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积性弯曲河道造床过程及演变机制
1
作者 渠庚 杨翰林 +3 位作者 陈羿名 郑承太 胡呈维 栾华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2,共8页
冲积性弯曲河道独特的几何边界特征,使得弯曲河道的水沙运动特性和河床演变特性与其他类型河道显著不同。为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冲积性弯曲河道河床冲淤演变特性,采用自然模型法的理念在试验水槽中塑造出近似的弯曲河道,探究不同水沙条件... 冲积性弯曲河道独特的几何边界特征,使得弯曲河道的水沙运动特性和河床演变特性与其他类型河道显著不同。为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冲积性弯曲河道河床冲淤演变特性,采用自然模型法的理念在试验水槽中塑造出近似的弯曲河道,探究不同水沙条件对弯曲河道形成和发育过程的影响。试验表明:进口水沙循环周期长、来水来沙强度较小时,弯曲河道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河道形成稳定河宽也较小。弯曲河道在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河道的形态要素主要由水沙作用条件决定,在一定变化范围内,当水沙作用循环变换周期较短、来流流量较小、含沙量较大时,有利于形成弯曲度较大的河道;而当来流量较大、水位漫滩冲刷浅滩时,所塑造的弯曲河道会偏向于宽浅形断面形态。在河道弯曲程度和河道横断面形态的调整中,水沙作用变化对横断面形态塑造的作用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性弯曲河道 造床过程 演变机制 河道形态 自然模型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太仓市东林村生态河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毛华乾 《江苏水利》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太仓市东林村生态河道建设从生态治水角度出发,进行了治理模式创新。总结治理实践中的经验和做法,探讨分析农村生态河道治理成效,为推动乡村发展与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河道 农村河道 河道治理 治理模式 太仓市
下载PDF
遥感测绘技术下平原河道淤积断面智能监测
3
作者 吴文亮 余杰 俞娜飞 《北京测绘》 2024年第10期1470-1476,共7页
在平原河道淤积断面智能监测过程中,一般采用测绘数据构建河道水体模型,从而分析得出监测结果,但该过程忽略了测绘数据噪声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导致监测结果准确度不高。因此,本文提出基于遥感测绘技术的平原河道淤积断面智能监测方法。... 在平原河道淤积断面智能监测过程中,一般采用测绘数据构建河道水体模型,从而分析得出监测结果,但该过程忽略了测绘数据噪声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导致监测结果准确度不高。因此,本文提出基于遥感测绘技术的平原河道淤积断面智能监测方法。首先根据平原河道的走向布设遥感测绘的监测点位,并通过判决合并同一测点内的一致光谱波段区域。然后采用两次一维傅里叶变换去除测绘数据噪声。最后结合去噪后的测绘数据,计算平原河道水流挟沙力系数,并利用相关的平衡方程得出河道淤积断面高程的监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方法得到的平原河道淤积断面高程监测结果与真实结果高度一致,监测到的淤积量与实际淤积量高度一致,监测结果准确度较高,能够充分满足平原河道淤积状况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道 河道淤积断面 遥感测绘技术 智能监测 河道监测
下载PDF
禄劝县:“河长清河”行动助力河道治理
4
作者 禄农 《致富天地》 2024年第7期59-59,共1页
为切实落实禄劝县总河(湖)长令,进一步深化河道清理保护工作,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最近,禄劝县农业农村局重点围绕中屏小河、新田河等开展“河长清河”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全面清理中屏小河、新田河河道沟渠内及河道两岸的垃圾,移... 为切实落实禄劝县总河(湖)长令,进一步深化河道清理保护工作,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最近,禄劝县农业农村局重点围绕中屏小河、新田河等开展“河长清河”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全面清理中屏小河、新田河河道沟渠内及河道两岸的垃圾,移走违规堆积物,割除杂草,清理河道近5公里,并对河道保护及治理进行宣传。通过集中整治,切实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不断完善河道管护机制,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河道管护的良好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治理 改善水环境 河道清理 禄劝县 保护及治理 堆积物 河道两岸 河长
下载PDF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对策研究——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例
5
作者 岳川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28-31,共4页
【目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对策。【方法】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河道呈现水质退化、功能弱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河道污染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农民生活的主要难点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结果】小型农... 【目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对策。【方法】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河道呈现水质退化、功能弱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河道污染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农民生活的主要难点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结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有河道原始问题、河道管理不当以及河道污染。【结论】从加强对河道建筑物的管理、加强河道治理政策资金投入、选择合适的生态护岸技术、加强对水文变化的监测力度和多举措着力解决河道污染等方面提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河道污染 河道管理 河道治理
下载PDF
阳澄湖入湖河道分类、污染特征分析及治理策略
6
作者 刘帅 谢茂嵘 +8 位作者 吕文 宋娜 杨惠 杨文晶 姜宇 白瑞泉 沈逸 史书 杨金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1-755,共15页
为进一步揭示阳澄湖入湖河道的污染物来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2017—2021年阳澄湖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入湖水量选取10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分析,其中位于阳澄湖东岸的白曲港在七浦塘拓浚工程建成之前主导流... 为进一步揭示阳澄湖入湖河道的污染物来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2017—2021年阳澄湖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入湖水量选取10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分析,其中位于阳澄湖东岸的白曲港在七浦塘拓浚工程建成之前主导流向为出湖,工程建成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证实了其流向与七浦塘引水时的水力关系,因此白曲港被选为主要入湖河道。采用距平系数法、系统聚类法和物元分析法将阳澄湖主要入湖河道分为3个类别:第1类别包括白荡、蠡塘河、北河泾、永昌泾4条河道,第2类别包括渭泾塘、界泾和施家斗港3条河道,第3类别包括南消泾、七浦塘和白曲港3条河道。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第1类别河道的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溶解氧(DO)和总磷(TP),第2类别河道的污染因子为NH_(3)-N、总氮(TN)、pH、TP和DO,第3类别河道的污染因子为pH、TP、TN和DO。通过对上游河道水质情况分析、文件研究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得出第1类别河道区域的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第2类别河道区域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与种植业污染源,第3类别河道污染源主要为陆地水产养殖污染源与种植业污染源。针对总体污染源情况,建议通过控制点源污染、削减面源污染、增强上游河道治理、开展生态治理修复以及加强巡查监管等方式对各类别河道区域进行针对性治理,以提高入湖河道水质,为阳澄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治理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澄湖 入湖河道 系统聚类 物元分析 因子分析 污染源 河道治理
下载PDF
初论黄河下游河道的河槽线 被引量:1
7
作者 胡一三 曹常胜 夏修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8,67,共6页
黄河白鹤镇至陶城铺河段两岸堤距宽,历史上河道冲淤变化迅速、河势游荡多变,经多年河道整治,总体上河势得到基本控制,滩槽逐步稳定。在此条件下,为促进黄河的生态保护和滩区发展,提高河道管理水平,将河道粗分为河槽与滩地,首次提出河槽... 黄河白鹤镇至陶城铺河段两岸堤距宽,历史上河道冲淤变化迅速、河势游荡多变,经多年河道整治,总体上河势得到基本控制,滩槽逐步稳定。在此条件下,为促进黄河的生态保护和滩区发展,提高河道管理水平,将河道粗分为河槽与滩地,首次提出河槽线的概念,明确了河槽线的含义及绘制河槽线的原则,强调绘制河槽线要以防洪安全为前提,给出了河槽线的绘制方法及其现场标示办法,分析了河槽线的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槽线 河道整治 黄河下游
下载PDF
沱沱河辫状河道多尺度形态特征及非活跃汊道的影响
8
作者 何育聪 李志威 +1 位作者 夏军强 周银军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前对长江源辫状河流的形态特征已有初步认识,但缺乏河段多尺度形态特征与非活跃汊道的影响研究。基于GEE和PyRIS,使用Landsat 8、Sentinel-2遥感影像、STRM V4地形数据和沱沱河站2013-2018年逐日流量数据,分析沱沱河多尺度的辫状平面... 目前对长江源辫状河流的形态特征已有初步认识,但缺乏河段多尺度形态特征与非活跃汊道的影响研究。基于GEE和PyRIS,使用Landsat 8、Sentinel-2遥感影像、STRM V4地形数据和沱沱河站2013-2018年逐日流量数据,分析沱沱河多尺度的辫状平面形态特征及非活跃汊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河段平面形态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且汊道随流量增大呈先增多后增宽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子河段辫状强度与活动水域面积比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型变化规律,与水面展宽呈正幂律关系。非活跃汊道仍具有辫状河道的辫状强度特征,其地形较高,缺少漫滩机会,内部非活跃汊道形态稳定,年内摆幅小于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道 形态特征 非活跃河道 日均流量 遥感影像 长江源
原文传递
乡村河道治理对极端天气下洪涝灾害的影响分析:以豫北乡村为例
9
作者 李晓超 周叶 +6 位作者 李晓鹤 周莹 李君 罗毅 唐华林 李尚奇 卢志扬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9,共12页
【目的】随着近年来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问题的日益突出,为深入探索乡村河道治理对极端天气下发生洪涝灾害的内在影响,进一步提高乡村地区河道治理水平,加强保障乡村—城市区域整体生产运行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能力,【方法】以豫北乡... 【目的】随着近年来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问题的日益突出,为深入探索乡村河道治理对极端天气下发生洪涝灾害的内在影响,进一步提高乡村地区河道治理水平,加强保障乡村—城市区域整体生产运行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能力,【方法】以豫北乡村为例,基于诸多业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乡村河道的实地走访调查,对现有乡村河道老化、侵占等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统计、总结归纳与研究分析,并对乡村区域实例进行了不同等级的降水计算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乡村河道治理工作对极端天气所致洪涝灾害风险具有重要影响、乡村河道治理工作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乡村河道改造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结论】针对调研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归纳了乡村河道治理存在的以违规侵占土地为主的6方面问题,结合降水计算结果,发现:现有状况下的乡村河网不足以面对极端变化天气下引发的洪涝风险,需持续提升新时期的河湖管理水平,加强应对极端变化天气引发洪涝灾害的应急能力。基于此,针对乡村河道治理问题给出了对应的6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乡村河道 河道治理 水旱灾害 灾害防御
下载PDF
狭窄河道小交角溢洪道燕尾坎挑流消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红民 康文博 +2 位作者 王晓军 郭佳 康建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28,124,共5页
狭窄河道小交角溢洪道挑流空间有限,流量变化大时挑流落点不稳定。为研究这种特殊地形下燕尾挑坎消能效果,依托某实际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拟定多种燕尾挑坎方案,研究了在狭窄河道小交角溢洪道条件下燕尾桃坎的消能效果。结果表明,方... 狭窄河道小交角溢洪道挑流空间有限,流量变化大时挑流落点不稳定。为研究这种特殊地形下燕尾挑坎消能效果,依托某实际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拟定多种燕尾挑坎方案,研究了在狭窄河道小交角溢洪道条件下燕尾桃坎的消能效果。结果表明,方案2消能效果最优,当开口与燕尾宽度比为1且开口与溢洪道宽度比为0.5时水舌掺气效果最好,水流入水前能削减更大流速,在满足起挑前提下增大跌坎角度有利于水舌纵向拉伸,提高消能利用空间。最后复核了该方案在不同梯级流量时的消能冲刷情况,发现方案2挑坎在小流量和大流量泄洪时水舌落点依然稳定,冲坑对建筑物不构成安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尾挑坎 溢洪道 狭窄河道 冲刷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情境优化、结构重塑与行为纠偏:农村生态河道长效管护的路径突破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春林 涂安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加强农村河湖管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下,各级政府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作。然而,农村生态河道管护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反思既有研究从单一维度分析农村生态河道管护的局限性,在对P镇生态... 加强农村河湖管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下,各级政府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工作。然而,农村生态河道管护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反思既有研究从单一维度分析农村生态河道管护的局限性,在对P镇生态河道管护的运行逻辑及长效机制分析基础上发现农村生态河道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效管护,必须构建集保障、组织、运行于一体的管护体系,并从情境优化、结构重塑、行动纠偏等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治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河道管护 多重维度 运作逻辑 长效机制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牙哈地区巴什基奇克组水下分流河道迁移叠置演化规律及地质意义
12
作者 杨华童 林小兵 +4 位作者 张萱 王壮生 范峻铭 王贵华 柳远松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2,共10页
为了明确塔里木盆地牙哈地区干旱气候条件下季节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迁移特征,以巴什基奇克组为例,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测井曲线分析,结合沉积背景,讨论了水下分流河道接触关系及迁移演化特征。结果表明:... 为了明确塔里木盆地牙哈地区干旱气候条件下季节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迁移特征,以巴什基奇克组为例,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测井曲线分析,结合沉积背景,讨论了水下分流河道接触关系及迁移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巴什基奇克组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等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宽度为200~1500 m,沉积物砂地比高,河道迁移频繁,迁移叠置样式为间湾相隔型、拼接型和切割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整体较好,迁移叠置后可形成孔渗性能较好的连续优质储层。明确水下分流河道迁移叠置规律对于牙哈地区油气勘探的深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接触关系 河道迁移叠置特征 巴什基奇克组 牙哈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清水冲刷下顺直河道交错边滩演变过程试验研究
13
作者 王茜 卢金友 +2 位作者 周银军 柴朝晖 黄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为进一步认识清水冲刷下顺直河道交错边滩的演变过程,基于长江中游典型边滩形态参数,采用概化水槽试验对不同流量条件下的交错边滩纵向、横向和平面冲淤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工况下,纵向上,沿程呈冲刷态势,流量越大,冲深越大(... 为进一步认识清水冲刷下顺直河道交错边滩的演变过程,基于长江中游典型边滩形态参数,采用概化水槽试验对不同流量条件下的交错边滩纵向、横向和平面冲淤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工况下,纵向上,沿程呈冲刷态势,流量越大,冲深越大(流量为215 L/s的深泓平均冲深约是流量为46.71 L/s的2.1倍),且大流量下深泓纵向比降变缓;横向上,边滩侧以冲刷为主,冲刷最大的位置在滩边附近,其它部位则呈冲刷—淤积—冲刷的变化规律(如流量为215 L/s时,2#断面边滩以外部分(0,2]h平均冲深约3.5 cm、(2,12]h平均淤高约0.5 cm、(12,21]h平均冲深约0.7 cm);平面上,边滩整体下移,变得细长,淤积主要发生在边滩下游1m范围内。此外,上游异岸边滩的存在初期会促使下游边滩淤积,而后加深下游边滩的冲刷,且对边滩坡脚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冲刷 交错边滩 冲淤变化 水槽试验 顺直河道
下载PDF
水沙变化条件下不同边界弯曲河道演变特征研究
14
作者 陈羿名 渠庚 +2 位作者 郑承太 胡呈维 栾华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弯曲河道具有迂回曲折的外形和蜿蜒蠕动的动态特征,其形成、发展和演变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过程。为研究水沙变化条件下弯曲河流的河道演变特征,采用自然模型法在室内水槽中塑造出相对自然的弯曲河道,设置有、无护岸措施两种工... 弯曲河道具有迂回曲折的外形和蜿蜒蠕动的动态特征,其形成、发展和演变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过程。为研究水沙变化条件下弯曲河流的河道演变特征,采用自然模型法在室内水槽中塑造出相对自然的弯曲河道,设置有、无护岸措施两种工况进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护岸措施条件下,河道纵剖面上游段冲刷下切、下游段变化不大,河道整体比降呈减小趋势,河道深泓弯曲度减小,其演变响应特性对含沙量的变化更敏感;在无护岸措施条件下,河道滩槽演变调整作用较强,纵剖面呈整体式下切,且下游段纵剖面下切幅度较上游段大,河道深泓弯曲度逐渐增大,其演变响应特性对流量的变化更敏感。弯曲河道发生演变的实质是变化的水沙条件与河道形态调整之间相互适应的过程,演变的最终趋势是河道的形态结构与水沙条件达到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河道 水沙变化 河道演变 自然模型 护岸措施
下载PDF
尾闾河道形态演变特征的模拟试验研究
15
作者 白玉川 孙艳杰 +3 位作者 宋晓龙 徐海珏 吴金森 田源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8-520,共13页
尾闾河道是河流与海洋交互的关键地带,对其形态演变研究具有生态环境意义。采用物理试验方法对常见的喇叭状和蜿蜒状(河口左偏与右偏)尾闾河道演变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同水沙条件下河道演变规律,并以河相系数和相对粗糙度为基准对不同... 尾闾河道是河流与海洋交互的关键地带,对其形态演变研究具有生态环境意义。采用物理试验方法对常见的喇叭状和蜿蜒状(河口左偏与右偏)尾闾河道演变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同水沙条件下河道演变规律,并以河相系数和相对粗糙度为基准对不同河型稳定性进行评估。试验发现:河道平面形态会经历一个“稳定—微变—强变”阶段;河床平均高程和比降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模型河道上游和河口段变化最大,中游段变化最小;加沙时上游河岸侵蚀、河床淤积,加沙停止后下游与河口段河岸侵蚀大于河床侵蚀,河口分汊、摆动。平面形态不稳定区域:蜿蜒状为下游段,最大与最小河相系数相差6.51倍以上;喇叭状为河口段,最大与最小河相系数相差3.32倍以上。断面形态不稳定区域:左偏蜿蜒状为下游段,最大与最小相对粗糙度相差3倍以上;右偏蜿蜒状为上游段,最大与最小相对粗糙度相差2.03倍以上;喇叭状为下游段,最大与最小相对粗糙度相差4.09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形态 水沙变化 河相关系 物理试验 尾闾河道-河口
下载PDF
多波地震联合技术精细雕刻隐蔽河道砂体——以四川盆地西北部ZT地区沙溪庙组为例
16
作者 冉崎 魏玮 +6 位作者 陈康 杨广广 戴隽成 闫媛媛 吕龑 马华灵 朱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是目前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河道砂体纵向多期叠置,横向同期交汇且河道砂体类型多样,隐蔽性强,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地震反射特征,准确刻画河道砂体难度极大。为了解决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是目前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河道砂体纵向多期叠置,横向同期交汇且河道砂体类型多样,隐蔽性强,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地震反射特征,准确刻画河道砂体难度极大。为了解决四川盆地西北部(以下简称川西北)ZT地区沙溪庙组一段(以下简称沙一段)多期河道砂体及储层刻画不清晰、精度低的问题,采用新采集的三维地震三分量转换横波(PS波)资料,结合PP波叠前数据和常规叠后地震资料,在正演模拟基础上,形成了多波地震联合雕刻河道砂体关键技术,并分析了河道砂体多波地震响应特征随砂体孔隙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砂体顶界PP波地震响应随孔隙度增大由强波峰转变为强波谷,而PS波地震响应不随物性变化发生极性反转,基于横波对岩性的刻画可有效识别多期隐蔽河道砂体;(2)相较反映横波阻抗变化率的叠前P-G属性,PS波振幅能量更聚焦,雕刻的河道砂体横向展布特征更清晰,边界更清楚;(3)叠前P-G属性具有更高的纵向分辨率,有利于区分叠置砂体,并落实砂体的发育期次。结论认为,多波地震技术联合充分发挥P-G的高分辨率优势确定纵向砂体发育期次,发挥PS波横向连续性优势刻画横向边界,实现了ZT地区沙一段河道砂体的完整精细雕刻,生产应用效果显著,并为该区井位部署和储量升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为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规模效益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力推进了多波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侏罗系沙溪庙组 致密砂岩 转换横波 多波地震勘探 河道砂体刻画 叠前P-G属性
下载PDF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佳作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水利工程是我国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民生项目,而其中的生态护坡技术是目前水利工程维持生态环境的一项全新技术手段。相比传统护坡技术而言,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河道护坡治理效果,维持周围生态环境稳定与发展。基于此,就水利工程河道... 水利工程是我国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民生项目,而其中的生态护坡技术是目前水利工程维持生态环境的一项全新技术手段。相比传统护坡技术而言,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河道护坡治理效果,维持周围生态环境稳定与发展。基于此,就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河道生态 护坡施工 河道治理
下载PDF
基于CVM的城市河道改造生态环境价值评估
18
作者 袁汝华 李趁 陈建明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5,共9页
从城市河道改造的生态环境价值评估角度,分析了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在城市河道改造生态环境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原理和依据,构建了基于CVM的城市河道改造生态环境价值评估模型,并以上海市黄浦江加高堤防替代建闸方案为例对黄浦江河道改造... 从城市河道改造的生态环境价值评估角度,分析了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在城市河道改造生态环境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原理和依据,构建了基于CVM的城市河道改造生态环境价值评估模型,并以上海市黄浦江加高堤防替代建闸方案为例对黄浦江河道改造的生态环境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期望均值法和三相定价法计算得到的总支付意愿分别为120.6亿元/a和118.5亿元/a,总受偿意愿为130.8亿元/a和151.2亿元/a,总受偿意愿与总支付意愿的比值大于1;仅从生态环境价值方面看,相对于加高堤防方案,民众更希望政府投资建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改造 生态环境价值评估 CVM 支付意愿 受偿意愿
下载PDF
河道阻塞对行洪能力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19
作者 张凡 侯精明 +2 位作者 马勇勇 景静 张晔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6,共8页
为定量探究堵塞体拥堵河道引起的洪泛区淹没情况,以陕西省灞河上游河段为例,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不同流量及堵塞工况下堵塞体上下游水流运动,并计算了淹没水深、淹没范围等。结果表明:垂向堵塞后堵塞位置的上游水深会急剧增大,上... 为定量探究堵塞体拥堵河道引起的洪泛区淹没情况,以陕西省灞河上游河段为例,基于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不同流量及堵塞工况下堵塞体上下游水流运动,并计算了淹没水深、淹没范围等。结果表明:垂向堵塞后堵塞位置的上游水深会急剧增大,上游断面流速显著减小,在洪峰流量为127 m^(3)/s的工况下,垂向堵塞率100%时上游水深、淹没面积达到未堵塞时的2.36和12.36倍。随着垂向堵塞率的增加,上下游水深差距增大,且该河段垂向堵塞率达到50%以上后,淹没面积会骤增,垂向堵塞率75%时淹没面积较堵塞率50%时增加83.43%;横向堵塞河道时,其上游断面水深增长较缓。此外,与“垂向堵塞率50%+横向堵塞率50%”这一基准工况相比,大流量工况下改变垂向堵塞率,其上游断面水深及淹没面积变化更为显著,而小流量工况下横向堵塞更易造成较大淹没面积。因阻塞河道而造成的淹没范围有限,受影响的河段长度约占总长度22%。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河流复杂洪水演进分析及减小洪水风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行洪 淹没范围 垂向堵塞率 横向堵塞率 灞河
下载PDF
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朝阳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
20
作者 王成志 马海涛 郑俊 《城市设计》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朝阳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项目通过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成功实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提升。该项目在2019年由朝阳区水务局牵头,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和企业实施,涵盖了岸线整治、桥梁改造、慢行连通、景观亮化、河湖贯通及旅游通航等六... 朝阳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项目通过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成功实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提升。该项目在2019年由朝阳区水务局牵头,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和企业实施,涵盖了岸线整治、桥梁改造、慢行连通、景观亮化、河湖贯通及旅游通航等六大工程。亮马河沿线的滨水空间被精细化设计和管理,形成了6公里的旅游航线和18公里的高品质滨水绿道,焕发了地区的商业活力和文化底蕴。项目不仅改善了河道的生态环境,还通过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和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和区域的吸引力。亮马河现已成为朝阳区新地标和北京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名片,展示了生态优先、融合发展以及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城市更新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 河道治理 滨水绿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