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1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畦田自然要素时空变异性及其对灌水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刘凯华 缴锡云 +2 位作者 李江 郭维华 刘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01-110,共10页
土壤入渗参数、田面糙率、坡度等自然要素是畦灌方案设计的基础参数,其变异性是导致灌水质量远低于预期的重要原因。为揭示畦田自然要素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灌水质量的影响,该研究在11组畦田上开展了4 a畦灌观测试验,通过实测数据全面研... 土壤入渗参数、田面糙率、坡度等自然要素是畦灌方案设计的基础参数,其变异性是导致灌水质量远低于预期的重要原因。为揭示畦田自然要素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灌水质量的影响,该研究在11组畦田上开展了4 a畦灌观测试验,通过实测数据全面研究了灌前自然要素的畦内空间变异性、畦间空间变异性和年际时间变异性,并结合WinSRFR地面灌溉模型,模拟分析了自然要素时空变异性对畦灌水流运动过程及灌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畦灌灌水质量影响最大的3个自然要素依次是入渗系数、入渗指数和糙率,三者空间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1.00%、4.05%和7.94%,时间变异系数平均值是分别为26.87%、7.73%和21.86%。畦田自然要素变差导致灌水质量整体下降,自然要素的时间变异性对灌水质量的影响大于其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入渗参数和糙率的变异性对畦田后半段的水流消退过程影响较大,忽视其年际时间变异性会加大畦尾积水风险。该研究结果可为畦灌方案设计提供指导,为精细地面灌溉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 入渗参数 糙率 坡度 时空变异 流推进消退过程 水质量
下载PDF
波涌灌溉的灌水质量评价及计算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文焰 汪志荣 +2 位作者 费良军 王全九 张建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3-58,共6页
本文通过清、浑水连续灌与波涌灌溉的大田试验,对波涌灌溉的灌水均匀度、灌水效率及储水效率进行了评价,同时在文中提出了一种无需灌后土壤水分资料即可计算灌水质量评价指标的新方法,从而为波涌灌溉技术要素优化设计的灌水质量评价。
关键词 波涌灌溉 水质量 评价 计算
下载PDF
微咸水膜孔沟灌土壤水盐分布与灌水质量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展羽 冯根祥 +2 位作者 马海燕 陈阳 司涵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116,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微咸水膜孔沟灌下流量和开孔率对土壤水盐分布和灌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面水流推进时间和距离符合幂函数分布,流量和开孔率对水流推进速度影响较大;膜孔沟灌通过降低水分蒸发,抑制盐分表聚,有效调节了土...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微咸水膜孔沟灌下流量和开孔率对土壤水盐分布和灌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面水流推进时间和距离符合幂函数分布,流量和开孔率对水流推进速度影响较大;膜孔沟灌通过降低水分蒸发,抑制盐分表聚,有效调节了土壤水盐分布,总体上,对0—40cm土层盐分具有明显淋洗作用;灌水效率E。随开孔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流量的变化不明显;灌水均匀度E。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开孔率的增大而减小;脱盐效率E3随开孔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流量的变化不明显;通过方差分析对灌水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初步得出试验区适宜的膜孔沟灌优化灌水技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 膜孔沟灌 盐分布 水质量
下载PDF
基于土壤入渗参数空间变异性的畦灌灌水质量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聂卫波 费良军 马孝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畦灌灌水质量的客观评价是制定合理灌水方案的重要基础。该文假定土壤空间变异性主要体现在入渗系数的变化上,以在杨凌区一级阶地和三级阶地上进行的大田畦灌试验为例,分析土壤空间变异性对畦灌灌水质量的影响,并揭示畦灌灌水质量变化... 畦灌灌水质量的客观评价是制定合理灌水方案的重要基础。该文假定土壤空间变异性主要体现在入渗系数的变化上,以在杨凌区一级阶地和三级阶地上进行的大田畦灌试验为例,分析土壤空间变异性对畦灌灌水质量的影响,并揭示畦灌灌水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水效率、灌水均匀度和储水效率随入渗系数的变异系数增大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灌水效率和储水效率下降幅度较小,而灌水均匀度下降幅度较大。由此说明土壤入渗系数的变异性对灌水均匀度影响最大,而对灌水效率和储水效率影响相对较小。该文的研究方法对畦灌灌水质量评价结果可更好地反映客观实际,从而为制定合理的灌水方案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 入渗 畦灌 空间变异性 水质量评价
下载PDF
激光精细平地对畦田灌水质量的影响及节水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睿智 魏占民 +1 位作者 夏玉红 张婉璐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共4页
在田间试验基础上,利用WinSRFR3.1模型模拟方法,开展了激光精细平地技术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畦田秋浇灌水质量影响和节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激光精细平地后,土地平整度达1.85cm,绝对改善程度为2.28cm,相对改善程度为55.2%,土地平整状... 在田间试验基础上,利用WinSRFR3.1模型模拟方法,开展了激光精细平地技术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畦田秋浇灌水质量影响和节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激光精细平地后,土地平整度达1.85cm,绝对改善程度为2.28cm,相对改善程度为55.2%,土地平整状况可得到大幅度改善。激光精细平地技术可使河套灌区秋浇灌水效率提高9.4%,灌水均匀度提高8.1%,深层渗漏减少17mm,节约水量9.7%,灌水质量提高明显,节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畦灌 激光精细平地 WinSRFR3.1模型 水质量 效果
下载PDF
畦灌土壤入渗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对灌水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艳 缴锡云 +1 位作者 王维汉 王树仿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49,共4页
针对畦灌,研究了Kostiakov模型入渗系数K和入渗指数α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对灌水质量的影响。根据2008年在河北吴桥进行的棉花播前灌水试验数据,采用最优模式搜索技术估算土壤入渗参数并分析其空间变异性,进而采用地面灌溉模拟软件SRFR模... 针对畦灌,研究了Kostiakov模型入渗系数K和入渗指数α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对灌水质量的影响。根据2008年在河北吴桥进行的棉花播前灌水试验数据,采用最优模式搜索技术估算土壤入渗参数并分析其空间变异性,进而采用地面灌溉模拟软件SRFR模拟了土壤入渗参数空间变异性对灌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其它灌水技术要素相同时,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对K和α的响应关系均为单峰型二次曲线。K的稳定区间较大,α的稳定区间较小,当二者在小值范围内变化时,灌水质量的波动较为平缓;当二者在大值范围内波动时,会引起灌水质量的急剧变化。因此,在畦灌设计过程中,土壤入渗参数的差异性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畦灌 入渗参数 空间变异性 水质量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的畦灌灌水质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聂卫波 任长江 +1 位作者 费良军 马孝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53,共8页
灌水质量评价是提高灌溉管理水平、改善畦灌质量的重要依据。针对畦灌灌水质量影响因素较多造成分析和评价困难的问题,该文以畦灌试验资料为基础,采用量纲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估算畦尾闭合条件下的畦灌灌水质量指标(灌水... 灌水质量评价是提高灌溉管理水平、改善畦灌质量的重要依据。针对畦灌灌水质量影响因素较多造成分析和评价困难的问题,该文以畦灌试验资料为基础,采用量纲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估算畦尾闭合条件下的畦灌灌水质量指标(灌水效率、灌水均匀度和储水效率)计算模型,其所建模型对各灌水技术要素有效组合下的灌水质量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估算值与采用零惯量模型的模拟值具有较高一致性,两者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值分别为6.72%、6.57%和4.93%,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7、0.969和0.990,并采用SPSS软件对估算值和零惯量模型的模拟值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P<0.05),其灌水效率、灌水均匀度和储水效率估算值和模拟值的显著性指标分别为0.226、0.142和0.271,结果表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对文中所建畦灌灌水质量指标计算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灌水效率、灌水均匀度和储水效率的估算值与实测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值分别为7.76%、9.15%和7.08%。由此说明,该文所建立的畦灌灌水质量指标计算模型具有高的可靠性,且具有较强的普适性。研究结果可为畦灌灌水质量评价和灌水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入渗 模型 畦灌 水质量 量纲分析 零惯量模型
下载PDF
畦灌改水成数的控制误差及其对灌水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维汉 缴锡云 +1 位作者 朱艳 李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1-294,共4页
改水成数是地面灌溉设计和管理的基本参数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地面灌溉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统计了畦灌改水成数的控制误差,并分析了其对灌水质量的影响。根据实测的16条畦田不同改水成数的控制误差,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得到了其统计特征,... 改水成数是地面灌溉设计和管理的基本参数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地面灌溉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统计了畦灌改水成数的控制误差,并分析了其对灌水质量的影响。根据实测的16条畦田不同改水成数的控制误差,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得到了其统计特征,并采用地面灌溉模拟模型SRFR评价了其对灌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水成数控制误差具有较强的变异性,改水成数对灌水均匀度的影响大于灌水效率。因此,在实际地面灌溉设计与管理中,改水成数的控制误差不可忽略。较大的单宽流量有助于减小改水成数的控制误差对灌水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畦灌 成数 水质量 控制误差 变异性
下载PDF
不同灌水参数组合时田面坡度对灌水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和祥 史海滨 +1 位作者 郭克贞 郝万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48,共6页
田面坡度是影响畦灌灌水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田面坡度对灌水性能的影响时,要结合灌水定额、平整精度、田面糙率和单宽流量等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对常规平地技术条件下多组合灌溉参数模拟分析得出:不同灌水定额、平整精度、田面糙率和单... 田面坡度是影响畦灌灌水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田面坡度对灌水性能的影响时,要结合灌水定额、平整精度、田面糙率和单宽流量等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对常规平地技术条件下多组合灌溉参数模拟分析得出:不同灌水定额、平整精度、田面糙率和单宽流量组合对应不同的最佳田面坡度,当灌水定额为60.00 mm,平整精度为4.25 cm,田面糙率为0.12,单宽流量分别为4、3 L/(s.m)和2 L/(s.m)时,反向模拟出最佳的田面坡度分别为1.6‰、1.8‰和2.2‰;并通过研究田面坡度对水流推进和消退过程的影响得出:田面坡度为2.0‰的水流推进和消退过程曲线明显比1.6‰和1.2‰的曲线平滑,说明在较小的单宽流量条件下,相对较大的田面坡度可使田面水流运动更加稳定,有利于改善灌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畦灌 水质量 田面坡度 单宽流量 田面糙率
下载PDF
浑水质量分数对石英砂滤料过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忠 翟国亮 +4 位作者 宗洁 冯俊杰 吕谋超 李迎 蔡九茂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7-1012,共6页
为了正确评价泥沙颗粒对微灌系统堵塞的影响,试验配置了4种质量分数分别为0.3‰,0.5‰,0.8‰和1‰的浑水,通过微灌用砂过滤器模型,研究了滤后水的浊度、粒径变化以及泥沙颗粒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浑水质量分数影响滤后水... 为了正确评价泥沙颗粒对微灌系统堵塞的影响,试验配置了4种质量分数分别为0.3‰,0.5‰,0.8‰和1‰的浑水,通过微灌用砂过滤器模型,研究了滤后水的浊度、粒径变化以及泥沙颗粒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浑水质量分数影响滤后水浊度和颗粒质量浓度,浑水质量分数大,则滤后水浊度和颗粒质量浓度高;不同质量分数浑水过滤10 min后,滤后水浊度均逐渐下降,而当浑水质量分数增大到0.8‰时,过滤10 min时滤后水浊度极不稳定,滤层截留较多的粒径大于0.1 mm颗粒,也有2%~3%的大粒径颗粒穿过了滤层.当浑水质量分数小于0.5‰时,滤后水中粒径小于0.1 mm颗粒的质量分数增大较少,粒径大于0.1 mm颗粒的质量分数不到1%.随着浑水质量分数的增大,平均浊度滤除率和颗粒质量浓度减少率均呈负二次曲线变化,当浑水质量分数为0.8‰时,分别达到56.69%和57.61%.大质量分数的浑水具有较大的浊度滤除率和颗粒质量浓度减少率,但易于造成砂滤层的堵塞,降低其过滤效果、缩短过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砂滤料 水质量分数 过滤性能 浊度 粒径
下载PDF
畦灌糙率系数的变异规律及其对灌水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维汉 缴锡云 +1 位作者 朱艳 李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88-293,共6页
糙率系数是地面灌溉设计和管理的基本参数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地面灌溉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研究了畦灌糙率系数的变异规律,并分析了其对灌水效果的影响。在110m的畦田长度上,观测了水流推进过程及沿程各点的水深,采用曼宁公式的数值解法... 糙率系数是地面灌溉设计和管理的基本参数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地面灌溉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研究了畦灌糙率系数的变异规律,并分析了其对灌水效果的影响。在110m的畦田长度上,观测了水流推进过程及沿程各点的水深,采用曼宁公式的数值解法估算了26条畦田的田面糙率系数,分析了其变异规律,评价了糙率系数对灌水质量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畦田的平均糙率系数在0.038左右,其变异程度为中等强度。对试验区域内各畦田灌水模拟结果显示,当采用平均糙率系数模拟灌水效果评价指标时,与采用各畦田实际糙率系数相比,灌水效率指标最大相对误差达6.48%,灌水均匀度最大相差66.67%。因此,在实际地面灌溉设计与管理中,糙率系数的这种差异性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畦灌 糙率系数 水质量 变异性 曼宁公式
下载PDF
畦灌关口时间优化改善灌水质量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白美健 李益农 +1 位作者 涂书芳 刘群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灌溉关口时间是灌溉管理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合理关口时间的确定能有效改善田间灌水质量。该文在提出畦灌控制指标R和畦灌关口时间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将畦灌模拟模型与关口时间优化方法相结合,对土质、畦长、坡度、田面平整精度和入流量不... 灌溉关口时间是灌溉管理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合理关口时间的确定能有效改善田间灌水质量。该文在提出畦灌控制指标R和畦灌关口时间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将畦灌模拟模型与关口时间优化方法相结合,对土质、畦长、坡度、田面平整精度和入流量不同的106 176个灌溉事件进行灌溉模拟及关口时间寻优分析,提出了不同灌溉条件下畦灌关口控制模式。畦长小于70 m下R值不宜小于1,若同时坡度大于3‰且田面平整精度很好则R值不宜小于1.1;畦长大于70 m下坡度小于1‰时,R的范围为0.8-1;坡度大于1‰时,R的范围为0.75-0.95。研究结果对畦灌关口控制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际灌溉中R准确取值可参考表2给出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调控 模型 畦灌控制 关口控制指标 灌溉模拟 最优关口时间 水质量
下载PDF
包膜控释和常用氮肥氮素淋溶特征及其对土水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0
13
作者 张庆利 张民 田维彬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1年第2期98-103,共6页
大量施用氮素化肥所引起的氮素损失和环境污染正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土柱模拟氮素养分的淋洗试验,探讨包膜控释氮肥和常用氮肥的氮素淋失特点及其对土壤和地下水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入土壤后氮素的淋失率有着显著的差... 大量施用氮素化肥所引起的氮素损失和环境污染正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土柱模拟氮素养分的淋洗试验,探讨包膜控释氮肥和常用氮肥的氮素淋失特点及其对土壤和地下水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入土壤后氮素的淋失率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硝酸钾中氮素淋失率最高,其次为尿素,硫酸铵和碳铵的氮素淋失量明显较小。然而控释氮肥因其控制释放的特点,在氮素释放的高峰期,其模拟淋失量较高,但如果在田间条件下此释放高峰期与作物吸肥高峰期相吻合,则会显著地降低其淋失率。除尿素外,被淋失的氮素均以硝态氮为主,尿素则以酰胺分子态被淋溶。大量速效化肥的施入会形成土壤中的肥料“微域点”,引起交换性 Ca2+、 Mg2+离子的淋失,从长远来看可引起土壤结构的破坏,而施用控释肥则很少形成这种“微域点”,有利于土壤结构和肥力的维持。不同氮肥处理淋洗后对土壤pH值和有效氮含量变化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以控释肥对土壤pH值变化的影响较小。大多数氮肥处理在淋洗后,土壤中各层速效氮含量较淋洗前有所降低,然而两种控释氮肥处理的土壤表层却能持续保持较高的有效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控释肥 氮肥 淋溶 水质量
下载PDF
水平畦灌技术参数对灌水质量及春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建民 李明顺 +1 位作者 董玉云 冉新民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77,86,共4页
通过春小麦水平畦灌试验,研究了石羊河流域不同灌水技术参数组合对灌水质量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着畦田纵坡的增大,灌水质量和春小麦产量降低;单宽流量越大,灌水效率越高,而单宽流量过大,有可能对田面造成冲刷... 通过春小麦水平畦灌试验,研究了石羊河流域不同灌水技术参数组合对灌水质量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着畦田纵坡的增大,灌水质量和春小麦产量降低;单宽流量越大,灌水效率越高,而单宽流量过大,有可能对田面造成冲刷,造成灌水均匀度降低;随着畦长的增大,灌水效率减小,灌水均匀度也减小。为此,提出了适合于石羊河流域金塔灌区水平畦灌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畦灌 技术参数 水质量 均匀度 春小麦产量 石羊河流域
下载PDF
低压管灌条件下波涌畦灌灌水质量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晓琴 吴强 +3 位作者 鞠茜茜 王帅 周鹏 王春堂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58,共5页
在机井灌区现有移动式低压管灌条件下,使用地面可移动的配水软管对冬小麦进行波涌畦灌,并与同条件下的连续灌溉进行对比,对波涌畦灌水流推进速度及灌水质量进行了评价。试验表明,波涌畦灌第二周期水流推进速度明显优于连续灌溉,与连续... 在机井灌区现有移动式低压管灌条件下,使用地面可移动的配水软管对冬小麦进行波涌畦灌,并与同条件下的连续灌溉进行对比,对波涌畦灌水流推进速度及灌水质量进行了评价。试验表明,波涌畦灌第二周期水流推进速度明显优于连续灌溉,与连续灌溉相比,波涌畦灌节水效果显著,灌水均匀度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明显提高,节水率为13.3%,灌水均匀度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分别提高18.82%和2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井灌区 移动式低压管灌 波涌畦灌 水质量 流推进
下载PDF
水质量评价的物元分析法 被引量:64
16
作者 门宝辉 梁川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8-361,共4页
为了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的水质量进行评价 ,将水质量标准、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 ,对评价标准及实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后 ,得到模型的经典域、节域、权系数及关联度 ,进而建立了水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 ,评价结果显示松花江哈尔滨江段... 为了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的水质量进行评价 ,将水质量标准、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 ,对评价标准及实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后 ,得到模型的经典域、节域、权系数及关联度 ,进而建立了水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 ,评价结果显示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量已达Ⅲ级 ,这一评价结果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取得了有较好的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量标准 评价指标 物元 关联度
下载PDF
三工河流域典型灌溉条件下畦田长度对灌水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香文 孟凤轩 +3 位作者 李忠华 钟新才 刘红 郭谨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39-441,共3页
通过观测三工河流域典型灌溉条件下不同长度畦田的水流推进和消退过程,推求其沿畦水流入渗历时线,结果表明,畦田长度为35和70m时沿畦各点的入渗历时比较均匀。以灌水均匀度(Ed)和灌溉效率(Ea)为指标对各畦长的灌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为:... 通过观测三工河流域典型灌溉条件下不同长度畦田的水流推进和消退过程,推求其沿畦水流入渗历时线,结果表明,畦田长度为35和70m时沿畦各点的入渗历时比较均匀。以灌水均匀度(Ed)和灌溉效率(Ea)为指标对各畦长的灌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为:畦长35m灌水均匀度最高,为91.4%,畦长70m灌溉效率最高,为9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工河流域 畦田长度 水质量 均匀度 灌溉效率 地面灌溉
下载PDF
小麦、玉米一体化垄作水流特性及灌水质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传昌 王兴 +1 位作者 汪顺生 史尚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0,共4页
通过小麦、玉米一体化垄作田间沟灌试验,研究了灌水沟沟顶宽、沟深、田面坡降3个技术要素对沟灌水流特性和灌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流推进速度随着沟宽增大而减小,随着沟深、田面坡降的增大而增大,用幂函数可以很好的拟合水流推进过... 通过小麦、玉米一体化垄作田间沟灌试验,研究了灌水沟沟顶宽、沟深、田面坡降3个技术要素对沟灌水流特性和灌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流推进速度随着沟宽增大而减小,随着沟深、田面坡降的增大而增大,用幂函数可以很好的拟合水流推进过程;水流消退过程符合幂函数关系,但数据离散度高;沟顶宽40cm,沟深20cm,田面坡降1‰为小麦、玉米一体化垄作沟灌的最优沟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灌 流特性 水质量
下载PDF
水质量分布变化对重力观测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旭华 吴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C00期340-345,共6页
利用全球7000多个陆地气象台站观测资料、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多层海水温盐度数据和负荷格林函数,采用数值积分法,计算了陆地水储量及海水质量分布变化引起我国20个测站的重力变化。结果表明,我国一些测站预测的重力受水质... 利用全球7000多个陆地气象台站观测资料、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多层海水温盐度数据和负荷格林函数,采用数值积分法,计算了陆地水储量及海水质量分布变化引起我国20个测站的重力变化。结果表明,我国一些测站预测的重力受水质量迁移影响超过3μGal,可见在应用重力低度观测资料研究地球动力学时,有必要作水负荷改正。另外,文中还对武汉测站的超导重力仪观测的残差和水负荷的计算结果作了作比较,并讨论了不同的地球模型及气象数据对计算测站重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量 重力 陆地 地球模型 负荷
下载PDF
农田灌水质量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4
20
作者 林性粹 王智 李授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73-77,共5页
本文对目前常用的3个农田灌水质量指标进行了评价,并在分析其构成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用一个灌水综合有效利用率指标来替代它们,同时阐述了该新指标与灌水有效利用率、灌水贮存率及灌水均匀度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水质量指标 有效利用率 分析 评价 蒸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