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景谷M_S6.6、云南沧源M_S5.5地震谱振幅相关系数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崔子健 李志雄 陈章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5-540,697,共6页
作为谱振幅相关分析法的拓展应用,计算了2014年10月7日云南景谷MS6.6地震、2015年3月1日云南沧源MS5.5地震余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结果显示,景谷地震后谱振幅相关系数维持在高值,主震后2个月,发生了MS5.8、5.9强余震。该高值体现出... 作为谱振幅相关分析法的拓展应用,计算了2014年10月7日云南景谷MS6.6地震、2015年3月1日云南沧源MS5.5地震余震序列的谱振幅相关系数。结果显示,景谷地震后谱振幅相关系数维持在高值,主震后2个月,发生了MS5.8、5.9强余震。该高值体现出震源机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较强的区域应力水平,有利于强余震的发生和区域中强地震丛集。沧源余震序列谱振幅相关系数的结果与景谷地震相似,一直处于高值。景谷地震与沧源地震所在地区历史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不能简单地利用谱振幅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预测后续地震的大小,但两个序列的高值也许显示滇南较大区域目前正处于强应力状态下,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谷地震 沧源地震 谱振幅相关系数 机制一致性 余震序列
下载PDF
2015年云南沧源M_S5.5地震序列分布与演化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甫坤 刘自凤 +2 位作者 孙楠 和嘉吉 赵小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40,共8页
利用云南测震台网波形数据及观测报告,结合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活动,从序列活动特征及参数、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序列精定位等方面分析了2015年3月1日云南沧源MS5.5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及序列分布演化特征。结合震源机制解结果及震区构... 利用云南测震台网波形数据及观测报告,结合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活动,从序列活动特征及参数、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序列精定位等方面分析了2015年3月1日云南沧源MS5.5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及序列分布演化特征。结合震源机制解结果及震区构造,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南汀河断裂带(西支)、呈左旋走滑。本次地震的余震活动较弱,序列随时间衰减较快,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双差重定位结果反映其主体破裂区为北北东向、近似竖直的带状区域,可能为单侧破裂,且后期的余震呈向浅部及外围区域扩散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Ms5.5地震 双差重定位 南汀河断裂带(西支) 地震序列 发震构造
下载PDF
滇西南地区南汀河断裂带三维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孕震环境 被引量:23
3
作者 叶涛 黄清华 陈小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04-4517,共14页
南汀河断裂带为滇西南地区活动断裂体系中规模最大的一条北东向断裂,其构造活动及地震危险性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基于覆盖云南境内南汀河断裂带的大地电磁测深宽频带阵列数据,利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解释技术,首次获得了南汀河断裂带的精细... 南汀河断裂带为滇西南地区活动断裂体系中规模最大的一条北东向断裂,其构造活动及地震危险性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基于覆盖云南境内南汀河断裂带的大地电磁测深宽频带阵列数据,利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解释技术,首次获得了南汀河断裂带的精细三维深部电性结构.在上地壳深度,南汀河断裂带西南段与中段的电性结构表现出沿构造走向的高导条带特征,北东段表现为高阻结构.该高阻结构可能为临沧—勐海花岗岩体的电性反映,指示南汀河断裂可能未切穿该花岗岩带.在中下地壳深度,南汀河断裂带西南段存在大范围高导层,北东段则表现为整体性的高阻地壳,因此南汀河断裂北东段可能具有发生强震的介质结构背景.南汀河断裂带西南段的耿马地震区深部呈现北东向与北北西向的"X"型高导构造样式,该高导结构以南存在一个显著高阻异常体,1988年耿马M_S7.2地震以及2015年沧源M_S5.5级地震均发生于该高阻体与"X"型高导条带的电性边界.青藏高原东南缘绕东构造结流入滇西地区的中下地壳流可能受到南汀河断裂北东段中下地壳高阻体的阻挡而呈分流式分布于保山地块以及澜沧江断裂以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汀河断裂带 大地电磁测深(MT) 2015沧源地震 1988耿马地震 中下地壳流
下载PDF
四旋翼无人机在云南应急测绘保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超 柯尊杰 陈姣 《地矿测绘》 2015年第3期31-33,共3页
四旋翼无人机航摄系统作为测绘行业近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可垂直起降,定点悬停,相比固定翼无人机受到场地、天气、空中管制等限制,四旋翼无人机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为此,依据md4-1000四旋翼无人机航摄系统在&... 四旋翼无人机航摄系统作为测绘行业近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可垂直起降,定点悬停,相比固定翼无人机受到场地、天气、空中管制等限制,四旋翼无人机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为此,依据md4-1000四旋翼无人机航摄系统在"8.03"鲁甸地震和"3.01"沧源地震中的应用,将四旋翼无人机和固定翼无人机相结合形成多层次互补,保证灾后第一时间获取重灾区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或高清视频,大大提高了云南省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航摄系统 应急测绘保障服务 地质灾害 鲁甸地震 沧源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