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丁建华 杨威 +3 位作者 金显文 邓道贵 葛茜 刘足根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3-599,共7页
2009年6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和2010年4月(平水期)对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3门15科25种.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生物密度最大值(145.9±81... 2009年6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和2010年4月(平水期)对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3门15科25种.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生物密度最大值(145.9±81.8 ind./m2)出现在6月,最小值(89.6±15.9 ind./m2)出现在4月;生物量的变化则相反,最大值(90.1±25.4 g/m2),出现在4月,最小值(62.9±20.9 g/m2)出现在6月;干流的生物密度在6月、11月和4月均明显高于支流,而生物量在11月低于支流.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性指数(J)在6月、11月和4月的时间尺度上以及干流、支流的空间尺度上均出现明显的变化,在11月份,这3类指数均表现为最高,6月则均为最低;干流的H'和D在6月和4月均低于支流,而J在这3个时间段内则均是支流高于干流,表明支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较干流更为多样、均匀和稳定.H'和D的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干流的污染程度较支流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下游流域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下载PDF
红旗河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聃 霍堂斌 +3 位作者 王秋实 黄晓丽 都雪 王慧博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9,共8页
为系统了解红旗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现状,2017年和2018年夏季采用常规方法对红旗河流域进行2次调查。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66种,隶属于10目30科,其中水生昆虫6目26科62种,占总数的93.94%。按照功能摄食类群划分,红旗河大型底栖... 为系统了解红旗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现状,2017年和2018年夏季采用常规方法对红旗河流域进行2次调查。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66种,隶属于10目30科,其中水生昆虫6目26科62种,占总数的93.94%。按照功能摄食类群划分,红旗河大型底栖动物包括收集者30种(最多,占总数的45.45%),撕食者19种,刮食者12种,捕食者5种。调查期间,红旗河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73.1 ind/m^2,平均生物量为4.93 g/m^2,2017年夏季红旗河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高于2018年,但差异不显著(P>0.05)。相对重要性指数、K-优势曲线与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析表明:红旗河底栖动物群落的相对重要性指数较高的种类均为水生昆虫,弯握蜉Drunella sp.1和瘤石蚕Goera sp.为2个调查年度共有的优势种;2018年K-优势曲线、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略高于2017年(P>0.05);BI生物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结果表明:红旗河水质基本处于清洁状态,水质条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河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下载PDF
淮北煤矿区塌陷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5
3
作者 纪磊 李晓明 邓道贵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2013年对淮北采煤塌陷湖(乾隆湖和临涣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季节性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6种,隶属于3门5纲17科.乾隆湖和临涣湖年平均密度分别为230.85和215.80 ind./m^2,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为56.11和36.38 g/m^2。两湖大... 2013年对淮北采煤塌陷湖(乾隆湖和临涣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季节性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6种,隶属于3门5纲17科.乾隆湖和临涣湖年平均密度分别为230.85和215.80 ind./m^2,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为56.11和36.38 g/m^2。两湖大型底栖动物以摇蚊幼虫、霍甫水丝蚓和苏氏尾鳃蚓为优势类群,底栖动物最高密度均出现在夏季(乾隆湖为278.0 ind./m^2,临涣湖为288.2 ind./m^2);生物量则主要以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主,夏季和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运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H′)、Margalef多样性指数(D)和Biotic Index生物学指数(BI)对乾隆湖和临涣湖进行水质生物评价研究,结果显示Shannon多样性指数不适宜于该两湖的水质生物评价,BI的评价结果与水质状况基本相符。综合Margalef多样性指数和BI生物指数评价的结果表明:乾隆湖和临涣湖春季和冬季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夏季和秋季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采煤塌陷湖
下载PDF
海南省文澜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贤 莫凌 +2 位作者 陈峻峰 林彰文 邢巧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0-36,共7页
为了解海南省临高县文澜江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探索适宜的水质生物学评价方法,为文澜江流域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和科学管理提供数据参考。于2014年11月对文澜江流域17个点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并采用5种生物指数对水质现状... 为了解海南省临高县文澜江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探索适宜的水质生物学评价方法,为文澜江流域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和科学管理提供数据参考。于2014年11月对文澜江流域17个点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并采用5种生物指数对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文澜江流域共采集底栖动物56种,隶属4门、7纲、29科,其中水生昆虫占绝对优势,共38种,占总数的67.86%;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76.11个/m^2和200.79 g/m^2;多足摇蚊属(Polypedilum sp.)、米虾属(Caridina sp.)和环棱螺属(Bellamya sp.)为优势种,优势度分别为0.16、0.04和0.03。采用Goodnight-Whitley修正指数(GBI)和生物指数(BI)对文澜江流域水质整体评价结果均为清洁;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生物学污染指数(BPI)的流域水质整体评估结果均为轻污染,3种水质生物指数评估结果基本相似,并与常规水质监测结果基本吻合。以水产养殖为主的水库出水口和流经临高县县城河道的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程度,表明水产养殖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对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造成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澜江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下载PDF
赣江下游及其支流轮虫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显文 杨威 +3 位作者 丁建华 邓道贵 葛茜 刘足根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5,共7页
2009年6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和2010年4月(平水期)对赣江下游轮虫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共记录了轮虫21属26种。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ala)和扁平泡轮虫(Pompholyx complanata)... 2009年6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和2010年4月(平水期)对赣江下游轮虫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共记录了轮虫21属26种。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ala)和扁平泡轮虫(Pompholyx complanata)为优势种。赣江下游干流轮虫的最大平均密度和生物量(6.6 ind·L·1和0.031 mg·L·1)出现在11月,最小值(1.7 ind·L·1和0.006 mg·L·1)出现在4月。袁河支流的轮虫密度在6月(15.4±35.4 ind·L·1)、11月(8.3±15.4ind·L·1)和4月(13.0±28.8 ind·L·1)高于赣江下游干流和锦江支流。香农-威纳指数(H′)和马加利夫指数(d)表明赣江下游及其支流水质为中度污染或重污染。赣江下游及其支流的轮虫密度的时空变化与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pH和小型浮游植物生物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 轮虫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下载PDF
付疃河流域中下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7
6
作者 陆晓晗 曹宸 李叙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201-3214,共14页
2018年12月—2019年10月对山东省日照市付疃河流域中下游大型底栖动物及相应水环境因子进行分季节的监测,并对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及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底栖动物42种(环节动物14种、节肢动物20... 2018年12月—2019年10月对山东省日照市付疃河流域中下游大型底栖动物及相应水环境因子进行分季节的监测,并对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及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底栖动物42种(环节动物14种、节肢动物20种、软体动物8种),广泛分布物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水丝蚓属(Limnodrilus sp.)及摇蚊属(Chironomus sp.);底栖动物总密度呈春季>冬季>秋季>夏季;CCA(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分析表明环节动物与COD、TP有显著正相关性,各门类与NH3⁃N相关性差异较大;底栖动物多样性分布特征与河流水源结构有关。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标、指示物种水质生物学指标进行水质评价,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评级偏差,Pielou指数评级偏优,而指示物种水质生物学评价(Goodnight⁃Whitley指数、相对重要性指数及Wright指数)基本一致,整体平均处于中污染,评价过程仍须考虑河流及物种客观属性特征,得到更具适用性的评价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水质生物学评价 付疃河
下载PDF
大纵湖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许静波 张加雪 +4 位作者 徐明 唐春燕 李一平 朱立琴 王琴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28,共5页
大纵湖位于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交融的里下河地区洼地中心地带,是江苏省级规划保护的重点湖泊之一。近20 a来,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大纵湖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挑战。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承上启... 大纵湖位于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交融的里下河地区洼地中心地带,是江苏省级规划保护的重点湖泊之一。近20 a来,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大纵湖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挑战。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于2015~2016年对大纵湖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特征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大纵湖共采集出底栖动物10种(属),其中寡毛类、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及其它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分别为132.27,100.52,82.02,5.29 ind./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52,0.61,168.74,0.02 g/m^2。底栖动物密度与生物量均呈现出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征。大纵湖底栖动物优势种主要为苏氏尾鳃蚓、霍甫水丝蚓、中国长足摇蚊和环棱螺。基于调查结果,选用4种不同的生物指数(BPI生物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Goodnight生物学、Wright指数)对大纵湖进行水质生物评价,结果表明大纵湖目前处于轻度-中度污染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水质生物学评价 大纵湖 里下河地区
下载PDF
广州南沙湿地浮游动物多样性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吕紫微 陈雅琪 +5 位作者 彭家豪 吴映明 唐以杰 陈晓萍 苏海燕 曾立人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8期31-35,40,共6页
为了解广州南沙湿地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其水质情况,在广州南沙湿地设置芦苇一、芦苇二、芦苇三、光滩、无瓣海桑一、无瓣海桑二以及无瓣海桑三7个采样点,于2020年春、夏、秋三个季节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利用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对南沙湿地水... 为了解广州南沙湿地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其水质情况,在广州南沙湿地设置芦苇一、芦苇二、芦苇三、光滩、无瓣海桑一、无瓣海桑二以及无瓣海桑三7个采样点,于2020年春、夏、秋三个季节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利用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对南沙湿地水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显示:广州南沙湿地共检测出浮游动物54种,其中节肢动物28种(占51.85%),包含桡足类24种,介形类1种,甲壳类1种,软甲动物2种;轮虫类9种(占16.67%);原生动物16种(占29.62%),含纤毛虫类8种,肉足虫类8种;毛颚动物1种(占1.85%),均为箭虫类。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24.30 ind./L,各采样点位变动范围为6.40 ind./L~36.00 ind./L。优势种共有6种,无节幼体是三个季节共有的优势种,桡足幼体是春季和秋季共有的优势种。采样点的Shannon-wiener diversity多样性指数(H′)的平均值为2.390,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平均值为0.804,丰富度指数(d)的平均值为5.581。利用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对南沙湿地水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广州南沙湿地浮游动物的水体环境质量状态处于轻-中度污染,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强广州南沙湿地水环境的治理和生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南沙湿地 浮游动物 生物多样性 水质生物学评价
下载PDF
八里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爱玲 黄绵达 +3 位作者 刘旻璇 曹卫芳 金磊 周明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7-44,共8页
为探究江西省八里湖水生态系统概况,于2020年春季和秋季对八里湖大型底栖动物展开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八里湖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是管水蚓属、水丝蚓属和长足摇蚊属,均为喜有机质的耐污种;密度秋季高于春季,生物量则春季高于秋季,但差... 为探究江西省八里湖水生态系统概况,于2020年春季和秋季对八里湖大型底栖动物展开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八里湖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是管水蚓属、水丝蚓属和长足摇蚊属,均为喜有机质的耐污种;密度秋季高于春季,生物量则春季高于秋季,但差异性均不显著;春季和秋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2.68(轻度污染)和1.42(中度污染),BI生物指数分别为7.56(轻度污染)和7.11(轻度污染),BMWP指数分别为12.5(中度污染)和7.1(重度污染);全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05(轻度污染),BI生物指数为7.34(轻度污染),BMWP指数为9.8(重度污染),即八里湖处于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状态。全年底栖动物密度和水体理化因子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NO_(3)-N、溶解氧和NH_(4)-N。研究成果可为八里湖的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优势种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八里湖
下载PDF
龙子祠泉域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明利 梁文明 +2 位作者 张元 张大伟 崔松林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39,共6页
2016年5月20—26日和7月25—30日设4个采样点,采用常规方法(用30cm×30cm的苏泊网采集底栖动物)调查山西省临汾市西南的岩溶大泉-龙子祠泉域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生物学评价指标。调查期间共采集到4门7纲30属(种)底栖动物,其中昆虫纲... 2016年5月20—26日和7月25—30日设4个采样点,采用常规方法(用30cm×30cm的苏泊网采集底栖动物)调查山西省临汾市西南的岩溶大泉-龙子祠泉域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生物学评价指标。调查期间共采集到4门7纲30属(种)底栖动物,其中昆虫纲(主要是蜉蝣目和毛翅目)和寡毛纲(主要是颤蚓类)个体数最多;官磑村底栖动物总个体数和总生物量最高,鲟养殖场次之。敏感种生物指数评价分析表明,临汾水厂和官磑村采样点水质为中度污染,鲟养殖场和入汾河口采样点水质为重度污染。龙子祠泉域水资源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本研究结果表明,敏感种生物指数评价方法最适合该泉域水质环境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子祠泉域 底栖动物 水质生物学评价
下载PDF
北京城市河湖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学评价
11
作者 李岱 张跃武 +1 位作者 董雅欠 何沛洋 《北京水务》 2024年第4期61-65,共5页
为探讨北京城市河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别于2022年夏、秋季对北京城市河湖11条河道43个点位进行了采样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ilsenhoff指数和相对重要性指数进行水质生物学评价。两季共鉴定底栖动物59种属,种类组... 为探讨北京城市河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别于2022年夏、秋季对北京城市河湖11条河道43个点位进行了采样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ilsenhoff指数和相对重要性指数进行水质生物学评价。两季共鉴定底栖动物59种属,种类组成以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夏、秋季底栖动物密度为113.30和94.97个/m^(2),生物量为28.18和14.88g/m^(2)。水质生物学评价表明,北京城市河湖环境处于轻度污染和β-中污染之间。通过调查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运用多种生物评价指数评价河流水质,揭示种类组成与水质的响应关系,为北京城市河湖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城市河湖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优势物种 水质生物学评价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干流滨岸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姚 温舒珂 +5 位作者 张庆吉 赵中华 王晓龙 段学军 项贤领 蔡永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7-1432,共16页
长江干流滨岸带对大型底栖动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然而,有关长江中下游滨岸带水质生物学评价状况尚未可知,大型底栖动物受岸线利用类型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探究。为评估长江中下游干流滨岸带水生态环境,2017年5月对沿江近岸53个样... 长江干流滨岸带对大型底栖动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然而,有关长江中下游滨岸带水质生物学评价状况尚未可知,大型底栖动物受岸线利用类型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探究。为评估长江中下游干流滨岸带水生态环境,2017年5月对沿江近岸53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双壳纲、腹足纲、软甲纲和多毛纲在中下游滨岸带的分布差异较大,与盐度、流速、附着基质及沉积物粒径等因素有关。生物学污染指数(BPI)显示长江中下游水体处于轻度—中度污染,入海口附近异常低的BPI值可能与多毛纲和淡水壳菜大量生长有关。非度量多维度排序(NMDS)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受氨氮、硝态氮、磷酸盐、叶绿素a、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影响较为显著;且河蚬、中国淡水蛏、淡水壳菜、铜锈环棱螺、方格短沟蜷、光滑狭口螺和日本沼虾主要分布于湿地和自然岸段附近,摇蚊幼虫和寡毛纲多位于城市和河口岸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布受到岸线利用类型和理化因子的制约,为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调查评估及水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滨岸带 大型底栖动物 水质生物学评价(BPI)
原文传递
淮河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丁建华 周立志 邓道贵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75-1883,共9页
2011年3月、6月、9月和12月对淮河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取样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门41科94种。结果分析表明,淮河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时空变化。在时间尺度上,生物密度呈极显著的季节性变化(p=0.002),其最大... 2011年3月、6月、9月和12月对淮河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取样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门41科94种。结果分析表明,淮河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时空变化。在时间尺度上,生物密度呈极显著的季节性变化(p=0.002),其最大值332.5 ind./m2出现在6月,最小值96.6 ind./m2则出现在9月;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生物密度不同步,其最大值155.8 g/m2出现在9月,最小值40.0 g/m2则出现在3月,且季节性差异不显著。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溶解氧、盐度、溶解性总固体、水温和底质类型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季节性变化不显著,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季节性差异极显著(p=0.000);自上游至下游,这2个指数的变化规律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其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淮河干流水质总体上处于中度污染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冗余分析 水质生物学评价
原文传递
浙江永安溪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立辉 顾婧婧 +1 位作者 齐鑫 张瑞雷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49-2861,共13页
为了解浙江仙居永安溪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于2016年8月对永安溪13个采样站点进行调查研究,并应用多种生物指数对溪流水质进行生物评价。此次调查共获得底栖动物95种,隶属于4门7纲,其中扁形动物1种,环节动物7种,软体动物8种,节肢动物7... 为了解浙江仙居永安溪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于2016年8月对永安溪13个采样站点进行调查研究,并应用多种生物指数对溪流水质进行生物评价。此次调查共获得底栖动物95种,隶属于4门7纲,其中扁形动物1种,环节动物7种,软体动物8种,节肢动物79种。永安溪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3 020.8 ind./m2,平均生物量为34.25 g/m2;密度优势类群为节肢动物,其平均密度为2 661.1 ind./m2,贡献率为88.1%,生物量优势类群为软体动物,其平均生物量为30.76 g/m2,贡献率为89.8%。永安溪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长河螺Rivularia elongata、角形环棱螺Bellamya angularis、纹石蛾属一种Potamyia sp.、闪蚬Corbicula nitens和小蜉属一种Ephemerella sp.。利用6种生物指数对永安溪水质进行评价显示,Margalef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BI生物指数均表明永安溪处于清洁状态;仅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显示为轻污染状态,BPI生物学污染指数评价为β-中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安溪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原文传递
澜沧江梯级水坝库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晋鹏 董世魁 彭明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931-2940,共10页
梯级水电开发虽然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河流的水能资源,但同时也是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大规模扰动.大型底栖动物被认为是开展梯级水坝水生态系统变化和演替研究的指示生物类群.本文选取澜沧江中下游水电基地为研究区,于2016年开展漫湾和大朝... 梯级水电开发虽然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河流的水能资源,但同时也是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大规模扰动.大型底栖动物被认为是开展梯级水坝水生态系统变化和演替研究的指示生物类群.本文选取澜沧江中下游水电基地为研究区,于2016年开展漫湾和大朝山梯级水坝库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采样调查,分析梯级库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基于生物指数(BI)开展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以寡毛纲、软体动物门及昆虫纲的摇蚊类为主,优势种则以软体动物门的河蚬占绝对优势;群落密度和生物量分布格局表现为静水区显著高于过渡区;静水区功能摄食群密度组成以收集者(GC)和滤食者(FC)占优势,生物量组成则以滤食者(FC)占优势;ABC曲线和生物指数分析表明,上游漫湾库区群落稳定性及水质优于下游大朝山库区,反映了梯级水坝沿着河流纵向梯度水环境逐渐变差的趋势,澜沧江梯级水坝库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布格局和库区水质状况受梯级水坝运行影响表现为明显的累积效应和富营养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梯级水坝 水质生物学评价 澜沧江
原文传递
赣江中下游浮游藻类时空分布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俊颉 夏雨 +3 位作者 于新平 刘金福 李瀚成 陈宇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31-1041,共11页
浮游植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为揭示赣江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评价赣江水体营养状态,于2019年1、4、7和10月对赣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赣江中下游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门53属,其中绿藻门25属... 浮游植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为揭示赣江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评价赣江水体营养状态,于2019年1、4、7和10月对赣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赣江中下游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门53属,其中绿藻门25属,占总物种数的47.17%;硅藻门16属,占总物种数的30.19%;蓝藻门6属,占总物种数的11.32%;其他门类包括裸藻门3属、甲藻门2属、隐藻门1属。各采样点浮游植物密度为11.0×10^(4)~468.7×10^(4) L^(-1),平均值为93.1×10^(4) L^(-1)。生物量为0.15~4.67 mg·L^(-1),平均生物量为1.16 mg·L^(-1)。浮游植物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万安水库和峡江水库上游各采样点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均高于其他采样点,其中GJ11样点丰度最高。季节变化方面,浮游植物生物量总体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最高,为2.23 mg·L^(-1),硅藻门为优势门类;夏季最低,为0.66 mg·L^(-1),绿藻门为优势门类;与20世纪80年代调查相比,近年来浮游植物物种(属)数有所下降,丰富度、均匀度等也较早期调查结果低。水质理化指标评价结果显示,赣江中下游水质为Ⅴ类水;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表明,水体处于中度污染至重度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不同指示生物的山区河流水质评价研究——以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17
作者 何欣曼 李锦 +4 位作者 曾燏 张富斌 向伶俐 毛聆 马佳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0,共8页
为了深入了解典型山区河流唐家河水质本底状况,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10月在唐家河共设置了14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以及底栖动物三类水生生物群落组成、种群密度和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42科44属51... 为了深入了解典型山区河流唐家河水质本底状况,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10月在唐家河共设置了14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以及底栖动物三类水生生物群落组成、种群密度和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42科44属51种,其中硅藻门为优势类群;浮游动物共4门9科12属19种,原生动物为优势类群;底栖动物共3门15科17属23种,其中节肢动物(主要是水生昆虫)为优势类群。从平均密度和物种数量上比较,浮游植物均最多,底栖动物次之,浮游动物最少。(2)唐家河整体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为中污染,但不同研究区域所受污染程度不完全相同,其中旅游区为中度偏轻污染,科研区为中度偏重污染,居民区为中污染。(3)三类指示生物的适合度比较表明,底栖动物的符合度最高为100%,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符合度均为57.1%,底栖动物水质评价结果的准确度最高,底栖动物是最适合唐家河类型山区河流水质生物学评价的指示生物,但在不同研究区域中三类指示生物的准确度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家河 山区河流 水质生物学评价 指示生物
下载PDF
典型平原河网地区底栖动物生物指数筛选及评价基准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小华 康丽娟 +1 位作者 孙从军 杨青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8,共8页
2011年夏、秋季在上海市全境主要河流的83个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的采样,共获取底栖动物20个分类单位(种),其中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分别占50%、30%和20%。选取常见的28个生物指数分别进行计算,并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筛选出... 2011年夏、秋季在上海市全境主要河流的83个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的采样,共获取底栖动物20个分类单位(种),其中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分别占50%、30%和20%。选取常见的28个生物指数分别进行计算,并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筛选出8个敏感生物指数。通过记分法对8种敏感生物指数统一量纲后,获得数值范围为8—40的综合生物指数,运用四分法划分了判别河道水环境质量的生物基准:32—40,较好(Good);24—31,一般(Fair);16—23,污染(Poor);8—15,严重污染(Very poor)。9个断面未发现活体生物,定为超严重污染(Super poor)。依照生物基准比较上海市41个代表性断面近5年主要水质理化指标,基本反映出水质理化指标的空间差异性,该综合生物指数及判别基准也可适用于评价平原河网地区的河道水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指数 生物基准 水质生物学评价 平原河网地区
下载PDF
贵州贞丰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小万 徐承香 +3 位作者 张思强 杜维锋 李微娅 罗浪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了解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是研究洞穴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对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补充.于2019年10月(平水期)及2020年8月(丰水期)对贵州省贞丰县5个洞穴内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组成、优势种、多样性、... 了解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是研究洞穴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对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补充.于2019年10月(平水期)及2020年8月(丰水期)对贵州省贞丰县5个洞穴内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组成、优势种、多样性、功能摄食群的分布特征,并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学指数对洞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得出:两个水期共获大型底栖动物63种,隶属4门7纲19目46科,其中水生昆虫41种,占65.07%,闪蚬Corbicula nitens、四节蜉Baetis sp.、蚋Simulium sp.是两个水期的共有优势种.在时间上,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Pielou和Margalef指数)均表现为平水期>丰水期.在空间上,密度和Margalef指数表现为有光带>弱光带>黑暗带,生物量、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表现为弱光带>有光带>黑暗带.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洞穴相邻光带之间的相似性较高,不同洞穴相同光带或不同光带之间的相似性偏低.洞穴大型底栖动物由5个功能摄食群(FFGs)构成,其中捕食者占比最多,约占42.86%.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生物指数(BI)对水质的评价存在差异,经对比,生物指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水质情况.本研究表明贵州贞丰洞穴大型底栖动物以水生昆虫为主,功能摄食类群以捕食者为主,且人为干扰可能是水质下降、物种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图8表5参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功能摄食类群 喀斯特洞穴
原文传递
南流江玉林城区河段藻类多样性与水质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覃飞妮 《人民珠江》 201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通过对南流江玉林城区水体藻类植物水样的采集、观察及分类,鉴定了南流江玉林城区河段分布的浮游藻类共6门,28属,58种。绿藻门为优势种,达12属22种,硅藻门为亚优势种,为6属16种,蓝藻门5属11种、裸藻门3属7种,隐藻门、甲藻门最少,均为1属... 通过对南流江玉林城区水体藻类植物水样的采集、观察及分类,鉴定了南流江玉林城区河段分布的浮游藻类共6门,28属,58种。绿藻门为优势种,达12属22种,硅藻门为亚优势种,为6属16种,蓝藻门5属11种、裸藻门3属7种,隐藻门、甲藻门最少,均为1属1种。根据藻类植物与生境的关系,采用藻类种类商和藻类污染指数2种生物学评价方法,对南流江玉林市城区水体的水质进行评价,可评价其水质为重富营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流江 玉林城区 藻类多样性 水质生物学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