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1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汉坦病毒H8205株G1、G2-人源IL-2融合基因免疫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熊颖 张泽华 +1 位作者 贾珉 黄汉菊 《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 2007年第3期132-133,共2页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可致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我国是世界上受其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寻找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该病流行和发生的关键,很多学者对此已有所研究。因病毒存在较广泛的变异,故有着良好社会效益...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可致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我国是世界上受其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寻找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该病流行和发生的关键,很多学者对此已有所研究。因病毒存在较广泛的变异,故有着良好社会效益的汉坦病毒疫苗应是多价的,因为多价疫苗才能提供最大程度的交叉保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H8205株 实验研究 免疫效果 融合基因 IL-2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汉坦病毒疫苗
下载PDF
RT-PCR定量检测汉坦病毒RNA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宇萍 耿志洲 +6 位作者 郭彦敏 马士恒 孟祥芝 马晓红 安洪明 李得兴 李林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 建立敏感特异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血清中汉坦病毒RNA的定量RT-PCR方法。探讨HFRS患者血清中病毒RNA持续时间,水平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RT-PCR扩增引物,自行设计和制备标准品获得标准曲线,使用实... 目的 建立敏感特异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血清中汉坦病毒RNA的定量RT-PCR方法。探讨HFRS患者血清中病毒RNA持续时间,水平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RT-PCR扩增引物,自行设计和制备标准品获得标准曲线,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HFRS(SEO型)血清中的汉坦病毒的载量。结果14例HFRS病人血清中,SEO RNA阳性11例,SEO型病人的病毒载量一般可达10^2~10^4 copies/ml。其中2例发病第8天,2例第9天的病人血清PCR结果仍为阳性。结论:我们采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很好的反映HFRS病人血清中汉坦病毒RNA含量。HFRS病人病毒血症持续时间可超过1周,血清中RN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汉坦病毒RNA 临床诊断
下载PDF
汉坦病毒疫苗株Z10与Z37重组核蛋白NP的表达纯化及其特异结合基因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合宾 刘克洲 +1 位作者 翁景清 朱智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0-117,共8页
汉坦病毒是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型肺炎综合征(HPS)的主要病原体。其基因组由三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组成,即S、M与L基因片段。汉坦病毒基因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个基因片段的两个末端都有一段长18个核苷酸的高度保守的反向... 汉坦病毒是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型肺炎综合征(HPS)的主要病原体。其基因组由三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组成,即S、M与L基因片段。汉坦病毒基因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个基因片段的两个末端都有一段长18个核苷酸的高度保守的反向重复序列,互补可形成双链发夹结构,并且这一特点为不同型病毒所共有。为了研究该基因组末端保守的反向重复序列的功能,首先构建了汉坦病毒中国疫苗株Z10(汉滩型)及Z37(汉城型)的核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经NI NAT亲和柱和HiPrep16/10DEAE离子交换柱液相色谱(FPLC)二步提纯,获得高纯度的重组核蛋白,并分别以胰蛋白酶消化后,用Westernblotting进行区分和鉴定。以T4DNA激酶同位素标记一对人工合成互补的18个核苷酸反向重复序列,制备双链探针。然后将该探针与纯化的Z10、Z37株的核蛋白NP进行非变性凝胶电泳迁移改变实验(EMSA)后发现,重组的Z10、Z37株的核蛋白NP,在体外均可特异地结合其基因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形成的双链探针。该结果表明,汉坦病毒基因组末端的反向重复序列是核蛋白重要结合位点,这对理解汉坦病毒核蛋白功能以及病毒复制过程中病毒粒子的包装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疫苗 重组核蛋白 表达 纯化 汉坦病毒型肺炎综合征
下载PDF
汉坦病毒基因分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占清 俞守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关键词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病毒基因分型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负链RNA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RNA多聚酶 布尼亚病毒 病毒基因组 RNA依赖 G1和G2 病毒糖蛋白 衣壳蛋白 人类感染
下载PDF
汉坦病毒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高云 陈嘉昌 +1 位作者 彭焕玉 朱振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6-248,共3页
今年9月份在河南等地发生蜱虫叮咬致多人死亡事件,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从患者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布尼亚病毒(bunyavirus)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鼠、兔等)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感染人类后可引起多种急... 今年9月份在河南等地发生蜱虫叮咬致多人死亡事件,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从患者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布尼亚病毒(bunyavirus)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鼠、兔等)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感染人类后可引起多种急性出血热,如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一刚果出血热。汉坦病毒(hantavirus,HV)是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的病原体,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汉坦病毒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刚果出血热 检测 中国疾控中心 汉坦病毒 死亡事件
下载PDF
汉坦病毒体外感染Vero-E6细胞诱导多种热休克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余璐 马恒 +1 位作者 段春光 杨守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08-911,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汉坦病毒(HV)体外感染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Vero-E6细胞)诱导热休克蛋白(HSP)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病毒结构蛋白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HV76-118株体外实验性感染Vero-E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 目的:观察汉坦病毒(HV)体外感染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Vero-E6细胞)诱导热休克蛋白(HSP)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病毒结构蛋白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HV76-118株体外实验性感染Vero-E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及双特异性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HV感染后HSP27、HSP70、葡萄糖调节蛋白(Grp94)3种HS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HSP与病毒核衣壳蛋白(NP)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HV76-118株感染Vero-E6细胞24 h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可检出HV-NP阳性信号。Western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HSP27、HSP70、Grp94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24 h显著升高(P<0.05,n=5)。更为重要的是,ELISA检测发现HV-NP同时与HSP27、HSP70、Grp94呈复合物形式存在。结论:HV体外感染可诱导Vero-E6细胞高表达多种HSP,且能与病毒结构蛋白形成复合物,上述过程可能参与了HV-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热休克蛋白 汉坦病毒核衣壳蛋白
下载PDF
北京地区汉坦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增德 汤芳 +1 位作者 张伟龙 陈朝晖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671-673,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啮齿动物间汉坦病毒(HV)感染状况、HV基因型及其与宿主动物的关系。方法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确定鼠种构成。针对HV基因M片段部分序列设计两种型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法检测宿主动物带毒情况,并用clustalX(5.0)和DNA...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啮齿动物间汉坦病毒(HV)感染状况、HV基因型及其与宿主动物的关系。方法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确定鼠种构成。针对HV基因M片段部分序列设计两种型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法检测宿主动物带毒情况,并用clustalX(5.0)和DNAClub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利用SPSS软件分析宿主动物H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捕获宿主动物159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79.25%。其次为小家鼠,占17.61%。RT-PCR检测宿主带病毒率,其中褐家鼠阳性率为17.46%,小家鼠为3.57%。对2份扩增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显示,它们均为汉城型(SEO)汉坦病毒。不同性别的褐家鼠HV感染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6,P<0.05),不同体重的褐家鼠HV感染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94,P<0.01),体表有疤痕和无疤痕褐家鼠之间的HV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5,P<0.01)。结论北京地区存在较为广泛的汉城型HV感染,目前尚未发现汉滩型HV疫源地。褐家鼠为北京地区HV优势宿主和主要带毒鼠,宿主动物种群特征与HV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流行病学 北京地区 汉坦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SPSS软件分析 RT-PCR检测 宿主动物 夹夜法捕鼠 型特异性引物
下载PDF
汉坦病毒致病性及其结构蛋白抗原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欣 瞿涤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汉坦病毒 结构蛋白 抗原性 致病性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肾综合征出血热 布尼亚病毒 黑线姬鼠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白雪帆 王平忠 《传染病信息》 2005年第4期165-167,共3页
流行性出血热(EHF)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均是由汉坦病毒属病毒(Hantaviruses,H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EHF的病原体--汉滩病毒(HTNV)、汉城病毒(SEOV)、普马拉病毒(PUUV)和多布拉伐病毒(DOBV)等主要分布于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欧亚大陆,... 流行性出血热(EHF)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均是由汉坦病毒属病毒(Hantaviruses,H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EHF的病原体--汉滩病毒(HTNV)、汉城病毒(SEOV)、普马拉病毒(PUUV)和多布拉伐病毒(DOBV)等主要分布于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欧亚大陆,国际上称为旧世界汉坦病毒(Hantavirusin old world);而辛诺柏病毒(SNV)、安弟斯病毒(ANDV)等HPS的病原体主要分布于仅有几百年文明史的南北美洲新大陆,故称为新世界汉坦病毒(Hantavirus in newworld).2类疾病虽然在病原、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其病原体均属于汉坦病毒属,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大多相同,基本病理改变均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渗漏(capillaryleakage),少数EHF可以表现为呼吸功能衰竭为主,而少数南美国家的HPS病例可伴有明显的肾衰竭.本文就近年EHF和HP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流行性出血热 发病机制研究 汉坦病毒 毛细血管渗漏 基本病理改变 呼吸功能衰竭 急性传染病 普马拉病毒 辛诺柏病毒
下载PDF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光香 王世文 鞠吉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7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汉坦病毒 临床特征 基因变异
下载PDF
汉坦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洪霞 徐建国 《疾病监测》 CAS 2004年第2期69-73,共5页
关键词 汉坦病毒 致病机理 研究进展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白雪帆 《传染病信息》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重点介绍第五届国际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和汉坦病毒学术会议的情况.该会议于2001年6月中旬在法国东部阿尔卑斯山麓的安尼西(Annecy)市举行,共收到学术论文142篇.其中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特异性CTL... 本文重点介绍第五届国际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和汉坦病毒学术会议的情况.该会议于2001年6月中旬在法国东部阿尔卑斯山麓的安尼西(Annecy)市举行,共收到学术论文142篇.其中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特异性CTL应答、汉坦病毒受体及HLA限制性等方面.现将有关内容结合近年发表的文献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发病机制 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 细胞凋亡 汉坦病毒受体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和汉坦病毒研究近况——第五届国际HFRS/HPS和HV学术会议简介 被引量:11
13
作者 白雪帆 杭长寿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第五届国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和汉坦病毒(HV)学术会议于2001年6月中旬在法国东部阿尔卑斯山麓的安尼西(Anneey)市举行。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42篇,其中大会报告59篇。现将会议有关病原学、流行病学和发病... 第五届国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和汉坦病毒(HV)学术会议于2001年6月中旬在法国东部阿尔卑斯山麓的安尼西(Anneey)市举行。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42篇,其中大会报告59篇。现将会议有关病原学、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方面的报告内容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综合征 发病机制 病原学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汉坦病毒及其相关疾病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阳 李世清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9-21,共3页
本文对人类感染汉坦病毒导致的两组严重疾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HPS)的分布状况、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及预防方法等问题给予综述介绍。
关键词 汉坦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下载PDF
汉坦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保君 周育森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4年第3期65-68,共4页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 ,主要引起人的两种疾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汉坦病毒基因组包括 (LM、S) 3个负链RNA片段。分别编码RNA聚合酶、囊膜糖蛋白G1和G2和核心蛋白。汉坦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主要包括...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 ,主要引起人的两种疾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汉坦病毒基因组包括 (LM、S) 3个负链RNA片段。分别编码RNA聚合酶、囊膜糖蛋白G1和G2和核心蛋白。汉坦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主要包括亚单位疫苗、活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 ;传统的灭活疫苗包括鼠脑来源和细胞培养的灭活疫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疫苗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 HPS 抗体
下载PDF
汉坦病毒M和S片段基因的克隆及在成纤维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16
作者 张梦寒 诸葛洪祥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5-677,F0005,共4页
目的构建汉城病毒M片段和汉滩病毒部分S片段的重组基因pEGFP-M-S,并在成纤维细胞L929中进行瞬时表达。方法用PCR方法克隆分别装在两个模板载体中的部分M片段,连接入pcDNA3·1载体,利用简并密码子得到完整的M片段。将汉城病毒M片段... 目的构建汉城病毒M片段和汉滩病毒部分S片段的重组基因pEGFP-M-S,并在成纤维细胞L929中进行瞬时表达。方法用PCR方法克隆分别装在两个模板载体中的部分M片段,连接入pcDNA3·1载体,利用简并密码子得到完整的M片段。将汉城病毒M片段开放阅读框全长3·4kb的基因与装有汉滩病毒S片段5’末端0·7kb基因的载体pEGFP-HTNV-S0·7用酶切位点连接,构成4·1kb的重组基因,并转染成纤维细胞,进行48h、72h表达。结果成功得到预期大小的4·1kb的重组基因,并在成纤维细胞中进行了瞬时表达。结论汉城病毒M片段和汉滩病毒部分S片段基因的重组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瞬时表达,产生了M片段的约70kD和55kD的两个糖蛋白,并在与S片段拼接处经蛋白酶切割产生了约26kD的核蛋白,免疫印迹分析产生的约26kD的蛋白具有抗汉坦病毒的抗原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成纤维细胞 瞬时表达 成纤维细胞L929 汉坦病毒 片段基因 克隆 pcDNA3.1 重组基因 汉滩病毒
下载PDF
汉坦病毒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孙辉 黄汉菊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汉坦病毒 DNA疫苗 研究进展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下载PDF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诊治
18
作者 蒋荣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PULMONARY syndrome 20世纪90年代 汉坦病毒感染 急性间质性肺炎 诊治 肾综合征出血 传染性疾病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我国汉坦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邹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78-180,189,共4页
关键词 汉坦病毒疫苗 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布尼亚病毒 病死率 病原体 热危害 基因型
下载PDF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研究的若干进展
20
作者 罗端德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3年第3期170-173,共4页
关键词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汉坦病毒 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 病原学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