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要矛盾视角下的唐代河朔藩镇及其演变
1
作者 冯金忠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104,共4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河朔藩镇曾是唐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延至上世纪末随着藩镇研究的整体降温而一度停滞。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社会史和区域史研究影响下,视角下移、碑刻资料进一步开掘,这一传统议题又重新被激活,涌现了一系列新成果。但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河朔藩镇曾是唐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延至上世纪末随着藩镇研究的整体降温而一度停滞。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社会史和区域史研究影响下,视角下移、碑刻资料进一步开掘,这一传统议题又重新被激活,涌现了一系列新成果。但有一个根本性问题仍悬而未决,那就是河朔藩镇社会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什么?河朔藩镇社会的主要矛盾,关涉其统治基础、斗争性质及历史走向等,是河朔藩镇研究的一个深层次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朔藩镇 主要矛盾 根本性问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社会史
下载PDF
从广阳城到成德镇:河朔藩镇形成考
2
作者 张程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1-86,共6页
在中晚唐藩镇研究中引入民族学、社会学范式,是近年学界的新方法、新视野。对唐代幽州广阳城一带内附奚族、契丹重要人物及其社会关系的考据梳理表明,该地区两蕃民众保留着较强的部落组织结构,并在相近的民族成分和部落组织基础之上,经... 在中晚唐藩镇研究中引入民族学、社会学范式,是近年学界的新方法、新视野。对唐代幽州广阳城一带内附奚族、契丹重要人物及其社会关系的考据梳理表明,该地区两蕃民众保留着较强的部落组织结构,并在相近的民族成分和部落组织基础之上,经由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拟血缘关系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社群。他们成为日后安史叛军“核心中的核心”。安史集团依靠这些胡族社群,保证了强劲的战斗力,也继承了强大的将帅权力结构,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权威,是叛乱失败的重要原因。战后,广阳城两番群体创建了河朔藩镇之一的成德镇,塑造了该镇的权力结构和权威构建问题,书写了藩镇的命运。“从广阳城到成德镇”是解剖藩镇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义州 安史之乱 河朔藩镇 成德 权力结构
下载PDF
唐朝的“官爵威命”与河朔藩镇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天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7,共7页
李德裕所说的河朔藩镇“须藉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有其特定历史语境。李德裕的举证并没有证明之,而只是表明对朝廷尽忠的河朔藩帅终得朝廷庇佑。朝廷的官爵威命对于河朔藩帅在藩镇地方维持社会声望有重要影响,但它是一把“双刃剑”,... 李德裕所说的河朔藩镇“须藉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有其特定历史语境。李德裕的举证并没有证明之,而只是表明对朝廷尽忠的河朔藩帅终得朝廷庇佑。朝廷的官爵威命对于河朔藩帅在藩镇地方维持社会声望有重要影响,但它是一把“双刃剑”,也会成为刺激藩镇动乱的一种因素,成为塑造河朔藩镇内外矛盾的重要推手。河朔节度使的权力基础根植于河朔藩镇的地方集团利益之中。唐廷的“官爵威命”发挥积极作用,立基于藩帅已经基本得到军众支持、初步掌控本镇局势的背景之下。河朔藩帅接受官爵威命,明确了唐廷与藩镇分别作为施抚者与受抚者的地位。唐廷与河朔藩帅之间授受官爵威命,正是双方各取所需,相互借重的反映,是双方共同维系“河朔故事”的一种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官爵威命 河朔藩镇
下载PDF
旧题新解:唐代河朔藩镇研究——读张天虹《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动》
4
作者 李伯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
唐代河朔藩镇问题是一个老问题。早在宋代,对唐代藩镇的研究就已开始,并提出了多种看法,有的认为黄巢起义之前的藩镇具有双重性,肯定藩镇的积极作用;有的则持批判和否定态度,认为藩镇是国家的大害。但是这些都还不是专门的研究。宋代以... 唐代河朔藩镇问题是一个老问题。早在宋代,对唐代藩镇的研究就已开始,并提出了多种看法,有的认为黄巢起义之前的藩镇具有双重性,肯定藩镇的积极作用;有的则持批判和否定态度,认为藩镇是国家的大害。但是这些都还不是专门的研究。宋代以后,元人朱礼《汉唐事笺前集》,明人洪垣、张溥、李贽,清人赵青黎、沈炳震、赵翼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对唐代藩镇问题进行了较为集中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朔藩镇 唐代 中晚唐五代 黄巢起义 赵翼 双重性
下载PDF
唐代河朔藩镇进奉浅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文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9-71,共3页
对中央威权的依赖是河朔藩镇进奉的内在原因,其进奉有定期岁贡和临时进献两种形式。河朔藩镇对中央的进奉说明其与唐王朝中央政府的关系仍然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地方与中央关系的范畴,而不是与唐王朝并立的对等政权。
关键词 河朔藩镇 进奉 唐代 依赖
下载PDF
唐代河朔藩镇进奉浅论
6
作者 彭文峰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对中央威权的依赖是河朔藩镇进奉的内在原因,其进奉有定期岁贡和临时进献两种形式。河朔藩镇对中央的进奉说明其与唐王朝中央政府的关系仍然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地方与中央关系的范畴,而不是与唐王朝并立的对等政权。
关键词 河朔藩镇 进奉 唐代
下载PDF
张天虹《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动》
7
作者 蒋爱花 《唐宋历史评论》 2021年第2期275-285,共11页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广泛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已经是学术写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曾有学者感慨,隋唐史的研究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境界,很难有从零开始的题目了,对于藩镇研究这样的近年来“网红”似的选题,海内外产生的学术观点不计其数。...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广泛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已经是学术写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曾有学者感慨,隋唐史的研究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境界,很难有从零开始的题目了,对于藩镇研究这样的近年来“网红”似的选题,海内外产生的学术观点不计其数。作者在绪论中的学术回顾,既顾及了清代以来国内学者的学术成果,也充分吸收了海外学者的观点,梳理全面。社会流动问题是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所谓社会流动,指的是个人或群体社会地位的变化,即从某一社会阶层到另一社会阶层的变化。社会流动使处于各阶层的人都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因此可以减少社会冲突,起到“安全阀”的作用。①从社会流动的角度解析唐代安史之乱至宋之前的河朔藩镇,无疑是一个巧妙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写作 河朔藩镇 学术回顾 海外学者 隋唐史 从零开始 国内学者 研究成果
下载PDF
“书剑双美”:唐河朔藩镇的军事技能培养与文化教育——基于社会流动的视角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天虹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9-110,156-157,共12页
中晚唐河朔藩镇在社会流动方面呈现出重才干而轻家世的趋势。河朔军事精英的才干是在河朔藩镇的政治、军事与文化环境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河朔藩镇的军事参与率高,军事训练受到重视,武艺精湛者往往从中脱颖而出。但武艺只是军事精英及其... 中晚唐河朔藩镇在社会流动方面呈现出重才干而轻家世的趋势。河朔军事精英的才干是在河朔藩镇的政治、军事与文化环境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河朔藩镇的军事参与率高,军事训练受到重视,武艺精湛者往往从中脱颖而出。但武艺只是军事精英及其子弟维持其地位的一个方面,在内外压力之下,他们研习军事著作,接受文化教育,从而拓宽了社会流动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河朔藩镇 军事技能培养 文化教育
原文传递
《唐刺史考全编》补正——以河朔藩镇时期(763-907)的石刻资料为中心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天虹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71,共10页
本文以近年公布的石刻资料为中心,结合传世文献和历史背景,对安史之乱以后河朔藩镇诸州刺史的相关情况加以补正,希望能使《唐刺史考全编》更加完备。
关键词 唐刺史考全编 河朔藩镇 石刻
原文传递
唐代宗时期的藩镇问题——以河朔藩镇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平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中晚唐时期最重要的政治特征之一就是以河朔藩镇为代表的藩镇割据,这也是唐代宗以来唐王朝的主要政治课题之一,朝廷曾多次尝试解决但仍然以失败告终。作为安史之乱的后遗症,藩镇割据自治的局面在经历了田承嗣之乱后逐渐稳定下来。地缘... 中晚唐时期最重要的政治特征之一就是以河朔藩镇为代表的藩镇割据,这也是唐代宗以来唐王朝的主要政治课题之一,朝廷曾多次尝试解决但仍然以失败告终。作为安史之乱的后遗症,藩镇割据自治的局面在经历了田承嗣之乱后逐渐稳定下来。地缘政治结构在根本上决定了藩镇与朝廷以及藩镇内部之间的关系,它是唐后期藩镇割据得以长期延续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宗 河朔藩镇 地缘政治
原文传递
幽州刘氏与河朔藩镇内部的权力结构困局——以刘澭、刘源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兆杰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4,214,共12页
幽州在刘怦、刘济主政时期,与唐廷关系较为融洽。刘澭及其弟刘源先后与长兄刘济同室操戈又战败后诣阙,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是河朔藩镇内部权力结构存在困局。"河朔故事"的延续客观上要求节帅倚重宗族与姻亲势力,这种力量如同双刃... 幽州在刘怦、刘济主政时期,与唐廷关系较为融洽。刘澭及其弟刘源先后与长兄刘济同室操戈又战败后诣阙,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是河朔藩镇内部权力结构存在困局。"河朔故事"的延续客观上要求节帅倚重宗族与姻亲势力,这种力量如同双刃剑,常常在某些情况下形成反噬,从而对藩镇的权力结构及其与中央的关系等产生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澭 刘源 河朔藩镇 权力结构
原文传递
河朔藩镇性格说再检讨——兼论魏博牙兵形象的文本建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中亮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9-168,共10页
恒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李宝臣奚族酋长养子的身份,使得诸多大将麇集于成德镇,进而构成了足以主导藩镇政治走向的将校集团。然而,李宝臣彻底掌握权力之后,就开始用侧近的亲信取代军功的将校,甚至不惜以杀戮的手段消解将校集团,直至建中... 恒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李宝臣奚族酋长养子的身份,使得诸多大将麇集于成德镇,进而构成了足以主导藩镇政治走向的将校集团。然而,李宝臣彻底掌握权力之后,就开始用侧近的亲信取代军功的将校,甚至不惜以杀戮的手段消解将校集团,直至建中三年(782),李惟岳捐舍于会府,将校集团也趋于终结。史家自身的政治经验以及有资于治道的治史目的,使得史乘中有意无意地夸大了魏博牙兵作乱的形象。实际上,魏博牙兵经历了从亲卫军到非亲卫军的嬗变,直到乐彦祯主政魏博的时代,牙兵才能真正主导藩镇的命运。嚆矢于至德年间的成德将校集团,其发育是在河朔藩镇半割据时代来临之前,而魏博牙兵真正成为藩镇性格的代表已经到了唐末,二者之间并没有时间的交集,从未共处于同一个时代。长庆年间以后,河朔三镇在藩镇权力结构上逐渐走上分途,成德镇藩帅对于藩镇权力的把控得以加强;幽州镇是牙将发挥主导作用;魏博镇则是牙兵逐渐掌权,控制着藩镇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朔藩镇 牙兵 文本建构
原文传递
财政政策与政治效应:试论两税法在河朔藩镇的实施
13
作者 秦中亮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6,共9页
由于魏博是河朔地区第一次实行“父死子继”的藩镇,为了取得唐廷支持,田悦表面上接受了德宗对该镇的黜陟,而资历与位望皆在田悦之上的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与幽州节度使朱滔则可能没有配合黜陟之举。这也表明了建中年间在河朔地区推行两税... 由于魏博是河朔地区第一次实行“父死子继”的藩镇,为了取得唐廷支持,田悦表面上接受了德宗对该镇的黜陟,而资历与位望皆在田悦之上的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与幽州节度使朱滔则可能没有配合黜陟之举。这也表明了建中年间在河朔地区推行两税法的失败。成德、幽州在穆宗朝的复叛使得两税在河朔的实施于顷刻间废止,两税在河朔实施始于长庆元年(821)也是不正确的。当然,建中元年(780)与长庆元年不能作为两税法在河朔实施的肇端,并不意味这两个年份在两税法实施的历史上没有特殊意义。建中元年两税法的推行显示了德宗黜陟天下藩镇的决心,长庆元年诏令的颁布则昭示了穆宗与群臣以为“河朔三镇复入提封”的政治心态。本文认为,魏博镇是实施过两税法的,但其肇端于何时没有直接资料坐实,而成德镇与幽州镇则没有任何资料坐实其实施过两税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朔藩镇 两税法 财政政策 政治效应
原文传递
试论唐河朔三镇内外矛盾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5
14
作者 樊文礼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1-23,共23页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朝廷平定了安史之乱以后,无力彻底消灭其余部,不得不任命降将张忠志(即李宝臣)为成德军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军节度使,裂河北土地以处之。
关键词 河朔 河朔藩镇 魏博 都知兵马使 王武俊 李宝臣 旧唐书 李怀仙 田弘正 内外矛盾
下载PDF
唐德宗朝河朔政策之变——以王武俊谥号用字之争为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华 《保定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52-56,共5页
王武俊谥"忠烈",其三次叛唐的行迹显然不符合此谥号之本意,唐德宗赐谥王武俊"忠烈"乃是出于宣传教化的考虑,希望将身为成德军节度使的王武俊为所有藩镇树立忠君爱国的典型,以期藩镇将领的归化,重建唐朝的统治秩序... 王武俊谥"忠烈",其三次叛唐的行迹显然不符合此谥号之本意,唐德宗赐谥王武俊"忠烈"乃是出于宣传教化的考虑,希望将身为成德军节度使的王武俊为所有藩镇树立忠君爱国的典型,以期藩镇将领的归化,重建唐朝的统治秩序。另外,也反映出唐德宗对河朔藩镇政策的调整,唐朝西北形势趋于严峻,唐廷没有足够的力量再对河朔藩镇进行新一轮的讨伐,只能采取相对缓和的手段,由武力削藩转为招抚、怀柔,甚至是姑息,赐谥王武俊"忠烈"便是朝廷缓和与河朔藩镇关系、维持相对和平现状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德宗 王武俊 谥号 河朔藩镇 政策调整
下载PDF
安阳灵泉寺唐代题记与两税法——兼论两税法在河朔割据藩镇的实施及其限度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继民 彭文峰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81,共8页
灵泉寺唐代题记是河朔割据藩镇推行了两税法的重要实证史料,印证了相关史籍关于两税之夏税五月提前征收的记载,反映了县令躬亲两税征收的事实。河朔割据藩镇在建中元年(780年)与唐王朝控制下的其他地区同步推行了两税法,但它们对两税法... 灵泉寺唐代题记是河朔割据藩镇推行了两税法的重要实证史料,印证了相关史籍关于两税之夏税五月提前征收的记载,反映了县令躬亲两税征收的事实。河朔割据藩镇在建中元年(780年)与唐王朝控制下的其他地区同步推行了两税法,但它们对两税法的推行和实施是不完整和有限度的,这是割据藩镇对唐朝廷兼具依存与离心倾向关系矛盾地位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泉寺题记 两税法 河朔藩镇
原文传递
唐朝两税法在华北的区域化实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丽 贺军妙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0-11,共2页
唐朝制定两税法和采取两税三分分配原则的初衷,是要削弱地方藩镇经济实力。但中央的愿望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能否接受和贯彻中央这一法令。从目前所接触到的材料来看,在华北平原地区中央控制较弱的河朔等藩镇仍得到了... 唐朝制定两税法和采取两税三分分配原则的初衷,是要削弱地方藩镇经济实力。但中央的愿望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能否接受和贯彻中央这一法令。从目前所接触到的材料来看,在华北平原地区中央控制较弱的河朔等藩镇仍得到了较好的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税法 华北平原 河朔藩镇
下载PDF
唐代平卢淄青节度使略论 被引量:8
18
作者 樊文礼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27-33,共7页
平卢淄青节度使①是唐代重要的藩镇,《新唐书·藩镇传》把它列在魏博、成德、卢龙河朔三镇之后,位居第四.事实上,安史乱后一段时间里,淄青镇兵强马壮,地广民众,在诸藩镇中“最称强大”②.并且它同河朔藩镇结党联盟,与朝廷对抗,确立... 平卢淄青节度使①是唐代重要的藩镇,《新唐书·藩镇传》把它列在魏博、成德、卢龙河朔三镇之后,位居第四.事实上,安史乱后一段时间里,淄青镇兵强马壮,地广民众,在诸藩镇中“最称强大”②.并且它同河朔藩镇结党联盟,与朝廷对抗,确立了以节度使世袭制为主要内容的割据统治.然而从宪宗元和年间平定藩镇之后,淄青镇与河朔三镇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河朔三镇很快便恢复了割据自立的局面,朝廷亦公开承认其割据地位;淄青镇则被朝廷分化瓦解,由一个跋扈割据的大镇变成了三个听命于朝廷的节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卢淄青 淄青 河朔 河朔藩镇 魏博 李师道 侯希逸 李正己 宪宗 都知兵马使
下载PDF
唐代藩镇匿丧相关问题研究
19
作者 侯晓晨 《唐史论丛》 2020年第1期124-140,共17页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朝,不但唐玄宗两次给儒家经典《孝经》作注,而且以孝悌名闻于朝廷的"闾巷刺草之民"亦被记载于史册[1],上至治国理念,下至社会风气,孝文化在唐朝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2]。在关注孝文...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朝,不但唐玄宗两次给儒家经典《孝经》作注,而且以孝悌名闻于朝廷的"闾巷刺草之民"亦被记载于史册[1],上至治国理念,下至社会风气,孝文化在唐朝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2]。在关注孝文化的同时,唐中后期藩镇节度使的匿丧现象引人注目,它指暂时隐瞒去世消息、不及时发丧的行为。前人对匿丧的研究侧重于礼法制度、社会经济等方面,对藩镇的匿丧缺乏专门讨论[3]。藩镇为何会频繁出现匿丧行为,是否和文化风气有关,匿丧的时空分布有何特点,是否蕴含地方与中央的博弈等,这些问题即是本文将讨论的。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元济 河朔藩镇 李惟岳 唐德宗 李宝臣 唐代宗 李正己
原文传递
河朔规矩与朝廷宪章:中晚唐时期京西北的河朔将领——以刘澭为中心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超雄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7,219,共12页
保义军节度使刘澭因与其兄幽州节度使刘济之间的矛盾而刀兵相见,最终无奈西奔入关,出镇普润,任职西北。但在刘澭入关的原因上,时人的相关记录中回避了刘澭在瀛州被围一事。屯驻普润的刘澭虽未参与重大战役,但积粟练兵,获得朝廷的称许。... 保义军节度使刘澭因与其兄幽州节度使刘济之间的矛盾而刀兵相见,最终无奈西奔入关,出镇普润,任职西北。但在刘澭入关的原因上,时人的相关记录中回避了刘澭在瀛州被围一事。屯驻普润的刘澭虽未参与重大战役,但积粟练兵,获得朝廷的称许。在永贞元年政权更替的背景下,刘澭果断押解煽动叛乱的罗令则,向新上台的宪宗表明了忠诚。但元和初年伐蜀选帅一事又透露出朝廷对刘澭河朔身份的猜疑。作为幽州弃儿,刘澭在关中孤立无援,朝廷既重用又压制。与刘澭相似,西北河朔将领在河朔规矩与朝廷宪章间的抉择,成了他们能够任职西北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朔藩镇 刘澭 普润 高崇文 刘公神道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