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选育 被引量:24
1
作者 杜德志 李秀萍 +4 位作者 余青兰 付忠 王瑞生 安风云 王宁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优质早熟甘蓝型品种与特早熟白菜型油菜品种门源小油菜进行甘白种间杂交的方法,创造出了一批优质特早熟甘蓝型遗传资源,用这些资源作为亲本转育出了3个优质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1个恢复系,在这些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置的杂种中E14... 采用优质早熟甘蓝型品种与特早熟白菜型油菜品种门源小油菜进行甘白种间杂交的方法,创造出了一批优质特早熟甘蓝型遗传资源,用这些资源作为亲本转育出了3个优质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1个恢复系,在这些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置的杂种中E144表现最突出,它不仅能在海拔2800~3000m的白菜型产区正常成熟,而且芥酸含量小于1%、硫甙含量小于30μmol/g,产量比白菜型油菜主栽品种青油241高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早熟 双低 甘蓝型油菜杂交种
下载PDF
一种快速的油菜杂交种纯度SSR鉴定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同华 曲亮 李莓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5-249,共5页
SSR标记技术是农作物品种纯度鉴定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介绍了一种适合油菜杂交种纯度鉴定的快速SSR检测方法,检测时间比目前常规的SSR检测缩短5h,且操作过程不需要研磨、离心沉淀、冷冻、晾干和溶解等操作,每人每天可完成480个单株的... SSR标记技术是农作物品种纯度鉴定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介绍了一种适合油菜杂交种纯度鉴定的快速SSR检测方法,检测时间比目前常规的SSR检测缩短5h,且操作过程不需要研磨、离心沉淀、冷冻、晾干和溶解等操作,每人每天可完成480个单株的检测。将该方法用于2个油菜杂交品种制种样品的纯度检测,并与醇溶蛋白电泳和田间种植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醇溶蛋白电泳和快速SSR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且极显著相关(r=0.991),田间种植鉴定结果高于上述两种方法,但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该检测方法可以为油菜杂交种纯度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杂交种 SSR 纯度鉴定
下载PDF
油菜杂交种单株产量与相关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建国 袁本威 +1 位作者 刘冬梅 舒志明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1期9-11,共3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 ,对 16个油菜杂交种的 10个相关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 :油菜杂交种单株产量与相关因素的关联度大小顺序单株角果数 R2>株高 R6>主序长度 R7>角粒数 R4 >角果长度 R9>...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 ,对 16个油菜杂交种的 10个相关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 :油菜杂交种单株产量与相关因素的关联度大小顺序单株角果数 R2>株高 R6>主序长度 R7>角粒数 R4 >角果长度 R9>角果密度 R10 >一次分枝数 R1>主序角果数 R3>千粒重 R5>分枝部位 R8,说明油菜籽粒产量主要取决于单株角果数、株高、主序长度、角粒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杂交种 关联度分析 籽粒产量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定油菜杂交种的纯度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萍 赵兴忠 +3 位作者 陈文杰 曹永红 张新 赵小光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7年第5期43-45,共3页
建立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油菜杂交种纯度的方法。考察了样品杯类型、光谱预处理方法和波长范围对近红外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不同样品杯采集近红外光谱所建立的校正模型,其预测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旋转杯明显优于安瓿瓶;采用... 建立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油菜杂交种纯度的方法。考察了样品杯类型、光谱预处理方法和波长范围对近红外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不同样品杯采集近红外光谱所建立的校正模型,其预测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旋转杯明显优于安瓿瓶;采用消除常数偏移量对光谱进行预处理能有效地提取光谱信息,选择5 000~8 000 cm–1波数范围作为建模谱区,其包含的有效信息率最高。在最佳条件下建立油菜杂交种纯度的校正模型,其决定系数(R2)为0.980 0,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08 59。利用该模型对预测集进行测定,预期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07 59,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能,近红外光谱法用于杂交种纯度的鉴定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油菜杂交种 纯度
下载PDF
油菜杂交种与常规种成熟期N素含量和积累分配的差异
5
作者 唐瑶 左青松 +2 位作者 冷锁虎 葛云龙 石剑飞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7-520,共4页
以6个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及其组配的30个杂交种为材料,设置N0(不施氮)和N1(150kg/hm2)两个施肥水平,研究了油菜杂交种与常规种成熟期氮素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1)杂交种各器官的氮素含量均高于其亲本,增施氮肥后差距更明显。(2)杂交种... 以6个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及其组配的30个杂交种为材料,设置N0(不施氮)和N1(150kg/hm2)两个施肥水平,研究了油菜杂交种与常规种成熟期氮素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1)杂交种各器官的氮素含量均高于其亲本,增施氮肥后差距更明显。(2)杂交种氮素积累量在低氮条件下明显高于其亲本,而在高氮条件下与亲本的差距缩小。(3)杂交种成熟期氮素分布在茎秆中的比例明显少于亲本,而分布在籽粒中的比例高于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杂交种 亲本 氮素分配
下载PDF
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2号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柴武高 张其展 +1 位作者 章兴华 吴海燕 《中国种业》 2009年第S1期95-95,共1页
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2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中心育成的优良品种,属春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00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3020)。
关键词 油菜杂交种 高产栽培技术 千粒重 甘蓝型春油菜 双低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花而不实 适应性 平均产量 科学施肥
下载PDF
西藏油菜杂交种引种观察试验初报 被引量:4
7
作者 袁玉婷 《西藏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11-14,共4页
西藏历来是以油菜常规种育种为主。通过本试验的研究,对引进油菜杂交种进行生态适应性和产量性状鉴定,从中筛选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高产优质品种在西藏地区推广应用,填补西藏油菜杂交种种植的空白,以提高西藏油菜单产。
关键词 西藏 油菜杂交种 引种 试验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陇油5号丸粒种子的增产效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涛 《甘肃农业科技》 2003年第7期17-18,共2页
通过在甘肃省天祝县对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陇油 5号丸粒种子增产效应研究的结果表明 ,种子丸粒化处理后较对照裸粒种的成苗率提高 1.15个百分点 ,经济性状较对照有一定改善 ,产量达 2 4 37.5 kg/ hm2 ,较对照增产 11.1% ,并使菌核病的感病... 通过在甘肃省天祝县对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陇油 5号丸粒种子增产效应研究的结果表明 ,种子丸粒化处理后较对照裸粒种的成苗率提高 1.15个百分点 ,经济性状较对照有一定改善 ,产量达 2 4 37.5 kg/ hm2 ,较对照增产 11.1% ,并使菌核病的感病率降低 1.3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油菜杂交种 陇油5号 种子丸粒化 增产效应
下载PDF
F_1不育株对油菜杂交种产量影响程度的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冬肖 王钊 刘玉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32-135,共4页
分析了1993—1995年油菜区域试验中F1不育株对产量的影响及不育度不同的不育株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F1不育株(包括全不育、半不育株)率与杂种产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F1不育株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来自半不育株... 分析了1993—1995年油菜区域试验中F1不育株对产量的影响及不育度不同的不育株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F1不育株(包括全不育、半不育株)率与杂种产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F1不育株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来自半不育株。不同生产年份F1不育株造成的产量降幅趋于一致;不育株率低于13.5%,不足以对产量造成显著(≥10%)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杂交种 F1不育株 产量影响 模型预测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开发团队
10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室专职从事油菜研发人员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博士1人,硕士2人,成员均为从事遗传育种与示范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自1989年起开始杂优利用研究,收集和保存油菜种质资源4000多份,育成了G8...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室专职从事油菜研发人员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博士1人,硕士2人,成员均为从事遗传育种与示范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自1989年起开始杂优利用研究,收集和保存油菜种质资源4000多份,育成了G851A、8A、10A、2402A等一批春油菜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通过杂交组合测配,育成优质、丰产、广适型陇油系列春油菜新品种13个。育成的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5号获得2005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早熟、抗旱、优质丰产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0号获得2014年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研究所 雄性不育系 甘蓝型春油菜 油菜新品种 专业技术人员 油菜杂交种 杂优利用 优质丰产
下载PDF
优质杂交油菜——华杂3号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祖海 唐仁华 付庭栋 《农村百事通》 1996年第5期27-27,共1页
“华杂3号”是华中农业大学新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表现优质、高产、早熟,1995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推广的唯一的优质油菜品种。 一、产量与品质:华杂3号油菜纯度高、恢复率高、稳产高产,... “华杂3号”是华中农业大学新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表现优质、高产、早熟,1995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推广的唯一的优质油菜品种。 一、产量与品质:华杂3号油菜纯度高、恢复率高、稳产高产,一般亩产180公斤左右,湖北省区试平均比中油821增产15%。华杂3号芥酸含量低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杂3号 优质杂交油菜 华中农业大学 油菜杂交种 产量与品质 油菜品种 “双低” 甘蓝型 稳产高产 芥酸含量
下载PDF
优质甘蓝型春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12
作者 唐志华 范秀兰 《中国种业》 2011年第S1期67-68,共2页
油菜杂交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杂交优势的发挥,生产高质量杂交种的杂交油菜是实现高产、稳产的根本保证。1制种田要求及隔离区设置选择海拔2300~2700m,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不易发生自然灾害及人畜危害;2年未种油菜... 油菜杂交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杂交优势的发挥,生产高质量杂交种的杂交油菜是实现高产、稳产的根本保证。1制种田要求及隔离区设置选择海拔2300~2700m,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不易发生自然灾害及人畜危害;2年未种油菜或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集中连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杂交种 十字花科蔬菜 隔离区 根本保证 制种田 直接影响 杂交油菜 高质量 甘蓝型春油菜 磷酸二铵
下载PDF
国审精品油菜品种——秦优七号
13
作者 秦观 《农村百事通》 2005年第19期34-87,共2页
关键词 油菜品种 双低杂交油菜 作物品种审定 油菜杂交种 高产稳产 新疆自治区 品种特点 栽培要点 含油量 推广范围
下载PDF
华中农大油菜团队在基因复等位遗传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14
《蔬菜》 2020年第7期53-53,共1页
5月25日,华中农大油菜团队杨光圣和洪登峰教授课题组在《The Plant Journal》杂志发表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pinning the multiallelic inheritance of MS5 in Brassica napu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一个在油菜杂交种... 5月25日,华中农大油菜团队杨光圣和洪登峰教授课题组在《The Plant Journal》杂志发表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pinning the multiallelic inheritance of MS5 in Brassica napu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一个在油菜杂交种制种中被广泛应用的MS5基因调控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统的复等位遗传机制。细胞核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农大 细胞核雄性不育 油菜杂交种 遗传机制
下载PDF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5卷)总目次
15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烤烟品种 自然科学版 甘蓝型油菜杂交种 封二 核心种质 黄国华 目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