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池壁泥与池底泥原核菌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
26
1
作者
张会敏
王艳丽
+7 位作者
孟雅静
李安军
周庆伍
胡心行
刘国英
李兰
黄艳
邢新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80-187,共8页
通过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16SrDNA V4可变区,分析新老窖池的池底泥和池壁泥的原核菌群结构。新窖池池壁泥中的菌群结构最单一,主要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85.59%)和产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5.63%);其次为新窖池的池底泥...
通过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16SrDNA V4可变区,分析新老窖池的池底泥和池壁泥的原核菌群结构。新窖池池壁泥中的菌群结构最单一,主要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85.59%)和产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5.63%);其次为新窖池的池底泥、老窖池的池壁泥和老窖池的池底泥。老窖池池底泥的原核菌群组成最丰富,最显著的特征为氨基酸菌(Aminobacterium,11.85%)、沉积菌属(Sedimentibacter,2.08%)和未知菌属(37.6%)的含量最多。4组窖泥样本中,老窖池池底泥的pH值(5.69)和铵态氮含量(2.54 g/kg)最高,乙醇和各种有机酸酯的含量最小,这是成熟老窖池池底泥菌群所形成的完善代谢链的作用结果。窖泥样本的理化性质为分析窖泥菌群的老熟过程提供了依据。老窖泥的16S rDNA拷贝数比新窖泥高1~2个数量级,表明老窖泥的原核菌群丰度较高。通过冗余相关分析发现:乙酸(32.9%)和水分(20.6%)与窖泥原核菌群的相关性最高且极显著(P<0.01),说明乙酸和水分在窖泥原核菌群的老熟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池底
泥
池壁泥
理化因子
原核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浓香型白酒窖泥的真核菌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孟雅静
张会敏
+6 位作者
王艳丽
梁金辉
周庆伍
王银辉
刘国英
何宏魁
李安军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103,共8页
本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池壁泥与池底泥真核菌群结构。老窖池底泥的6个样本中只有1个样本扩增并测序成功,说明老窖池池底泥真菌含量非常少。门水平上,窖泥的绝对优势门均为Ascomycota(98.80%~63.14%),新老...
本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池壁泥与池底泥真核菌群结构。老窖池底泥的6个样本中只有1个样本扩增并测序成功,说明老窖池池底泥真菌含量非常少。门水平上,窖泥的绝对优势门均为Ascomycota(98.80%~63.14%),新老池底泥真菌组成更相似,新老池壁泥真菌组成更相似。属水平上,新窖池底泥中Candida占绝对优势(82.79%),老窖池底泥中只有Candida(97.24%),新老池壁泥的真菌组成更接近且更丰富,优势属包括Candida(11.99%vs 3.72%)、Pichia(3.69%vs 5.09%)、Aspergillus(4.87%vs 4.41%)等。老窖池底泥的p H值(5.69)、铵态氮(2.54 g/Kg)、乙酸(689.97 mg/Kg)和K+(1252.19 mg/Kg)含量最高;新窖池底泥总酯(7.12 mg/g)最高。聚类分析显示池底泥真核菌群的聚类效果更集中。冗余分析(RDA)表明,Ca2+与池底泥真核菌群呈强烈正相关,解释度最高(45.9%),具极显著贡献(p<0.01),说明Ca^2+含量对池底泥的真核菌群组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池壁泥
池底
泥
真核菌群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池壁泥与池底泥原核菌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
26
1
作者
张会敏
王艳丽
孟雅静
李安军
周庆伍
胡心行
刘国英
李兰
黄艳
邢新会
机构
安徽省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80-187,共8页
基金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资助基金项目。
文摘
通过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16SrDNA V4可变区,分析新老窖池的池底泥和池壁泥的原核菌群结构。新窖池池壁泥中的菌群结构最单一,主要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85.59%)和产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5.63%);其次为新窖池的池底泥、老窖池的池壁泥和老窖池的池底泥。老窖池池底泥的原核菌群组成最丰富,最显著的特征为氨基酸菌(Aminobacterium,11.85%)、沉积菌属(Sedimentibacter,2.08%)和未知菌属(37.6%)的含量最多。4组窖泥样本中,老窖池池底泥的pH值(5.69)和铵态氮含量(2.54 g/kg)最高,乙醇和各种有机酸酯的含量最小,这是成熟老窖池池底泥菌群所形成的完善代谢链的作用结果。窖泥样本的理化性质为分析窖泥菌群的老熟过程提供了依据。老窖泥的16S rDNA拷贝数比新窖泥高1~2个数量级,表明老窖泥的原核菌群丰度较高。通过冗余相关分析发现:乙酸(32.9%)和水分(20.6%)与窖泥原核菌群的相关性最高且极显著(P<0.01),说明乙酸和水分在窖泥原核菌群的老熟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池底
泥
池壁泥
理化因子
原核微生物群落
Keywords
Chinese strong-flavor Baijiu
bottom pit mud
wall pit mu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prokaryotic microbial communities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浓香型白酒窖泥的真核菌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孟雅静
张会敏
王艳丽
梁金辉
周庆伍
王银辉
刘国英
何宏魁
李安军
机构
安徽省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103,共8页
文摘
本研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池壁泥与池底泥真核菌群结构。老窖池底泥的6个样本中只有1个样本扩增并测序成功,说明老窖池池底泥真菌含量非常少。门水平上,窖泥的绝对优势门均为Ascomycota(98.80%~63.14%),新老池底泥真菌组成更相似,新老池壁泥真菌组成更相似。属水平上,新窖池底泥中Candida占绝对优势(82.79%),老窖池底泥中只有Candida(97.24%),新老池壁泥的真菌组成更接近且更丰富,优势属包括Candida(11.99%vs 3.72%)、Pichia(3.69%vs 5.09%)、Aspergillus(4.87%vs 4.41%)等。老窖池底泥的p H值(5.69)、铵态氮(2.54 g/Kg)、乙酸(689.97 mg/Kg)和K+(1252.19 mg/Kg)含量最高;新窖池底泥总酯(7.12 mg/g)最高。聚类分析显示池底泥真核菌群的聚类效果更集中。冗余分析(RDA)表明,Ca2+与池底泥真核菌群呈强烈正相关,解释度最高(45.9%),具极显著贡献(p<0.01),说明Ca^2+含量对池底泥的真核菌群组成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池壁泥
池底
泥
真核菌群
理化性质
Keywords
strong flavor Baijiu
bottom pit mud
wall pit mud
eukaryotic microbial communitie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S26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池壁泥与池底泥原核菌群结构分析
张会敏
王艳丽
孟雅静
李安军
周庆伍
胡心行
刘国英
李兰
黄艳
邢新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浓香型白酒窖泥的真核菌群结构分析
孟雅静
张会敏
王艳丽
梁金辉
周庆伍
王银辉
刘国英
何宏魁
李安军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