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密度空间插值研究
1
作者 孙京禄 张贝尔 +1 位作者 王淑文 陆贝贝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8期24-27,共4页
沟壑密度是反映地表破碎度的重要因子,也是进行水土保持综合调查、制定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重要指标依据。因缺乏高精度的大尺度DEM数据,故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实现沟壑密度在区域尺度上的空间插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BP神经网络... 沟壑密度是反映地表破碎度的重要因子,也是进行水土保持综合调查、制定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重要指标依据。因缺乏高精度的大尺度DEM数据,故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实现沟壑密度在区域尺度上的空间插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BP神经网络插值在区域尺度地理要素空间变异研究中,特别是小样本情况下,具有更高的精度。基于陕北黄土高原80个试验样区5 m分辨率DEM和将30 m分辨率DEM计算得到的研究区平均坡度作为辅助变量,利用BP神经网络插值方法进行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密度插值,并与不同插值方法结果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当处理目标变量与辅助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却不存在一个准确关系式时,BP神经网络插值具有优越性,插值结果精度更高。此外,还对比了基于不同辅助变量的BP神经网络插值精度,结果表明:对于样本点稀疏、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尺度空间插值,采用辅助变量的BP神经网络插值精度明显高于不采用辅助变量,且选取的辅助变量必须与目标变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增加相关系数低的辅助变量反而会导致插值精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沟壑密度 空间插值 辅助变量 陕北黄土高原
下载PDF
流域地貌演化的不同阶段沟壑密度与切割深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丽萍 马志正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3-278,共6页
主要探讨了在流域地貌演化的不同阶段,沟壑密度与切割深度的复杂关系,建立了沟壑密度随切割深度变化的理论极值模型及相应阶段的函数,补充了各演化阶段地貌形态要素的定量、定性描述;反之,可用沟壑密度与切割深度的关系推断流域地... 主要探讨了在流域地貌演化的不同阶段,沟壑密度与切割深度的复杂关系,建立了沟壑密度随切割深度变化的理论极值模型及相应阶段的函数,补充了各演化阶段地貌形态要素的定量、定性描述;反之,可用沟壑密度与切割深度的关系推断流域地貌的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壑密度 切割深度 流域地貌 演化阶段
下载PDF
沟壑密度调查应采取水文网络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党福江 戈素芬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1-33,共3页
沟壑密度是评价小流域沟蚀程度的指标,具体地反映了小流域沟蚀轮廓。目前,对于沟壑密度调查,尚无统一规定,有方格网法、小斑号法等。这些方法虽能描述小流域沟蚀现状,但不能为沟壑治理的工程设计提供前期资料。水文网络法,从沟道... 沟壑密度是评价小流域沟蚀程度的指标,具体地反映了小流域沟蚀轮廓。目前,对于沟壑密度调查,尚无统一规定,有方格网法、小斑号法等。这些方法虽能描述小流域沟蚀现状,但不能为沟壑治理的工程设计提供前期资料。水文网络法,从沟道发育入手,将大流域依沟道分布划分为若干小流域,结合工程布局进行调查,计算结果与其它方法相同,结论相同,而基础资料均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沟壑密度 水系调查 沟道治理 沟长
下载PDF
图解建模方法在提取沟壑密度中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斌 张俊峰 +2 位作者 高德政 何政伟 王青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0年第1期64-68,共5页
沟壑密度是反映地表破碎程度的重要因子,在土壤侵蚀、地貌演变等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对于沟壑密度的提取方法目前较为复杂,这主要由于在提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因子数目众多,为进一步的空间分析研究设置了障碍。利用图解建模分析方法建立... 沟壑密度是反映地表破碎程度的重要因子,在土壤侵蚀、地貌演变等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对于沟壑密度的提取方法目前较为复杂,这主要由于在提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因子数目众多,为进一步的空间分析研究设置了障碍。利用图解建模分析方法建立一套沟壑密度提取分析空间数据模型,对沟壑密度的快速提取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最后,以四川省数据为例,采用该分析方法提取出了四川省沟壑密度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四川省地形地貌特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解建模 沟壑密度 提取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流域沟壑密度理论极值数学模式商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蒋忠信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0-223,共4页
对张丽萍等建立的流域沟壑密度理论极值圆形数学模式进行了更正。鉴于更正的模式又与实际相矛盾,又推导出更符合实际的正六边形数学模式。
关键词 沟壑密度 理论极值 数学模式 流域
下载PDF
基于DEM的鄱阳湖区沟谷网络提取及沟壑密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秀平 许小华 +1 位作者 钟发牯 张生 《江西水利科技》 2011年第2期83-86,共4页
利用鄱阳湖区1:250 000比例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水文分析方法提取了鄱阳湖区沟谷网络,并以提取的沟谷网络数据为基础,计算出了鄱阳湖区沟壑密度,分析了沟壑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由此而得出了鄱阳湖区河谷分布密集的特征,为鄱阳... 利用鄱阳湖区1:250 000比例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水文分析方法提取了鄱阳湖区沟谷网络,并以提取的沟谷网络数据为基础,计算出了鄱阳湖区沟壑密度,分析了沟壑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由此而得出了鄱阳湖区河谷分布密集的特征,为鄱阳湖区的水利工程设计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数字高程模型 沟谷网络 沟壑密度
下载PDF
基于DEM不同路径算法的沟壑密度提取 被引量:5
7
作者 郭兰勤 丑述仁 《地下水》 2011年第6期145-147,共3页
沟壑密度是评价小流域沟蚀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地表破碎程度的因子。采用合理的汇流阈值设置方法,在黄土高原县南沟流域,通过基于坡向流量分配的多流向算法(DEMON)和传统的单流向算法D8实现沟壑密度的提取。结果表明:多流向算... 沟壑密度是评价小流域沟蚀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地表破碎程度的因子。采用合理的汇流阈值设置方法,在黄土高原县南沟流域,通过基于坡向流量分配的多流向算法(DEMON)和传统的单流向算法D8实现沟壑密度的提取。结果表明:多流向算法和单流向算法都能提取较合适的沟壑密度,其中多流向算法提取的结果更好一些。因此,本研究对地表破碎程度的描述和当地地形地貌的反映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壑密度 多流向算法 汇流阈值 汇水面积
下载PDF
延河流域沟壑密度统计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丁琳 刘辉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4期108-110,116,共4页
为研究延河流域沟壑密度统计学特征,该文基于延河流域DEM数据及Arc GIS软件,运用水文分析法及均值变点法提取最佳沟谷网络,并在Excel中进行沟壑密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总沟壑密度为1.16km/km2,各分区沟壑密度趋势为D1区>D2区&... 为研究延河流域沟壑密度统计学特征,该文基于延河流域DEM数据及Arc GIS软件,运用水文分析法及均值变点法提取最佳沟谷网络,并在Excel中进行沟壑密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总沟壑密度为1.16km/km2,各分区沟壑密度趋势为D1区>D2区>D3区>D4区;不同分区,不同等级沟谷的平均长度及沟壑密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同一等级的沟谷在不同分区中的空间分布不同,沟壑密度也存在空间分异性;这些沟壑密度特征是地貌因素及土壤性质等耦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土壤侵蚀的空间差异性,深入理解沟壑密度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壑密度 沟壑特征 影响因素 延河流域
下载PDF
祥云县沟壑密度的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晓 黎武 羊秀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第17期23-25,共3页
沟壑密度是一个地区地面破碎程度与土壤侵蚀程度的反映。基于空间分辨率为30×30m的ASTER GDEM数据,对祥云县进行沟壑密度的提取与计算来分析该区土壤侵蚀状况。结果显示,随着汇流阈值的增加,沟谷数量、沟谷总长度及沟壑密度呈现持... 沟壑密度是一个地区地面破碎程度与土壤侵蚀程度的反映。基于空间分辨率为30×30m的ASTER GDEM数据,对祥云县进行沟壑密度的提取与计算来分析该区土壤侵蚀状况。结果显示,随着汇流阈值的增加,沟谷数量、沟谷总长度及沟壑密度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阈值为4200时,沟壑密度趋于稳定。研究区河网密集,分为4级,以1级和2级河流为主,分布范围广,占全区总长度的97.1%。研究区总体沟壑密度较小,地面破碎程度较低,土壤侵蚀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壑密度 DEM 祥云县
下载PDF
基于汇流累积计算的沟壑密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秉校 侯雷 +1 位作者 宋敏敏 吴发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4,共6页
沟壑密度是评价地表侵蚀影响,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地貌类型分析等的重要指标。文章基于研究区填洼后的DEM,利用地表汇流累积分析原理和栅格重分类方法,通过研究沟道覆盖区栅格数与汇流累积栅格二值化阈值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阈值用于提取... 沟壑密度是评价地表侵蚀影响,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地貌类型分析等的重要指标。文章基于研究区填洼后的DEM,利用地表汇流累积分析原理和栅格重分类方法,通过研究沟道覆盖区栅格数与汇流累积栅格二值化阈值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阈值用于提取地表沟道。然后结合自然地表高程,分析合理的高程和相对高程栅格重分类阈值并进行高程栅格二值化,将二值化结果作为乘积模板并配合栅格细化算法优化沟道提取结果。最终利用1km^2单位面积规则格网对沟道提取结果进行目标栅格数统计计算,得到地表沟壑密度值。结果显示,该方法基于30 m分辨率DEM提取的西安市地表沟壑密度均值为1.29km/km^2。除雁塔区,其余各行政区统计均值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吻合。试验结果证明,基于本方法可以高效较精确地计算该市地表沟壑密度,分析结果可以量化研究区沟壑密度特征值以及通过栅格像元灰度变化体现沟壑密度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壑密度 汇流累积量 栅格重分类 栅格细化
下载PDF
不同DEM分辨率下的吕梁市沟壑密度分析
11
作者 唐庆 王娜娜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8期13-15,共3页
利用ArcGIS10.2软件进行重采样,获取了30m、60m、90m、120m四种不同分辨率下的吕梁市DEM数据。以1000开始200为间距设置阈值,在不同分辨率下进行了水文分析,并计算了沟壑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分辨率降低,沟壑数量、沟壑总长与沟壑密度逐... 利用ArcGIS10.2软件进行重采样,获取了30m、60m、90m、120m四种不同分辨率下的吕梁市DEM数据。以1000开始200为间距设置阈值,在不同分辨率下进行了水文分析,并计算了沟壑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分辨率降低,沟壑数量、沟壑总长与沟壑密度逐渐减小;吕梁市以吕梁山为分水岭分为西麓直入黄河水系和东麓通过汾河进入黄河水系。对吕梁市沟壑密度的分析可为当地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梁市 不同分辨率 沟壑密度
下载PDF
流域沟壑数量特征与侵蚀量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乔荣荣 季树新 +2 位作者 白雪莲 王理想 常学礼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4,共6页
沟壑数量特征是影响土壤侵蚀强度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土保持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DEM数据利用ArcGIS水文分析与土壤侵蚀模型,分析黄河流域典型二级支流沟壑数量特征,解释沟壑长度、集水面积、沟壑密度与土壤侵蚀量的相互关系... 沟壑数量特征是影响土壤侵蚀强度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土保持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DEM数据利用ArcGIS水文分析与土壤侵蚀模型,分析黄河流域典型二级支流沟壑数量特征,解释沟壑长度、集水面积、沟壑密度与土壤侵蚀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沟壑长度<10 km占80.11%,集水面积<10 km2占78.45%,其分别占总体的80.11%和78.45%。沟壑密度主要集中在0.5~1.5 km/km2之间,占总体92.82%。在研究期间内土壤侵蚀模数在11.84~72.83 t/(hm2·a)之间变化,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土壤侵蚀量与沟壑长度和集水面积存在极显著性线性回归关系(Sig.<0.001),这种关系在不同级别中具有相同规律。在整体上,沟壑密度与土壤侵蚀量不存在显著线性回归关系,其特点是当沟壑密度在0.74~0.98 km/km2时,存在明显高于整体水平的土壤侵蚀量,其平均值是其他沟壑密度的6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壑长度 集水面积 沟壑密度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基于DEM的贵州沟壑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文龙 赵卫权 +4 位作者 杨家芳 李威 李一兵 张凡 苏维词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0期16-20,共5页
采用USGS发布的贵州省1∶24万DEM数据,以贵州省喀斯特高原二级流域单元及地(州、市)行政单元为界线,分别采用集水面积阈值1 000和500来计算沟壑密度,构建基于DEM的沟壑特征信息提取模型。并通过贵州省1∶25万水系及2005年贵州省石漠化... 采用USGS发布的贵州省1∶24万DEM数据,以贵州省喀斯特高原二级流域单元及地(州、市)行政单元为界线,分别采用集水面积阈值1 000和500来计算沟壑密度,构建基于DEM的沟壑特征信息提取模型。并通过贵州省1∶25万水系及2005年贵州省石漠化空间分布数据进行了比对,分析了集水面积阈值随喀斯特地貌复杂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研究了汇流阈值与沟谷网络总长度的量化关系。尝试摸清了河网密度、石漠化分布与沟壑密度之间的关系,并对贵州喀斯特流域地貌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壑密度 DEM 河网密度 石漠化 贵州
下载PDF
沟壑造丰产林大有作为
14
作者 丁建英 《山西林业》 1994年第4期17-17,共1页
沟壑造丰产林大有作为丁建英偏关县利用沟壑土厚、水肥好的有利条件、大力营造青杨小片旱作丰产林、取得显著成绩。编关县土地面积中,坡度在20度以上的面积占71.6%,沟壑密度3.4公里/平方公里,一公里以下侵蚀沟遍及全县,... 沟壑造丰产林大有作为丁建英偏关县利用沟壑土厚、水肥好的有利条件、大力营造青杨小片旱作丰产林、取得显著成绩。编关县土地面积中,坡度在20度以上的面积占71.6%,沟壑密度3.4公里/平方公里,一公里以下侵蚀沟遍及全县,1一5公里公里长的沟有2115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产林 沟壑密度 旱作丰 偏关县 青杨 物的收入 土地承包期 造林面积 平均胸径 土地面积
下载PDF
东北丘陵区沟蚀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许晓鸿 隋媛媛 +3 位作者 张瑜 欧洋 罗莉莉 李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9-708,共10页
选取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土壤水蚀普查中吉林省梅河口市6个野外调查单元作为典型研究区,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低山丘陵区坡耕地沟蚀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6个调查单元总面积... 选取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土壤水蚀普查中吉林省梅河口市6个野外调查单元作为典型研究区,采用野外实地调查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低山丘陵区坡耕地沟蚀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6个调查单元总面积为142.9 hm2,侵蚀沟数量共93条,沟长共5 476 m,沟壑密度3.83 km km-2,总侵蚀量为4 575 m3。其中切沟沟长占总沟长的61.03%,侵蚀量占总侵蚀量的92.35%。(2)研究区沟蚀发展现状严峻,其中小杨乡、红梅镇、双兴乡和一座营镇沟蚀强度为剧烈,沟道密度分别为7.12、4.63、5.55和4.25 km km-2。牛心顶镇和海龙镇沟蚀强度分别为强烈和中度。(3)坡度是研究区坡耕地沟蚀发育发展的重要因子,与沟壑密度存在较强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71(p<0.05),在坡度大于8°时沟壑密度最大。(4)沟壑密度随坡长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坡长200~299 m内最大,超过500 m后逐渐降低。(5)沟壑密度与流域长宽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3(p<0.05),沟壑密度随流域长宽比的增大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低山丘陵区 坡耕地 侵蚀沟 沟壑密度
下载PDF
吉林省侵蚀沟分布与环境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晓鸿 崔斌 +3 位作者 张瑜 田立生 崔海锋 申聪颖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3期93-96,101,共5页
[目的]探求与侵蚀沟空间分布密切的环境因子,揭示其分布特征,为侵蚀沟发育规律研究及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遥感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基于GIS分析功能,对吉林省6个区域共23个调查单元(小流域)内侵蚀沟进行了调查与汇总分... [目的]探求与侵蚀沟空间分布密切的环境因子,揭示其分布特征,为侵蚀沟发育规律研究及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遥感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基于GIS分析功能,对吉林省6个区域共23个调查单元(小流域)内侵蚀沟进行了调查与汇总分析,研究沟壑密度、沟壑裂度等与环境要素关系。[结果](1)6个区域沟壑密度大小顺序为:敦化(16.30km/km^2)>辽源(6.51km/km^2)>梅河(5.55km/km^2)>伊通(4.67km/km^2)>九台(3.54km/km^2)>前郭(2.21km/km^2);(2)敦化地区沟壑裂度随坡度增加先稳定后急剧降低;前郭地区沟壑裂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辽源、梅河、伊通、九台4个地区沟壑裂度均随坡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沟壑裂度最大值除辽源发生在6°~9°外,其他3个地区均发生在3°~6°;(3)沟壑密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755,研究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样本占总体的83%。(4)集水区形状系数对沟壑密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影响,但这只体现在九台地区,主要表现为沟壑密度随形状系数的增加而增加;(5)6个地区沟壑密度与集水面积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29.39hm^2为沟壑密度发生变化的临界值。[结论]吉林省内分异特征总体表现为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增加的趋势。不同地区沟壑裂度随坡度变化呈现出不同规律,集水区长度、平均宽度与侵蚀沟各特征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沟 沟壑密度 沟壑裂度 坡度 形状系数
下载PDF
DEM网格尺寸与沟谷提取精度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沈晶玉 史明昌 +2 位作者 田玉柱 王吉成 柳立兵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59,共4页
基于DEM的沟谷提取涉及到DEM网格尺寸和汇流累积阈值这两个重要因素的选择问题。以北京市八达岭小流域1∶1万地形图为数据基础,运用Region Manager 5.0软件、MATLAB 6.0软件和Excel统计功能模块,完成该小流域的沟谷提取工作和数据处理... 基于DEM的沟谷提取涉及到DEM网格尺寸和汇流累积阈值这两个重要因素的选择问题。以北京市八达岭小流域1∶1万地形图为数据基础,运用Region Manager 5.0软件、MATLAB 6.0软件和Excel统计功能模块,完成该小流域的沟谷提取工作和数据处理工作。分析得出:随着DEM网格尺寸和汇流累积阈值的增加,所提取的沟壑密度呈现幂函数趋势减小;比较这两个因素,DEM网格尺寸对沟谷提取的精度影响更大。试验发现,以汇流累积矩阵平均值作为依据选择汇流累积阈值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网格尺寸 沟壑密度 沟谷提取 精度 汇流累积阈值
下载PDF
黄河中游流域地貌形态对流域产沙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18
作者 卢金发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在黄河中游地区 ,选择了 5 0多个面积约 5 0 0~ 2 5 0 0平方公里的水文测站流域 ,分别代表 6种不同自然地理类型 ,在流域沟壑密度、沟间地坡度小于 15°面积百分比等地貌形态指标量计的基础上 ,进行了流域产沙量与地貌形态指标相... 在黄河中游地区 ,选择了 5 0多个面积约 5 0 0~ 2 5 0 0平方公里的水文测站流域 ,分别代表 6种不同自然地理类型 ,在流域沟壑密度、沟间地坡度小于 15°面积百分比等地貌形态指标量计的基础上 ,进行了流域产沙量与地貌形态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不同类型流域 ,流域产沙量随流域地貌的变化遵循不同的响应规律 ,而且视流域其它下垫面环境条件的均一程度 ,其相关程度和响应速率各不相同。受地面物质、植被、地貌发育阶段等流域其它下垫面环境条件的制约 ,除沟壑密度外 ,流域产沙量与流域地貌形态的关系都没有人们以前所预期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地貌形态 产沙量 沟壑密度 沟间地坡度
下载PDF
3种高程数据的高程信息表达能力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运涛 陈建峰 弋满仓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79-83,共5页
为了比较SRTM高程数据、Google Earth高程数据和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的高程信息表达能力,对辽宁省沈阳市部分地区的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SRTM高程数据和Google Earth高程数据的高程信息表达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评价它们对地形... 为了比较SRTM高程数据、Google Earth高程数据和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的高程信息表达能力,对辽宁省沈阳市部分地区的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SRTM高程数据和Google Earth高程数据的高程信息表达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评价它们对地形表达的细腻程度,通过直观可视化分析高程分布、高程点数频率、高程较差、坡度和坡向、沟壑密度值等,得到它们在高程信息表达能力方面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SRTM GOOGLE EARTH 坡度 沟壑密度
原文传递
典型黑土区侵蚀沟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延玲 王兆铭 +2 位作者 高燕 钟云飞 张锋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10期63-65,共3页
通过遥感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了典型黑土区乌裕尔河和讷谟尔河流域1965、2005年的侵蚀沟空间数据,并对侵蚀沟特征、变化情况和人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调查数据显示:1965—2005年的40年间,侵蚀沟总面积增加了85.28 km2,数... 通过遥感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了典型黑土区乌裕尔河和讷谟尔河流域1965、2005年的侵蚀沟空间数据,并对侵蚀沟特征、变化情况和人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调查数据显示:1965—2005年的40年间,侵蚀沟总面积增加了85.28 km2,数量增加11 966条,总长度增加6 183.70 km,沟壑密度由0.034 km/km2发展到0.193 km/km2,侵蚀沟数量、面积和密度均呈快速增加趋势。总结了研究区侵蚀沟现状,并对黑土区侵蚀沟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侵蚀沟 沟壑密度 变化趋势 遥感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