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水养殖池塘中浮游动植物功能群特征及水质评价
1
作者 向劲 吴启藩 +5 位作者 宋锐 彭治桃 李金龙 高峰 谢敏 程小飞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89,共9页
为研究循环水养殖模式对水生态环境的中长期影响和浮游动、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及相互作用,2018和2019年3月下旬,在湖南长沙新建的12.7 hm^(2)池塘中修建24条长22 m、宽5 m、深2.7 m的两端有推水、底部有集污设施的养殖水槽中,放养2、3... 为研究循环水养殖模式对水生态环境的中长期影响和浮游动、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及相互作用,2018和2019年3月下旬,在湖南长沙新建的12.7 hm^(2)池塘中修建24条长22 m、宽5 m、深2.7 m的两端有推水、底部有集污设施的养殖水槽中,放养2、3龄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鲤(Cyprinus carpio),密度分别为1 200 kg·hm^(-2)、600 kg·hm^(-2)、120 kg·hm^(-2)和480 kg·hm^(-2)。在水槽中设9个采样点:推水设施区、养殖水槽中和水槽下游区各3个,调查分析循环水养殖模式刚投入使用和养殖一年后水质理化因子变动规律及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显示:浮游动植物种类与功能群数量变化较小,各功能群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变化剧烈;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由功能群E(锥囊藻)、D(针杆藻)变化为功能群TD(丝状绿藻)、J(盘星藻、栅藻),演替原因为水流频繁紊动引起水层混合的空间差异;浮游动物优势功能群由功能群PSF(浮游小型滤食者)、PMF(浮游微型滤食者)变化为功能群PMF、PLF(浮游大型滤食者)及PSP(浮游小型捕食者),表现出更具生态稳定性的浮游动物大型化趋势,滤食性鱼类放养密度低是其重要原因;小体型滤食类浮游动物主要受耐富营养、带鞭毛、较小体型浮游植物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大体型滤食类浮游动物还受到附着绿藻及适应中营养生境的硅藻等促进作用;浮游植物功能群G(空球藻)、W_(1)(尖尾、梭形裸藻)和X(球粒藻、衣藻、小球藻)对捕食类浮游动物的促进作用既包括上行效应直接传导,也包括以小型滤食类浮游动物为食物链环节的间接传导;循环水养殖一年后,各点位水质的空间差异进一步加大,但该池塘仍处于轻-中污染状态,符合养殖水质标准且整体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功能群 水质评价
下载PDF
改进的FA-FCE模型在矿井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2
作者 韩行 杨雨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22,共11页
酸性矿井水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遭受污染的矿井水质进行评价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前提。因此,以贵州省内的酸性矿井水分布区为研究区,采用因子分析(FA)、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和加权平均法,并引入级别特征值构建了FA-FCE水... 酸性矿井水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遭受污染的矿井水质进行评价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前提。因此,以贵州省内的酸性矿井水分布区为研究区,采用因子分析(FA)、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和加权平均法,并引入级别特征值构建了FA-FCE水质评价模型,对矿井水质和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所评价的水样中V类水的占比达到70.37%,水质整体偏向于V类水,各地区的平均级别特征指数均大于2,矿井水水体环境遭受污染的程度较高。相较于传统的评价模型,文中提出的水质评价模型在选取评价指标及权重分配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并综合考虑了所有评价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井水 因子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矿井水质评价 级别特征值 水体环境质量
下载PDF
陕西北洛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及其水质评价
3
作者 周殷竹 马涛 +4 位作者 袁磊 李甫成 韩双宝 周金龙 李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3-675,共13页
【研究目的】北洛河是黄河的重要二级支流,研究该流域典型支流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以北洛河流域为主要对象,系统查明流域地下水水质现状,圈定劣质地下水分布区,为饮水安全... 【研究目的】北洛河是黄河的重要二级支流,研究该流域典型支流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以北洛河流域为主要对象,系统查明流域地下水水质现状,圈定劣质地下水分布区,为饮水安全提供保障。此外,对该区地下水水化学和D-18O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研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制,揭示水文地质条件及人为因素对区域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控制和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区内地下水水化学成分除受岩石风化和蒸发浓缩作用的共同控制之外,部分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D-18O同位素组成指示了地下水整体上受蒸发浓缩作用影响。【结论】上游碎屑岩中的石膏、盐岩等易溶矿物经溶滤进入地下水,下游松散孔隙水在蒸发浓缩的作用下积聚盐分导致上、下游地下水TDS较高;奥陶系岩溶含水岩组和新生界断陷盆地含水岩组地下水水化学组成主要受蒸发盐岩影响,此外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白垩系和石炭系—侏罗系含水岩组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岩石风化区,说明该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且主要受硅酸盐岩和蒸发盐岩风化影响,人类活动影响的扰动相对较小。上、下游地区地下水受工矿活动影响较严重,中游地下水受工矿活动、农业活动、生活污水影响均较小,水质整体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D-18O同位素 地下水水质评价 北洛河流域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陕西
下载PDF
熵权模糊改进法在宁夏黄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4
作者 闫翔 郭中华 +1 位作者 王颖 石甜甜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6期60-64,68,共6页
为了解宁夏境内黄河流域的水质状况,选取银古公路桥、平罗黄河大桥、中卫香山湖、吴忠金沙湾、固原沟圈5个监测断面在2021年4月、6月、8月、12月4个时期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5项评价指标,共获得80组水样。针对熵权... 为了解宁夏境内黄河流域的水质状况,选取银古公路桥、平罗黄河大桥、中卫香山湖、吴忠金沙湾、固原沟圈5个监测断面在2021年4月、6月、8月、12月4个时期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5项评价指标,共获得80组水样。针对熵权模糊评价法在权重趋于1时其微小变化会引起熵权成倍变化的病态问题和由于最大隶属度原则不能普遍适用而导致评价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熵权模糊改进的评价方法,通过改进熵权法确定权重和加权等级,建立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水质样品进行水质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权重分配方面,相比于隶属度法和传统的熵值法,改进熵权法分配的权重更为合理;在水质评价方面,加权等级法评定出的结果更符合研究区域的真实水质状况;宁夏境内黄河流域Ⅰ类和Ⅱ类水质占比超过90%,水质状况良好,5个断面4个时期的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2月份的水质最优,Ⅰ类水质占比85%;对水质的时空分析显示氨氮为全局性污染因子,溶解氧为区域性污染因子。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宁夏黄河水质的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黄流域 最大隶属度原则 熵权模糊改进法 水质评价 水质分析
下载PDF
丹河流域(泽州段)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5
作者 王勃兴 冯民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4-986,共13页
为研究丹河流域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现状,采用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氯碱指数及主要阴阳离子比值等多种水化学方法,对地表水、浅层水、深层水及泉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和Wilcox、USSL图解法进行... 为研究丹河流域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现状,采用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氯碱指数及主要阴阳离子比值等多种水化学方法,对地表水、浅层水、深层水及泉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和Wilcox、USSL图解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区内水体均呈弱碱性;TDS和F-浓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2)地表水和浅层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Na;深层水和泉水主要为HCO_(3)·SO_(4)-Ca;在地表水下渗过程中,阳离子倾向于由Ca-Na型向Ca型转变,阴离子倾向于由SO_(4)型向HCO_(3)型转变.(3)研究区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水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溶解,且还存在蒸发盐岩溶解、碳酸盐岩溶解及阳离子交换作用.(4)水质评价结果显示,66.7%的浅层水、100%的深层水和泉水适合人体饮用;部分地表水的灌溉盐害风险较高.该研究明确了区内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现状,结果可为水资源开发及保护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水质评价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 丹河
原文传递
萍水河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水质评价对比研究
6
作者 章艳红 汪金坤 +3 位作者 陈俊华 马文洁 葛勤 刘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3,共9页
流域水质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以萍水河向阳湖至何雁桥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质空间特征,综合4种方法进行水质评价,进一步利用多元统计和级别差方法对比分析水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COD、NH_(3)-N、TP和TN的最高浓度位于赤... 流域水质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以萍水河向阳湖至何雁桥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质空间特征,综合4种方法进行水质评价,进一步利用多元统计和级别差方法对比分析水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COD、NH_(3)-N、TP和TN的最高浓度位于赤山桥处;上游(向阳湖-桥头村)和下游(赤山桥-何雁桥)总体水质较好,部分采样点TN、Fe和Mn轻度超标,污染程度明显弱于中游(桥头村-赤山桥)。2)最差水质级别均为Ⅴ类或劣Ⅴ类水,污染程度属严重污染及以上;单因子评价法确定总氮(TN)为首要污染指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2个主成分,可解释为营养盐污染指标和地质沉积环境指标。3)4种方法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37~0.994,但水质级别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级差法结果表明,3种综合水质评价方法的水质级别顺序为: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水质评价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水河 水体污染 空间分布 水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宿州市埇桥区乡镇水厂重金属含量与水质评价
7
作者 程梦敏 彭位华 +2 位作者 张新蕾 林曼利 余浩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为探究宿州市埇桥区各乡镇自来水厂供水端重金属含量状况,于2021年7—8月对24个乡镇自来水厂进行水样采集,测定了水中砷(As)、镉(Cd)、铬(Cr)、铜(Cu)、铁(Fe)、锰(Mn)、镍(Ni)、铅(Pb)和锌(Zn)的质量浓度,并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 为探究宿州市埇桥区各乡镇自来水厂供水端重金属含量状况,于2021年7—8月对24个乡镇自来水厂进行水样采集,测定了水中砷(As)、镉(Cd)、铬(Cr)、铜(Cu)、铁(Fe)、锰(Mn)、镍(Ni)、铅(Pb)和锌(Zn)的质量浓度,并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水厂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的平均质量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Mn>Zn>Fe>Cu>Cr>As>Ni>Pb>Cd;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相比,Mn的超标率最高,为4.17%;其他8种重金属质量浓度均低于相应的标准限值;单因子污染指数(P_(i))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序为:Mn(0.248)>As(0.063)>Pb(0.041)>Cr(0.028)>Ni(0.023)>Fe(0.020)>Zn(0.010)>Cd(0.005)>Cu(0.002);从综合污染指数(P_(n))看,仅桃沟水厂达到轻度污染,其他水厂均在安全范围内;从空间分布上看,P_(n)和Mn的单因子污染指数的高值中心区主要分布在桃沟和朱仙庄水厂附近。Mn为研究区水厂的优控污染重金属。研究结果可为埇桥区水厂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优化水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乡镇水厂 水质评价 宿州
下载PDF
仁怀市主要河流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
8
作者 何浩宇 龙茂源 +8 位作者 张书海 周岳兵 甘雷 王桢璐 项涛 居涛 石磊 安苗 董响红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28-38,共11页
底栖动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亦是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类群。为探究仁怀市主要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水质状况,我们于2023年春季对赤水河仁怀段干流、8条主要支流及其附属水库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 底栖动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亦是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类群。为探究仁怀市主要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水质状况,我们于2023年春季对赤水河仁怀段干流、8条主要支流及其附属水库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此次考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93种,隶属于4门7纲18目58科,其中,软体动物17种(18.28%);环节动物9种(9.68%);水生昆虫65种(69.89%);甲壳动物和扁形动物各1种(均占1.08%)。优势种为多足摇蚊属一种(Polypedilum sp.)、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摇蚊属一种(Chironomus sp.)与长跗摇蚊属一种(Tanytarsus sp.)。利用生物多样性和底栖动物分类评价指数对该市主要河流进行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显示:Shannon-Wiener指数与Margalef指数评级偏差,Pielou指数评级偏优,而生物学污染性指数和生物指数评级一致,指示仁怀市主要河流水质整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仁怀市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下载PDF
LD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9
作者 陈玲珊 林雄平 +1 位作者 林彦杰 吴舒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61-68,共8页
浮游植物具有生命周期短、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特点,其群落结构能较好地反映水生生态系统的营养状况,被作为评价水体营养水平的重要环境指示生物。为探究LD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健康状况,于2021年5—12月对水库4个位点进行4次采... 浮游植物具有生命周期短、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特点,其群落结构能较好地反映水生生态系统的营养状况,被作为评价水体营养水平的重要环境指示生物。为探究LD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健康状况,于2021年5—12月对水库4个位点进行4次采样,对其水质指标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水库水质整体为Ⅱ类水,营养水平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共检测出藻类6门30属37种,季节演替变化为绿藻门—绿藻门—裸藻门—硅藻门。水库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4.24×10^(6)±2.69×10^(6))cells/L,春夏两季细胞密度明显高于秋冬两季。生物量密度平均值(10.53±6.71)mg/L,最高值出现于春季,最低值出现于秋季,且季节间生物量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氮平均浓度为(1.444±0.590)mg/L,总磷平均浓度为(0.004 5±0.004 0)mg/L,pH值年平均为8.25±1.32,水体总体呈弱碱性,叶绿素a平均浓度为(18.59±15.14)μg/L,溶氧量年平均值为8.69±0.60;春夏秋冬的总氮和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叶绿素a、总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A分析表明,影响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状况的环境指标主要为硝酸盐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水库水质评价
10
作者 许文博 杨旭 陈振宙 《陕西水利》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水库作为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同时也在城市供水及地下水补给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水库的水体质量状况影响着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活,因此,评价水库水质状况尤为重要。为了解黄壁庄水库水质状况,选取黄壁庄水库中7个水质指标,利用主成分... 水库作为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同时也在城市供水及地下水补给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水库的水体质量状况影响着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活,因此,评价水库水质状况尤为重要。为了解黄壁庄水库水质状况,选取黄壁庄水库中7个水质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黄壁庄水库水质进行评价分析。根据综合得分可知,仅8月份水库水质状况相对较差,为Ⅲ类,7月、9月、10月为Ⅱ类,其余月份水质状况均为Ⅰ类,水库水体质量状况整体良好。研究发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水库水质进行评价可以客观地反映水体的水质状况,可为水库的综合利用、保护及治理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水库
下载PDF
优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鑫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17,53,共7页
基于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并采用博弈论,将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确定了综合权重,优化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赋权过程,最后结合加权平均法,构建了水质评价优化模型。通过对案例中的水样进行评价,结果显示:7个采样点当中,Ⅱ类水和Ⅲ类水的采样... 基于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并采用博弈论,将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确定了综合权重,优化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赋权过程,最后结合加权平均法,构建了水质评价优化模型。通过对案例中的水样进行评价,结果显示:7个采样点当中,Ⅱ类水和Ⅲ类水的采样点有4个,占比57.14%;Ⅳ类水的采样点有3个,占比42.86%。相较于单一熵权法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优化后的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主客观权重和评价因素对于整体水质影响,合理反映了水质特征,可为类似地区的水质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博弈论 加权平均法 模糊综合评价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基于多种评价法的磨盘山水库水质评价
12
作者 陈振宙 杨旭 +2 位作者 杨鹏辉 许文博 张弛 《陕西水利》 2024年第3期101-103,107,共4页
磨盘山水库作为哈尔滨市的主要水源,对其进行的水质评价对于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选取2022年12个月的溶解氧(DO)、氨氮(NH_(3)-N)、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5个指标,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RBF神经网络评价法... 磨盘山水库作为哈尔滨市的主要水源,对其进行的水质评价对于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选取2022年12个月的溶解氧(DO)、氨氮(NH_(3)-N)、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5个指标,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RBF神经网络评价法对磨盘山水库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磨盘山水库水质为Ⅱ级,符合当地检测结果。主成分分析法可以真实客观地分析当地水库水质,为水库改进完善提供一定参考。RBF神经网络只需要按照水质的各个分级标准传造出所需的训练样本,用训练完善的计算模型进行水质评价比较容易。该方法简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此研究可用作其他地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RBF神经网络 磨盘山水库
下载PDF
污染治理前后小清河上游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水质评价
13
作者 杨青 唐厚全 +4 位作者 张水燕 田勇 郑琳琳 薛飞 刘建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64,共14页
为研究小清河污染治理前后浮游植物群落与水质变化,分别于2015年(治理前)和2020年(治理后)在小清河上游进行采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样品中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5种,2020年样品中共检出4门31种。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污染治理前... 为研究小清河污染治理前后浮游植物群落与水质变化,分别于2015年(治理前)和2020年(治理后)在小清河上游进行采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样品中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5种,2020年样品中共检出4门31种。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污染治理前后的浮游植物种类、密度都发生了显著改变。相比治理前,治理后的硅藻门和绿藻门相对丰度分别上升了51.6个百分点和13.3个百分点,蓝藻门下降了62.9个百分点,小环藻(Cyclotella spp.)取代微囊藻(Microcysitis spp.)成为绝对优势种,群落类型由蓝藻型演替为硅藻型。相似性分析结果和相似度百分比分析结果表明,小清河上游群落特征发生显著改变。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结果显示,治理后的S2与S3采样点群落特征表现出差异,S4与S1采样点群落特征相似。通过冗余分析发现,治理后,TP、DO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明显减弱,TN、NH_(3)-N、pH是目前影响群落特征的主要指标,主城区氮磷污染对浮游植物的影响范围由S2、S3、S4采样点缩小到S2采样点。治理前后的小清河上游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lef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治理后的小清河上游水质处于α-中污染状态,较治理前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演替 污染治理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基于WQI的河网水系水质评价及时空特性分析
14
作者 邹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6,88,共5页
为全面了解上海市主要河网水质的变化情况,基于2015~2020年主要河流上19个水质监测断面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WQI)进行水质评价,基于M-K趋势检验法分析研究区域水质的年代际和年内变化特征,通过比较南北部河流以及上... 为全面了解上海市主要河网水质的变化情况,基于2015~2020年主要河流上19个水质监测断面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WQI)进行水质评价,基于M-K趋势检验法分析研究区域水质的年代际和年内变化特征,通过比较南北部河流以及上、中、下游的水质变化,分析该地区主要河网水系水质的空间变化及时空差异特性。结果表明,上海市主要河网水系水质整体WQI均值为62.32,水质评价等级为中等;水质WQI值有显著上升趋势;南部河流水质优于北部河流,WQI值从上游向下游依次减小,水质沿程有所变差,但干流水质总体优于支流。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河网水系的水质评价及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WQI) 水质评价 M-K检验 时空差异
原文传递
张家口柴宣盆地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15
作者 陈迎辉 马苗苗 +2 位作者 刘月东 闫佰忠 陈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10-3019,共10页
地下水作为张家口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质有恶化的趋势,影响了当地的用水安全,确定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质状况对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0年水质数据,选取Ca^(2+)、Mg^(2+)、K^(+)、Na^(+)、HCO^(-)_(3... 地下水作为张家口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质有恶化的趋势,影响了当地的用水安全,确定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质状况对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0年水质数据,选取Ca^(2+)、Mg^(2+)、K^(+)、Na^(+)、HCO^(-)_(3)、TH、pH、TDS、SO_(4)^(2-)、Cl^(-)、Al^(3+)、NO^(-)_(3)、F^(-)、Cr^(6+)等水质因子,通过数理统计法、Piper三线图、Gibbs图和岩石风化端元图对张家口柴宣盆地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是Ca^(2+)和HCO^(-)_(3)为主的弱碱性淡水,微硬水、硬水和极硬水分别占39.51%、34.57%和25.93%;沿地下水流向,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_(3)-Ca·Mg、HCO_(3)-Na、SO_(4)·Cl-Na型转变为HCO_(3)-Ca·Mg、HCO_(3)-Na、SO_(4)·Cl-Ca·Mg型,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到硅酸盐、碳酸盐的风化溶解和人类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整体满足III类标准,但部分地区水质较差;沿着地下水流向,水质逐渐变差,主要受原生地质环境和工业、农业污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水质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改进内梅罗指数法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柴宣盆地
下载PDF
基于犹豫模糊集的水质评价方法
16
作者 曹磊 戴俊杰 +2 位作者 毛小燕 蒋吉 刘锋琴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了更全面反映水体综合状态,本文基于单因子评价水质等级的结果,计算指标与等级的相关系数,筛选出强相关的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构造犹豫模糊水质评价初始矩阵,建立基于犹豫模糊指数熵和线性插值悲观升维的加权犹豫模糊兰氏距离测度多属... 为了更全面反映水体综合状态,本文基于单因子评价水质等级的结果,计算指标与等级的相关系数,筛选出强相关的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构造犹豫模糊水质评价初始矩阵,建立基于犹豫模糊指数熵和线性插值悲观升维的加权犹豫模糊兰氏距离测度多属性评价方法.最后,结合浙江省部分水库水质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犹豫模糊集距离测度的水质综合评价方法更为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犹豫模糊集 距离测度 升维
下载PDF
白家河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17
作者 雒林通 王剑周 +1 位作者 李小珍 何明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4期147-149,共3页
白家河是嘉陵江的支流,也是天水市水量较大且有代表性的河流。本研究采集水样,测定其水质理化指标,调查白家河水中浮游藻类丰度和群落结构特征,并开展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白家河水质偏碱性,水质处于Ⅱ类至Ⅲ类的水平。经分类鉴定,白家... 白家河是嘉陵江的支流,也是天水市水量较大且有代表性的河流。本研究采集水样,测定其水质理化指标,调查白家河水中浮游藻类丰度和群落结构特征,并开展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白家河水质偏碱性,水质处于Ⅱ类至Ⅲ类的水平。经分类鉴定,白家河浮游藻类为5门、27属、57种。浮游生物多样性评价显示,白家河水质为中度污染。本研究可以明确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状况,为水生态保护及长江禁捕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类 群落结构特征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基于浮游藻类个体数的星云湖水质评价研究
18
作者 李芸仙 李红章 《环境科学导刊》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近年来国内淡水湖泊浮游藻类监测一般以细胞数为计数单位,但现有的基于藻类数据的湖泊水质评价仅适用于藻类个体数。为此,本研究选择云南省玉溪市星云湖,开展基于藻类个体数监测的湖泊水质评价,检验其与基于化学指标的水质评价结果的一... 近年来国内淡水湖泊浮游藻类监测一般以细胞数为计数单位,但现有的基于藻类数据的湖泊水质评价仅适用于藻类个体数。为此,本研究选择云南省玉溪市星云湖,开展基于藻类个体数监测的湖泊水质评价,检验其与基于化学指标的水质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比较理化指标监测与藻类个体数监测的优势和劣势,探讨今后开展藻类个体数监测工作的必要性。认为基于藻类个体数的水质评价方法可反映水生态环境的综合状况,有其独特价值,并且监测工作投入比理化指标监测少,但存在对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培训周期长、难以质控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藻类 个体数 多样性指数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评价及变化特征分析——以滇西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
19
作者 肖志才 谢天笛 +4 位作者 李阳辉 余燕 何春 孟菲 李秋芳 《环境科学导刊》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以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为例,全面分析评价其地下水水质特征及水质变化趋势,为研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渗漏情况和地下水污染情况提供科学依据。首先通过单因子指数法计算各项指标的环境质量指数,定量化评价各监测点水样中的水质污染项... 以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为例,全面分析评价其地下水水质特征及水质变化趋势,为研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渗漏情况和地下水污染情况提供科学依据。首先通过单因子指数法计算各项指标的环境质量指数,定量化评价各监测点水样中的水质污染项目及其污染超标倍数;在此基础上,利用Nemero公式计算综合指数F,得出定性化水质综合评价结果;然后,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对两年监测中有普遍超标的水质项目进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从2021年和2022年每个季度共计8批水质监测数据看,2021年地下水监测中超标的指标主要有TH、TDS、COD_(Mn)、NH_(3)-N、VP、Cr^(6+)、FCB和Mn,而2022年在此基础上超标指标有所增加,主要为重金属元素;上下半年水质超标指标存在一定差别,且排水井中超标的水质指标制约了扩散井和监视井中的超标指标;排水井的水质全年均为极差,扩散井的水质总体上为较差,而监视井水质波动较大;三类监测井的COD_(Mn)和Cr^(6+)表现为更好的协同性,而排水井的TH、TDS和NH_(3)-N起伏变化不同步于扩散井和监视井,FCB变化没有呈现规律性变化。从空间分布看,临近排水井的扩散井比远离排水井的监视井水质总体更差。垃圾渗滤液中不同污染物在地下水运移过程可能受到地质条件、地下水分布情况、循环路径和大气降水量等因素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水质评价 水质变化 地下水污染
下载PDF
供水型水库水质评价方法分析
20
作者 叶国平 叶金磊 +1 位作者 徐先强 何世力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年第2期90-95,共6页
水库,尤其是供水型水库,对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供水型水库水质分析评价工作至关重要。为了科学合理地选择评价方法,本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水质评价方法,阐述其优缺点。分析结果显示,需因地制宜地选择评价方法和选取水... 水库,尤其是供水型水库,对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供水型水库水质分析评价工作至关重要。为了科学合理地选择评价方法,本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水质评价方法,阐述其优缺点。分析结果显示,需因地制宜地选择评价方法和选取水质指标,综合多种评价方法进行判断。其中,单因子分析法简单直接,但不利于整体情况的分析;层次分析法对整体水质情况的分析较为全面,但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主成分分析法对于单一水质指标的分析更为准确;综合水质指数法和内梅罗法的评价结果相对更加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型水库 水质分析 水质评价 综合水质指数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