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抑菌剂对油茶炭疽病和软腐病的防效
1
作者 温如斯 秦荣秀 +3 位作者 孟中磊 宋贤冲 黄有德 廖旺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30-133,146,共5页
筛选环保型抑菌剂,为油茶炭疽病和软腐病绿色防治提供依据。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和喷雾法测定了4种抑菌剂对油茶炭疽病菌和软腐病菌抑制作用及油茶炭疽病苗期防治效果。实验室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铁悬浮剂及油茶壳醋液对油茶炭疽... 筛选环保型抑菌剂,为油茶炭疽病和软腐病绿色防治提供依据。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和喷雾法测定了4种抑菌剂对油茶炭疽病菌和软腐病菌抑制作用及油茶炭疽病苗期防治效果。实验室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铁悬浮剂及油茶壳醋液对油茶炭疽病菌和油茶软腐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含有壳聚糖的纳米氧化铁悬浮剂的抑制效果最好,1%纳米氧化铁悬浮剂处理对油茶炭疽病抑制率为100%,4%的油茶壳醋液处理对油茶炭疽病抑制率为100%;0.3%的纳米氧化铁悬浮剂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抑制率为100%,0.4%的油茶壳醋液处理对油茶软腐病的抑制率为100%。苗期试验结果显示,4种抑菌剂对油茶炭疽病菌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以纳米氧化铁和油茶壳醋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90%左右,与电解质水溶液等处理差异显著,对照多菌灵和波尔多液防治效果亦较好,达5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剂 油茶炭疽病 油茶软腐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越南油茶饼的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吉南焕 侯耀辉 +2 位作者 王开济 赖杭桂 庞真真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为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越南油茶饼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的影响,完善海南地区越南油茶施肥措施,促进越南油茶产业健康发展。设置常量复合肥(M1)、减量复合肥+蚯蚓土(M2)、减量复合肥+蚯蚓土+生物肥(M3),减量复合肥+中微量元素缓释肥(M4),... 为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越南油茶饼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的影响,完善海南地区越南油茶施肥措施,促进越南油茶产业健康发展。设置常量复合肥(M1)、减量复合肥+蚯蚓土(M2)、减量复合肥+蚯蚓土+生物肥(M3),减量复合肥+中微量元素缓释肥(M4),减量复合肥+植物调节剂专用复合肥(M5)以及不施肥的对照组(CK)6组不同的施肥模式,测定不同施肥模式下越南油茶饼提取物的总多酚的含量,同时应用FRAP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OH)清除法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法测得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M1、M3、M4处理的越南油茶饼总多酚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均较CK高,其中,处理M4的总多酚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最高。此外,在施用复合肥的基础上增施中微量元素缓释肥能够进一步增强越南油茶饼的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施用复合肥搭配中微量元素缓释肥提高越南油茶饼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油茶 越南油茶 施肥模式 总多酚含量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协同水热处理制备油茶壳低聚木糖的工艺研究
3
作者 武小芬 彭炜煜 +5 位作者 沈晓岩 王岩 齐慧 刘安 苏小军 陈亮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82-288,共7页
为采用低成本、可再生的农林生物质制备高价值低聚木糖以提升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经济效益,本研究以茶油加工副产物油茶壳为原料,选择吸收剂量(A)、水热处理温度(B)、水热处理时间(C)和固液比(D)4个因素,以低聚木糖转化率为评价指标,通... 为采用低成本、可再生的农林生物质制备高价值低聚木糖以提升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经济效益,本研究以茶油加工副产物油茶壳为原料,选择吸收剂量(A)、水热处理温度(B)、水热处理时间(C)和固液比(D)4个因素,以低聚木糖转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γ射线辐照协同水热处理油茶壳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油茶壳低聚木糖转化率随吸收剂量、固液比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随着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正交试验优化得出,各因素对油茶壳低聚木糖转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B>D>C,综合考虑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A_(2)B_(3)C_(1)D_(2),即吸收剂量400 kGy、水热处理温度200℃、水热处理时间20 min、固液比1∶10 g·mL^(-1),此条件下的油茶壳制备低聚木糖转化率为74.33%,比对照提高22.61个百分点。本研究为油茶壳资源高值化制备低聚木糖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辐照 水热处理 油茶 低聚木糖 制备工艺
下载PDF
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对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4
作者 徐永杰 吴强盛 +3 位作者 汪芳玲 徐雅雯 韩梦壮 肖之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探讨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对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油茶单作模式(Cam)、油茶+薄壳山核桃间作模式(Cam&Car)和薄壳山核桃单作模式(Car)3种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0~30 cm... 【目的】探讨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对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油茶单作模式(Cam)、油茶+薄壳山核桃间作模式(Cam&Car)和薄壳山核桃单作模式(Car)3种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0~30 cm林地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以及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间作模式林地土壤pH值和水解性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均居于Car单作模式和Cam单作模式之间。间作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薄壳山核桃土壤酶活性,降低了土壤有效钾(AK)、有效硫(AS)、交换性钙(ECa)含量。3种模式土壤真菌测序共获得1 084个OTUs,共有OTUs数量为111个,特有OTUs的数量表现为Car> Cam&Car> Cam。3种模式共鉴定出8门11纲56目131科201属257种真菌,其中Saccharomycetes、Sordariomycetes、Agaricomycetes是3种模式共有优势菌纲,Wickerhamomyces是共有优势菌属。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3种模式土壤真菌ACE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即Car> Cam&Car> Cam,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没有显著差异。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Cam&Car间作模式与Car单作模式和Cam单作模式均有交集,其中与Car单作模式交集较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属水平主要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与交换性钙含量、有效钾含量、有效硫含量存在显著性负相关。【结论】油茶与薄壳山核桃间作增大了林地养分消耗,但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薄壳山核桃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建议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时,加大肥力管理,特别是含钙、钾和硫元素肥料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薄壳山核桃 间作 土壤 真菌 多样性
下载PDF
油茶庄园建设构想
5
作者 曾雯珺 陈国臣 马锦林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为解决现阶段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通过对希腊油橄榄(Oleaeuropaea)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和交流,学习和借鉴希腊成熟油橄榄企业在栽培、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的经营理念,结合我国油茶发展现状,提出油茶庄园建设构想。广西具备深... 为解决现阶段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通过对希腊油橄榄(Oleaeuropaea)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和交流,学习和借鉴希腊成熟油橄榄企业在栽培、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的经营理念,结合我国油茶发展现状,提出油茶庄园建设构想。广西具备深厚的油茶文化底蕴、优质的种苗基础、先进的栽培加工技术和强大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等发展油茶庄园的优势条件。油茶庄园建设应规模适当、委托管理和创新经营模式,同时利用油茶种质打造富有层次的花果景观,实现三产互通互融和协调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园 经营理念 油茶 油橄榄
下载PDF
油茶籽粕发酵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产物特性分析
6
作者 朱晓丽 赵锦绣 +5 位作者 李富松 张星 柯玉鑫 申烨华 张子夜 王军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40-250,共11页
油茶行业的迅速发展导致油茶籽粕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其落后的处理方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制约了我国油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油茶籽粕中富含有机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降解其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及茶皂素等生物大分子来制备有机肥是实现... 油茶行业的迅速发展导致油茶籽粕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其落后的处理方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制约了我国油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油茶籽粕中富含有机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降解其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及茶皂素等生物大分子来制备有机肥是实现油茶籽粕合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通过筛选获得3株针对油茶籽粕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高效降解菌,包括1株真菌X1-1,属于Pleurostomarichardsiae,以及2株细菌M4-2和M5-2,分别为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属,可有效降低发酵产物中茶皂素的含量,实现油茶籽粕的无害化处理。实验结果显示,经菌株X1-1、M4-2和M5-2发酵处理28 d后,油茶籽粕中纤维素含量的降解率分别为29.74%、19.65%和13.19%,木质素含量的降解率分别为12.84%、17.85%和26.39%,茶皂素含量的降解率分别为34.06%、45.05%和46.15%;且发酵后的油茶籽粕腐熟度、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等指标均符合有机肥标准。研究结果拓展了油茶籽粕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同时为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高效降解提供了良好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粕 纤维素 木质素 茶皂素 降解菌 有机肥
下载PDF
中国主要油茶产区山茶炭疽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7
作者 王义勋 徐小文 +2 位作者 郑露 黄俊斌 谢先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12-217,共6页
以中国主要油茶产区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炭疽病优势种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的16个地理种群168个菌株为供试材料,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16个地理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B... 以中国主要油茶产区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炭疽病优势种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的16个地理种群168个菌株为供试材料,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16个地理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B)为98.9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8,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s)为0.43,遗传相似度(I)平均为0.834,遗传距离(D)平均为0.183,表明山茶炭疽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且异质性较强,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相关性。湖北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和广西5个省级种群总基因多样度(Ht)为0.274 8,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17 4,基因流(Nm)为0.466 4,表明山茶炭疽菌5个省级种群虽然被分化,但是不存在基因流动现象(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ISSR 遗传多样性 种群遗传结构 油茶产区
下载PDF
南丹县油茶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8
作者 陈林强 吴国文 +3 位作者 陈梦秋 张幸 夏莹莹 谭桂菲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为了解南丹县油茶产地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的分布和富集特征,以云水谷高山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区油茶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与分析土壤和油茶植株中的铅(Pb)、铬(Cr)、砷(As)、汞(Hg)和镉(Cd)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为Cr(50.7... 为了解南丹县油茶产地土壤和植株中重金属的分布和富集特征,以云水谷高山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区油茶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与分析土壤和油茶植株中的铅(Pb)、铬(Cr)、砷(As)、汞(Hg)和镉(Cd)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为Cr(50.78 mg/kg)>Pb(14.29 mg/kg)>As(5.45 mg/kg)>Cd(0.39 mg/kg)>Hg(0.15 mg/kg);Cr、Pb、As和Hg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Cd的平均污染指数为1.30,属于轻度污染;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97,处于警戒级。不同重金属在油茶叶片、枝条和果实中的含量不同;Cr在叶片中含量较高;Pb、Cd、As和Hg均在枝条中含量较高;5种重金属在果实中均未被检出或含量较低。枝条对Cd的吸收能力强;叶片对Cd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叶片和枝条对Pb、As和Hg均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对Cr的吸收能力均较低;果实对5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土壤 植株 重金属 富集系数
下载PDF
鲜油茶果快速制油工艺研究
9
作者 杨友志 陈劲松 +2 位作者 吴丹 杜冰颜 周魁香 《中国油脂》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为提高油茶果的制油效率,对传统油茶果制油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先整果压破果壳再鼓风加热进行干燥达到蒲、壳与仁分离,得到的油茶籽仁经破碎烘干后进行压榨制油,经冷冻过滤得到成品油。对油茶籽仁烘干工艺条件和压榨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 为提高油茶果的制油效率,对传统油茶果制油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先整果压破果壳再鼓风加热进行干燥达到蒲、壳与仁分离,得到的油茶籽仁经破碎烘干后进行压榨制油,经冷冻过滤得到成品油。对油茶籽仁烘干工艺条件和压榨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常温过滤为对照,对成品油的品质进行测定并考察了其在45℃储存18个月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油茶果干燥采用先压破果壳再鼓风加热可节约爆蒲(果壳炸开)时间0.5 h;油茶籽仁最佳烘干条件为烘干温度140℃,油茶籽仁颗粒直径6~8 mm,采用鼓风干燥;油茶籽仁含水率和油茶籽壳添加量对出油率有明显的影响,在添加30%油茶籽壳条件下,当含水率为3%时,出油率最高;油茶籽原油采用冷冻过滤得到的成品油的酸值(KOH)、过氧化值和苯并芘含量分别为0.6 mg/g、0.2 g/100 g和3μg/kg,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且储存稳定性优于常温过滤。该工艺节约了油茶果制油时间,提高了出油率和成品油的储存稳定性,可实现油茶籽油的快速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油茶 快速干燥 出油率 储存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王志贤 赵洲桥 +5 位作者 孙乐 张海龙 齐玉堂 张维农 汪有军 杨波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以新鲜油茶籽为原料,对比研究了自然晾晒、快速烘干和慢速烘干三种处理方式对油茶籽品质(脂肪含量、蛋白含量等)和油茶籽油品质(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甾醇、生育酚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慢速烘干处理油茶籽含油率(33.3%)和油茶... 以新鲜油茶籽为原料,对比研究了自然晾晒、快速烘干和慢速烘干三种处理方式对油茶籽品质(脂肪含量、蛋白含量等)和油茶籽油品质(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甾醇、生育酚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慢速烘干处理油茶籽含油率(33.3%)和油茶籽油得率(22.4%)最高,自然晾晒处理的油茶籽油酸价(0.56 mg KOH/g)最小、总生育酚含量最高(215.22 mg/kg),快速烘干处理的油茶籽油总甾醇含量(420.88 mg/100 g)最高,上述结果为油茶籽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自然晾晒 快速烘干 慢速烘干 油茶籽油
下载PDF
在油茶育苗中适合机械化嫁接的固定物选择
11
作者 吴晓峰 张丽平 +7 位作者 张卫国 李芝茹 羿宏雷 李全罡 马玲 韩立志 张北航 周建波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2期47-49,55,共4页
油茶芽苗嫁接苗已经成为油茶良种苗的主要来源,从使用固定夹持物的油茶苗木成活率、经济性和易于机械化生产的角度论述夹持固定物的选择,采用EVA材质苗夹的两种嫁接方式成活率都大于采用传统铝箔和硅胶苗夹嫁接成活率,考虑到设计难度和... 油茶芽苗嫁接苗已经成为油茶良种苗的主要来源,从使用固定夹持物的油茶苗木成活率、经济性和易于机械化生产的角度论述夹持固定物的选择,采用EVA材质苗夹的两种嫁接方式成活率都大于采用传统铝箔和硅胶苗夹嫁接成活率,考虑到设计难度和外购件及制造成本,选取第一种结合形式对于加工制造嫁接设备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并且使得设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油茶嫁接 苗夹 固定物选择
下载PDF
油茶织蛾幼虫生态学特性及其发生测报研究
12
作者 陈元生 黄建林 +1 位作者 罗致迪 潘友粮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油茶织蛾(Casmara patrona)是油茶上的重要枝干害虫,油茶织蛾的危害发生与生态因子关系密切,掌握该害虫蛀食危害的生态学特性及其测报模型,可为害虫监测预警及生态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017—2022年这6年对江西主要... 【目的】油茶织蛾(Casmara patrona)是油茶上的重要枝干害虫,油茶织蛾的危害发生与生态因子关系密切,掌握该害虫蛀食危害的生态学特性及其测报模型,可为害虫监测预警及生态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017—2022年这6年对江西主要油茶基地油茶织蛾幼虫蛀食危害情况的系统调查,运用“步进”法逐步回归分析,分析油茶林林分、气象、食物等三个方面的17个生态因子对油茶织蛾幼虫的发生程度(发生量)的影响。【结果】林分郁闭度x_(9)、坡向x_(6)、密度x_(10)、植被覆盖度x_(11)、林缘林内x_(8)、树龄x_(1)等6个因子是影响油茶林有虫株率的主要林分因子,而主林层郁闭度、坡向则是2个关键林分因子,应用回归模型(y=58.468–14.223x_(9)–49.637x_(6)–0.024x_(10)+0.124x_(11)–4.340x_(8)+0.066x_(1))可对油茶织蛾幼虫危害的发生程度进行预测。在其他因子具备的条件下,4月和5月的平均温度是2个关键气象因子,最佳预测模型为y=3.262x_(41)+0.524x_(51)–50.137,经检验,该模型预报准确率达97.05%,说明该模型是可靠的。生物因素(食物)也是影响油茶织蛾发生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油茶品种,油茶织蛾幼虫发生危害程度(有虫株率)存在显著差异,在11个江西油茶主栽品种中,抗虫性较强的是长林180号,受害较重的是长林166号和长林27号。【结论】主林层郁闭度、坡向、4月平均气温、5月平均气温是影响油茶织蛾有虫株率的关键因子,构建的预测预报模型可对油茶织蛾幼虫危害的发生程度进行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织蛾 林分因子 生物因子 气象因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温州地区赣无油茶含油率及脂肪酸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13
作者 梁文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45-548,共4页
随着康养产业的发展,茶油作为符合健康标准的食用油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温州地区引种的赣林系列油茶品种赣无1、赣无2的成熟期含油率及脂肪酸成分变化,研究测定6个不同时间点油茶的鲜果重、出干籽率以及茶籽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等... 随着康养产业的发展,茶油作为符合健康标准的食用油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温州地区引种的赣林系列油茶品种赣无1、赣无2的成熟期含油率及脂肪酸成分变化,研究测定6个不同时间点油茶的鲜果重、出干籽率以及茶籽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等指标。结果显示,赣无1、赣无2油茶鲜果重随着时间的延迟呈降低趋势,而出干籽率则呈上升趋势。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步降低,而淀粉含量则逐步升高,脂肪酸含量则先逐步上升,随后基本稳定。2个品种的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4.49和4.51 g·kg^(-1),均达到了良种标准。茶油脂肪酸中硬脂酸、油酸含量随着时间的延迟逐步升高,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则随着时间的延迟逐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含油率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油茶低产低效的问题与对策
14
作者 蒋桂雄 《广西林业》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近年来,广西通过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和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油茶种植面积和茶籽、茶油产量均不断快速增加,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和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反映油... 近年来,广西通过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和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油茶种植面积和茶籽、茶油产量均不断快速增加,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和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反映油茶种植低产低效、茶果价跌、茶油难卖的声音也有不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低产低效 油茶种植 油茶产业 茶油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祁阳市有机油茶种植技术
15
作者 李良国 张永红 刘丽辉 《湖南农业》 2024年第3期10-10,共1页
油茶是祁阳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全市现有油茶林60余万亩,丰产林基地30余万亩,大小茶油加工厂300多个,年产茶油10000余吨,是中国油茶之乡。近几年来,祁阳市全面推行有机油茶标准化生产技术,助.推产业振兴、农业增效、茶农增收。现将祁阳... 油茶是祁阳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全市现有油茶林60余万亩,丰产林基地30余万亩,大小茶油加工厂300多个,年产茶油10000余吨,是中国油茶之乡。近几年来,祁阳市全面推行有机油茶标准化生产技术,助.推产业振兴、农业增效、茶农增收。现将祁阳市有机油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传统优势产业 油茶 油茶种植 标准化生产技术 祁阳 农业增效 茶油
下载PDF
油茶产业抓什么、怎么抓
16
《广西林业》 2024年第3期1-2,共2页
2023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全面深入实施,油茶生产实现首年“开门红”。
关键词 油茶生产 油茶产业 开门红 深入实施 共同努力
下载PDF
油茶种植技术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研究
17
作者 文建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0009-0012,共4页
近年来,油茶种植业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对油茶种植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进行探讨。首先,对油茶的生长环境和适宜种植条件进行分析,包括土壤要求、气候条件、光照要求等;其次,调查油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情况,并分析其经济效益和市场前... 近年来,油茶种植业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对油茶种植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进行探讨。首先,对油茶的生长环境和适宜种植条件进行分析,包括土壤要求、气候条件、光照要求等;其次,调查油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情况,并分析其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结果显示,油茶种植业在我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后,对油茶种植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种植 油茶作物 发展前景 研究
下载PDF
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提质增效技术要点
18
作者 黄腾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3期8-10,共3页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提质增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重视,对于传统油茶种植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油茶林产量和效益,实现油茶低产...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提质增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重视,对于传统油茶种植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油茶林产量和效益,实现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和提质增效。本文将探讨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提质增效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低效林改造 油茶 油茶种植 提质增效 环境和资源 更高要求 要点
下载PDF
黔东南州油茶种植及加工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19
作者 孙厚静 王杰 +1 位作者 李琳琪 谌金吾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1期148-150,共3页
油茶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作物之一,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高级食用植物油,黔东南州油茶种植历史悠久,2009年列入中国油茶适栽区。本文主要从黔东南州油茶种植历史、油茶品种及种质资源库建设情况、油茶产业模式及分布、油茶种... 油茶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作物之一,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高级食用植物油,黔东南州油茶种植历史悠久,2009年列入中国油茶适栽区。本文主要从黔东南州油茶种植历史、油茶品种及种质资源库建设情况、油茶产业模式及分布、油茶种植品种现状、油茶产品加工现状等方面进行黔东南州油茶种植及加工产业现状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州 油茶种植 油茶加工
下载PDF
江西不同生境五个长林系列油茶生长和产量的相关分析
20
作者 程离 闫梦 +5 位作者 任志华 曹冰 刘会云 刘娟 张文元 胡冬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目的】旨在明确5个长林系列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与区域生境之间的关系,为江西省不同地区选择种植油茶品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江西东、南、西、北、中5个区域共设置了13个固定监测样地,测定并分析5个长林系列油茶在不... 【目的】旨在明确5个长林系列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与区域生境之间的关系,为江西省不同地区选择种植油茶品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江西东、南、西、北、中5个区域共设置了13个固定监测样地,测定并分析5个长林系列油茶在不同区域的树体生长性状、果实形态特征、果实产量、果实经济性状等指标;计算各参试性状的重复力和变异系数,并对参试性状与生境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个长林品种参试性状在不同区域差异显著,株高、冠幅等生长性状整体表现为在江西南部较为迅速。长林3、长林4和长林40的果实形状区域特征差异不显著,长林18生长较差,果形指数小于1,显著低于其他4个品种。果实经济性状总体表现为江西西部比北部、东部更好,其中长林53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单果体积、鲜出籽率、单株产量、单位投影面积产量均表现较好。参试性状的重复力较高,均大于0.6。单位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变异系数波动范围较大(29.52%~66.06%),种仁含油率变异系数波动范围较小(8.76%~12.78%)。参试性状与年均降水和土壤PH的相关性不显著,与经度,纬度、海拔、年均温度等存在一定相关性,表现为株高和冠幅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和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地径和经度呈显著正相关;干出籽率与经度和纬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江西5个长林系列油茶从南到北树体逐渐高大,产量逐渐增加,但果实经济指标逐渐变差。长林53、长林3单株产量和单位投影面积产量较高,是丰产型树种可在全省推广,长林18可在赣东、赣西两个区域作为配栽品种少量种植。该研究为江西省不同地区选择种植油茶品种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生境 产量 经济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