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玉纹饰在皮具产品上的应用探究
1
作者 谢辉 王辉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3期118-122,126,共6页
汉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将汉玉文化作为研究的载体应用到皮具设计上,可以扩充皮具产品的设计思路,提高皮具产品的文化价值。本文以汉玉文化内涵为出发点,论述了汉玉纹饰的研究现状,从... 汉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将汉玉文化作为研究的载体应用到皮具设计上,可以扩充皮具产品的设计思路,提高皮具产品的文化价值。本文以汉玉文化内涵为出发点,论述了汉玉纹饰的研究现状,从玉龙纹、螭虎纹、凤鸟纹和云气纹4个方面详细介绍汉玉纹饰的艺术特色;阐述了汉玉纹饰在皮具产品上的应用意义;最后,以凤鸟纹为例,将传统图案与皮具设计相结合,通过设计实践案例提取纹饰元素进行艺术化设计并运用到皮具产品上,希望能为传统图案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玉文化 汉玉纹饰 皮具产品 皮具设计
原文传递
玉米新品种汉玉9号的选育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勤 张选民 +5 位作者 张秀英 张增川 龙德祥 徐海军 王胜宝 葛红心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3-25,共3页
为解决陕南、秦巴山地复杂的生态环境下,玉米生产对品种的特殊要求,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室利用高密度、低氮环境胁迫,结合系谱选育与空间穿梭育种法选育出优良玉米自交系L0431和L0598,并于2010年以自交系L0431为母本,以自交系L... 为解决陕南、秦巴山地复杂的生态环境下,玉米生产对品种的特殊要求,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室利用高密度、低氮环境胁迫,结合系谱选育与空间穿梭育种法选育出优良玉米自交系L0431和L0598,并于2010年以自交系L0431为母本,以自交系L0598为父本进行组合配制选育成玉米新品种汉玉9号,于2014年8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选审定(编号:陕审玉2014020号)。该品种春夏播种植均适宜。其主要特点为品质优,抗旱、抗病性强,适应能力强,高产等。适宜于种植于陕南秦巴山地及同类生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玉9号 玉米品种 选育 生态适应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汉玉9号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徐海军 李勤 +4 位作者 张秀英 张增川 龙德祥 王胜宝 葛红心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59-61,100,共4页
为明确玉米新品种汉玉9号在陕南秦巴山区的高产最适宜种植密度,以汉玉9号为材料,在相同施肥力水平条件下,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探讨种植密度对汉玉9号的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汉玉9号的高产最适种植密度,为陕南秦巴山区玉... 为明确玉米新品种汉玉9号在陕南秦巴山区的高产最适宜种植密度,以汉玉9号为材料,在相同施肥力水平条件下,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探讨种植密度对汉玉9号的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汉玉9号的高产最适种植密度,为陕南秦巴山区玉米生产提供高产理论。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对汉玉9号产量影响由高到低顺序为:4 000株·667 m^(-2)>4 500株·667 m^(-2)>3 500株·667 m^(-2)>5 000株·667 m^(-2)>3 000株·667 m^(-2)。玉米新品种汉玉9号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最高产量种植密度为:4 000株·667 m^(-2),最大密度处理(5 000株·667 m^(-2))的产量与最小密度处理(3 000株·667 m^(-2))的产量结果比较表现为增加产量,表明汉玉9号增加种植密度有增加增产量的潜力,4 000株·667 m^(-2)~4 500株·667 m^(-2)密度范围为汉玉9号在陕南秦巴地区高产最适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玉9号 种植密度 产量
下载PDF
播期对汉玉9号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
作者 李勤 张选明 +5 位作者 龙德祥 张秀英 张增川 徐海军 王胜宝 葛红心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367-368,379,共3页
通过对汉玉9号玉米株高、穗位高、茎基粗、棒三叶面积、有效穗长、穗粒数和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播期试验,分析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汉玉9号的株高、穗位高呈增加趋势,茎基粗、棒三叶面积、百粒重均随播期的推迟呈逐渐降低趋势,而... 通过对汉玉9号玉米株高、穗位高、茎基粗、棒三叶面积、有效穗长、穗粒数和百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播期试验,分析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汉玉9号的株高、穗位高呈增加趋势,茎基粗、棒三叶面积、百粒重均随播期的推迟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有效穗长、穗粒数和产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呈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汉玉9号春播安全播种期为3月26日至4月15日,最高产量播期为3月26日;夏播安全播种期为5月12—26日,最高产量播种期为5月12日。结果显示,生产上无论春播或夏播,适时早播均有利于汉玉9号产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汉玉9号 产量 构成因素
下载PDF
徐州出土汉玉概论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黎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7-41,共5页
徐州汉玉自南宋著录、1954年出土以来,已成为我国出土汉玉数量最多、类别齐全、富于特色的地区之一。狮子山、北洞山等楚王墓出土玉器质地绝佳,工艺精美,代表了我国已出土汉玉的最高水平。金、银、铜、丝缕玉衣和镶玉漆棺等都是汉玉中... 徐州汉玉自南宋著录、1954年出土以来,已成为我国出土汉玉数量最多、类别齐全、富于特色的地区之一。狮子山、北洞山等楚王墓出土玉器质地绝佳,工艺精美,代表了我国已出土汉玉的最高水平。金、银、铜、丝缕玉衣和镶玉漆棺等都是汉玉中的重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 楚国 汉玉
下载PDF
汉玉“游丝工”新说
6
作者 杨玉彬 《文博》 2012年第5期33-36,67,共5页
"游丝工"阴刻线工艺发端于春秋晚期,流行于战国中晚期至东汉之际,至汉代这种治玉工艺日臻成熟完善,成为同时代玉作工艺成就的代表作。游丝阴线的刻划多是用细小勾砣旋切而成,组图形态有单阴线、双阴线、直线、曲线、短斜线等... "游丝工"阴刻线工艺发端于春秋晚期,流行于战国中晚期至东汉之际,至汉代这种治玉工艺日臻成熟完善,成为同时代玉作工艺成就的代表作。游丝阴线的刻划多是用细小勾砣旋切而成,组图形态有单阴线、双阴线、直线、曲线、短斜线等多种,此类微雕阴线本身亦有粗细、繁简、深浅之分。高濂《遵生八笺》所述的"双钩碾法、游丝白描",仅是汉玉"游丝工"中的一种特殊形态,不能将其作为定义、判别汉玉"游丝工"的唯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玉 游丝工 观察
下载PDF
大道至简,悟在天成——浅析紫砂光货“汉玉壶”的艺术价值
7
作者 吴勤芳 《江苏陶瓷》 CAS 2016年第A01期8-9,共2页
作为一类造型简朴的紫砂壶,光货虽没有华面的外表,却因古朴自然的造型与茶文化的淡泊相契合.因而在紫砂壶的众多品类中,光货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本文拟以“汉玉壶”为例,探析紫砂光货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 汉玉 紫砂 艺术价值
下载PDF
汉玉“游丝工”解析
8
作者 杨玉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2年第6期46-53,共8页
古今藏家玩玉、论者说玉,无不对汉玉"游丝工"阴线刻技法的精微、奇巧、圆熟、唯美推崇备至,然拘执于早期文献记载阙疑、传世器与出土物中可比勘互校的典型器不多等原因,关于汉玉"游丝工"技法的诸多认识长期以来一... 古今藏家玩玉、论者说玉,无不对汉玉"游丝工"阴线刻技法的精微、奇巧、圆熟、唯美推崇备至,然拘执于早期文献记载阙疑、传世器与出土物中可比勘互校的典型器不多等原因,关于汉玉"游丝工"技法的诸多认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疑义,如界定汉代"游丝工"的标准、 "游丝工"渊源流变及其治玉工具等,相关问题至今尚在模糊之中而缺乏精准表述,学者著书立说提及汉玉"游丝工",多粗约泛论不详其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玉 双身 兽头 阴刻 西汉早期 兽面纹玉璧 阴线刻 玉带钩 双钩碾法
下载PDF
汉玉瑰宝玉熊
9
作者 刘晓东 《丝绸之路》 2002年第8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汉玉 玉熊 玉器
下载PDF
君子质玉 两汉玉印的收藏价值蠡探
10
作者 蔡典娉 赵宏 《中国拍卖》 2023年第8期62-64,共3页
两汉印章作为中国玺印与篆刻史上的大宗,其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自不待赘述。其中,以美玉为质的两汉玉印,由于学术与艺术价值不菲,成为汉印中的典范之作。近年来,随着两汉玉印的不断出土,其所蕴含的独特佩玉风俗、葬玉风尚等文化内涵逐渐... 两汉印章作为中国玺印与篆刻史上的大宗,其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自不待赘述。其中,以美玉为质的两汉玉印,由于学术与艺术价值不菲,成为汉印中的典范之作。近年来,随着两汉玉印的不断出土,其所蕴含的独特佩玉风俗、葬玉风尚等文化内涵逐渐为世人所了解和熟知。亦是在此考古发掘的不断加持下,两汉玉印逐渐在文物艺术品收藏中独领风骚,其受欢迎程度甚或可比肩火热非凡的清代帝王玉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玉 佩玉风俗 葬玉葬俗 艺术价值 收藏价值
原文传递
方介堪与20世纪鸟虫篆印之复兴
11
作者 余惟杰 《中国书画》 2024年第6期81-89,F0004,共10页
作为一代篆刻大家,方介堪以秦汉玉印与鸟虫篆印扬名于近代艺坛,而就对印坛贡献的独特性论之,则尤以其对鸟虫篆印的复兴之功为巨。鸟虫篆印最早可见于战国玺,兴盛于两汉,尔后则渐呈衰微之势,尽管明清之际的尚异好奇风气使得印人复有尝试... 作为一代篆刻大家,方介堪以秦汉玉印与鸟虫篆印扬名于近代艺坛,而就对印坛贡献的独特性论之,则尤以其对鸟虫篆印的复兴之功为巨。鸟虫篆印最早可见于战国玺,兴盛于两汉,尔后则渐呈衰微之势,尽管明清之际的尚异好奇风气使得印人复有尝试鸟虫篆与其他杂体篆入印,但大抵或凑合为多,聊备一体,又或务求奇诡,而滑于恶俗,往往被斥为谬妄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介堪 鸟虫篆印 明清之际 20世纪 独特性 汉玉
下载PDF
徐州汉代三绝: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
12
作者 祝静 《江苏地方志》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徐州古称彭城,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和发迹之地。两汉时期,徐州地区被汉王朝高度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全面发展。迄今,西汉楚国和东汉彭城国的都城均已得到考古证实,发掘汉墓的数量约2000座,其中诸侯王和王后墓22座,画像石墓70余座,... 徐州古称彭城,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和发迹之地。两汉时期,徐州地区被汉王朝高度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全面发展。迄今,西汉楚国和东汉彭城国的都城均已得到考古证实,发掘汉墓的数量约2000座,其中诸侯王和王后墓22座,画像石墓70余座,出土的汉俑、汉印、汉玉、汉画像石等在全国极具影响,徐州已成为展示和研究两汉文化的重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汉高祖刘邦 画像石墓 汉王朝 汉墓 兵马俑 汉玉 诸侯王
下载PDF
海昏侯刘贺墓汉玉印论绎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志刚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2-124,共3页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所出土的三枚玉印,由于资料披露的有限性等原因,迄今未得到学界足够关注。本文针对"大刘记印"的印文、钮部,无字玉印的形制、功用以及"刘贺"玉印的印面、钮式等问题,进行了精察细述,并以汉王朝为...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所出土的三枚玉印,由于资料披露的有限性等原因,迄今未得到学界足够关注。本文针对"大刘记印"的印文、钮部,无字玉印的形制、功用以及"刘贺"玉印的印面、钮式等问题,进行了精察细述,并以汉王朝为时代背景,通过与相关文物资料的多维对勘,对三枚汉玉印的性质、工艺及篆刻艺术风格,进行了独特而详尽的论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墓 “刘贺”印 汉玉 “大刘记印” 无字玉印
原文传递
明清文人流派仿汉玉印印风管窥
14
作者 常征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01-103,共3页
篆刻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明清文人流派"印宗秦汉",从而进一步推进文人流派印不断向前发展,其中仿汉玉印更是在继承传统上不断地形成与发展。明清文人流派这一群体对汉玉印的线条质感、表现形式进行吸收创新... 篆刻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明清文人流派"印宗秦汉",从而进一步推进文人流派印不断向前发展,其中仿汉玉印更是在继承传统上不断地形成与发展。明清文人流派这一群体对汉玉印的线条质感、表现形式进行吸收创新,开拓出极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创作出既有高古气息又兼具时代特色与个人风貌的篆刻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宗秦汉 明清文人流派 仿汉玉 印风
原文传递
方介堪篆刻艺术研究——以取法汉玉印风格为中心
15
作者 阮天伦 《西泠艺丛》 2022年第11期31-36,共6页
方介堪是20世纪最重要的篆刻家之一,其作品尤以汉玉印风格与鸟虫篆风格最负盛名。本文将聚焦于其取法汉玉印风格的实践,通过图示分析,探究方氏取法之手段。文中“与古为徒”“神领意造”二部分旨在纵向上分析其对于汉玉印审美特征及内... 方介堪是20世纪最重要的篆刻家之一,其作品尤以汉玉印风格与鸟虫篆风格最负盛名。本文将聚焦于其取法汉玉印风格的实践,通过图示分析,探究方氏取法之手段。文中“与古为徒”“神领意造”二部分旨在纵向上分析其对于汉玉印审美特征及内涵的深入理解与精准把握,并进一步在横向上分析其篆刻的其余面目与风格类型。本文试图说明汉玉印的审美特征及内涵是方氏审美之根本,是其融会贯通之根源,方氏也由此得以立其清正、典雅的艺术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介堪 篆刻艺术 取法 汉玉
原文传递
满城汉墓玉器与汉玉新风格
16
作者 卢兆荫 《收藏家》 2021年第10期224-226,共3页
满城汉墓共两座,一号墓的墓主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二号墓的墓主是王后窦绾。两墓是同陵而不同墓穴的异穴合葬墓,或称"同坟异藏"的夫妇合葬墓。中山王刘胜墓和王后窦绾墓共出土玉器160余件(套),其数量之多,在已发掘的汉墓中仅... 满城汉墓共两座,一号墓的墓主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二号墓的墓主是王后窦绾。两墓是同陵而不同墓穴的异穴合葬墓,或称"同坟异藏"的夫妇合葬墓。中山王刘胜墓和王后窦绾墓共出土玉器160余件(套),其数量之多,在已发掘的汉墓中仅次于广州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刘胜死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窦绾之死稍晚于刘胜,前后相差应该不超过10年,两墓营建的年代都属于西汉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王墓 狮子山楚王墓 出土玉器 窦绾 满城汉墓 汉玉 元鼎 西汉中期
原文传递
汉玉印中的“长沙特产”
17
作者 谷松章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22年第5期38-38,共1页
长沙及其周边地区向来是古印出土的重点地区之一,特别是新中国考古发掘中,经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断代明确的古印,向为研究者所重视。长沙又为楚故地,文化上独有特色,所以长沙出土的玺印也颇多有地域特色之作。比如我们在《界格的退化》... 长沙及其周边地区向来是古印出土的重点地区之一,特别是新中国考古发掘中,经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断代明确的古印,向为研究者所重视。长沙又为楚故地,文化上独有特色,所以长沙出土的玺印也颇多有地域特色之作。比如我们在《界格的退化》一篇中所提及的方笔楚玺及汉初小私印,还有独特的汉滑石殉葬印等,都别具特色且具有非同寻常的研究价值。在珍贵的汉玉印中,同样存在着这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印 方笔 有地域特色 考古发掘 独有特色 汉玉
原文传递
第八届中国雕刻艺术节暨“汉玉杯”雕刻大赛——“地”“石”“人”三记
18
作者 黎日晃 《雕塑》 2007年第3期20-23,共3页
  上月底,在中国南方深圳特区的宝安区沙井街道内,启动了一次名为"第八届中国雕刻艺术节暨'汉玉杯'雕刻大赛"的活动.……
关键词 雕刻 石材 玉杯 汉玉 雕塑家 美术家 中国现代雕塑 艺术节 大赛
原文传递
深圳之湾 再筑艺苑风景——第八届中国雕刻艺术节暨“汉玉杯”雕刻大赛综述
19
作者 东土 《雕塑》 2007年第3期16-19,共5页
  "中国雕刻艺术节"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雕塑》杂志社自1992年起,历经十余年倾心打造的一个国际间雕塑艺术交流的平台,先后在河北曲阳、福建惠安、浙江东阳等地以平均两年一届的频率举办了7次.……
关键词 艺术节 汉玉 雕塑家 美术家 范伟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 深圳 广东 大赛
原文传递
从红山文化用玉之源看“敖汉玉”发现的意义
20
作者 杨妹 《东方收藏》 2021年第3期101-102,共2页
敖汉地区出土的兴隆洼玉器开创了中国史前制玉、用玉之先河,之后的红山文化玉器兼有兴隆洼玉器的特点。故此,通过对玉矿原料的研究考察,证实了敖汉是红山文化时期采玉、制玉、用玉的中心,红山人制作玉器的原料取自敖汉,这些原料即"... 敖汉地区出土的兴隆洼玉器开创了中国史前制玉、用玉之先河,之后的红山文化玉器兼有兴隆洼玉器的特点。故此,通过对玉矿原料的研究考察,证实了敖汉是红山文化时期采玉、制玉、用玉的中心,红山人制作玉器的原料取自敖汉,这些原料即"敖汉玉"。"敖汉玉"的发现,改写了敖汉乃至蒙东地区玉石文化的历史,夯实了敖汉是红山文化中心地带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玉源 汉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