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指标降维判别分析方法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等效性对比中的应用
1
作者 苗妍 路露 +9 位作者 谢梦迪 岳佑凇 桂新景 宋明坤 王艳丽 姚静 施钧瀚 张璐 李学林 刘瑞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72,共12页
针对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等效性评价方法不直观,未从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等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降维判别分析二者等效性关系的评价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A、B、C厂炙甘草,D、E厂白芍,F、G、H... 针对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等效性评价方法不直观,未从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等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降维判别分析二者等效性关系的评价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A、B、C厂炙甘草,D、E厂白芍,F、G、H厂砂仁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化学成分等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判别方法可快速、直观判别两者之间的关系,A、B、C三厂的炙甘草配方颗粒在当量比校正前均不能判定与其传统汤剂等效,经当量比校正后,代表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的两个置信椭圆部分相交或包含,表明二者可部分或完全替代;D、E厂白芍,F、G、H厂砂仁的配方颗粒在当量比校正前和校正后均不能判定与传统汤剂等效,二者无法相互替代。所建立的方法通过图形化形式快速直观综合判断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之间的关系,可用于二者之间的等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汤剂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多指标降维判别分析 等效性
下载PDF
基于UPLC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的蜜远志标准汤剂质量评价研究
2
作者 严慕贤 蓝义琨 +3 位作者 谭有珍 梁盛 周雅亮 吴颖欣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目的建立蜜远志标准汤剂特征图谱以及3种成分质量分数同时测定的UPLC方法,对不同来源蜜远志饮片制成的标准汤剂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蜜远志标准汤剂的特征图谱以及细叶远志皂苷、远志酮Ⅲ和3,6′-二芥子酰基蔗糖质量分数测... 目的建立蜜远志标准汤剂特征图谱以及3种成分质量分数同时测定的UPLC方法,对不同来源蜜远志饮片制成的标准汤剂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蜜远志标准汤剂的特征图谱以及细叶远志皂苷、远志酮Ⅲ和3,6′-二芥子酰基蔗糖质量分数测定的方法,并对16批标准汤剂进行测定,采用高分辨质谱对共有峰进行了指认,采用聚类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对共有峰进行了分析。结果蜜远志标准汤剂特征图谱标定了9个共有峰,通过高分辨质谱分别指认为:西伯利亚远志糖A5、西伯利亚远志糖A6、远志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黄花远志素A、细叶远志皂苷A、远志寡精H、远志寡糖A、1,2,3,7-四甲氧基呫吨酮,相似度结果显示16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聚类分析及PLS-DA显示不同来源之间的样品可能存在质量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蜜远志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和质量分数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蜜远志相关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远志 标准汤剂 特征图谱 含量测定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抗性早熟汤剂治疗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的效果
3
作者 杨利 杨玉 +4 位作者 卢庆红 石乔 谢理玲 徐庆博 黄强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抗性早熟汤剂对单纯性乳房早发育(PT)女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0例门诊就诊且病历信息相对完善的PT女童的临床资料,将予口服中药(基本组方为:淮山药、茯苓、知母、赤芍、生地黄、夏枯草等)及饮食生活指导的患儿归为治疗组(n=9... 目的探讨抗性早熟汤剂对单纯性乳房早发育(PT)女童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0例门诊就诊且病历信息相对完善的PT女童的临床资料,将予口服中药(基本组方为:淮山药、茯苓、知母、赤芍、生地黄、夏枯草等)及饮食生活指导的患儿归为治疗组(n=95),仅予饮食生活指导治疗的患儿归为对照组(n=95)。均在门诊随诊1年,比较2组临床结局,并对抗性早熟汤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17.89%,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23.16%(P<0.05)。治疗组患儿的乳腺最大长径、卵巢容积、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小于对照组(P<0.05);随诊期间未见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PT女童转化为中枢性性早熟(CPP)的转化率低于对照组(8.42%比14.73%,P<0.05)。结论应用抗性早熟汤剂和饮食生活指导对PT女童进行干预,不仅可以改善女童的双侧乳腺长径、卵巢容积,还可以降低性激素水平及CPP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 抗性早熟汤剂 饮食生活指导 疗效 女童
下载PDF
基于标准汤剂的鲜龙葵果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4
作者 杨娜 宫畅 +1 位作者 李楠 张四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66-1372,共7页
目的基于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制备并计算10批鲜龙葵果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以鲜龙葵果药材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专属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 目的基于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制备并计算10批鲜龙葵果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以鲜龙葵果药材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专属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鲜龙葵果配方颗粒中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的含量,并建立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确定4个特征峰及其相对保留时间的规定范围。结果标准汤剂出膏率为(18.21±1.87)%,确定的配方颗粒的出膏率范围为12.75%~23.67%,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分别为15.90%、21.26%、18.01%。标准汤剂中澳洲茄碱含量为(24.54±1.24)mg·g^(-1),澳洲茄边碱的含量为(31.34±1.65)mg·g^(-1);3批配方颗粒中澳洲茄碱含量分别为19.3 mg·g^(-1)、18.5 mg·g^(-1)、20.4 mg·g^(-1);澳洲茄边碱含量分别为23.9 mg·g^(-1)、22.9 mg·g^(-1)、25.8 mg·g^(-1)。识别出4个共有特征峰,以澳洲茄碱为参照物峰,其余3个峰的相对保留时间规定值分别为1.13、1.70、1.85。结论本研究证明鲜龙葵果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具有质量一致性,为制定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 鲜龙葵果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观察
5
作者 周晓庆 张若怡 田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方法纳入南通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90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2020年6月—2022年6月)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穴位敷贴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方法纳入南通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90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2020年6月—2022年6月)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穴位敷贴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穴位敷贴组患者常规治疗+单纯穴位敷贴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常规治疗+穴位敷贴治疗+中药汤剂治疗。观察3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眩晕评分变化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眩晕持续时间变化、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3组复发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穴位敷贴组及对照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眩晕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眩晕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眩晕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与穴位敷贴组患者,眩晕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穴位敷贴组(P<0.05);3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眩晕症状,促进患者恢复,患者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上亢型眩晕 穴位贴敷 中药汤剂 疗效 复发
原文传递
机器煎煮、传统煎煮所得中药汤剂质量比较
6
作者 李雅静 何洁 +2 位作者 王羽程 黄舒伊 梁泽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2-555,共4页
目的 比较机器煎煮、传统煎煮所得中药汤剂质量。方法 16首汤剂分别采用高压机器煎煮、常压机器煎煮、传统煎煮(瓦锅)制备,采用AHP法考察指标成分君臣佐使的药效差异,熵权法考察每个方剂不同煎煮方法效果的离散度,AHP-熵权-TOPSIS法确... 目的 比较机器煎煮、传统煎煮所得中药汤剂质量。方法 16首汤剂分别采用高压机器煎煮、常压机器煎煮、传统煎煮(瓦锅)制备,采用AHP法考察指标成分君臣佐使的药效差异,熵权法考察每个方剂不同煎煮方法效果的离散度,AHP-熵权-TOPSIS法确定加权综合评分排序。结果 高压机器煎煮、常压机器煎煮、传统煎煮综合评分与理想解的贴近度分别为0.09、0.57、0.63(P<0.05),常压机器煎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压机器煎煮与常压机器煎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常压机器煎煮与传统煎煮所得中药汤剂质量无明显差异,高压机器煎煮质量略低于常压机器煎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机器煎煮 传统煎煮 质量 AHP法 熵权法 AHP-熵权-TOPSIS法
下载PDF
中药汤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网状meta分析
7
作者 肖佩琪 徐慧贤 +3 位作者 杨淳锋 王金 张嘉茹 阮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 运用基于贝叶斯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法评价中药汤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 目的 运用基于贝叶斯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法评价中药汤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中关于中药汤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7.0和Ge MTC 0.14.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9项研究,样本量为2 069例,涉及9种中药汤剂。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西药分别联合使用加味清震汤(OR=0.27,95%CI:0.07~0.73)、参苓白术散(OR=0.29,95%CI:0.11~0.74)、耳胀汤(OR=0.17,95%CI:0.08~0.35)、二陈汤(OR=0.29,95%CI:0.11~0.69)、健脾通窍方(OR=0.32,95%CI:0.12~0.78)、荆防败毒散(OR=0.17,95%CI:0.08~0.35)、龙胆泻肝汤(OR=0.23,95%CI:0.11~0.48)、疏风宣肺通窍汤(OR=0.21,95%CI:0.08~0.60)、宣肺通窍汤(OR=0.15,95%CI:0.04~0.41)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用常规西医治疗。等级概率图结果显示,宣肺通窍汤效果最优。结论中药汤剂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提高总有效率,其中宣肺通窍汤效果最优,但仍需更大样本、更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分泌性中耳炎 耳胀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中药汤剂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有效性的Meta分析
8
作者 陈芮 罗淑萍 +2 位作者 麦晓洇 祝翠连 苏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732-73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及PubMed,获取中药汤剂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Co...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及PubMed,获取中药汤剂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合成及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文献,涉及病人71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综合疗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71,95%CI(1.77,7.75),P=0.0005]。24 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MD=4.40,95%CI(-8.22,17.02),P=0.49]、静息心率[MD=2.25,95%CI(-9.06,13.55),P=0.70]、心电图显效率[OR=0.87,95%CI(0.17,4.39),P=0.8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方面中药汤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独西医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动过缓 中药汤剂 META分析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联合自拟中药汤剂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张坤 刘国军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收治的9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 目的研究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收治的9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自拟中药汤剂熏蒸坐浴治疗局部创面,对照组患者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采用凡士林油纱联合自拟中药汤剂熏蒸坐浴治疗局部创面,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情况、肛周水肿与肛门坠胀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术后第3、7天,观察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467、2427,P=0016、0017);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肛周水肿及肛门坠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482、4052,P=0015、0001);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2292,P=0024)。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可有效降低创面疼痛程度,改善肛周水肿以及肛门坠胀等临床症状,加快创面愈合,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自拟中药汤剂 熏蒸坐浴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水肿 疼痛 肛门坠胀
下载PDF
月季花标准汤剂U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定量研究
10
作者 何民友 王利伟 +4 位作者 周湘媛 刘晓霞 李振雨 陈向东 孙冬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3-432,443,共11页
建立月季花(Rosae Chinensis Flos)标准汤剂UPLC指纹图谱,为月季花标准汤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20批月季花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共有色谱峰通过质谱分析和对照品比对进行指认,采用相似度评价结合化学模式识... 建立月季花(Rosae Chinensis Flos)标准汤剂UPLC指纹图谱,为月季花标准汤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20批月季花标准汤剂指纹图谱,共有色谱峰通过质谱分析和对照品比对进行指认,采用相似度评价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探究影响月季花标准汤剂质量的特征性成分,并同时测定主要色谱峰中的8个成分的含量。结果建立了月季花标准汤剂的UPLC指纹图谱,并标定出15个共有峰,20批样品相似度在0.983~0.999;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将样品分为4类,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出11个标志性化合物,通过质谱鉴定和对照品确认了8个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河南省周口市的月季花标准汤剂没食子酸、鞣花酸、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和槲皮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的样品。研究建立的月季花标准汤剂分析方法稳定可行,方法重现性好,能够为月季花标准汤相关制剂开发、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花 标准汤剂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质量标准
下载PDF
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的对比研究
11
作者 李振雨 何民友 +8 位作者 吕渭升 刘晓霞 周湘媛 梁月仪 何广铭 邓淙友 曲丽媛 陈向东 孙冬梅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370-377,共8页
目的:研究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质量指标的差异。方法:测定19批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标准汤剂出膏率、指标成分栀子苷的含量和转移率,并建立标准汤剂指纹图谱,计算指纹图谱相似度,采用对照品比对的方式对共有峰进行确证,以指纹图谱共... 目的:研究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质量指标的差异。方法:测定19批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标准汤剂出膏率、指标成分栀子苷的含量和转移率,并建立标准汤剂指纹图谱,计算指纹图谱相似度,采用对照品比对的方式对共有峰进行确证,以指纹图谱共有峰的峰面积为变量,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寻找差异性标志物。结果: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排序焦栀子>栀子>炒栀子;栀子苷的含量排序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苷的转移率排序焦栀子>栀子>炒栀子。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指纹图谱均标识出7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5个成分,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OPLS-DA将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分为两类,并找到5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峰6、峰5、峰7、峰3和峰2,表明随着炒制程度的加深,上述化学成分在标准汤剂中的含量逐渐降低。结论:可为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配方颗粒及其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炮制品 标准汤剂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抗氧化活性的化学计量学分析筛选五味子标准汤剂质量标志物的研究
12
作者 林伟雄 王寿富 +5 位作者 陈仕妍 陈清怡 莫秋怡 吴晓英 张正 邓李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301,共13页
目的探究五味子标准汤剂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基于一测多评法(QAM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15批五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采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15批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并借助灰色关联度(GRA)和偏最小二... 目的探究五味子标准汤剂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基于一测多评法(QAM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15批五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采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15批样品的抗氧化活性,并借助灰色关联度(GR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分析8种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联。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候选质量标志物与抗氧化核心靶点的结合性,同时对单体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实验验证。结果QAMS法与外标法(ESM)的含量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并推测原儿茶酸、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乙、五味子乙素为五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差异成分。根据GRA和PLSR结果,上述4个质量差异成分可作为抗氧化能力的备选标志物。分子对接结果显示4个候选质量标志物与抗氧化相关靶点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研究认为五味子标准汤剂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单体成分验证结果显示原儿茶酸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最符合作为质量标志物的特征,因而可能作为五味子标准汤剂抗氧化的质量标志物。结论基于UPLC含量测定法和体外抗氧化实验,预测了五味子标准汤剂中的潜在抗氧化活性物质,也为五味子其它相关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标准汤剂 一测多评 抗氧化 质量标志物 化学计量学 分子对接 原儿茶酸
下载PDF
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相关性研究及量值传递分析
13
作者 任晶 刘俊潼 +4 位作者 鄢必新 白冰 展月 张庆贺 陈长宝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目的 建立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对其相关性进行评价并考察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7 nm,... 目的 建立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对其相关性进行评价并考察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7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1)。以特征图谱为对照,比较15批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及相关性,分析其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15批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共确定了7个共有峰,并指认出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水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6种成分,经过相似度比较,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相关性较好。对生产过程中各关键环节样品测定指标成分含量及转移率,未出现离散的数据,有较好的传递性。结论 建立的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能较全面地反映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多成分整体面貌,为槐米配方颗粒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药材 饮片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HPLC 特征图谱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苍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14
作者 魏家保 唐双燕 +5 位作者 詹智洪 谢嘉慧 赵伟志 黄凯伟 张辉 谭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目的建立苍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传统煎煮方法制备12批苍耳子标准汤剂,测定其出膏率范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建立苍耳子标准汤剂的特征图谱;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以绿原酸对照品、苍耳子对照药材为参照进行定性鉴... 目的建立苍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方法按照传统煎煮方法制备12批苍耳子标准汤剂,测定其出膏率范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建立苍耳子标准汤剂的特征图谱;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以绿原酸对照品、苍耳子对照药材为参照进行定性鉴别。结果12批苍耳子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波动范围为6.0%~9.9%,均值为8.1%。共标定10个共有峰,指认8种成分,分别为新绿原酸(峰2)、绿原酸(峰3)、隐绿原酸(峰4)、咖啡酸(峰5)、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峰6)、异绿原酸B(峰7)、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峰8)、4,5-O-二咖啡酰奎宁酸(峰10)。薄层鉴别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比移值适当。结论建立了苍耳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测定方法全面、准确,可为苍耳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标准汤剂 特征图谱 薄层鉴别
下载PDF
南瓜子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15
作者 唐双燕 魏家保 +4 位作者 蔡素琴 詹智洪 黄凯伟 赵伟志 张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的 制备南瓜子饮片标准汤剂,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为制定南瓜子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传统煎煮方法制备15批南瓜子饮片标准汤剂,测定其出膏率范围,并建立了饮片标准汤剂质量标准,包括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丙氨酸为... 目的 制备南瓜子饮片标准汤剂,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为制定南瓜子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传统煎煮方法制备15批南瓜子饮片标准汤剂,测定其出膏率范围,并建立了饮片标准汤剂质量标准,包括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丙氨酸为对照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特征图谱及质量分数测定方法,并计算其转移率。结果 15批南瓜子饮片标准汤剂出膏率范围为10.4%~18.3%,均值为15.1%;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比移值适当;苯丙氨酸质量分数范围为0.56~1.99 mg/g,均值为1.43 mg/g,转移率范围为42.7%~86.1%,均值为69.7%,所建立的特征图谱呈现13个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 建立了南瓜子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测定方法全面、准确,可为南瓜子配方颗粒的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子 饮片标准汤剂 丙氨酸 苯丙氨酸 特征图谱 薄层鉴别
下载PDF
变容与平衡:西药东渐背景下近代中国汤剂改良之争
16
作者 朱睿思 崔军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近代大量西药入华,对中国传统医药市场产生持续冲击,中药的不足之处日显。部分中医药界人士顺应时代潮流,向西方学习,力图革新中药。汤剂与中医诊疗观念联系紧密,其革新过程不仅受到医界关注,还多次成为中西医论争的焦点。由于近代中国... 近代大量西药入华,对中国传统医药市场产生持续冲击,中药的不足之处日显。部分中医药界人士顺应时代潮流,向西方学习,力图革新中药。汤剂与中医诊疗观念联系紧密,其革新过程不仅受到医界关注,还多次成为中西医论争的焦点。由于近代中国现实政治与客观研究能力的不足,汤剂改良未能实现科学化发展,但关于其改良过程的争论,亦展现了近代中西医在制药方面的平衡与近代中医药界对于西医学知识的收受与变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剂改良 中药科学化 西药 剂型
下载PDF
扶阳罐加麦粒灸外治联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张椿梅 岑婉仪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实行扶阳罐加麦粒灸外治联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各100例的两组,扶阳罐加麦粒灸外治纳入对照组,扶阳罐...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实行扶阳罐加麦粒灸外治联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各100例的两组,扶阳罐加麦粒灸外治纳入对照组,扶阳罐加麦粒灸外治联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治疗效果、面部静态对称性评分、面部随意运动对称性评分及面肌功能等级。结果:研究组患者98.00%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0%(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面部静态对称性评分在治疗后更低,面部随意运动对称性评分在治疗后更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面肌功能,提升治疗满意度(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实行扶阳罐加麦粒灸外治联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面肌功能,减轻不适感,提升治疗有效率,实践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罐 麦粒灸 中药汤剂 周围性面瘫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基于“饮片-标准汤剂-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的整体质量控制
18
作者 潘妮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3-85,共3页
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药标准汤剂基础上制成的更适合现代社会的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指出,要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本文以标准汤剂为参照系统,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工艺,从药材... 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药标准汤剂基础上制成的更适合现代社会的中药创新药。《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指出,要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本文以标准汤剂为参照系统,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工艺,从药材种植开始,消除“饮片-标准汤剂-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参考《中国药典》《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等文件中的炮制工艺、质量控制方法、质量评价指标等,利用出膏率、有效成份的含量及含量转移率、特征图谱等参数,实现中药配方颗粒的整体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标准汤剂 生产过程 质量控制和评价
下载PDF
疏肝理气中药汤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游峰 黄捷 +1 位作者 邱浩 李劲松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究疏肝理气中药汤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浅表性胃炎(CSG)临床疗效。方法:筛选肝胃不和型CSG患者88例,时段: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常规西药+疏肝理气中药汤剂治疗),各44例,比较... 目的:探究疏肝理气中药汤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浅表性胃炎(CSG)临床疗效。方法:筛选肝胃不和型CSG患者88例,时段: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常规西药+疏肝理气中药汤剂治疗),各44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L-2、CRP、TNF-α、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更低,且观察组Hp转阴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予以肝胃不和型CSG患者常规西药联合疏肝理气中药汤剂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胃炎 肝胃不和型 疏肝理气中药汤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药汤剂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
作者 蒋鹭莲 温伟 +5 位作者 刘明旺 张洋芳 闫宇新 李浩浩 郜梦杰 赵福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6-14,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汤...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汤剂联合LCZ696治疗CHF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1日。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涉及1 121例病人。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CZ696比较,中药汤剂联合LCZ696治疗CHF的有效率更高[RR=1.23,95%CI(1.15,1.31),P<0.000 01],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MD=46.41,95%CI(29.57,63.25),P<0.000 01]及左室射血分数[MD=5.07,95%CI(3.14,7.01),P<0.000 01]明显增加,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D=-2.76,95%CI(-3.96,-1.55),P<0.000 01]及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SMD=-2.11,95%CI(-3.13,-1.10),P<0.000 1]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8,95%CI(0.33,1.38),P=0.28]。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中药汤剂联合LCZ696治疗CHF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药汤剂 沙库巴曲缬沙坦 左室射血分数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