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X油田P油层水驱油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朱晓斌 赵孟孟 +3 位作者 李江飞 韩建伟 徐康泰 冯学洋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39-45,共7页
东北X油田P油层是低水位期的河流三角洲沉积,非均质性强,属于低孔低渗油层。经多年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经过长期水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均质性较开发初期更加严重,开采难度逐渐增加。利用油田现有... 东北X油田P油层是低水位期的河流三角洲沉积,非均质性强,属于低孔低渗油层。经多年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经过长期水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均质性较开发初期更加严重,开采难度逐渐增加。利用油田现有资料和储层岩心,通过样本聚类分析及岩心驱替实验,对储层物性特征分布、水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进行了研究,让油田的开发研究人员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把握该油层可动剩余油的储备情况,为后续开发方案设计、井网调整和部署加密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 聚类分析 驱替实验 水驱油效率
下载PDF
基于改进相渗曲线法的水驱油效率计算新方法
2
作者 胡海光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6-39,共4页
驱油效率是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指标,要评价油田采收率,需分析驱油效率的理论值。随着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明确,油水两相渗流规律复杂,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半对数曲线呈非线性关系,传统的相渗曲线已不能准确... 驱油效率是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指标,要评价油田采收率,需分析驱油效率的理论值。随着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明确,油水两相渗流规律复杂,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半对数曲线呈非线性关系,传统的相渗曲线已不能准确刻画油水两相流动特征。在已有驱油效率理论及相渗曲线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相渗曲线的影响因素,结合最新改进的有理函数型相渗曲线,推导出符合特高含水期特征的水驱油效率计算方法,结合实际数据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岩石孔隙结构及流体物性对相渗曲线的影响显著,改进驱油效率计算方法有较高精度,对实际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水驱油效率 相渗曲线 影响因素 含水率
下载PDF
临盘油田盘二块稠油油藏水驱油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丽红 乔明宏 +1 位作者 杨晶 王勤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通过室内水驱油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盘二块稠油油藏注水过程中注水强度、注水方式对中、高渗储层水驱油效率的影响以及水驱油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常规稠油油藏注水开发高含水期可采出总可采储量的70%~75%以上;②提高注... 通过室内水驱油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盘二块稠油油藏注水过程中注水强度、注水方式对中、高渗储层水驱油效率的影响以及水驱油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常规稠油油藏注水开发高含水期可采出总可采储量的70%~75%以上;②提高注水强度、注水压力可有效地提高水驱油效率,且对中低渗稠油油藏更敏感;③水驱油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储层物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规律 水驱油效率 注水强度 注水方式 临盘
下载PDF
胜利油田低渗透水驱油藏含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建忠 于新畅 +2 位作者 孙志刚 李荣强 徐进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3-838,共6页
生产中含水率的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水驱油效果的好坏。见水早、含水上升快、水驱油效率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低渗透油藏开发。水驱油藏含水率的变化问题属于岩石中油水两相渗流的范畴,含水变化特征必然决定于岩石物性、油水特... 生产中含水率的变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水驱油效果的好坏。见水早、含水上升快、水驱油效率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低渗透油藏开发。水驱油藏含水率的变化问题属于岩石中油水两相渗流的范畴,含水变化特征必然决定于岩石物性、油水特征和驱动力等因素。针对胜利油田低渗透水驱油藏,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分析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原始含水饱和度、应力敏感性和驱替压力等因素对含水率变化和水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孔隙的连通性是影响含水上升规律的重要因素,而初始含水率主要是由原始含水饱和度决定,适当的控制驱替压力有利于控制含水率,提高水驱油效率。考虑到低渗透储层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建议实施超前注水,避免压力下降造成的渗透率伤害,从而利于提高水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水驱油效率 应力敏感 低渗透 水驱油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深层低渗油层渗流规律及水驱油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新平 王胜利 +2 位作者 王中良 盖东玲 周锦成 《河南石油》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深层低渗油藏的渗流规律及水驱油特征具有特殊性。通过中原油田文13北块的岩心试验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深层低渗油藏单相流体渗流表现为非达西流特征,渗透率越低,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油水两相渗流特性反映束缚水饱和度高,油水两相流动... 深层低渗油藏的渗流规律及水驱油特征具有特殊性。通过中原油田文13北块的岩心试验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深层低渗油藏单相流体渗流表现为非达西流特征,渗透率越低,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油水两相渗流特性反映束缚水饱和度高,油水两相流动范围窄;具有垂直于流动方向裂缝的储层采收率最高。为该块及同类型油藏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制定合理的提高采收率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低渗 渗流规律 水驱油特征 水驱油效率
下载PDF
水驱曲线与水驱油试验计算波及体积系数在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廖春 赵英 +1 位作者 许珊珊 李虹 《青海石油》 2011年第4期33-36,共4页
水驱波及体积系数是评价水驱开发油田开发状况和开发调整效果的一项重要参数。本文丙型水驱曲线和油藏中高含水期丰富密闭水驱油试验资料两种方法计算了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2011年全油藏及3套开发层系波及体积系数,得出这两种方法... 水驱波及体积系数是评价水驱开发油田开发状况和开发调整效果的一项重要参数。本文丙型水驱曲线和油藏中高含水期丰富密闭水驱油试验资料两种方法计算了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2011年全油藏及3套开发层系波及体积系数,得出这两种方法计算的波及体积系数能真实反映油藏水驱开发状况;分析了波及体积系数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指出下步应以加强Ⅰ+Ⅱ层系和Ⅲ+Ⅳ层系水驱开发综合治理,最终提高油藏水驱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 波及体积系数 丙型水驱曲线 水驱油试验
下载PDF
高含水阶段重新认识水驱油效率 被引量:82
7
作者 纪淑红 田昌炳 +3 位作者 石成方 叶继根 张祖波 傅秀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8-345,共8页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从影响水驱油效率的主要内在和外在因素出发,分析高含水阶段水驱油效率变化的可能性。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尤其是微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润湿性等;外在因素主要为水驱条件,包括注水孔隙体积倍数、...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从影响水驱油效率的主要内在和外在因素出发,分析高含水阶段水驱油效率变化的可能性。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尤其是微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润湿性等;外在因素主要为水驱条件,包括注水孔隙体积倍数、注入速度及油水黏度比等。根据水驱油效率的定义、实验室测定及矿场应用情况,尝试分析水驱油效率变化的机理,提出了高含水阶段储集层润湿性及孔隙结构变化将导致临界毛管数的降低,使残余油饱和度减小,进而提高水驱油效率。水驱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应加强对水驱油效率的关注,从3个层次加深对水驱油效率的研究,首先是水驱油效率的实验取值,其次要研究不同储集层水驱油效率的经济界限,最后要从毛管数出发,着眼于经济有效地提高水驱油效率的技术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效率 高含水阶段 注入孔隙体积倍数 临界毛管数 润湿性
下载PDF
储层孔隙结构与水驱油微观渗流特征——以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75
8
作者 全洪慧 朱玉双 +3 位作者 张洪军 李莉 邵飞 张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2-960,共9页
应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对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低渗透油层进行微观水驱油实验,并结合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扫描电镜、相对渗透率、压汞等分析测试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孔隙结构类型与水驱油微观渗流特征之间内... 应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对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低渗透油层进行微观水驱油实验,并结合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扫描电镜、相对渗透率、压汞等分析测试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孔隙结构类型与水驱油微观渗流特征之间内在联系,为油田有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性主要为成分成熟度较低的细粒长石砂岩;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和孔隙+裂缝双重孔隙介质3种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溶蚀孔和裂缝是影响本区微观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实验得出主要的微观渗流类型为均匀渗流、网状渗流、指状渗流3种类型。储层孔隙结构类型与水驱油微观渗流特征关系密切,不同孔隙类型储层对应不同的微观渗流特征;裂缝发育带的水驱油形式取决于孔隙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的相对大小;影响驱油效率的孔隙结构特征主要为储层的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和润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水驱油 渗流特征 安塞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水驱油微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24
9
作者 贾忠伟 杨清彦 +1 位作者 兰玉波 张洪兴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6-49,共4页
应用与地层孔隙结构相似的微观仿真模型进行驱油实验 ,通过微观驱油动态彩色图象量化处理系统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水驱油渗流规律、水驱油剩余油形式及这些剩余油形式对三次采油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应用与地层孔隙结构相似的微观仿真模型进行驱油实验 ,通过微观驱油动态彩色图象量化处理系统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水驱油渗流规律、水驱油剩余油形式及这些剩余油形式对三次采油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水驱油过程中 ,由于润湿性的不同 ,注入水表现出不同的入孔机理。在强亲水的孔隙内 ,注入水沿着孔壁“爬入” ;在亲油孔隙内 ,注入水沿孔隙的中心突入。由于油层非均质性的影响 ,水驱后剩余油可分为连片状剩余油和分散型剩余油两类。具体形式有簇状、柱状、角状、膜状和“孤岛”状等。对于不同的剩余油形式 ,各种化学驱的效果有所不同 ,聚合物驱主要驱替连片状剩余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 微观 渗流规律 剩余 三次采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基于三维网络模型的水驱油微观渗流机理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侯健 李振泉 +2 位作者 关继腾 王克文 陈月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3-787,共5页
利用逾渗网络模型在微观水平进行随机模拟来研究水驱油的微观渗流规律,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油水稳态相对渗透率驱替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网络模拟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不同润湿条件下、水驱不同阶段的剩余油微观分布规律.将剩余油... 利用逾渗网络模型在微观水平进行随机模拟来研究水驱油的微观渗流规律,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与油水稳态相对渗透率驱替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网络模拟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不同润湿条件下、水驱不同阶段的剩余油微观分布规律.将剩余油分布形态归纳为4种状态:孤粒/孤滴状、斑块状、网络状和油水混合状态.研究表明,网络状剩余油的块数较少,但所占体积比例较大.随着剩余油饱和度的降低,最大网络状油所占孔隙数减少,剩余油饱和度在40%-50%附近开始以较快速度减少.润湿性不仅影响驱油效率,也影响剩余油分布形态.在驱替过程中,剩余油分布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趋于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 微观模拟 渗流机理 网络模型 剩余
下载PDF
纵向非均质油藏水驱油实验研究 被引量:54
11
作者 于春生 李闽 +1 位作者 乔国安 陈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6,共3页
针对纵向非均质油藏普遍存在层间矛盾突出、水驱采收率低、低渗储层难以动用的特点,纵向非均质严重影响了油藏的高效开发问题,开展了多层长岩芯水驱油实验。实验采用最新研制的带多测压点的多层长岩芯驱替模型,该模型可以记录沿程压力变... 针对纵向非均质油藏普遍存在层间矛盾突出、水驱采收率低、低渗储层难以动用的特点,纵向非均质严重影响了油藏的高效开发问题,开展了多层长岩芯水驱油实验。实验采用最新研制的带多测压点的多层长岩芯驱替模型,该模型可以记录沿程压力变化,更加准确地反映水驱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注水方式对中低渗层的采出程度影响很大;提高注入速度可以提高不同渗透层的压力,且渗透率越低压力提高幅度越大;层间干扰严重,不同工作制度下低渗层压力变化很大。该研究成果对于选择合理的开发层系组合、采取适当的注水方式具有指导意义,为今后非均质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非均质性 层间干扰 水驱油实验 注入速度 采收率
下载PDF
微观物理模拟水驱油实验及残余油分布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李中锋 何顺利 +1 位作者 杨文新 门成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71,76,共6页
研究制作了能真实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微观仿真孔隙模型,应用微观渗流物理实验模拟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开展了微观模型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对水驱油过程及微观物理模型中残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进行了观察,模拟了不同驱替速度、孔隙结构、粘... 研究制作了能真实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微观仿真孔隙模型,应用微观渗流物理实验模拟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开展了微观模型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对水驱油过程及微观物理模型中残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进行了观察,模拟了不同驱替速度、孔隙结构、粘度比等条件下的水驱过程。应用分形几何学的基本理论,给出了数盒子法和R/S分析法定量研究微观残余油分形特征的关系式,结合水驱油残余油分布图像,建立了用分形维数定量表征残余油及空间分布的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驱替速度增大,形成的残余油量减少;随原油粘度增大,形成的残余油量增多。容量维数表征了残余油的多少,它与残余油饱和度、孔隙结构有关;分形维数则表征了残余油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分形维数越大,残余油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模型 水驱油 残余 驱替速度 分形特征 容量维数 分形维数
下载PDF
致密油储层水驱油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李海波 郭和坤 +3 位作者 刘强 孟智强 王学武 孙玉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370-4376,共7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有代表性致密油储层岩心,将核磁共振技术与水驱油物模实验相结合,对储层初始状态油相赋存特征及水驱油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水驱油前,渗透率〉0.3×10^-3μm^2储层粒间孔内(大、中等孔隙)油...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有代表性致密油储层岩心,将核磁共振技术与水驱油物模实验相结合,对储层初始状态油相赋存特征及水驱油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水驱油前,渗透率〉0.3×10^-3μm^2储层粒间孔内(大、中等孔隙)油赋存量多于黏土微孔,渗透率〈0.1×10^-3μm^2储层大孔隙很少,油主要赋存于黏土微孔及中等孔隙内。水驱油后,4个渗透率级别(〉1×10^-3,0.3-1×10^-3,0.1-0.3×10^-3和小于0.1×10^-3μm^2)储层大孔隙采出程度R均很高,分别为77.35%,73.75%,75.70%和60.66%,剩余油饱和度Sorm均很低,分别为3.10%,4.71%,0.81%和0.50%,大孔隙内很少或无剩余油;中等孔隙R较高,分别为64.32%,53.52%,73.34%和82.68%,Sorm较低,分别为10.30%,13.89%,7.95%和5.05%;渗透率越低,该类孔隙R越高,Sorm越低;黏土微孔R均很低,分别为14.32%,17.09%,19.79%和22.61%,Sorm均很高,分别为27.99%,20.94%,29.18%和31.15%,表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黏土微孔内。不同区块层位比较,Ⅰ层好于Ⅱ层,AⅠ储层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水驱油 核磁共振 剩余分布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不同流动单元并联水驱油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伟才 姚光庆 +2 位作者 周锋德 黄郑 梁杰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8-663,共6页
为了描述低渗透油藏多层合注合采时,各层水驱效果差异、流体流动特征及分布规律,开展了不同流动单元并联水驱油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以新疆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渗透储层为例,按流动层段指标由大到小将储层划分为五类流动单元,选取其中三... 为了描述低渗透油藏多层合注合采时,各层水驱效果差异、流体流动特征及分布规律,开展了不同流动单元并联水驱油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以新疆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渗透储层为例,按流动层段指标由大到小将储层划分为五类流动单元,选取其中三类流动单元的9块天然岩心与1块人造岩心,组成4组并联模型,进行了水驱油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流动单元岩心并联组合后,物性好的流动单元驱油效率比单独驱替时要高、物性差的流动单元驱油效率比单独驱替时要低;不同流动单元之间渗透率级差越大,流动单元之间相互影响越强烈,驱油效率相互差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流动单元 并联岩心 水驱油实验 数值模拟 效率
下载PDF
水驱油物理模拟理论和相似准则 被引量:41
15
作者 孔祥言 陈峰磊 裴柏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6-60,共5页
以相似理论为基础,考虑微可压缩流体的非稳态流动,研究了注水并网模拟实验理论。应用方程分析法(检验分析法),推导出水驱油二维模拟的相似准则。用Buckingham的Ⅱ定理进行验证,可知得出的相似准则中所含无量纲乘积(Ⅱ)个数少,... 以相似理论为基础,考虑微可压缩流体的非稳态流动,研究了注水并网模拟实验理论。应用方程分析法(检验分析法),推导出水驱油二维模拟的相似准则。用Buckingham的Ⅱ定理进行验证,可知得出的相似准则中所含无量纲乘积(Ⅱ)个数少,物理意义明确,数据换算清楚。对于平面水驱油模拟实验,在流体不可压缩情况下,其结果可以大为简化。给出的相似准则的相似变量为:残余条件下的油水流度比、无困次时间、无因决压力以及折算合水饱和度。并介绍了原型与模型之间数据换算的计算软件。理论和准则及数据换等软件可很容易推广到三维三相等温渗流模拟实验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 物理模拟 相似准则 注水井
下载PDF
稠油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水驱油效率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姜维东 任艳滨 +1 位作者 张运来 卢祥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3,共4页
南堡35-2油田是海上稠油油田,具有原油粘度高、油层岩石渗透率高、胶结疏松和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水驱开发过程中指进现象严重,难以获得较高的水驱采收率。为了更好地了解稠油油藏水驱开发特点,为提高采收率技术决策提供依据,针对油藏... 南堡35-2油田是海上稠油油田,具有原油粘度高、油层岩石渗透率高、胶结疏松和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水驱开发过程中指进现象严重,难以获得较高的水驱采收率。为了更好地了解稠油油藏水驱开发特点,为提高采收率技术决策提供依据,针对油藏地质特点和流体性质特征,利用理论分析和仪器检测评价方法,研究了稠油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水驱油效率,分析了稠油油藏水驱开发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原油粘度增加,岩心束缚水饱和度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升高,油相相对渗透率降低,水相相对渗透率升高,水驱采收率降低。在相同原油粘度条件下,通过提高驱替速度来增大生产压差,可以减少指进现象发生,增加水驱无水采收率和最终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 水驱开发 相对渗透率 水驱油效率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水驱油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茜 任大忠 +3 位作者 任强燕 黄海 刘登科 屈雪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290,共8页
以姬塬油田长6段典型的特低渗透砂岩油藏为例,应用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等资料,探讨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与水驱油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6储层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其次为长石溶... 以姬塬油田长6段典型的特低渗透砂岩油藏为例,应用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等资料,探讨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与水驱油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6储层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其次为长石溶孔;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形态以及相应的参数,将储层孔隙结构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4种类型,4种类型的孔隙结构对应的储集空间不同,其储集性能和渗流能力依次变差;4种类型的孔隙结构对应的水驱油路径和驱油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孔喉半径是影响驱油效率的关键,渗透率、孔隙度对驱油效率的影响依次变差;同时,水驱油效率与试油产液量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综合分析表明,应用孔隙结构特征与驱油效率的关系能为油藏的科学开发提供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水驱油效率 物性 长6储层 姬塬
下载PDF
微观水驱油实验及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苏娜 黄健全 +1 位作者 韩国辉 于春生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6期50-51,共2页
针对高中低不同渗透率的真实岩心平面模型,采用最新研制的彩色可视化图像分析系统开展了微观水驱油实验。通过不同渗透率岩心在不同速度下的驱替实验,经过图像系统分析,研究了剩余油形成机理,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渗透层采收率不同的... 针对高中低不同渗透率的真实岩心平面模型,采用最新研制的彩色可视化图像分析系统开展了微观水驱油实验。通过不同渗透率岩心在不同速度下的驱替实验,经过图像系统分析,研究了剩余油形成机理,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渗透层采收率不同的原因。高渗层由于水的突进现象严重使采收率较中渗层偏低,低渗层孔喉小,裂缝不发育其采收率也最低。此次实验研究为非均质油藏合理安排开发层系组合、提高低渗层动用程度、进一步开展挖潜工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图像分析 微观模型 水驱油实验 采收率 剩余
下载PDF
西峰油田特低渗弱亲油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 被引量:19
19
作者 任晓娟 曲志浩 +1 位作者 史承恩 武平仓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6-770,共5页
目的研究特低渗弱亲油储层水驱油过程、水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岩心实验和真实砂岩模型实验研究方法。结果西峰油田特低渗弱亲油储层微观水驱油效率平均49.3%,无水期驱油效率21.3%;孔隙中水主要是以活塞式驱油为主,非活塞式... 目的研究特低渗弱亲油储层水驱油过程、水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岩心实验和真实砂岩模型实验研究方法。结果西峰油田特低渗弱亲油储层微观水驱油效率平均49.3%,无水期驱油效率21.3%;孔隙中水主要是以活塞式驱油为主,非活塞式驱油少见;微观残余油主要以绕流和油膜形式存在;提高注水压力可使该类储层微观水驱油效率提高12%,并且当注水倍数大于2PV时对最终水驱油效率影响不大;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此类储层的微观水驱油效率10%左右。结论弱亲油储层与亲水、弱亲水、中性特低渗储层的微观水驱油效率相当或无显著的差别,但无水期微观水驱油效率明显低于亲水性储层;孔隙结构是决定特低渗储层微观水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特低渗储层 水驱油效率 西峰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油微观实验模拟研究——以塔河油田为例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李江龙 陈志海 高树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7-642,共6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属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古岩溶作用形成的溶蚀孔洞和大型洞穴为油气主要储集空间,构造缝和溶蚀缝为主要流动通道。借助光蚀刻微观玻璃平面模型研究其水驱油微观机理。实验表明:中小规模溶洞内水驱油会发生"水...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属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古岩溶作用形成的溶蚀孔洞和大型洞穴为油气主要储集空间,构造缝和溶蚀缝为主要流动通道。借助光蚀刻微观玻璃平面模型研究其水驱油微观机理。实验表明:中小规模溶洞内水驱油会发生"水油交互"或"活塞式"平面推进;较大规模溶洞内因重力驱出现"活塞式"纵向推进;裂缝内水驱油出现前缘跳跃、卡断、分段运移与优势路径等流动形式。水驱后残余油分布形式有连续型和分散型:连续型剩余油包括"盲肠状"洞内剩余油和与主流道方向正交裂缝内剩余油;分散型剩余油包括段塞状、膜状、油滴状和角状等分布形式。据此分析了塔河油田油井生产动态的不稳定现象,提出了此类油藏注水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 微观机理 室内实验 剩余分布 缝洞型 塔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