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6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分化因子15联合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预测价值分析
1
作者 李春 李夏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联合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AMI)患者PCI治疗后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联合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AMI)患者PCI治疗后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209例AMI行PCI老年患者纳入AMI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群9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AMI患者术前、术后7d以及对照组血清GDF15、SIRT1表达水平,观察AMI术后3个月内AMI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对比MACE发生与未发生患者血清GDF15、SIRT1表达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其对患者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AMI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IR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GDF-15、SIRT1水平联合检测诊断AMI的发生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两项指标单独评估的AUC(P <0.05);209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发生MACE者44例(21.1%),发生MACE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GDF-15水平高于未发生者,SIRT1水平低于未发生者(P <0.05);术前血清GDF-15、SIRT1水平联合检测评估老年PCI治疗AMI患者MACE的发生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显著高于两项指标单独评估曲线下面积0.726、0.725(P <0.05);术后血清GDF-15、SIRT1水平联合检测评估老年PCI治疗AMI患者MACE的发生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显著高于两项指标单独评估曲线下面积0.815、0.811(P <0.05);术后7d血清GDF-15、SIRT1水平检测评估老年PCI治疗AMI患者MACE的发生ROC曲线下AUC高于术前(P <0.05)。结论:AMI患者血清GDF-15呈高表达,SIRT1呈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PCI术后MACE的发生,反映患者预后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生长分化因子15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预后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激活剂SRT1720减轻大鼠急性颅脑损伤的机制
2
作者 钱龙杰 苏文利 +1 位作者 朱文献 王毅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447-4454,共8页
背景:有研究显示在急性颅脑损伤小鼠模型中,以药物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后能明显升高脑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表达,降低脑组织炎症应激和氧化应激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目的:探讨腹腔注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激活剂SRT... 背景:有研究显示在急性颅脑损伤小鼠模型中,以药物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后能明显升高脑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表达,降低脑组织炎症应激和氧化应激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目的:探讨腹腔注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激活剂SRT1720减轻大鼠急性颅脑损伤的机制。方法:取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不造模;模型组、激活剂组建立急性颅脑损伤模型,6 h后假手术组、模型组、激活剂组分别腹腔注射二甲亚砜溶液、二甲亚砜溶液、SRT1720,1次/d,连续注射28 d。设定取材时间点,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脑组织形态、细胞凋亡与血管新生以及脑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注射7,14,28 d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及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活剂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及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5);②注射7,14,28 d时,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激活剂组大鼠大鼠脑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髓过氧化物酶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丙二醛、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升高(P<0.05);③注射7,14,28 d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多于假手术组(P<0.05),激活剂组大鼠脑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多于模型组(P<0.05);注射7,14,28 d的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0.05),激活剂组大鼠脑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注射7,14,28 d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激活剂组大鼠脑组织损伤程度轻于模型组;④结果表明,腹腔注射SRT1720通过下调急性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氧化和炎性应激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血管新生来减轻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信号 急性颅脑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性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索马鲁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靶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3
作者 柴世凡 李欣儒 +3 位作者 叶育采 孙俊丽 蔡红艳 王昭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235-3239,共5页
背景: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且已有部分药物应用到阿尔茨海默病临床三期研究阶段,然而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探讨阐明。目的:拟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筛... 背景: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且已有部分药物应用到阿尔茨海默病临床三期研究阶段,然而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探讨阐明。目的:拟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相关基因,以及索马鲁肽(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靶点,对两者进行综合分析挑选出潜在靶点基因,并在细胞水平加以验证。方法:利用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差异基因,利用PubChem在线数据库得到索马鲁肽的化学结构式和2D结构图,利用DAVID在线数据库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利用HPA数据库判断目的蛋白在人体各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最后使用蛋白印迹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索马鲁肽干预HT22细胞之后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利用DisGeNET数据库内数据得到3374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差异基因,同时获得索马鲁肽潜在药物的101个靶基因,取两者交集得到23个相关基因;结合蛋白互作网络从中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分别是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CASP9、CCND1、CASP1、KEAP1、DLG4、CASP4、GRB2、GRIA1、EDNRA;②GO基因功能分析显示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半胱氨酸型内肽酶的正向调节活动,蛋白溶解的正向调节,半胱氨酸型内肽酶的正向调节,涉及凋亡活动过程的细胞质部分,AMPA谷氨酸受体复合物,炎症复合物,CARD结构域结合,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参与凋亡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主要为:结直肠癌,非小细胞癌,子宫内膜癌,上述均与免疫浸润、炎症、自噬凋亡相关;此外,根据关键基因的关联度排名及在HPA在线数据库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挑选出最显著的差异基因为SIRT1;③细胞实验显示,SIRT1蛋白表达在β-淀粉样蛋白1-42干预后的HT22细胞中显著下调,而经过索马鲁肽处理后明显上升;④结果显示,SIRT1可能是索马鲁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GeNet数据库 阿尔茨海默病 索马鲁肽 2型糖尿病 生物信息 网络药理学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下载PDF
重症肺炎64例外周血微RNA-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表达
4
作者 甘平 蓝军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80-184,共5页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病人外周血微RNA-34a(miR-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武警重庆总队医院收治的64例重症肺炎病人为重症肺炎组,同期收治的80例普通肺炎病人为普通肺炎组,进行...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病人外周血微RNA-34a(miR-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武警重庆总队医院收治的64例重症肺炎病人为重症肺炎组,同期收治的80例普通肺炎病人为普通肺炎组,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外周血miR-34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irt1、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Kaplan-Meier生存分析研究miR-34a与Sirt1表达水平与重症肺炎组病人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因素。结果重症肺炎组miR-34a的表达水平高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1.65±0.28比1.32±0.33、1.00±0.25),Sirt1表达水平低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6.83±1.59)μg/L比(8.94±1.62)μg/L、(12.11±1.77)μg/L](P<0.05);miR-34a表达水平与Sirt1表达水平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高危、中危病人miR-34a表达水平高于低危病人,Sirt1表达水平低于低危病人(P<0.05),高危病人miR-34a表达水平高于中危病人,Sirt1表达水平低于中危病人(P<0.05)。miR-34a高表达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IL)-6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高于miR-34a低表达病人,30 d累积生存率低于miR-34a低表达病人(P<0.05);Sirt1高表达病人血清TNF-α、ICAM-1、IL-6、HMGB1水平低于Sirt1低表达病人,30 d累积生存率高于Sirt1低表达病人(P<0.05)。ICAM-1、miR-34a及Sirt1均是影响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肺炎病人外周血中miR-34a表达增加与血清Sirt1表达降低具有相关性,且miR-34a、Sirt1的变化与病情加重、炎症反应激活、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微RNA-34a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黏附分子 白细胞介素6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预后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核转录因子信号通路调控脑梗死大鼠海马组织炎症机制研究
5
作者 李显碧 刘尚升 +2 位作者 肖兵 廖华 张杨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干预对脑梗死大鼠的治疗效果及潜在治疗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对照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选用Longa...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干预对脑梗死大鼠的治疗效果及潜在治疗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对照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选用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仅剥离肌肉血管。Dex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溶液,其余各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各组大鼠缺血脑组织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NK-κB)信使RNA(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同时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Dex治疗组大鼠SIRT1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NF-κB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经Dex治疗后两组大鼠的SIRT1mRNA、蛋白水平升高,且Dex高剂量组更高;同时NF-κBmRNA、蛋白水平下降,且Dex高剂量组低于Dex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TNF-α、IL-6、MDA水平升高,SOD水平下降,经Dex治疗后两组大鼠的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降低,且Dex高剂量组TNF-α、IL-6、MDA水平低于Dex低剂量组,同时SOD水平升高,且Dex高剂量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激活SIRT1/NF-kB信号通路,减轻炎性反应,缓解氧化应激,进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核转录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氧化应激 机制
下载PDF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血栓素-B_(2)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水平变化及与白蛋白尿进展的关系分析
6
作者 蒋琳 陆璧 +1 位作者 张彦 李梦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血栓素-B2(TXB2)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水平变化及与白蛋白尿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19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100例无肾脏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血栓素-B2(TXB2)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水平变化及与白蛋白尿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19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100例无肾脏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随访,检测记录患者的血清VASH-1、Sirt1、TXB2水平,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白蛋白尿分层研究,分析VASH-1、Sirt1、TXB2水平与患者白蛋白尿进展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清VASH-1、Sirt1水平降低,TXB2水平升高(均P<0.05)。与进展组患者相比较,维持组患者的血清VASH-1、Sirt1水平升高,TXB2水平降低(均P<0.05)。进展组和维持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研究组患者是否发生白蛋白尿进展为因变量,以患者的血清VASH-1、Sirt1、TXB2水平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血清VASH-1、Sirt1、TXB2水平均会对患者发生白蛋白尿进展产生影响(均P<0.05)。采用ROC曲线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VASH-1、Sirt1、TXB2水平对白蛋白尿进展的预测价值,其AUC值分别为0.943、0.758、0.894(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VASH-1和Sirt1的水平下降,TXB2的水平上升,其水平变化与白蛋白尿的进展有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白蛋白尿进展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 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血栓素-B2 2型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34a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陈庆 李乙航 +2 位作者 赵金燕 吴晓玲 谢秀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089-1092,110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34a(miR-34a)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住院患者标本,采用RT-qPCR法检测miR-34a在正常宫颈、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SIRT1在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34a(miR-34a)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住院患者标本,采用RT-qPCR法检测miR-34a在正常宫颈、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SIRT1在宫颈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34a及SIRT1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作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miR-34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miR-34a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均P<0.05);免疫组化显示SIRT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与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SIRT1与miR-34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7,P<0.05)。结论:miR-34a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这为宫颈癌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34a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宫颈癌 相关性 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对软骨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奕孝 李国庆 +4 位作者 刘苏 翁鉴 朱元超 于斐 曾晖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软骨容易受到内外界环境影响造成损伤,但因其缺乏神经、血管和淋巴等组织,所以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在这一过程中长寿基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发挥重要作用。软骨受损后,软骨合成分解代谢紊乱,SIRT1基因可通过影响软骨细胞炎症反应、... 软骨容易受到内外界环境影响造成损伤,但因其缺乏神经、血管和淋巴等组织,所以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在这一过程中长寿基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发挥重要作用。软骨受损后,软骨合成分解代谢紊乱,SIRT1基因可通过影响软骨细胞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因素调控软骨损伤进程。在分子机制中,SIRT1基因具有调节软骨稳态的重要作用,其可通过Notch、BMP、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对软骨损伤修复进行调节。在本综述中,阐述了SIRT1基因在病理生理条件下对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修复机制,为恢复软骨稳态、实现软骨代谢平衡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软骨损伤 信号通路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法 郝静 陈志杰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44-147,I0008,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分类的关系。方法选取二四二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经病理证实为眼睑基底细胞癌且经手术切除保留的癌组织蜡块93...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分类的关系。方法选取二四二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经病理证实为眼睑基底细胞癌且经手术切除保留的癌组织蜡块93例作为观察组,皮肤基底细胞乳头状瘤组织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SIRT1、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Spearman法分析SIRT1和STAT3蛋白表达相关性;χ^(2)检验分析SIRT1和STAT3蛋白表达与眼睑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指标的联系。结果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SIRT1和STAT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7%(74/93)和76.34%(71/93),均显著高于皮肤基底细胞乳头状瘤组织(P<0.05);Spearman法分析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SIRT1和STAT3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72,P<0.05);SIRT1、STAT3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人年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指数、肿瘤长径和肿瘤病理分型有关(P<0.05)。结论SIRT1和STAT3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病人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且呈正相关,与病人年龄、PCNA增殖指数、肿瘤长径和病理分型分类有关,可能是鉴别眼睑基底细胞癌恶性程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瘤 基底细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临床病理分类
下载PDF
延胡索总生物碱对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李君 齐雅芝 +4 位作者 唐娅 曹睿 翟燕玲 韩玉生 徐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37-845,共9页
目的研究延胡索总生物碱(TAC)对慢性脑缺血(CCH)大鼠海马CA1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AC高剂量... 目的研究延胡索总生物碱(TAC)对慢性脑缺血(CCH)大鼠海马CA1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AC高剂量组(14 mg/kg)、TAC低剂量组(7 mg/kg),每组6只。运用改良版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BCCAO)法建立CCH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对双侧颈总动脉做分离处理。造模完成1周后,每组分别灌胃给予对应药物或等体积等渗盐水,每日1次,治疗持续14 d。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区病理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法检测其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Sirt1、P53、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PUMA)、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在大鼠海马区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各组间比较。结果(1)4组凋亡细胞数量和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1.417、76.835,均P<0.01)。4组间Sirt1、P53、PUMA、BAX、Bcl-2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78.390、42.465、867.413、110.656和131.801,均P<0.01)。4组间Sirt1、P53、PUMA、BAX、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497、11.863、58.552、186.855和12.466,均P<0.01)。(2)模型组大鼠海马区脑组织神经元较假手术组排列紊乱,胞核固缩增多,胶质细胞和炎细胞明显增多。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细胞数量及凋亡率明显上升[分别为(10.8±1.5)个比(2.0±0.9)个和(35.5±4.5)%比(6.2±2.6)%;均P<0.05];Sirt1、Bcl-2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值明显降低(84.6±6.6比244.6±4.9,138.5±6.7比210.9±10.0;均P<0.05),P53、PUMA、BAX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值明显升高(156.8±11.6比93.5±11.6,151.3±3.3比38.0±4.0,87.0±5.0比38.4±5.5;均P<0.05);Sirt1、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0.51±0.07比0.74±0.07,0.36±0.03比0.53±0.05;均P<0.05),P53、PUMA、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0.37±0.06比0.21±0.02,0.62±0.06比0.23±0.02,1.08±0.06比0.45±0.03;均P<0.05)。(3)TAC高、低剂量组大鼠海马区组织结构较模型组相对紧密均匀,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结构也相对清晰完整。与模型组比较,TAC高、低剂量组神经元凋亡细胞数量[高、低剂量组分别为(3.8±0.7)、(6.2±1.2)个]及凋亡率[高、低剂量组分别为(12.4±2.8)%、(20.2±3.9)%]均明显下降(均P<0.05);Sirt1、Bcl-2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低剂量组Sirt1分别为150.0±4.8、131.3±1.3,Bcl-2分别为207.1±7.4、169.5±3.9)明显升高(均P<0.05),P53、PUMA、BAX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低剂量组P53分别为105.9±8.8、115.5±9.0,PUMA分别为56.8±5.1、74.4±3.9,BAX分别为40.5±5.6、48.4±5.0)明显降低(均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高、低剂量组分别为0.53±0.05、0.47±0.02,P<0.05),P53、PUMA、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高、低剂量组P53分别为0.21±0.02、0.24±0.04,PUMA分别为0.36±0.02、0.28±0.04,BAX分别为0.52±0.02、0.54±0.03;均P<0.05),TAC高剂量组Sirt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0.71±0.05,P<0.05),TAC低剂量组Sirt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52±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可以减轻CCH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降低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TAC激活Sirt1/P53通路、抑制P53蛋白活性,从而调控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总生物碱 慢性脑缺血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P53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巴戟天多糖通过上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抑制炎性牙周膜细胞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的表达及活性
11
作者 蔡红宣 王正安 +5 位作者 张赞 戴晶怡 司为幸 符起亚 杨静文 田亚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2-670,共9页
目的 探讨炎性微环境下巴戟天多糖(MOP)对牙周膜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24),模型组采用正畸丝结扎法建立牙周炎模型,3周后每... 目的 探讨炎性微环境下巴戟天多糖(MOP)对牙周膜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24),模型组采用正畸丝结扎法建立牙周炎模型,3周后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Micro-CT检测确认建模成功。剩余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牙周炎自然恢复组、生理盐水(NS)组和MOP组。MOP组于大鼠左上颌第一磨牙腭侧注射MOP [200 mg/(kg·3d),50μL,持续4周],NS组注射等体积NS,牙周炎自然恢复组不做任何处理。取大鼠左上颌骨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牙周膜细胞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IRT1、NLRP3表达量。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CCK-8检测MOP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将第4代细胞分为对照组、炎症组(10μg/mL脂多糖)及实验组(5μmol/L MOP,5μmol/L MOP+10μg/mL脂多糖)。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IRT1和NLRP3表达变化,免疫沉淀及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NLRP3乙酰化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含量。采用Prism 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体内实验中,MOP组较牙周炎自然恢复组和NS组NLRP3表达下降,SIRT1表达升高(P<0.05),炎细胞浸润减少。在体外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炎症组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增高(P<0.05),SIRT1表达降低(P<0.01);MOP能上调炎症细胞SIRT1表达(P<0.05),降低NLRP3表达及其乙酰化水平(P<0.05),减少上清液中IL-1β、IL-18含量(P<0.01)。结论 炎性牙周膜细胞SIRT1表达降低,NLRP3表达升高;MOP干预能促进SIRT1表达,导致NLRP3表达受抑制,同时通过去乙酰化作用使NLRP3乙酰化水平下降,从而NLRP3活性降低,由此发挥抑制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巴戟天多糖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去乙酰化
下载PDF
卵巢低反应女性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对卵巢颗粒细胞的调控
12
作者 柯慧 颜礼征 +2 位作者 张宇 毛记龙 姚宇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709-2717,共9页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女性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卵巢颗粒细胞的调控。方法本研究纳入行IVF/ICSI-ET助孕的女性共60例,其中卵巢低反应(POR)组和卵巢正常反应(NOR)组各30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卵泡液中的颗粒细胞。分别使...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女性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卵巢颗粒细胞的调控。方法本研究纳入行IVF/ICSI-ET助孕的女性共60例,其中卵巢低反应(POR)组和卵巢正常反应(NOR)组各30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卵泡液中的颗粒细胞。分别使用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RESV)或抑制剂EX527处理POR组颗粒细胞,对照组为不使用药物处理的颗粒细胞。采用qPCR检测颗粒细胞SIRT1和类固醇激素合成关键酶(StAR、CYP19、CYP17)的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颗粒细胞SIRT1、类固醇激素合成关键酶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的水平。TUNEL法检测颗粒细胞的凋亡率。化学发光法检测颗粒细胞培养液中雌二醇水平。结果POR组颗粒细胞SIRT1 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NOR组(P=0.003,P<0.001)。RESV上调SIRT1 mRNA和蛋白水平(P<0.001),上调类固醇激素合成关键酶mRNA和蛋白水平(P<0.05),EX527下调SIRT1 mRNA和蛋白水平(P=0.023、0.001),下调类固醇激素合成关键酶mRNA和蛋白水平(P<0.05)。RESV作用颗粒细胞后,细胞凋亡率降低(P=0.000),Bcl-2蛋白水平上升(P<0.001),Caspase-3蛋白水平下降(P<0.001);EX527作用颗粒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01),Bcl-2蛋白水平下降(P=0.003),Caspase-3蛋白水平上升(P<0.001)。结论POR女性颗粒细胞SIRT1水平低于NOR女性。RESV增加SIRT1表达。SIRT1抑制颗粒细胞凋亡,提高类固醇激素合成关键酶水平,促进颗粒细胞合成雌二醇。因此,SIRT1激活剂如RESV可能成为改善POR女性卵巢反应性,增加获卵数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低反应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卵巢颗粒细胞 凋亡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转录因子1通路上调微小RNA-203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干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天牧 滕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转录因子1(Sirt1/Foxo1)通路上调微小RNA-203(miR-203)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45只SD健康大鼠,随机选中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共有30只大鼠...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转录因子1(Sirt1/Foxo1)通路上调微小RNA-203(miR-203)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45只SD健康大鼠,随机选中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共有30只大鼠建模成功,分为模型组、下调组、上调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只做穿线不结扎。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下调组大鼠注射miR-203 inhibitor慢病毒注射,上调组大鼠注射miR-203 mimics慢病毒,观察大鼠的情况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下调组、上调组miR-203表达量均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下调组miR-203表达量降低,上调miR-203表达量升高(均P<0.05);与下调组比较,上调组miR-203表达量升高(P<0.05),说明转染成功。与对照组比较,经干预2、4周后模型组、下调组、上调组大鼠的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LVF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 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水平均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经干预2、4周后下调组大鼠的LVEF、LVFS、GSH-P X、SOD水平均降低,LVIDD、LVIDS、AngⅡ、ALD、TNF-α、IL-6、IL-1β、H_(2)O_(2)、MDA水平均升高,上调组大鼠的LVEF、LVFS、GSH-PX、SOD水平均升高,LVIDD、LVIDS、AngⅡ、ALD、TNF-α、IL-6、IL-1β、H_(2)O_(2)、MDA水平均降低(均P<0.05);与下调组比较,经干预2、4周后上调组大鼠的LVEF、LVFS、GSH-P X、SOD水平均升高,LVIDD、LVIDS、AngⅡ、ALD、TNF-α、IL-6、IL-1β、H_(2)O_(2)、MDA水平均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下调组、上调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量降低,叉头转录因子1(Foxo1)表达量均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下调组Sirt1表达量降低,Foxo1表达量均升高,上调组Sirt1表达量升高,Foxo1表达量均降低(均P<0.05);与下调组比较,上调组Sirt1表达量升高,Foxo1表达量均降低(均P<0.05)。结论:上调miR-203可降低氧化应激,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心脏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Sirt1/Fox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功能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叉头状转录因子1 微小RNA-203 大鼠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圆圆 张文杰 王青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年第6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rhIFNα2b注射液每次10万IU/kg,观察组则雾化吸入rhIFNα2b注射液每次20万IU/kg,两组均治疗5 d。对比两组治疗前、5 d后临床症状评分、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SIRT1及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的差异性,并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5 d后,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哮鸣音以及三凹征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临床指标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d后,观察组患儿峰流速、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以及SIRT1均较对照组更高,其呼吸阻力、二氧化碳分压、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IFNα2b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且安全,且和每次10万IU/kg雾化吸入剂量相比,每次20万IU/kg雾化吸入剂量在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肺功能及血气情况、调节机体免疫与SIRT1水平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重组人干扰素Α2B 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雾化吸入 预后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病理特征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吴慰霖 郑晓梅 周明先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153-1156,1162,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组织病理特征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首康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GIST患者临床资料,分析S...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组织病理特征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首康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GIST患者临床资料,分析SIRT1的表达与GIST患者病理特征、生存状况的关系以及GIST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肿瘤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肿瘤旁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P<0.05)。SIRT1阳性组肿瘤直径显著大于阴性组。SIRT1阳性组中核分裂象<5个/50HPF、Ki-67增殖指数<5%、危险程度极低/低的患者占比显著低于阴性组,而≥5个/50HPF、Ki-67增殖指数≥5%、危险程度中/高患者占比显著高于阴性组(P均<0.05)。SIRT1阴性表达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SIRT1阳性表达、Ki-67增值指数≥5%、中/高危险程度是GIST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影响SIRT1的表达,且SIRT1阳性表达可导致GIST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特征 不良预后
下载PDF
外周血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生存结局的评估作用
16
作者 李文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851-855,共5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mRNA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生存结局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NSCLC组),另选取同时期来院进行健康... 目的分析外周血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mRNA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生存结局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NSCLC组),另选取同时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外周血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比较NSCLC组和对照组外周血SIRT1 mRNA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对NSCLC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22年3月31日,并根据随访结果将NSCLC组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SIRT1 mRNA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对NSCLC患者预后生存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NSCLC组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患者TNM分期(Ⅲ~Ⅳ期)占比、肿瘤直径、外周血SIRT1 mRNA及SIRT1蛋白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SIRT1 mRNA和SIRT1蛋白水平联合预测NSCLC患者预后生存结局的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1.26%、0.821,均高于外周血SIRT1 mRNA、SIRT1蛋白单独预测(P<0.05)。SIRT1 mRNA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低于SIRT1 mRNA低表达组(P<0.05)。SIRT1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低于SIRT1蛋白低表达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TNM分期(Ⅲ~Ⅳ期)、外周血SIRT1 mRNA、SIRT1蛋白水平均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生存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SIRT1 mRNA、SIRT1蛋白在NSCLC患者体内异常高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生存结局的危险因素。外周血SIRT1 mRNA、SIRT1蛋白对NSCLC患者预后生存结局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且二者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外周血 预后
下载PDF
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化应激、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四清 谢文英 +4 位作者 尚立芝 季书 潘晓丽 刘坦 胡文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774-5777,共4页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氧化应激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20、10、5 g/kg剂量组,10只/组。香烟烟熏加脂多糖制备COPD动物模型,造模30 d。第3...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氧化应激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20、10、5 g/kg剂量组,10只/组。香烟烟熏加脂多糖制备COPD动物模型,造模30 d。第31天起,对正常组、模型组灌胃(ig)生理盐水10 ml/kg,3个二陈汤加味组分别以20、10、5 g/kg剂量ig,连续14 d。检测肺功能、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浓度,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 mRNA表达,光镜观察炎细胞及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匀浆中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0.01),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增高(均P<0.01),模型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 mRNA表达,Sirt1含量及其活性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陈汤加味10、20 g/kg剂量组BALF中炎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GSH-Px和SOD活性均显著增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二陈汤加味10、20 g/kg剂量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 mRNA表达,Sirt1含量及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有抗氧化损伤作用,其可能通过增加SOD和GSH-Px活性,减少MDA生成,增强Sirt1基因的表达,提高Sirt1活性,发挥抗氧化损伤而保护肺的结构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氧化应激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组织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锐 赵云 +5 位作者 赵晓霞 马东 韩一江 赖登明 顾伟忠 钭金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4-1161,共8页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transcript 1,SIRT1)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肠管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初步探讨SIRT1对NEC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0...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transcript 1,SIRT1)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肠管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初步探讨SIRT1对NEC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0年10月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手术治疗的NEC患儿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组织样本为炎症坏死肠管;对照组为经保守治疗后发生肠狭窄,再次选择外科手术治疗的NEC患儿,组织样本为切缘肠管。收集2组患儿术前24 h内的血清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以及性别、孕周等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患儿组织样本中的SIRT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SD雌性大鼠小肠上皮IEC-6细胞,采用干扰小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抑制IEC-6细胞中的SIRT1表达后,使用蛋白质印迹检查NF-κB表达变化,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SIRT1对IEC-6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2组患儿的性别、孕周、出生体质量和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24 h内血清hs-CRP、PCT、IL-6、IL-10升高(均P=0.000)。与对照组NEC肠狭窄切缘肠管组织相比,观察组NEC坏死肠管组织中的SIRT1呈低表达,NF-κB呈过表达(均P=0.000)。Smad3蛋白和TGF-β1蛋白表达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C坏死肠管组织中SIRT1与NF-κB表达呈负相关(r=−0.592,P=0.000)。抑制SIRT1的mRNA和蛋白表达后,IEC-6细胞中的NF-κB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结论·SIRT1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来降低NEC中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NEC的进展。另一个可能的机制是SIRT1通过保护肠上皮细胞,减少其凋亡和迁移,从而减轻NEC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因子ΚB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炎症细胞因子 新生儿
下载PDF
骨关节炎临床表现特点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其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雷鸣 于斐 肖德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33-1939,共7页
背景:研究发现一些功能性基因的功能变化是引发骨关节炎的调控环节,而年龄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目的:对近年来骨关节炎中的临床现表现特点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 背景:研究发现一些功能性基因的功能变化是引发骨关节炎的调控环节,而年龄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目的:对近年来骨关节炎中的临床现表现特点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 Med、Springer Link、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检索时间1987年1月至2016年1月,检索词分别为"骨关节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软骨"和"Osteoarthritis,Cartilage,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ion 1"。对纳入符合标准的83条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研究表明,在多种信号通路中去乙酰化修饰调控大量细胞因子的表达和生物学功能,继而影响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抑制细胞凋亡,修复DNA损伤,延缓衰老,抵抗应激反应等重要作用,同时在表观遗传学修饰、基因沉默和信号转导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与各种年龄相关的疾病有关,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等。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有望成为开发治疗骨关节炎药物的重要靶点,甚至可能在骨关节炎不成熟的阶段,逆转机械应力导致的软骨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骨关节炎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 软骨 年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