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水川流域坝系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马轶 张维江 张鹏程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84-87,共4页
为了保证好水川流域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工程布局,将流域内的1座水库、11座骨干坝和15座中型淤地坝作为统一的供水水源,运用大系统多目标规划理论,建立了坝系联合优化配置模... 为了保证好水川流域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工程布局,将流域内的1座水库、11座骨干坝和15座中型淤地坝作为统一的供水水源,运用大系统多目标规划理论,建立了坝系联合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流域合理分配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水川流域 坝系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下载PDF
引大工程供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方案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牛最荣 黄维东 +2 位作者 陈文 常继青 段志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5,共7页
引大入秦工程是由大通河向甘肃中部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跨流域引水的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大型调水工程。工程建成通水后,对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贫困面貌、安置贫困山区移民、促进秦王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引大入秦工程是由大通河向甘肃中部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跨流域引水的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大型调水工程。工程建成通水后,对改变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贫困面貌、安置贫困山区移民、促进秦王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工程在设计效益的发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供水能力未能充分发挥、工程水资源配置没有实现最优化。在收集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将引大灌区和周边可能的供水范围作为一个统一的研究对象即引大工程供水区,根据供水区的供需水现状和用水发展趋势,采用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中的最优化技术,建立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为目标、以供需水量为约束条件的优化配置模型,通过求解模型,确定近期和远期供水区的水资源在各子区不同用水部门间的最优化配置方案,为富余水源寻找出路,这对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优化配置方案 引大入秦工程供水区
下载PDF
改进遗传算法确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经济效益系数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夺峰 黄岁樑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13,共5页
确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经济效益系数是求解该模型的必要前提。将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应用于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经济效益系数的求解。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克服简单遗传算法早熟收敛和后期收敛速度缓慢的缺点。与传统求解方... 确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经济效益系数是求解该模型的必要前提。将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应用于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经济效益系数的求解。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克服简单遗传算法早熟收敛和后期收敛速度缓慢的缺点。与传统求解方法相比,该方法反映经济效益系数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符合经济学原理和实际情况,适用性强,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经济效益系数 遗传算法
下载PDF
自适应人工蚁群算法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白继中 师彪 +1 位作者 冯民权 周利坤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4-459,共6页
为实现水资源合理调度,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针对该非线性模型求解较困难及其他方法求解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人工蚁群算法(AACS)。以闻喜涑水灌区和陈村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实例,对涑水河陈村峪水库、紫家峪水库和杨家园... 为实现水资源合理调度,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针对该非线性模型求解较困难及其他方法求解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人工蚁群算法(AACS)。以闻喜涑水灌区和陈村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实例,对涑水河陈村峪水库、紫家峪水库和杨家园水库给灌区供水调度进行优化,采用AACS法求解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真实地反映灌区供需水平衡变化的总体趋势,所建模型是合理的,为判断时间序列数据的非线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自适应蚁群算法 精度高
下载PDF
焦作市需水预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杜芙蓉 杜长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28,共4页
针对焦作市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采用指标分析法建立了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水预测模型,预测了2030年焦作市的需水量,并建立了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法进行优化配置,在优... 针对焦作市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采用指标分析法建立了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水预测模型,预测了2030年焦作市的需水量,并建立了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法进行优化配置,在优先满足生活用水的条件下对各区水资源进行分配,预测了2030年保证率50%、75%各区的缺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需水预测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指标分析法 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
下载PDF
陕西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强 《中国水利》 2013年第22期21-22,共2页
一、陕西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概况 1.陕西省南水北调 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包括三条调水线路,即西线引红济石工程、中线引汉济渭工程和东线引乾济石工程。其中,引红济石工程正处在施工建设阶段,预计2015年完工;引汉济渭工程目前正在施... 一、陕西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概况 1.陕西省南水北调 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包括三条调水线路,即西线引红济石工程、中线引汉济渭工程和东线引乾济石工程。其中,引红济石工程正处在施工建设阶段,预计2015年完工;引汉济渭工程目前正在施工建设阶段,该工程规划在汉江干流修建黄金峡水电枢纽,并在黄金峡水电站枢纽库区左岸修建抽水站。抽汉江干流的水通过“黄三”隧洞进入汉江左岸支流子午河上修建的三河口水库。经水库调蓄后,从库区向北以长隧洞穿过秦岭。向渭河流域关中地区补水;引乾济石工程已经投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南水北调 受水区 水资源系统 节点图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下载PDF
主动式搜索遗传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分析
7
作者 冉志海 徐向丹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1年第20期34-36,共3页
主动式搜索遗传算法是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在搜索解空间中,增加其导向性,在不影响全局寻优的前提下,有效地导引搜索指向,在约束条件范围内,高效寻优。有效地解决了多需求,多供给问题。本文从水资源优化配置入手,利用主动式搜索遗传... 主动式搜索遗传算法是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在搜索解空间中,增加其导向性,在不影响全局寻优的前提下,有效地导引搜索指向,在约束条件范围内,高效寻优。有效地解决了多需求,多供给问题。本文从水资源优化配置入手,利用主动式搜索遗传算法,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主动式搜索 遗传算法
原文传递
宁夏引黄灌区末段区域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建伟 王琳 +4 位作者 严登华 倪红珍 栾清华 陈根发 刘思妤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70,共6页
为探索农业水资源配置的新模式,以"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以宁夏引黄灌区末段区域(石嘴山市)为研究区,分析农田水循环过程,提出"引沟济渠"农田灌溉水源调配新思路。以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灌溉水量需求以... 为探索农业水资源配置的新模式,以"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以宁夏引黄灌区末段区域(石嘴山市)为研究区,分析农田水循环过程,提出"引沟济渠"农田灌溉水源调配新思路。以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灌溉水量需求以及水资源管理用水红线为约束,借助MATLAB优化工具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的前提下,取用惠农渠水4.83亿m^3、第五排水沟水0.92亿m^3、唐徕渠水0.82亿m^3、第三排水沟水0.31亿m^3,可节约黄河水1.23亿m^3;在上游排水沟水质较差情况下水质是主要约束条件,在上游排水沟水质较好情况下排水量是主要约束条件;实施"引沟济渠"模式应本着"差水控量,好水用尽"的原则,充分利用上游排水沟的来水。该农业水资源利用模式可节约渠灌水,做到"一水多用、多水联用",为干旱区灌区水资源配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末段 农业水资源配置 农业用水安全 引沟济渠 污水灌溉 灌区农田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宁夏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水资源、经济、生态和谐发展模型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姣 史安娜 《水利经济》 2007年第5期5-7,67,共4页
在充分考虑地下水超采的基础上,以系统分析理论和优化技术为指导,将水资源优化系统和其他系统组成一个综合的、开放式的巨系统;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杂系统的良性发展模式作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基础,并对此系统进行分析... 在充分考虑地下水超采的基础上,以系统分析理论和优化技术为指导,将水资源优化系统和其他系统组成一个综合的、开放式的巨系统;以"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杂系统的良性发展模式作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基础,并对此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数学规划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实现区域内水资源系统的优化配置。该模型将为广大受水区寻求水资源、经济、生态和谐发展模式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环境评价指数 生态环境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下载PDF
基于原水-净化水耦合配置的多目标递解控制模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新民 岳春芳 +2 位作者 阮本清 陈晓宏 窦永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4,共4页
针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根据国家新的治水方针和珠海市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了珠海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基于原水净化水耦合配置的多目标递解控制模型,并提出了分解协调耦合计算流程.通过... 针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根据国家新的治水方针和珠海市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了珠海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基于原水净化水耦合配置的多目标递解控制模型,并提出了分解协调耦合计算流程.通过模型耦合迭代计算和综合对比分析,给出珠海市原水净化水耦合配置的推荐方案,为珠海市未来20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安全供给体系分期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规划 原水-净化水耦合配置 多目标控制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珠海市
下载PDF
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系统
11
作者 秦璐 《治黄科技信息》 2022年第4期28-28,共1页
水资源管理与调配体系孪生系统建设以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系统为基础,对该系统现有功能进行梳理、完善、升级和改造,最终形成以资讯服务、预报、预警、预案、预演和引退水远程监控等六个功能模块构成的水资源管理与调配体系孪生系统。... 水资源管理与调配体系孪生系统建设以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系统为基础,对该系统现有功能进行梳理、完善、升级和改造,最终形成以资讯服务、预报、预警、预案、预演和引退水远程监控等六个功能模块构成的水资源管理与调配体系孪生系统。截至目前,已编制完成《水资源管理与调配体系孪生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水资源管理与调配体系孪生系统各模块正在进行集成,近期重点督办黄河干流实时调度模型和基于“双碳”目标的灌区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开发和应用,计划2022年8月底前系统正式投入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黄河干流 资讯服务 远程监控 实施方案 投入运行 黄河水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地下水可开采量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鹿海员 谢新民 +1 位作者 郭克贞 王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82-1188,共7页
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改变将会导致地下水补排关系发生变化。通过系统分析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和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的数据交互关系,将二者进行耦合迭代,计算规划年地下水可开采量,并将其应用于新疆鄯善县。计算结果显示,随着规划年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改变将会导致地下水补排关系发生变化。通过系统分析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和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的数据交互关系,将二者进行耦合迭代,计算规划年地下水可开采量,并将其应用于新疆鄯善县。计算结果显示,随着规划年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开发利用格局改变,当地地下水可开采量和超采量分别由现状年的23 469万m3和18 592万m3衰减到2030年的13 730万m3和0万m3,较好地解决了规划年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准确量化难题,可作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可开采量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 耦合迭代
原文传递
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定量评价研究:方法及案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刚 潘涛 +3 位作者 严登华 齐珺 刘少华 赵继伟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2期56-63,共8页
水利工程群是由区域上蓄、引、提、调工程及闸坝工程组成的复杂供水系统,是应对区域干旱的关键支撑。针对当前抗旱能力评价概念表达不统一、定量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对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进行界定;从干旱本质和干旱灾害形成的机... 水利工程群是由区域上蓄、引、提、调工程及闸坝工程组成的复杂供水系统,是应对区域干旱的关键支撑。针对当前抗旱能力评价概念表达不统一、定量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对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进行界定;从干旱本质和干旱灾害形成的机理出发,定义了干旱应对能力水平指数(HEGdca),并提出基于HEGdca的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定量评价方法。以2010年为评价水平年,评价了漳卫河流域给定水利工程条件应对不同程度气象干旱事件的能力。结果表明:以流域多年平均缺水率为衡量标准,漳卫河流域当前(2010年)的水利工程条件整体可以有效应对不超过30年一遇的干旱。评价结果与流域的实际情况相符,可为流域抗旱规划和干旱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群 干旱应对能力指数 定量评价 游程理论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漳卫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