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1年福清市龙江东张水库-福清湾段水质改善效果评价
1
作者 张玉涛 白静 +3 位作者 王林雯 赵健 史陈雪 秦沂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757-761,共5页
为探究2018—2021年福清市龙江东张水库-福清湾段水环境治理成效及水质改善情况,为管理部门下一步决策部署、开展工作提供支撑,分别采用单因子水质评价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福清市龙江东张水库-福清湾段的6个考核断... 为探究2018—2021年福清市龙江东张水库-福清湾段水环境治理成效及水质改善情况,为管理部门下一步决策部署、开展工作提供支撑,分别采用单因子水质评价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福清市龙江东张水库-福清湾段的6个考核断面4项考核指标进行水质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8—2021年福清市龙江东张水库-福清湾段水质改善效果明显。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6个考核断面4项考核指标月监测值Ⅲ类及以上优良水质断面数量占比由2018年的61.8%增加至2021年的84.5%;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显示:6个考核断面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_(wq)值由2018年的2.600~4.600降至2021年的2.000~3.900,综合水质改善效果:太城溪>倪浦桥>大斜龙江桥>大北溪>虎溪>海口桥;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水环境治理《攻坚方案》的进行,污染因子NH_(3)-N、TP权重占比有所下降,就现阶段来看,污染因子权重占比TP>NH_(3)-N,TP成为龙江水环境改善首要控制的污染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清市龙江 水质改善效果评价 单因子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模糊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扬水曝气诱导自然混合持续改善水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春晓 黄廷林 +4 位作者 张轩 刘宇轩 宋云霞 温成成 蔡晓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196,共12页
为探明扬水曝气诱导自然混合对深水分层型水库水质持续改善效果,对李家河水库水质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监测,对比不同运行条件下人工诱导混合期及持续自然混合期同期水质变化,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对水质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得... 为探明扬水曝气诱导自然混合对深水分层型水库水质持续改善效果,对李家河水库水质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监测,对比不同运行条件下人工诱导混合期及持续自然混合期同期水质变化,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对水质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得出持续自然混合期间水质改善机制.结果表明:①人工强制混合可破坏水体热分层结构,缩小垂向温差,当平均气温低于表层水温时,诱导水体提前进入完全混合状态,延长混合周期2~3个月.②相较于自然过程,在诱导混合作用下持续自然混合期水体混合周期被延长,水体水质可得到持续改善:总氮、硝氮、氨、总磷均值浓度呈持续下降趋势,削减率分别为16.67%、11.94%、46.90%和35.1%,WQI指数>70的时间为139 d.同时,在人工强制(诱导)混合与持续自然混合衔接良好的运行条件下,水体维持完全混合状态更久,水质持续改善效果更好,总氮、硝氮、氨、总磷均值浓度削减率分别提升到20.69%、26.97%、60.00%和57.87%.氨与总磷均可满足地表Ⅱ类水标准,水质评价为良好,WQI指数>70的时间延长为165 d.③溶解氧浓度与参与氮循环的功能微生物Bacillus和Rhodococcu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扬水曝气诱导自然混合可通过改善水体环境,增强水体混合程度,维持较高的溶解氧水平,强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水质、保障供水安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分层型水库 诱导混合 持续自然混合 扬水曝气 水质改善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