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韦明 余芳 《山西建筑》 2025年第3期104-107,共4页
对实体依托工程的现场调研、室内试验和建立模型进行分析,从重载交通、路面结构、抗压强度、压实度等因素分析了对广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影响,提出加强对重载、超载的管制,进行针对性路面结构设计,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稳定性... 对实体依托工程的现场调研、室内试验和建立模型进行分析,从重载交通、路面结构、抗压强度、压实度等因素分析了对广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影响,提出加强对重载、超载的管制,进行针对性路面结构设计,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车辙 重载交通 路面结构设计 抗压强度 压实度
下载PDF
温度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Top-Down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2
作者 王伟 王强 +4 位作者 李敏方 崔之靖 胡超 徐鹏 李婷 《路基工程》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以河北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扩展有限元理论和热边界理论建立含Top-Down(自上而下)裂缝的沥青路面结构模型,研究温度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Top-Down裂缝的扩展规律,分析循环温度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裂缝的贯穿时间。结果表明:... 以河北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扩展有限元理论和热边界理论建立含Top-Down(自上而下)裂缝的沥青路面结构模型,研究温度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Top-Down裂缝的扩展规律,分析循环温度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裂缝的贯穿时间。结果表明:在温度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Top-Down裂缝以张开型扩展趋势为主;减小温差、降低面层模量可抑制沥青路面Top-Down裂缝的扩展;循环温度作用时,Top-Down裂缝贯穿时间为6.3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温度 Top-Down裂缝 扩展有限元 模量
下载PDF
柔性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修复措施研究
3
作者 陆晶晶 李康 《建筑机械》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文章以尼日利亚马库尔迪至埃努古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既有路面出现了龟裂、车辙、功能性损坏等病害情况。通过现场调研的方法对既有路面的病害类型进行了调研,根据5点评价法、弯沉检测和钻芯取样室内试验等方法对道路状况进行了评估... 文章以尼日利亚马库尔迪至埃努古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既有路面出现了龟裂、车辙、功能性损坏等病害情况。通过现场调研的方法对既有路面的病害类型进行了调研,根据5点评价法、弯沉检测和钻芯取样室内试验等方法对道路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既有道路主要病害为龟裂和路面功能性损毁,次要病害为车辙和蜕皮;病害仅发生在路面层,基础层在长时间积累后已具有相当高的承载力和抗病害水平,未出现大面积病害。对既有道路的交通量和交通组成进行了预测,结合对病害类型的调研和评估结果,研究了各类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病害路面修复、处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柔性沥青路面 路面病害 病害评估 路面病害修复
下载PDF
重载卡车作用下沥青路面实测动应力研究
4
作者 董鹏军 曹雪娟 +1 位作者 唐伯明 袁颖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85,共7页
为揭示重载卡车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以RIOHTrack足尺路面试验环道结构7和结构8两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对象,研究了竖向动应力在路面结构中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在多轮重载卡车作用下,随着路面深度的加深,竖向动应力波... 为揭示重载卡车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以RIOHTrack足尺路面试验环道结构7和结构8两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对象,研究了竖向动应力在路面结构中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在多轮重载卡车作用下,随着路面深度的加深,竖向动应力波峰出现了叠加现象,基层材料强度越大,竖向动应力波峰完全重叠位置距离路表的深度越小。竖向动应力沿路基和路面深度方向呈锯齿状波动,其中,在上基层中,竖向动应力衰减最为明显,竖向动应力波峰值相对下面层底面波峰值衰减超过90%。在下面层底面,累积应力较大,容易造成疲劳破坏。沿路面深度方向,受应力扩散和材料阻尼的影响,车辆荷载最先到达路基,且在路基中的作用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动应力 传递规律
下载PDF
沥青路面内部病害注浆修复效果评价综述
5
作者 董坤 丛波日 +3 位作者 赵书凝 傅锐 李鹏 王俊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07-2217,共11页
沥青路面注浆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依赖单一指标的现场检测,多指标综合评价方面则鲜见相关报道。为全面了解沥青路面注浆修复效果检测方法,促进单指标评价向多指标评价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分别综述了钻孔取芯法、注浆塞尺法... 沥青路面注浆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依赖单一指标的现场检测,多指标综合评价方面则鲜见相关报道。为全面了解沥青路面注浆修复效果检测方法,促进单指标评价向多指标评价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分别综述了钻孔取芯法、注浆塞尺法、弯沉检测法、模量反算法、探地雷达法和瞬态瑞雷面波法在注浆填充质量、路面强度、路面模量、压实度、空隙率以及注浆修复程度等指标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而借鉴隧道注浆、采空区注浆等领域研究现状,分析了模糊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主客观赋权云模型在沥青路面内部病害注浆修复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前景,展望了沥青路面注浆修复效果评价精确化、客观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为沥青路面内部病害注浆修复效果评价提供多元的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注浆修复效果 指标检测 评价模型 多指标综合评判
下载PDF
重载车辆制动荷载对在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研究
6
作者 雷刚 吴昀峰 +3 位作者 谢江涛 崔灿扬 阳恩慧 邱延峻 《市政技术》 2025年第3期101-106,201,共7页
为揭示重载车辆制动荷载对在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长大纵坡路段荷载叠加效应的在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计算模型。通过计算不同轴载和制动荷载下关键计算点位的力学响应,对相应层位的剪切破坏和疲劳开裂进行了评估... 为揭示重载车辆制动荷载对在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长大纵坡路段荷载叠加效应的在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计算模型。通过计算不同轴载和制动荷载下关键计算点位的力学响应,对相应层位的剪切破坏和疲劳开裂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车辆轴载对中面层层底剪应力的影响远高于制动荷载;相较于100 kN轴载,150 kN和200 kN轴载作用下的中面层层底剪应力均值分别增加50%和101%;当制动加速度为7 m/s^(2)时,100、150、200 kN轴载条件下,下面层层底剪应力分别比匀速状态时增加72%、40%、5%;在标准轴载下,沥青下面层层底剪应力与制动加速度的大小关系紧密,过大的制动加速度可能导致剪应力急剧增加;重载条件下,制动加速度对下面层层底剪应力的影响减弱,且影响幅度随着轴载的增加而减小;不同轴载与制动荷载对沥青面层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的影响规律相似,车辆轴载对其力学响应的影响远高于制动荷载,重载车辆会显著加速已铺装沥青面层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的疲劳开裂。研究结果可为在建高速公路通行车辆轴载和制动荷载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力学响应 数值计算 沥青路面 车辆轴载 制动荷载
下载PDF
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
7
作者 陈玲 成相飞 +1 位作者 王金龙 张东 《石油沥青》 2025年第1期68-72,共5页
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影响沥青路面车辙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沥青路面车辙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优化路面结构设计、调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保障施工质量、政策支持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方... 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影响沥青路面车辙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沥青路面车辙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优化路面结构设计、调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保障施工质量、政策支持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为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服务寿命提供了参考,也为抗车辙沥青路面工程实践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车辙 影响因素 防治策略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基于路段动态划分的沥青路面低碳养护策略研究
8
作者 李响 布羽 +2 位作者 张惠勤 刘宪明 陈磊磊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3期194-199,共6页
探讨基于路段动态划分的沥青路面低碳养护策略,以实现对路面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维护,推动沥青路面的绿色养护。通过对路段以10 m为最小基础单元,将技术状况相似等级的路段动态合并,对养护路段进行动态划分,解决较长基础单元评定结果易... 探讨基于路段动态划分的沥青路面低碳养护策略,以实现对路面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维护,推动沥青路面的绿色养护。通过对路段以10 m为最小基础单元,将技术状况相似等级的路段动态合并,对养护路段进行动态划分,解决较长基础单元评定结果易掩盖局部不良路段的问题,更精细地理解路面的磨损状况和养护需求。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构建了沥青路面养护施工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量的量化体系,综合考虑养护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准确评估碳排放。通过以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为案例,说明所提出的基于路段动态划分的低碳养护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路段动态划分确定养护路段对降低养护过程的碳排放有显著效果,可降低24.45%的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路段动态划分 碳排放 低碳道路养护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沥青路面建设期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
9
作者 韦雨晔 宫官雨 +2 位作者 顾佳宇 吴鸿飞 王超 《交通工程》 2025年第4期37-42,共6页
以河北省某干线公路改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沥青路面建设各阶段能耗调研方法。通过对沥青路面实体工程建设进行系统调查,获取各阶段的资源消耗、能源使用及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环境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 以河北省某干线公路改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沥青路面建设各阶段能耗调研方法。通过对沥青路面实体工程建设进行系统调查,获取各阶段的资源消耗、能源使用及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环境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CO 2排放的环境负荷最为显著,其中原材料生产阶段和沥青混合料拌合阶段的贡献较大。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和酸化效应等,其中温室效应的环境影响最大。此外,原材料生产阶段产生的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拌合阶段。减少这些阶段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将是降低沥青路面建设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下载PDF
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沥青路面裂缝养护技术
10
作者 韩耀伟 《中国公路》 2025年第1期118-119,共2页
本技术首先针对横向裂缝,在裂缝两侧生成一定宽度与厚度的密封层,确保密封胶与裂缝两壁紧密贴合,形成“Y”形密封结构。然后针对车辙裂缝,喷洒一层透层油增强新旧沥青层之间的黏结力,填补沥青混合料。最后针对沉陷裂缝加固路基,填筑适... 本技术首先针对横向裂缝,在裂缝两侧生成一定宽度与厚度的密封层,确保密封胶与裂缝两壁紧密贴合,形成“Y”形密封结构。然后针对车辙裂缝,喷洒一层透层油增强新旧沥青层之间的黏结力,填补沥青混合料。最后针对沉陷裂缝加固路基,填筑适宜沥青并压实。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本技术,4个小组的车辙深度保持在0cm~0.5cm之间,车辙深度的变化速率趋于稳定,结果达到预期。由此可表明,运用本文养护技术能够提升行车荷载的抵抗力,压密过程结束,路面进入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碎石 沥青路面 裂缝 养护
下载PDF
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处治措施分析
11
作者 黄鲁明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1期148-150,共3页
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处治是公路管养单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丘陵地区某国道公路为例,统计了沥青路面各种病害的占比情况,分析了裂缝、车辙、坑槽等病害的主要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旨在保证沥青路面行车安全。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裂缝 车辙 坑槽 病害处治
下载PDF
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材料检测方法探讨
12
作者 袁梦雪 《中国储运》 2025年第3期158-159,共2页
本文系统性地探究了在公路工程中如何检测沥青路面材料的技术途径。该检测对材料进行了物理、化学和力学属性的细致检测,包括了物体密度、吸水性、沥青的组成分析、机械强度以及变形性质等方面。这套检测手段能够对沥青道路材料的品质... 本文系统性地探究了在公路工程中如何检测沥青路面材料的技术途径。该检测对材料进行了物理、化学和力学属性的细致检测,包括了物体密度、吸水性、沥青的组成分析、机械强度以及变形性质等方面。这套检测手段能够对沥青道路材料的品质和功能进行精确评定,为公路工程的策划、建设及后续养护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持,助力道路品质与使用期限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材料 公路工程 沥青道路 变形性质 机械强度 力学属性 使用期限 方法探讨
下载PDF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铺设维修与养护技术分析
13
作者 陈俊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5期017-020,共4页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沥青路面因具有平整度高、行车舒适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受自然环境、交通荷载及材料老化等因素影响,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裂缝、车辙、松散等病害,严重影响道路使用寿命与安全性...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沥青路面因具有平整度高、行车舒适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受自然环境、交通荷载及材料老化等因素影响,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裂缝、车辙、松散等病害,严重影响道路使用寿命与安全性。本文从沥青路面铺设技术入手,系统分析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并深入探讨维修与养护技术的关键环节,包括病害成因分析、修补方法选择及预防性养护措施。通过对材料选用、施工过程及后期维护的全面技术剖析,提出优化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性能的实用建议,为提升道路耐久性与服务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 沥青路面 铺设技术 维修技术 养护措施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公路沥青路面水稳基层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14
作者 王振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067-070,共4页
在现代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作为主要的路面形式,其基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水稳基层因其优越的抗压强度、良好的稳定性及经济性,逐渐成为公路工程中广泛采用的基层材料。因此,本文将探讨水稳基层施工的关键要点,... 在现代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作为主要的路面形式,其基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水稳基层因其优越的抗压强度、良好的稳定性及经济性,逐渐成为公路工程中广泛采用的基层材料。因此,本文将探讨水稳基层施工的关键要点,包括材料的合理选择、施工工序的规范执行、以及养护阶段的重要性,同时将详细阐述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提高公路沥青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沥青路面 水稳基层 施工要点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及其对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
15
作者 梁彬 江汪洋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5年第3期50-53,58,共5页
为明确聚氨酯灌缝材料对沥青路面裂缝修补的加固效果及其对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采用无侧限抗压试验、胶凝试验及现场测试监测等方法,明确了聚氨酯裂缝修补材料的胶凝时间及强度演化规律,阐明了聚氨酯灌缝对路面强度及道路车辙的影响规律... 为明确聚氨酯灌缝材料对沥青路面裂缝修补的加固效果及其对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采用无侧限抗压试验、胶凝试验及现场测试监测等方法,明确了聚氨酯裂缝修补材料的胶凝时间及强度演化规律,阐明了聚氨酯灌缝对路面强度及道路车辙的影响规律,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聚氨酯溶液的胶凝时间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而延长,考虑浆液不宜过快凝结以免堵塞管道,同时凝结时间过长不利于快速恢复交通,建议稀释倍数选择36、37、38倍为最优,以达到适中胶凝时间和良好施工效果的平衡;聚氨酯灌缝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稀释倍数和裂缝宽度变化显著:裂缝越宽,聚氨酯体积增大,抗压强度降低;稀释倍数越小,胶结更牢固,强度更高;聚氨酯灌缝修复后的路面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时间增加逐渐下降,主要受到车辆动荷载和干湿循环的影响,但一年后仍可达到30 MPa,满足强度要求。灌缝前,路面裂缝导致车辙快速增长,且无稳定迹象;而灌缝后,车辙增长显著放缓并逐渐稳定,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裂缝修补 聚氨酯 强度演化 服役性能
下载PDF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双层摊铺技术的探究
16
作者 李树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当前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和车辆荷载的日益加重,公路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面临着严峻挑战。而双层摊铺技术核心是同时摊铺上下两层沥青混合料,以此提高路面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缩短了施工周期,并节约了材料成本,且降低了维修难度。... 当前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和车辆荷载的日益加重,公路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面临着严峻挑战。而双层摊铺技术核心是同时摊铺上下两层沥青混合料,以此提高路面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缩短了施工周期,并节约了材料成本,且降低了维修难度。本文深入探讨了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双层摊铺技术,其中主要详细分析了该技术的背景、原理、特点与优势、施工流程与要点、质量控制与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其应用前景,旨在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沥青路面 双层摊铺技术 路面性能 施工周期 材料成本 环保节能
下载PDF
干线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17
作者 田苗 《时代汽车》 2025年第5期184-186,共3页
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保障路用性能、提升交通安全运行水平、延长道路寿命的根本性措施。当前公路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道路运行承载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采取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已经成为养护作业的基本形式。本文在... 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保障路用性能、提升交通安全运行水平、延长道路寿命的根本性措施。当前公路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道路运行承载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采取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已经成为养护作业的基本形式。本文在概述沥青路面主要病害类型及预防性养护措施基础上,说明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参照提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实施决策流程优化方式,以此为公路养护作业提供参考,为推动公路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应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线公路 沥青路面 预防性养护 实施效果 评价
下载PDF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18
作者 令军贤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针对常规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易受挠度变形作用影响,导致施工路面平整度不符合施工标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将潼荣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后进行摊... 针对常规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易受挠度变形作用影响,导致施工路面平整度不符合施工标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将潼荣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后进行摊铺接缝碾压,从而完成了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施工结果表明,设计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施工后,压实度等各项施工指标均满足施工标准要求,证明所提出技术的施工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建设工程 沥青路面 施工 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