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汾河流域地表水金属元素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1
作者 赵春红 申豪勇 +3 位作者 赵一 王志恒 唐春雷 谢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9-560,共12页
为研究汾河流域地表水中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健康危害程度,本文采集汾河流域主要支流入河口及干流断面水样39组,检测As、Cu、Pb、Zn、Hg、Ni、Mn、Fe和Co共9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法、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了流域地表水中... 为研究汾河流域地表水中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健康危害程度,本文采集汾河流域主要支流入河口及干流断面水样39组,检测As、Cu、Pb、Zn、Hg、Ni、Mn、Fe和Co共9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法、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了流域地表水中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对成人与儿童产生的健康危害.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超标元素为Hg、Fe和Mn,污染区主要分布于汾河干流中下游和支流.汾河干流上游Fe、Mn、Zn和Co变化幅度较大,中游、下游次之;各支流金属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多元统计分析显示,Hg和As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及农业污染等;Cu、Pb、Zn、Ni、Co、Fe和Mn来源于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健康风险评价表明,汾河流域各河段健康总风险为汾河支流>汾河下游>汾河中游>汾河上游,汾河中下游和支流健康风险危害较大,健康风险均为中等;经饮用水途径造成的健康风险儿童是成人的1.15倍,儿童更易受到金属元素的危害;As为支流浍河和昌源河的主要致癌因子;各河段优先控制金属元素为As、Co、Pb、Fe和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地表水 金属元素 多元统计分析 健康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汾河流域传统村落区域保护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2
作者 张子涵 孙舔轲 +3 位作者 侯小萌 苏迎庆 曲子涵 牛俊杰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145个传统村落的相关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数据,运用格网化、耦合协调模型、重力模型、主成分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和空间聚类方法,对汾河流域传统村落区域保护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特征及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 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选取145个传统村落的相关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数据,运用格网化、耦合协调模型、重力模型、主成分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和空间聚类方法,对汾河流域传统村落区域保护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特征及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汾河流域传统村落区域保护及发展水平整体较均衡,两个重心均在汾河中游。(2)传统村落区域保护与发展水平耦合状况全流域整体为拮抗和低耦合,协调状况近90%区域为失调,上游协调情况远低于全流域平均,中游出现低值区包围高值区与中值区的现象,呈现以河道为轴的复杂层级特征。(3)区域的总体经济能力、非农经济能力、政策倾斜程度和资源禀赋是汾河流域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协调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4)协调发展视域下确定汾河流域传统村落“一极、一带、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其中“一极”为平遥县示范区,“一带”为汾河西侧发展带,“五区”为城镇转型区、经济优先区、综合保护区、资源开发区和政策扶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区域保护与发展 耦合协调 空间发展格局 汾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的汾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模拟研究
3
作者 葛杰 刘园 +1 位作者 雒舒琪 曹绮欣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目的】有效提高缺少气象资料条件下汾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计算精度。【方法】选取汾河流域及附近7个气象站点1960—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根据不同气象要素组合,构建16种基于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ET0模拟模型,并与Hargreav... 【目的】有效提高缺少气象资料条件下汾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计算精度。【方法】选取汾河流域及附近7个气象站点1960—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根据不同气象要素组合,构建16种基于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ET0模拟模型,并与Hargreaves-Samani、Irmak-Allen、Makkink模型进行比较,评价ANFIS模型在汾河流域的适用性及可移植性。【结果】(1)ANFIS模型能很好地展现ET0与各输入因子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仅输入Tmax、Tmin、Ra建立的ANFIS2模型模拟精度(平均R^(2)为0.882,平均NSE为0.876,平均RMSE为0.341 mm/d)能满足使用要求,随着输入气象要素数量的增加,模型模拟精度不断提高;(2)在输入因子相同时,ANFIS模型精度高于Hargreaves-Samani、Irmak-Allen、Makkink模型;(3)ANFIS模型在汾河流域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和可移植性,不同分区建立的ANFIS模型相互移植时具有较高精度(平均R^(2)为0.983,平均NSE为0.978,平均RMSE为0.134 mm/d)。【结论】因此,在缺少气象资料时,基于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建立的ET0模拟计算模型可作为汾河流域ET0计算的推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参考作物蒸散量 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 可移植性
下载PDF
汾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可达性研究
4
作者 杨艳青 闫广华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28-133,共6页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可达性对其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计量地理学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以汾河流域164个传统村庄为例,对其空间分布与可达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村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村落...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可达性对其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计量地理学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以汾河流域164个传统村庄为例,对其空间分布与可达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村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村落,汾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汾河流域传统村落分布形成了以晋中市为核心的高密度区和位于临汾市翼城县、襄汾县的双核心次密度区;在市域尺度上,传统村落分布集中且以聚集为主,分布于晋中、临汾、吕梁三市;汾河流域三大分区传统村落分布不均且呈现集中分布态势,主要分布在中游地区,其次是下游地区;汾河流域各传统村落的空间可达性整体水平较高且差异较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空间联系和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格局 可达性 汾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CWSI的汾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5
作者 周义 索文姣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9,共9页
基于MOD16数据,计算作物缺水指数(Crop Water Stress Index,CWSI),结合汾河流域气象站点数据、植被指数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差值法、线性趋势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汾河流域2000—2021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CWSI能有效监... 基于MOD16数据,计算作物缺水指数(Crop Water Stress Index,CWSI),结合汾河流域气象站点数据、植被指数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差值法、线性趋势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汾河流域2000—2021年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CWSI能有效监测汾河流域旱情,其与10 cm土壤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2)汾河流域CWSI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呈现出南湿北旱的特点。(3)汾河流域CWSI年际变化较为平稳,而月变化波动较大,5月CWSI达到年内峰值。(4)汾河流域不同生长期内干旱情况差异显著,生长季前期(4—5月)特旱区占汾河流域总面积的48.55%;生长季中期(6—8月)基本全域无旱;生长季后期(9—10月),仅11.17%的地区发生干旱。(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干旱程度不同,CWSI从小到大依次为:林地(0.686)<草地(0.749)<耕地(0.751)<未利用地(0.758)<城镇(0.765)。本研究结果可为汾河流域旱情监测和抗旱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作物缺水指数(CWSI) 时空变化 汾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PLUS模型的汾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及多情景模拟
6
作者 汪勇政 梁哲 +2 位作者 余浩然 张强 范昕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5,共11页
探究流域地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规律及未来多情景模拟对于诊断区域土地开发问题以及促进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0、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网格法、景观格局指数、空间统... 探究流域地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规律及未来多情景模拟对于诊断区域土地开发问题以及促进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0、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网格法、景观格局指数、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探究汾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特征及其规律,并结合多元数据采用PLUS模型模拟探讨未来多情景下汾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演变趋势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汾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均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由于低风险地区面积持续增加;(2)其空间集聚效应逐年增强,地形较平坦的盆地地区主要为低风险和较低风险等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范围愈大集聚性越强;(3)2035年两情景景观生态风险进一步降低,基于生态保护可持续情景下汾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均值降低以及低风险面积增大与林地、草地、水域的面积增大和连通密切相关,自然发展情境下的变化与建设用地和耕地的整合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S模型 多情景模拟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汾河流域 景观格局
下载PDF
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史利江 高思睿 +4 位作者 李永宁 高杉 李前锦 张永凯 张殷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12-324,共13页
探索流域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规律,可以为提升流域城镇化质量和促进流域城镇化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以汾河流域36个县(市)为研究单元,构建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数理统计方法、探索性空... 探索流域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规律,可以为提升流域城镇化质量和促进流域城镇化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以汾河流域36个县(市)为研究单元,构建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数理统计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与地理探测器分析相结合,对2000—2018年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汾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但各县(市)的城镇化水平绝对差异逐渐增大,而相对差异逐渐减小;2)流域内各县(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格局明显,且随时间变化存在明显的时空演变,逐步形成了以太原市区、孝义市、临汾市区为中心的流域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及文水县、汾西县和万荣县等形成的城镇化发展的边缘区;3)流域内大部分县(市)的城镇化发展没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主要表现为以太原市区为核心的周边县(市)区域形成的高-高集聚及岚县、翼城和周边县(市)形成的低-低集聚;4)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区位和政策等对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具有重要影响.由地理探测器的定量分析可知,经济发展和政策投资是影响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差距、促进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时空格局 县域 汾河流域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宁武县汾河流域矿山环境生态修复理论及实践研究
8
作者 白钰 程靓 刘倩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4期134-137,共4页
宁武县地处汾河上游,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但开采方式粗放,导致地质灾害频发、环境破坏,影响水资源补给体系和区域植被生境。本文结合现状问题调查结果,从治理策略和工程措施实践两个方面总结宁武县汾河流域矿山环境生态修复的方... 宁武县地处汾河上游,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但开采方式粗放,导致地质灾害频发、环境破坏,影响水资源补给体系和区域植被生境。本文结合现状问题调查结果,从治理策略和工程措施实践两个方面总结宁武县汾河流域矿山环境生态修复的方法,以期为我国流域矿山修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矿山环境 生态修复 灾害治理 废弃地造林 宁武县
下载PDF
山西省汾河流域地下水超采的经济学博弈逻辑分析
9
作者 郝春沣 牛存稳 +2 位作者 谈幸燕 仇亚琴 贾仰文 《地下水》 2023年第1期106-107,194,共3页
理清地下水超采的经济学博弈逻辑,对科学认识地下水超采形成和治理的市场动机具有基础意义。本文提出了经济学博弈视角的地下水超采逻辑框架,并从地下水开采的直接经济社会效益、超采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超采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三个方... 理清地下水超采的经济学博弈逻辑,对科学认识地下水超采形成和治理的市场动机具有基础意义。本文提出了经济学博弈视角的地下水超采逻辑框架,并从地下水开采的直接经济社会效益、超采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超采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三个方面,量化解析了山西省汾河流域地下水超采的损益状况。研究成果对构建山西省汾河流域地下水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治理 经济学损益 生态环境价值 山西省汾河流域
下载PDF
近25年来汾河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天悦 李家存 +2 位作者 王艳慧 黎思云 张田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8-55,共8页
汾河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对山西省的生态维护与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2个角度,利用GI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计算汾河流域1995-2020年的6期景观格局指数,并获取25年间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 汾河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对山西省的生态维护与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2个角度,利用GIS技术和Fragstats软件计算汾河流域1995-2020年的6期景观格局指数,并获取25年间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汾河流域的草地、耕地、未利用地以及水域的面积减少了,建设用地与林地的面积增加了;其中耕地、草地及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较大,表现出自然景观向人文景观转变的特征。(2)研究区景观总体上呈破碎化倾向,景观形状趋于复杂,景观分布异质性减小。(3)建设用地和耕地的景观破碎度不断增加,景观形状日趋复杂;林地景观破碎度先增加,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而后则相反;草地的景观破碎度增加;水域和未利用地的景观破碎度减小,景观形状趋于简单;耕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大幅减小但始终保持在第一的位置,耕地作为汾河流域的基质景观优势地位显著下降。总之,自然环境的演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得汾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通过增加耕地保护力度,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构建流域防护林体系,采取节水政策及建立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与评价体系,推进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向好向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格局变化 景观格局指数 汾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汾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莺沙 卢明明 +1 位作者 王奕森 杨中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32,共10页
密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土地利用类型的显著变化,进而会对流域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健康产生影响。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对汾河流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了建模和计算,并基于压力-状... 密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土地利用类型的显著变化,进而会对流域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健康产生影响。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对汾河流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了建模和计算,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县域尺度对汾河流域进行了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结果表明:20年来,汾河流域的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增加了3.64%,而耕地面积大幅减小,减小了4.51%,耕地减少主要转移到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建设用地增加主要来自耕地和草地。流域内的建设用地和耕地的PD均增加了约23%,表明这两种土地类型近20年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流域整体景观水平的SHDI呈上升趋势,而斑块密度PD和景观形状指数LSI先增大后下降,这反映了土地的使用程度有所提高,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流域内景观存在碎片化的趋势。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在不同时空均存在一定的差异,2000-2020年生态健康状态较好的地区呈增加趋势,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太原市周边和汾河下游地区等人口聚集区域的生态健康压力仍然较大。研究结果可以为该流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指数 PSR模型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下载PDF
2000—2020年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水源涵养时空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丽婷 刘海红 +1 位作者 黄丽洁 王钰帆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325,共13页
基于时空性、生态性和整体性原则,采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以及2020年5期研究数据,利用RSEI模型和InVEST模型评估汾河流域20 a的生态环境质量及水源涵养量的动态变化,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 基于时空性、生态性和整体性原则,采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以及2020年5期研究数据,利用RSEI模型和InVEST模型评估汾河流域20 a的生态环境质量及水源涵养量的动态变化,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RSEI良好级面积增幅较大(23.6%),优级增加了1.9%,主要分布于汾河流域西部和东部地区。(2)2020年水源涵养总量为228.9×10^(8)mm,相比于2000年增加了23×10^(8)mm,主要分布于上游水源地,中下游的中部地区水源涵养量较低。(3)RSEI和水源涵养量二者的正相关性区域面积占78.42%,负相关性区域面积占21.58%,总体呈现出正相关性。汾河流域20 a来生态环境持续变好,良好和优面积逐年增加,差和较差面积逐年下降,中等级呈现波动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源涵养功能持续提高,上游水源地的水源涵养量明显增加,中下游中部地区较低;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水源涵养正相关性区域面积比例最大,水源涵养能力提高能够促进生态环境质量变好,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也能促进当地水源涵养能力的提高;存在21.58%的区域二者关系呈现负相关,主要与二者的主导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源涵养 时空变化 汾河流域
下载PDF
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系研究
13
作者 贾雯霞 张艳 崔国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5-23,共9页
生态系统的供需服务研究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其供需服务的定量分析、供需匹配程度的识别及其与地形分异的关系,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汾河流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以其为研究对象集成多源数据,对汾... 生态系统的供需服务研究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其供需服务的定量分析、供需匹配程度的识别及其与地形分异的关系,对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汾河流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以其为研究对象集成多源数据,对汾河流域2015年产水、粮食供给、碳固存和土壤保持服务的供需匹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并探究其与地形位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从整体上看,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量除碳固存服务外,其余生态系统服务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但局部区域仍存在明显赤字;(2)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供需匹配程度差异明显,由高到低分别是产水服务(0.085)、土壤保持服务(0.023)、粮食供给服务(0.009)和碳固存服务(-0.012);(3)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程度与地形位指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地形对研究区4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分布、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影响,但地形因素并非唯一影响因素,应结合地区具体情况进行分析;(4)在不同地形位指数区间内,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程度具有不同的关系,此时可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对生态保护的要求进行主要生态功能的界定,提出生态功能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汾河流域 地形位指数 供需平衡
下载PDF
汾河流域磷赋存形态及来源解析
14
作者 韩文辉 宋姗娟 +1 位作者 王林芳 党晋华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100-104,共5页
汾河是山西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水质质量对整个流域的健康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解析流域水质及其污染源能为流域水环境治理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文章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现场实测结合模型构建,... 汾河是山西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水质质量对整个流域的健康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解析流域水质及其污染源能为流域水环境治理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文章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现场实测结合模型构建,分析该流域磷污染的赋存特征,量化磷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汾河流域水体总磷浓度范围在0.011~0.433 mg/L,平均值0.187 mg/L,上游磷含量满足水质Ⅱ类考核指标,中下游基本满足Ⅳ类考核指标;汾河流域水体中无机磷浓度在0.000~0.304 mg/L,平均值0.093 mg/L,有机磷浓度范围在0.011~0.295 mg/L,平均值0.094 mg/L,其中上游以有机磷为主,中下游有机磷、无机磷占比相当,这与沿河产业分布密切相关。沉积物中磷含量为63.9~492 mg/kg,平均值为257 mg/kg,属于轻度污染。总磷的沉积物-水分配系数为313~36182 L/kg,总体呈现上游高下游低的趋势,特别是流量相对静止、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的汾河水库出口Kp较高。利用SWAT模型对汾河流域的总磷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进行解析,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是汾河流域总磷的重要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赋存形态 来源解析
下载PDF
汾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孟鸿 付建新 郭文炯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80-88,共9页
汾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汾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精准把握山水林田湖草动态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规律。基于1980—2020年4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监测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分析和价值当量因子评估等方法,以县域... 汾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汾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精准把握山水林田湖草动态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规律。基于1980—2020年4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监测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分析和价值当量因子评估等方法,以县域为单位对汾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0—2000年汾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缓慢,2000—2010年变化速度加快,2010—2020年变化速度又逐渐放缓,1980—2020年林地和未利用土地增加幅度小,耕地和草地逐年减少,分别减少996.55 km^(2)和725.85 km^(2),水域减少20.18%;转型迁移主要发生在2000—2010年,其他地类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迁移量最大,为1 858.45 km^(2),耕地和草地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中转型迁移最活跃的地类;1980—2020年汾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18.34亿元,县域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上游>中游>下游,高值区集中在上中游,从动态变化看,流域内88.6%的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中下游变化幅度大,草地、耕地和水域大面积减少成为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分异 汾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时空分解的汾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异性及驱动因子分析
16
作者 王标 朱洪芬 +1 位作者 许月凤 孙瑞鹏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98-109,共12页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且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易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基于1982—2019年汾河流域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利用趋势分析、经验正交分解(EOF)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汾河流域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旨在为...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且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易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基于1982—2019年汾河流域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利用趋势分析、经验正交分解(EOF)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汾河流域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旨在为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汾河流域NPP由流域中心向边缘增加,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NPP显著增加的面积远大于退化面积;从2003年开始,汾河流域尤其是东北部地区植被NPP明显提高,中北部区域的NPP呈现退化趋势,并表现出较强的时间变异性。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基础自然环境因子对汾河流域NPP空间结构的总效应分别为0.50、0.20、0.03,表明了人类活动是影响NPP空间结构最主要的因素;基础自然环境对NPP变化有显著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并且容易在小尺度范围内形成潜在的时空格局。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流域NPP空间结构和时间变异最主要的气候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动态 驱动力分析 经验正交函数 结构方程模型 汾河流域
下载PDF
不同降雨条件下汾河流域(临汾段)氮磷污染负荷变化分析
17
作者 延雪花 杨雯钰 +1 位作者 信欣 戴有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10期0039-0043,共5页
本文以汾河流域临汾段为研究区域,基于气象监测数据分析了近三年降雨量和水质(氮、磷)的变化特征,并利用SWAT模型模拟了氮、磷输出负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降雨量和水质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 本文以汾河流域临汾段为研究区域,基于气象监测数据分析了近三年降雨量和水质(氮、磷)的变化特征,并利用SWAT模型模拟了氮、磷输出负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降雨量和水质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秋季节降雨量较大,水质状况好转,而冬春季结果相反,这主要与洁净雨水的稀释作用有关;(2)流域内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和城镇生活污水,重点污染区域集中在尧都区、襄汾县、洪洞县和曲沃县;(3)降雨径流将陆面污染物冲刷进入河流,TN、TP负荷与降雨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基于研究结果,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提出了流域氮磷污染削减的措施,为科学管控汾河流域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降雨 氮磷污染负荷 SWAT模型
下载PDF
汾河流域2021年秋汛暴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俊 《海河水利》 2023年第2期50-53,共4页
2021年10月,汾河流域发生的秋汛洪水历史罕见。根据汾河流域各雨量站实测降雨资料,对秋汛的降雨成因、降雨时间、降雨过程、降雨分布和暴雨强度等做出了分析,结果对山西省洪水防御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汾河流域 秋汛 暴雨特性
下载PDF
基于情景模拟的流域低碳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研究——以汾河流域为例
19
作者 张恩月 郑君焱 +3 位作者 苏迎庆 张蕾 张鹏飞 刘庚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3-212,共10页
开展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旨在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科学利用及实现碳减排目标。本文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15年、2020年土地利用及阻力因子数据,采用FLUS-MCR模型、碳收支系数法,验证模型精度下,设置2030年低碳发展优先、经济发展优先、... 开展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旨在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科学利用及实现碳减排目标。本文以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15年、2020年土地利用及阻力因子数据,采用FLUS-MCR模型、碳收支系数法,验证模型精度下,设置2030年低碳发展优先、经济发展优先、耕地保护优先、生态保护优先及自然发展5种模拟情景,对比未来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类型的布局特征,并提出优化布局方案。结果表明:(1)2020年汾河流域禁止、限制、重点及优化开发区4类土地利用功能分区面积分别为:2491.76 km^(2)、6445.99 km^(2)、16325 km^(2)、14477 km^(2);流域净碳排放量为2002.46×10^(4)t,禁止开发区为流域碳汇区,碳吸收总量为0.76×10^(4)t,其余三区为碳源区,碳排放总量为2003.22×10^(4)t。(2)2030年各情景土地利用碳收支情况由高到低为:低碳发展优先、生态保护优先、耕地保护优先、自然发展、经济发展优先。(3)2030年,不同情景下除禁止开发区用地结构相对合理,限制开发区仍需适当压缩该区耕地及建设用地比例;重点及优化开发区应考虑适当开发宜耕草地,促进流域土地利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调发展,实现低碳土地利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土地利用 优化配置 FLUS-MCR模型 碳收支系数 汾河流域 山西
下载PDF
2000—2020年汾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
20
作者 王钰帆 白强 孙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7-618,共12页
采用“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SRP)评价模型,构建了汾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空间地理数据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20年汾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探... 采用“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SRP)评价模型,构建了汾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空间地理数据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20年汾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了流域生态脆弱性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汾河流域生态以中度脆弱为主,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在时间上呈现先增加后降低态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逐渐好转。(2)平原丘陵区、低山区生态脆弱性高,中山区次之,高中山区最低。近20 a间,平原丘陵区、低山区、高中山区生态脆弱性降低,中山区生态脆弱性有所增加。(3)影响汾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驱动因素多样化,在自然、人类活动和景观格局等因素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地利用程度和香农均匀度指数是其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在政策因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气候因素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程度逐步增强。所得结果可为汾河流域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SRP评价模型 空间主成分分析 地理探测器 汾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