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漠腹地公路高立式沙障防风阻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伟超 岳欢 邓锷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8-189,共12页
通过沙漠腹地现场实测和Fluent软件数值模拟对沙漠腹地公路高立式沙障防风阻沙性能进行研究。采用Fluent软件建立沙障和路基数值模型,基于欧拉双流体模型和多孔介质理论对高立式沙障和路基周围风沙流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采用三维超声... 通过沙漠腹地现场实测和Fluent软件数值模拟对沙漠腹地公路高立式沙障防风阻沙性能进行研究。采用Fluent软件建立沙障和路基数值模型,基于欧拉双流体模型和多孔介质理论对高立式沙障和路基周围风沙流的运动进行数值模拟。采用三维超声风速仪测量高立式沙障周围气流速度,为数值模拟结果提供验证。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沙障高度和沙障数量下风沙流的运动规律,确定沙障高度和数量对高立式沙障防风固沙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流在沙障迎风侧前方区域减速,沙障周围气流速度快速下降导致气流的携沙运动能力减弱,沙粒在沙障周围沉积。在沙障防护下,路基周围风速降低,路基的风蚀风积危害得到缓解。随着沙障的排数或沙障高度的增加,路基沿程的风速逐渐降低。3排及其以上沙障可以较好地阻挡风沙流的运动。5排沙障防护下,路基的迎风侧坡脚离地高度0.5 m处水平风速从11.05 m/s下降至5.37 m/s,风速的降低率达54.13%。在2.0 m沙障的防护下,路基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路肩水平风速比1.5 m沙障的相应值低3~5 m/s,降低率最高达6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立式沙障 风沙流 沙漠腹地公路 防风阻沙性能
下载PDF
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沙漠腹地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中央隔离设施设置
2
作者 潘宝宁 《交通世界》 2023年第23期20-22,共3页
针对沙漠腹地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中间宽度大于12 m路段隔离设施设置的问题,以穿越腾格里沙漠腹地的乌玛高速宁夏境某段工程为依托,通过对项目沿线地形地貌、边坡坡率、防护原则、路线指标、分幅路基中间宽度、行车净区、交通量、交通事... 针对沙漠腹地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中间宽度大于12 m路段隔离设施设置的问题,以穿越腾格里沙漠腹地的乌玛高速宁夏境某段工程为依托,通过对项目沿线地形地貌、边坡坡率、防护原则、路线指标、分幅路基中间宽度、行车净区、交通量、交通事故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设置隔离设施的必要性,并对各种隔离设施适用性进行对比,选取缆索隔离栏并设置于分幅路基中间作为此工程沙漠分离式路基隔离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既满足行车安全净区要求,又符合规范要求,并且践行了绿色生态公路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腹地 分离式路基 缆索隔离栏 隔离设施
下载PDF
沙漠腹地流动沙丘路基施工技术
3
作者 王盛兴 王宏刚 +1 位作者 梁庚 王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期0084-0090,共7页
乌玛公路(宁夏境)青铜峡至中卫段工程作为国内首条穿越沙漠腹地高速公路,因沙漠地区传统土资源筑路材料稀少、地下水埋藏深、水分蒸发快、本着沙漠资源利用最大化,路基填筑材料以风积沙为主。流动沙丘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是本项目的难点之... 乌玛公路(宁夏境)青铜峡至中卫段工程作为国内首条穿越沙漠腹地高速公路,因沙漠地区传统土资源筑路材料稀少、地下水埋藏深、水分蒸发快、本着沙漠资源利用最大化,路基填筑材料以风积沙为主。流动沙丘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是本项目的难点之一,填筑质量直接影响公路路基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而作为宁夏首条沙漠公路高速建设项目,相关施工技术和经验严重不足,为确保风积沙路基填筑质量,必须重点加强对沙漠腹地流动沙丘路基施工工艺的探索研究。如何在沙漠腹地工程施工环境下,选择施工效率高、填筑质量有保证的施工工艺和试验检测方法是确保流动沙丘路基填筑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水沉法、洒水法、振动干压法三种不同的沙漠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和工艺试验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及效果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本项目试验段取得的试验结果,提出适合本项目流动沙丘路基的最佳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最大干密度、机械组合与压实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腹地 流动沙丘路基 振动干压法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降水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5
4
作者 王乃昂 马宁 +3 位作者 陈红宝 陈秀莲 董春雨 张振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利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定位观测的降水数据,结合其外围南缘、东南缘、北缘和西北缘4个气象站同期降水资料,分析了沙漠腹地的降水特征以及高大沙山对降水的影响,比较了沙漠腹地与外围降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沙漠腹地降水以小雨为主,且一... 利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定位观测的降水数据,结合其外围南缘、东南缘、北缘和西北缘4个气象站同期降水资料,分析了沙漠腹地的降水特征以及高大沙山对降水的影响,比较了沙漠腹地与外围降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沙漠腹地降水以小雨为主,且一般在1~2 h内结束。沙漠腹地与外围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较好的一致性,观测期间腹地的年降水量少于南缘阿拉善右旗气象站,但明显多于东南缘、北缘和西北缘。沙漠腹地降水的季节变率很大,年降水量往往由某些集中降水日决定,具有高度集中性。腹地的高大沙山对降水有一定影响,沙山顶部年降水量和年降水日数皆略多于丘间地,较长的单次降水过程之持续时间及累积降水量亦有类似特征。强降水事件发生时,沙漠腹地在16.8 km的空间距离上有"斑块"现象。日降水量的相关距离分析显示,夏半年日降水量空间相关性随距离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冬半年因多冷锋降水而使其日降水量在约50 km空间尺度上仍有较好的相关性,50 km以外相关性则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观测 降水 地形效应 相关距离分析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下载PDF
不同灌溉量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梭梭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2
5
作者 解婷婷 张希明 +3 位作者 梁少民 单立山 杨小林 花永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1-716,共6页
利用热平衡式茎流计和压力室,对不同灌溉量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防护林植物梭梭的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梭梭茎干液流的日变化曲线随着灌溉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灌溉量为每次每株35和24.5 kg条件下,茎干液流日变化曲线呈单峰... 利用热平衡式茎流计和压力室,对不同灌溉量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防护林植物梭梭的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梭梭茎干液流的日变化曲线随着灌溉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灌溉量为每次每株35和24.5 kg条件下,茎干液流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且变幅较大,灌溉量为每次每株14 kg条件下,其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变化较平缓;随着灌溉量的减少,梭梭日平均液流速率逐渐降低,其日单株耗水量也随之降低;随着灌溉量的减少,梭梭的清晨水势和午后水势逐渐降低,且茎干液流速率与总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相关性均增强,但不同灌溉量下,其与总辐射的相关性都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梭梭 液流速率 水势 耗水量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植被土壤肥力变化 被引量:39
6
作者 顾峰雪 潘晓玲 +1 位作者 潘伯荣 文启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179-1188,共10页
在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利用地下咸水 (矿化度 4~ 5 g/L)灌溉建立人工植被后 ,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也促进了风沙土的成土发育 ,使土壤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通过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人工植被建立对流沙的固定和成... 在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利用地下咸水 (矿化度 4~ 5 g/L)灌溉建立人工植被后 ,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也促进了风沙土的成土发育 ,使土壤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通过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人工植被建立对流沙的固定和成土发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使土壤内部的各个性质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得到改善 ,土壤的肥力提高 ,这种变化是随着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的。同时由于受到不同植被类型和人为措施的影响 ,使得相同种植时间的不同样地 ,土壤性质的变化有差异。另外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等方面出发 ,建立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 ,对塔克拉马干沙漠腹地人工植被建立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随着人工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 ,土壤肥力呈增长趋势 ,但由于植被类型和人为措施的不同 ,相同种植时间的植被样地 ,土壤肥力的变化不同 ,变化最为显著的是蔬菜地、花卉地和草地 ,IFI值分别为 0 .689、0 .72 9和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沙 成土变化 综合评价 塔克拉玛干 沙漠腹地 人工植被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沙漠腹地高速公路风积沙填料压实特性及填筑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尹文华 王旭 +2 位作者 张继周 刘维正 马学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7-1187,共11页
针对沙漠腹地风积沙路基填料最大干密度确定和填筑方法选取的问题,以穿越腾格里沙漠腹地的乌玛高速公路风积沙路基试验段工程为依托,通过筛分、承载比、重型击实、表面振动台等室内试验以及水沉法、洒水压实法、振动干压法等现场路基填... 针对沙漠腹地风积沙路基填料最大干密度确定和填筑方法选取的问题,以穿越腾格里沙漠腹地的乌玛高速公路风积沙路基试验段工程为依托,通过筛分、承载比、重型击实、表面振动台等室内试验以及水沉法、洒水压实法、振动干压法等现场路基填筑试验,对风积沙填料的工程特性、压实特性、填筑工艺与压实效果检测方法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风积沙粒径主要分布在0.075~0.25 mm之间,属于级配不良的细砂;风积沙的重型击实曲线呈横卧的"S"型,在饱水状态和干燥状态条件下均能够获得较大的干密度;干燥状态下采用表面振动台法测得的最大干密度较重型击实试验结果高出约0.1 g/cm~3;重型击实试验与自然含水率下表面振动台法确定的干密度较大值作为路基风积沙标准干密度;3种填筑方法均能满足压实要求,振动干压法适用于现场实际,93区最佳碾压遍数组合为静压1遍+振动1遍,94区为静压1遍+振动2遍;浸水环刀法检测风积沙压实效果操作简便,检测结果离散性相对较小,具有较好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风积沙 沙漠腹地 压实特性 路基填筑 检测方法
下载PDF
沙漠腹地人工绿地地表能量交换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严坤 李生宇 +4 位作者 雷加强 王海峰 孙聪 严风硕 李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3-440,共8页
运用涡度相关法开路系统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灌溉绿地生长季地表能量交换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典型晴天条件下,无论是沙漠区还是沙漠腹地灌溉绿地,白天感热通量在净辐射通量的分配中所占的份额最大,... 运用涡度相关法开路系统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灌溉绿地生长季地表能量交换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典型晴天条件下,无论是沙漠区还是沙漠腹地灌溉绿地,白天感热通量在净辐射通量的分配中所占的份额最大,潜热交换仅占很小的比例,人工绿地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峰值为230.54 W/m^2和88.5 W/m^2,沙漠区为220 W/m^2和17.55 W/m^2,沙漠腹地人工灌溉造林后潜热交换明显增加。沙漠腹地造林后,绿地波文比日变幅和日均波文比均减小,绿地日均波文比为沙漠区的15%,人工绿地的营建促使了局地气候的改变。绿地地表能量交换受气象因子和下垫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按相关系数的高低,环境因子对感热、潜热通量的影响依次为:R_n>△T_a>△T_S>v>T_S,沙漠区人工造林后地表能量交换与多个环境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研究结果将加深我们对沙漠地区人工灌溉造林地近地层能量交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感热 潜热 人工造林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 被引量:83
9
作者 周智彬 李培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246-1250,共5页
对咸水灌溉条件下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土壤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和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人工绿地建成后 ,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得到改善 ,土壤微生物在时间和地域分布上呈现明显的规律性 .土壤微生... 对咸水灌溉条件下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土壤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和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人工绿地建成后 ,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得到改善 ,土壤微生物在时间和地域分布上呈现明显的规律性 .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 ,细菌占绝对优势 ,放线菌次之 ,真菌最少 ;表层微生物数量远多于下层土壤 ;林地外围距林缘近的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多 ,3m以外微生物数量已接近流沙微生物量 ;3类土壤微生物分布具有不同的季节性规律 ,且不同立地类型土壤微生物分布差异显著 .土壤速效磷、速效氮、全N对微生物的分布有较大的直接作用 ,通径系数为 1 .0 1~ 2 .58.速效磷 速效钾、有机质 速效钾、速效氮 速效钾、速效氮 效磷速、有机质 速效磷、速效磷 速效氮、全N 速效钾、速效钾 速效磷、全N 速效磷和含水量 速效氮之间的间接作用对微生物影响较明显 ,作用系数为 1 .37~ 2 .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土壤微生物 土壤因子 咸水灌溉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长波辐射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何清 缪启龙 +2 位作者 李帅 艾力·买买提明 史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2-646,共5页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塔中站)实测的长波辐射资料,分析了流动沙漠区的长波辐射特征。结果表明:地表长波辐射能具体地反映地表失去热能的状况。在沙漠区,由于地表层的湍流运动较强以及下垫面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差值较大,...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塔中站)实测的长波辐射资料,分析了流动沙漠区的长波辐射特征。结果表明:地表长波辐射能具体地反映地表失去热能的状况。在沙漠区,由于地表层的湍流运动较强以及下垫面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差值较大,使得地表向大气传输的热通量较大,所以地面长波辐射值较大,有时接近于总辐射,最小值出现在日出前,最大值出现在15:00左右;由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及云量较少,而沙尘气溶胶含量较高,所以大气长波辐射较大,沙漠区有效辐射也较大,为我国有效辐射年总量最高的地区之一。地表放射的净长波辐射在太阳总辐射中所占的比例小于地表反射辐射,只有在春、夏季两者较接近,且以反射辐射大些。区域气候变化过程中,沙漠加热场的强度是沙漠局地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大气长波辐射 地面长波辐射 有效辐射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总辐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何清 缪启龙 +2 位作者 李帅 史岚 艾力.买买提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6-902,共7页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站(塔中站)直接探测的总辐射资料,对流动沙漠区近地层总辐射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辐射的连续日变化对天气现象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天气现象较少的1月逐日总辐射上下变动的离散度较...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站(塔中站)直接探测的总辐射资料,对流动沙漠区近地层总辐射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辐射的连续日变化对天气现象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天气现象较少的1月逐日总辐射上下变动的离散度较小,4月最大;1月、4月、8月、10月总辐射的平均日变化曲线皆呈正态分布,与同纬度地区比较,其年变幅较小;总辐射瞬时最大值为1182.6 W.m-2,未超过太阳常数。总辐射随总云量增多而降低,且其在碧空最大,高、中、低云时逐渐降低,阴天Ci、Ac、Sc和Cb的平均总辐射约比晴天时分别减少5%、27%、51%和59%;沙尘使总辐射降低较为显著,风沙季节总辐射日变化与地面风速日变化对应,且主要受控于湍流作用,最大值出现与热力湍流和地面风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总辐射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灌溉土壤水分循环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段争虎 何光东 +1 位作者 赵爱国 张小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1年第3期63-67,共5页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三种灌溉方式土壤水分连续测定 ,研究了该土壤水分蒸发移动规律、灌溉周期动态和植物对土壤水分循环的影响。并对该地区植物固沙的灌溉制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结果表明 ,虽然沙土水分蒸发移动性与一般规律相同 ...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三种灌溉方式土壤水分连续测定 ,研究了该土壤水分蒸发移动规律、灌溉周期动态和植物对土壤水分循环的影响。并对该地区植物固沙的灌溉制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结果表明 ,虽然沙土水分蒸发移动性与一般规律相同 ,但蒸发强度及其衰减速度比质地较重的土壤大。沙漠腹地造林区土壤水分动态属灌水周期型 ,而不是一般的年周期型。植物对土壤水分循环过程的影响是巨大的 ,畦灌地、沟灌地和滴灌地在 8天时间内由于植物蒸腾损失的土壤湿度分别达到 2 .73 %、1 .70 %和 1 .82 %。三种固沙植物蒸腾水量顺序为 :甘蒙柽柳 >沙生柽柳 >沙拐枣。反过来三种固沙植物的抗旱能力则为沙拐枣 >沙生柽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灌溉方式 水分循环 塔克拉玛干沙漠 特征 沙漠腹地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天气过程粗细颗粒中水溶性离子组分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新春 代亚亚 +4 位作者 陈红娜 陆辉 杨兴华 霍文 何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1-1000,共10页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利用80 m梯度观测塔及BSNE梯度集沙仪采集了2015年7—11月沙尘天气过程7个不同高度沙尘样品,分析了粗、细组分离子质量分数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粗颗粒(≥63μm)组分中主要水溶性离子SO_4^(2-)...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利用80 m梯度观测塔及BSNE梯度集沙仪采集了2015年7—11月沙尘天气过程7个不同高度沙尘样品,分析了粗、细组分离子质量分数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粗颗粒(≥63μm)组分中主要水溶性离子SO_4^(2-)、Cl^-、Ca^(2+)、Na^+质量分数明显高于细颗粒(<63μm)组分质量分数,其中,粗颗粒组分中,水溶性离子SO_4^(2-)、Cl^-、Ca^(2+)、Na^+质量分数分别为3 530.59、2 871.08、3 107.92、2 136.00 mg·kg^(-1),而细粒组分中SO_4^(2-)、Cl^-、Ca^(2+)、Na^+质量分数分别为1 058.33、1 726.41、1 826.87、1 377.60 mg·kg^(-1);粗颗粒组分中4种主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细颗粒组分中相应离子质量分数的1.5~3.3倍。K^+、Mg^(2+)、NO_3^-质量分数差别不明显。各离子在粗、细组分中的变化趋势也具有差异性,粗颗粒组分中离子变化更明显。(2)扬沙、沙尘暴天气粗颗粒组分中4种主要离子质量分数在32 m高处出现最大值,32~80m随高度升高呈下降趋势,K^+、Mg^(2+)、NO_3^-离子质量分数最高值出现在24 m或32 m处;细颗粒组分中,所有离子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24 m高处,24~80 m随高度升高呈下降趋势;粗、细颗粒组分中离子浓度均在63 m处出现小幅增加。(3)浮尘天气细颗粒组分的变化趋势明显好于粗颗粒组分。受沙垄颗粒物影响,细颗粒组分水溶性离子的垂直分布整体规律性较好,粗颗粒组分波动性较大。(4)筛分法与马尔文激光粒度法得到的粗、细颗粒组分含量相差较大,筛分法得到的粗颗粒组分百分含量偏小、细颗粒组分含量偏大,粗、细组分中的水溶性离子的垂直分布与实测结果存在偏移,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沙漠腹地沙尘天气过程垂直剖面沙尘颗粒的分布及水溶性离子组分特征,进一步为沙尘数值预报模式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离子 垂直分布 粗细颗粒 颗粒组分 沙尘天气 沙漠腹地
下载PDF
沙漠腹地盐水灌溉条件下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国雄 张志谦 吴祖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0-44,共5页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引种13种草,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牛尾草、中间偃麦草、紫花苜蓿等4种草对沙漠腹地盐水灌溉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沙漠腹地盐水灌溉条件下建植人工草地的关键技术是保护种和建群种混播并加大播种量。
关键词 沙漠腹地 盐水灌溉 人工草地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植物引种与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建国 徐新文 +2 位作者 雷加强 邸鲲 杜文意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3,共4页
在对塔克拉玛干(塔中)引种植物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所引种的植物进行了适应性评价,并为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建设筛选了适宜的植物种。结果表明,塔中共引种植物274种(隶属于34科83属),现存149种,死亡86种,流失39种。引种植物中灌木、草本... 在对塔克拉玛干(塔中)引种植物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所引种的植物进行了适应性评价,并为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建设筛选了适宜的植物种。结果表明,塔中共引种植物274种(隶属于34科83属),现存149种,死亡86种,流失39种。引种植物中灌木、草本较多,乔木较少,藤本极少;灌木是较适宜种,引种成活率最高,乔木和草本相差不大;草本流失率最高,灌木次之,乔木最低。适宜沙漠公路生物防沙的植物种主要为灌木(31种)、草本(14种)、乔木(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 沙漠腹地 植物引种 适应性评价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2009年大气水汽含量的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崔丽娜 史玉光 +2 位作者 崔彩霞 赵玲 李艳永 《干旱气象》 2010年第4期407-410,共4页
利用2009年1~10月塔中站地基GPS观测的大气水汽含量数据,分析了其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全年大气水汽量的日变化特征呈正弦曲线,变化稳定,峰值出现在08时(北京时间,下同)和23时,为13.63mm和13.85mm;谷... 利用2009年1~10月塔中站地基GPS观测的大气水汽含量数据,分析了其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全年大气水汽量的日变化特征呈正弦曲线,变化稳定,峰值出现在08时(北京时间,下同)和23时,为13.63mm和13.85mm;谷值出现在01时和14时,为12.91mm和12.28mm。1月大气水汽含量最少,平均值为7.09mm,极小值出现在冬季1月21日13时,为0.95mm;7月水汽含量最大,平均值达到20.01mm,水汽含量极大值出现在8月6日7时,为34.75mm,水汽含量日变化幅度最大月份为10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大气水汽含量
下载PDF
南疆沙漠腹地大气边界层气象要素廓线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缪启龙 王晶 +2 位作者 何清 温雅婷 李兰兰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9年第2期6-10,75,76,共7页
利用塔中80m观测塔梯度系统采集的2006年8月、10月和2007年1月、4月的风、温度、湿度资料,结合气象站的同步气象资料,对南疆沙漠腹地近地层四季的晴天平均风速、温度、湿度廓线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晴天平均风速白天随高度升高... 利用塔中80m观测塔梯度系统采集的2006年8月、10月和2007年1月、4月的风、温度、湿度资料,结合气象站的同步气象资料,对南疆沙漠腹地近地层四季的晴天平均风速、温度、湿度廓线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晴天平均风速白天随高度升高增加缓慢,夜间较快,低层风速白天比夜间大,高层则白天比夜间小,春夏季风速较大;四季平均温度廓线表现为夜间辐射型、早上过渡型、白天日射型和傍晚过渡型等四种类型,早、晚过渡时间四季各有不同,日最低、最高温度出现时间四季则相差不大;冬季夜间比湿随高度升高而增大,整个80m近地层表现为逆湿状态,其他季节逆湿一般出现在0.5—1m、1—2m、32—47m、63—80m等4个层次上,各逆湿层出现的时间各季节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腹地 近地层 气象要素变化 逆湿
下载PDF
南疆沙漠腹地大气边界层湍流通量特征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缪启龙 李兰兰 +2 位作者 何清 王晶 温雅婷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8年第3期15-21,共7页
利用新疆塔中站2006年4月、8月的三维风速、温度和水汽脉动资料,运用涡旋相关法计算得到了春、夏季塔中10m高度的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地表热量输送以感热输送为主。春季每天的最大感热通量变化范围为120—320W·... 利用新疆塔中站2006年4月、8月的三维风速、温度和水汽脉动资料,运用涡旋相关法计算得到了春、夏季塔中10m高度的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地表热量输送以感热输送为主。春季每天的最大感热通量变化范围为120—320W·m-2,月平均值为220W·m-2;夏季最大感热通量的变化范围为140—340W·m-2,月平均值为230W·m-2。感热通量值在夜间为负,白天为正,符号的改变出现在日出、日落前后。夏季潜热通量最大值一般为20—60W·m-2,平均值为27W·m-2,潜热通量比感热通量小一个量级。春季动量通量的平均值为-0.063W·m-2,夏季动量通量的平均值为-0.091W·m-2。日变化规律比较明显,日出后,动量向下传输增大,在09—10时(地方时)出现一个最大值,随后动量向下传输并开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腹地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动量通量
下载PDF
新疆和田沙漠腹地日光温室环境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红军 李彦荣 +2 位作者 崔拥民 蒋卫杰 邹志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1期60-65,共6页
近年来,以和田沙漠区域日光温室为主的非耕地设施农业在新疆发展迅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为明确沙漠区域日光温室冬季温光变化规律,以期为沙漠地区日光温室结构改进和作物管理提供参考,该文针对于沙漠腹地特殊环境下日光温室内部光温环... 近年来,以和田沙漠区域日光温室为主的非耕地设施农业在新疆发展迅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为明确沙漠区域日光温室冬季温光变化规律,以期为沙漠地区日光温室结构改进和作物管理提供参考,该文针对于沙漠腹地特殊环境下日光温室内部光温环境变化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地区日光温室内外部光照强度大,晴天条件下光照强度20 000 lx以上时间长达5~6 h;温室内空气、地面温度波动大,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差值为26.6℃,最大为32.7℃,晴天地表温度在30℃以上的时间长达4~5 h,2月份最高可达40.3℃,呈现出"中午温度过高,夜间温度偏低,昼夜温差较大"的特点。晴天条件下,温室白天空气湿度为24%~84%,最小为24%,夜间空气湿度为84%~95%,受沙漠区域干燥环境的影响,夜间低温时,棚膜内表面无"结露"现象。沙漠地区日光温室能较好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且具有较好的保温能力,室内相对湿度小,可有效保证各种蔬菜、水果的生长发育,但蓄热能力较差,增加沙漠地区日光温室蓄热能力的相关研究亟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相对湿度 光照强度 日光温室 沙漠腹地 温室小气候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春季铅直湍流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缪启龙 温雅婷 段春锋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8年第4期1-7,共7页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10m高度处快速响应探测系统的湍流资料,对春季晴天和沙尘暴天气下不同稳定层结的铅直湍流脉动进行小波变化及其方差分析,以期了解铅直湍流的尺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稳定层结条件下,春季晴天近地层的铅...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10m高度处快速响应探测系统的湍流资料,对春季晴天和沙尘暴天气下不同稳定层结的铅直湍流脉动进行小波变化及其方差分析,以期了解铅直湍流的尺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稳定层结条件下,春季晴天近地层的铅直湍流脉动以12—17s的周期为主,最小周期为1—1.5s;春季沙尘暴时最主要的周期则为6—10s,最小周期为0.4—0.6s。沙尘暴时不稳定层结的湍流尺度总体上小于晴天,较小尺度波动振荡更加明显,湍流运动比晴天更加频繁。稳定层结条件下,春季晴天以10—16s的周期振荡为主,最小周期为1.3—1.8s;春季沙尘暴则以11—20s的周期振荡为主,最小周期为0.5—0.8s。晴天稳定层结时的铅直脉动比沙尘暴时周期小,小周期的湍流运动更明显一些,但周期更小的波动在沙尘暴天气时则多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 沙漠腹地 近地层 湍流 小波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