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决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占地突出的新方法 被引量:38
1
作者 何江涛 钟佐燊 汤鸣皋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39-345,共7页
根据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局限 ,针对该系统占地突出这一问题 ,提出了通过采用人工填料 ,提高水力负荷 ,加快污水在系统中的渗透速度 ,从而减小系统占地面积的新方法。对随水力负荷的提高使系统可能产生的出水水质变差... 根据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局限 ,针对该系统占地突出这一问题 ,提出了通过采用人工填料 ,提高水力负荷 ,加快污水在系统中的渗透速度 ,从而减小系统占地面积的新方法。对随水力负荷的提高使系统可能产生的出水水质变差、介质堵塞以及投资费用增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且对在涿州进行的现场小型工程的试验进行了验证。得出结论认为改进的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 水力负荷 水力停留时间 人工填料 渗透速度
下载PDF
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存在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8
2
作者 何江涛 马振民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5-47,共3页
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以其基建投资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其本身仍存在着诸如土地利用矛盾、污水处理的选择、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气候对其运行效果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此做了一些讨论 ,以在RI系统... 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以其基建投资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其本身仍存在着诸如土地利用矛盾、污水处理的选择、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气候对其运行效果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此做了一些讨论 ,以在RI系统推广过程中引起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RI系统 土地利用 污水处理 地下水 气候
下载PDF
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对城市生活污水中N、P去除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静 郭伟 +2 位作者 李小宁 孙贻超 邓小文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3,共2页
为了探索城市生活污水中N、P去除,在实验室内采用混合土为介质,以均匀设计原理为指导,进行模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城市生活污水中N、P的去除。研究不同介质配比,淹水时间,湿干比3种因素组合对污水处理的最优运行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通... 为了探索城市生活污水中N、P去除,在实验室内采用混合土为介质,以均匀设计原理为指导,进行模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城市生活污水中N、P的去除。研究不同介质配比,淹水时间,湿干比3种因素组合对污水处理的最优运行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选取混合土为介质及以上3个参数是可行的;通过回归统计得出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 混合土 运行模式 均匀设计 除磷 除氮
下载PDF
人工土地快速渗滤系统处理城镇污水工艺优化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利民 刘丛 +1 位作者 崔程颖 赵建夫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51,共5页
通过中试研究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主要工艺参数优化及其机理,系统经过15~30d左右培养后,基本稳定,可完成系统启动;湿干周期在1:6时,CRI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综合考虑CRI系统处理效果和日处理水量,选取水力负荷1.2m3/m2... 通过中试研究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主要工艺参数优化及其机理,系统经过15~30d左右培养后,基本稳定,可完成系统启动;湿干周期在1:6时,CRI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综合考虑CRI系统处理效果和日处理水量,选取水力负荷1.2m3/m2·d较为适宜;快速渗滤系统COD、TN、NH3-N和TP的出水浓度与填料厚度呈负指数相关性。以EGSB系统为前处理时,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填料厚度采用100~125cm;以初沉池为前处理时,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填料厚度采用150~175cm较为适宜;增加通气管对CRI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人工快速渗滤 工艺优化 机理
下载PDF
厌氧膨胀床+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处理小城镇污水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柱武 陈礼洪 +3 位作者 邬友东 马利民 崔程颖 张亚雷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1年第2期10-14,共5页
采用厌氧膨化床(AEBR)+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CRI)处理小城镇污水,装置启动后,厌氧膨胀床和土地快速渗滤系统的容积负荷分别为0.71 kgCOD/(m3.d)和0.012 kgCOD/(m3.d);AEBR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5 h,回流比为400%;CRI的水力负荷为0.02 m3/(... 采用厌氧膨化床(AEBR)+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CRI)处理小城镇污水,装置启动后,厌氧膨胀床和土地快速渗滤系统的容积负荷分别为0.71 kgCOD/(m3.d)和0.012 kgCOD/(m3.d);AEBR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5 h,回流比为400%;CRI的水力负荷为0.02 m3/(m2.d),湿干周期比约为1∶6。系统在稳定运行期对COD、总氮、氨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3%、85%、87%、79%,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标准。AEBR+CRI处理城镇污水的污泥产率低,约为0.04 kgVSS/kgC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污水 厌氧膨胀床 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下载PDF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试验 被引量:77
6
作者 何江涛 钟佐燊 +1 位作者 汤鸣皋 陈鸿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9-243,共5页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基于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一种新型处理技术.通过改进,其水力负荷得到大大提高,并且出水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达到2.943m/d时,各污染组分仍可得到较好的去除.CODCr、BOD5去除率分别为70%~...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基于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一种新型处理技术.通过改进,其水力负荷得到大大提高,并且出水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达到2.943m/d时,各污染组分仍可得到较好的去除.CODCr、BOD5去除率分别为70%~90%、70%~ 80%.TN、NH4+的去除率分别为70%~95%、80%~95%.该系统处理效果良好的原因主要在于干湿交替及设置通气管两种复氧方法的共同作用,使系统无论是在淹水期还是落干期都能保证连续复氧的进行.此外,系统的特殊结构设计使系统内好氧带及厌氧带有机结合,保障了系统内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顺利进行,加强了系统对氮的去除能力.CRI系统的特征使其在污水资源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构建 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 试验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堵塞问题 被引量:45
7
作者 何江涛 马振民 +1 位作者 张金炳 汤鸣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89,共5页
堵塞问题是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经常遇到的.从理论方面对悬浮物截留、吸附及微生物生长所造成的堵塞进行了讨论,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管是悬浮物截留、吸附,还是微生物的生长,所造成的堵塞状况都呈现出随滤层厚度增加按负指... 堵塞问题是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经常遇到的.从理论方面对悬浮物截留、吸附及微生物生长所造成的堵塞进行了讨论,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管是悬浮物截留、吸附,还是微生物的生长,所造成的堵塞状况都呈现出随滤层厚度增加按负指数形式递减的趋势.系统内部是否会发生堵塞与原水的成分组成、渗滤介质的有关参数、微生物的活性等都密切相关.对于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来说,微生物的生长一般不会导致系统内部产生堵塞,而悬浮物的截留、吸附常常会造成系统表层比较严重的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塞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悬浮物 微生物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复合系统处理洗浴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张金炳 陈鸿汉 +3 位作者 钟佐燊 马生明 张达政 宁志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0-32,42,共4页
针对传统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水力负荷低 ,占地面积大的弱点 ,提出了采用人工砂和天然砂作为渗滤介质建立复合系统的试验方案 ,并以洗浴污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 5个月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系统具有较高的水力负荷和较好的... 针对传统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水力负荷低 ,占地面积大的弱点 ,提出了采用人工砂和天然砂作为渗滤介质建立复合系统的试验方案 ,并以洗浴污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 5个月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系统具有较高的水力负荷和较好的去污效果 ,其对COD、BOD5、SS和阴离子洗涤剂 (以MBAS代表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86 2 5 %、86 75 %、98 95 %和 90 86% ;处理出水中COD、BOD5、SS和阴离子洗涤剂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17 3 0、5 84、0 3和 0 18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浴污水 复合系统 水力负荷 出水水质 人工快速渗滤 试验
下载PDF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复氧方式及效果 被引量:35
9
作者 何江涛 张达政 +1 位作者 陈鸿汉 汤鸣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3-106,109,共5页
复氧是困扰人工快渗、构造湿地等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已久的问题。国际上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采用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进行系统复氧,一是设置通气管对系统内部进行复氧,再一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系统内部进行复氧。研究结果表明... 复氧是困扰人工快渗、构造湿地等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已久的问题。国际上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采用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进行系统复氧,一是设置通气管对系统内部进行复氧,再一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系统内部进行复氧。研究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对系统的复氧条件有明显改善,而小水力负荷周期的工作方式对系统的复氧更为有效。通气管的设置通常与间歇性布水工作方式相结合,其效果通常要明显好于单纯采用干湿交替的工作方式。植物根系对系统的复氧,常因植物不同类型而具有不同的氧传输能力,植物根茎所能到达的范围往往决定了系统有效处理部位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复氧方式 干湿交替 通气管 植物
下载PDF
东莞华兴电器厂生活污水人工快速渗滤处理系统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金炳 黄培鸿 +3 位作者 杨小毛 牟新民 潘彩萍 钟佐栻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5,共4页
以渗透性能良好的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建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 ,在东莞华兴电器厂进行了为期 1a的中试工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 <1m 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较... 以渗透性能良好的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建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 ,在东莞华兴电器厂进行了为期 1a的中试工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 <1m 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其对SS、CODCr 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4 14 %、91 99%和94 4 4 % ;处理出水中SS、CODCr、BOD5、NH3 N及L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4 0 6、2 3 2 0、9 0、5 16和 0 2 6mg L。采取间歇性淹水 落干的运行方式 ,并结合反冲洗 ,提高了CRI系统的水力负荷 ,改善了污染物去除效果 ,增强了其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人工快速渗滤处理 污水处理 天然砂 运行方式
下载PDF
分层填料土地毛管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健 严群 +2 位作者 吴一蘩 阙愿林 董卫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7-110,共4页
研究了煤渣与土壤分层装填的土地毛管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该系统未种植物前的运行初期,进水溶解氧浓度的增加可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其较快处于稳定期;在系统运行稳定后,在装置表面种植了植物,进水溶解氧浓度的减少对系... 研究了煤渣与土壤分层装填的土地毛管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该系统未种植物前的运行初期,进水溶解氧浓度的增加可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其较快处于稳定期;在系统运行稳定后,在装置表面种植了植物,进水溶解氧浓度的减少对系统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在出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情况下,该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水力负荷为0.2m/d,与常规的纯土壤地下渗滤系统运行水力负荷仅能<0.05m/d相比,提高了单位面积处理污水的能力,节省了占地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填料 土地毛管渗滤系统 污水处理
下载PDF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与出水效果的讨论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江涛 段光杰 +2 位作者 张金炳 汤鸣皋 钟佐燊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3-208,共6页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 ,水力停留时间与出水效果之间的关系 ,直接涉及到系统的大小与出水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般认为各污染组分的去除率与水力停留时间之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角度出发 ,就此问题做了进一步讨...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 ,水力停留时间与出水效果之间的关系 ,直接涉及到系统的大小与出水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般认为各污染组分的去除率与水力停留时间之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角度出发 ,就此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 .结果表明 ,各污染组分的出水浓度与水力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严格地说 ,是一种类指数关系 ,它实际是一条直线和一条负指数曲线叠加而成 ,而并非纯指数关系 .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不同系统的处理效率可以通过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T 进行对比评价 .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可以围绕反映系统净化能力的综合指数KT,从提高系统内微生物活性的角度出发 ,以减小系统的占地及投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水力停留时间 出水效果 一级反应动力学 微生物
下载PDF
分层填料土地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仙平 赖兰萍 +3 位作者 封丹 严群 韩磊 李健昌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136,共5页
为提高土地渗滤系统水力渗透性能,构建了2套不同填料的渗滤系统,1#装置由红壤与砂分层装填,2#装置由红壤与煤渣分层装填,并将二者分别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在水力负荷10 cm3/(cm2.d)运行下,1#装置对COD、总磷、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1%、9... 为提高土地渗滤系统水力渗透性能,构建了2套不同填料的渗滤系统,1#装置由红壤与砂分层装填,2#装置由红壤与煤渣分层装填,并将二者分别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在水力负荷10 cm3/(cm2.d)运行下,1#装置对COD、总磷、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1%、97.6%、80.1%,2#装置为94.9%、98.3%、89.0%;1#装置出水硝氮和亚硝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4.7 mg/L和0.09 mg/L,2#装置为60.3 mg/L和0.15 mg/L。试验结果表明,2#装置对COD、总磷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稍优于1#装置,但1#装置更利于硝氮和亚硝氮的脱除,进一步说明分层装填能充分利用填料性能,有效地提高了土地渗滤系统的水力渗透性能且保持了良好的去除污染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渗滤系统 红壤 煤渣 生活污水
下载PDF
强化填料土地毛管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严群 吴一蘩 +1 位作者 董卫华 杨健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1,58,共5页
采用了能增加土地毛管渗滤系统水力渗透性能的煤渣及提高土壤通气性能的草炭,与土壤合并作为地下渗滤系统的填料进行污水处理,并采用了不同的填料装填方式,1#装置为土壤与草炭混合后与煤渣分层装填,2#装置为土壤、草炭、煤渣全混合后装... 采用了能增加土地毛管渗滤系统水力渗透性能的煤渣及提高土壤通气性能的草炭,与土壤合并作为地下渗滤系统的填料进行污水处理,并采用了不同的填料装填方式,1#装置为土壤与草炭混合后与煤渣分层装填,2#装置为土壤、草炭、煤渣全混合后装填。研究结果表明,(1)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在10cm3/(cm2.d)水力负荷下运行时,1#装置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9.6%、96.3%、25.7%、89.5%,2#装置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4.5%、98.3%、22.8%、76.8%;在20cm3/(cm2.d)水力负荷下运行时,1#装置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1.0%、93.5%、29.7%、62.1%,2#装置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2.2%、94.2%、26.4%、59.8%;(2)依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1#装置出水达标率高于2#装置;(3)水力负荷的升高对COD去除率变化不大,氨氮去除率略有下降,总氮去除率升高,总磷去除率下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毛管渗滤系统 煤渣 生活污水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含盐生活污水可行性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佼 张建强 +2 位作者 许文来 李佳 杨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83,共4页
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应用于处理含盐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进水盐度下CRI系统的运行效果及脱氮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进水盐度(NaCl的质量分数)在0.75%及以下时,COD、NHg-N去除效果受盐度影响较小,去除率分别保持... 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应用于处理含盐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进水盐度下CRI系统的运行效果及脱氮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进水盐度(NaCl的质量分数)在0.75%及以下时,COD、NHg-N去除效果受盐度影响较小,去除率分别保持在83%、90%VR上;进水盐度在0.5%及以下时,CRI系统对TN的去除率较不含盐时提高7~12.9个百分点,盐度对反硝。{二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硝化细菌、对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抑制作用强于氨氧化菌(AOB);进水盐度对TP的去除影响不大,这与CRI系统除磷过程主要依靠填料吸附和化学沉淀有关。初步证明了采用CRI系统处理盐度在0.5%及以下的生活污水是可行的,该盐度还可作为CRI系统实现短程硝化的理想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生活污水 抑制 有机物 脱氮除磷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原文传递
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郭伟 李培军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7,共7页
针对RI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机制、运行方式、系统恢复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I技术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
关键词 土地处理 污水 污染物去除 环境保护 渗滤 生态建设 快速 研究进展 RI 综述
下载PDF
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对某些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净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永锋 钟佐燊 +2 位作者 汪民 卢晓霞 徐卫东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0-62,共3页
利用室内大型土柱对RI系统中微量有机化合物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及苯、甲苯的净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3种氯代脂肪烃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其浓度可从2000—6000μg/LR至100μg/L以下.系统... 利用室内大型土柱对RI系统中微量有机化合物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及苯、甲苯的净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3种氯代脂肪烃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其浓度可从2000—6000μg/LR至100μg/L以下.系统对苯及甲苯的净化则与淹水时间有关,滩水初期净化效果良好,其浓度可从进水时1000—1700μg/L降至100M/L以下,但随着淹水时间延续,净化效果变基,直至出水浓度与进水浓度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渗滤 废水处理 污水 有机污染物 净化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蘅 黄伟 +3 位作者 徐文炘 雷金勇 张静 肖筱瑜 《矿产与地质》 201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文章研究了不同渗滤介质组成的人工土柱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河砂+斜发沸石+方解石滤料对COD、NH3-N都有较高去除率,水力负荷也较高。将该组合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 文章研究了不同渗滤介质组成的人工土柱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河砂+斜发沸石+方解石滤料对COD、NH3-N都有较高去除率,水力负荷也较高。将该组合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渗滤介质 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东风渠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梦娟 乔鹏帅 陈晓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12S期52-52,112,共2页
用实验室土柱试验模拟的方法,分析人工土壤在不同组成,不同配比情况下对东风渠污水中COD、氨氮的去除能力,从而可以确定出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人工土壤的组成及配比情况。通过对不同干湿比运行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的比较,得出本系统... 用实验室土柱试验模拟的方法,分析人工土壤在不同组成,不同配比情况下对东风渠污水中COD、氨氮的去除能力,从而可以确定出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人工土壤的组成及配比情况。通过对不同干湿比运行条件下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的比较,得出本系统的最佳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污水处理 干湿比 人工土壤 氨氮去除能力
下载PDF
分段进水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高氨态氮生活污水
20
作者 康爱彬 宗慧敏 +1 位作者 霍鹏 陈鸿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325,共3页
以校园学生生活区高氨态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进水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一级子系统表层和二级子系统表层分别以1 m/d和0.3 m/d水力负荷进水时,COD负荷提高到0.23 kg/(m2·d)... 以校园学生生活区高氨态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进水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一级子系统表层和二级子系统表层分别以1 m/d和0.3 m/d水力负荷进水时,COD负荷提高到0.23 kg/(m2·d),去除率为84.6%;氨态氮负荷提高到123.2 g/(m2·d),NH+4-N去除率为96.7%;出水中COD、NH+4-N的浓度都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总氮的去除率为63.8%,C/N比值由原来的0.83提高到1.10,C/N比值的提高主要是因为总氮去除率明显提高了。与单段进水相比,分段进水可以发挥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优势,提高水力负荷,相应地减少占地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高氨态氮生活污水 分段进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