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7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影响
1
作者 李沁园 陈默 +3 位作者 张思九 任玉峰 林育青 陈求稳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41,共9页
为探究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影响,构建了水电开发下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指标体系,以澜沧江与怒江为有无水电开发的典型河流,核算了澜沧江与怒江2016年和2021年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2021... 为探究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影响,构建了水电开发下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指标体系,以澜沧江与怒江为有无水电开发的典型河流,核算了澜沧江与怒江2016年和2021年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2021年价格为不变价格计算,2016—2021年澜沧江和怒江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分别从1165.61亿元和385.53亿元增加至1264.22亿元和394.24亿元;调节服务价值始终占据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主要地位,水电开发提高了河流水电能源和洪水调蓄价值,降低了河流输沙、生境多样性及固碳增汇价值;水电开发提升了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使单位面积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平均增加了0.87亿元/km^(2),促进了河流生态系统产品价值的实现,产生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产品价值 水电开发 澜沧江 怒江
下载PDF
“两山”基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及实践——以重庆市武隆区为例
2
作者 杨瑞丽 周启刚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关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多以省域、市域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尺度的GEP核算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两山”基地武隆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 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关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多以省域、市域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尺度的GEP核算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两山”基地武隆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等,对武隆区2010年及2019年GEP中生态系统产品供给、调节、文化服务功能进行核算,并测算其绿金指数水平。结果表明:(1) 2010—2019年,武隆区GEP总体呈增长趋势,由177.87亿元增长到342亿元,增幅为92.28%,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特色全域生态旅游是武隆区GE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景观游憩价值在2010年及2019年对GEP的贡献度均属最高,分别为28.1%、49.7%;其次是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价值,在2010年及2019年对GEP贡献度分别为27.5%、16.6%和19.5%、8.1%,而渔业、洪水调蓄等功能对GEP贡献度较小,均不足1%;(3) 2010及2019年绿金指数分别为2.46、1.63,均高于全国水平(1.01)和全球水平(0.98),说明武隆区自然资源丰富,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渐增强。GEP核算有助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长效机制,而绿金指数测度可以从数量关系上反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产品供给 生态调节服务 生态文化服务
下载PDF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能促进企业研发吗
3
作者 戚逸康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100,共12页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GEP)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为环境保护提供可依据的客观度量标准,而于近年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广的一项重要环保政策举措。以2021年深圳市落地GEP核算工作机制为准自然实验,应用双重差分法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GEP)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为环境保护提供可依据的客观度量标准,而于近年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广的一项重要环保政策举措。以2021年深圳市落地GEP核算工作机制为准自然实验,应用双重差分法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探究实施GEP核算对企业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EP核算对企业转型有推动作用,表现在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异质性检验表明,核算实施能显著促进非绿色、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但对绿色企业、国有企业影响不显著。建议进一步在全国推广GEP核算,助力企业转型,但面对存在潜在经营困难的非绿色企业、非国有企业,可适当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帮助其降低合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绿色发展 研发投入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海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以福州市为例
4
作者 刘红梅 刘辉 +2 位作者 王清 郗凤明 尹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209,共5页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以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评估为基础,是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货币化表达,也是衡量“两山”理念实践效果的关键指标。生态系统除产品供给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外,其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组成...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以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评估为基础,是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货币化表达,也是衡量“两山”理念实践效果的关键指标。生态系统除产品供给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外,其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以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GEP生态调节服务的核算体系和方法,并对福州市2018年度的海洋生态系统GEP生态调节服务价值进行核算。核算结果表明:2018年,福州市海洋生态系统GEP调节服务价值为43.08亿元,其中气候调节价值为24.32亿元,水质净化价值为2.91亿元,物种保育价值为15.85亿元。气候调节服务是福州市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服务类型,其价值占总GEP的56.45%,其次为物种保育价值,占总GEP的36.79%。在福州地区探索建立一套海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可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核算提供参考,有助于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指导地方政府科学保护和利用海洋生态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生态系统调节服务 价值核算 福州市
原文传递
近十年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沁园 张思九 +3 位作者 林育青 陈求稳 冯韬 陈默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3-974,共12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水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发生改变,研究湖泊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维护湖泊健康生命、实现湖泊功能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位于气候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的青海湖作为研究对象,根...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水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发生改变,研究湖泊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维护湖泊健康生命、实现湖泊功能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位于气候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的青海湖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特征及当前保护状况,筛选调节服务及文化服务2类8个评估指标,构建湖泊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指标体系,核算2010—2020年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分析其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0年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变化范围为6903.47亿~7848.55亿元;调节服务是青海湖水生态系统主要的服务类型,占比高达91%。近十年,气候调节和水质净化价值有所减少,其他服务功能价值均呈增加趋势。水源涵养价值增加最多,增长760.70亿元;气候调节价值下降最多,减少658.59亿元。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水温、水位是影响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影响下,水温升高引起初级生产力增加及鱼类数量增长,同时近年来水体矿化度下降有利于水生生物生长,提高了固碳释氧和物种保育价值。水位与水面面积增加引起水源涵养、洪水调蓄价值增长;蒸发量减少导致气候调节价值下降。人类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作用下,物种保育、休闲旅游和科研教育价值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本研究量化了青海湖水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贡献,为变化环境下退化水生态系统修复、生态保护措施效果定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建议定期核算青海湖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跟踪评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青海湖水生态系统变化,对维持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气候变化 生态脆弱区
下载PDF
顾及生态系统服务的黄河流域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估与影响因素
6
作者 刘晶晶 宋冰洁 +3 位作者 苏峥 王雯雯 赵宏波 王静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8-279,共12页
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估和土地利用决策对推动区域国土空间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黄河流域为例,通过构建顾及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农业、城镇和生态空间利用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借助SBMUndesirable模型、空... 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估和土地利用决策对推动区域国土空间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黄河流域为例,通过构建顾及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农业、城镇和生态空间利用效率评估指标体系,借助SBMUndesirable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开展县域单元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评估与影响因素识别。研究表明:1)黄河流域城镇空间利用效率处在效率值小于0.2的极低水平,生态空间利用效率稳定在中等水平,研究期内农业空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且效率值从2000年的0.38(低水平)提高到2020年的0.62(高水平)。2)黄河流域国土空间利用综合效率和耦合协调度为低水平和基本协调,2000—2020年有所改善,但2020年仍有70%以上的县域效率综合值低于0.4,20%以上的县域三类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失调。3)2000—2020年流域农业和生态空间利用效率提升区范围持续减小,城镇空间利用效率提升区范围先增后减,且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对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的影响比自然条件更大,上中下游的效率提升区类型和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不同效率提升区提出兼顾利用效率提升与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国土空间管理策略,可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利用效率 生态系统服务 驱动因素 河流
下载PDF
湖南省茶陵县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玉娇 王靖雯 +3 位作者 杨佳诚 谢文灿 刘艺 葛大兵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茶陵县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理论,采用ArcGIS 10.8软件和InVEST 3.14模型,从产品供给服务价值、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三个方面分析2010—2020年间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结果表明:2010—2020年茶... 以茶陵县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理论,采用ArcGIS 10.8软件和InVEST 3.14模型,从产品供给服务价值、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三个方面分析2010—2020年间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结果表明:2010—2020年茶陵县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呈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为12.60%,各类服务价值按大小排序为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产品供给服务价值;除气候调节价值下降和空气净化价值几乎无变化外,2010—2020年茶陵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其他各项功能价值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各服务价值按大小排序为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文化服务>土壤保持>固碳释氧>林产品>空气净化。研究结果验证了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于茶陵县下一步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ARCGIS INVEST 茶陵县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
8
作者 高萌萌 杨楠 +3 位作者 王轶 刘琼 李小磊 郅二铨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363,共11页
【研究目的】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本文计算了黄河流域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 【研究目的】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本文计算了黄河流域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运用热点分析法和生态经济协调模型,探究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的高值和低值聚集分布特征及黄河流域各地市生态和经济协调程度,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①200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整体呈增加趋势,ESV由2000年的40217.3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1135.10亿元,其中,草地的ESV值最大,未利用地的ESV最小。②黄河流域各地级市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南高北低、中游高上下游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000—2020年各地级市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稳定,整体格局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各阶段ESV变化率的高值区与低值区空间集聚程度明显,聚集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③2000—2020年黄河流域GDP的增加率远高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率,生态和经济整体处于低度协调和低度冲突水平。【结论】2000—2020年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虽呈增长趋势,但增速低于GDP,生态与经济协调度较低,未来需要加强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 热点分析 生态经济协调模型 国土空间规划
下载PDF
江西省湿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及时空动态分析
9
作者 李一 解璐萌 +3 位作者 莫雪 周士钧 张振明 张明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748,共11页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开展精确评估,在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西省湿地类型丰富,为了更好地掌握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规律,增强湿地保护意识,笔者...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开展精确评估,在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西省湿地类型丰富,为了更好地掌握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规律,增强湿地保护意识,笔者基于江西省2005—2020年4期遥感影像,结合统计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构建了湿地GEP核算指标体系,使用InVEST模型对江西省湿地GEP进行核算并分析其时空动态规律。结果表明:(1)2005—2020年江西省湿地GEP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至2020年达74336.27亿元,主要得益于气候调节、固碳释氧和洪水调蓄等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显著贡献。(2)从结构组成分析来看,调节服务始终占据最大比重,尽管文化服务的初始贡献较小,其增长速度却最为显著。具体到服务价值的变化趋势,供给服务价值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调节服务价值则是先降后升,而文化服务价值持续增长;在众多湿地类型中,水田对于湿地调节服务的贡献最为显著;同时,土地利用/覆被及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最大。(3)2005—2020年江西省湿地单位面积GEP逐年增长,绿金指数(GEP/GDP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江西省湿地生态优势正逐渐转变为经济优势。未来应因地制宜提升GEP,以促进生态与经济的耦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江西省 时空演变
下载PDF
晋中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与空间利用研究
10
作者 王道远 王瑾 +2 位作者 刘慧芳 韩苗 马昕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基于功能价格法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框架进行构建,分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三大类别共15个核算科目对2019年山西省晋中市GEP进行核算,并根据不同价值量的分布进行空间分析与利用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晋中市GEP为1 719.3... 基于功能价格法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框架进行构建,分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三大类别共15个核算科目对2019年山西省晋中市GEP进行核算,并根据不同价值量的分布进行空间分析与利用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晋中市GEP为1 719.32亿元,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价值分别占10.3%、71.6%、18.1%;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提供的GEP由大到小依次为森林、湿地、农田、草地;各县(市、区)GEP由大到小依次为和顺县、左权县、寿阳县、昔阳县、榆社县、平遥县、榆次区、灵石县、太谷区、祁县、介休市,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最后依据GEP不同服务类别的空间分布及其重要程度对研究区开展了生态产品主导服务分区和空间利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产品 价值核算 空间利用 晋中市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不同生态地理区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驱动因素
11
作者 程静 王鹏 +1 位作者 赵文智 刘任涛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98-2310,共13页
阐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预下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空间驱动机制是理解草地生态系统变化和有效应对变化环境冲击的科学基础。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年际变率与变化趋势,量化了黄河流域不同生态地理区草地生态系统敏感性、适应性... 阐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预下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空间驱动机制是理解草地生态系统变化和有效应对变化环境冲击的科学基础。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年际变率与变化趋势,量化了黄河流域不同生态地理区草地生态系统敏感性、适应性和脆弱性,并结合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整体较高,其中,中度及以上脆弱性面积占比达61%;空间分布上,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增的变化趋势。(2)黄河流域不同生态地理区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存在显著差异,河套与内蒙古西部中平原荒漠草原区、内蒙古东部中平原草原区、青南高原宽谷高寒草甸草原区脆弱性最高,华北山地落叶阔叶林区、黄土梁峁与山地草原区、华北平原栽培植被区、祁连青东高山盆地针叶林、草原区次之,汾渭盆地与黄土高原南部落叶阔叶林、栽培植被区、鲁中低山丘陵落叶阔叶林、栽培植被区、华北山地落叶阔叶林区的脆弱性最低。(3)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导驱动因子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年均降水,且所有驱动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影响作用显著增强。(4)年均降水、NDVI和海拔整体和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均以负相关关系为主,NDVI对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具有极显著的空间非平衡性。研究表明,地理气候带的气候条件以及生态本底的生产力高低属性特征直接决定了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脆弱性 净初级生产 河流 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地理区
下载PDF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驱动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研究——基于Panel-QCA的组态路径分析
12
作者 张远记 王飞鹏 李中东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是驱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以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采用Panel-QCA方法,基于2013-2022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探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联动效应和...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是驱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以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采用Panel-QCA方法,基于2013-2022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探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联动效应和组态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多要素联动匹配才能影响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存在“企业创新赋能下的综合效应型”“联合数字政策下的整体驱动型”两条绿色技术创新路径;用户参与创新、高校基础创新等核心条件缺失将导致非高水平绿色技术创新;组态之间的内部一致性在一些时间节点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而发生波动,且不同组态地区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驱动高水平绿色技术创新的组态案例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而非高水平绿色技术创新的组态案例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研究结论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联动匹配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河流 绿色发展 Panel-QCA 组态路径
原文传递
间歇性对河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13
作者 毛宁 苗令占 侯俊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探讨间歇性河流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方面影响。概述了间歇性河流的动态水文特征及其在河网中扮演的角色,讨论了间歇性河流的流动、非流动和干旱阶段的交替对不同空间尺度(从单个河段到整个河网)水生态系统动态的影响。论述了间... 探讨间歇性河流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方面影响。概述了间歇性河流的动态水文特征及其在河网中扮演的角色,讨论了间歇性河流的流动、非流动和干旱阶段的交替对不同空间尺度(从单个河段到整个河网)水生态系统动态的影响。论述了间歇性河流干湿交替导致的独特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变化,揭示了不同生物群落(如无脊椎动物、微生物和藻类)在干湿交替过程中的动态响应机制及其对生态恢复的关键作用。间歇性河流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表现在营养物质循环、有机物分解和初级生产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与保护。管理和保护的策略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管理、水文监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等。最后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间歇性河流的功能联系、物质通量、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河流 生物多样性 生物地球化学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下载PDF
小南海库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变化预测与分析
14
作者 郭佳玮 朱捷缘 +3 位作者 杜建国 荣月静 王泽童 严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4,共7页
目前处于研究论证阶段的小南海水电站是长江重庆河段内集交通、能源、水利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是位于超大城市主城区的大型枢纽工程项目,受到广泛关注。为了系统地评估和预测该项目建设可能的生态效益和影响,参考生态... 目前处于研究论证阶段的小南海水电站是长江重庆河段内集交通、能源、水利等多重功能为一体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是位于超大城市主城区的大型枢纽工程项目,受到广泛关注。为了系统地评估和预测该项目建设可能的生态效益和影响,参考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研究框架和方法,通过构建库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预测水电站建设给库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水电站建设不仅可以助力重庆市防洪、供水和航运,还将推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提升和生态价值“外溢”,总体上水电站建设前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共增加56.86亿元,生态产品价值、生态调节服务价值和生态文化服务价值总量均呈现上升趋势。②水电价值升高趋势较为明显,预计提升50.88亿元/a,其次是休闲旅游价值,预计提升0.34亿元/a;自然景观价值提升约2.30亿元/a;水源涵养、洪水调蓄价值分别提升2.32亿元/a和1.28亿元/a。③水电站建设导致坝址上游水位抬升,林草面积被少量侵占,将对土壤保持价值有轻微影响,建议同步实施一江两岸青山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保障库区水土保持效益的维持与提升。从生态、经济、社会多维度评估权衡小南海水电站建设可能造成的库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变化,可以为水电站建设后的库区生态空间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 可持续发展 小南海水电站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效益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可翠 王彪 +1 位作者 李圣楠 杨军 《西部资源》 2024年第4期112-115,128,共5页
研究旨在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生态效益,并通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ESV)评价方法来量化其影响。采用了多种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包括土地综合整治前后的基线数据收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计算和生态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通过对不同... 研究旨在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生态效益,并通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ESV)评价方法来量化其影响。采用了多种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包括土地综合整治前后的基线数据收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计算和生态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通过对不同项目的评估,发现各项目在不同生态服务方面表现出色,为社会和环境带来积极影响。这些结果为决策制定者提供了科学依据,以更好地理解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综合效益,同时也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生产总值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评价
16
作者 罗鹏 谈存峰 +2 位作者 陈强强 潘翔 齐娟飞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9,共8页
为揭示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变迁规律,基于2011—2021年数据资料,构建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黄河流域... 为揭示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变迁规律,基于2011—2021年数据资料,构建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从0.28上升至0.36,年均增长2.55%,各市(州)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兰州最高而甘南最低;黄河流域甘肃段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从0.23上升至0.31,年均增长2.89%,各市(州)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兰州最高而临夏最低;黄河流域甘肃段耦合协调度总体经历严重失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和优质协调4个阶段,变迁态势趋好,而各市(州)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因此,从平衡现实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夯实地方经济基础、加大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力度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参与度4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促进生态系统健康与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经济发展 综合指数 耦合协调 河流域甘肃段
下载PDF
河道疏浚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的多维度分析
17
作者 陈波 饶先勇 《珠江水运》 2025年第3期19-21,共3页
河道疏浚是维护河流通航能力、防洪安全和改善水质的重要措施,但其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系统分析了河道疏浚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以及景观与生态服务功能(河流景观变化、生态修复与生... 河道疏浚是维护河流通航能力、防洪安全和改善水质的重要措施,但其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系统分析了河道疏浚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以及景观与生态服务功能(河流景观变化、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研究发现,疏浚活动不仅改变了河床和水流特征,还影响了水质和生物多样性,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健康和景观功能产生了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生态优化与管理策略,包括疏浚技术的生态化改进、疏浚后的生态恢复与管理以及法规政策与公众参与。通过这些措施,旨在实现河道疏浚的生态效益最大化,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疏浚 河流生态系统 影响
下载PDF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18
作者 包宏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009-012,共4页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水利工程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在防洪减灾、农业灌溉、水力发电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并分析当前生态修复技...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水利工程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在防洪减灾、农业灌溉、水力发电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并分析当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及实地调研,评估了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发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揭示了其对河流形态、水文过程、生物多样性及水质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进而,本文深入研究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类型、实施效果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综合性的生态修复策略,以期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河流生态系统 生态影响 生态修复技术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水利规划中生态流量设定及其对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评估
19
作者 赵慧 朱峰 沈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该研究论述了在水利规划时设定生态流量的意义以及在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中的作用评价。通过生态流量满足率分析、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及水质改善率调查,对生态流量设定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生态流量设定... 该研究论述了在水利规划时设定生态流量的意义以及在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中的作用评价。通过生态流量满足率分析、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及水质改善率调查,对生态流量设定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生态流量设定对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修复技术对改善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优化配置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强调科学合理地设定生态流量并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可以使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设定 河流生态系统恢复 生物多样性 水资源优化配置
下载PDF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及案例剖析
20
作者 仲莉杰 马梦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0157-0160,共4页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价值实现是平衡生态产品供给者和需求者、使用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权利与责任、收益与成本的机制。本文通过对我国GEP价值实现机制总结与分析,结合南平市“森林生态银行”案例,发现目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价值实现是平衡生态产品供给者和需求者、使用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权利与责任、收益与成本的机制。本文通过对我国GEP价值实现机制总结与分析,结合南平市“森林生态银行”案例,发现目前GEP价值实现路径存在地域属性过高,市场化程度较低,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等问题。本文建议,建立信息公开平台、探索建立全国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交易平台、培育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等,提高市场运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价值实现 机制研究 典型案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