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闸门调控对污染物迁移规律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阮燕云 张翔 +2 位作者 夏军 张永勇 张洪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54,60,共4页
采用明渠水槽模拟河段,设置上游水闸,模拟分析不同的水流、不同的闸门开启条件下,闸门运行对水流情势和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通过实验观测和模拟,研究闸门调节流量与上、下游水位的关系,分别比较了河道是否设置闸门、瞬间开闸与稳定... 采用明渠水槽模拟河段,设置上游水闸,模拟分析不同的水流、不同的闸门开启条件下,闸门运行对水流情势和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通过实验观测和模拟,研究闸门调节流量与上、下游水位的关系,分别比较了河道是否设置闸门、瞬间开闸与稳定闸门开度状态下,下泄流量污染物浓度变化。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通过合理的调度,闸门在一定开度下可以起到既保证上游污染物通过闸门,减少闸前污染物质的聚集,又可降低闸下河道沿程的污染物分布的作用,为进一步在实践中确定合理的考虑污染控制的闸坝调控方案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门 开度 污染控制 污染物迁移规律
下载PDF
裂隙含水层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江建明 曹广祝 +3 位作者 覃荣高 陈福俊 阵一 王杰 《价值工程》 2017年第22期172-174,共3页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是找出污染物迁移规律、确定污染范围及污染物浓度分布的重要手段。根据收集和分析的野外地质资料,建立物理砂箱模型,物理实验观察污染物运移情况;运用GMS软件建立地下水流场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对裂隙水的流场和污...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是找出污染物迁移规律、确定污染范围及污染物浓度分布的重要手段。根据收集和分析的野外地质资料,建立物理砂箱模型,物理实验观察污染物运移情况;运用GMS软件建立地下水流场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对裂隙水的流场和污染物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发现裂隙对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有导向作用,污染物经过裂隙会发生明显的拖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含水层 砂箱实验 污染物迁移规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淮河淮南段分汊型河道污染物迁移规律研究
3
作者 马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22,共4页
为分析淮河中游典型分汊河段淮南段(鲁台子-田家庵)在上游排污情况下的河流污染变化规律,运用地表水模拟系统SMS-RMA4建立污染物迁移规律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首先根据多年实测流量资料,推求了鲁台子水文站95%,75... 为分析淮河中游典型分汊河段淮南段(鲁台子-田家庵)在上游排污情况下的河流污染变化规律,运用地表水模拟系统SMS-RMA4建立污染物迁移规律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首先根据多年实测流量资料,推求了鲁台子水文站95%,75%保证率下的设计流量,然后利用排污口排污数据,对研究河段中的凤台大桥、平圩大桥、田家庵断面的污染指标氨氮(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cr)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以P=75%来水条件为例,模拟了不同时刻点CODcr在分汊河道中的扩散状态。分析结果反映了河段内水质对上游排污口排污的响应规律,并得出污染源排污强度和上游来水的水动力条件为制约下游水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道 污染物迁移规律 数值模型 淮河
下载PDF
选煤厂事故池中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研究
4
作者 冯运鱼 孙晓栋 吴佳美 《选煤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37-41,共5页
为了指导选煤厂事故池选址,避免其渗漏污染溪沟水体,采用GMS软件中的MODFLOW和MT3D模块,通过建立可视化的三维地下水渗流模型和污染物迁移模型,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选址1时,污水暂存30 d也不... 为了指导选煤厂事故池选址,避免其渗漏污染溪沟水体,采用GMS软件中的MODFLOW和MT3D模块,通过建立可视化的三维地下水渗流模型和污染物迁移模型,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选址1时,污水暂存30 d也不会对溪沟造成直接的污染;在选址2时,污染物会对下游溪沟造成直接污染;在选址1处建立事故池,污染物暂存的天数不能超过30 d,否则会对溪沟造成直接污染危险。运用GMS软件建立可视化的三维地下水渗流模型和污染物迁移模型,能为工程建设与设计提供可靠直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建设 事故池选址 GMS软件 渗流模型 污染物迁移规律
下载PDF
云南陆良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渗滤液迁移规律研究
5
作者 王仁敏 曹广祝 《价值工程》 2017年第7期89-91,共3页
如何准确模拟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迁移规律关乎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目前使用广泛的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对于岩溶区孔隙-裂隙-管道三重介质模拟具有较大的困难,文章将场区内的岩溶管道概化为河流,使用GMS中Modflow、MT3D、排水... 如何准确模拟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迁移规律关乎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目前使用广泛的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对于岩溶区孔隙-裂隙-管道三重介质模拟具有较大的困难,文章将场区内的岩溶管道概化为河流,使用GMS中Modflow、MT3D、排水沟模块对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场的水位、污染羽的分布情况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污染物在孔隙-裂隙-管道三重介质中,岩溶管道对于污染物的迁移有较大的影响,污染羽在岩溶管道处明显发生拖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填埋场 岩溶管道 污染物迁移规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GMS的某遗留场地地下水氨氮污染修复模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亚辉 李婷 +1 位作者 章玲玲 许银 《地下水》 2023年第4期5-8,共4页
以岳阳市某遗留场地为例,利用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模拟分析了该遗留场地污染物氨氮在地下水的迁移扩散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下水异位修复技术—抽出-处理技术对其进行修复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污染物氨氮随着地下水的... 以岳阳市某遗留场地为例,利用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模拟分析了该遗留场地污染物氨氮在地下水的迁移扩散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下水异位修复技术—抽出-处理技术对其进行修复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污染物氨氮随着地下水的流动而运移,与地下水水流方向大致相同且向临近湖方向运移。因此,考虑总抽水量、抽水井个数以及修复时间三个关键因素,利用GMS软件进行重复验算,得出三种较为可靠的抽水方案,对比,筛选出最优二,修复时间最短(610 d),总抽水量最少(8.7×104 m^(3)),并且在抽水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污染物变化情况,及时优化抽水方案中的参数以达到节约成本、降低修复时间和提高修复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S 遗留场地 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规律 异位修复技术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典型自然降雨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田氮磷输出特点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超 李阳 +2 位作者 于海明 涂佳敏 孙井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5-852,共8页
为了探究典型自然降雨径流过程中氮、磷的水稻田输出特点,了解各形态污染物之间径流输出关系,在2013 年对太湖何家浜流域两次典型降雨全过程中产生的径流污染物进行了系统的原位监测分析.通过绘制田块混合出水及独立单田块出水的污染物... 为了探究典型自然降雨径流过程中氮、磷的水稻田输出特点,了解各形态污染物之间径流输出关系,在2013 年对太湖何家浜流域两次典型降雨全过程中产生的径流污染物进行了系统的原位监测分析.通过绘制田块混合出水及独立单田块出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M(V)曲线以及计算径流事件平均浓度(EMC)、降雨径流过程中PN/TN(颗粒态氮/总氮)、PP/TP(颗粒态磷/总磷)质量输出百分比,发现:在中雨条件下,强降雨使水稻田中的SS(悬浮态颗粒物)、PN、PP 输出浓度激增,最大变幅分别为628.77、4.43、0.46 mg·L^-1,对AN(氨氮)、NN(硝酸盐氮)、PO(磷酸盐)无明显影响;降雨前期氮素磷素污染物输出以颗粒态为主,且颗粒态土壤对磷素的富集作用强于氮素,在径流量输出前35%时,颗粒态污染物(PN、PP)占据总污染物(TN、TP)输出量的60%左右;整场降雨PN/TN、PP/TP 输出EMC 比重在40%-60%之间波动;在氮肥进入低水平稳定期后,降雨中氮素输出峰值稳定;独立田块出水中颗粒态污染物(SS、PN、PP)初期效应明显,而在混合田块出水中初期效应被弱化;污染物EMC 指标输出特点为SS〉TN〉PN〉AN〉NN〉TP〉PP〉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水稻田 自然降雨 氮磷输出 污染物迁移规律
下载PDF
闸门对河道污染物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阮燕云 张翔 +2 位作者 夏军 张永勇 张洪斌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3-676,共4页
通过明渠水槽模拟的闸门调控实验,初步认识了闸门影响下污染物迁移转化波形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度,闸门在一定开度下可以起到既保证上游污染物通过闸门、减少闸前污染物质的聚集,又可降低闸下河道沿程的污染物浓度分布的作... 通过明渠水槽模拟的闸门调控实验,初步认识了闸门影响下污染物迁移转化波形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度,闸门在一定开度下可以起到既保证上游污染物通过闸门、减少闸前污染物质的聚集,又可降低闸下河道沿程的污染物浓度分布的作用,为进一步在实践中确定合理的考虑污染控制的闸坝调控方案提供了实验依据.为进一步认识闸门调控下污染物迁移规律,本文采用实验数据,建立了模拟河道流量、闸上游水位、闸前污染物浓度、闸门高度与闸下游各断面的污染物浓度之间复杂非线性关系的BP神经网络模型,网络学习和检验都取得了较高的精度,表明了人工神经网络在闸门对河道污染物影响的模拟与预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门调控 实验 污染物迁移规律 人工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太湖地区何家浜流域初期雨水对水稻田污染物的冲刷效应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育超 李阳 +2 位作者 于海明 涂佳敏 孙井梅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3-580,共8页
为研究农田非点源污染物在降雨过程中初期冲刷效应的变化规律,在太湖地区何家浜流域划定若干块水稻田作为研究区域,并分别选取单块封闭水稻田沿河岸的直入河点和多块水稻田沿沟渠汇流后的沟渠入河点为采样点,对比封闭小区域和非封闭大... 为研究农田非点源污染物在降雨过程中初期冲刷效应的变化规律,在太湖地区何家浜流域划定若干块水稻田作为研究区域,并分别选取单块封闭水稻田沿河岸的直入河点和多块水稻田沿沟渠汇流后的沟渠入河点为采样点,对比封闭小区域和非封闭大区域污染物输移的特征,通过监测在降雨-径流过程中的水量、水质,并结合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降雨初期污染物的冲刷规律。结果表明,初期雨水对水稻田污染物的冲刷强度从颗粒态悬浮物(SS)、颗粒态氮(PN)、颗粒态磷(PP)到溶解态氮、磷逐渐减弱,其中最明显的是SS,定义新的雨水初期冲刷效应强度量化考核指标后,计算得各主要指标的冲刷效应强度I值从大到小依次为:SS(0.059 3)>PP(0.021 2)>TP(总磷,0.013 0)>TN(总氮,0.006 8)>PN(0.004 6)>PO3-4-P(磷酸盐,0.003 7)>NN(硝态氮,-0.002 8);封闭小区域的初期冲刷效应非常明显,非封闭大区域的初期效应相对较弱,比较小区域和大区域,颗粒态污染物如SS、PP和PN等初期冲刷效应被弱化的程度较小,溶解态污染物如NN、PO3-4初期冲刷效应被弱化的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初期冲刷效应 雨水径流 太湖地区 污染物迁移规律
原文传递
太湖地区典型降雨水稻田径流污染物输出特点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育超 李阳 +2 位作者 于海明 乔斌 孙井梅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7-144,共8页
为研究降雨过程中水稻田径流污染物的输出特点及其主要污染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太湖地区何家浜流域划定若干块水稻田作为研究区域,并分别选取单块封闭水稻田沿河岸的直入河点和多块水稻田沿沟渠汇流后的沟渠入河点为采样点,对比封闭小... 为研究降雨过程中水稻田径流污染物的输出特点及其主要污染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太湖地区何家浜流域划定若干块水稻田作为研究区域,并分别选取单块封闭水稻田沿河岸的直入河点和多块水稻田沿沟渠汇流后的沟渠入河点为采样点,对比封闭小区域和非封闭大区域污染物随降雨径流的输出特点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降雨引起水田水的扰动,对水田土壤及其污染物只产生间接的扰动或冲刷,而非直接冲刷,因此,不同降雨强度对SS(悬浮态固体)的冲刷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无论短历时强降雨还是长历时弱降雨,其径流中SS、氮、磷均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降低,其中溶解态氮、磷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较小。相比大面积的汇水区域,较小的汇水区域SS峰值点出现的时间更接近降雨峰值点,对降雨的响应时间更短,降雨前期,大汇水区域径流中SS比小汇水区域小很多,而降雨后期要大很多,其主要污染物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降低的规律性更显著,小汇水区域的径流SS和TN(总氮)、TP(总磷)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雨水径流 非点源污染 降雨扰动 污染物迁移规律 污染物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