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河湖水环境治理的路径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1
作者 匡丹 邓强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南昌市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水生态”是南昌市的一块金字招牌。作为全国河湖水环境治理研究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南昌市不断取得治理新成效,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任重道远、治理水平与发展需求尚不匹... 南昌市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水生态”是南昌市的一块金字招牌。作为全国河湖水环境治理研究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南昌市不断取得治理新成效,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任重道远、治理水平与发展需求尚不匹配等困境。南昌市可借鉴参考国内外其他城市治水经验,从促进产业生态转型、强化科研技术支撑、推进统筹协同治理、建立多元共治机制几方面来破解这些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 水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 南昌市
下载PDF
淄博市开展河湖水生态系统监测的可行性分析
2
作者 石恺 丁厚钢 王秀坤 《山东水利》 2024年第2期34-36,共3页
分析淄博市开展河流、湖泊水生态系统监测与河湖健康评价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可产生的效益,并得出结论:淄博市开展河湖水生态监测与评价工作势在必行,将对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并对淄博市河湖水生态系统监测、评价及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淄博市 河湖水 水生态 健康评价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模型的河湖水环境变化及治理策略研究
3
作者 朱德龙 张隽超 《现代工程科技》 2024年第6期77-80,共4页
河湖水环境变化具有动态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治理好河湖水环境,采用水动力模型,模拟了水体中溶解氧、氨氮和总磷的时空分布,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并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通过不同治理方案的模拟,量化了治理效果,并与传统的生态修复、微... 河湖水环境变化具有动态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治理好河湖水环境,采用水动力模型,模拟了水体中溶解氧、氨氮和总磷的时空分布,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并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通过不同治理方案的模拟,量化了治理效果,并与传统的生态修复、微生物处理、植物修复以及化学处理等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总磷浓度从治理前的0.10mg/L降至治理后的0.08mg/L。这说明基于水动力模型的预测和评估方法有助于降低治理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治理的效率和成本效益,为河湖水环境治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水体健康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环境 水动力模型 生态修复 微生物处理 水体健康
下载PDF
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河湖水系连通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4
作者 李建国 贾冬梅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5-80,84,共7页
本文以天津市为例,构建了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研究2015—2022年天津市河流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天津市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均处... 本文以天津市为例,构建了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研究2015—2022年天津市河流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天津市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均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且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差值F总体较为平稳;2015—2022年天津市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初级协调、优质协调4个阶段,目前两者正在向更加协调的方向发展;2015—2022年天津市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协调耦合阶段,现阶段两者间仍存在一定的制约胁迫关系,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尤为注重两系统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系连通 经济社会发展 耦合度 协调度
下载PDF
新时代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
5
作者 文闪闪 王有春 +3 位作者 张圆 熊堃 高凤娇 钱涛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3期89-91,共3页
本文主要围绕新时代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的现状。然后,阐述了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的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新时代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措施应用,包括河道缓冲带工程技术、生态浮... 本文主要围绕新时代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的现状。然后,阐述了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的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新时代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措施应用,包括河道缓冲带工程技术、生态浮床工程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旨在为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我国水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 水质监测技术 污染物去除
下载PDF
江汉平原河湖水系连通性评价研究
6
作者 范鲁晔 顾文权 +1 位作者 邵东国 刘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1-119,共9页
河湖水系连通性评价对实施区域水网连通战略,提高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和承载能力,修复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江汉平原河湖水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闸站阻隔效应的改进图论法与基于多维连通机制的层次分析法,从网络结构和连通... 河湖水系连通性评价对实施区域水网连通战略,提高区域水资源统筹调配和承载能力,修复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江汉平原河湖水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闸站阻隔效应的改进图论法与基于多维连通机制的层次分析法,从网络结构和连通功能两方面分析评价了河湖水系连通现状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水网结构连通性得分为0.7172,处于“较好”等级,但空间分布不均衡,西部和东部连通性较高,中部连通性较低,通顺河流域连通性高于四湖流域;②研究区水网功能连通性得分为0.6885,处于“较好”等级,主要受区域灌排闸站数量较多、控制程度较高、闭合时间较长等不利因素影响,局部地区如四湖总干渠、通顺河以及洪湖等水流不畅,连通性较低;③结构和功能连通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评价方法可靠性及适用性较强,可为江汉平原水网工程体系调整与生态河湖连通系统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性评价 改进图论法 层次分析法 河湖水 江汉平原
下载PDF
北京中轴线河湖水系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及价值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尚君慧 周坤朋 王崇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03,共6页
北京中轴线是元、明、清代以来北京城的对称之轴,是北京城的脊梁与灵魂。其中,河湖水系对中轴线的形成、发展和格局形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北京中轴线正在积极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有必要揭示河湖水系对... 北京中轴线是元、明、清代以来北京城的对称之轴,是北京城的脊梁与灵魂。其中,河湖水系对中轴线的形成、发展和格局形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北京中轴线正在积极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有必要揭示河湖水系对中轴线的影响和价值意义。对此,以“与中轴线形成和发展相关的河湖水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湖水系对北京中轴线及以中轴线为引领的老城空间格局的影响,并通过实例阐释了河湖水系对北京中轴线所发挥的价值。研究表明:河湖水系是北京中轴线形成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仅强化了中轴线对称的形态格局和外向延展性,也增强了中轴线蓝绿交织的景观格局和街巷肌理不规则等特征,极大地丰富了中轴线文化遗产类型,提升了中轴线的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同时对未来中轴线申遗及其生态建设具有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河湖水 北京中轴线 文化遗产 水文化
下载PDF
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研究及应用展望
8
作者 黄羽 幸悦 +4 位作者 孙晓玉 肖骢 彭开达 梁宝文 熊文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科学有效地界定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与评估指标,可以促进河湖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制定水资源价格、为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河湖水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借鉴,为绿色经济核算提供有力的... 科学有效地界定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与评估指标,可以促进河湖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制定水资源价格、为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河湖水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借鉴,为绿色经济核算提供有力的依据。从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体系和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对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评估体系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4大类以及水资源供给、水质净化、科研教育和固碳能力等19项指标,优化了水资源供给、提供水产品、水质净化、防洪减灾、休闲娱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个指标的评估方法。对河湖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以及新时期河湖长制考核实施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下一步要制订GEP核算技术标准,建设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交易体系,将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情况、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效益等指标纳入审计范围,建立以水生态系统为整体、以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健康为总目标、以定量评判和可操作性为抓手的新的河湖长制考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方法优化 评估体系
下载PDF
河湖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9
作者 黄晓宇 孙晓玉 +1 位作者 许进 葛晓霞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1期25-27,共3页
水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服务价值。本研究结合已有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河湖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提出相应核算方法,并以云浮市为例,分析河湖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的运用... 水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重服务价值。本研究结合已有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河湖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提出相应核算方法,并以云浮市为例,分析河湖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的运用。经核算,2019年和2020年云浮市河湖水生态产品总值分别为901175万元和678926万元,环比降低222248万元,降幅为25%,降雨量是导致降幅较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生态产品 价值核算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中河湖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
10
作者 叶金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7期0086-0089,共4页
目前,我国加快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步伐,对城市的环境进行有效改善。随着城市建设范围日益扩大,许多城市面临严重的内涝,且生态环境面临较为严重的破坏,各项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影响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各行各业的发展。面对水体污染... 目前,我国加快了海绵城市的建设步伐,对城市的环境进行有效改善。随着城市建设范围日益扩大,许多城市面临严重的内涝,且生态环境面临较为严重的破坏,各项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影响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各行各业的发展。面对水体污染日益严重与水资源逐渐短缺的发展现状,保护河湖水系与修复生态系统成为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因此,本文以海绵城市建设为背景,对河湖水系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河湖水 保护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浅谈河湖水环境问题与治理对策
11
作者 王丽 《水上安全》 2023年第10期52-54,共3页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峻。我国的河湖水环境不断恶化,甚至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水资源匮乏现象,为了改善现阶段河湖水环境现状,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有关部门...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峻。我国的河湖水环境不断恶化,甚至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水资源匮乏现象,为了改善现阶段河湖水环境现状,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河湖水环境问题,不断加强管理采取治理手段。本文基于湖水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及主要的形成原因,系统列举河湖水环境的管理和治理措施,力求做到加强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文明建设、顺应我国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环境 环境保护 治理对策
下载PDF
湖南省洞庭湖区河湖水系连通思路与建议
12
作者 李婷 钱湛 《湖南水利水电》 2023年第3期50-52,共3页
通过对湖南省洞庭湖区河湖水系存在的重大问题的分析,针对如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出指导性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根据新的治理思路和理念,建立“引水、畅洪、顺流、活水”为重点的框架体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做好洞庭湖区... 通过对湖南省洞庭湖区河湖水系存在的重大问题的分析,针对如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出指导性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根据新的治理思路和理念,建立“引水、畅洪、顺流、活水”为重点的框架体系,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做好洞庭湖区生态保护的修复工作,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改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老百姓生活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河湖水系连通 系统治理
下载PDF
生态清洁小流域中“河湖水系生态防护”治理措施的探索与实践
13
作者 吴丹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3年第8期110-112,114,共4页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深化与发展,对保护涵养水源、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作用。自2021年上海全面启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来,到2025年建设50个生态清洁小流域...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深化与发展,对保护涵养水源、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作用。自2021年上海全面启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来,到2025年建设50个生态清洁小流域,覆盖约3,200km^(2)的土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1%;到2035年,覆盖全市的151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全部建成。文中结合设计工作实践经验,从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评价指标中的“水系治理评价”指标之一——“河湖水系生态防护比例”展开讨论,通过对上海地区河湖水系生态防护现状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提高“河湖水系生态防护比例”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河湖水系生态防护比例 治理措施
下载PDF
河湖水系连通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53
14
作者 窦明 崔国韬 +3 位作者 左其亭 王偲 毛翠翠 许云峰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7-19,共3页
河湖水系连通已经成为国家江河治理的重大需求,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根据新形势下保障国家水安全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讨论了河湖水系连通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的驱动因素、构成要素和连通方式,并初步... 河湖水系连通已经成为国家江河治理的重大需求,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根据新形势下保障国家水安全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讨论了河湖水系连通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的驱动因素、构成要素和连通方式,并初步构建了河湖水系连通分类体系,为河湖水系连通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 连通 分类体系
下载PDF
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生态调查与规划方法 被引量:19
15
作者 董哲仁 王宏涛 +2 位作者 赵进勇 张晶 王俊娜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3,19,共7页
本文讨论了河流—湖泊系统和河流—河漫滩系统连通性的生态学意义,阐述了河湖水系连通性生态调查与分析方法,提出了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的规划原则,介绍了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提出了恢复连通性效果评估方法。
关键词 河湖水系连通性 生态调查 规划方法 洪水脉冲 洄游鱼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河湖水量交换过程 被引量:17
16
作者 赵军凯 李九发 +4 位作者 蒋陈娟 李立现 赵追 张爱社 曹铭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9-770,共12页
长江中下游的河湖水交换关系典型且复杂,为描述河湖水量相互交换过程,提出了河湖水量交换系数的概念,即某一时段内由支流汇入湖泊的径流量与湖泊泄入干流径流量的比值,表示河湖水量交换的激烈程度。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推导出河湖水量交换... 长江中下游的河湖水交换关系典型且复杂,为描述河湖水量相互交换过程,提出了河湖水量交换系数的概念,即某一时段内由支流汇入湖泊的径流量与湖泊泄入干流径流量的比值,表示河湖水量交换的激烈程度。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推导出河湖水量交换系数计算的经验公式,并把河湖水量交换过程分为3种状态:"湖分洪"、"稳定"和"湖补河"。近60多年来河湖水交换系数年际变化趋势表明:洞庭湖与长江干流的水交换状态从"湖分洪"到"稳定",再到"湖补河"状态发展;鄱阳湖与长江干流的水交换系数在稳定状态附近波动,河湖水交换状态无明显趋势性变化,河湖系统演化稳定。河湖水交换系数与长江干流径流量相关性良好,而与湖泊支流径流量相关性较差,表明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大小是河湖水量交换过程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关系 河湖水量交换系数 洞庭湖 鄱阳湖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河湖水系连通实践经验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原园 黄火键 +2 位作者 李宗礼 王中根 陈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5,共5页
河湖水系连通是调整水土资源匹配关系、提升河湖服务功能、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状况、降低洪涝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与措施。目前河湖水系连通相关研究十分薄弱,许多实践经验也亟待总结。根据河湖水系连通的历史演变过程,从... 河湖水系连通是调整水土资源匹配关系、提升河湖服务功能、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状况、降低洪涝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与措施。目前河湖水系连通相关研究十分薄弱,许多实践经验也亟待总结。根据河湖水系连通的历史演变过程,从军事和航运、灌溉和供水、江河湖泊治理、水资源配置及水生态环境修复等五个方面,对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进行了分析,总结经验。揭示河湖水系连通的发展趋势,为推进河湖水系连通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 水系连通 实践经验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河湖水系连通功能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39
18
作者 崔国韬 左其亭 +1 位作者 李宗礼 窦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基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和水利发展趋势,探讨了河湖水系连通的功能类型,将河湖水系连通的资源调配、水质改善、水旱灾害防御三大功能细化到二级功能,提出河湖水系连通功能体系。以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为例,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的适应性条... 基于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和水利发展趋势,探讨了河湖水系连通的功能类型,将河湖水系连通的资源调配、水质改善、水旱灾害防御三大功能细化到二级功能,提出河湖水系连通功能体系。以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为例,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的适应性条件,可为河湖水系连通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系连通 连通功能 适应性 判别指标
原文传递
海绵城市建设中河湖水系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 被引量:27
19
作者 王晓红 张艳春 张萍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2-74,85,共4页
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中维持河湖水系健康的重要性,探讨河湖水系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认为要有效保护现有河湖水域海绵体,大力修复受损河湖水域海绵体,适度拓建河湖水域新海绵体,科学调度管理河湖水系海绵体,从而构建"蓄泄兼筹、丰枯... 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中维持河湖水系健康的重要性,探讨河湖水系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措施,认为要有效保护现有河湖水域海绵体,大力修复受损河湖水域海绵体,适度拓建河湖水域新海绵体,科学调度管理河湖水系海绵体,从而构建"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引排自如、多源互补、生态健康、环境优美"的海绵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 城市海绵体 水系保护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