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8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奉贤区农田土壤-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特征和污染评价
1
作者 顾建芹 江健 任周桥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2期43-52,共10页
为分析奉贤区农田土壤和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粮田、菜田和果园3种作物的农田土壤及其对应农产品,分别测定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Hg、As、Cd、Cr、Pb、Cu、Zn和Ni)和农产品5种重金属元素(Pb、Cd、Cr、As和Hg)的含量特征,采用单项污... 为分析奉贤区农田土壤和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粮田、菜田和果园3种作物的农田土壤及其对应农产品,分别测定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Hg、As、Cd、Cr、Pb、Cu、Zn和Ni)和农产品5种重金属元素(Pb、Cd、Cr、As和Hg)的含量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等方法对土壤-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风险评价,并将地统计学与因子分析相结合分析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上海市土壤背景值相比,奉贤区农田土壤Hg、Cd、Cr、Zn和Ni的平均含量较高,分别是背景值的1.40、1.36、1.06、1.15倍和1.44倍。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值显示土壤重金属处于无污染水平;但Cd、Ni、Hg元素的积累指数值显示无-中度污染水平,其中有4.92%农田土壤处于Hg元素的中度污染。在空间分布上,Hg呈连片分布;As、Cd整体含量低,南北区域分布;Cr、Zn呈条带状分布,自南往北递增状态;Pb呈散点状分布;Cu元素整体含量高,呈东西梯度分布;Ni元素呈岛状分布。因子分析中,因子1包括Cu和Zn,因子2是Pb,因子3包括Cd、Cr,因子4是Ni,因子5是As和因子6是Hg。奉贤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主要受到工业源、农业源、交通源和自然源影响较大,应加强污染源控制,降低风险水平。农产品样中的5种重金属均未超出标准限量值,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值显示农产品重金属属于清洁水平。经土样和农产品样中的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两者无相关,农产品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因子较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大,菜地土壤和农产品对Cd较为敏感,吸收能力较强,而果园土壤和农产品对各重金属吸收总体较弱。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根据作物吸收重金属特性来调整种植结构,以减轻重金属污染。综合来看,奉贤区土壤-农产品系统中重金属累积程度低,但局部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存在轻微污染,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农产品 重金属 含量特征 污染评价
下载PDF
峨眉河流域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2
作者 刘凡 徐婷 +1 位作者 袁亚林 梁馨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应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As、Hg、Cu、Zn、Ni、Pb、Cd和Cr在峨眉河流域土壤中的分布情况,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并结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进行分析和评价峨眉河流... 应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As、Hg、Cu、Zn、Ni、Pb、Cd和Cr在峨眉河流域土壤中的分布情况,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并结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进行分析和评价峨眉河流域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As、Hg、Cu、Zn、Ni、Pb、Cd和Cr含量分别为1.48~4.64、0.14~0.36、34.00~370.00、212.00~818.00、0.00~2.00、5.00~53.00、0.10~1.20、0.00~476.00 mg/kg。变异系数显示Cu和Pb的分布最不均匀,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强烈;而土壤中Cu、Zn含量普遍超标,按单因子污染指数污染程度依次为Zn>Cu>Cd>Hg>Cr>Pb=As>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峨眉河流域
下载PDF
1991—2022年全球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热点及演变
3
作者 王溯原 胡芷萱 +2 位作者 王尔炜 严康 汪海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9-595,共7页
为了解近30年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领域的研究状况,利用VOSviewer、CiteSpace及HistCite等文献计量工具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该领域研究结果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是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领域的主要发文国... 为了解近30年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领域的研究状况,利用VOSviewer、CiteSpace及HistCite等文献计量工具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该领域研究结果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是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领域的主要发文国家,该领域研究重点关注健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污染物空间分布、源解析等;常用评价方法为地积累指数、污染指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统计学评价。其中,地积累指数与污染指数的评价结果受背景值准确性影响较大,基于GIS的地统计学评价方法受限于变量相关性;评价指标呈现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向生物有效性发展的趋势,不同形态重金属的毒性等相关研究仍呈上升趋势;土壤铅、镉的污染评价相关研究最多,近些年对于砷、锌与铜等的污染评价逐渐受到更多关注;源识别、空间分析、生态风险仍将是近期内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污染评价 计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土壤理化指标的西部地区化学污染评价与治理研究
4
作者 王颖 高小龙 杨小丽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46-48,共3页
西部地区土壤污染威胁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文章通过选定适用于西部地区的土壤理化指标,深入研究数据处理方法,综合评价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分布,提出全面的土壤污染治理策略。结果分析突显了污染源控制、修复再利用技术和科学管... 西部地区土壤污染威胁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文章通过选定适用于西部地区的土壤理化指标,深入研究数据处理方法,综合评价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分布,提出全面的土壤污染治理策略。结果分析突显了污染源控制、修复再利用技术和科学管理的关键性,为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指标 西部地区 化学污染评价 土壤污染治理
下载PDF
赣南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区稻米重金属污染评价
5
作者 龚子涵 吴开兴 +1 位作者 王永航 姜鑫文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3期53-62,共10页
江西赣州的离子型稀土资源丰富,已开发利用数十载,遗留下了300多处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区,其中以池浸堆浸工艺开采者居多。一些废弃矿区已有居民迁入,有必要对该区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及存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以废弃青山子矿区为例,测定... 江西赣州的离子型稀土资源丰富,已开发利用数十载,遗留下了300多处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区,其中以池浸堆浸工艺开采者居多。一些废弃矿区已有居民迁入,有必要对该区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及存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以废弃青山子矿区为例,测定矿区稻米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矿区稻米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然后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风险暴露模型评价食用矿区稻米对成人及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废弃矿区稻米中主要重金属Cd、Pb、As、Zn、Cu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48、1.18、2.45、60.9、5.99 mg/kg,其中Cd和Cu的平均质量分数均低于相应的标准限值,Pb、As和Zn的平均质量分数均高于相应的标准限值;废弃矿区稻米基本未受重金属Hg、Cd和Cu污染,但受Pb重度污染,受As和Zn轻微污染,综合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以废弃矿区产出的稻米为主食可能会对成人构成轻微致癌综合健康风险,对儿童构成轻微非致癌综合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区 离子型稀土 重金属污染评价 健康风险评价 稻米 致癌风险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下载PDF
陈桥湿地土壤和沉积物碳、氮、磷分布及沉积物污染评价
6
作者 周会萍 周君丽 +2 位作者 蔡祖国 黄艳丽 庄静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7,共9页
【目的】探究陈桥湿地土壤和沉积物养分状况及沉积物污染水平。【方法】分别对陈桥湿地非水体(泥滩区)土壤和水体沉积物进行采样,分析样品中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总无机态... 【目的】探究陈桥湿地土壤和沉积物养分状况及沉积物污染水平。【方法】分别对陈桥湿地非水体(泥滩区)土壤和水体沉积物进行采样,分析样品中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总无机态氮(total inorganic nitrogen,TIN)、铵态氮(NH_(4)^(+))、硝态氮(NO_(3)^(−))和亚硝态氮(NO_(2)^(−))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并通过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沉积物污染水平。【结果】(1)沉积物OM、TN、TP和TIN含量远高于土壤;(2)土壤C/N、C/P和N/P均值分别为25.31、16.39和0.66;沉积物C/N均值为18.08,C/P和N/P样点间差异大;(3)各样点沉积物TN、TP和OM均值分别为(1723.35±1562.50)mg/kg、(754.28±98.94)mg/kg和(5.00±4.26)%,综合污染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均为轻度或重度污染水平;(4)TP与OM、各氮素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TN与OM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陈桥湿地水体沉积物OM和氮磷含量高于非水体土壤,沉积物污染水平较高,水体生态环境受氮素影响较大,需加强管理,控制水体内源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桥湿地 土壤 沉积物 碳、氮、磷 污染评价
下载PDF
千岛湖沉积物中碳、氮、磷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7
作者 张明 唐访良 +3 位作者 程新良 徐建芬 郑文婷 许燕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3,共6页
通过测定千岛湖柱状沉积物中有机质(OM)、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分析其污染分布特征,并评价污染水平。结果表明,千岛湖沉积物中OM、TN、TP平均值分别为1.44%、1.86 mg/g、0.89 mg/g。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城区库湾、新安江干流沿线污染... 通过测定千岛湖柱状沉积物中有机质(OM)、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分析其污染分布特征,并评价污染水平。结果表明,千岛湖沉积物中OM、TN、TP平均值分别为1.44%、1.86 mg/g、0.89 mg/g。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城区库湾、新安江干流沿线污染相对较重;垂直分布,OM、TN、TP整体上均从湖底由下而上呈逐步上升变化过程。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湖沉积物中OM、TN、TP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氮、磷多以有机形式存在。C/N值表明,该湖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来自内源的水生生物分解。评价结果显示,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1.1~4.2,该湖整体上处于重度污染水平,TP污染重于TN;有机指数范围为0.04~0.52,整体上属于轻度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总氮 总磷 沉积物 分布特征 污染评价 千岛湖
下载PDF
基于内梅罗指数法与地累积指数法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分析——以大兴安岭松岭地区为例
8
作者 辛有涛 李蕴峰 +2 位作者 陈卓 于俊博 李少文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2期196-201,221,共7页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在大兴安岭松岭地区共采集601个土壤样品,检测土壤中的As、Cd、Cr、Hg、Pb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内梅罗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应用Excel、ArcGIS软件,研究该区域土壤中重金属...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在大兴安岭松岭地区共采集601个土壤样品,检测土壤中的As、Cd、Cr、Hg、Pb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内梅罗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应用Excel、ArcGIS软件,研究该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及污染程度.结果显示,研究区As、Cd、Cr、Hg、Pb含量平均值均低于国家标准的风险筛选值和污染管制值;Cd、Cr、Pb个别高值区超过国家标准的风险筛选值,但未超过污染管制值,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属于尚清洁;As、Hg处于无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指数法 地累积法 重金属 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 污染评价
下载PDF
隋唐大运河泗县段近50年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污染评价
9
作者 彭位华 张满贤 +2 位作者 李俊 林曼利 井红波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4-70,76,共8页
为探究隋唐大运河泗县段柱状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含量与污染水平,测试分析了柱状沉积物中Zn、As、Cd、Pb、Cr、Ni和Cu7种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别评价了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所测7... 为探究隋唐大运河泗县段柱状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含量与污染水平,测试分析了柱状沉积物中Zn、As、Cd、Pb、Cr、Ni和Cu7种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别评价了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所测7种重金属均值都超过了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其中As在分层沉积物中的含量变异程度高于其他重金属;研究河段重金属整体污染水平低,其中Cd的富集程度最大且波动较大;以土壤重金属风险筛选值和背景值为评价标准计算得到的研究河段生态风险程度分别为轻微风险和中等风险。Cd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起关键作用,应加强对Cd的监测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大运河 沉积物 重金属 含量特征 污染评价
下载PDF
四川攀西地区典型金属采选与冶炼企业周边农用地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来源解析
10
作者 胡圆园 张一澜 +3 位作者 王英英 张丹 于飞 李曦 《四川环境》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为了研究采选和冶炼企业周边农用地的污染现状以及形成原因,以四川攀西地区16家相关企业周边农用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农用地风险管控标准、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等评价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土壤重金属... 为了研究采选和冶炼企业周边农用地的污染现状以及形成原因,以四川攀西地区16家相关企业周边农用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农用地风险管控标准、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等评价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调查结果表明:严格管控类、安全利用类、优先保护类点位占比分别为30.3%、59.1%和10.6%;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为重污染;地质累积污染评价镉>汞>锌>铜>铅>铬>砷>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轻微、中度、强度、很强和极强等级分别为7.6%、19.7%、21.2%、16.7%、34.8%。源解析结果表明:镉、汞、锌主要来源于企业排放;铬和镍推断主要来源于地质背景的影响;砷和铅主要受到地质背景和企业排放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采选和冶炼 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衡水湖底泥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11
作者 张闯 王苒 +5 位作者 孙勇刚 尚晓雨 杨阳 陈龙 董硕 刘泽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64-68,75,共6页
以衡水湖底泥为研究对象,布设14个采样点进行采样测试,分析底泥中8项重金属元素(As、Hg、Cd、Cr、Pb、Ni、Cu、Zn)的分布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研究结果表明,As、Pb、Ni和Cu元素在湖心东... 以衡水湖底泥为研究对象,布设14个采样点进行采样测试,分析底泥中8项重金属元素(As、Hg、Cd、Cr、Pb、Ni、Cu、Zn)的分布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研究结果表明,As、Pb、Ni和Cu元素在湖心东、北部含量较高;Cd、Cr和Zn元素在湖心北部含量较高;Hg元素在湖心东部含量较高。单项污染指数评价表明,仅重金属元素Cd、Zn存在污染,污染程度分别为轻度污染和轻微污染,其余6项元素均为清洁。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表明,衡水湖底泥局部(Y3位置)存在重金属轻度污染,污染元素为Cd、Zn,其他区域为清洁。对底泥8项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Cd与Zn正相关性(P<0.01)最为显著,表明污染元素具有同源性。研究结果可为衡水湖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元素 分布特征 污染评价 衡水湖
下载PDF
垃圾堆放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12
作者 闫金霞 杨家哲 杜正浩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31-236,共6页
土壤是地球表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土壤污染会影响人类健康。本研究以某高校园区生活垃圾堆放场为研究区,分析其土壤重金属的垂向分布特征,并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探究不同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并对重金... 土壤是地球表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土壤污染会影响人类健康。本研究以某高校园区生活垃圾堆放场为研究区,分析其土壤重金属的垂向分布特征,并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探究不同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并对重金属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中Cd、As、Pb、Zn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Cd元素最大值为背景值的46.88倍,属于严重污染,Pb元素部分区域存在轻微污染,其余重金属均不存在污染。Zn、As和Cr在深度上的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污染源相似;Cr、Ni、Pb的含量呈现相同幅度的上升趋势,垂向分布特征表现出了较强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评价 空间分布特征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钱塘江流域下游城市河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13
作者 李淑婷 耿楠 +1 位作者 周书桓 金敬慈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26-130,146,共6页
为了解钱塘江流域下游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本文以钱塘江流域下游城市河道(杭州下沙段)为研究区域,选择3处代表点位(1号为工业区、2号为湿地区、3号为生活区)采集沉积物检测其中重金属镉(Cd)、铜(Cu)、铬(Cr)、锰(Mn)浓度,并... 为了解钱塘江流域下游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本文以钱塘江流域下游城市河道(杭州下沙段)为研究区域,选择3处代表点位(1号为工业区、2号为湿地区、3号为生活区)采集沉积物检测其中重金属镉(Cd)、铜(Cu)、铬(Cr)、锰(Mn)浓度,并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重金属污染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但Cd在1号点位和2号点位达到较高潜在生态风险,3个点位重金属综合污染均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状态,但2号点位综合污染指数接近中等潜在风险。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结果也表明,Cd在1号点位和2号点位污染程度较高,均为重度污染状态,2号点位多种重金属综合污染达到中度污染等级。评价结果表明:钱塘江流域下游城市河道重金属污染不容乐观,其中Cd是对河道污染较严重的元素,需要广泛关注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钱塘江流域 下沙段
下载PDF
白洋淀表层沉积物氮磷分布、储量及污染评价
14
作者 尹德超 王雨山 +3 位作者 祁晓凡 王旭清 安永会 杨进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83-1992,共10页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核心生态功能区,为查明白洋淀表层沉积物氮磷分布特征、储量及污染程度,系统开展了氮磷营养盐调查及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底泥层总氮含量为528.5~10566.5 mg/kg,均值为2859.91 mg/kg,总磷含量为425.7~2446.0 mg/kg...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核心生态功能区,为查明白洋淀表层沉积物氮磷分布特征、储量及污染程度,系统开展了氮磷营养盐调查及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白洋淀底泥层总氮含量为528.5~10566.5 mg/kg,均值为2859.91 mg/kg,总磷含量为425.7~2446.0 mg/kg,均值为789.22 mg/kg;过渡层总氮含量为318.5~4662.0 mg/kg,均值为1706.7 mg/kg,总磷含量为315.05~976.30 mg/kg,均值为598.97 mg/kg;表层沉积物总氮总储量为15.86×10^(4)t,其中底泥层总氮储量为3.76×10^(4)t,过渡层总氮储量为12.10×10^(4)t;总磷总储量为5.54×10^(4)t,其中底泥层总磷储量为1.02×10^(4)t,过渡层总磷储量为4.52×10^(4)t。根据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白洋淀湿地底泥层氮磷污染程度均为重度,过渡层除烧车淀为重度外,其余各淀泊均为中度或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表层沉积物 氮磷 储量 污染评价
下载PDF
赣南某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研究
15
作者 张德强 王英男 +2 位作者 乔雯 王议 白光宇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1-191,共11页
这是一篇矿山环境工程领域的论文。对赣南某矿区40个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Cu、Zn、Cr、Ni、Cd、As和Hg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江西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而Pb含量高于背景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Cu和C... 这是一篇矿山环境工程领域的论文。对赣南某矿区40个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Cu、Zn、Cr、Ni、Cd、As和Hg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江西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而Pb含量高于背景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Cu和Cr、Ni、Cd,Zn和Cd,Ni和Cr、Cd,Hg和As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其可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或复合关系。分别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分析法对研究区内土壤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和风险评估。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单一元素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Pb>Cd>Zn,但总体污染程度较低;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指出重金属重度污染的样本点主要集中在矿区和河流中下游地区;土壤样本重金属污染系数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Pb、Cd、Zn、Cr、Cu、Hg、Ni和As,整个研究区内土壤污染负荷指数适中,污染水平中等;重金属Cu、Zn、Cr、Ni和As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属于轻微生态风险,而Cd、Hg、Pb在研究区土壤生态环境中的贡献率较高。综合四种方法可知,整个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轻微-中等生态风险危害水平,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环境工程 矿区 土壤重金属 污染评价 相关性分析 生态风险
下载PDF
柘林水库表层沉积物氮、磷、有机质的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子豪 杨德国 +3 位作者 陈康 胡飞飞 刘璐 李学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柘林水库是鄱阳湖流域的大型峡谷型水库,具有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旅游开发、渔业养殖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研究其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有机质的污染特征,对了解其污染生态风险、揭示富营养化的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于2020... 柘林水库是鄱阳湖流域的大型峡谷型水库,具有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旅游开发、渔业养殖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研究其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有机质的污染特征,对了解其污染生态风险、揭示富营养化的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于2020年9月、2021年1月、4月和7月对33个监测点的表层沉积物(0―10 cm)进行季度采样,分析了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的时空分布格局及相关性,并分别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FF)和有机质污染指数法(OI)对其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柘林水库表层沉积物TN、TP和OM含量范围分别为334―4800 mg·kg^(-1)、98―1900 mg·kg^(-1)和0.2%―8.6%,均值分别为1832.6 mg·kg^(-1)、657.5 mg·kg^(-1)和3.2%,且呈现一定的时空异质性.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柘林水库沉积物OM与TP、C/N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1和0.45,但OM与TN、TP与TN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表明沉积物OM与TP有一定的同源性,但与TN的来源不一致.沉积物来源分析表明,柘林水库沉积物有机质具有混合来源,春季和冬季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以水生生物为主,下游和库湾区域的陆源输入有机质的贡献则更大.STN、STP、FF和OI指数的范围分别为1.32―3.66、0.65―1.85、1.30―3.11和0.18―0.78,均值分别为1.91、1.11、1.76和0.35,表明柘林水库表层沉积物处于中等污染等级,具有一定的生态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营养物质 时空分布 污染评价 柘林水库.
原文传递
乌梁素海入湖排水沟水质分析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学敏 温雅琴 +1 位作者 王志军 勾芒芒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69,共7页
乌梁素海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河套灌区的“自然之肾”,承纳着河套灌区90%的农田排水,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地表水体污染问题。为了解当前乌梁素海入湖排水沟水质状况,以河套灌区入乌梁素海排水沟(总排干、八排干、九排干、十排干)尾... 乌梁素海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河套灌区的“自然之肾”,承纳着河套灌区90%的农田排水,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地表水体污染问题。为了解当前乌梁素海入湖排水沟水质状况,以河套灌区入乌梁素海排水沟(总排干、八排干、九排干、十排干)尾口断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取样和室内测试分析,选取pH值、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总磷(TP)、总氮(TN)等指标,从空间和季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2018-2020年短期时间尺度下入湖排水沟水质现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同时结合聚类分析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乌梁素海入湖排水沟中以COD和TN污染为主,其次为NH_(3)^(-)N和TP;(2)从各排水沟主要污染指标来看,总排干和八排干中TN污染严重,九排干和十排干中COD污染严重,其次为TN污染;(3)从各排水沟不同季节污染程度来看,冬、春季污染严重,夏、秋季次之;从全年来看,总排干、十排干为轻污染状态,八排干、九排干为清洁状态;(4)根据排水沟污染物负荷及聚类分析结果,总排干年均污染负荷占比最大,为81.82%,且影响各排水沟污染负荷的主要因素为有机污染因子COD及富营养化因子TN。因此,应对河套灌区加强农业过程管理,同时注意对冬、春季排水的监测和处理,特别是COD与TN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排水沟 水质指标 污染评价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乌梁素海
下载PDF
水源水库沉积物碳氮磷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斌 黄廷林 +2 位作者 翟振起 陈凡 周闪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4-1312,共9页
茜坑水库作为深圳市重要的水源水库,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为探究茜坑水库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测定了茜坑水库14个点位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分析了TN、TP、TOC... 茜坑水库作为深圳市重要的水源水库,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为探究茜坑水库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测定了茜坑水库14个点位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分析了TN、TP、TOC之间的相关性及TOC/TN,并对沉积物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茜坑水库表层沉积物TN平均含量为3442 mg·kg^(−1),TP平均含量为1648 mg·kg^(−1),TOC平均含量为1.477%,碳、氮、磷污染严重且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旧库区主库及库湾碳、氮、磷含量均大于新库区.相关性分析表明,TOC与TN、TOC与TP、TN与TP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r^(2)分别为0.95,0.63,0.69),表明茜坑水库表层沉积物氮磷多以有机形式存在,且氮磷具有同源性.TOC/TN表明茜坑水库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多来自于藻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水生生物.综合污染指数和有机指数评价结果均表明茜坑水库各个点位沉积物污染程度严重,氮、磷、有机质具有潜在的内源释放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库 沉积物 碳氮磷 分布特征 污染评价.
原文传递
西南岩溶区果园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元素迁移特征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宁静 马一奇 +5 位作者 杨慧 马洋 黎永生 姚蓉 黄超 徐灿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6-1118,共13页
【目的】分析西南岩溶地区地质高背景下土壤—作物系统的重金属迁移富集关系及其潜在生态风险,为岩溶区土壤合理开发利用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广西较典型的岩溶区果园和撂荒地作为研究区,同时采集不同母质的土壤进... 【目的】分析西南岩溶地区地质高背景下土壤—作物系统的重金属迁移富集关系及其潜在生态风险,为岩溶区土壤合理开发利用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广西较典型的岩溶区果园和撂荒地作为研究区,同时采集不同母质的土壤进行对比,对果园和撂荒地内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及土壤剖面(0~100 cm)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镉(Cd)、铬(Cr)、砷(As)、汞(Hg)、铅(Pb)、铜(Cu)、锌(Zn)和镍(Ni)]含量进行研究,并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地累积指数、生物富集系数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土壤及作物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Cr、Cu、Pb、Ni和Zn含量平均值均超广西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Cd和Zn含量分别是广西土壤元素背景值的7.7和5.4倍。地累积指数结果表明,果园剖面土壤的Cd存在中度至重度污染,Zn的最大值存在中度污染;撂荒地剖面土壤的Cd存在中度污染,Zn存在无污染至中度污染。果园土壤剖面中Cd、Cu、Ni和Zn 4种元素最大迁移率均出现在50~60 cm处,撂荒地土壤中Ni和Cd元素最大迁移率出现在30~40 cm处,Cu和Zn元素最大迁移率则出现在60~80 cm处。果园和撂荒地土壤的Cd活化率最高,具有较强活性。果园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作物污染指数排序为Pb(22.09)>Ni(20.84)>Zn(3.24)>As(2.77)>Cr(1.43)>Cu(0.21)>Cd(0.01)。比较作物根、茎、叶和果实的生物富集系数,发现所有元素含量均在根系部位最大;果实中As元素的生物富集系数最高,为0.07。除As和Pb 2个元素外,其他元素(Cu、Cd、Zn、Ni和Cr)的生物富集系数最小值均出现在果实。研究区内土壤和果实中同一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即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不会影响作物重金属元素含量。【结论】研究区土壤中Cd和Zn的超标率较高,存在Cd污染现象;与土壤相比,研究区作物果实中Cd和Zn的生物富集系数总体较低,表明研究区重金属元素总体表现出高含量、低活性和生态低风险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评价 岩溶区 土壤—作物系统 迁移富集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的刺梨基地路边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庆兰 吴迪 +2 位作者 普福敏 向美 杨珍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探究刺梨果实及种植基地路边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及富集特征,以贵州省刺梨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和刺梨样品。分析测定7种重金属Pb、Cd、Cr、Hg、As、Cu、Zn的质量分数,运用信息扩散理论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了土壤重金属污... 为了探究刺梨果实及种植基地路边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及富集特征,以贵州省刺梨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和刺梨样品。分析测定7种重金属Pb、Cd、Cr、Hg、As、Cu、Zn的质量分数,运用信息扩散理论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发生概率,并采用富集系数对刺梨果富集重金属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d是路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贡献元素,刺梨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较弱。通过信息扩散理论计算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预测概率表明:将有76%的路边土壤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其中,轻度污染、中度污染超越概率分别为48%和22%。研究区路边土壤主要受到Cd的轻微污染,部分刺梨果中Cr的质量分数超过限量值,应引起警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土壤 重金属 信息扩散 污染评价 富集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