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7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门林场247亩油茶林 四年初产每亩鲜果超千斤
1
《广西林业》 2024年第3期8-8,共1页
在广西国有东门林场华侨分场20林班,有一片总面积247亩的油茶林,种植株行距2.5米×3米,亩株数88株,块状混交造林。其中,2019年5月定植油茶30亩,品种为“岑软2号”“岑软3号”,苗龄为2年生嫁接苗。2019年10月定植油茶217亩,品种为香... 在广西国有东门林场华侨分场20林班,有一片总面积247亩的油茶林,种植株行距2.5米×3米,亩株数88株,块状混交造林。其中,2019年5月定植油茶30亩,品种为“岑软2号”“岑软3号”,苗龄为2年生嫁接苗。2019年10月定植油茶217亩,品种为香花油茶1504、1609等7个无性系,苗龄为2年生扦插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林 东门 扦插苗
下载PDF
油茶林立式螺旋松土除草机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许静 刘宝伟 +2 位作者 陈平录 王俊南 刘木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9-87,共9页
为实现低矮密集型油茶林松土、除草、除灌一体化作业,解决油茶林土壤板结、草灌杂生等问题,设计了立式螺旋松土除草机。通过对油茶林常见杂草、杂灌根系的物理力学特性分析,结合刀具运动分析,设计了立式螺旋耕刀。采用Hertz-Mindlin bon... 为实现低矮密集型油茶林松土、除草、除灌一体化作业,解决油茶林土壤板结、草灌杂生等问题,设计了立式螺旋松土除草机。通过对油茶林常见杂草、杂灌根系的物理力学特性分析,结合刀具运动分析,设计了立式螺旋耕刀。采用Hertz-Mindlin bonding接触模型建立了根土复合体模型,以降低功耗为目标对刀具参数进行了仿真优化,分析其对根土复合体的扰动情况,并试制样件进行了土槽试验,检验耕作效果,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立式螺旋耕刀对根土复合体的扰动率可达到91.41%,切削土壤时最大功耗为0.16 kW;切削根土复合体时最大功耗为0.77 kW。土槽试验表明:耕刀的耕深稳定性系数为92.34%,碎土率95.00%,除根率95.30%;螺旋耕刀在切削土壤时,实际测得最大转矩为7.93 N·m,比仿真值低6.57%;切削根土复合体时,实际测得最大转矩为34.84 N·m,比仿真值低4.91%,两者比较接近,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设计的立式螺旋松土除草机满足丘陵山地油茶林松土、除草、除灌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林 松土 立式螺旋耕刀 离散元 根土复合体
下载PDF
南方丘陵区降雨同位素组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以长沙油茶林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岳伶俐 陈永忠 +3 位作者 夏雄 刘栋 王湘南 吴友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4-233,共10页
为深入探究南方丘陵区油茶林地降雨同位素变化规律,揭示该森林系统水循环对水汽来源和气候的响应机理,利用向后轨迹模型(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rgrated trajectory,HYSPLIT)对油茶林地不同水汽轨迹进行聚类分析,采用... 为深入探究南方丘陵区油茶林地降雨同位素变化规律,揭示该森林系统水循环对水汽来源和气候的响应机理,利用向后轨迹模型(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rgrated trajectory,HYSPLIT)对油茶林地不同水汽轨迹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偏相关分析综合评估降雨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地降雨季风期(5—9月)水汽来源主要是印度洋(14%)和西太平洋(37%)输送的暖湿气团,非季风期水汽来源中75%以上来自局部蒸发水汽和南下冷空气;同位素组成表现出季风期贫乏,非季风期富集,呈现出“V”形的季节性变化规律。2019年林地降水线δD=8.3δ18O+13.5(R2=0.99),反映了林地的较低蒸发水平和湿润气候条件,林地降雨同位素存在显著的降雨量效应、风速效应和湿度效应,降雨量效应远远大于温度效应,湿度效应对于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以上结果为长沙油茶林地的水循环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有利于指导地区水资源科学调控,促进林业生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同位素 水汽来源 环境同位素效应 HYSPLIT 油茶林
下载PDF
基于密度调控的低产油茶林更新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英俊 邱伟清 +3 位作者 张晓勉 缪国俊 潘军 陈斌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31-33,50,共4页
本研究以遂昌县低产油茶林为更新改造对象,通过不同间伐强度调节林分密度,并对伐后油茶林进行补植。结果表明,采用30%间伐强度进行低产油茶林改造,更新第2年单位产量已经超过间伐前,3年平均产量增加82.3%;不同间伐强度下补植,苗木前期... 本研究以遂昌县低产油茶林为更新改造对象,通过不同间伐强度调节林分密度,并对伐后油茶林进行补植。结果表明,采用30%间伐强度进行低产油茶林改造,更新第2年单位产量已经超过间伐前,3年平均产量增加82.3%;不同间伐强度下补植,苗木前期生长差异不显著。此研究旨在为低产油茶林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油茶林 密度控制 更新改造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肥料处理对油茶林生长发育及油茶产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建勇 张峰玲 唐崇袍 《绿色科技》 2023年第9期130-133,共4页
为分析不同肥料处理下油茶林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油茶产量的变化。在2020~2022年,于青田县某油茶生产基地开展了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不施肥)和试验Ⅰ组(施用复合肥)、试验Ⅱ组(施用复合肥+微生物有机菌肥),对比了三个处理油茶... 为分析不同肥料处理下油茶林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油茶产量的变化。在2020~2022年,于青田县某油茶生产基地开展了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不施肥)和试验Ⅰ组(施用复合肥)、试验Ⅱ组(施用复合肥+微生物有机菌肥),对比了三个处理油茶林生长发育状况、油茶产量。结果表明:试验Ⅱ组叶片、枝干、根系、全株生物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年平均树高、冠幅增长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单株平均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鲜果含油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干出仁率、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指出了施用复合肥+微生物有机菌肥不仅对油茶林生长发育产生促进作用,还能有效提高油茶产量和鲜果含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处理 油茶林 生长发育 复合肥 微生物有机菌肥
下载PDF
油茶林低产成因及丰产改造技术措施解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卢建 王君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期41-43,共3页
油茶林不仅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资源,而且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油茶林的管理,引进先进的油茶种植技术,是保证油茶产业发展的根本性要求,也是维护油茶林生态效益的基本前提。目前,全国各地油... 油茶林不仅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资源,而且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油茶林的管理,引进先进的油茶种植技术,是保证油茶产业发展的根本性要求,也是维护油茶林生态效益的基本前提。目前,全国各地油茶林种植中最常见的问题——低产,主要是由管理粗放、林木老化、品种混杂、缺乏优质种、造林规划不当等原因造成。基于此,通过提出针对性的丰产改造技术、实施精细化管理、引用高接换冠技术,从而提升油茶林种植效益,促进我国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林 低产成因 丰产改造技术
下载PDF
新植油茶林的培育和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利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23年第3期38-40,共3页
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农业经济收益,改变了农业生产结构。为了深度挖掘油茶的潜力,需要关注经济市场发生的变化,对新植油茶林培育进行深入研究,提升油茶品质与产量,达到乡村振兴目标。在实践发展角度来看,油茶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只... 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了农业经济收益,改变了农业生产结构。为了深度挖掘油茶的潜力,需要关注经济市场发生的变化,对新植油茶林培育进行深入研究,提升油茶品质与产量,达到乡村振兴目标。在实践发展角度来看,油茶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只有提升油茶种植面积,发挥出新植油茶培育的优势,才能满足新阶段发展要求。在新植油茶培育过程中,可以提升茶皂素的产量,并且生产高质量蛋白饲料,从中可以看出新植油茶培育的经济价值。油茶属于天然植物类型,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在油茶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完成低产油茶林改造,提升山区林业经济收入,为农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林 蛋白饲料 油茶种植 农业生产结构 品质与产量 油茶产业 农业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油茶林低产成因及丰产改造技术措施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罗艳黎 《河北农机》 2023年第5期136-138,共3页
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农作物众多。油茶林作为木本油料树种,生长于南方地区。油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该树种栽种根本目的使提高经济效益。油茶林的产量丰富,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就目前油茶产业的发展需求来看,... 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农作物众多。油茶林作为木本油料树种,生长于南方地区。油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该树种栽种根本目的使提高经济效益。油茶林的产量丰富,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就目前油茶产业的发展需求来看,积极引进先进油茶种植技术,加强对油茶林管理的重视,是促进油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油茶林种植依然存在些许问题,导致油茶林产量偏低,不利于油茶林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总结油茶林的功能价值。其次,分析油茶林低产的原因。最后,研究油茶林丰产改造技术的措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林 低产 丰产改造技术
下载PDF
广西油茶林低产原因及其改造管理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覃桂玲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4期119-120,共2页
近年来,在各级林业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广西林业科技工作者对油茶低产低效林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技术改造实践,摸索出一套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措施,为广西油茶生产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油茶林 低产原因 改造管理技术
下载PDF
武陵山区永顺人工油茶林传统生态知识探析
10
作者 侯有德 《古今农业》 2023年第3期106-112,57,共8页
中国南方各民族在驯化和利用油茶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试错求对和积淀形成了人工油茶林的生物物种、生态功能、人林共生的传统生态知识。人工油茶林传统生态知识是文化与特定物种兼容互惠、协同演化的结果,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直... 中国南方各民族在驯化和利用油茶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试错求对和积淀形成了人工油茶林的生物物种、生态功能、人林共生的传统生态知识。人工油茶林传统生态知识是文化与特定物种兼容互惠、协同演化的结果,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 永顺 人工油茶林 传统生态知识
下载PDF
将千亩油茶林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访酉阳县毛盖岭油茶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鹤
11
作者 刘早生 张向辉 冉酉琼 《农家科技》 2023年第10期21-23,共3页
施肥、除草、修剪枝叶……在重庆市酉阳县万木镇万木村毛盖岭的千亩油茶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在油茶园里劳作,一片片油茶林沿着丘陵起伏,满眼翠绿,茶果长势喜人,他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这一片都是公司的承包地,油茶种植面积有1200亩,周... 施肥、除草、修剪枝叶……在重庆市酉阳县万木镇万木村毛盖岭的千亩油茶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在油茶园里劳作,一片片油茶林沿着丘陵起伏,满眼翠绿,茶果长势喜人,他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这一片都是公司的承包地,油茶种植面积有1200亩,周围200多户村民被我们带动,签订协议,也种起了油茶树。”酉阳县毛盖岭油茶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鹤高兴地说。谁能想到,眼前这片郁郁葱葱的油茶林,五六年前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油茶林 油茶种植 绿色银行 酉阳县 干劲十足 油茶 承包地
下载PDF
油茶林立体复合经营技术初探
12
作者 王芳 《农村实用技术》 2023年第4期98-99,共2页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由于其可榨油、可调药、可制蜡、可为肥、可储蜜等效用,致使油茶具有超高的经济价值、食用价值与环境价值。因此,为进一步深化油茶林立体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本文将立足油茶...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由于其可榨油、可调药、可制蜡、可为肥、可储蜜等效用,致使油茶具有超高的经济价值、食用价值与环境价值。因此,为进一步深化油茶林立体复合经营技术应用,本文将立足油茶林立体复合经营技术优势,阐述油茶林立体复合经营模式及油茶林立体复合经营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林 立体复合经营 技术
下载PDF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特征 被引量:21
13
作者 郭春兰 张露 +3 位作者 雷蕾 吴南生 胡冬南 郭晓燕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47-1654,共8页
基于对江西不同林龄油茶(Camelliaoleifera)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测定,探讨了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养分、酶活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层逐渐加深,油茶林土壤养分含量逐渐下降,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 基于对江西不同林龄油茶(Camelliaoleifera)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测定,探讨了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养分、酶活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层逐渐加深,油茶林土壤养分含量逐渐下降,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夏季高于秋季。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呈规律性变化,0~20cm土层,6种林龄的油茶林和无林地对照中,夏季有机质含量50(年)龄油茶林(G-50yr)最高,为3.89%;秋季有机质含量10(年)龄油茶林(D-10yr)最高,为2.25%;夏、秋季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以50(年)龄油茶林(G-50yr)最高,分别为2.12和1.61mL·g-1。夏季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均以6(年)龄油茶林(C-6yr)最高,分别为2.45U·g-1和3.43mL·g-1。20~40cm土层,6种林龄的油茶林和对照林分中,夏、秋季有机质含量均以50(年)龄油茶林(G-50yr)最高,分别为1.97%和1.31%,夏、秋季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以50(年)龄油茶林(G-50yr)最高,分别为1.50和0.95mL·g-1,秋季过氧化物酶活和蔗糖酶活性均以C-6yr最高,分别为2.22U·g-1和1.33mL·g-1。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林龄油茶林各土层上土壤养分因子与土壤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蔗糖酶可作为评价土壤质量及肥力较好的生物学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因子 土壤酶活性 油茶林
下载PDF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13
14
作者 凡国华 刘超 +5 位作者 李洋 董艳杰 葛波 李嘉欣 宋金科 庄家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2,共5页
以湖南省邵阳县5、12、30、70、100年生林龄的油茶林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分析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质量分数及pH值、密度、含水率等理化性质变化规律。不同... 以湖南省邵阳县5、12、30、70、100年生林龄的油茶林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分析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质量分数及pH值、密度、含水率等理化性质变化规律。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的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林龄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含水率随林龄的增加先增加再降低,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pH值随林龄增加而逐渐降低;除全钾质量分数外,表层土壤养分均高于深层土壤。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随林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全氮质量分数随林龄的增加先降低再增加再逐渐降低,全磷质量分数呈M型趋势变化,全钾质量分数整体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随林龄的增加呈现先逐渐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趋势。油茶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林龄关系密切,不同林龄的油茶林土壤肥力指标存在很大差异,可依据林龄对油茶林进行种植、管理和进一步抚育,本研究能够为低效油茶林改造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林 低效改造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海南主要油茶林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冬明 谢良商 +3 位作者 张文 郑道君 潘孝忠 曾建华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5,共7页
为给海南省油茶主要种植区土壤养分科学管理提供依据,选择临高、文昌、屯昌、琼中、五指山等8市县的主要野生油茶园采集表层土壤(0-40cm),调查海南省主要野生油茶园土壤养分状况。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全氮、全磷、有效磷... 为给海南省油茶主要种植区土壤养分科学管理提供依据,选择临高、文昌、屯昌、琼中、五指山等8市县的主要野生油茶园采集表层土壤(0-40cm),调查海南省主要野生油茶园土壤养分状况。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和有效锌等12项指标,参照土壤肥力丰缺指标评价了各调查点的肥力水平。结果表明:海南省主要野生油茶园土壤pH值普遍偏低,集中分布于4.15-4.94范围内;土壤中的氮素和微量元素均较为丰富;磷、钾处于缺乏状态,钙和镁则处于极度缺乏状态。琼海的中原、屯昌的坡心和五指山的南圣镇土壤肥力水平相对较高,澄迈的中兴和临高的南宝镇土壤肥力水平相对较低,建议重视钙镁肥的应用,改善土壤养分结构,提高产量和茶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 调查 评价 油茶林
下载PDF
油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红娟 刘君昂 +2 位作者 郭亮 周建宏 潘华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1,共5页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分析了油荼林健康的内涵,按照科学性、系统整体性,可行性及易操作性等原则进行指标选择,提出了一套油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并以此划分了影响油茶林健康状况的强、中、弱三...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分析了油荼林健康的内涵,按照科学性、系统整体性,可行性及易操作性等原则进行指标选择,提出了一套油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并以此划分了影响油茶林健康状况的强、中、弱三类因子。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以社会经济指标影响最大,约占63.70%;三级指标中单位面积产油量(0.229 2)、单位面积产果量(0.117 7)和投入产出比(0.164 2)所占的权重最大,营林措施(0.104 8)次之,占总和的61.59%;而三级指标中其它21项指标的单项权重值均小于0.1,它们属于弱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林 健康 指标体系 AHP法
下载PDF
雨季红壤坡地油茶林土壤水势变化特征及耗水规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田日昌 陈洪松 王克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4,共6页
利用野外定位观测数据,研究了雨季红壤坡地油茶林土壤水势变化特征及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势及其变异系数均为坡上大于坡下,坡上深度50cm、坡下深度40cm以上土层显著受到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双重影响,坡上、坡下深度90cm附近土壤... 利用野外定位观测数据,研究了雨季红壤坡地油茶林土壤水势变化特征及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势及其变异系数均为坡上大于坡下,坡上深度50cm、坡下深度40cm以上土层显著受到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双重影响,坡上、坡下深度90cm附近土壤水势变化大于相邻层次。土壤物理性质、根系分布对土壤水势影响显著,深度40、90cm分别为黏土层向砾石层、砾石层向网纹层的转变,水分容易积聚,根系易于向此靠近;吸水根(根直径<1mm)根干重与土层深度呈显著指数型相关,且在深度90cm处所占比例最大,达46.95%;吸水根干重所占比例与深层(70—110cm)土壤水势变化量呈明显正相关。通过零通量面分析,雨季持续干旱时段深层水分整体向上蒸发,但深度90cm处水势变化最大,证实土层深度90cm附近为雨季油茶林主要耗水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油茶林 土壤水势 根系 耗水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油茶林产果量及土壤地力可持续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家法 陈隆升 +1 位作者 涂佳 高定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65,共7页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需要大量土壤养分满足其果实的需要。为了明确中亚热带第四纪红壤地区长期施肥对油茶林地力和产果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南衡阳市常宁县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油茶专用肥,化肥和对照3个处理,采用...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需要大量土壤养分满足其果实的需要。为了明确中亚热带第四纪红壤地区长期施肥对油茶林地力和产果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南衡阳市常宁县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油茶专用肥,化肥和对照3个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排列,重复3次,分析了油茶林产果以来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林产果量及基础地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能显著提高油茶林的产果量,且专用肥的使用对油茶产果量影响最为显著。到造林第10年,施用专用肥油茶果产量为9765.4 kg/hm2,较化肥和CK分别提高了393.79%和637.01%。(2)施用专用肥和施用化肥的油茶林土壤地力贡献率均下降显著(p<0.01),而土壤肥料贡献力变化不显著。施用专用肥油茶林土壤地力贡献率在55%~65%之间,而施用化肥的油茶林土壤地力贡献率在30%~42%之间。(3)油茶人工林不同施肥处理产果以来肥料稳定性(p<0.01)及可持续性差异显著(p<0.01),专用肥相对于化肥和CK更有利于油茶果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4)施用专用肥比施用化肥对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提高更为显著。综上所述,施肥能有效提高油茶产果量,且施用专用肥的效果明显优于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林 不同施肥 基础地力贡献率 肥料贡献率
下载PDF
红壤坡地油茶林及自然恢复植被下土壤水势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孟薇 陈洪松 +2 位作者 王克林 张伟 王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95,132,共7页
利用野外定位观测数据,研究了红壤坡地油茶林及其自然恢复植被下土壤水势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势及其变异系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旱季土壤水势低于雨季;再分布过程中土壤水势动态变化主要受降雨量影响,油茶林30~1... 利用野外定位观测数据,研究了红壤坡地油茶林及其自然恢复植被下土壤水势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势及其变异系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旱季土壤水势低于雨季;再分布过程中土壤水势动态变化主要受降雨量影响,油茶林30~110cm土壤水势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大于同深度恢复区;随着裸地自然恢复成草丛,恢复区土壤水势变化强度较大的层次从0~10,0~20,0~30cm逐渐加深;降雨人渗及再分布过程中零通量面从表层至深层经历了发散与聚合型相互转换的循环过程,表明了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的上下交替运移规律;油茶林具有比恢复区复杂的零通量面类型及发生与迁移转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油茶林 自然恢复 土壤水势 时空变化 零通量面
下载PDF
油茶林施肥效应研究概述 被引量:16
20
作者 俞元春 白玉杰 +4 位作者 俞小鹏 周垂帆 雷小林 龚春 徐林初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分布广泛,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油茶林的经营管理,不断地由粗放经营向高效经营管理转变,施肥作为油茶重要的管理措施,对油茶有明显的增产、增益效果。综述分析了油茶林施肥对油茶生长指标、...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分布广泛,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油茶林的经营管理,不断地由粗放经营向高效经营管理转变,施肥作为油茶重要的管理措施,对油茶有明显的增产、增益效果。综述分析了油茶林施肥对油茶生长指标、经济性状、生理特性以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总结油茶施肥方法,并探讨今后研究的方向,为油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林 施肥效应 施肥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