂塘对悬移质的沉积率范围为27.75%~55.00%,且逐级递减,系统对面源污染物的去除率在44.40%~78.87%之间,末端分区效果更为显著.②植物根区土壤作用(贡献率为59%~74%)是人工湿地氮去除的主要途径,植物吸收转化(贡献率为32%~42%)是磷去除的主要途径,在高污染负荷输入条件下悬移质削减率及污染物净化效应更优.③人工湿地植物营养元素的富集和株内迁移能力具有阶段性,氮、磷元素富集系数(分别为2.29~3.53、1.07~2.92)均大于1且向上迁移活跃,有利于修复环境污染.④单位面积氮磷去除速率均表现为表流湿地>潜流带状湿地,最优植物配置分别为再力花+旱伞草和香蒲+旱伞草.研究显示,合理调配土壤与植物比例及组合,高效利用不同植物配置路线对元素的敏感差异性,对入湿水体进行预处理和采用多功能、多塘系结合的人工湿地设计可稳定发挥水质净化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态塘-潜表流串联模式 水质净化 面源污染 抚仙湖
下载PDF
非安全通风冷却水系统水质净化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杨兴龙 强浩 +3 位作者 王旭初 陈勇 潘升 蒋晓斌 《清洗世界》 CAS 2024年第3期46-48,共3页
通过对非安全通风系统冷却水系统水质污染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水质透光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系统的铁腐蚀产物在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引起;通过实验室筛选试验和现场效果验证,采用1μm+0.2μm滤元两级过滤+钠型阳树脂交换... 通过对非安全通风系统冷却水系统水质污染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水质透光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系统的铁腐蚀产物在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引起;通过实验室筛选试验和现场效果验证,采用1μm+0.2μm滤元两级过滤+钠型阳树脂交换器(旁路备用)的工艺,实现了净化工艺和系统出口透光率≥90%、出水回收率≥90%的目标,解决了系统透光率低的问题,达到了节约生产用水、减少废水排放、减少设备腐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安全通风冷却水系统水质 透光率 水质净化装置
下载PDF
反应沉淀一体式生物反应器在水质净化厂应急处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古凌艳 王维康 +1 位作者 渠艳飞 李华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为解决滨河水质净化厂提标扩建实施阶段服务片区内污水处理缺口,设计采用反应沉淀一体式生物反应器,将该工艺模块安装在水质净化厂的原有池体内,进行原位改造。在调试运行过程中,发现该工艺具有占地省、投资较低、改造时间较短等优点,... 为解决滨河水质净化厂提标扩建实施阶段服务片区内污水处理缺口,设计采用反应沉淀一体式生物反应器,将该工艺模块安装在水质净化厂的原有池体内,进行原位改造。在调试运行过程中,发现该工艺具有占地省、投资较低、改造时间较短等优点,同时在设计和运行中需着重考虑选用合适的气水比、停留时间和污泥负荷,以最大限度发挥该工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沉淀一体式 提标扩建 原位改造 水质净化 应用实例
下载PDF
臭气全流程治理技术在全地下水质净化厂的应用
4
作者 王维康 钟颖 +2 位作者 王颖 张辉平 黄海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76-183,共8页
以深圳市全地下水质净化厂——洪湖水质净化厂预处理区和生化区臭气为研究对象,文中结合地下水质净化厂的特点及不同水处理段的臭气浓度特征,采用全流程臭气治理技术,对项目臭源点全识别封闭、臭气全输送、多种处理工艺高效组合治理。... 以深圳市全地下水质净化厂——洪湖水质净化厂预处理区和生化区臭气为研究对象,文中结合地下水质净化厂的特点及不同水处理段的臭气浓度特征,采用全流程臭气治理技术,对项目臭源点全识别封闭、臭气全输送、多种处理工艺高效组合治理。总体采用生物法处理,整体除臭规模为95 000 m^(3)/h,系统运行智能简便、运营成本较低。对投产运行后2年的臭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臭气监测值远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标准值,处理效果优于预期除臭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地下水质净化 全流程除臭 组合工艺 应用实践 达标排放
下载PDF
真空紫外线在小型水质净化器中的应用
5
作者 黄苑强 秦雄 +3 位作者 袁振 姚森 张连峰 常保延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77-82,共6页
185 nm紫外线是一种具有强大氧化能力的高级氧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分解水中微量有机物。文中利用低压汞灯发出的185 nm紫外线的氧化能力,针对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设计制作了单灯净水器和4灯并联的加强型净水器进行... 185 nm紫外线是一种具有强大氧化能力的高级氧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分解水中微量有机物。文中利用低压汞灯发出的185 nm紫外线的氧化能力,针对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设计制作了单灯净水器和4灯并联的加强型净水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85 nm紫外线在去除抗生素等污染物方面具有潜力;大石英套管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净水器的效果。此外,探究了不同流量、抗生素浓度和紫外线灯数量对净水器去除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流量变化对混合扰动和去除率的关系。最后,通过消毒试验验证了加强型净水器的消毒效果。研究为家庭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水质净化解决方案,并为紫外线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证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线 水质净化 微量有机物 抗生素 消毒 深度处理
下载PDF
组合生态修复技术对河道水质净化与保持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王苏艳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7期43-46,共4页
为探究生态修复技术对河道水质净化和保持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上海市某河道采用“生物床+微曝气+沉水植物”技术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结果表明,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对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4.5%~64%和48.4%~52.8%,水质可满足V类... 为探究生态修复技术对河道水质净化和保持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上海市某河道采用“生物床+微曝气+沉水植物”技术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结果表明,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对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4.5%~64%和48.4%~52.8%,水质可满足V类水要求,多数时段可达到地表水Ⅱ、Ⅲ类标准。同时水生态结构和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水生态系统稳定。经过连续5年的水质跟踪检测,河道水质基本能稳定达到V类水质要求,证明本工程技术切实可行,稳定有效,值得在类似城市河道治理修复项目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生物床 沉水植物 水质净化 稳定保持
下载PDF
智慧水质净化厂建设实践对策初探
7
作者 赵俊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119-0122,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水质净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智慧水质净化厂的建设成为实现水质净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智慧水质净化厂是借助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采用先进的水质净化技术,实现对水质污染物的高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水质净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智慧水质净化厂的建设成为实现水质净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智慧水质净化厂是借助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采用先进的水质净化技术,实现对水质污染物的高效清除和监控的建筑物。其特点包括自动化程度高、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强、环保性能优越等。文章对智慧水质净化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质净化 城市化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深圳荷水文化基地:洪湖公园水质净化厂上部景观,深圳,广东,中国
8
作者 《世界建筑》 2024年第4期68-69,共2页
项目坐落于以荷花为主题的市级公园,从建设伊始就面对多方诉求和民众质疑,对市政基础设施“去工业化”的技术初衷,也带来诸多挑战。设计把无法消隐的13个出地面风井深层转化,将工程技术元素和公园景观有效结合,超越工程逻辑,创造出一个... 项目坐落于以荷花为主题的市级公园,从建设伊始就面对多方诉求和民众质疑,对市政基础设施“去工业化”的技术初衷,也带来诸多挑战。设计把无法消隐的13个出地面风井深层转化,将工程技术元素和公园景观有效结合,超越工程逻辑,创造出一个有别于传统的新型公共场所,兼具空间美学、复合功能、公共教育性和多层次的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净化 空间美学 市政基础设施 公园景观 公共场所 工程技术 复合功能 有效结合
下载PDF
高密度用地背景下深圳某水质净化厂工艺研究
9
作者 杨颂 张禄禄 +1 位作者 董紫君 司马勤 《市政技术》 2024年第3期223-229,共7页
深圳市作为我国超大型城市的代表,其土地资源高度紧张,城市水质净化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趋向于采用立体化、紧凑化的用地模式。深圳埔地吓水质净化厂(三期)采用地下式水质净化厂+上盖公园的建设模式。通过对该水质净化厂污水处理工艺、... 深圳市作为我国超大型城市的代表,其土地资源高度紧张,城市水质净化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趋向于采用立体化、紧凑化的用地模式。深圳埔地吓水质净化厂(三期)采用地下式水质净化厂+上盖公园的建设模式。通过对该水质净化厂污水处理工艺、污泥处理工艺以及除臭工艺方案进行比选研究,最后确定污水处理采用“三段式AAO”生物处理工艺、深度处理采用“磁混凝高效沉淀池+精密过滤器”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浓缩+板框深度脱水+低温热干化”工艺,全流程采用生物除臭,出水水质指标能够稳定达到并优于设计标准。该地下式水质净化厂的建设与达标运行为超大型城市高密度用地情况下水质净化厂的升级改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净化 高密度用地 工艺比选 三段式AAO工艺 深度处理
下载PDF
红树林湿地中微生物对水质净化的贡献研究
10
作者 陈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041-0044,共4页
红树林湿地里,微生物对水质净化起着关键的角色,这是本文深究的题目。本研究手法丰富,运用了DNA测序和PCR扩增等生物学手段,把从红树林湿地服勘取得的各类水样进行深度检查,看出了红树林湿地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和其功用。在水质净化上,红... 红树林湿地里,微生物对水质净化起着关键的角色,这是本文深究的题目。本研究手法丰富,运用了DNA测序和PCR扩增等生物学手段,把从红树林湿地服勘取得的各类水样进行深度检查,看出了红树林湿地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和其功用。在水质净化上,红树林湿地中的微生物尤其优秀于有机质降解以及污染物少化。环境的小节,比如水温和盐度,也对微生物集体的构造和功能有所影响。这样的研究使人看出,红树林湿地的保全和复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而这也会为湿地的维护、水源的管理、生态服务提供坚实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微生物 水质净化 生态系统服务 环境管理
下载PDF
水生植物种类及覆盖率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蒙 储忝江 +6 位作者 刘梅 练青平 郭爱环 邹松保 周聃 周志明 原居林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3-1071,共9页
为探究不同水生植物种类及浮床覆盖率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将轮叶黑藻、空心菜、鸢尾、生菜、香菇草、香蒲和水芹等7种水生植物100 g固定于长108 cm、宽60 cm、高65 cm塑料桶中的20 cm×30 cm浮床上,轮叶黑藻直接浸泡在水中。试验用水... 为探究不同水生植物种类及浮床覆盖率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将轮叶黑藻、空心菜、鸢尾、生菜、香菇草、香蒲和水芹等7种水生植物100 g固定于长108 cm、宽60 cm、高65 cm塑料桶中的20 cm×30 cm浮床上,轮叶黑藻直接浸泡在水中。试验用水来自水产养殖池塘,盐度4.5。每个水箱均曝气、盖上透光塑料板。另在9个面积约6670 m^(2)的养殖池塘中设置2.0 m×4.0 m的PVC管结构生态浮床,按照2.5%、5.0%和10.0%覆盖率布设空心菜,不同时间分析各水生植物对主要水质指标去除率。试验结果显示:空心菜对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净化效果最佳,轮叶黑藻对氨氮和硝态氮净化效果最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空心菜对水体的综合净化效果最强,之后依次是鸢尾、香蒲、香菇草、轮叶黑藻、水芹和生菜。30 d后,不同浮床覆盖率总氮、总磷、氨氮、硝态氮和化学需氧量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10.0%覆盖率组含量最低。因此,种植空心菜可显著降低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水平,改善水质。空心菜浮床覆盖率越高,水体中总氮、总磷、氨氮、硝态氮和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去除率越高,推荐的浮床覆盖率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浮床 覆盖率 水质净化 空心菜
下载PDF
土地利用对流域水源涵养及水质净化的影响——以乌江流域为例
12
作者 李威 吕思思 +4 位作者 赵祖伦 尹林江 赵卫权 吴建峰 苏维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375-8389,共15页
乌江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基于InVEST模型中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模块,利用2000-2020年3期土地利用为数据源,对乌江流域水源涵养、水质净化服务时空变化及其土地利用变化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乌江流域平均... 乌江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基于InVEST模型中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模块,利用2000-2020年3期土地利用为数据源,对乌江流域水源涵养、水质净化服务时空变化及其土地利用变化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乌江流域平均水源涵养总量达到449.13×10^(9)m^(3),在时间上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空间上呈现由西到东逐渐递增特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水源涵养能力大小依次为草地>林地>耕地;(2)水质净化方面,2000-2020年总氮(TN)年均输出总量均在3.2×10^(4)t以上;总磷(TP)年均输出总量均在3.0×10^(2)t以上,高强度输出区域主要分布在耕地覆盖区域,低强度输出区域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覆盖区域;(3)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的响应主要体现在作用强度、面积变化、转化类型等方面,草地、林地与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耕地与水质净化呈负相关关系。研究有助于山区生态服务研究的发展,结果可为乌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调整和水质保护、水污染控制、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水质净化 土地利用 乌江流域
下载PDF
城与园的新构对苏州高新区狮山水质净化厂的解读
13
作者 陈泳 钱舟 张应鹏 《时代建筑》 2023年第2期74-79,共6页
文章介绍了九城都市的新作——苏州高新区狮山水质净化厂,将其置于景观都市主义的语境下加以解读,从景观与城市协同共生的视角探析该项目在构建生态网络、植入社会机能、折叠立体基面与协同专业合作等方面的实践策略,论述城市基础设施... 文章介绍了九城都市的新作——苏州高新区狮山水质净化厂,将其置于景观都市主义的语境下加以解读,从景观与城市协同共生的视角探析该项目在构建生态网络、植入社会机能、折叠立体基面与协同专业合作等方面的实践策略,论述城市基础设施在高密度建成环境下具有生态修复、功能复合、场所营造与品质提升等方面的潜在价值.文章同时也融入了对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孤立发展这一状况的批判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都市主义 城市基础设施 水质净化 协同共生
下载PDF
微藻在水产养殖水质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楚儿 孟振 +2 位作者 张正 宋晓金 高淳仁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30-337,共8页
微藻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观的以个体、链状或群体形式存在的单细胞藻类,能够利用水体中的C、N、P增殖并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核酸等细胞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发展了藻类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安全等优势被广泛用于... 微藻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观的以个体、链状或群体形式存在的单细胞藻类,能够利用水体中的C、N、P增殖并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核酸等细胞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发展了藻类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安全等优势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水质调控和尾水处理,微藻与细菌的共生和抑制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微藻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微藻在水产绿色养殖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异养培养 菌相调节 水质净化 水产养殖
下载PDF
螺旋形生物膜载体对微生物及水质净化影响研究
15
作者 卯燕军 迟杰 杨爱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7,共8页
柔性生物膜载体常作为填料悬挂于生态浮床等构筑物下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表面。目前柔性生物膜载体对水质净化效果影响研究集中在载体类型和悬挂密度等方面。为进一步提高载体上与水质净化相关的微生物数量,达到提升水质净化效果的... 柔性生物膜载体常作为填料悬挂于生态浮床等构筑物下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表面。目前柔性生物膜载体对水质净化效果影响研究集中在载体类型和悬挂密度等方面。为进一步提高载体上与水质净化相关的微生物数量,达到提升水质净化效果的目的,该研究通过改变柔性生物膜载体悬挂方式(螺旋式悬挂),并设置高低2种污染负荷进行模拟污染水体研究,研究了不同悬挂方式对柔性生物膜载体挂膜和净化水质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出水稳定期间高、低2种污染负荷条件下螺旋式悬挂组柔性载体对进水总磷、总氮、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均大于常规式悬挂组(P<0.05)。相比常规组,螺旋组对这4个指标分别提高了19.4%~30.0%、19.2%~35.7%、18.3%~24.0%和12.0%~15.3%。载体挂膜量及其菌群结构数据显示,螺旋式悬挂可通过改善氧环境以及提高挂膜量显著提升载体生物膜中与氮磷转化相关的微生物数量,并且水质净化效果与氮磷转化相关的微生物数量大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生物膜载体 悬挂方式 水质净化 菌群结构
原文传递
滦河流域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服务及其权衡与协同关系
16
作者 刘灿均 门宝辉 +1 位作者 申耀铎 庞金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740-5752,共13页
滦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但流域内仍存在水土流失、河流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基于实测资料及loadest模型等工具率定InVEST模型参数,定量评估了滦河流域各生态区2005、2010和2015年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服务及其时... 滦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但流域内仍存在水土流失、河流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基于实测资料及loadest模型等工具率定InVEST模型参数,定量评估了滦河流域各生态区2005、2010和2015年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服务及其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相关分析和基于网格的Moran′I指数分析了两项服务的作用机理和权衡与协同关系的时空分异,并探讨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二者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年、2010年、2015年滦河流域年均土壤保持强度为136.45 t/hm^(2),时间上呈现出先强增后微减的特点,空间格局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增加;流域总氮(TN)、总磷(TP)年均输出量分别为1526.73 t/a和82.89 t/a,输出量逐年增加且集中在流域中下游,流域整体水质净化能力有所减弱。流域内水体中TN、TP浓度与泥沙入河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服务关系整体上由协同向权衡转变,空间上的差异性表现为林地、草地集中区域(生态区A)多以协同关系为主,而农牧带交错地区(生态区B)多以权衡关系为主。建议未来滦河流域开展生态建设和管理工作时应统筹考虑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服务,因地制宜协调二者关系,通过增强流域水土保持功能带动水质净化服务的提升,并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促进流域的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保持服务 水质净化服务 滦河流域 权衡与协同关系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南四湖流域近45a水质净化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17
作者 叶敦雨 孙小银 单瑞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0-998,共9页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的水质净化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流域水环境和合理开展土地利用规划。以南四湖流域1975-2020年9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以流域氮、磷输出负荷表征水质净化服务功能,运用InVEST-Nutrient...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的水质净化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流域水环境和合理开展土地利用规划。以南四湖流域1975-2020年9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以流域氮、磷输出负荷表征水质净化服务功能,运用InVEST-Nutrient Delivery Ratio(NDR)模型模拟流域1975-2020年水质净化服务功能的时间变化趋势,并利用GIS空间统计分析、景观格局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探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其他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水质净化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975-2020年近45 a中南四湖流域氮、磷输出量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趋势;空间上,2020年流域西部平原地区氮、磷输出量较高,流域北部次之,流域东南部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林地、草地对流域氮、磷输出起拦截阻滞作用,建设用地则对流域氮、磷输出起促进作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表明,平均形状指数(SHAPE_MN)、平均相似度指数(SIMI_MN)、斑块结合度(COHESION)、蔓延度指数(CONTAG)和景观形状指数(LSI)等景观指数对氮、磷输出起促进作用,散布与并列指数(IJI)、平均聚集指数(CONTIG_MN)和平均核心斑块指数(CAI_MN)等则对氮、磷输出起阻滞作用。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建设用地是水质净化服务功能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NDR模型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南四湖流域 地理探测器 水质净化服务功能
下载PDF
智慧水质净化厂建设实践
18
作者 吴江 李震 刘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6期0115-0118,共4页
智慧水质净化厂建设对提高水质净化厂生产效率和提升安全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对环保日益重视,城镇水质净化厂不论是数量和处理能力在近年来都保持了高增长的态势国家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城市和县城污... 智慧水质净化厂建设对提高水质净化厂生产效率和提升安全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对环保日益重视,城镇水质净化厂不论是数量和处理能力在近年来都保持了高增长的态势国家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已超4000座。在此形势下,随着行业监管的加强、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企业对盈利要求提升,为达到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目标,智慧水质净化厂的建设成为行业的迫切需求。本文分析了智慧水质净化厂建设趋势,并以深圳市洪湖智慧水质净化厂项目为案例,详细介绍了智慧水质净化厂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应用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质净化 趋势 概念 建设内容
下载PDF
衡水湖优势水生植物水质净化及景观优化研究
19
作者 冯雪 冯蕾 李月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12,共6页
选取10种衡水湖常见的优势水生植物作为供试植物,设置3个浓度梯度富营养化水体对其净化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相同水生植物对不同浓度水质吸收和去除效果、不同水生植物对同一浓度水质指标吸收和去除效果,以及水生植物组合对不同浓度水质吸... 选取10种衡水湖常见的优势水生植物作为供试植物,设置3个浓度梯度富营养化水体对其净化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相同水生植物对不同浓度水质吸收和去除效果、不同水生植物对同一浓度水质指标吸收和去除效果,以及水生植物组合对不同浓度水质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生植物对氨氮(NH4+-N)、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的吸收效果均存在很大差异性。其中,在单一植物处理中,慈姑对TN的去除效果最明显,去除率高达65.5%;香蒲对NH4+-N的去除效果最明显,去除率为81.31%;鸢尾和再力花对TP的去除明显优于其他植物;在COD去除上,香蒲则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而在植物组合处理中,芦苇+金鱼藻+睡莲组合对TN、TP和NH4+-N去除效果最佳。综合考虑植物净化作用及优势水生植物徒长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建议千屈菜、香蒲、芦苇、慈姑、鸢尾、荷花、再力花等3—5种植物搭配使用,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净化效果更佳,既可以改善衡水湖的水质,又可以提升衡水湖湿地生态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水湖 水生植物 水质净化 氮磷 富营养化
下载PDF
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燕 《城市情报》 2023年第2期0109-0111,共3页
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河道和土壤受到了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污染。随着对水质净化的深入研究,众多学者逐渐重视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长机理,对受污染土壤和水环境进行修复。相较于其他修复水体的方式,采取水生植物治理受污染水体... 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河道和土壤受到了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污染。随着对水质净化的深入研究,众多学者逐渐重视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长机理,对受污染土壤和水环境进行修复。相较于其他修复水体的方式,采取水生植物治理受污染水体,其成本较为低廉,且不会对水环境产生负面作用,同时植物资源还可进行进行回收再利用,兼顾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当前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水质净化 环境修复 园林绿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