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健康信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李荣 吴巍巍 +1 位作者 孙小伟 句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3-378,共6页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健康信念问卷和造口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健康信念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造口护理方式和造口相关知识是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健康信念的影响因素。永久性肠造口患...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健康信念问卷和造口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健康信念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造口护理方式和造口相关知识是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健康信念的影响因素。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健康信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重点关注老年人、学历低的人群,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造口,同时调动家属对患者的支持和帮助,多途径增加造口相关知识宣教,以提高患者的健康信念水平,促进患者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更好地护理造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肠造口 健康信念模式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回授法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彭海艳 谢艳娇 +3 位作者 汤利萍 黎露思 孙先霖 张华秀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究回授法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将2022年1—6月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48例归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44例归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口头方式进行健康... 目的探究回授法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将2022年1—6月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48例归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44例归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口头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回授法联合微信进行健康教育,期间按《永久性膀胱造瘘健康教育指引单》对患者需掌握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出院1年时,分别采用泌尿造瘘口自我护理量表、SF-36生存质量表评估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授法联合微信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同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膀胱造瘘 回授法 微信 居家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3
作者 马群 单世涵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需求,为临床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12月在南京市某三甲医院结直肠外科进行永久性肠造口的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 目的调查老年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需求,为临床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12月在南京市某三甲医院结直肠外科进行永久性肠造口的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结果老年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居家护理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生活质量下降、产生负性情绪、希望创伤后成长。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对于居家护理存在多种需求,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居家需求,提供全面的支持系统,提高肠造口患者的居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永久性肠造口 居家护理需求
下载PDF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会参与感受现状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齐琳娜 顾小晖 +2 位作者 端木艳丽 宋利芳 史小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会参与感受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一病区、二病区、伤口造口门诊就诊的152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参与感受量表、智谋量表... 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会参与感受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一病区、二病区、伤口造口门诊就诊的152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参与感受量表、智谋量表、社会影响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会参与感受的影响因素。结果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会参与感受得分为(80.38±12.9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造口术后时间、智谋和病耻感是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会参与感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会参与感受较差,年龄、造口术后时间、智谋和病耻感是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社会参与感受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医务人员应当关注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智谋水平,降低其病耻感,以增强患者社会参与的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肠造口 社会参与感受 智谋 病耻感
下载PDF
正念减压疗法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效果
5
作者 马丽英 顾慧可 +1 位作者 张丹妮 陈敏 《上海护理》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韧性、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永久性肠造口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38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韧性、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永久性肠造口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38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正念减压疗法干预。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和Zarit照顾负担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和照顾负担水平。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照顾者照顾负担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韧性水平,调节其不健康的心理倾向,降低照顾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 永久性肠造口 主要照顾者 心理韧性 照顾负担
下载PDF
PERMA积极心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和心理困扰的影响
6
作者 孙垚 张茹 +3 位作者 龙裕 李玉伶 李紫梦 马宏文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探讨PERMA积极心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造口接受度、心理困扰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实践表明,PERMA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对造口的接受度,降低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困扰,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关键词 永久性肠造口 积极心理干预 PERMA模式 心理困扰 造口接受度
下载PDF
CHA2DS2-VASc评分联合LVEF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
7
作者 栗若泰 赵建华 张世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77-18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血栓发生危险度(CHA2DS2-VASc)评分联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99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血栓发生危险度(CHA2DS2-VASc)评分联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99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分析CHA2DS2-VASc评分联合LVEF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性别、受教育程度、吸烟史、糖尿病、脑卒中、NYHA分级构成比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年龄、CHA2DS2-VASc评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收缩压、LVEF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P<0.05);年龄、受教育程度、LVEF、NTproBNP、CHA2DS2-VASc评分均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与LVEF呈负相关(r=-0.417,P=0.000);CHA2DS2-VASc评分,LVEF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分和43%,二者联合的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2.43%,96.03%和0.930。结论LVEF和CHA2DS2-VASc评分均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均可作为预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参考指标,且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2DS2-VASc评分 左心室射血分数 永久性心房颤动 慢性心力衰竭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健康素养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朔韬 葛洪霞 +1 位作者 王祥源 王文梓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8-1402,共5页
主要对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健康素养的概念、现状、评估工具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提供科学、系统的护理,为国内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健康素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永久性肠造口 结直肠癌 健康素养 综述
下载PDF
老年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静 赵亚男 乔建红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260-265,共6页
结直肠癌是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癌,据我国近年癌症统计报道,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38.76万,而死亡人数在18.71万,死亡率高达48%,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谱和死亡谱前5位^([1])。永久性肠造口也称为“人造肛门”,是治疗结直肠... 结直肠癌是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癌,据我国近年癌症统计报道,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38.76万,而死亡人数在18.71万,死亡率高达48%,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谱和死亡谱前5位^([1])。永久性肠造口也称为“人造肛门”,是治疗结直肠癌的手段之一,可有效帮助患者解决因疾病引起的肠道功能缺失的问题,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但因排泄方式的改变,患者常需重新适应和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给其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此外,患者的自身形象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多数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可能影响其生活质量^([2])。随着现代化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和发展,“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不断深入,延长生命已不再是治疗疾病的唯一考量指标,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估也成为疾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老年永久性肠造口群体因身体机能下降,居家护理问题颇多^([3-4]),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故此对于老年群体永久性肠造口术后生活质量应高度关注。而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对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有利于制定临床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故此,本研究对老年永久性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现状进行观察,并对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永久性肠造口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基于PSBH理论的健康指导联合绘画减压法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解决问题,促进健康”(PSBH)理论的健康指导联合绘画减压法在永久性肠造口(PC)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PC患者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基于“解决问题,促进健康”(PSBH)理论的健康指导联合绘画减压法在永久性肠造口(PC)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PC患者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PSBH理论的健康指导联合绘画减压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心理应激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SSCS-GV评分、C-COH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SBH理论的健康指导联合绘画减压法可有效改善PC患者自护能力、心理应激和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肠造口 PSBH理论 绘画减压法 自护能力 心理应激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的影响
11
作者 甘星亮 陈金秀 +4 位作者 孙敏 张琼 綦知 王灿 卢竹影 《循证护理》 2024年第3期475-479,共5页
目的: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出院后自我效能、社会心理适应、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岳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行永久性肠造口术的10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出院后自我效能、社会心理适应、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岳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行永久性肠造口术的10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出院3个月后自我效能、社会心理适应、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不同时间点两组病人自我效能、社会心理适应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升病人自我效能感,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肠造口 自我效能理论 社会心理适应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自护能力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吴芳 翟亮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5期113-116,共4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自护能力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4例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ngagement in Self-Care Scale,ESCA)评价患者自护能力水平,制定... 目的分析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自护能力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4例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ngagement in Self-Care Scale,ESCA)评价患者自护能力水平,制定基线资料调查表,调查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同资料患者的自护能力,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124例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ESCA评分为(105.34±14.35)分,自护能力为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为高中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4000元、希望水平低下、社会支持低下、自我效能感低下是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自护能力为中等水平,受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希望水平、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永久性造口 自护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反刍性沉思与病耻感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李荔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反刍性沉思和病耻感的状况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10—2022-10在息县人民医院行永久性肠造口术的10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38例;年龄(62.34±2.45)岁(范围:54~70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反刍性沉思和病耻感的状况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10—2022-10在息县人民医院行永久性肠造口术的10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38例;年龄(62.34±2.45)岁(范围:54~70岁)。术后3个月时,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和中文版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ERRI)评估患者的病耻感和反刍性沉思水平。分析反刍性沉思和病耻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3个月时102例患者的SIS评分为(62.34±6.15)分,不同基线资料特征患者的S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RI评分为(13.48±3.24)分,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为(14.85±3.31)分。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患者病耻感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成正相关(r=0.981,P<0.001),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成负相关(r=-0.979,P<0.001)。结论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成正相关,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成负相关,且病耻感水平越高说明患者越倾向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避免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的病耻感,促进其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和降低其侵入性反刍性沉思水平,以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反刍性沉思 病耻感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李红 常利 +3 位作者 陈鲜艳 侯晓琳 张洁 苏冰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永久性结肠造口 个案管理 延续护理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朱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比,组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直肠癌手术后均... 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比,组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直肠癌手术后均行永久性造口手术。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护能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中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认知、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相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总满意率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护理前,护理后,两组QLQ-C30各项评分均有所升高,P<0.05。护理后,研究组QLQ-C30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行院内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直肠癌手术 永久性结肠造口 自护能力
下载PDF
延伸护理服务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史晓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23-0126,共4页
解析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延伸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2023年6月在本院进行永久结肠造口的1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前后的护理情况,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做常规护理,观察组做延伸护理服... 解析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延伸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2023年6月在本院进行永久结肠造口的1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前后的护理情况,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做常规护理,观察组做延伸护理服务,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 经过3个月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自我护理知识及自我护理技巧得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析延伸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且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因此得出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延伸护理服务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结肠造口 延伸护理服务 护理效果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影响
17
作者 余肖华 吴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26-0129,共4页
探究将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1年1月-2022年6月,观察本院收治的80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 探究将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1年1月-2022年6月,观察本院收治的80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比较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的实施,可使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显著的好转,减少了患者的躯体化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著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护理 早期 多维度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原文传递
基于在线培训的持续护理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
18
作者 牛浩楠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基于在线培训的持续护理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相关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和分析基于在线培训的持续护理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相关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在线培训为主的持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理能力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及36项简表健康调查(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实施基于在线培训的持续护理,可进一步改善其肠造口自护能力和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并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培训 持续护理模式 直肠癌 永久性结肠造口术
下载PDF
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姜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33-0035,共3页
探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对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其中40例采用临时性双腔导管留置作参照组,40例采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 探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对于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其中40例采用临时性双腔导管留置作参照组,40例采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研究组,比较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依从性。结果 经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治疗依从率97.50%,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于正在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可以选择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操作简单,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问题,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应用效果 依从性 并发症
下载PDF
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中的价值研究
20
作者 展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49-0152,共4页
研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对其采取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了在2021年9月至2023年7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共计有68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各34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 研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对其采取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了在2021年9月至2023年7月时间段内,自行前往我院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共计有68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各34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干预组与对比组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实施组间对照。结果 (1)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护理前心功能指标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护理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心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2)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护理前肩关节功能评分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疼痛感、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3)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护理后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一般认知评分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对其采取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 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