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沙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钟韩珊 李元哲 +2 位作者 张晓雨 赵美玉 赵丽娅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349-355,共7页
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沙地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从流动到固定沙丘,群落的物种数从4. 533增加到9. 033,增加了99. 27%.群落盖度、高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70. 1%、171.... 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沙地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从流动到固定沙丘,群落的物种数从4. 533增加到9. 033,增加了99. 27%.群落盖度、高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70. 1%、171. 6%、156. 1%和526. 7%,其中流动沙丘与半流动沙丘(或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之间的盖度、高度、密度差异显著(P <0. 05). 2)科尔沁沙地植被中均以一年生植物占比最高,但沙地从流动沙丘演变到固定沙丘,一年生植物的优势度下降了25. 48%,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增加了92. 37%. 3)物种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随着沙地的恢复波动变化,在半固定沙丘最大;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上升趋势,固定沙丘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群落 物种组成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青海湖鸟岛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以莲 陈桂琛 +1 位作者 周国英 彭敏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5-299,共5页
根据野外样地调查资料,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青海湖鸟岛沙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用相关分析研究了多样性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鸟岛7个主要沙地群落间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很大,分布于固定沙丘上的赖... 根据野外样地调查资料,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青海湖鸟岛沙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用相关分析研究了多样性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鸟岛7个主要沙地群落间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很大,分布于固定沙丘上的赖草、甘青铁线莲等群落均具有较高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而西伯利亚蓼、藏虫实等分布在流动沙丘上的群落则最小,但均匀度指数最高。②从流动沙丘到固定沙丘阶段的变化过程中,丰富度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均匀度指数则呈相反趋势,半固定沙丘是这一变化的重要转折点。③物种在各沙地类型中出现频率的多样性指数差异很大,特有种多样性指数在固定沙丘中最高,占主导地位,而在流动沙丘阶段,普通种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④植物生活型上各沙丘类型上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以多年生草本为最高,其次为一年生草本,而且从流动沙丘至固定沙丘阶段呈递增变化。⑤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鸟岛 沙地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均匀度指数 相关分析 赖草 相关性
下载PDF
沙地土壤C∶N∶P比对早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祥祥 李梦琦 +4 位作者 何兴东 尤万学 余殿 张彩华 陈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2-249,共8页
为揭示土壤碳∶氮∶磷(C∶N∶P)比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沙地植物群落(沙柳群落和油蒿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计算了沙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测定了群落中土壤C、N、P含量,分析讨论了土壤C∶N∶P... 为揭示土壤碳∶氮∶磷(C∶N∶P)比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沙地植物群落(沙柳群落和油蒿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计算了沙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测定了群落中土壤C、N、P含量,分析讨论了土壤C∶N∶P比与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布于流动、半固定沙地的沙柳群落其土壤C∶N∶P比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而分布于半固定、固定沙地的油蒿群落其土壤C∶N∶P比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显著。这说明沙地植物群落生物量不断增大的同时,枯枝落叶增多,土壤C、N、P显著增多,较大的土壤C∶N比与N∶P比与不断增大的物种多样性有趋同变化,因此,土壤的C∶N∶P比能够影响沙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植物群落 土壤C∶N∶P比 物种多样性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吉林西部动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地沙化形势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雅珍 张强 《工业技术经济》 1995年第2期72-71,共2页
吉林西部地区是指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21°38′至125°,北纬43°20′到26°38′之间的松嫩平原西地端的广阔地带。 一、动植物群落演替 1.啮齿动物群落演替 (1)长爪沙鼠种群迁入。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喜栖... 吉林西部地区是指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21°38′至125°,北纬43°20′到26°38′之间的松嫩平原西地端的广阔地带。 一、动植物群落演替 1.啮齿动物群落演替 (1)长爪沙鼠种群迁入。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喜栖于松软沙质土壤的荒漠草原动物。主要分布在典型沙漠化的草原地带。吉林省原本没有分布。历史上曾有过两次迁入,1918——1920年;1937——1940年。都没有长期定居下来。自70年代初由内蒙喇麻营、花灯等地向东北方向迁入我省。经22年时间从最先于72年发现长爪沙鼠的包拉温都、团结等地已经迁入到乾安的兰字乡,长岭的七撮乡、州号乡。年均迁移距离18.25公里。密度(一日弓形夹法)为11—28.5只/Ha。1982年双辽的那木期乡也有长爪沙鼠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化 动植物群落 吉林西部 长爪沙鼠种群 形势分析 演替 固定沙地 沙地植物群落 小毛足鼠 先锋植物
下载PDF
浑善达克,绵延万倾的沙地云杉 被引量:2
5
作者 绿原 《今日中国》 2002年第7期64-66,共3页
世界仅有的沙地云杉林站在山头腑视,墨绿色云杉林沿山体的下围铺展开来,绵延数里,甚为壮观,色彩上,浓绿淡绿相间,显示出森林与草原相谐共生的景象。这是内蒙古赤峰市的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这里生长着一大片沙地云杉群落,总面积有一万... 世界仅有的沙地云杉林站在山头腑视,墨绿色云杉林沿山体的下围铺展开来,绵延数里,甚为壮观,色彩上,浓绿淡绿相间,显示出森林与草原相谐共生的景象。这是内蒙古赤峰市的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这里生长着一大片沙地云杉群落,总面积有一万五千余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 内蒙古 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 沙地云杉群落
下载PDF
社会传真
6
《农村百事通》 2004年第15期9-9,共1页
关键词 农民负担 野生小麦 农产品 青海湖环湖地区 近缘种 沙地植物群落 种粮大户 监测制度 优异种质资源 广播台
下载PDF
Evidence of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beneath a succulent invasive plant in coastal dunes
7
作者 Pablo Souza-Alonso Yaiza Lechuga-Lago +1 位作者 Alejandra Guisande-Collazo Luís González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2年第6期1154-1167,共14页
Coastal dunes represent priority habitats for conservation due to the provision of valuable ecosystem services such as land protection,water supply 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re of crucia... Coastal dunes represent priority habitats for conservation due to the provision of valuable ecosystem services such as land protection,water supply 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re of crucial importance to maintain plant diversity due to hars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water limitation and nutrient scarcity.Invasive alien plants represent a major threat to ecosystem conservation.Here,we explored different impacts of Carpobrotus edulis,a succulent plant invading coastal areas worldwide,on th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Sand represents a challenging substrate due to low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limited microbial activity.We optimized bacterial extraction for functional evaluation before assessing ecosystem impacts produced by C.edulis.We compared 12 extracting procedures combining different soil storage,sample amount and extracting solutions on the functional activity of sand communities through the community-level physiological profile.We further explored the function(using Biolog Ecoplates)and structure[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from dunes invaded by C.edulis.Saline solution consistently increased bacterial cells detected by cytometry(P≤0.001).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uggested a limited temporal framework(0–24 h)in which community function can be explored without significant alterations in C substrate consumption.Changes under C.edulis invasion exhibited a different pattern of C substrate utilization comparing native and non-native zones(interspecific),but also between native zones(intraspecific),suggesting that functional impacts are site-dependent.Complementary,results obtained from PCR-DGGE indicated that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native dunes significantly differed from dunes invaded by C.edu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asive alien plants(IAPs) Carpobrotus edulis coastal dune ecosystems sand communities sample storage community function bacterial struc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