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3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地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系统井群加权优化方法研究
1
作者 陈帆 史浙明 +5 位作者 贾永锋 臧永歌 廉新颖 姜永海 冉泽宇 尚长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14,共14页
井群布设是地下水修复抽出处理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提高抽出处理技术的修复效率,以某污染场为研究对象,建立非线性-动态-多目标的模拟-优化模型,以污染物去除率最高、修复达标时间最短、资金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设定单井、双井、三... 井群布设是地下水修复抽出处理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提高抽出处理技术的修复效率,以某污染场为研究对象,建立非线性-动态-多目标的模拟-优化模型,以污染物去除率最高、修复达标时间最短、资金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设定单井、双井、三井模式下不同的抽出流量,采用加权优化方法对井群布设方案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单井模式修复效果较差,侧重资金成本时双井模式抽出方案修复效果整体较优,侧重达标时间成本时三井模式抽出方案修复效果整体较优;单井模式恒定流量抽出修复效果较优,多井模式下后期若适当降低抽出流量,可减少总抽出量,节省资金成本,井群动态管理可提高修复效率。研究验证了加权优化方法在井群优化应用中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可为加权优化方法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在抽出处理技术的井群布设优化中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下水 抽出处理技术 加权优化方法 多目标优化 动态修复
下载PDF
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治理污染地下水的工程化应用现状
2
作者 邬润泽 徐斌 +2 位作者 徐申 张蔚 张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0-405,415,共7页
近年来中国地下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对此高度重视。目前国内的地下水修复技术总体较为落后,物耗、能耗较高,且缺乏长效治理手段。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不易造成生态安全风险等优点,但是受限于技术水平,土著微... 近年来中国地下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对此高度重视。目前国内的地下水修复技术总体较为落后,物耗、能耗较高,且缺乏长效治理手段。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不易造成生态安全风险等优点,但是受限于技术水平,土著微生物法修复地下水在中国的工程应用中较少。综述了土著微生物修复地下水的总体工艺,介绍了土壤及地下水中土著微生物的性质及培养模式,对比选取注射井和直推式两种注入技术,以及国内外应用土著微生物修复地下水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土著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工程化应用中的瓶颈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著微生物 地下水污染 原位修复 注入技术
下载PDF
基于高级化学氧化技术的VOCs污染地下水修复工程实践与效果评价
3
作者 赵志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0026-0029,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级化学氧化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污染地下水领域的应用潜力。经过严谨的实验安排与方案筛选,我们筛选出了最佳的氧化策略,针对各类螯合剂、药剂比例及用量实施了精细研究。实验数据表明,Fenton体系在CHCl3...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级化学氧化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污染地下水领域的应用潜力。经过严谨的实验安排与方案筛选,我们筛选出了最佳的氧化策略,针对各类螯合剂、药剂比例及用量实施了精细研究。实验数据表明,Fenton体系在CHCl3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去除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螯合剂理成为首选,在恰当的药物配比与剂量下,可去除常规生物处理难以除去的污染物。此项工艺技术在应对现实地下水污染问题上,已彰显显著成效,地下水污染的治理与修复,目前已探寻到一种高效且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化学氧化技术 地下水污染修复 FENTON体系 螯合剂
下载PDF
芬顿试剂氧化处理苯和甲苯污染地下水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杜威 苏燕 +2 位作者 袁浩巍 桑志伟 陈文倩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1期7-9,共3页
地下水受到苯与甲苯等苯系物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本试验利用芬顿试剂氧化处理苯和甲苯污染地下水,首先分析氧化还原电位(ORP)和pH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然后分别改变H_(2)O_(2)与苯系物、Fe^(2+)的摩尔比,研究其对修复效果的影... 地下水受到苯与甲苯等苯系物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本试验利用芬顿试剂氧化处理苯和甲苯污染地下水,首先分析氧化还原电位(ORP)和pH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然后分别改变H_(2)O_(2)与苯系物、Fe^(2+)的摩尔比,研究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H_(2)O_(2)与苯系物的摩尔比为10∶1,H_(2)O_(2)与Fe^(2+)的摩尔比为2∶1时,苯和甲苯污染地下水修复效果最佳。芬顿试剂对苯和甲苯污染地下水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未来可以应用在实际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下水 芬顿试剂 氧化处理 甲苯
下载PDF
1,2,3-三氯丙烷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代小丽 王硕 +1 位作者 李佳斌 魏燕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3-1217,1224,共6页
综述了1,2,3-三氯丙烷(TCP)的理化性质、毒性、在环境中的迁移特性、赋存状态及降解机制,重点介绍了TCP污染地下水的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并指出高效TCP降解菌的筛选、高活性TCP降解酶制剂的制备及零价金属与生物... 综述了1,2,3-三氯丙烷(TCP)的理化性质、毒性、在环境中的迁移特性、赋存状态及降解机制,重点介绍了TCP污染地下水的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并指出高效TCP降解菌的筛选、高活性TCP降解酶制剂的制备及零价金属与生物刺激联合修复是TCP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三氯丙烷 污染地下水 迁移特性 赋存状态 降解机制 修复技术
下载PDF
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修复的PRB反应介质试验研究
6
作者 陈彦美 张玉 +3 位作者 李锐颖 梁龙飞 陈洁 姜晓萱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3-215,共13页
我国存在大量的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由于它们在运行之前没有采取严格的防渗防污措施,垃圾渗滤液下渗导致当地地下水严重污染。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中的渗透性反应墙(PRB)技术由于其运行成本低、能长期有效运行、不影响生态环境等... 我国存在大量的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由于它们在运行之前没有采取严格的防渗防污措施,垃圾渗滤液下渗导致当地地下水严重污染。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中的渗透性反应墙(PRB)技术由于其运行成本低、能长期有效运行、不影响生态环境等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以湖北省石首市某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批次试验,探索了PRB单一反应介质类型、反应温度、单一反应介质投加量、复合反应介质配比对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并通过SEM、XRD、FT-IR对不同反应介质的污染物去除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3种单一反应介质即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包裹微球、生物炭和聚合氯化铝(P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改性膨润土对污染地下水中六价铬、氨氮、COD、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9.96%、98.97%、88.58%、99.20%;在研究区地下水温度变化范围内,温度对单一反应介质去除污染物性能的影响不大;单一反应介质投加量对六价铬、氨氮和总磷最终去除率的影响不大,仅对COD的去除效果有影响,反应时间为120 h时1 g/100 mL的单一反应介质投加量下污染地下水中COD的去除率为88.58%,3 g/100 mL和5 g/100 mL的单一反应介质投加量下对COD的去除率均可达98.42%;按照3种单一反应介质2∶1∶1的质量比制备的复合反应介质,反应时间为120 h时其对污染地下水中六价铬、氨氮、COD、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9.61%、96.03%、81.25%、99.20%。该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利用PRB技术修复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的地下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 污染地下水修复 渗透性反应墙(PRB)技术 复合反应介质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沿程变化规律
7
作者 李奇聪 耿晓玲 《天津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25-28,共4页
为研究不同滤层下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的效果,采用锰砂-陶粒-锰砂为滤料的三级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研究了全跌水曝气方式和全机械曝气方式的滤速分别为2、3、4、5、6 m/h时,滤层沿程出水水质情况。结果为全机械曝气滤柱在各滤速下,... 为研究不同滤层下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的效果,采用锰砂-陶粒-锰砂为滤料的三级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研究了全跌水曝气方式和全机械曝气方式的滤速分别为2、3、4、5、6 m/h时,滤层沿程出水水质情况。结果为全机械曝气滤柱在各滤速下,出水铁(Fe)、锰(Mn)、氨氮和高锰酸盐4项指数均能达标。全跌水曝气滤速为2 m/h时,出水4项指标均能达标;滤速为3、4 m/h时,仅出水Fe达标,Mn和氨氮不能达标。表明水中Fe在经过1500 mm滤层以后均能达标,增加曝气装置,不仅能够提升水中Mn、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空间,还能提高水中Mn、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 接触氧化法 陶粒 锰砂 曝气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污染地下水的迁移与渗透反应墙净化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凡 谌伦建 +3 位作者 徐冰 马娇 邢宝林 苏发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97-1706,共10页
煤炭地下气化符合我国能源低碳绿色转型发展方向,但地下水污染已成为限制其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之一。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是地下水原位修复的研究热点之一。结合有井式地下气化的特点,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渗透反应墙体厚度以及净化材... 煤炭地下气化符合我国能源低碳绿色转型发展方向,但地下水污染已成为限制其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之一。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是地下水原位修复的研究热点之一。结合有井式地下气化的特点,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渗透反应墙体厚度以及净化材料等对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扩散和净化修复效果的影响。在对流扩散方程的基础上,假设:(1)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净化所涉及的质量转移与液相和固相吸附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差势、固相当前吸附质量浓度与潜在最大吸附质量浓度的差势和过程时间等因素有关。(2)活性炭较强的吸附性能可能导致固相吸附质量浓度逐渐累积而不再随外界液相质量浓度变化而解吸,采用有限元法和θ-格式迭代建立数值模型,利用MATLAB编写相应数值计算程序,对污染物迁移扩散以及吸附净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污染水的修复效果随渗透反应墙墙体厚度增加而增强,但增强幅度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减弱,墙体厚度的增加对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墙体材料吸附净化速率越大,渗透反应墙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越好,渗透反应墙的吸附净化速率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也呈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墙体厚度与材料的吸附净化活性之间存在协同效应,构建渗透反应墙时应根据墙体材料的吸附净化速率,合理确定渗透反应墙的厚度,以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地下水污染 渗透反应墙 迁移扩散
下载PDF
渗透式反应墙技术(PRB)修复污染地下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谢飞 张宇 +2 位作者 李冰 王向华 王水 《环境科技》 2023年第1期66-72,共7页
近年来,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治理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同时在治理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渗透式反应墙(PRB)技术作为地下水修复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造价运维费用低、修复效果好、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特点。通过对... 近年来,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治理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同时在治理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渗透式反应墙(PRB)技术作为地下水修复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造价运维费用低、修复效果好、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特点。通过对PRB技术原理结构、活性反应介质、施工工法及国内、外工程实践案列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总结,阐述了PRB技术优、劣势及适合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剖析PRB技术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时展望了PRB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沿江化工园区污染场地的地下水修复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PRB 活性介质 施工工法
下载PDF
活性炭改性土-膨润土泥浆墙阻隔苯酚污染地下水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琴 贾卓 +3 位作者 黎建刚 唐红梅 詹聪 赵勇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1-260,共10页
为了增加土-膨润土泥浆墙回填材料对污染物的阻滞性能,本文采用活性炭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坍落度和土柱实验研究了添加活性炭对土-膨润土泥浆墙施工和易性、渗透性和兼容性能的影响,明确了活性炭添加量对泥浆墙渗透性和兼容性的作用规律... 为了增加土-膨润土泥浆墙回填材料对污染物的阻滞性能,本文采用活性炭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坍落度和土柱实验研究了添加活性炭对土-膨润土泥浆墙施工和易性、渗透性和兼容性能的影响,明确了活性炭添加量对泥浆墙渗透性和兼容性的作用规律。实验结果显示,满足泥浆墙墙体材料施工和易性要求的含水率范围随着活性炭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活性炭质量分数为2%~10%的改性土-膨润土泥浆墙墙体材料渗透系数均小于1.0×10^(-7)cm/s,满足垂直阻隔墙渗透系数要求。当活性炭质量分数≤2%时,活性炭的添加对墙体材料与苯酚溶液的兼容性能没有影响;随着活性炭质量分数的增大,苯酚对其不利影响加剧。当活性炭质量分数增大至10%时,活性炭改性土-膨润土泥浆墙不适用于苯酚污染地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土-膨润土泥浆墙 活性炭 渗透性能 兼容性能
下载PDF
氧气微纳米气泡曝气异位修复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效果研究
11
作者 白梅 刘志彬 +3 位作者 詹良通 范占煌 元妙新 刘朱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6,共9页
针对城市固废填埋场场地地下水污染的修复难题,提出氧气微纳米气泡(OMNB)曝气异位修复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方法.为研究该方法的效果,首先对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开展OMNB曝气与氧气常规(OCB)曝气室内试验,通过对比两种曝气的传质效率、曝气... 针对城市固废填埋场场地地下水污染的修复难题,提出氧气微纳米气泡(OMNB)曝气异位修复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方法.为研究该方法的效果,首先对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开展OMNB曝气与氧气常规(OCB)曝气室内试验,通过对比两种曝气的传质效率、曝气前后水样的微生物活性和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研究了OMNB曝气的污染物去除效率,之后对OMNB曝气前后的水样进行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同步荧光光谱(SFS)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分析研究OMNB曝气前后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种类及浓度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OMNB曝气与OCB曝气的体积传质系数分别为0.265 s^(-1)和0.005 s^(-1).在曝气后第30 d时,OMNB曝气与OCB曝气处理的水样的脱氢酶活性(DHA)分别提高了151%和84%,OMNB曝气处理水样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约为95%、50%和10%.OMNB曝气后,水样中DOM聚合度增加,芳香性、疏水性降低,水样中类蛋白物质和可溶性微生物产物的浓度显著降低.OMNB曝气在增强水样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同时可以发挥一定的化学氧化作用.OMNB曝气是一种可行的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固废填埋场 地下水污染 微纳米气泡曝气 生物修复 化学氧化
下载PDF
数值模拟在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回灌修复技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杜川 陈素云 李厚恩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113-120,共8页
受污染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较深影响,采取经济合理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尤为关键。抽出-处理-回灌技术是修复污染地下水的典型代表,溶质运移数值模拟是研究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以北京某地块石油类污染地下水... 受污染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较深影响,采取经济合理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尤为关键。抽出-处理-回灌技术是修复污染地下水的典型代表,溶质运移数值模拟是研究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以北京某地块石油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针对重污染区域采用中心抽水-四周回灌和对整个污染区采用逐排处理两种方案,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模式下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时空迁移规律,确定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针对重污染区优先处理时,将污染物处理达标需要约23 d;针对整个污染区采用逐排处理时,则需要6~7个处理周期(每周期24 d)。对重污染区域优先处理的模式可短期内使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有效削减高浓度峰值,结合逐排抽出-回灌的修复模式,可更有效地使全区污染物浓度达到修复目标,两种模式结合使用具备技术可行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修复 抽出-处理-回灌技术 数值模拟 污染物运移预测
下载PDF
化学氧化法处理高铁锰微污染地下水的实验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玉华 陈芳 +1 位作者 李艳凤 张春娜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研究高铁锰微污染地下水化学氧化处理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以NaClO、O3作氧化剂处理含高铁、锰的微污染地下水,通过对比单独氧化剂氧化与氧化剂联用后处理水质氧化效果,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TFe质量浓度4~5 m... 目的研究高铁锰微污染地下水化学氧化处理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以NaClO、O3作氧化剂处理含高铁、锰的微污染地下水,通过对比单独氧化剂氧化与氧化剂联用后处理水质氧化效果,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TFe质量浓度4~5 mg/L,Mn质量浓度5~6 mg/L,CODMn质量浓度3 mg/L,水温10~15℃,pH7.0~7.5时,采用臭氧氧化,反应30 min,投加量增加到7 mg/L时,反应后水中TFe、Mn、CODMn达标,NH3-N不达标;采用次氯酸钠氧化,反应30 min,投加量增加到50 mg/L,Mn和NH3-N不达标;原水经过NaClO和O3联合氧化处理,O3投加量3 mg/L,NaClO投加量25 mg/L,处理后水质达标.结论可采用Na-ClO和O3联合氧化法处理高铁、锰的微污染地下水,先投加O33 mg/L,氧化15 min,再投加NaClO 25 mg/L,氧化时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处理 污染地下水 铁、锰 氧化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技术应用于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恒震 胡黎明 辛鸿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15-120,共6页
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修复工作势在必行。对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综述有机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以及微纳米气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将微纳米气泡应用于地下水原位修复。提出微纳米气泡强化修复... 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修复工作势在必行。对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在综述有机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以及微纳米气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将微纳米气泡应用于地下水原位修复。提出微纳米气泡强化修复技术的现场应用方案,利用微纳米气泡的高效气体传质以及存在时间长的特性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实现污染物去除。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可以大范围提高地下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有效修复地下水体。研究表明,微纳米气泡强化修复技术节能高效、环境友好,在有机污染地下水修复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下水 原位修复 微纳米气泡 现场方案 数值模型
原文传递
PRB反应介质火山渣净化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特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晟瑀 张玉玲 +1 位作者 苏小四 张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93-398,共6页
以石油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火山渣为天然活性可渗透反应格栅(PRB)反应介质,进行净化总石油烃(TPH)的性能和作用机理的研究。颗粒分级实验表明:粒径为0.25~2.00 mm的火山渣,对TPH及特征污染物苯、萘、菲、十八烷的去除效果均为80%... 以石油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火山渣为天然活性可渗透反应格栅(PRB)反应介质,进行净化总石油烃(TPH)的性能和作用机理的研究。颗粒分级实验表明:粒径为0.25~2.00 mm的火山渣,对TPH及特征污染物苯、萘、菲、十八烷的去除效果均为80%以上。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理论上最大吸附量为1.7mg/g。联合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进行作用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火山渣的蜂窝状孔隙和突起有利于物理吸附作用,火山渣赋存硅盐促进了化学吸附作用,水体中烃类有机化合物和火山渣在微观尺度上的有效碰撞对火山渣中的[SiO4]4-四面体结构产生微扰,同时烃类有机官能团与[Si-O]、[Si-H]键间发生了分子间键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B反应介质 火山渣 石油类污染地下水 净化
下载PDF
生物可渗透性反应墙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虹 张兰英 +2 位作者 刘娜 高松 李志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9,共5页
采用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协同微生物作用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进行室内模拟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PRB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运行200d后,生物PRB前端介质总石油烃(TPH)含量高,15个取样点的TPH质量浓度为0.74~5.4... 采用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协同微生物作用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进行室内模拟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PRB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运行200d后,生物PRB前端介质总石油烃(TPH)含量高,15个取样点的TPH质量浓度为0.74~5.42mg/L,后端介质TPH含量较低且分布较均匀,10个取样点中TPH均低于0.29mg/L,生物PRB出水中未检出TPH。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生物PRB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物PRB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随着横向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其中B2与B5取样点微生物相似度最高,达83.1%。在生物PRB前端TPH浓度高的部位,微生物群落较为稳定,多样性较低,而后端TPH浓度低的部位,微生物群落不稳定,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污染地下水 可渗透性反应墙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NaCl改性沸石对含铁锰微污染地下水处理效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玉华 常启雷 +2 位作者 林长宇 李妍 朴芬淑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6-970,共5页
目的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提高去除微污染含铁锰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效能.方法采用NaCl溶液对天然沸石进行浸泡改性,分别用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过滤试验考察改性沸石的吸附和过滤效果.结果改性沸石对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吸... 目的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提高去除微污染含铁锰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效能.方法采用NaCl溶液对天然沸石进行浸泡改性,分别用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过滤试验考察改性沸石的吸附和过滤效果.结果改性沸石对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吸附和过滤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当原水中铁、锰、氨氮和有机物分别为2.23mg·L-1、2.16mg·L-1、3.57mg·L-1和2.38mg·L-1时,NaCl改性沸石对其吸附容量分别是天然沸石的2.29、2.20、1.47和1.58倍.动态过滤试验与静态吸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改性沸石对氨氮和有机物的过滤效果均优于锰砂,特别是氨氮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平均提高48.85个百分点.结论沸石经NaCl溶液浸泡改性后,其对水中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吸附和过滤性能均明显提高,且同时除氨氮和有机物效能较锰砂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下水 改性沸石 铁锰 过滤
下载PDF
PRB修复铬污染地下水反应介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晓蒙 张焕祯 刘峻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74-177,共4页
传统的抽出处理技术治理铬污染地下水时,耗时长、效率低、投资与成本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年来兴起的PRB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PRB技术的关键在于反应介质的研究,活性炭、沸石、铁屑等具有较好的除铬性能,但选择性差、易堵塞,混... 传统的抽出处理技术治理铬污染地下水时,耗时长、效率低、投资与成本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年来兴起的PRB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PRB技术的关键在于反应介质的研究,活性炭、沸石、铁屑等具有较好的除铬性能,但选择性差、易堵塞,混合反应介质可以克服其缺点。同时,对反应介质的研究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应加强其工程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B 污染地下水 反应介质
原文传递
滤料组合方式对接触氧化法处理复合微污染地下水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玉华 李艳凤 +1 位作者 于军 闫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8-543,共6页
目的考察不同滤料组合方式的净化效果,探索最优滤料组合方式.方法采用接触氧化过滤工艺,在滤速1 m/h条件下,选取锰砂、沸石、陶粒、硅藻土4种滤料,采用不同组合方式构建3个滤柱处理复合微污染地下水.结果接触氧化过滤工艺对水中铁和氨... 目的考察不同滤料组合方式的净化效果,探索最优滤料组合方式.方法采用接触氧化过滤工艺,在滤速1 m/h条件下,选取锰砂、沸石、陶粒、硅藻土4种滤料,采用不同组合方式构建3个滤柱处理复合微污染地下水.结果接触氧化过滤工艺对水中铁和氨氮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运行稳定后,锰砂-陶粒、锰砂-硅藻土、锰砂-沸石滤柱成熟后:铁的平均去除率为91.95%、93.62%、92.97%.;锰的平均去除率为10.19%、10.13%、10.95%;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52.83%、50.26%、69.99%;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21.07%、23.26%、15.06%.结论锰砂-陶粒、锰砂-硅藻土、锰砂-沸石3种滤料组合方式对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的去除效果差别不大.相对而言,锰砂-硅藻土去除总铁和有机物的能力略强;锰砂-沸石去除氨氮的能力略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氧化法 滤料组合 复合微污染地下水 腐植酸
下载PDF
过氧化氢预氧化去除受污染地下水中铁、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文华 吴慧芳 孙士权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5,共3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过氧化氢投量、进水pH、预氧化时间及原水本底成分对过氧化氢预氧化去除长沙市近郊某镇受污染地下水中铁、锰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投加量为0.13 mg·L-1时,铁、锰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8%和25.6%...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过氧化氢投量、进水pH、预氧化时间及原水本底成分对过氧化氢预氧化去除长沙市近郊某镇受污染地下水中铁、锰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投加量为0.13 mg·L-1时,铁、锰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8%和25.6%;酸性环境有利于铁、锰的去除,当pH=5.01时,铁、锰的去除率达到最大的94.6%和48.0%;预氧化60 min,锰的去除率达到最大的56.2%,而铁的去除率随预氧化时间的增长无明显变化,保持在90%左右;原水本底成分对过氧化氢预氧化除锰的效果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下水 过氧化氢 预氧化 除铁 除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