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3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目漱石汉诗中的禅宗审美意蕴呈现及其原因研究
1
作者 周晓冰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93-195,共3页
夏目漱石在创作汉诗时巧妙融入人生品味理念,自然天成禅宗美学意蕴,创造出日本本土化汉诗文的样态,借此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的语境转换。本稿在分析了夏目漱石汉诗文中的禅宗理念基础上,然后以具体示例重点阐释了其汉诗文中所蕴含的... 夏目漱石在创作汉诗时巧妙融入人生品味理念,自然天成禅宗美学意蕴,创造出日本本土化汉诗文的样态,借此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的语境转换。本稿在分析了夏目漱石汉诗文中的禅宗理念基础上,然后以具体示例重点阐释了其汉诗文中所蕴含的“物哀、幽玄”之禅宗意境、“动静”合璧之禅画意境、“道”之禅宗神韵等审美内涵。最后,从夏目漱石深厚的汉文学修养功底、艰辛坎坷的个人经历以及日本传统文化审美意识的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夏目漱石汉诗文中所蕴含的禅宗审美思想之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汉诗 禅宗审美意蕴 呈现 原因
下载PDF
《唐音》“不录乐府”辨——兼论《唐音》乐府诗对朝鲜汉诗的影响
2
作者 张景昆 李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8-87,共10页
杨士弘《唐音》收录大量乐府诗,从文学角度构建“乐府唐音”,体现了元、明、清乐府观念的分化。其《凡例》言不收乐府,乐府将“类编续刊”,但与实际选诗不符。明初魏氏仁实堂刊本删掉此条凡例,解决文本失序的问题;但也有可能杨士弘受到... 杨士弘《唐音》收录大量乐府诗,从文学角度构建“乐府唐音”,体现了元、明、清乐府观念的分化。其《凡例》言不收乐府,乐府将“类编续刊”,但与实际选诗不符。明初魏氏仁实堂刊本删掉此条凡例,解决文本失序的问题;但也有可能杨士弘受到当时重视礼乐和讽喻的乐府观念的影响,区分汉魏晋南北朝乐府与唐乐府,认为唐代不入乐、用近体且偏于抒情的拟歌辞并非正宗“乐府”。《唐音》所收唐体乐府并非元、明、清拟古乐府的主要对象,但在东亚汉文化圈的朝鲜半岛却因为《唐音》的广泛影响,唐体乐府被视为唐诗代表和汉诗典范,尤其在中期宗唐思潮中大量拟效,甚至因此对乐府概念产生“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音》 唐体乐府 朝鲜汉诗 《乐府新声》
下载PDF
从《东瀛诗选》的编选看汉诗对俞樾的逆向反馈
3
作者 李雯雯 严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日本汉诗整体西传回归中国视野的表现即为《东瀛诗选》的编纂。俞樾的诗学源流观念在《东瀛诗选》的编纂中一目了然,《东瀛诗选》撰辑过程中的文艺批评亦使俞樾的文学认知思维体系得到延展和补充。文章此为切入点,...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日本汉诗整体西传回归中国视野的表现即为《东瀛诗选》的编纂。俞樾的诗学源流观念在《东瀛诗选》的编纂中一目了然,《东瀛诗选》撰辑过程中的文艺批评亦使俞樾的文学认知思维体系得到延展和补充。文章此为切入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俞樾对《东瀛诗选》的编撰,探究日本汉诗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逆向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樾 《东瀛诗选》 汉诗 逆向反馈 中日 文化交流
下载PDF
路易·艾黎汉诗翻译得失论析
4
作者 达正岳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路易·艾黎先生一生共翻译中国诗歌13部,在西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丰富多样的选诗标准、自由体的翻译风格、直白流畅的语言特色、再加工创造的翻译方式,这些都是其汉诗翻译的优势所在。同时,受语言的不对等性... 路易·艾黎先生一生共翻译中国诗歌13部,在西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丰富多样的选诗标准、自由体的翻译风格、直白流畅的语言特色、再加工创造的翻译方式,这些都是其汉诗翻译的优势所在。同时,受语言的不对等性、译者的翻译理念、译者的翻译目的及译者的个人原因等因素的制约,他的翻译也出现了一些误差,存在不足。比如:内容上,翻译失真,误读原作;形式上,随意分行,失去美感。对其翻译成绩,我们应充分肯定;对于失误,我们也要客观指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条更适合中国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翻译路径,从而为中国诗歌及更多作品的外译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艾黎 汉诗 翻译得失
下载PDF
中岛敦《山月记》中的汉诗解读
5
作者 具香 金春红 《东疆学刊》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中岛敦的短篇小说《山月记》中有一首汉诗并非作者的原创,这首诗采用了与《人虎传》中的汉诗完全相同的形式,而表达的意思与原诗并不相同。《山月记》中的汉诗是《山月记》这部小说的一部分。为了明确《山月记》中的汉诗在这部作品中具... 中岛敦的短篇小说《山月记》中有一首汉诗并非作者的原创,这首诗采用了与《人虎传》中的汉诗完全相同的形式,而表达的意思与原诗并不相同。《山月记》中的汉诗是《山月记》这部小说的一部分。为了明确《山月记》中的汉诗在这部作品中具有的作用和意义,首先从汉诗所处的位置入手,按作品的结构顺序对其进行纵向考察;其次对汉诗的内容进行分析,在《山月记》的整体语境中解读这首汉诗。通过以上考察,可以深入理解这首汉诗的含义以及主人公李征的思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岛敦 《山月记》 汉诗 人虎变身谈 内心变化
下载PDF
论五山汉诗对山谷诗法的受容与实践——以五山后期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春兰 蔡芹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9-48,共10页
得益于中日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历史环境,日本五山禅僧接触到中国传统诗歌。他们好以唐宋文学家为学习范本创作汉诗,尤其是黄庭坚的诗法理论对五山禅僧的汉诗创作有莫大的影响。五山文学中没有独立专门的诗法理论著作,并不具备汉文化背... 得益于中日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历史环境,日本五山禅僧接触到中国传统诗歌。他们好以唐宋文学家为学习范本创作汉诗,尤其是黄庭坚的诗法理论对五山禅僧的汉诗创作有莫大的影响。五山文学中没有独立专门的诗法理论著作,并不具备汉文化背景的异域创作者们,从黄庭坚作品中获取创作法门。在字法方面,可以发现五山诗僧特别强调对用字的锤炼,并且要求作诗字字有来处。句法的内涵包括诗歌的声律节奏、句式、修辞、语法、偶对等诗歌语言创造各个方面的因素。五山诗僧对句法的运用全在其个人理解,他们常常在诗歌中提到“句法”,并多数自觉地将学习的源头追溯至黄庭坚,而且受黄庭坚影响,其诗歌创作追求“生新”“语工”与“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汉诗 黄庭坚 诗法 字法 句法
下载PDF
古汉诗英译本的翻译反合观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跃进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7-43,共7页
基于思维或事物的相反相克又相合相谐的辩证互补性关系,反合论用于解决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相反相成的问题。以反合论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译者、译法与译本三方面存在的反合现象,并解读古汉诗翻译... 基于思维或事物的相反相克又相合相谐的辩证互补性关系,反合论用于解决思维与事物一体两面相反相成的问题。以反合论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译者、译法与译本三方面存在的反合现象,并解读古汉诗翻译中译者的忠实性与反叛性、译法的正译法与反译法以及译本的文本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反合关系,尝试性提出翻译反合观,以解决翻译中形式与内容之间的问题。该论题不仅揭示诗歌译本的语言反合辩证发展规律,而且也有助于拓展汉诗英译研究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英译本 忠实性与反叛性 正译法与反译法 文本性与创造性 翻译反合观
下载PDF
崔致远汉诗创作与唐代社会书写
8
作者 孙德彪 《东疆学刊》 2023年第2期84-90,共7页
崔致远是朝鲜公认的汉文学鼻祖,也是朝鲜统一新罗和唐代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在唐期间,崔致远创作了不少赠酬诗、送别诗、纪德诗、述怀诗,记录他的生活和交游,并以此抒情写意。同时,他的汉诗还描绘了唐代社会的拜见礼仪、请托行卷、江... 崔致远是朝鲜公认的汉文学鼻祖,也是朝鲜统一新罗和唐代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在唐期间,崔致远创作了不少赠酬诗、送别诗、纪德诗、述怀诗,记录他的生活和交游,并以此抒情写意。同时,他的汉诗还描绘了唐代社会的拜见礼仪、请托行卷、江南风俗、社会战乱以及名胜美景。崔致远用诗歌这种艺术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唐代社会画卷以及中朝文人交流的场景,也表达了其中国情结,至今仍有历史与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致远 汉诗创作 唐代社会书写
下载PDF
五山禅僧汉诗创作对陶诗的嗣法
9
作者 罗春兰 王鹏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7-23,共7页
五山禅僧们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多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自他们成为日本文坛的主导者后,日本汉诗发展达到了高峰,日本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也迎来了热潮。五山禅僧们向往陶渊明的隐逸事迹,受到陶渊明诗“禅”融合的意境的启发,因此经常... 五山禅僧们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多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自他们成为日本文坛的主导者后,日本汉诗发展达到了高峰,日本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也迎来了热潮。五山禅僧们向往陶渊明的隐逸事迹,受到陶渊明诗“禅”融合的意境的启发,因此经常在汉诗创作中引用或化用陶渊明相关诗句、意象和典故,模仿其风格特色,在实践中既体现了对陶渊明的借鉴,又融入了自身独特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五山文学 日本汉诗
下载PDF
从《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来看日本的汉诗外交
10
作者 葛继勇 李梓璇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3-90,共8页
8世纪初,日本权臣长屋王于宅邸设宴为新罗使节饯行。宴会上众人所作《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是研究日本与新罗汉诗外交的宝贵资料。宴会参与者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和汉诗创作能力,熟悉新罗的风土人情。《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的内容... 8世纪初,日本权臣长屋王于宅邸设宴为新罗使节饯行。宴会上众人所作《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是研究日本与新罗汉诗外交的宝贵资料。宴会参与者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和汉诗创作能力,熟悉新罗的风土人情。《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的内容表明宴会的氛围融洽、关系亲睦友好,但部分汉诗鲜明地宣扬日本的宗主国地位,强烈地表现出日本的“小中华”意识。日本开展的汉诗外交生动彰显出汉诗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辐射力与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外交 《于长王宅宴新罗客》组诗 长屋王宅诗宴 “小中华”意识
下载PDF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重视汉诗英译之易失--古诗《墨梅》英译案例解析
11
作者 杨焱 《双语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25-31,共7页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研究中华民族生产、生活、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有效载体。做好汉诗英译工作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汉英两种语言迥异,分属不同语系。作为一种重要的...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研究中华民族生产、生活、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有效载体。做好汉诗英译工作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汉英两种语言迥异,分属不同语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汉英诗歌更是各有特点。使汉诗英译符合英语诗歌标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原作和译作在语言、文学和文化三个层面上的矛盾。诗歌翻译程度是有限的,翻译过程中“音”“形”“意”的损失不可避免。文本以古诗《墨梅》英译为案例,深入剖析了诗歌翻译中的“意失”“仪失”“诣失”与“艺失”。汉诗英译要正视这些易失问题,尽可能减少易失,才能更利于中国古典诗词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梅》 汉诗英译 易失
下载PDF
古代少数民族文人汉诗研究之意义何在?——读米彦青《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
12
作者 李珊珊 《励耘学刊》 2023年第2期293-302,311,共11页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以文献考证为基础,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创作的发展轨迹及独特面貌,并阐释了蒙古族汉诗创作与汉族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标志着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汉诗研究在方法、理论上的成熟。文章围绕著作主...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以文献考证为基础,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创作的发展轨迹及独特面貌,并阐释了蒙古族汉诗创作与汉族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标志着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汉诗研究在方法、理论上的成熟。文章围绕著作主要思路并结合具体内容,论及少数民族汉诗写作缘由、诗作特质、研究根本,将少数民族汉诗置于恰当的历史地位,以进一步明晰它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汉诗创作 文学交融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
下载PDF
论夏目漱石与汉诗文的渊源
13
作者 张彦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3期161-165,共5页
夏目漱石与汉文学,有着非常深远的渊源。在汉文学素养的基础上,再加上东方哲学和外国文学的造诣,创造性的诗情、诗意融合在一起,使夏目漱石的汉诗,产生了个性丰富的独特诗风。该文以夏目漱石与汉诗作为视点,具体通过其与正冈子规的汉诗... 夏目漱石与汉文学,有着非常深远的渊源。在汉文学素养的基础上,再加上东方哲学和外国文学的造诣,创造性的诗情、诗意融合在一起,使夏目漱石的汉诗,产生了个性丰富的独特诗风。该文以夏目漱石与汉诗作为视点,具体通过其与正冈子规的汉诗交流、汉诗文的学习过程及与唐宋古文的关系三方面论证,诠释夏目漱石与汉诗的渊源及从汉文学中汲取的素养。夏目漱石与汉诗的渊源始于青少年时代创作的《木屑录》,终于生命弥留之时倾心创作的大量汉诗,从其过程中可以窥视汉诗不但是漱石自我表现的原点,也是其自我治愈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夏目漱石的文学是“始于汉诗,终于汉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木屑录》 汉文学 汉诗 唐宋古文 渊源
下载PDF
东亚国别汉诗特征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严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9-307,共9页
东亚汉诗是中国文化艺术与东亚各国思想、语言、文学、艺术融合的结晶,是历史上东亚文化共同体的集中体现。东亚汉诗虽然有着相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规范,但是从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培育出来的东亚诗人,写出来的汉诗却往往有着形同神异... 东亚汉诗是中国文化艺术与东亚各国思想、语言、文学、艺术融合的结晶,是历史上东亚文化共同体的集中体现。东亚汉诗虽然有着相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规范,但是从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培育出来的东亚诗人,写出来的汉诗却往往有着形同神异的妙处。正是这些丰富的同中之异,表现出了东亚诗歌艺术精神的独特魅力,并对东亚各国诗歌文化乃至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汉诗 汉诗艺术 国别汉诗
下载PDF
單音漢字與漢詩詩體之内聯性
15
作者 蔡宗齊 《岭南学报》 2016年第2期277-326,共50页
本文首節對西方漢學界中盛行的漢字字形決定漢詩藝術的觀點提出質疑,後續六節則從分析漢字字音對漢詩藝術的影響入手,剥絲抽繭,一層層地尋繹漢詩詩體之内聯性。首先發現的是,漢字每個字的發音是單音節,而絶大多數字又是含有意義的詞或... 本文首節對西方漢學界中盛行的漢字字形決定漢詩藝術的觀點提出質疑,後續六節則從分析漢字字音對漢詩藝術的影響入手,剥絲抽繭,一層層地尋繹漢詩詩體之内聯性。首先發現的是,漢字每個字的發音是單音節,而絶大多數字又是含有意義的詞或是能與其他字結合的語素,從而使漢詩發展出一種獨一無二的節奏。此節奏的特點是韻律節奏和意義節奏總體是合二爲一,但兩者之間又存有分離的張力。其次,我們又探察到漢詩節奏與句法密不可分的關係。就傳統句法而言,每種詩體獨特的節奏都決定該詩體組詞造句的主要語序以及可以有何種變動的可能。從現代語法學句法的角度來看,每種詩體獨特的節奏決定了該詩體可以承載何種主謂句式,在時空邏輯的框架呈現何種主客觀現象,同時又可以承載何種題評句,超越時空邏輯關係來並列意象和言語,藉以激發讀者的想象活動。最後,我們從句法演繹到章法、篇法,發現三者都是遵循同樣的組織原則。主謂句所遵循的是時空和因果相連的綫性組織原則,而此原則運用在章節和詩篇的層次之上,便構造出連貫一致的綫性章節和詩篇。同樣,題評句所遵循的是時空和因果斷裂的組織原則,而此原則運用在章節和詩篇的層次之上,便構造出各種不同的斷裂章節和詩篇結構。需要强調的是,漢詩節奏、句法、結構之間的這種内聯不是靜止的關係,而是呈現不斷發展的動態。在近三千年的中國詩史中,爲了開拓新的詩境,詩人孜孜不倦地挖掘漢語自身演變(尤其是雙音化發展)所帶來的機會,借鑒不同的民間音樂曲調以及各類散文,不斷發展出音義皆流轉完美的新節奏,並創造出與之相應的新句式和新結構,爲新詩境的産生提供了所必須的語言空間。新節奏、句式、結構的同時産生通常標誌著一種新詩體的誕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漢字與中國詩歌 漢詩語法 漢詩節奏 漢詩句法 漢詩結構 漢詩藝術
下载PDF
汉诗学与古代朝鲜时调歌辞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7-132,共6页
朝鲜李朝时期,朝鲜汉诗人对中国汉诗所表现的主题、采用的艺术形式及审美标准进行了大量借鉴,并与本国的民歌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立的诗歌形式——时调。时调歌辞的发展衍变表明:汉文诗歌的发展,使朝鲜国文诗歌得到艺术上的提升和创作... 朝鲜李朝时期,朝鲜汉诗人对中国汉诗所表现的主题、采用的艺术形式及审美标准进行了大量借鉴,并与本国的民歌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立的诗歌形式——时调。时调歌辞的发展衍变表明:汉文诗歌的发展,使朝鲜国文诗歌得到艺术上的提升和创作发展的机会;而朝鲜国文诗歌反过来又推动朝鲜汉诗的进步发展和本民族特色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 古代朝鲜汉诗 时调歌辞 东亚汉诗文化
下载PDF
崔庆昌汉诗研究
17
作者 孙娜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5-127,155,共14页
崔庆昌与李达、白光勋合称“三唐诗人”,其诗学主张是全面宗唐。他的学习对象是唐诗整体,对整个唐王朝时期的唐诗都进行了学习模仿。他提倡率性直白的情感表达,重视诗歌的音乐性;其诗歌风格整体偏向于中晚唐的清苦,又带有边塞诗的刚劲;... 崔庆昌与李达、白光勋合称“三唐诗人”,其诗学主张是全面宗唐。他的学习对象是唐诗整体,对整个唐王朝时期的唐诗都进行了学习模仿。他提倡率性直白的情感表达,重视诗歌的音乐性;其诗歌风格整体偏向于中晚唐的清苦,又带有边塞诗的刚劲;其诗境清澈澄明,诗意清新自然。崔庆昌虽没有诗学理论流传于世,但他的创作实践对朝鲜朝中期汉诗转向全面宗唐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庆昌 三唐诗人 朝鲜朝 汉诗 宗唐
下载PDF
遣唐使藤原宇合汉诗里的中国典故及中国思想
18
作者 王佳南 卜朝晖 《文化与传播》 2023年第2期42-49,共8页
遣唐使藤原宇合是日本奈良时代出色的汉诗人之一,他留在《怀风藻》中的六首汉诗体现了其极高的汉文学修养。在用典方面,宇合汉文学素养深厚,用典多、来源广,且能够根据表达需要突破典故使用惯例,甚至能够将和歌技法融入汉诗创作。在思... 遣唐使藤原宇合是日本奈良时代出色的汉诗人之一,他留在《怀风藻》中的六首汉诗体现了其极高的汉文学修养。在用典方面,宇合汉文学素养深厚,用典多、来源广,且能够根据表达需要突破典故使用惯例,甚至能够将和歌技法融入汉诗创作。在思想方面,宇合主要受到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其中儒家思想更为主要,宇合的创作体现出对儒家民本思想的认可,对道家思想则主要吸收了其纵情山水、隐逸遁世的部分,但仅以之为文学创作之用而非人生指导,佛教思想在宇合汉诗中则没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诗 藤原宇合 用典研究 思想研究
下载PDF
日本汉诗新生运命的契机——评马歌东《日本汉诗溯源比较研究》附录《日本汉诗精选五百首》
19
作者 黄大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日本 汉诗 马歌东 《日本汉诗溯源比较研究》 书评 附录 《日本汉诗精选五百首》 古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