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黄芩素通过调控miR-451/PI3K/AKT/RXRA/Bcl-2信号通路改善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
1
作者 吴佩亮 王良兴 黄晓颖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73-183,共11页
目的:评价汉黄芩素对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HPH)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在体内采用成年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建立HPH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低氧(H+Saline)组、低氧+汉黄芩素(H+w)组。造模3周后,使用压力传感... 目的:评价汉黄芩素对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HPH)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在体内采用成年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建立HPH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低氧(H+Saline)组、低氧+汉黄芩素(H+w)组。造模3周后,使用压力传感器系统采集小鼠血流动力学指标;肺小动脉管壁直径/管总直径(WT/TT)、肺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来评估肺动脉结构重塑;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汉黄芩素作用于HPH潜在靶点及分子信号通路。在体外采用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MPASMCs),将细胞分为5组:常氧(N)组、低氧(H+PBS)组、低氧+低剂量汉黄芩素(H+40μmol/L w)组、低氧+高剂量汉黄芩素(H+80μmol/L w)组、低氧+高剂量汉黄芩素+740Y-P(H+80μmol/L w+740Y-P)组。N组在常氧(5%CO_(2),21%O_(2),74%N2,37℃)环境中培养48 h,H+PBS、H+40μmol/L w、H+80μmol/L w、H+80μmol/L w+740Y-P组在低氧(5%CO_(2),3%O_(2),92%N2,37℃)环境中培养48 h。通过CCK-8、Ed U法检测评估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和伤口愈合/划痕实验用于检测评估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RXRA/Bcl-2信号通路的主要蛋白(P-PI3K、PI3K、P-AKT、AKT、RXRA、Bcl-2)的表达,并利用PI3K通路激活剂740Y-P进行功能回补实验;RT-q PCR检测汉黄芩素对miR-451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汉黄芩素对PI3K/AKT/RXRA/Bcl-2通路上游调控因子CAB39和MIF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MPASMCs的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小鼠右心室压力(RVSP)显著增加(P<0.05),肺动脉结构发生显著重构,经汉黄芩素干预后MPASMCs的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小鼠RVSP显著下降(P<0.05),肺动脉结构重塑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中PI3K/AKT/RXRA/Bcl-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I3K、p-AKT、RXRA、Bcl-2表达显著升高;与低氧组相比,汉黄芩素干预组中PI3K/AKT/RXRA/Bcl-2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功能回补实验证实在缺氧条件下,激活PI3K通路能够显著削弱汉黄芩素对MPASMCs增殖抑制效应。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中CAB39和MIF表达水平显著上升,miR-451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5);与低氧组相比,汉黄芩素干预组中CAB39和MIF表达水平显著下降,miR-451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miR-451 inhibitor干预能够部分逆转汉黄芩素对MPASM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抑制效应(P<0.05)。结论:汉黄芩素可能通过上调mi R-451的表达靶向调控CAB39和MIF进而抑制PI3K/AKT/RXRA/Bcl-2信号通路,抑制低氧诱导的MPASMCs的增殖和迁移、改善HPH小鼠右心室压力和肺动脉结构重塑,最终缓解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PI3K/AKT/RXRA/BCL2通路 miR-451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汉黄芩素促进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大鼠Th17/Treg细胞平衡
2
作者 邓娟 王秀芳 孙瑞青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WG)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大鼠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出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伴刀豆球蛋白A(ConA,12.5 mg/kg)溶液构建AIH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平分为AIH组、L-WG组(10 mg...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WG)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大鼠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出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伴刀豆球蛋白A(ConA,12.5 mg/kg)溶液构建AIH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平分为AIH组、L-WG组(10 mg/kg)、M-WG组(20 mg/kg)、H-WG组(30 mg/kg)、H-WG+VPA组[30 mg/kg WG+300 mg/kg Notch信号通路激活剂丙戊酸(VPA)],每组10只,每天给药1次,持续10 d。ELISA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及肝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脾脏Th17/Treg细胞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脾脏类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以及肝组织Notch信号通路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结构正常,染色清晰;AIH组大鼠肝组织细胞出现水肿,细胞体积增大导致肝窦受压变窄,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少量坏死现象。AIH组较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白介素(IL)-17和IL-23含量、Th17细胞水平、Th17/Treg、RORγt、Notch、hes家族bHLH转录因子1(HES1)、含YRPW基序的bHLH转录因子hes相关家族1(HEY1)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IL-10和TNF-β含量、Treg细胞水平、Foxp3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AIH组相比,L-WG组、M-WG组、H-WG组肝损伤情况得到改善,ALT、AST活性、IL-17和IL-23含量、Th17细胞水平、Th17/Treg、RORγt、Notch、HES1、HEY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IL-10和TNF-β含量、Treg细胞水平、Foxp3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VPA逆转了H-WG对AIH大鼠的改善效果。结论WG可能通过下调Notch信号通路促进AIH大鼠Th17/Treg细胞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NOTCH信号通路 自身免疫性肝炎 TH17/TREG细胞
下载PDF
汉黄芩素调节AMPK/SIRT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庆贵 陈康 +1 位作者 郭召 骞立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0-416,共7页
目的 探究汉黄芩素(WOG)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模型组(Model组)... 目的 探究汉黄芩素(WOG)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WOG组(WOG-L组,50mg/kg)、高剂量WOG组(WOG-H组,100 mg/kg)和高剂量WOG+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WOG-H+CC组,100 mg/kg WOG+0.2 mg/kg Compound C),每组12只。Model组、WOG-L组、WOG-H组、WOG-H+CC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与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OPF)大鼠模型。放射性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检测大鼠股骨痂骨密度(BMD)。通过三点弯曲实验和压缩实验对大鼠股骨骨生物力学进行检测。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骨钙素(OC)、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HE染色观察骨折处骨痂的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组织中AMPK/SIRT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骨折愈合评分、股骨上、下端骨痂BMD、骨痂最大位移、最大应力和最大负荷、血清OC、PICP水平、股骨组织中AMPK磷酸化水平、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骨折端未见骨痂生长,骨折线清晰,骨小梁较细,数量减少,间隙增大,结构紊乱疏松。与Model组相比,WOG-H组大鼠骨折愈合评分、股骨上、下端骨痂BMD、骨痂最大位移、最大应力和最大负荷、血清OC、PICP水平、股骨组织中AMPK磷酸化水平、SIR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有连续性骨痂包绕贯穿于骨折端,髓腔再通,骨折线模糊不清,骨小梁形态较完整。Compound C减弱了WOG对OPF大鼠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结论 WOG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促进OPF大鼠的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汉黄芩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移植瘤抑制作用影响
4
作者 钱云英 钱桂英 +2 位作者 顾伟群 倪海燕 蔡奚梅 《系统医学》 2023年第4期31-35,共5页
目的探究汉黄芩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常熟市中医院的50只Balb/c小鼠进行宫颈癌荷瘤模型造模,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模型对照组... 目的探究汉黄芩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常熟市中医院的50只Balb/c小鼠进行宫颈癌荷瘤模型造模,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模型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25 mg/kg环磷酰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小鼠灌胃25 mg/kg、50 mg/kg、100 mg/kg汉黄芩素。处死小鼠取出瘤体,比较各组肿瘤质量、体积,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取出胸腺、脾脏并计算相关脏体指数。将小鼠肿瘤分为两份,一份采用伊红-美兰(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另一份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PI3K、AKT、p-AKT表达情况。结果阳性对照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为69.63%,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7.78%、54.81%和31.85%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为77.78%高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PI3K、AKT及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PI3K、AKT和p-AKT表达量接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黄芩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宫颈癌 荷瘤小鼠 抑制生长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汉黄芩素在骨关节炎中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段航 王林华 +1 位作者 邝高艳 卢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30-4035,共6页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具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持续的氧化应激。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汉黄芩素通过抑制软骨或者软骨细胞的氧化应激、炎症、基质降解等关键分子学效应来发挥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从而延缓骨关节炎的病情进展。汉黄芩...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具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持续的氧化应激。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汉黄芩素通过抑制软骨或者软骨细胞的氧化应激、炎症、基质降解等关键分子学效应来发挥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从而延缓骨关节炎的病情进展。汉黄芩素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诱导低水平的ROS,通过激活ROS/ERK/Nrf2/HO-1-SOD2-NQO1信号轴调节氧化还原介导的Nrf2/ARE通路,从而调节软骨细胞的代谢。氧化还原调节剂具有抗炎和软骨保护剂的潜力,汉黄芩素作为一种有希望的候选药物,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前景,不断明确汉黄芩素对骨关节炎的多途径、多靶点的调控机制,将为开发汉黄芩素的衍生物或类似化合物提供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骨关节炎 研究进展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汉黄芩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邹曲 符丹丹 +1 位作者 范腾阳 欧阳瑶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Wog)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8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Wog低、高剂量组(灌胃给药,50、100 mg/kg),氨茶碱组(阳性对照,灌胃给药,2.3 mg/kg),重组大鼠受体...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Wog)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8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Wog低、高剂量组(灌胃给药,50、100 mg/kg),氨茶碱组(阳性对照,灌胃给药,2.3 mg/kg),重组大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激活剂]组(尾静脉注射给药,8μg/kg),Wog高剂量+rRIPK1组(灌胃100 mg/kg Wog并尾静脉注射8μg/kg rRIPK1),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利用烟熏联合气管注射脂多糖的方法构建COPD模型。建模24 h后,进行给药处理;每天给药1次,持续4周。末次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的吸气峰流量(PIF)、呼气峰流量(PEF)、每分钟通气量(MV)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大鼠肺上皮细胞凋亡率,并测定大鼠肺组织中RIPK1、RIPK3、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mRNA和RIPK1、RIPK3、磷酸化MLKL(p-MLK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IF、PEF、MV、FEV_(1)/FVC比值显著降低(P<0.05),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增厚,肺上皮细胞凋亡率及RIPK1、RIPK3、MLKL mRNA和RIPK1、RIPK3、p-MLKL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Wog低、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而rRIPK1组大鼠对应指标却显著恶化(P<0.05),病理损伤也进一步加重;并且,rRIPK1可明显减弱高剂量Wog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和RIPK1/RIPK3/MLKL通路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Wog可能通过抑制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改善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炎症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
下载PDF
汉黄芩素调控TLR4/MAPK/NF-κB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
7
作者 张旭东 任桂灵 +2 位作者 陈慧慧 陈纭 朱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40-1846,共7页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DN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汉黄芩素低剂量组、汉黄芩素中剂量组、汉黄芩素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每组各10只。...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DN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汉黄芩素低剂量组、汉黄芩素中剂量组、汉黄芩素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1)联合高脂高糖喂养12周的方法构建DN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各组分别连续28 d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给药前和给药后间隔1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含量;28 d后,称大鼠体质量,生化分析法检测24 h尿蛋白量(24 h-Pro)和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纤维化状况,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蛋白TLR4、MAPK、NF-κB、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Ⅲ)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BG含量、24 h-Pro和血清BUN、SCr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出现肌束紊乱、炎性细胞浸润、弥漫性水肿、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增生,肾小管扩张,肾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及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胶原容积分数(CVF)升高(P<0.01);TLR4、MAPK、NF-κB、Col-Ⅰ、Col-Ⅲ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汉黄芩素各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FBG含量、24 h-Pro和血清BUN、SCr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体质量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纤维化明显改善,CVF明显降低(P<0.01);TLR4、MAPK、NF-κB、Col-Ⅰ、Col-Ⅲ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汉黄芩素可对DN大鼠肾纤维化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LR4/MAPK/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TLR4/MAPK/NF-κB 糖尿病肾病 肾纤维化
下载PDF
汉黄芩素抗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李静阳 向丽 +2 位作者 余鹏 张迪 孟宪丽 《中药与临床》 2023年第4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H1299与A549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作用,以期为汉黄芩素抗肺癌作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汉黄芩素对H1299和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汉黄芩素后续实验给药剂量;采用平板集落形成实验研究汉黄芩素对H1...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H1299与A549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作用,以期为汉黄芩素抗肺癌作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汉黄芩素对H1299和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汉黄芩素后续实验给药剂量;采用平板集落形成实验研究汉黄芩素对H1299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考察汉黄芩素对H1299和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汉黄芩素对H1299和A54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汉黄芩素可抑制H1299和A549细胞的生长,对H1299和A549细胞集落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表明汉黄芩素能有效抑制H1299和A549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汉黄芩素能够抑制H1299和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且随着给药浓度和给药时间的增加,细胞的迁移率减小。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汉黄芩素能将H1299和A549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且能促进H1299和A549细胞凋亡。结论:汉黄芩素能够抑制H1299和A549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阻滞细胞周期在G0/G1期并可促进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基于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的方式探究汉黄芩素抑制肺动脉平滑肌转化机制
9
作者 陈俞材 崔力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8-38,共1页
目的汉黄芩素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血管生成和抗纤维化的作用。然而,关于汉黄芩素对肺动脉高压(PH)的影响仍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阐明汉黄芩素抗肺动脉高压的潜在机制,并进一步通过肺动脉平滑... 目的汉黄芩素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血管生成和抗纤维化的作用。然而,关于汉黄芩素对肺动脉高压(PH)的影响仍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阐明汉黄芩素抗肺动脉高压的潜在机制,并进一步通过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生物学实验加以验证。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和分析了汉黄芩素抗PH的潜在靶点和通路。随后,用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诱导PASMC增殖,检测了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了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首先得到了40个与汉黄芩素抗PH作用相关的潜在靶点。基于PPI网络、GO和KEGG富集以及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汉黄芩素对PH的作用与PASMC的增殖和HIF-1α通路密切相关。结论汉黄芩素能有效抑制PDGF-BB介导的PASMC的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化。其抗增殖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HIF-1/NOX4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肺动脉高压 平滑肌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汉黄芩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
10
作者 侯亚莉 梅稳 +4 位作者 郭菲菲 贺明娟 吴国琼 夏婷 林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56-1465,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汉黄芩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特征靶点和分子通路,并通过细胞实验对关键靶点进行初步验证,阐述汉黄芩素治疗DR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汉黄芩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特征靶点和分子通路,并通过细胞实验对关键靶点进行初步验证,阐述汉黄芩素治疗DR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出汉黄芩素的作用靶点,利用比较毒理学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人类基因功能和网络分析数据库(Human Gene Function and Network Analysis Database,GenCLiP)、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DR的相关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Network,PPI),利用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tabase for Annotation 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汉黄芩素干预高浓度D-葡萄糖诱导ARPE-19细胞病变模型实验初步验证相关通路中的核心靶点,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分析靶点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筛选出汉黄芩素的潜在靶点204个,与DR相关的靶点313个,汉黄芩素靶点与DR靶点交集后获得30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汉黄芩素主要涉及渗透胁迫响应、膜筏和胰岛素受体底物结合等生物过程。KEGG靶点分析显示,糖尿病并发症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advanced glycation end receptor,AGE-RAGE)、内分泌抵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抵抗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信号通路基因富集较多。最后,通过体外ARPE-19细胞实验成功验证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中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 2,BCL2)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3)是重要靶点,提示汉黄芩素对DR有显著改善作用。结论利用网络药理学揭示了汉黄芩素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形式治疗DR疾病,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成功验证了AGE-RAGE信号通路中的核心靶点,为进一步阐释汉黄芩素治疗DR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AGE-RAGE通路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汉黄芩素通过调控JNK/AP-1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脑组织损伤的影响
11
作者 叶维 张红 +1 位作者 王莉 徐建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41-3246,共6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通过调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激活蛋白-1(AP-1)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CIS)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及脑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汉黄芩素低剂量组(0.07 mg/kg)、汉黄芩素高剂量组(0.14 mg/kg)...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通过调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激活蛋白-1(AP-1)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CIS)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及脑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汉黄芩素低剂量组(0.07 mg/kg)、汉黄芩素高剂量组(0.14 mg/kg)、丁苯酞组(20 mg/kg)、汉黄芩素高剂量+JNK激活剂(Anisomycin)组(0.14 mg/kg+5 mg/kg),每组20只。对照组大鼠仅切开皮肤、分离血管,不进行拴线处理,其余各组均按照改良的线栓法构建CIS模型。建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每天1次,连续14 d。Zea-Longa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p-JNK1、p-c-Jun、p-c-Fos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损伤严重,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组织含水量、MDA水平、神经细胞凋亡率、p-JNK1、p-c-Jun、p-c-Fos蛋白表达升高(P<0.05),SOD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汉黄芩素各剂量组和丁苯酞组以上指标改善(P<0.05);Anisomycin减弱了高剂量汉黄芩素对CIS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及脑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汉黄芩素可能通过抑制JNK/AP-1信号通路来改善CIS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及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JNK/AP-1信号通路
下载PDF
汉黄芩素通过Hippo-YAP1信号通路调控胆囊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
12
作者 陶英奇 李少一 廖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11期847-851,856,共6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WOG)调节Hippo-YAP1信号通路对胆囊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将GBC-SD细胞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WOG-L、M、H组,汉黄芩素20、50、100μmol/L)、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4 mg/L)...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WOG)调节Hippo-YAP1信号通路对胆囊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将GBC-SD细胞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WOG-L、M、H组,汉黄芩素20、50、100μmol/L)、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4 mg/L)。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小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血管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WOG各剂量组和吉西他滨组细胞增殖活性及增殖蛋白CyclinD1表达,迁移和侵袭能力及蛋白MMP12、MMP9、MMP14表达,细胞血管形成能力,抗凋亡蛋白Bcl-2,Hippo-YAP1通路蛋白p-MST1、YAP1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表达,Hippo-YAP1通路蛋白MST1、p-YAP1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吉西他滨组与WOG-H组细胞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OG可以调节Hippo-YAP1通路中MST1表达量,抑制YAP1磷酸化表达,从而抑制胆囊癌GBC-SD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形成,促进GBC-SD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汉黄芩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Hippo-YAP1信号通路
下载PDF
汉黄芩素调节SIRT1/Nrf2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铁死亡的影响
13
作者 胡晓英 吴建发 +2 位作者 王鹰 姜伶俐 柳洲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943-949,共7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Wog)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大鼠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EM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CT组)、EM模型组(EM组)、Wog低剂量组(Wog L组)、Wog高剂量组(Wog H组)、Wog+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抑制剂(EX527)组...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Wog)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大鼠铁死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EM大鼠模型,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CT组)、EM模型组(EM组)、Wog低剂量组(Wog L组)、Wog高剂量组(Wog H组)、Wog+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抑制剂(EX527)组。给药4周后,检测异位病灶体积,ELISA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白介素-1β(IL-1β)、IL-6的含量,HE染色观察异位内膜组织病理损伤,普鲁士蓝染色检测铁离子聚集情况,铁离子比色法检测Fe^(2+)浓度,Western blot检测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铁蛋白轻链(FT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T组相比,EM组大鼠异位内膜组织腺体较少,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铁离子沉积,异位病灶体积、E2、P、IL-1β、IL-6、Fe^(2+)水平升高,SIRT1、Nrf2、GPX4、FTL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EM组相比,Wog L、Wog H组异位内膜组织腺体增加,离子沉积少见,异位病灶体积、E2、P、IL-1β、IL-6、Fe^(2+)水平降低,SIRT1、Nrf2、GPX4、FTL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Wog H组相比,Wog+EX527组大鼠异位内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铁离子沉积增加,异位病灶体积、E2、P、IL-1β、IL-6、Fe^(2+)水平升高,SIRT1、Nrf2、GPX4、FTL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Wog可能通过激活SIRT1/Nrf2信号通路抑制EM大鼠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 铁死亡 沉默调节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
下载PDF
汉黄芩素对气虚模型LLC种植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4
作者 毛跃程 邢代君 +4 位作者 刘心宁 蔡厚昊 黄国栋 曲泓霖 郑心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6期1-9,15,共10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气虚模型LLC种植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N型)用烟熏法建立小鼠气虚模型后,构建气虚型LLC肺癌皮下种植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小鼠随机分为气虚荷瘤组、汉黄芩...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气虚模型LLC种植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N型)用烟熏法建立小鼠气虚模型后,构建气虚型LLC肺癌皮下种植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小鼠随机分为气虚荷瘤组、汉黄芩素高剂量组、汉黄芩素中剂量组、汉黄芩素低剂量组,每组6只。另取6只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汉黄芩素混悬液;正常组、气虚荷瘤组小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15 d。给药过程中每4 d测量1次体质量和肿瘤体积。给药结束后剖取小鼠肿瘤、脾脏和胸腺称定质量,并采用HE染色法对肿瘤、肝脏和肾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外周血中的辅助T细胞(CD3+、CD4+)、杀伤T细胞(CD3+、CD8+)、调节性T细胞(Treg)(CD3+、CD4+、CD25+、Foxp3+)、NK细胞(CD3-、CD19+)和B细胞(CD3-、CD49b+)的比例,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气虚荷瘤组小鼠喜蜷卧,活动度减弱,毛发脱落且蓬松凌乱,毛色发灰,欠光泽,精神萎靡,饮食量较正常组小鼠下降。给药结束后,5组小鼠去瘤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虚荷瘤组比较,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瘤体体积和瘤体质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抑瘤率分别为55.68%、56.84%、76.33%。与正常组比较,气虚荷瘤组小鼠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与气虚荷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与气虚荷瘤组比较,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瘤体组织可见较多坏死区域,且肿瘤细胞的排列相对紊乱;肝肾组织均未见明显病变。与正常组比较,气虚荷瘤组小鼠外周血CD3+CD4+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CD3-CD19+B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CD3-CD49b+NK细胞比例有所升高,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虚荷瘤组比较,汉黄芩素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CD3+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CD3+CD8+T细胞比例、CD3-CD19+B细胞比例和CD3-CD49b+NK细胞比例与气虚荷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黄芩素可以抑制种植瘤的生长,同时可以提高外周血CD3+CD4+T细胞的比例,提高CD4+/CD8+比值,改善免疫抑制状态,获得更好的免疫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汉黄芩素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 小鼠
下载PDF
汉黄芩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8
15
作者 黎丹戎 张汉英 +2 位作者 张玮 李力 黄昕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4-538,共5页
目的端粒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可能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一个理想靶点。已有的研究表明,汉黄芩素体外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和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该研究旨在评价汉黄芩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端粒酶活性是... 目的端粒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可能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一个理想靶点。已有的研究表明,汉黄芩素体外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和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该研究旨在评价汉黄芩素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端粒酶活性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将移植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裸鼠随机分为5组:汉黄芩素高剂量组(600mg·kg-1)、汉黄芩素低剂量组(300mg·kg-1)、空白对照组、顺铂治疗组(3mg·kg-1)和联合用药(顺铂+汉黄芩素)组,定期检测裸鼠的体重及肿瘤体积,裸鼠移植瘤组织分别提取DNA、RNA和蛋白质,用Southern印迹杂交法测定端粒长度、RT-PCR扩增观察端粒酶基因hTERT的表达、TRAP-PCR-银染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动物实验表明,汉黄芩素对SKOV3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高剂量组抑瘤率达56.67%(与对照组比较,P=0.002);低剂量组抑瘤率达38.10%(P=0.019),化疗组抑瘤率达50.83%(P=0.004),联合用药(顺铂+汉黄芩素)组的抑瘤率为66.9%,优于单独使用组(P=0.002);不同浓度汉黄芩素组肿瘤组织的端粒长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汉黄芩素对瘤体端粒酶基因hTERT表达、端粒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而且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结论汉黄芩素在体内具有抗肿瘤和抑制端粒酶活性的作用,抑制强度与剂量成正比,抑瘤率与顺铂合用有相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卵巢癌 端粒酶 端粒 HTERT基因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清肝散结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 被引量:37
16
作者 赵亮 王新霞 +4 位作者 吕磊 吴文应 朱臻宇 柴逸峰 张国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318,共6页
目的对清肝散结颗粒(猫人参、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及黄芩等)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学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同时进行测定,建立制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XterraRp.C,。色... 目的对清肝散结颗粒(猫人参、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及黄芩等)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学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同时进行测定,建立制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XterraRp.C,。色谱柱(3.0mm×100mm,3.5Ixm),流动相为乙腈(A)与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mL/min,柱温20℃,紫外检测波长为275nm,进样量5txL,运行时间60min。结果5个待测化合物与周围干扰峰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黄芩苷4.604—460.4wg/mL(r=0.9999);汉黄芩苷0.7704—77.04斗g/mL(r=0.9996);野黄芩苷0.4157—41.57斗g/mL(r=0.9998);黄芩素0.8456~84.56斗∥mL(r=0.9999);汉黄芩素0.7992~79.92斗g/mL(r=0.9997),Et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3%(n=3),平均回收率在97%~102%之间(n=6)。清肝散结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含有量分别为3.798、0.8299、0.1805、0.1589、0.0726mg/g。结论该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实用性强,可用于清肝散结颗粒中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散结颗粒 黄芩 黄芩 黄芩 黄芩 汉黄芩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酶法提取黄芩中黄芩素、汉黄芩素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宏志 喻春皓 +1 位作者 高钧 赵广荣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51-854,共4页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法提取黄芩中黄芩素、汉黄芩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以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浸提倍数、加酶量、pH、温度、时间对纤维素酶解反应的影响。结果:实验确定了纤维素酶解黄芩药材的...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法提取黄芩中黄芩素、汉黄芩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以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浸提倍数、加酶量、pH、温度、时间对纤维素酶解反应的影响。结果:实验确定了纤维素酶解黄芩药材的最佳工艺条件:浸提倍数20,加酶量20 U/g药材,pH 4.8,温度50℃,时间8 h。结论:与传统水煎提取工艺相比,酶法提取工艺提取使得黄芩中黄芩素提取率提高了5倍、汉黄芩素提取率提高了近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提取 黄芩 黄芩 汉黄芩素
下载PDF
汉黄芩素对流感病毒感染肺泡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9
18
作者 吴莹 金叶智 +2 位作者 吴珺 于雪飞 郝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3-538,共6页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对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感染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产生促炎症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流感病毒感染NR8383细胞1 h后,加入含汉黄芩素的培养基(终浓度16 mg/L),药物作用后6 h...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对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感染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产生促炎症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流感病毒感染NR8383细胞1 h后,加入含汉黄芩素的培养基(终浓度16 mg/L),药物作用后6 h、12 h和24 h,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前列腺素E2(PGE2)、磷脂酸A2(PLA2)和白三烯B4(LTB4)的含量;药物作用后8 h、24 h、36 h和48 h,生化法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4 h、8 h、18 h和24 h,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药物作用后24 h,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内TNF-α和MCP-1的mRNA水平。结果:汉黄芩素抑制了流感病毒感染NR8383细胞后TNF-α、MCP-1的转录和表达(P<0.01),降低了PGE2、PLA2、LTB4和MDA的含量(P<0.05);减少了NO和iNOS的产生(P<0.05),增强了SOD的活性(P<0.05)。结论:汉黄芩素明显抑制了流感病毒感染后肺泡巨噬细胞内各种炎症相关因子的产生,具有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流感病毒A型 巨噬细胞 肺泡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汉黄芩素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杜玥 陈笑艳 +1 位作者 杨汉煜 钟大放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汉黄芩素浓度的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方法 血浆样品经液 液萃取后 ,进行色谱分离 ,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 ,使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 (APCI) ,在正离子条件下选择反应监测 (SRM)方式进行扫描 ,用于定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汉黄芩素浓度的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方法 血浆样品经液 液萃取后 ,进行色谱分离 ,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 ,使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 (APCI) ,在正离子条件下选择反应监测 (SRM)方式进行扫描 ,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m z 2 84 8→m z 2 6 9 5 (汉黄芩素 )和m z 2 5 4 7→m z 198 5 (葛根黄豆苷元 ,内标 )。结果 线性范围为 0 2 5~ 2 0ng·mL- 1 ,最低定量浓度为 0 2 5ng·mL- 1 。以质控样品 (QC)计算 ,在各浓度水平下 ,此法的批内精密度 (RSD)为 2 2 %~ 13 1% ,批间精密度为 5 9%~ 7 3% ;准确度 (RE)为 - 0 3%~ 1 3%。结论此法灵敏、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液萃取 血浆药物浓度 植物药 中药
下载PDF
汉黄芩素对人NK细胞杀伤胃癌MKN45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许琳 王营 +3 位作者 陈复兴 刘军权 吕小婷 陈永强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04-808,共5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人NK细胞杀伤胃癌MKN45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经rhIL-2诱导培养NK细胞;不同浓度的汉黄芩素分别作用于NK细胞24 h、48 h及72 h后CCK8法检测NK细胞增殖情况;不...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人NK细胞杀伤胃癌MKN45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经rhIL-2诱导培养NK细胞;不同浓度的汉黄芩素分别作用于NK细胞24 h、48 h及72 h后CCK8法检测NK细胞增殖情况;不同浓度汉黄芩素作用NK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NK细胞GraB、IFN-γ、PFP、CD107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K细胞p-Akt、β-catenin、Bcl-2、p-ERK的表达;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胃癌细胞株MKN45的杀伤活性。结果 0.2~50μg/ml的汉黄芩素作用NK细胞24 h、48 h及72 h后,NK细胞的增殖率增高;同一质量浓度汉黄芩素作用48 h后的NK细胞的增殖率最高且在12.5μg/ml时达最高峰;汉黄芩素3.1~12.5μg/ml作用NK细胞48 h后:NK细胞的GraB、IFN-γ、PFP、CD107a表达增加、NK细胞的p-Akt、β-catenin表达增加、NK细胞对胃癌MKN45细胞的杀伤活性增高。结论汉黄芩素能够促进NK细胞的增殖,其促进NK细胞的增殖可能与Wnt信号传导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汉黄芩素增加NK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可能与汉黄芩素上调NK细胞GraB、PFP、IFN-γ及CD107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NK细胞 杀伤活性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