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口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与解吸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卫华 杨宏伟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10期5-6,共2页
1Y释放磷主要发生在0~48h,在48~96h内释放很慢,按这样的速度,平均每千克样品Y释放磷70.956mg/a2Y在河水和海水对磷的吸附反应主要发生在12h之内,并且在0~0.5h内迅速吸附,只是海水中吸附反应更迅速。Y在海水中解吸磷的反应在4h解吸量达... 1Y释放磷主要发生在0~48h,在48~96h内释放很慢,按这样的速度,平均每千克样品Y释放磷70.956mg/a2Y在河水和海水对磷的吸附反应主要发生在12h之内,并且在0~0.5h内迅速吸附,只是海水中吸附反应更迅速。Y在海水中解吸磷的反应在4h解吸量达到了最大点,12h基本达到解吸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表层沉积物 吸附-解吸
下载PDF
九龙江口表层沉积物碘含量分析
2
作者 林建荣 赵诗悦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83-86,110,共5页
于2021年5—6月对九龙江红树林保护区与非红树林保护区进行布点采样,测定其表层沉积物碘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13个采样点中,碘含量范围为3.7~24.8 mg·kg^(-1),差值最高可达7倍,平均值为12.3 mg·kg^(-1);有机碳含量范围... 于2021年5—6月对九龙江红树林保护区与非红树林保护区进行布点采样,测定其表层沉积物碘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13个采样点中,碘含量范围为3.7~24.8 mg·kg^(-1),差值最高可达7倍,平均值为12.3 mg·kg^(-1);有机碳含量范围为16~45 g·kg^(-1),平均值为30 g·kg^(-1)。不同类型样品碘含量大小依次为:长林龄林下沉积物>河道清淤沉积物>非林下沉积物>短林龄林下沉积物,其中长林龄林下沉积物碘含量范围为15.7~24.8 mg·kg^(-1),平均值为19.2 mg·kg^(-1);短林龄林下沉积物含量为5.5~6.9 mg·kg^(-1),平均值为6.2 mg·kg^(-1);二者相差3倍以上。有机碳含量最高的为长林龄林下沉积物和河道清淤沉积物,平均值均为32 g·kg^(-1);最低值为短林龄沉积物,含量为22 g·kg^(-1)。不同类型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碘含量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同等有机碳含量的样品,长林龄林下沉积物碘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表层沉积物 碘含量 有机碳 九龙江
下载PDF
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源解析及富集与生物毒性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柯盛 张际标 +1 位作者 孙省利 谢群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69-77,共9页
于2014年5月对珠江口东部沿岸18条入海河口的淤积滩涂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总有机碳、铝、铁、锰、铜、锌、铅、镉、铬、砷、汞含量,并以其分布特征及彼此之间的统计分析结果推断各元素间的来源相似性及来源类别,探讨重金属元素富... 于2014年5月对珠江口东部沿岸18条入海河口的淤积滩涂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总有机碳、铝、铁、锰、铜、锌、铅、镉、铬、砷、汞含量,并以其分布特征及彼此之间的统计分析结果推断各元素间的来源相似性及来源类别,探讨重金属元素富集系数与其生物毒性间的特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北部与南部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高于中部,其中Hg、Cu、Zn、Cd及Cr等元素来源相似,可能来源于人为污染,而Fe、Mn与As的相关程度高,则可能来源于自然沉积环境,至于Al与Pb元素则受岩石的自然风化影响较为明显。表层沉积物中Hg、Cu、Zn、Cd、Cr、As与Pb等特征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均大于2,处于中等富集状态及以上,且多介于效应浓度低值(ERL)与效应浓度中值(ERL)之间,表示不利的生物效应偶有发生。各重金属间不利生物效应的发生频率与其富集系数(αEF)呈正相关关系,且As元素致使不利生物效应发生的机率较高(Cd则反之),而Cr的不利生物效应发生频率则随EF值的增加,其加剧的程度最快(Cd则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来源 富集系数与生物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