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乾构治疗泄泻病学术思想探析
1
作者 肖旸 李享 +1 位作者 孟梦 李乾构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67-169,共3页
李乾构教授认为,引起泄泻的常见病因有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所伤和阳气亏虚。诸因损伤脾胃,纳运失职,饮食停滞,清浊不分,相混而下,而致泄泻。治泻需健脾除湿,以四君子汤为治泻的基础方;暴泻不可骤涩;久泻不可纯补,宜先消后补;治泻... 李乾构教授认为,引起泄泻的常见病因有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所伤和阳气亏虚。诸因损伤脾胃,纳运失职,饮食停滞,清浊不分,相混而下,而致泄泻。治泻需健脾除湿,以四君子汤为治泻的基础方;暴泻不可骤涩;久泻不可纯补,宜先消后补;治泻宜配合运用祛风药,顾护胃气,同时配合药膳食补,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病 李乾构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从情志因素探析泄泻病的中医证治
2
作者 蔡曼琳 陈硕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期139-141,共3页
泄泻病是临床脾胃科的常见病。泄泻病患者常伴有情志方面的异常,二者关系密切。本文旨在从藏象、经络理论入手,通过情志致病角度研究情志与泄泻病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对疏肝理脾法、培土生金法、温肾健脾法三种主要治法进行总结与分析,归... 泄泻病是临床脾胃科的常见病。泄泻病患者常伴有情志方面的异常,二者关系密切。本文旨在从藏象、经络理论入手,通过情志致病角度研究情志与泄泻病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对疏肝理脾法、培土生金法、温肾健脾法三种主要治法进行总结与分析,归纳情志相关性泄泻病中医证治的辨治规律,以期为临床上诊治泄泻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病 情志因素 肝脾 藏象 经络
下载PDF
郑亮辨治泄泻病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先惠 郑亮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36-39,共4页
郑亮认为导致泄泻的病因较多,包括饮食不当、外感六淫、七情失调、脏腑失调等,其核心病机为脾虚湿盛。临证将泄泻病分为寒湿中阻、湿热内盛、肝气乘脾、肾阳虚衰、饮食内伤、脾胃虚弱6种证型辨证论治。临床用药突出以下特点:临证首辨虚... 郑亮认为导致泄泻的病因较多,包括饮食不当、外感六淫、七情失调、脏腑失调等,其核心病机为脾虚湿盛。临证将泄泻病分为寒湿中阻、湿热内盛、肝气乘脾、肾阳虚衰、饮食内伤、脾胃虚弱6种证型辨证论治。临床用药突出以下特点:临证首辨虚实寒热;治泄必用白术;初泄慎涩,久泄慎利;调畅情志;顾护饮食;临证常配伍使用苍术-白术、马齿苋-地锦草、仙茅-鹿角霜、荆芥炭-防风炭、肉豆蔻-石榴皮、贯叶金丝桃-柴胡等药对。并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病 脾虚湿盛 辨证论治 郑亮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自拟三伏脾胃贴治疗脾虚湿盛型泄泻病的疗效探讨
4
作者 杜俊芝 章一凡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5期190-194,共5页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自拟三伏脾胃贴治疗脾虚湿盛型泄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7月—2023年7月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中医科就诊的38例脾虚湿盛型泄泻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9例。...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自拟三伏脾胃贴治疗脾虚湿盛型泄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7月—2023年7月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中医科就诊的38例脾虚湿盛型泄泻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9例。对照组行常规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治疗组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下配合三伏脾胃贴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4.74%)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5,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三伏脾胃贴治疗脾虚湿盛型泄泻病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三伏脾胃贴 脾虚湿盛 泄泻病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泄泻病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德友 李阳光 张琳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2-14,共3页
首次将泄泻病的古今医案进行全面总结、归纳后输入数据库,利用SA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频数、因子、聚类等统计分析,运用文献学研究与现代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泄泻病因病机、证候类型及用药规律内涵,对泄泻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的剖... 首次将泄泻病的古今医案进行全面总结、归纳后输入数据库,利用SA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频数、因子、聚类等统计分析,运用文献学研究与现代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泄泻病因病机、证候类型及用药规律内涵,对泄泻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的剖析,从整体上认识泄泻病的证治规律,期望为泄泻病的临床和科研提供科学方法,为泄泻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更多借鉴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病 文献学 古今医案 统计学 证治规律研究
下载PDF
李延萍从内外阴阳辨治泄泻病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田锋亮 李延萍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2期255-258,共4页
总结李延萍教授从内外阴阳辨治泄泻病的经验。李教授认为,临证需详询病史,在辨治时需分清内伤外感和明辨阴阳;根据内外阴阳的不同或间杂,治疗上外感法六经,内伤从脏腑,方药多选用伤寒经方或东垣、景岳方治疗,同时根据合并水湿、食积、... 总结李延萍教授从内外阴阳辨治泄泻病的经验。李教授认为,临证需详询病史,在辨治时需分清内伤外感和明辨阴阳;根据内外阴阳的不同或间杂,治疗上外感法六经,内伤从脏腑,方药多选用伤寒经方或东垣、景岳方治疗,同时根据合并水湿、食积、瘀血、情志异常等兼顾治疗。平时强调饮食生活情志调摄,长期泄泻患者查因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病 内外阴阳 李延萍 经验
下载PDF
浅谈泄泻病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7
作者 邓晋妹 张琳 郁强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8期49-50,共2页
通过泄泻病理论教学的讲解,提高学生辨证论治的临证思维能力,笔者对此有一些体会,进行了总结。重温中医脏腑生理功能,引入病机讲解,板书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深入透彻。提纲挈领抓重点,辨证要点为重心。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讲... 通过泄泻病理论教学的讲解,提高学生辨证论治的临证思维能力,笔者对此有一些体会,进行了总结。重温中医脏腑生理功能,引入病机讲解,板书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深入透彻。提纲挈领抓重点,辨证要点为重心。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讲课中思索,深入理解病机、病症特点及组方思路。思考讨论名老中医医案,训练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还可学习名家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泄泻病 临证思维能力
下载PDF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泄泻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黎柳桥 吴俏欢 《河南中医》 2013年第3期465-46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规范该病的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根据制定好的中医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规范该病的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根据制定好的中医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P<0.05)、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临床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知识以及患者满意度;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有利于整体护理的展开,促进患者的自我调护行为,促使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病 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中药肠贴
下载PDF
谢晶日教授活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老年慢性泄泻病经验
9
作者 吴超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8期100-100,共1页
介绍了谢晶日教授治疗老年慢性泄泻病的经验,从病机的认识,组方用药特点以及调护等方面介绍其临床经验。
关键词 老年慢性泄泻病 参苓白术散 经验 谢晶日
下载PDF
“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病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斌 张瑜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第4期18-18,共1页
小儿泄泻也称小儿腹泻,其主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如水样,或夹有不消化的乳食,为小儿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尤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多见。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主要是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等,其病变在脾胃,因胃主腐... 小儿泄泻也称小儿腹泻,其主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如水样,或夹有不消化的乳食,为小儿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尤以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多见。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主要是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等,其病变在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人胃,水谷不化,清浊相干,并走大肠,遂成腹泻。腹泻病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 “三字经” 临床观察 推拿治疗 泄泻病 消化系统疾 非感染性腹 脾胃虚弱
下载PDF
章浩军教授六经论治经行泄泻病经验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旺新 章浩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1期83-85,共3页
章浩军教授以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灵活运用六经辨治经行泄泻病,认为其病机当责之为太阴脾土不运、厥阴肝木不疏而致,可分为"太阴证""太阴厥阴证""厥阴证"三个证型,分别选用理中丸、当归芍药散、乌... 章浩军教授以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灵活运用六经辨治经行泄泻病,认为其病机当责之为太阴脾土不运、厥阴肝木不疏而致,可分为"太阴证""太阴厥阴证""厥阴证"三个证型,分别选用理中丸、当归芍药散、乌梅丸加减治疗,临床上屡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行泄泻病 太阴证 太阴厥阴证 厥阴证 六经辨证
原文传递
谢旭善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病经验
12
作者 崔倩倩 刘晓燕 谢旭善 《中医药通报》 2014年第1期31-32,共2页
谢旭善教授认为慢性泄泻病病位在肠,以脾失健运为关键,与肝肾相关最为密切;主要病因为湿邪,湿邪可化热、寒化;临床常见证型为寒湿困脾、胃肠积热、肝脾不调、脾肾两虚、食积伤中等;治当以祛湿为主,祛湿又有利湿、化湿、燥湿等不同。
关键词 泄泻病 临证经验 谢旭善
下载PDF
家犬泄泻病的辨证施治
13
作者 孙克年 《中兽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7-28,共2页
家犬泄泻病因较复杂,临症也颇不一致。病因多为风寒外袭,夜露风霜,空肠误饮冷水太过;误食霉变腐败食物,饮饱不均,多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疫病传染或继发感染;胃肠虫积或配种过度等。因临床证候的差异,可按中兽医辨证分型。笔者... 家犬泄泻病因较复杂,临症也颇不一致。病因多为风寒外袭,夜露风霜,空肠误饮冷水太过;误食霉变腐败食物,饮饱不均,多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疫病传染或继发感染;胃肠虫积或配种过度等。因临床证候的差异,可按中兽医辨证分型。笔者近20年在治疗家犬泄泻80例中,辨证为五个证型,其中寒泻26例、热泻32例、脾虚泻8例、肾虚泻2例、积滞泻12例,采用中药施治,愈80例。现分述如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病 辨证施治
下载PDF
辨证治疗泄泻病验案三则
14
作者 方芝嫔 王邦才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13期33-34,共2页
王邦才教授为浙江省名中医,从医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熟谙经典,善抓主症,药简效专。笔者侍诊师侧,获益良多,现择其治疗泄泻病验案三则,以飨同道。案1戴某,男,60岁,2021年3月6日初诊。主诉:直肠癌术后两月,反复腹泻半月。患者两月前行腹... 王邦才教授为浙江省名中医,从医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熟谙经典,善抓主症,药简效专。笔者侍诊师侧,获益良多,现择其治疗泄泻病验案三则,以飨同道。案1戴某,男,60岁,2021年3月6日初诊。主诉:直肠癌术后两月,反复腹泻半月。患者两月前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后1.5个月后出现腹泻,便中带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施治 泄泻病 验案
下载PDF
肉用驴泄泻病与中西医疗法
15
作者 蔡成国 《畜禽业》 2017年第6期92-93,共2页
泄泻是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样为主证的一类病证。多发于春夏季节。根据临床症状,泄泻常见寒泻、热泻、伤湿泻、脾虚泻和肾虚泻五种类型。在治疗上以中以为主,西医和针灸为辅,效果明显。
关键词 中西医疗法 泄泻病 排粪次数 口色 临床症状 湿 驴头 形体消瘦
下载PDF
山羊“两湿”泄泻病的中兽医诊治
16
作者 蔡望远 《福建畜牧兽医》 1996年第S1期30-30,共1页
山羊“两湿”泄泻病的中兽医诊治蔡望远莆田县灵川镇畜牧兽医站羊的生活习性喜燥厌湿,常因高温季节车舍潮湿或放牧时烈日照射而久渴暴饮引起的热湿泄泻;也因低温阴雨季节栏舍漏湿多有外感风寒或放牧时被雨淋沥或多吃含浓重雨露的水草... 山羊“两湿”泄泻病的中兽医诊治蔡望远莆田县灵川镇畜牧兽医站羊的生活习性喜燥厌湿,常因高温季节车舍潮湿或放牧时烈日照射而久渴暴饮引起的热湿泄泻;也因低温阴雨季节栏舍漏湿多有外感风寒或放牧时被雨淋沥或多吃含浓重雨露的水草而引起的寒湿泄泻。同是泄泻,由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病 中兽医 机理 消化不良 龙胆草 生活习性 临床症状 长时间受热 莆田县 车前子
下载PDF
中西结合治愈马泄泻病一例
17
作者 农仕彪 《广西畜牧兽医》 1991年第1期37-37,共1页
夏季气温高,加上劳役过重,马泄泻颇多,现就用中草药治疗马泻泄一例报道如下: 陆斡镇兴江村袁仁飞饲养一匹公马,7月2日到8月31日一直泄泻,原已治疗一段时间,但一直未见好转。9月1日请笔者诊治,体温38.4℃,心跳、呼吸正常,食欲不减,大便... 夏季气温高,加上劳役过重,马泄泻颇多,现就用中草药治疗马泻泄一例报道如下: 陆斡镇兴江村袁仁飞饲养一匹公马,7月2日到8月31日一直泄泻,原已治疗一段时间,但一直未见好转。9月1日请笔者诊治,体温38.4℃,心跳、呼吸正常,食欲不减,大便不时排泄稀水,腹内有时雷鸣,体质瘦弱,初诊为马胃肠炎泄泻症。静注10%葡萄糖注射液150毫升、复方庆大霉素20毫升、氯霉素20毫升、口服磺胺咪30片,每日2次,连服2天,9月4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病 中草药治疗 肠炎 袁仁 夏季气温 腹内 葡萄糖注射液 木棉皮 鬼划符
下载PDF
蛋鸡泄泻病的防治
18
作者 张双德 《饲料世界》 2002年第7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蛋鸡 泄泻病 防治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捏脊疗法在小儿泄泻病(湿热型)中的佐治效果
19
作者 陈丽华 李少锦 刘楚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8期132-133,共2页
目的:评价中医定向透药联合捏脊疗法在小儿泄泻病(湿热型)中的佐治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湿热型泄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 目的:评价中医定向透药联合捏脊疗法在小儿泄泻病(湿热型)中的佐治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湿热型泄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捏脊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主要症状的缓解程度以及消失时间。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腹泻次数分别为(20.37±3.15)次、(14.96±1.82)次,止泻时间分别为(3.82±0.49)d、(2.47±0.31)d,退热时间分别为(2.33±0.35)d、(1.48±0.2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病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型 泄泻病 捏脊疗法
下载PDF
中药配合推拿治疗102例小儿泄泻病临床报告
20
作者 彭邦瑜 《中国民康医学》 2005年第7期415-415,共1页
关键词 小儿泄泻病 中药 推拿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