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现状及初治失败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俊峰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 分析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现状与初治失败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将贵州航天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6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资料纳入研究,根据初始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120例,无效组40... 目的 分析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现状与初治失败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将贵州航天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6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资料纳入研究,根据初始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120例,无效组40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对初治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限制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包括1年急性加重次数、血清血红蛋白计数、改良英国呼吸困难指数分级情况(m MRC)、精神疲乏以及乏力(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疲乏或乏力、血清血红蛋白指标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初治失败的因素众多,应当先了解患者近期发病、营养情况和活动功能,特别是精神、体力状态和贫血的评估,严格落实监护工作,给予针对性营养干预,降低治疗失败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 治疗现状 初治失败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亚稀褶红菇的中毒机制及治疗现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俊芝 谢媛 +8 位作者 刘涛 刘林 胡锐 李娅 李彩霞 杜兆伦 李海蛟 徐军 郑粉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67-168,F0003,共3页
蘑菇中毒一直是我国甚至全世界关注的健康问题,因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高,社会危害大,每年有大量关于蘑菇中毒的报道,但对于导致横纹肌溶解的亚稀褶红菇报道较少。本文在阅读国内外关于亚稀褶红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亚稀褶红菇的中毒机... 蘑菇中毒一直是我国甚至全世界关注的健康问题,因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高,社会危害大,每年有大量关于蘑菇中毒的报道,但对于导致横纹肌溶解的亚稀褶红菇报道较少。本文在阅读国内外关于亚稀褶红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亚稀褶红菇的中毒机制及治疗现状做出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亚稀褶红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稀褶红菇 中毒机制 治疗现状
下载PDF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胡华超 陈娴雅 +2 位作者 谢思媛 夏圳 肖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1-549,共9页
背景心房颤动为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病率高,且易导致脑卒中,同时与心力衰竭互为因果。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治疗策略发生了变化,目前关于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调查较多,但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多中心调查研究... 背景心房颤动为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病率高,且易导致脑卒中,同时与心力衰竭互为因果。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治疗策略发生了变化,目前关于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调查较多,但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多中心调查研究较为缺乏。目的调查重庆地区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纳入重庆市21家医院出院日期在2018年的4011例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从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的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心房颤动类型、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栓塞史、出血史、心脏彩超结果、心力衰竭类型以及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抗栓药物、节律/心室率控制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强心药等〕。计算纳入患者入院时的脑卒中风险评分(CHA2DS2-VASc评分)和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评分),确定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按年龄不同分为<65岁组、65~75岁组、>75岁组,按医院等级分为二级医院组、三级医院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是否为瓣膜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类型、NYHA分级、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终点事件(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心力衰竭类型、用药方案之间的差异。结果临床特点方面,4011例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74.0±10.6)岁,2279例(56.8%)为女性,合并基础疾病前三位主要为冠心病2610例(65.1%)、高血压2047例(51.0%)和糖尿病700例(17.5%);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3346例(83.4%),持续性心房颤动2243例(55.9%),心功能分级为Ⅲ级、Ⅳ级患者3059例(76.3%),发生栓塞事件患者531例(13.2%),发生出血事件患者176例(4.4%);心脏彩超结果方面,平均LAD为(44.12±9.21)mm,平均LVIDd为(48.45±10.06)mm,平均LVEF为(54.23±11.94)%;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2656例(66.2%);平均CHA2DS2-VASc评分为(3.9±1.5)分,纳入患者CHA2DS2-VASc评分与年龄呈正相关(r=0.589,P<0.001),平均HAS-BLED评分为(1.7±1.0)分;血栓栓塞高危患者3641例(90.8%),出血风险高危患者723例(18.0%)。治疗现状方面,患者总体抗凝率为47.1%,其中以华法林抗凝治疗为主(37.8%),采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抗凝率仅为9.3%;抗血小板率为44.6%,其中以单抗血小板为主(13.2%);<65岁组、65~75岁组和>75组的抗凝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χ2趋势=136.502,P<0.001),但抗血小板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χ2趋势=135.730,P<0.001),并且二级医院总体抗凝率以及华法林和NOAC的使用率低于三级医院(P<0.001);3162例(78.8%)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心室率控制,其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占总患者的61.6%,地高辛为17.6%,ACEI/ARB类药物总使用率为59.7%。结论重庆市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女性占比较高,HFpEF是心房颤动的主要类型,NYHA分级以Ⅲ级、Ⅳ级为主,大部分为血栓栓塞高危患者,而出血风险高危患者不足1/4,各年龄段、各级医院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比例仍不理想,改善心力衰竭的治疗现状与指南推荐差距较大,各级医院医师应需进一步提高认识,规范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治疗现状 重庆 多中心研究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高原地区854例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小蓉 达娃次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心房颤动(房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为提高该地区对房颤危害的认识和规范房颤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所有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心房颤动(房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为提高该地区对房颤危害的认识和规范房颤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所有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共纳入854例房颤患者,年龄23~96岁,平均(66.2±11.9)岁,其中男性451例,女性403例。(2)所有房颤患者的基础病因中以高血压性心脏病占比最高(24.7%),其次在男性患者中冠心病占比显著高于女性(21.3%比6.7%,χ^(2)=36.72,P=0.00),而女性患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占比显著高于男性(11.4%比5.3%,,χ^(2)=10.50,P=0.00;8.4%比2.7%,χ^(2)=13.93,P=0.00)。慢性高原性心脏病占8.9%,不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男性患者合并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比例显著高于女性(10.4%比4.0%,χ^(2)=12.96,P=0.00)。住院期间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比例高达68.7%。(3)随着房颤时程的延长,左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等逐渐增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下降。(4)随着年龄增长,基础病因中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原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占比呈上升趋势(均为P=0.00),合并临床因素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占比呈下降趋势(P=0.05),而心力衰竭占比呈上升趋势(P=0.09)。(5)73例瓣膜性房颤患者住院期间抗凝比例为80.8%;781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着CHA2DS2-VASc评分增高,抗凝治疗比例逐渐增高(P=0.04);其中高危患者(男性≥2分,女性≥3分)抗凝治疗比例达到59.9%(华法林10.1%,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49.8%)。(6)一半以上的房颤患者接受了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治疗,但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患者接受节律控制药物的比例分别为9.4%、2.8%、1.5%。结论高原地区房颤患者的基础病因与平原地区相似,但慢性高原病也可成为独立的基础病因及合并的临床状况,可能对部分患者的房颤恶化产生影响。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比例较过去有显著提升,但节律控制治疗仍有严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高原 临床特征 治疗现状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真实世界治疗现状研究
5
作者 甘磊 贺小宁 吴晶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3年第8期1-9,共9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医疗数据,评估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患者治疗现状,为促进慢阻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临床诊疗证据。方法:基于某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数据库随机抽样数据,通过疾病诊断与药品处方信息识别2017~2018年内有...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医疗数据,评估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患者治疗现状,为促进慢阻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临床诊疗证据。方法:基于某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数据库随机抽样数据,通过疾病诊断与药品处方信息识别2017~2018年内有相关诊疗记录的慢阻肺患者,随访2年。研究描述入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并评估患者在随访第1年和第2年的药物与呼吸支持使用情况,尤其关注慢阻肺急性加重(简称:急性加重,AECOPD)期的治疗比例。被评估药物主要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三大类。结果:研究共识别到慢阻肺患者6738例,平均年龄(68.4±11.5)岁,62.3%为男性,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分为(3.2±2.5)分。随访第1年,95.6%的患者接受过相关药物治疗或呼吸支持治疗,该比例在随访第2年降至69.7%。随访第1年,87.8%的患者使用了支气管舒张剂,其中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ICS/LABA,58.5%)与茶碱类(48.8%)最为常用。高达77.2%的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75.0%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在急性加重期,95.0%的急性加重事件都涉及抗菌药物处方用药,远高于理论上急性加重事件中细菌感染所占的比例(1/3至1/2)。相比于仅发生过中度急性加重事件的患者,发生过重度急性加重的患者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以及呼吸支持的比例显著增加。结论:我国慢阻肺患者用药模式分散且复杂,目前仍存在支气管舒张剂使用比例未达标、持续用药比例低、茶碱类和抗菌药物用药不规范等问题。未来应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慢阻肺的重视程度,促进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与用药管理的规范性,真正实现慢阻肺防诊治水平的提升,惠及广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现状 急性加重 真实世界研究 支气管舒张剂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现状探究
6
作者 肖亦斌 吕淑贞 +1 位作者 赵霞 李艳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100-0103,共4页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免疫组织化学亚型乳腺癌患者发病后雌激素受体的主要性能,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表达为特征。三阴性乳腺癌在发病后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并且患者的临床发病率相对来说较高,患者的临床分期较...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免疫组织化学亚型乳腺癌患者发病后雌激素受体的主要性能,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表达为特征。三阴性乳腺癌在发病后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并且患者的临床发病率相对来说较高,患者的临床分期较晚,同时具有较高的组织学级别,具有较高的复发性和转移性,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预后恢复状况相对来说较差。由于患者在发生三阴性乳腺癌后并不会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无法采用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靶向治疗,所以在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限制。自从三阴性乳腺癌受到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后,这也成为了乳腺癌患者接受临床诊疗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中简单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特点以及治疗进展做出了相应的分析,旨在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提供帮助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治疗现状 研究分析 诊疗方案
下载PDF
缺血性骨缺损治疗现状和产氧型材料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赵旭晨 徐顶立 +2 位作者 练雷栋 干开丰 马维虎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4期554-557,共4页
外伤、肿瘤等情况导致的骨缺损常常造成严重的后果。尽管年轻人的骨骼具有较高的再生潜力,但血供中断仍会严重影响骨再生的能力,甚至导致骨坏死,尤其是股骨颈、舟状骨和距骨等血供相对较差的部位。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SC)已经广泛地... 外伤、肿瘤等情况导致的骨缺损常常造成严重的后果。尽管年轻人的骨骼具有较高的再生潜力,但血供中断仍会严重影响骨再生的能力,甚至导致骨坏死,尤其是股骨颈、舟状骨和距骨等血供相对较差的部位。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SC)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骨缺损的治疗中。然而,由于骨缺损导致的血液供应中断会导致相关组织的缺氧,从而使移植的MSC发生缺血缺氧性改变,最终导致骨再生失败。目前有不少关于产氧型生物材料的应用研究,在缺血性骨缺损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缺血性 治疗现状 应用进展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治疗现状
8
作者 张硕 折占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9期187-190,共4页
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在各大医院得到普遍开展,经验技术得到不断提高,以及腹腔镜器械不断更新,但其引起的胆道损伤偶有发生。LC造成的胆道损伤是最常见的医源性胆道损伤。胆道损伤的发生机制复杂多样,其严重的后果对医患双方都造... 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在各大医院得到普遍开展,经验技术得到不断提高,以及腹腔镜器械不断更新,但其引起的胆道损伤偶有发生。LC造成的胆道损伤是最常见的医源性胆道损伤。胆道损伤的发生机制复杂多样,其严重的后果对医患双方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临床上遇到胆道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痛苦。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对胆道损伤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损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治疗现状
下载PDF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病机制、治疗现状及展望
9
作者 周春亭 王朝晖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3期264-268,共5页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主要是指多种因素引起患者椎基底动脉缺血而诱发的头晕症状,中医将其归属于“眩晕”范畴。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及其在临床的普遍应用,人们对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及预后情况等有...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主要是指多种因素引起患者椎基底动脉缺血而诱发的头晕症状,中医将其归属于“眩晕”范畴。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及其在临床的普遍应用,人们对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及预后情况等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对近年来西医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病机制、治疗现状及中医学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病症、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病机制、临床中西医治疗现状,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发病机制 中医 西医 治疗现状 展望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中国乳腺癌外科治疗现状和新趋势
10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62-862,共1页
近三十年来,乳腺癌手术范围逐渐缩小,病死率亦逐步降低,在多学科共同协作背景下,乳腺癌外科治疗在“至简至臻”中逐步演变,出现很多里程碑式的进展,其中乳腺癌手术包括乳房术式的选择和区域淋巴结处理两大部分。2022年第49卷第22期《中... 近三十年来,乳腺癌手术范围逐渐缩小,病死率亦逐步降低,在多学科共同协作背景下,乳腺癌外科治疗在“至简至臻”中逐步演变,出现很多里程碑式的进展,其中乳腺癌手术包括乳房术式的选择和区域淋巴结处理两大部分。2022年第49卷第22期《中国肿瘤临床》乳腺癌诊疗进展-专家论坛栏目刊发了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吴炅教授撰写的《中国乳腺癌外科治疗现状和新趋势》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手术 外科治疗现状 区域淋巴结 乳腺外科 《中国肿瘤临床》 诊疗进展 专家论坛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中国乳腺癌外科治疗现状和新趋势
11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15,共1页
近三十年来,乳腺癌手术范围逐渐缩小,病死率亦逐步降低,在多学科共同协作背景下,乳腺癌外科治疗在“至简至臻”中逐步演变,出现很多里程碑式的进展,其中乳腺癌手术包括乳房术式的选择和区域淋巴结处理两大部分。2022年第49卷第22期《中... 近三十年来,乳腺癌手术范围逐渐缩小,病死率亦逐步降低,在多学科共同协作背景下,乳腺癌外科治疗在“至简至臻”中逐步演变,出现很多里程碑式的进展,其中乳腺癌手术包括乳房术式的选择和区域淋巴结处理两大部分。2022年第49卷第22期《中国肿瘤临床》乳腺癌诊疗进展-专家论坛栏目刊发了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吴炅教授撰写的《中国乳腺癌外科治疗现状和新趋势》一文。该文就国内外乳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未来乳腺癌外科治疗的趋势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手术 外科治疗现状 区域淋巴结 乳腺外科 《中国肿瘤临床》 诊疗进展 专家论坛 现状及未来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共病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12
作者 陈伟男 高丽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8期1278-1282,共5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主要累及肺脏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病理特征性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ly interstitial pneumonia, UIP)。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间质性肺炎 高分辨率CT 特征性表现 治疗现状 PNEUMONIA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肝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现状与进展
13
作者 韦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151-0153,共3页
肝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是指出现在肝脏的肿瘤病变的总称。目前,对于大部分已诊断但无临床症状的良性肝肿瘤,可以不进行治疗,只进行追踪。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提高其远期疗效的关键。随着近些年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 肝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是指出现在肝脏的肿瘤病变的总称。目前,对于大部分已诊断但无临床症状的良性肝肿瘤,可以不进行治疗,只进行追踪。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提高其远期疗效的关键。随着近些年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术被广泛应用于肝肿瘤患者治疗中。为此,本文现就超声引导下肝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现状与进展进行如下综述,目的为临床治疗肝肿瘤提供新思路与引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肝肿瘤 微波消融 治疗现状 进展
下载PDF
银屑病的治疗现状及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14
作者 余丽梅 陈煜 +1 位作者 李世坚 林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77-0179,共3页
银屑病作为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皮肤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银屑病的治疗主要依据发病程度,轻度至中度疾病主要依赖局部治疗,中度至重度疾病通常需要全身给药。近年来生物制剂如TNF-α抗体、IL-17A抗体、IL-12/23抗体,以及小分... 银屑病作为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皮肤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银屑病的治疗主要依据发病程度,轻度至中度疾病主要依赖局部治疗,中度至重度疾病通常需要全身给药。近年来生物制剂如TNF-α抗体、IL-17A抗体、IL-12/23抗体,以及小分子化药PDE4抑制剂,JAK抑制剂等均在中重度的银屑病患者中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近年来银屑病的药物研究新进展、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分类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 治疗现状 银屑病 生物制剂
下载PDF
IgA肾病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15
作者 覃世强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7期68-71,共4页
目前IgA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而西医治疗的常用药物有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等,因为没有充分数据证实其免疫抑制效果,所以并不能确定其是否为最佳的治疗方法。随着对IgA肾病病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部分研究文献表明,中医联合西医为未来Ig... 目前IgA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而西医治疗的常用药物有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等,因为没有充分数据证实其免疫抑制效果,所以并不能确定其是否为最佳的治疗方法。随着对IgA肾病病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部分研究文献表明,中医联合西医为未来IgA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围绕IgA肾病的病因,阐述了IgA肾病的治疗现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IGA肾病 治疗现状
下载PDF
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与我国的免费治疗现状 被引量:104
16
作者 张福杰 文毅 +3 位作者 于兰 马烨 潘捷 赵燕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5年第7期24-29,共6页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已造成了超过2000万人的死亡,尽管目前还没有可以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已成功地将艾滋病转变为一种可治疗的慢性传染病。我国政府对艾滋病问题高度关注,逐步推进艾滋病的医疗救...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已造成了超过2000万人的死亡,尽管目前还没有可以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已成功地将艾滋病转变为一种可治疗的慢性传染病。我国政府对艾滋病问题高度关注,逐步推进艾滋病的医疗救治工作。在阐述艾滋病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治疗特点重点介绍了我国艾滋病免费治疗的历史回顾、现状进展、问题困难和方向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免费治疗 治疗现状
下载PDF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治疗现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娄岩 常晓敏 +3 位作者 田淑侠 程远娟 江波 高东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987-2989,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年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HD)的比例逐年增加,而且年龄也越来越大。HD是最常见的血液净化方式之一,HD能代替部分肾脏功能,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但是HD并发症较多,如低血压...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年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HD)的比例逐年增加,而且年龄也越来越大。HD是最常见的血液净化方式之一,HD能代替部分肾脏功能,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但是HD并发症较多,如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等,严重影响老年透析患者的情绪,打击治疗疾病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血液透析并发症 原因分析 治疗现状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现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爱强 赵岩 +4 位作者 李春雯 裴文丽 倪力刚 王伟 史晓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1081-1084,共4页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导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及其引起的骨折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 comp ression facture,OVCF)是OP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导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及其引起的骨折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 comp ression facture,OVCF)是OP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驼背和身材变矮,长期随访病死率超过4%。目前,其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远期康复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骨折 治疗现状
原文传递
湖南省浏阳市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现状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启文 肖水源 +4 位作者 周亮 桂立辉 徐慧兰 刘庆武 何晓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1-244,249,共5页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湖南省浏阳市农村社区(37个乡镇)抽取3个乡镇共23个行政村的≥15岁常住人口61165人,进行精神障碍的线索调查。用DSM-Ⅳ-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湖南省浏阳市农村社区(37个乡镇)抽取3个乡镇共23个行政村的≥15岁常住人口61165人,进行精神障碍的线索调查。用DSM-Ⅳ-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对阳性线索者进行诊断,对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220例患者进行求医行为问卷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率为81.4%,出现精神症状后1月内接受过专科治疗者仅56例(25.5%),3月内接受过治疗者89例(40.5%),1年以上方获得首次专科治疗者46例(20.9%),从未接受专科治疗者41例(18.6%)。慢性起病,无自知力及就诊距离较远的患者接受专科治疗的可能性更低(OR=4.71、9.14、4.32)。结论: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及时的专科治疗,应通过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增强农村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居民对精神分裂症的知晓水平及获得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能力,以促进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的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卫生 精神分裂症 治疗现状 相关因素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的机制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25
20
作者 程训民 席瑞霞 何国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8-240,共3页
近年来利用定量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血管内超声及多普勒血流测定技术 ,明确了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的机制 ,主要是心肌桥内冠脉管腔狭窄从收缩期延至舒张期及心肌桥内冠脉血流速度异常 ,导致冠脉血流储备下降。有症状的心肌桥首选药物... 近年来利用定量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血管内超声及多普勒血流测定技术 ,明确了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的机制 ,主要是心肌桥内冠脉管腔狭窄从收缩期延至舒张期及心肌桥内冠脉血流速度异常 ,导致冠脉血流储备下降。有症状的心肌桥首选药物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心肌缺血 治疗现状 冠脉血流速度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