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治融合: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1
作者 胡若晨 朱菊芳 周铭扬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城市社区体育治理困境及其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研究认为城市社区体育治... 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城市社区体育治理困境及其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研究认为城市社区体育治理中面临着多维困境:协商共治的治理理念缺位,治理主体行动认知偏差;主体权责不清与结构失衡,协同治理模式尚未建立;配套保障机制缺失,服务内容治理效能低下。鉴于此,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根植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层实践,借鉴“五治融合”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明晰了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并从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等5个方面梳理了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最终提出了3条实践进路:坚持“以人为本”“党建引领”与“整体智治”理念,创新治理行为;推进社区体育治理机制完善与体育社会组织自治能力提升,实现多主体协同共治;加强法治建设、人才培养与技术应用,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体育 治理现代化 “五治融合”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国家荣誉制度的法治逻辑与价值意蕴
2
作者 李涛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2,共10页
国家荣誉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制度,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荣誉制度是在社会发展历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制度安排,不仅是表达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和激励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法,... 国家荣誉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制度,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荣誉制度是在社会发展历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制度安排,不仅是表达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和激励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法,更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因而国家荣誉制度具有政治性、权威性、规范性、引导性等重要特征。现代社会中的国家荣誉制度是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制度规范体系,其以法治为基础,通过特定的生成逻辑和所体现的价值意蕴实现了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国家认同的建构。推进国家荣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使其更加符合国情和实践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围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部署安排,国家荣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需要坚持宪法精神,以构建国家荣誉制度法律体系为重点,推进国家荣誉的评选、授予、管理的法治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精神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制度 国家荣誉 国家荣誉制度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陕西省自然资源的治理现代化研究
3
作者 陶刚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推进自然资源的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目标的必要路径。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国家制度和执行能力的现代化。为了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现资源... 推进自然资源的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目标的必要路径。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国家制度和执行能力的现代化。为了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管理,必须实现治理现代化。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治理理念;其次需要重构制度体系,全面完成自然资源系统机构改革,构建起自然资源各项工作科学规范、运转高效的制度体系。陕西在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和一定的经验,今后还需要从治理现代化与自然资源管理相统一的内在逻辑、把握好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原则、重点处理好四对关系等三个维度持续深化陕西自然资源的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自然资源管理 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媒体融合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4
作者 龙小农 杨涵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23-27,共5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系统工程,需要分阶段分领域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构成领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背后有显著的国家治理逻辑驱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则内在地嵌有媒体融合逻辑需求。媒体融合实现媒体与社...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系统工程,需要分阶段分领域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构成领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背后有显著的国家治理逻辑驱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则内在地嵌有媒体融合逻辑需求。媒体融合实现媒体与社会和国家同构助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则是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媒体深度融合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逻辑耦合,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进而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合法性认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媒体融合 国家治理现代化 逻辑耦合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党内法规制度效能提升研究
5
作者 马树颜 李惠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党的二十大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作为未来五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新征程上,必须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党内法规制度“作为一种政... 党的二十大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作为未来五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新征程上,必须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党内法规制度“作为一种政党制度”,是由中国共产党权威机关所制定的“专门规章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的一种内部正式规范”,最能体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的制度优势。当前,要把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价值旨归,以政党治理制度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方略,以彰显中国政党制度的国际话语权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内法规制度 治理效能
下载PDF
非正式治理的制度化运作:管区制与乡镇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6
作者 袁明宝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管区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组织设置,在乡镇与村级治理单元之间建构出实体性质的中间结构,具有低成本、非正式性和制度稳定性等特点,成为乡镇政权的延伸。管区设置虽然增加了乡镇内部的“委托—代理”层级,但通过行政体制上的形式化设置和实... 管区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组织设置,在乡镇与村级治理单元之间建构出实体性质的中间结构,具有低成本、非正式性和制度稳定性等特点,成为乡镇政权的延伸。管区设置虽然增加了乡镇内部的“委托—代理”层级,但通过行政体制上的形式化设置和实践中的非正式运作,具有了超越科层体制约束的优势,借助激励动员和组织重构实现了有效治理。管区借助乡镇内部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在不变体制的情况下进行机制创新,实现了非正式治理的制度化运作,匹配了当前乡村社会转型和治理转型的需求,成为当前强国家治理背景下探索乡镇治理现代化的一条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区制 非正式治理 准行政组织 制度化运作 行政发包 乡镇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四个转向”
7
作者 原珂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3,共6页
社区治理现代化是深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面向,更是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在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中,应重点关注四个方面的转向问题:一是提升党建引领质效: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二是推动开放治理:从排... 社区治理现代化是深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面向,更是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在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中,应重点关注四个方面的转向问题:一是提升党建引领质效: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二是推动开放治理:从排他性、封闭性管理制度转向可进入性、开放性治理制度;三是实现社会化运作:从“街居制为主、单位制为辅”彻底转向属地化、社会化的社区制模式;四是迈向高品质社区:从作为市场体系的社区转向作为生活场所的宜居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社区治理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价值、核心议题与战略任务
8
作者 张志勇 史新茹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建设教育强国,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事关教育强国建设,关乎教育公平,影响教育质量。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愿景下,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亟... 建设教育强国,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事关教育强国建设,关乎教育公平,影响教育质量。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愿景下,推进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亟需关注三个核心议题,即推进基础教育公平、释放基础教育活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为加速基础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在树立正确教育政绩观、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推进育人方式转型、加快教育数字化变革、深化考试招生改革、全面依法治教、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重点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治理 教育治理现代化 核心议题 战略任务
下载PDF
我国教材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标准与路径
9
作者 王攀峰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教材治理现代化就是以现代治理理念优化教材管理权力的运作程序,推动我国教材制度从传统管理范式向现代治理范式转变。推进教材治理现代化是实现课程和教材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构建高质量教材体系的制度保障。教材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标... 教材治理现代化就是以现代治理理念优化教材管理权力的运作程序,推动我国教材制度从传统管理范式向现代治理范式转变。推进教材治理现代化是实现课程和教材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构建高质量教材体系的制度保障。教材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标准表现为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注重过程民主化,形成国家主导下多元共治格局,强调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追求效率、公平与质量并重,达到善治目标。当前我国教材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但仍面临着三级教材管理制度下治理主体缺乏协同性、教材治理结构中成熟市场与专业组织发展不足、教材一体化建设中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推进我国教材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主要有:落实国家事权,构筑教材治理的善治格局;分层分类推进,实现教材治理的多元共治;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教材治理的法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治理 教材治理现代化 教材建设 教材制度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宗教事务治理简析
10
作者 许烨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宗教工作定位上提出了宗教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在本质上提出了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在方向上提出了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在方式上提出了坚持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在路径上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宗教工作定位上提出了宗教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在本质上提出了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在方向上提出了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在方式上提出了坚持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在路径上提出了坚持以法治方式推进宗教工作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新境界,丰富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推进宗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宗教事务 中国化 治理
下载PDF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11
作者 郝豫 杨欢欢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4-47,共14页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沿课题,自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提出以来,国家治理现代化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安全是党和国家一切事务开展的基本前提,国家安全教育作为维护国家安...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沿课题,自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提出以来,国家治理现代化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安全是党和国家一切事务开展的基本前提,国家安全教育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固本之举和长久之策,对于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则是从治理现代化的视域出发,以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存在问题为导向,通过文献计量法、问卷调研法和实地访谈法等方法,对河南省10所不同层次的高校展开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研,并辅之以与我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相关的36份政策文本,深度挖掘数据资源,探究我国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提质增效提供借鉴。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存在主管部门—职能部门—高校等缺乏协同合作、国家安全教育资源链接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亟须配备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多元协同育人主体及育人模式、加快推进多部门资源交互共治机制、以立法形式压实国家安全教育责任、加快专业教材编撰和打造精湛的“师资库”等若干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教育 高校 河南省
下载PDF
从“空间的治理”到“治理的空间”:迈向空间正义的城市治理现代化
12
作者 郎晓波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32-42,共11页
空间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空间转向和空间主导为主轴发掘空间的政治价值,并将其上升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意义上的空间生产和空间治理。这既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的拓展,也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治... 空间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空间转向和空间主导为主轴发掘空间的政治价值,并将其上升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意义上的空间生产和空间治理。这既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的拓展,也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治理危机与阶级矛盾的实质。进一步地,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阐释空间和知识、权力关系的基础上,对西方社会资本主导的城市治理提出强烈批评,并指明迈向空间正义的实践路径。空间生产的运行机制和空间正义的价值诉求为当前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启示,有助于推动城市治理从“空间的治理”真正向“治理的空间”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的治理 治理的空间 空间正义 城市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助力县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13
作者 陈前虎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是实现县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顶层设计。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基本单元,通过“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治理,整体推进农用地整治、村庄整治、低效工业用地和城镇低效用地整治。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农用地整治 综合整治 顶层设计 村庄整治 全域 国土空间 低效工业用地
下载PDF
提升江苏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研究
14
作者 张卫 常巧素 刘玢 《江南论坛》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近年来,江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系统谋划、推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江苏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但与新时代新要求相比仍存在短板。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高质量推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 近年来,江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系统谋划、推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江苏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但与新时代新要求相比仍存在短板。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高质量推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智慧社区”建设,探索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新路径;加快基层干部职业化步伐,切实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推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基层 社会治理现代化 江苏
下载PDF
论推进中国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四重逻辑
15
作者 张新平 张乐怡 《社会治理》 2024年第1期108-120,共13页
中国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下,依托市域社会的禀赋结构及其利益、价值与治理的现代化目标价值取向,通过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民等多元主体治理资源,并运用法律法规、自治章程、企业规章等治理规... 中国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下,依托市域社会的禀赋结构及其利益、价值与治理的现代化目标价值取向,通过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民等多元主体治理资源,并运用法律法规、自治章程、企业规章等治理规范,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整体性实施过程。作为社会治理在市域层面的展开,中国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市域社会治理“四化”的过程,其包含“四化”的深层逻辑与内在机理。基于后果主义理论,中国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须在“四化”四重逻辑框架下深入推进。其中,主体的社会化是基础,应提高社会主体参与质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社会化;过程的法治化是保障,应通过良法善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手段的智能化是支撑,应擅于利用技术赋能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路径的专业化是抓手,应通过分权动态联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专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社会化 法治化 智能化 专业化
下载PDF
用好“起承转合” 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16
作者 杨红运 《求知》 2024年第3期46-49,共4页
城市治理不仅关乎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关乎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现代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城市治理不仅关乎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更关乎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现代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我国城市治理的目标与路径,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更新 城市发展规律 城市治理现代化 起承转合 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方式 智慧城市
下载PDF
江苏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立法探索
17
作者 钱宁峰 《唯实》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特别是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特别是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江苏必须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的提出,意味着社会治理范畴实现了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式现代化 立法探索 社会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业化水平 治理范畴 社会化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公安治理现代化论纲
18
作者 赵炜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13,共9页
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到国家安全现代化、公安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治理理论创新的基本逻辑。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主要类型和重点任务构成公安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把握主要矛盾、明确使命任务、推进战略转型、厘清职能定... 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到国家安全现代化、公安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治理理论创新的基本逻辑。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主要类型和重点任务构成公安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把握主要矛盾、明确使命任务、推进战略转型、厘清职能定位、融入基层治理、强化组织实施是公安治理现代化的思想组织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公安治理现代化 思想组织保障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19
作者 王倩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5期163-167,共5页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高校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战场,思想政治教育是主要的开展形式。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对我国目前现代化建设经验的高度总结和对世界治理趋势的准确把握,是现阶段我国发展的时代主题。在此背景下,从教育理念、教育...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高校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战场,思想政治教育是主要的开展形式。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对我国目前现代化建设经验的高度总结和对世界治理趋势的准确把握,是现阶段我国发展的时代主题。在此背景下,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内容、师资力量、环境建设等方向入手,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对于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发展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高校治理现代化与高校党建工作融合研究
20
作者 唐艳 谢翠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33,共3页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高校党建是高校治理现代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只有实现两者统一协调,才能有效提升育人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分析...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高校党建是高校治理现代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只有实现两者统一协调,才能有效提升育人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分析了高校治理现代化与高校党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并提出两者共进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治理现代化 高校党建 国家治理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