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空气污染治理——基于城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李兰兰 梁雪 +1 位作者 李晶晶 焦建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6,共8页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日度空气污染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阶段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不同污染物治理效果、时间和区域异质性等角度分析了政策效应的差异。结果指出:第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PM_(10)、SO_(2)、NO_(2)、CO;第二,相比“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对NO_(2)的减排效应更高,且实现对O_(3)的协同治理;第三,“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因供暖时期、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空气污染治理 异质性分析
原文传递
惯例转移要素分析:来自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利基项目间学习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王江 王丽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7,128,共11页
针对项目间学习的惯例转移进行研究,梳理了惯例转移的概念及内涵,从理论上探讨惯例转移与内外部环境、知识能力以及团队互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构建影响惯例转移的重要因素组合,通过对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针对项目间学习的惯例转移进行研究,梳理了惯例转移的概念及内涵,从理论上探讨惯例转移与内外部环境、知识能力以及团队互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构建影响惯例转移的重要因素组合,通过对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定量化分析,以评价惯例转移难易程度。通过2015—2019年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惯例转移定量分析,发现惯例转移受不同环境要素影响,并且处在不断进化的学习过程中。知识资源、经济环境对于多数惯例转移是重要的、起作用的要素,易于在其他环境中发生转移,而末端型治理增加了知识资源(通用知识)的转移难度。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要素是惯例转移过程的主要冲突因素,使惯例难以在其他环境中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例转移 项目间学习 大气污染治理 要素分析 环境要素组合
下载PDF
基于功能区的跨界大气污染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3
作者 陶希东 《创新》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跨界大气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议题。实施跨行政区的功能区治理是解决跨界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跨界大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但基于行政区的治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气的跨界... 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跨界大气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议题。实施跨行政区的功能区治理是解决跨界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跨界大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但基于行政区的治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气的跨界污染问题。文章在分析跨界大气污染及其在我国的区域表现的基础上,指出了基于行政区的污染治理模式的固有弊端,提出了“功能区治理”的基本思路及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跨界污染 行政区 功能区 跨界污染治理
下载PDF
砷污染治理背景下阳宗海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时空分布模式及驱动因子
4
作者 郑昕 陈丽 +8 位作者 仇菲 张涛 张昭阳 尚丽 白宁静 陈小林 赵帅营 孔令阳 陈光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2,共9页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流域开发持续的背景下,砷污染已成为我国部分水体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目前对砷污染防控的生态效应与修复效果评价仍缺乏系统识别。湖泊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是重要的生产者,砷等重金属污染可以直接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物...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流域开发持续的背景下,砷污染已成为我国部分水体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目前对砷污染防控的生态效应与修复效果评价仍缺乏系统识别。湖泊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是重要的生产者,砷等重金属污染可以直接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物种演替和初级生产力水平,浮游植物已成为指示砷污染水平及其生态效应的敏感指标。本研究以长期受到砷污染胁迫并经历污染治理的阳宗海为研究对象,设置南、中、北3个调查位点,于2015年4月-2019年12月对浮游植物和水质因子开展季节调查和空间分析,通过识别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时空分布模式与驱动因子,评价了砷污染与治理下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机制和生态修复效果。调查结果显示,采样期间阳宗海浮游植物以蓝藻门为主,浮游植物的生物量范围为0.7~30.4 mg/L,平均生物量在2016年最低((3.0±1.8)mg/L)、在2017年最高((10.5±8.9)mg/L)。ANOVA分析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生物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而空间差异不明显。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阳宗海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砷浓度和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水体温度和p H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砷和水温是驱动阳宗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的显著环境因子。由此可见,在重金属污染湖泊经过修复后,水体砷遗留物的毒性效应仍然对浮游植物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物可能具有长期的沉积物释放作用与持久的生态毒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宗海 浮游植物 生物量 污染 污染治理
下载PDF
环境中的氟及其环境效应与污染治理
5
作者 张宇琦 徐惠风 +2 位作者 文波龙 路鑫雨 罗那那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4,共11页
氟是自然界中固有元素,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并且在化工、医疗、农业等领域中用于制成新型材料以改善人类生活。然而大量非自然衍生出的氟化物进入环境中,导致环境及生物体氟过量,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环境质量,对人类健康和... 氟是自然界中固有元素,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并且在化工、医疗、农业等领域中用于制成新型材料以改善人类生活。然而大量非自然衍生出的氟化物进入环境中,导致环境及生物体氟过量,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环境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因此,氟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整理分析了氟在环境中的分布、来源以及不同环境介质中氟的赋存形态和生物、非生物影响因素,并且对其在土壤-水-植物中迁移转化过程、吸附解吸规律以及污染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指出进一步深入开展氟环境行为、环境效应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氟污染的治理和环境过程调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特征 环境效应 污染治理
下载PDF
考虑知识累积的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最优投资与社会计划者最优污染税率设计
6
作者 李慧泉 毛世平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1,共9页
本文基于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最优投资与社会计划者最优污染税率设计的研究问题,建立一个考虑知识积累时生产单一产品的垄断企业最优控制模型。研究表明:(1)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控制系统都存在唯一的鞍点均衡;(2)在寡... 本文基于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最优投资与社会计划者最优污染税率设计的研究问题,建立一个考虑知识积累时生产单一产品的垄断企业最优控制模型。研究表明:(1)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控制系统都存在唯一的鞍点均衡;(2)在寡头企业决策和社会计划者决策的条件下,当两个控制系统均衡时,存在唯一的最优污染税率;(3)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企业的污染治理投资和生产水平高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污染治理投资和生产水平;(4)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的污染累积和企业单位产品的污染排放量(即企业的污染治理技术)低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污染累积企业单位产品的污染排放量。本研究丰富了考虑知识累积时企业污染治理技术创新行为的研究理论,对具有知识累积特征企业的创新管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累积 污染治理技术 最优投资 污染
下载PDF
纳米限域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程美娜 陈燚钧 +3 位作者 刘锋 李娟红 杨海亮 刘忻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8,共16页
纳米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具有广泛前景,然而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纳米颗粒及活性中心易团聚失活的问题。将纳米粒子的活性中心限制在载体的孔道内,构建出新型纳米限域材料可以有效克服这一缺点。同时,凭借材料的纳米限域效应,一定程度上... 纳米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具有广泛前景,然而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纳米颗粒及活性中心易团聚失活的问题。将纳米粒子的活性中心限制在载体的孔道内,构建出新型纳米限域材料可以有效克服这一缺点。同时,凭借材料的纳米限域效应,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水的氢键网络结构,并会影响反应中中间活性粒子的演化、传质速率、晶体的生长和成核阶段过程,以及提高局部空间内反应底物的浓度。本文系统梳理了纳米限域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纳米限域材料在吸附和高级氧化降解污染物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纳米限域材料在环境污染物治理领域的研发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限域效应 材料制备 催化降解 高效吸附 污染治理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视野下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8
作者 帅清华 甘黎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
我国当前的农业补贴政策总体上更倾向于保障农业发展而忽略生态环境,导致未能有效应对农业面源污染,这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对我国当前的农业补贴政策进行全面剖析,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业生态补贴的相关建议,以... 我国当前的农业补贴政策总体上更倾向于保障农业发展而忽略生态环境,导致未能有效应对农业面源污染,这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对我国当前的农业补贴政策进行全面剖析,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业生态补贴的相关建议,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污染治理 农业补贴政策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立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期150-152,共3页
自中国开始持续加大城市环境管理力度后,大气污染逐渐成为管理重点,因此还应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针对大气污染实况做好全面治理工作。通过以城市环境管理为基础,首先剖析大气污染造成的具体危害与主要原因,其次阐述当前大气... 自中国开始持续加大城市环境管理力度后,大气污染逐渐成为管理重点,因此还应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针对大气污染实况做好全面治理工作。通过以城市环境管理为基础,首先剖析大气污染造成的具体危害与主要原因,其次阐述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现状,最后指明科学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管理 大气污染危害 大气污染治理 空气质量
下载PDF
地表水监测中的污染治理措施研究
10
作者 张鑫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0122-0125,共4页
环境监测中应更加重视地表水检测、问题综合分析、原因了解和具体改进,这对改善地表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是优化整体环境的重要举措。尽管近年来各种新技术和设备不断用于地表水探测,但由于工作环境和个人技能的限制,并没有完全达到所预测... 环境监测中应更加重视地表水检测、问题综合分析、原因了解和具体改进,这对改善地表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是优化整体环境的重要举措。尽管近年来各种新技术和设备不断用于地表水探测,但由于工作环境和个人技能的限制,并没有完全达到所预测的效果,仍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本文简单分析了地表水检测存在的不足,并对改进措施做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监测 污染治理措施
下载PDF
山西省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浅议
11
作者 刘杉杉 许晓雪 党晓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1期149-151,共3页
作为全国能源基地,山西省的煤炭、电力、钢材、水泥等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发展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考验。为了全面改善大气环境,国家要求审计部门对山西省的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及时的绩效审计,以提高治理工作成效。本文旨在介绍山西省大... 作为全国能源基地,山西省的煤炭、电力、钢材、水泥等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发展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考验。为了全面改善大气环境,国家要求审计部门对山西省的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及时的绩效审计,以提高治理工作成效。本文旨在介绍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并对该省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开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环境绩效审计 大气污染治理
下载PDF
水土环境中镧污染治理研究进展
12
作者 何芳宇 刘祖文 +1 位作者 田帅 张立楠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1,177,共6页
概述了La在水土环境中的来源、转移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总结了水土环境中La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实例分析比较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耦合技术等常用治理手段的优缺点,就复合污染和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应... 概述了La在水土环境中的来源、转移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总结了水土环境中La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实例分析比较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耦合技术等常用治理手段的优缺点,就复合污染和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应该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结合各技术的优点,更好地进行La污染治理。从实际工程中的研究缺口和理论需求设计的角度对La污染治理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旨在为La污染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污染来源 水土环境 污染治理 吸附
下载PDF
污染治理前后小清河上游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水质评价
13
作者 杨青 唐厚全 +4 位作者 张水燕 田勇 郑琳琳 薛飞 刘建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64,共14页
为研究小清河污染治理前后浮游植物群落与水质变化,分别于2015年(治理前)和2020年(治理后)在小清河上游进行采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样品中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5种,2020年样品中共检出4门31种。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污染治理前... 为研究小清河污染治理前后浮游植物群落与水质变化,分别于2015年(治理前)和2020年(治理后)在小清河上游进行采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样品中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5种,2020年样品中共检出4门31种。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污染治理前后的浮游植物种类、密度都发生了显著改变。相比治理前,治理后的硅藻门和绿藻门相对丰度分别上升了51.6个百分点和13.3个百分点,蓝藻门下降了62.9个百分点,小环藻(Cyclotella spp.)取代微囊藻(Microcysitis spp.)成为绝对优势种,群落类型由蓝藻型演替为硅藻型。相似性分析结果和相似度百分比分析结果表明,小清河上游群落特征发生显著改变。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结果显示,治理后的S2与S3采样点群落特征表现出差异,S4与S1采样点群落特征相似。通过冗余分析发现,治理后,TP、DO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明显减弱,TN、NH_(3)-N、pH是目前影响群落特征的主要指标,主城区氮磷污染对浮游植物的影响范围由S2、S3、S4采样点缩小到S2采样点。治理前后的小清河上游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lef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治理后的小清河上游水质处于α-中污染状态,较治理前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演替 污染治理 水质评价
下载PDF
“政府市场规制+核心企业绿色采购”视角下中小制造企业污染治理策略演化
14
作者 何奇龙 唐娟红 罗兴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5,共8页
为破解中小制造企业污染治理困境,探索多主体协同治理新路径,本文构建由地方政府、核心企业、中小制造企业构成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地方政府通过市场规制作用于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借助供应链主导优势倒逼中小制造企业污染治理的机理... 为破解中小制造企业污染治理困境,探索多主体协同治理新路径,本文构建由地方政府、核心企业、中小制造企业构成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地方政府通过市场规制作用于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借助供应链主导优势倒逼中小制造企业污染治理的机理,以及合作共治成为演化稳定均衡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核心企业主导治理的成本越小、声誉奖励或惩罚越大,越能促进核心企业主导治理,而税收优惠规制手段只有在主导治理成本大于两倍的声誉奖励或惩罚时,才发挥正向激励作用。(2)核心企业绿色采购提升了中小制造企业污染治理积极性,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作为平衡中小制造企业收益的补充方式,在采购量带来的额外收益小于两倍的治理成本时将发挥正向促进作用。(3)媒体曝光率在中小制造企业污染治理净收益大于不治理净收益时,发挥正向激励作用。(4)博弈主体成本收益满足一定条件时,系统演化稳定于理想的均衡状态(1,1,1)。“地方政府市场规制+核心企业绿色采购”视角下三方行为演化机理的研究,为中小制造企业污染协同治理提供了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规制 供应链核心企业 中小制造企业 演化博弈 污染治理
下载PDF
企业污染治理的绿色信贷和社会资本协调性--基于环境政策框架
15
作者 王昕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随着宏观污染治理措施效应的缩减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如何持续优化绿色信贷和环境政策,逐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污染治理,成为现行可持续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2009—2021年上市企业年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实证检验环境政策、绿色... 随着宏观污染治理措施效应的缩减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如何持续优化绿色信贷和环境政策,逐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污染治理,成为现行可持续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2009—2021年上市企业年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实证检验环境政策、绿色信贷和社会资本对企业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绿色信贷与社会资本的相互协同矛盾依然存在,但三者共同对企业污染治理的推进效应显著,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科技型企业、绿色企业、污染企业和西部地区中表现更明显。因此,应合理布局以精准控制绿色信贷投放,多渠道引导以发挥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污染治理,完善平台以构建全球环境治理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社会资本 企业污染治理 三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基于FAHP的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效果评价研究
16
作者 申云凤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在对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效果进行评价时,若不能及时对污染治理状态数据展开归一化处理,会直接降低后续评价效果。为有效提升生活垃圾污染治理评价效果,提出基于FAHP的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效果评价研究。该方法基于传感器获取生活垃圾污染数据... 在对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效果进行评价时,若不能及时对污染治理状态数据展开归一化处理,会直接降低后续评价效果。为有效提升生活垃圾污染治理评价效果,提出基于FAHP的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效果评价研究。该方法基于传感器获取生活垃圾污染数据,对数据整合建立污染数据集,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再根据数据处理结果,结合问卷结果提取生活垃圾治理效果评价指标,构建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合FAHP方法获取模型中各项评价指标的权值,完成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效果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精度和效率均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HP方法 生活垃圾 污染治理效果 评价研究
下载PDF
大型露天建筑绿色施工扬尘污染治理方法研究
17
作者 崔洪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4期109-113,共5页
扬尘对人体和周边环境都具有很大的危害。为实现绿色施工,进行扬尘污染治理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研究一种大型露天建筑绿色施工扬尘污染治理方法。该研究从白果中提取纤维素并制备成纳米纤维素,再制成纳米纤维素抑尘剂。将纳米纤维素抑尘... 扬尘对人体和周边环境都具有很大的危害。为实现绿色施工,进行扬尘污染治理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研究一种大型露天建筑绿色施工扬尘污染治理方法。该研究从白果中提取纤维素并制备成纳米纤维素,再制成纳米纤维素抑尘剂。将纳米纤维素抑尘剂喷洒到地面,固化后实现扬尘污染治理。根据是否喷洒抑尘剂,设置实验组和对照度,实施吸湿保水性能测试和风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吸湿强度更高、保水率更大,土样质量损失率、TSP浓度更大,说明纳米纤维素抑尘剂喷洒能够保持土样湿润性,增强了土样的抗风蚀性能,起到了扬尘污染治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露天建筑 绿色施工 抑尘剂 扬尘污染治理方法 吸湿保水性能
下载PDF
污泥基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黎媛萍 邹斌 +6 位作者 贾舜尧 陈鹏宇 朱晨阳 刘政伟 周天运 赵一 朱梨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随着我国水处理厂普及率逐渐上升,剩余污泥产量增长迅速,且因其危害性高、难处理的特点,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备受关注。污泥基生物炭是以污泥为原料通过热解方式制得的固体产物,因其良好的吸附和催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介质中各类污染物... 随着我国水处理厂普及率逐渐上升,剩余污泥产量增长迅速,且因其危害性高、难处理的特点,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备受关注。污泥基生物炭是以污泥为原料通过热解方式制得的固体产物,因其良好的吸附和催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介质中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本文对污泥基生物炭的制备方法、热解温度对其理化性能的影响及其改性处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催化机理研究、回收再利用和应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前景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基生物炭 有机物 重金属 改性 环境污染治理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机融入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以水污染治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为例
19
作者 王程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生态文明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文明形态,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价值导向、育人理念方面同条共贯。在深入挖掘与水污染治理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涉水领域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水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水污染治理国内外新兴科学技... 生态文明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文明形态,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价值导向、育人理念方面同条共贯。在深入挖掘与水污染治理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涉水领域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水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水污染治理国内外新兴科学技术、重大水污染事件典型案例、污染物违规违法处理处置典型案件等思政案例的基础上,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构建了蕴含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实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有机融入,以期为高职院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和环境保护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污染治理技术 课程教学 思政案例 环境保护
下载PDF
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实践分析
20
作者 边秀春 《清洗世界》 CAS 2024年第3期148-150,共3页
水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而生物强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污染治理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生物强化技术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优势。同时,还对影响生物强化技术应用的因素进行了... 水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而生物强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污染治理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生物强化技术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优势。同时,还对影响生物强化技术应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菌种投放量、菌种投放方式以及营养物质的数量。最后,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详细分析了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实践,并总结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强化技术 污染治理 菌种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