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生•寄生•重生--基于适应概念的汉传佛寺建筑的演化特征及其规律研究
1
作者 刘万迪 陈伯超 李明刚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基于主客体互动共生的适应概念,对广义汉传佛寺建筑的演化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原生朴素式、寄生被动式与重生主动式适应三个特征阶段,并得出其呈现“进化”趋势的结论,进而分析出人类文化进化的根本原动力作用以及提出建筑—人—环境的整... 基于主客体互动共生的适应概念,对广义汉传佛寺建筑的演化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原生朴素式、寄生被动式与重生主动式适应三个特征阶段,并得出其呈现“进化”趋势的结论,进而分析出人类文化进化的根本原动力作用以及提出建筑—人—环境的整体适应性系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适应 演化 文化进化 汉传佛寺建筑
下载PDF
基于汉传佛寺的空间设计理念初探
2
作者 戴明杰 《设计》 2015年第13期137-138,共2页
汉传佛寺,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留存中土。其独特的美学思想与研究价值内容甚广。文章以汉传佛寺的初现为原点,以汉传佛寺的历史脉络为背景,梳理汉传佛寺的空间样式,阐释汉传佛寺的空间设计理念。
关键词 汉传佛寺 空间 样式 设计理念
下载PDF
圣·神·人——场所精神下汉传佛寺进化特征及规律研究
3
作者 刘万迪 陈伯超 马驰 《华中建筑》 2022年第6期12-16,共5页
该文旨在以存在时间最长且仍被使用的广义汉传佛寺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存在意义的场所精神认知,对其演化过程进行归纳分析,从而提出“圣—神—人”的汉传佛寺建筑场所精神进化特征,具体包括:“坟冢—宫殿—建筑”的物化空间进化、“圣... 该文旨在以存在时间最长且仍被使用的广义汉传佛寺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存在意义的场所精神认知,对其演化过程进行归纳分析,从而提出“圣—神—人”的汉传佛寺建筑场所精神进化特征,具体包括:“坟冢—宫殿—建筑”的物化空间进化、“圣树—佛塔—佛像—空性”的祭祀崇拜进化、“世俗—神圣—世俗”的界域营造进化。以此得出:汉传佛寺建筑的演化呈现“螺旋式进化”规律的结论,形成对汉传佛寺建筑进化发展的基本认识,并进一步提出:“人”的认知的发展变化(即文化进化)是该进化规律的根本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 场所精神 进化 文化进化 汉传佛寺建筑
下载PDF
从多宝讲寺看藏传佛寺与汉传佛寺的建筑艺术融合
4
作者 赵欣 《台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8-92,共5页
三门多宝讲寺是浙江沿海唯一的藏传佛寺,呈现了汉藏合流的建筑艺术特征:整体上融合了汉寺的中轴线对称布局与藏式寺院的合院格局,重要藏式功能建筑如转经殿、藏式白塔等穿插其中又自成一体;建筑单体融合了藏式建筑的雄伟外形和汉寺建筑... 三门多宝讲寺是浙江沿海唯一的藏传佛寺,呈现了汉藏合流的建筑艺术特征:整体上融合了汉寺的中轴线对称布局与藏式寺院的合院格局,重要藏式功能建筑如转经殿、藏式白塔等穿插其中又自成一体;建筑单体融合了藏式建筑的雄伟外形和汉寺建筑的细腻构件,如藏式金顶与汉寺门窗的结合,藏式边玛墙结构与汉寺色彩的融合。多宝讲寺建筑的风格,在了解汉藏佛寺建筑的历史演变、丰富台州传统建筑风格、体现地方建筑文化的包容性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宝讲寺 藏传佛寺 汉传佛寺 建筑融合
下载PDF
黑龙江流域古代汉传佛寺空间形制及地域特点初探
5
作者 刘文卿 刘大平 《古建园林技术》 2021年第4期44-48,共5页
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汉传佛寺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考古发掘报告和相关历史文献记载,追溯汉传佛教在黑龙江流域内的两次发展高峰期和佛寺遗址的区域分布特点;分析渤海国时期和辽金时期黑龙江流域汉传佛寺遗址的总体空间布局和佛殿、佛堂等... 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汉传佛寺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考古发掘报告和相关历史文献记载,追溯汉传佛教在黑龙江流域内的两次发展高峰期和佛寺遗址的区域分布特点;分析渤海国时期和辽金时期黑龙江流域汉传佛寺遗址的总体空间布局和佛殿、佛堂等单体建筑遗址的平面形制特点;阐释渔猎游牧文化等地域文化形态以及寒地低温气候等自然条件制约下的汉传佛寺营造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汉传佛寺 空间形制 地域性营造特点
下载PDF
汉传佛寺大雄宝殿内空间要素与声源指向对声场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东旭 刘大平 康健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69,共7页
为了探讨汉传佛教大雄宝殿内空间要素与声源指向对声场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实测和计算机声学模拟,确定古建筑室内材料的声学参数和软件的参数设置,然后建立并分析佛寺大雄宝殿的计算机声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佛殿内的空间要素中,佛像... 为了探讨汉传佛教大雄宝殿内空间要素与声源指向对声场的影响机制,首先通过实测和计算机声学模拟,确定古建筑室内材料的声学参数和软件的参数设置,然后建立并分析佛寺大雄宝殿的计算机声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佛殿内的空间要素中,佛像可以起到声扩散体的作用,特别是设置在侧墙位置的次要佛像能够显著影响声场的混响时间及STI值,佛殿内设置的各类装饰织物能够起到吸声体作用,对声场影响主要体现在混响时间RT30和EDT上,声源的指向性主要影响EDT和C80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传佛寺 大雄宝殿 空间要素 声源指向性 声场
原文传递
佛教僧人网络化修行及其影响研究——以四川省汉传佛寺僧人网络化缘和持戒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薛一飞 邢海晶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本文着眼于网络中佛教僧人的修行活动,选择其中最基本的两项——化缘和持戒作为考察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考察网络对僧人修行的实际影响,分析网络化修行中僧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保证佛教在僧人网... 本文着眼于网络中佛教僧人的修行活动,选择其中最基本的两项——化缘和持戒作为考察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考察网络对僧人修行的实际影响,分析网络化修行中僧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保证佛教在僧人网络化修行中能够实现出世修禅悟道的宗教性与入世弘法利生的社会性双重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僧人 网络化修行 汉传佛寺
原文传递
中国汉传佛寺建筑与佛教传播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桂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4期235-237,共3页
中国汉传佛教寺庙建筑对佛教在汉地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佛教在汉地的传播 。
关键词 中国汉传佛寺建筑 佛教 佛教传播
下载PDF
须弥山空间模式对隋唐汉传佛寺建筑的影响初探——以《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知行 赵晓峰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0-136,共7页
在简要介绍须弥山空间体系的基础上,从《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所述祇洹寺总体布局、中院中轴线建筑、子院景观、单体建筑及钟鼓法器等角度入手,辅以同时期其他佛寺建筑案例,试解读学界长期以来鲜有关注的隋唐时期汉传佛寺的宇宙学... 在简要介绍须弥山空间体系的基础上,从《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所述祇洹寺总体布局、中院中轴线建筑、子院景观、单体建筑及钟鼓法器等角度入手,辅以同时期其他佛寺建筑案例,试解读学界长期以来鲜有关注的隋唐时期汉传佛寺的宇宙学内涵。结论证明须弥山空间模式对以祇洹寺为代表的隋唐汉传佛寺建筑布局及设计意匠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 须弥山世界 祇洹寺 隋唐汉传佛寺
原文传递
吉林省汉传佛教寺院声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来瑞鹏 张东旭 陈沈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本文以吉林省内6座典型汉传佛教寺院声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该地区汉传佛教寺院的历史和分布概况,然后采用问卷调研和现场测量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了佛寺的声环境现状,并分析了声场评价与声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最后使用ODEON软... 本文以吉林省内6座典型汉传佛教寺院声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该地区汉传佛教寺院的历史和分布概况,然后采用问卷调研和现场测量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了佛寺的声环境现状,并分析了声场评价与声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最后使用ODEON软件建立佛寺庭院声学模型,分析了空间要素对庭院声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汉传佛寺 声景观 声环境 评价 声场模拟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汉传佛教寺院空间与声环境研究
11
作者 张东旭 陶绪一 +1 位作者 来瑞鹏 陈沈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6-81,99,共7页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汉传佛寺的发展及庭院声环境,本文选取6座黑龙江省典型汉传佛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整理、寺院建筑测绘及声环境测量,总结了佛寺的发展历史与空间布局特征,并结合调查问卷对寺院声环境作出评价,最后运用ODEON声学软件...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汉传佛寺的发展及庭院声环境,本文选取6座黑龙江省典型汉传佛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整理、寺院建筑测绘及声环境测量,总结了佛寺的发展历史与空间布局特征,并结合调查问卷对寺院声环境作出评价,最后运用ODEON声学软件模拟佛寺声场,分析寺院空间布局与声环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汉传佛寺 空间 声环境 声场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