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药物对鸡沙门氏菌病治疗的研究
1
作者 刘立军 冯泰山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4期23-27,共5页
[目的]为比较研究临床上常用药物对鸡沙门氏菌病的治疗效果,筛选出合理治疗药物,避免抗生素的盲目使用。[方法]将具有清热解毒和一定抗菌消炎的复方中药组方优化后与硫酸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氯霉素、磺胺甲恶唑进行药敏试验和治疗比较... [目的]为比较研究临床上常用药物对鸡沙门氏菌病的治疗效果,筛选出合理治疗药物,避免抗生素的盲目使用。[方法]将具有清热解毒和一定抗菌消炎的复方中药组方优化后与硫酸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氯霉素、磺胺甲恶唑进行药敏试验和治疗比较试验。[结果]磺胺甲恶唑,高敏感株占比达86.6%,治愈率达86%;复方中药高敏感株占比73.4%,治愈率76%;硫酸卡那霉素、氯霉素高敏感株占比分别为80%、76.7%,略高于复方中药,治愈率分别为64%、66%,低于复方中药组;恩诺沙星高敏感株占比为56.7%,治愈率为58%,效果较差。[结论]复方中药对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抑菌和抗菌作用,中西药结合对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病理变化 药敏试验 治疗试验 替抗药物
下载PDF
饮水添加壳聚糖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攻毒蛋鸡蛋品质、血清抗氧化指标、肝脏损伤和输卵管炎症的缓解作用
2
作者 彭金虎 林静 +5 位作者 邱凯 王晶 张海军 武书庚 李茜 王晓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7-27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饮水添加壳聚糖(CS)对鸡白痢沙门氏菌(SP)攻毒蛋鸡蛋品质、血清抗氧化指标、肝脏损伤和输卵管炎症的缓解作用。选取体重、产蛋率相近的180羽35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3组分别为对照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饮水添加壳聚糖(CS)对鸡白痢沙门氏菌(SP)攻毒蛋鸡蛋品质、血清抗氧化指标、肝脏损伤和输卵管炎症的缓解作用。选取体重、产蛋率相近的180羽35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攻毒组(SP组)和壳聚糖组(CS组),均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试验期7 d。试验第1天,分别于09:00和17:00各进行1次攻毒处理,其中SP组和CS组每只试验鸡均口服1 mL活菌数为1×109 CFU/mL的SP菌液,CON组每只试验鸡口服1 mL生理盐水;第2次攻毒结束后,立即在CS组饮水中添加0.4%CS,且连续7 d服用含CS的水。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SP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白蛋白(ALB)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SP抗体(SP-Ab)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SP攻毒后第1天和第3天,SP组蛋壳强度显著降低(P<0.05)。SP组蛋鸡出现典型的白痢、嗜睡及精神不佳等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观察到输卵管膨大部组织绒毛膜碎裂,出现多处炎性浸润灶和脂肪变性以及少量肝细胞坏死崩解和核固缩等明显的病理改变。2)与SP组相比,CS组产蛋率显著增高(P<0.05),血清AST活性以及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血浆SP-Ab含量显著提高(P<0.05);饮水中添加CS后第3天和第7天,CS组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SP组蛋鸡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病理学观察到输卵管膨大部和肝脏损伤均有所缓解。3)与CON组相比,CS组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指数、血清ALB和总蛋白(TP)含量、血清GSH-Px和SOD活性以及血浆SP-Ab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浆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饮水中添加0.4%CS可通过减轻蛋鸡肝脏损伤和输卵管炎症、增强机体抗氧化功能以及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等,从而缓解SP感染以及由此引起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鸡白痢沙门氏菌 蛋鸡 抗氧化 肝脏损伤 输卵管炎症
下载PDF
噬菌体Pu29特性分析及其在沙门氏菌磁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3
作者 丁一峰 张宇 +3 位作者 刘茜 黄晨曦 邵彦春 王小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1,共9页
以1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Pu29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其生物学及基因组特性,将其作为识别元件,建立基于噬菌体Pu29的沙门氏菌磁分离富集技术。该噬菌体属于轮状病毒属(Roufvirus),具有二十面体的头部和不可收缩的长尾部。Pu29具有较宽的... 以1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噬菌体Pu29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其生物学及基因组特性,将其作为识别元件,建立基于噬菌体Pu29的沙门氏菌磁分离富集技术。该噬菌体属于轮状病毒属(Roufvirus),具有二十面体的头部和不可收缩的长尾部。Pu29具有较宽的宿主谱,15min时对宿主细胞的吸附率为88.67%,潜伏期为30min,裂解期为180 min,裂解量为115.74 PFU/cell。同时Pu29具有较好的耐热性(30~60℃)和pH值耐受性(pH 4~11)。Pu29基因组由45715bp(GC含量46.08%)和81个开放阅读框组成,包括18个具有已知功能的阅读框,不携带编码毒性或抗性因子的基因。通过酰胺反应将噬菌体Pu29与羧基化的纳米磁珠偶联制备探针PhagePu29-MBs。使用25μg探针与沙门氏菌在37℃孵育20min时,对沙门氏菌的捕获效率最高可达到83.93%,最低捕获细菌浓度为45CFU/mL。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到PhagePu29-MBs能够特异性地捕获沙门氏菌。在加标样品中,PhagePu29-MBs分离富集沙门氏菌的捕获效率最高能达到92.92%。该方法分离富集沙门氏菌的时间大约为30min。因此,本研究基于噬菌体Pu29建立了一种快速、特异性强的沙门氏菌磁分离方法,可为基于噬菌体快速分离富集食源性病原菌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磁分离技术 快速分离富集
下载PDF
跨越式滚环扩增(SRCA)结合金纳米粒子可视化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
4
作者 董贺楠 张蕴哲 +3 位作者 徐慧 檀建新 张伟 袁耀武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8,共9页
沙门氏菌是引起全球人类腹泻病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害人畜健康。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步骤繁琐,因此开展快速简便灵敏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能与靶序列结合的探针,将其与金纳米粒子(AuNPs)结合。经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技... 沙门氏菌是引起全球人类腹泻病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害人畜健康。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步骤繁琐,因此开展快速简便灵敏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能与靶序列结合的探针,将其与金纳米粒子(AuNPs)结合。经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技术(SRCA)扩增的靶序列,高温变性后成为单链,其与金纳米粒子上的探针结合后,释放出金纳米粒子,在MgSO_(4)的作用下,聚集呈现肉眼可见的蓝色,判定为阳性,阴性为紫色。依此,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灵敏的可视化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能够区分8株沙门氏菌阳性与8株非沙门氏菌阴性。可视化检测的灵敏度为5.5×10^(0)CFU/mL。将牛奶样品人工污染沙门氏菌,检出限为3.7×10^(0)CFU/mL。在50份实际样品检测中,与GB 4789.4-2016方法进行比较,该方法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97.87%,符合率达到98.00%。本文建立的SRCA-AuNPs可视化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果肉眼可见,适合于现场可视化检测和基层单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SRCA) 金纳米粒子 可视化
下载PDF
2022年吉林省食品中沙门氏菌耐药性及分子特征分析
5
作者 孙景昱 赵薇 +3 位作者 孙绩岩 石奔 李可维 黄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基因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2年吉林省食品中61株沙门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25种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菌株耐药基因进行...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基因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2年吉林省食品中61株沙门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25种抗生素耐药性试验。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菌株耐药基因进行分析。结果61株沙门菌分为19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52.46%,32/61)。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60.66%,37/61),多重耐药率达24.60%(15/61),无优势耐药谱。不同抗生素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存在差异。结论吉林省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比例较高,耐药谱模式复杂,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需加强耐药性监测,避免抗生素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食品 血清分型 耐药基因 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与毒力基因检测
6
作者 陆凡 王鹏 +6 位作者 刘林敏 黄振兴 张明霞 杜文珍 吴颖臻 韦平 韦天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旨在鉴定广西某鸽场分两批送检的疑似鸽副伤寒病例的病原并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对从病鸽肝脏组织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及16S rRNA测序分析,并通过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 旨在鉴定广西某鸽场分两批送检的疑似鸽副伤寒病例的病原并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对从病鸽肝脏组织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及16S rRNA测序分析,并通过药敏试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和毒力分析。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结合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和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株均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均对萘啶酸、链霉素和四环素耐药,并呈现多重耐药表型,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与耐药表型相符。2株鼠伤寒沙门氏菌中invA等12种毒力基因检测呈阳性。结果表明,成功分离鉴定2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并携带大量毒力基因的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可为鸽源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防治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分离鉴定 多重耐药性 毒力基因
下载PDF
马流产沙门氏菌研究进展
7
作者 齐佳欣 邵明杰 +3 位作者 崔平 张玉良 张鹤平 肖跃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马流产沙门氏菌(Salmonella abortus equi)是以引起母马流产、种马睾丸炎和小马驹败血症及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病原菌。近年来,由于马属动物集约化养殖,该病在我国山东、新疆、内蒙等马属动物养殖地区陆续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 马流产沙门氏菌(Salmonella abortus equi)是以引起母马流产、种马睾丸炎和小马驹败血症及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病原菌。近年来,由于马属动物集约化养殖,该病在我国山东、新疆、内蒙等马属动物养殖地区陆续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论文通过对马流产沙门氏菌引起的临床症状、致病机制、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或回顾,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更好地开展该菌引起的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净化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流产沙门氏菌 临床症状 致病机制 疫苗
下载PDF
2018—2022年宁波市鄞州区沙门氏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8
作者 郑树英 陈懿 +3 位作者 陆怀初 陈姹吟 俞平达 柴鹏飞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189-191,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宁波市鄞州区沙门氏菌感染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2年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宁波市鄞州区哨点医院)符合食源性疾病定义的患者信息,并对其粪便样本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血清分型,...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宁波市鄞州区沙门氏菌感染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2年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宁波市鄞州区哨点医院)符合食源性疾病定义的患者信息,并对其粪便样本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血清分型,对感染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收集样本2250份,检出沙门氏菌80株,检出率3.56%;其中检出不同血清型17种,构成比前3分别为鼠伤寒沙门氏菌(33.75%,27/80)、肠炎沙门氏菌(26.25%,21/80)及罗森沙门氏菌(8.75%,7/80)。5~8月为检出高峰期,幼儿和老年人是感染的主要人群。暴露食品中蛋与蛋制品中沙门氏菌检出率较高,肉与肉制品的报告频数最高。结论近年宁波市鄞州区食源性疾病患者中的沙门氏菌检出率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建议重点加强蛋与肉类食品监管与检测,以及加强对幼儿家长及老年人健康卫生饮食的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沙门氏菌 流行特征 血清学鉴定
下载PDF
1起ST19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溯源分析与探讨
9
作者 余树坤 刘浪 +3 位作者 谭雅心 崔紫妍 徐兴宇 陶志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9,共8页
目的分析武汉市某区1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原因,探讨分离菌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为食源性疾病暴发溯源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食物中毒相关样本20份,提取样本总DNA进行18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同时按时GB4789.4-201... 目的分析武汉市某区1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原因,探讨分离菌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为食源性疾病暴发溯源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食物中毒相关样本20份,提取样本总DNA进行18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同时按时GB4789.4-2016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应用传统玻片凝集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阳性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和耐药性检测,并提取所有菌株核酸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利用Abricate和SeqSero在线预测每株菌的血清型和耐药基因,然后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分离的9株沙门氏菌分别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全基因组序列方法(WGS)递进分析。结果共检出12株沙门氏菌(菌株编号DXH001~DXH012),其中病例肛拭子样本7份、病例粪便样本2份,工作人员肛拭子样本3份。常规血清型分型均为B群鼠伤寒沙门氏菌,与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分型结果一致。12株菌株耐药谱完全一致,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四环素均耐药。基于全基因组预测的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青霉烷、四环素的耐药性与耐药表型结果完全一致。选取DXH001~DXH009开展PFGE和WGS分析。9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获得完全一致的PFGE图谱,全基因组序列大小无明显差异,约为4.9 Mbp,MLST型均为ST19。从SNP的最小生成树来看共存在17个变异位点,各菌株间SNP差异数为1~6。全基因组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9株沙门氏菌自成一簇,与数据库其他沙门氏菌相差甚远,属于新的克隆分支。同源性最高的来源于江西的GCF_020221795.1参考样本。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致病源为鼠伤寒沙门氏菌ST19,为同一暴发来源。9株沙门氏菌遗传距离较近,但与数据库中其他沙门氏菌遗传距离较远,自成一簇属于新的克隆分支。本研究中沙门氏菌具有多重耐药性,需加强对多重耐多药菌株的监控及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全基因组测序 PFGE分型 耐药基因 血清型
下载PDF
沙门氏菌血清分型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贤文 赵丽媛 +3 位作者 张瑞雪 邹明 邵长军 刘刚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0,共7页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常见的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其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和食品安全。文章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常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及血清型分型技术研究进展,并对兽...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常见的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其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和食品安全。文章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常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及血清型分型技术研究进展,并对兽医临床主要抗菌剂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及其对各类药物的耐药机制、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传播、预防食源性污染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沙门氏菌感染溯源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血清型 分型方法 耐药机制
下载PDF
市场鸡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11
作者 陈小娇 张妹 +6 位作者 蔡晓庆 康翠翠 郝再翠 毛东有 李滨洲 王全武 陈文平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9-11,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沙门氏菌对雏鸡致病性的强弱以及不同药物敏感性情况,本试验对送检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同时进行1日龄雏鸡致病性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3种不同沙门氏菌,3种菌株在同时间内导致雏鸡不同程度的死亡,其... 为了研究不同沙门氏菌对雏鸡致病性的强弱以及不同药物敏感性情况,本试验对送检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同时进行1日龄雏鸡致病性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3种不同沙门氏菌,3种菌株在同时间内导致雏鸡不同程度的死亡,其中鸡白痢标准菌株致病力强,死亡速度快;同时3种菌株均对丁胺卡那、林可霉素类抗生素药物敏感,对氧氟沙星耐药。本研究为临床诊断沙门氏菌导致的雏鸡症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筛选沙门氏菌病有效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致病性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即食沙拉各组分中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势研究
12
作者 夏春宇 李晓凤 +3 位作者 李朝霞 阿丽娅·叶克盆 王翔 马悦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由即食沙拉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对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应对此问题,文章重点研究了不同储存温度条件下,即食沙拉6种主要食品基材上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单增李斯特菌在5℃时能够在某些食品基... 由即食沙拉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对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应对此问题,文章重点研究了不同储存温度条件下,即食沙拉6种主要食品基材上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单增李斯特菌在5℃时能够在某些食品基材,尤其是熟鸡胸肉中实现存活和繁殖;而沙门氏菌在低温条件下的任何食品基材上均无法繁殖。同时,在10℃、15℃和20℃的温度条件下,在生菜、黄瓜、紫甘蓝和鸡胸肉中,两菌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增殖趋势。此外,单增李斯特菌在15℃和20℃的胡萝卜中可良好生长,在10℃下增长受限;而沙门氏菌未表现出类似变化。沙拉酱在任何温度下均不支持两种致病菌生长。希望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即食沙拉的精准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沙拉 单增李斯特菌 沙门氏菌 生长势
下载PDF
鸡脾脏METTL3、METTL14基因对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表达调控
13
作者 赵亚男 任艳茹 +2 位作者 谢宾 王园美 李显耀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为探讨鸡METTL3、METTL14基因对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调控作用,该试验将40只2日龄肠炎沙门氏菌阴性广西瑶鸡(父本)和济宁百日鸡(母本)杂交的F1代随机均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种0.3mL肠炎沙门氏菌菌液及PBS,在接种后第1天和第7天鸡... 为探讨鸡METTL3、METTL14基因对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调控作用,该试验将40只2日龄肠炎沙门氏菌阴性广西瑶鸡(父本)和济宁百日鸡(母本)杂交的F1代随机均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种0.3mL肠炎沙门氏菌菌液及PBS,在接种后第1天和第7天鸡的脾脏组织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METTL3、METTL1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METTL3和METTL14具有相似的表达趋势,均在感染后第1天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后第7天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只有METTL14差异显著(P<0.05)。可见,鸡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后,可以引起脾脏组织METTL3和METTL14基因的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 肠炎沙门氏菌 METTL3 METTL14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禽源沙门氏菌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构建及应用
14
作者 孙少迪 田堯 +7 位作者 高艺玮 牛灵玥 杜阳洋 王文静 钟菊花 唐小群 刘俊琦 周望平 《湖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禽源沙门氏菌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qPCR)的方法,即根据沙门氏菌inv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普通PCR方法扩增沙门氏菌invA基因保守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将获得的重组质粒pMD18-T-invA作...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禽源沙门氏菌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qPCR)的方法,即根据沙门氏菌inv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普通PCR方法扩增沙门氏菌invA基因保守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将获得的重组质粒pMD18-T-invA作为标准阳性模板。经qPCR条件优化后,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SYBR Green Ⅰ qPCR方法的Ct值与标准品在1.4~1.4×10^(10)拷贝/μ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63,扩增效率为95%,检测下限为1.4拷贝/μL;与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痢疾志贺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5%;对44份粪便样本和132份蛋液样本进行qPCR方法和常规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q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7%(10/44)、0.8%(1/132),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4/44),0%(0/132)。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建立禽源沙门氏菌qPCR检测方法,可为禽源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 invA基因 检测
下载PDF
巴林左旗马流产沙门氏菌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查斯图 陈玉波 +1 位作者 苏力德 甄海涛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为了解巴林左旗肉驴流产病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从富河镇采集的1953份血清样品进行马流产沙门氏菌抗体检测,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驴群感染率84%,个体感染率29%,全镇各村均有检出,嘎查村阳性率100%,养殖场阳性率100%,结果预示巴... 为了解巴林左旗肉驴流产病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从富河镇采集的1953份血清样品进行马流产沙门氏菌抗体检测,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驴群感染率84%,个体感染率29%,全镇各村均有检出,嘎查村阳性率100%,养殖场阳性率100%,结果预示巴林左旗存在肉驴疑似感染马流产沙门氏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驴 马流产沙门氏菌 抗体
下载PDF
伊犁州马流产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16
作者 伊恒博 王小雨 +4 位作者 何伟 钱春艳 耿明阳 任明 张浩 《新疆畜牧业》 2024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了解伊犁州马属动物马流产沙门氏菌的流行现状,采集伊犁州昭苏县、尼勒克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母马、流产马、驴血清和全血样品共982份,分别用ELISA、荧光PCR方法对马流产沙门氏菌病进行血清抗体和病原学检测。荧光PCR检测结果显... 为了解伊犁州马属动物马流产沙门氏菌的流行现状,采集伊犁州昭苏县、尼勒克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母马、流产马、驴血清和全血样品共982份,分别用ELISA、荧光PCR方法对马流产沙门氏菌病进行血清抗体和病原学检测。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驴马沙门氏菌病阳性率为29.7%;马流产沙门氏菌病阳性率为2.5%,其中,昭苏县马流产沙门氏菌病阳性率为1%、尼勒克县马流产沙门氏菌病阳性率为4.1%、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马流产沙门氏菌病4%;流产马、驴马流产沙门氏菌马流产沙门氏菌病阳性率为92.5%;结果表明:马流产沙门氏菌病在这些养殖场点得到了很好的预防,但是马流产沙门氏菌引起的马流产依然较为普遍,特别是驴的马流产沙门氏菌病感染率较高,需要定期对马流产沙门氏菌病进行监测并加强防控。本调查为伊犁州马属动物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的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流产沙门氏菌 流行病学调查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沙门氏菌表型异质性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翟立公 蔡秋慧 +4 位作者 李港回 黄菊 彭钢 魏照辉 王俊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27,共7页
沙门氏菌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自身分化出来的子细胞因环境不同而产生差异化,使沙门氏菌在基因表达、细胞形态和生理学方面形成表型差异。这种性质会使沙门氏菌在临床上不易及时检出,容易导致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失败。面对抗菌药... 沙门氏菌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自身分化出来的子细胞因环境不同而产生差异化,使沙门氏菌在基因表达、细胞形态和生理学方面形成表型差异。这种性质会使沙门氏菌在临床上不易及时检出,容易导致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失败。面对抗菌药物的威胁,沙门氏菌也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和致病性。因此,为及时了解沙门氏菌在感染期间的异质性演变,深入解析沙门氏菌表型异质性的特征与机制变得至关重要。该综述主要对沙门氏菌的表型异质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对表型特征、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从产生机制、宿主影响、策略体现以及基本特征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异质性的存在形式以及作用。加强对沙门氏菌异质性的认识和研究,为更深一步了解异质性造成的耐药过程及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表型异质性 基因表达 宿主作用 作用机理
下载PDF
2020-2021年云南省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8
作者 张楚 王晨蕾 +4 位作者 殷荣荣 陈留萍 杨彦玲 刘志涛 赵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5,122,共6页
目的分析2020-2021年云南省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医疗机构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个案病例监测数据,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个案的患者性别、年... 目的分析2020-2021年云南省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医疗机构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个案病例监测数据,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个案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可疑食品暴露史、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进食场所、临床症状、初步诊断、血清型分型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9060例食源性疾病腹泻病例,检出沙门氏菌感染者452例。阳性检出率4.99%,男性、女性检出率分别为5.57%、4.33%;以0~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7.84%)。不同月份沙门氏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04,P<0.05),以7月检出率最高(8.67%);可疑食品暴露史以婴幼儿食品为主,病例检出率最高为7.95%;不同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散装食品为主,病例检出率最高(6.04%),其次为家庭自制食品(5.71%)。家庭是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场所,病例检出率为5.53%。沙门氏菌感染者大便性状以水样便为主(61.50%),初步诊断急性胃肠炎占比最多(46.02%),其次为感染性腹泻(37.83%)。沙门氏菌血清型共检出34个,以鼠伤寒沙门氏菌(18.36%)、鼠伤寒沙门氏菌变种(13.72%)等为主。结论云南省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较为普遍,应加强监测,对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也将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沙门氏菌 血清分型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美欧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标准的比较分析
19
作者 丁卫平 张士财 伊廷存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3期210-214,共5页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与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息息相关。检验标准是沙门氏菌鉴定的基础与依据。为给我国现行食品沙门氏菌检验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使我国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更加科学准确,本文收集了中国、美国及欧洲...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与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息息相关。检验标准是沙门氏菌鉴定的基础与依据。为给我国现行食品沙门氏菌检验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使我国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更加科学准确,本文收集了中国、美国及欧洲的食品沙门氏菌检验标准,从适用范围、预增菌、选择性增菌、平板分离、鉴定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沙门氏菌检验标准与欧洲所使用标准较为相似,与美国所使用标准差别较大,建议在我国食品沙门氏菌检验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借鉴国外同类型标准先进经验,完善改进我国沙门氏菌检验标准,满足实验室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沙门氏菌 检验 方法 比较
下载PDF
丰城市食源性沙门氏菌的血清型、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
20
作者 邹锦群 詹卓蓬 +3 位作者 彭思露 杨伟 彭洛霞 杨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究丰城市食源性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特征、耐药性分析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溯源分析,为食源性疾病的暴发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丰城市2015年4月至2022年11月分离来自食品和腹泻患者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以及耐药性... 目的探究丰城市食源性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特征、耐药性分析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溯源分析,为食源性疾病的暴发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丰城市2015年4月至2022年11月分离来自食品和腹泻患者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以及耐药性分析,应用PFGE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关系。结果在756份食品和806份腹泻患者样品中,共检出沙门氏菌49株,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占比率为38.78%,其次肠炎沙门氏菌占比率为32.65%。选取的35株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耐药率达到82.86%,其次是对头孢唑啉和萘啶酸耐药率达到48.57%,其中30株具有多重耐药性(30/35,85.71%)。49株沙门氏菌DNA指纹图谱同源性为55.4%~100.0%。结论丰城市从食源性分离到的沙门氏菌株主要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为主,耐药和多重耐药存在严重,应加强对抗生素规范使用,DNA指纹图谱显示沙门氏菌较高同源性,需加强PFGE的日常监测为沙门氏菌的食品安全风险提供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血清型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