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0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对奶牛的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张英 李秀波 +2 位作者 胡鑫 李存 刘义明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9,共6页
为了评价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对奶牛的安全性,试验选取12头健康的泌乳期奶牛,挤奶后每个乳区注入1支该制剂(按C_(23)H_(24)N_(6)O_(5)S_(2)计,3 g∶75 mg),间隔12 h注入1次,连用3次,观察给药前后受试奶牛临床症状(将3次给药... 为了评价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泌乳期)对奶牛的安全性,试验选取12头健康的泌乳期奶牛,挤奶后每个乳区注入1支该制剂(按C_(23)H_(24)N_(6)O_(5)S_(2)计,3 g∶75 mg),间隔12 h注入1次,连用3次,观察给药前后受试奶牛临床症状(将3次给药时间分别记为0,12,24 h,给药前间隔24 h两次采样分别记为-48 h和-24 h,第3次给药后12 h的采样时间记为36 h,第3次给药后第7天记为192 h),统计平均日产奶量、临床症状评分、牛奶中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和微生物数,检测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以此来评价该制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奶牛在给药后没有出现异常体征,给药前后平均日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牛奶中SCC在12 h和36 h显著高于-48 h、-24 h、192 h(P<0.05),在24 h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48 h、-24 h、12 h、36 h、192 h(P<0.05)。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在192 h显著低于-48 h、-24 h和36 h(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在-48 h、-24 h显著低于36 h、192 h(P<0.05),但在正常生理范围内。肌酐浓度在36 h显著低于-48 h(P<0.05),在192 h略有回升,但与-48 h、-24 h、36 h差异不显著(P>0.05)。尿素氮/肌酐在36 h显著高于-48 h(P<0.05),在192 h略有下降,但与-48 h、-24 h、36 h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该制剂对泌乳期奶牛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头孢喹肟 安全性评价 奶牛 乳房炎 泌乳期
原文传递
烟酰胺对泌乳期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蛋白产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
作者 刘拓 成志强 +11 位作者 成喆 臧长江 南冰禹 李韬 李晓斌 李云梦 仇娅琪 闫法钰 吴海荣 院东 王永力 刘文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3-604,共12页
[目的]反刍动物机体氮的利用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其代谢产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试验旨在探究添加烟酰胺(nicotinamide, NAM)对泌乳期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蛋白产量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期通过烟酰胺调控奶牛瘤胃... [目的]反刍动物机体氮的利用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其代谢产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试验旨在探究添加烟酰胺(nicotinamide, NAM)对泌乳期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蛋白产量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期通过烟酰胺调控奶牛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提高机体氮的利用效率。[方法]选择泌乳日龄(170 d±50 d)、胎次(2.23±0.62)、产奶量(36.17 kg±7.40 kg)相近且健康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全混合饲粮(TMR)并灌服50 mL自来水,NAM组(NAM7、NAM11、NAM15)奶牛分别在TMR基础上灌服7、11、15 g/d烟酰胺。试验期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于试验第30、60天晨饲前采集瘤胃液样品,于试验0-2、28-30、58-60 d收集尿液样品,分别用于测定pH、乙酸和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等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NAM7组奶牛瘤胃pH显著升高(P<0.05),NAM组乙酸/丙酸值均极显著降低(P<0.01)。NAM7组乙酸/丙酸值显著或极显著低于NAM11和NAM15组(P<0.05;P<0.01)。试验处理和试验期之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2)NAM7组奶牛尿液中尿囊素、PD衍生物浓度和瘤胃微生物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及NAM11、NAM15组(P<0.05)。试验处理和试验期之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3)NAM组奶牛瘤胃液Chao1指数和观察到的物种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M7和NAM11组螺旋体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AM7和NAM15组琥珀酸弧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沙特尔沃思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烟酰胺可以提高泌乳期奶牛瘤胃pH、微生物蛋白产量及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瘤胃球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乙酸浓度、乙酸/丙酸值及厚壁菌门、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推荐烟酰胺添加量为7 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 泌乳期奶牛 瘤胃发酵参数 微生物蛋白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探究奶山羊的繁育与泌乳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3
作者 臧恒文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3期149-150,共2页
奶山羊是近年来山东省梁山县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的一类牲畜养殖产业,在带动经济健康发展及增加经济收益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很多养殖户无法掌握山羊品种的繁殖生长规律,不能做到科学饲养管理,严重影响羔羊的成活率和... 奶山羊是近年来山东省梁山县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的一类牲畜养殖产业,在带动经济健康发展及增加经济收益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很多养殖户无法掌握山羊品种的繁殖生长规律,不能做到科学饲养管理,严重影响羔羊的成活率和母羊生产性能的发挥。针对这一现状要结合奶山羊的生长发育规律,从科学繁育和泌乳期的饲养管理入手,完善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案,确保奶山羊顺利地完成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以此来提高养殖效益和养殖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繁殖 泌乳期 饲养管理要点
下载PDF
泌乳期奶山羊的关键饲养技术
4
作者 常小彦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3期145-146,共2页
经过长期的选育,奶山羊在我国已具备良好的产奶性能和优秀的奶质。在其养殖工作中,泌乳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产奶量和奶品质。但目前的泌乳期奶山羊养殖中,仍存在饲养管理不科学导致的奶山羊低产、... 经过长期的选育,奶山羊在我国已具备良好的产奶性能和优秀的奶质。在其养殖工作中,泌乳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产奶量和奶品质。但目前的泌乳期奶山羊养殖中,仍存在饲养管理不科学导致的奶山羊低产、低质,甚至疾病问题。因此,如何科学地把控泌乳阶段奶山羊的养殖工作仍是部分养殖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饲养环境、饲料配制、疾病预防等泌乳期奶山羊养殖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奶山羊的长期绿色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期 奶山羊 饲养管理
下载PDF
不同泌乳期驼乳化学组成及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2
5
作者 明亮 李雅菲 +2 位作者 吕浩迪 浩斯毕力格 伊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211,共7页
本实验以驼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骆驼泌乳初期、中期、后期和干奶期乳基础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探究其在整个泌乳期内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解析骆驼初乳和常乳中差异的蛋白质,进而挖掘其潜在的功能信息。结果发现,泌乳... 本实验以驼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骆驼泌乳初期、中期、后期和干奶期乳基础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探究其在整个泌乳期内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解析骆驼初乳和常乳中差异的蛋白质,进而挖掘其潜在的功能信息。结果发现,泌乳初期驼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总固形物等基础营养成分的含量最高,随后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其含量具有降低的趋势。驼乳理化性质随泌乳期而变化,其中泌乳初期驼乳密度和折光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干奶期驼乳pH值和滴定酸度最高(6.89和20.71°T);泌乳期对驼乳电导率的影响较小。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驼乳中发现了高峰度的免疫球蛋白、类胰岛素、乳铁蛋白等保护性蛋白,并在骆驼初乳和常乳中共鉴定到641个差异显著蛋白质(P<0.05)。骆驼初乳中高丰度蛋白大部分与免疫应答、抗炎、组织保护与修复、代谢过程有关,表明骆驼初乳更有助于幼崽抗微生物感染免疫系统的建立。该研究可加深对驼乳泌乳期内理化性质及蛋白组成的认识,为开发驼乳功能性食品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 泌乳期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组学 差异蛋白质
下载PDF
补喂赖氨酸和苏氨酸对泌乳期湖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张积荣 刘宜勇 +2 位作者 李涛 陈春华 张国庆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年第5期3-6,共4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和苏氨酸对泌乳期湖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产羔日期相近、2岁龄、平均体重为(51.29±4.96)kg及泌乳10 d的母湖羊1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每只湖羊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苏氨酸9 g...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和苏氨酸对泌乳期湖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产羔日期相近、2岁龄、平均体重为(51.29±4.96)kg及泌乳10 d的母湖羊1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每只湖羊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苏氨酸9 g/d+赖氨酸15 g/d,试验Ⅱ组每只湖羊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苏氨酸12 g/d+赖氨酸20 g/d,每组6只羊,试验期为45 d。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湖羊血液生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试验Ⅱ组湖羊血液中总蛋白(T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湖羊血液中甘油三酯(TG)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湖羊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湖羊血液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湖羊血液中ALP浓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湖羊血液中相关矿物元素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条件下,在每只泌乳期湖羊日粮中添加苏氨酸12 g/d+赖氨酸20 g/d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期湖羊 赖氨酸 苏氨酸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泌乳期对德州驴乳和血液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杜兴兰 王春雷 +3 位作者 胡雨生 周苗苗 刘桂芹 王泽芳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试验旨在研究泌乳期对德州驴乳和血液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和预产期相近的9头德州驴,在不同泌乳期采集驴乳和静脉血液样品,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的常量元素K、Ca、Na、Mg和P... 试验旨在研究泌乳期对德州驴乳和血液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和预产期相近的9头德州驴,在不同泌乳期采集驴乳和静脉血液样品,采用微波消解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的常量元素K、Ca、Na、Mg和P,微量元素Zn、Mn、Ni、Se、Sr、Cu、Sb、Cr、Cd、Fe、Li、V、Co和Ba,以及重金属元素As、Pb和Hg的含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矿物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并绘制驴乳和血液中矿物质元素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随着泌乳期的延长,驴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血液中各元素含量变化不大(P>0.05),在驴乳和血液中各元素均在初乳期含量最高,常量元素K、P和微量元素Sr、Fe的含量要高于同期同类型其他元素。说明该试验建立的ICP-MS法可以实现驴乳和血液中22种矿物质元素的高通量快速测定,泌乳期对驴乳中矿物质元素影响显著,对驴血液中矿物质元素影响不明显,各元素相关关系研究和指纹图谱的建立可为幼驴饲养和驴乳制品的快速溯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期 驴乳 矿物质元素 相关关系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不同泌乳期绵羊乳理化指标与酸度变化关联度
8
作者 沈雨菲 张艳 +5 位作者 同芬芬 王爽爽 胡启胜 徐立清 宋宇轩 葛武鹏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6期8-14,共7页
探究绵羊乳在不同泌乳阶段的酸度变化规律,揭示影响绵羊乳酸度的关键因素。对不同泌乳阶段绵羊乳pH值、可滴定酸度、脂肪、蛋白质、总糖、矿物质含量、密度、乳糖含量、蛋白质组成、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不同... 探究绵羊乳在不同泌乳阶段的酸度变化规律,揭示影响绵羊乳酸度的关键因素。对不同泌乳阶段绵羊乳pH值、可滴定酸度、脂肪、蛋白质、总糖、矿物质含量、密度、乳糖含量、蛋白质组成、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不同泌乳阶段绵羊乳理化指标与酸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鲜绵羊乳酸度变化与泌乳阶段密切相关,泌乳前期酸度最高,随着泌乳期延长,酸度逐渐降低;且酸度变化主要与乳中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脂肪酸构成、总糖、乳糖、矿物质含量及密度等因素有关;其中蛋白质含量与酸度变化关联度最大,而脂肪酸含量与酸度变化的关联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乳 泌乳期 酸度 理化指标 关联度
下载PDF
不同泌乳期山羊乳与牛乳中类固醇激素含量差异
9
作者 沙日阿康 任新阳 +5 位作者 屈颖新 王广 余梦琦 陈璐 袁宇欣 李广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了解不同泌乳期山羊乳与牛乳中类固醇激素含量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析不同泌乳期山羊乳和牛乳中类固醇激素含量。以0.5 mmol/L氟化铵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质谱的多反应监... 目的:了解不同泌乳期山羊乳与牛乳中类固醇激素含量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分析不同泌乳期山羊乳和牛乳中类固醇激素含量。以0.5 mmol/L氟化铵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质谱的多反应监测模式对目标分析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山羊乳与牛乳样品中共检出11种类固醇激素,分别为17α-羟基孕烯醇酮、17α-羟基孕酮、表睾酮、孕烯醇酮、孕酮、雄烯二酮、睾酮、雌二醇、雌激素、皮质醇和可的松,其中,泌乳初期山羊乳与牛乳相比,17α-羟基孕烯醇酮、雌激素、皮质醇含量差异显著(P<0.05),孕酮、孕烯醇酮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泌乳盛期17α-羟基孕烯醇酮、17α-羟基孕酮、雄烯二酮、可的松含量差异显著(P<0.05),孕酮、孕烯醇酮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泌乳末期17α-羟基孕酮、雄烯二酮、雌激素、皮质醇含量差异显著(P<0.05),17α-羟基孕烯醇酮、孕烯醇酮、孕酮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山羊乳与牛乳中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妊娠状态不同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山羊乳 牛乳 泌乳期 类固醇激素 含量差异
下载PDF
荷斯坦牛肌肉组织中与妊娠末期、泌乳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
10
作者 唐雪颖 张志飞 +4 位作者 童雄 陈卫东 闵力 巨向红 李大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目的】筛选荷斯坦牛肌肉组织中与妊娠末期、泌乳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关键目标基因,为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GEO数据库中有关荷斯坦牛在妊娠末期、泌乳早期和泌乳中期肌肉基因表达及生育能力的数据集GSE62159... 【目的】筛选荷斯坦牛肌肉组织中与妊娠末期、泌乳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关键目标基因,为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GEO数据库中有关荷斯坦牛在妊娠末期、泌乳早期和泌乳中期肌肉基因表达及生育能力的数据集GSE62159,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方法进行基因共表达分析,将获得的模块与妊娠末期、泌乳中期及繁殖力性状相关联,选择各模块中连接度处于前30的基因作为枢纽基因(Hub基因),使用String网站对模块进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选择PPI网络中节点连接度值排名前30的基因作为核心基因,与Hub基因交集得到在肌肉中与不同生理时期及繁殖力相关的关键目标基因。【结果】研究共分析得到13个模块,其中Green、Blue两个模块分别与妊娠末期、泌乳中期相关,Magenta模块与繁殖力相关。对各目标模块内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富集结果显示肌肉组织中与妊娠末期相关的基因功能主要有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与分泌、机体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及神经退行性变等;与泌乳中期相关的基因功能有干细胞群维持、蛋白质合成与分泌、抗原加工与呈递及多种疾病发生等;与繁殖力相关的基因功能有血管形成、子宫内胚胎发育与肌动蛋白丝结合等。筛选到荷斯坦牛肌肉中与妊娠末期相关的关键基因有3个、与泌乳中期相关的关键基因有1个、与繁殖力相关的关键基因有8个。【结论】鉴定到荷斯坦牛肌肉组织中与妊娠末期相关的基因为EIF5A、ACO2和EEF1G,与泌乳中期相关的基因为EIF4A2,与繁殖力相关的基因为ITGB1、MYH9、TLN1、CAV1、COL4A1、COL4A2、FLNA和HSP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肌肉组织 基因表达 泌乳期 繁殖力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下载PDF
母羊泌乳期饲养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燕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12期66-67,共2页
不同阶段母羊所需的营养及对日常的饲养管理要求不同,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需做到精准饲养。泌乳期的母羊既要提供充足的母乳供羔羊吮吸,还要较快地恢复体质为下次配种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做好母羊泌乳期的饲养管理是养羊业面临的新挑战。... 不同阶段母羊所需的营养及对日常的饲养管理要求不同,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需做到精准饲养。泌乳期的母羊既要提供充足的母乳供羔羊吮吸,还要较快地恢复体质为下次配种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做好母羊泌乳期的饲养管理是养羊业面临的新挑战。在保证母羊营养健康的前提下,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饲养技术将母羊养殖做大做强,保证羔羊的健壮以及母羊体质的快速恢复,以促进养羊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技术 泌乳期 饲养管理技术 养羊业 营养健康 快速恢复 羔羊 母羊
下载PDF
泌乳期湖羊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2
作者 张平 齐淑新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10期66-68,共3页
湖羊具有适合舍饲、常年发情、繁殖力高等特点,是养殖场实现盈利的关键,而泌乳期的母羊需具备高泌乳量、高乳品质能力,才能保证羔羊的成活率和健康。但泌乳期湖羊在生理方面发生很多变化,对外界环境相对敏感,所需营养要求较高,尤其要满... 湖羊具有适合舍饲、常年发情、繁殖力高等特点,是养殖场实现盈利的关键,而泌乳期的母羊需具备高泌乳量、高乳品质能力,才能保证羔羊的成活率和健康。但泌乳期湖羊在生理方面发生很多变化,对外界环境相对敏感,所需营养要求较高,尤其要满足自身恢复和羔羊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饲养管理粗放、营养供给不平衡等会影响泌乳期的生产性能。因此,本文根据湖羊母羊乳汁分泌和羔羊发育特点,将泌乳期母羊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和泌乳后期3个不同的生长关键时期,并详细介绍了这3个时期泌乳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确保湖羊母羊能够尽快恢复体质、分泌足够的乳汁供羔羊吮吸,进而提高母羊繁殖能力和羔羊的健康,从而促进湖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泌乳期 饲养管理 生产性能 技术
下载PDF
复合酶制剂对泌乳期奶牛乳成分、产奶量的影响
13
作者 管文波 《中国乳业》 2024年第12期51-54,61,共5页
[目的]探索复合酶制剂对泌乳期奶牛乳成分、产奶量的影响。[方法]将60头处在泌乳期的奶牛分成2组,每组30头,分别为对照组、复合酶制剂组。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复合酶制剂组在饲喂基础日粮基础上,每头奶牛每日饲喂20 g复合酶制剂。12... [目的]探索复合酶制剂对泌乳期奶牛乳成分、产奶量的影响。[方法]将60头处在泌乳期的奶牛分成2组,每组30头,分别为对照组、复合酶制剂组。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复合酶制剂组在饲喂基础日粮基础上,每头奶牛每日饲喂20 g复合酶制剂。12周后检测产奶量、乳成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酶制剂处理组可显著提升泌乳中期奶牛的日产奶量、周产奶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酶制剂组可显著提高奶牛乳中脂肪、蛋白质、乳糖、非固形物含量(P>0.05)。[结论]复合酶制剂可提高泌乳中期产奶量、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制剂 泌乳期 产奶量 乳成分
下载PDF
水牛泌乳期与非泌乳期乳腺组织差异miRNAs的表达模式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小艳 王鹏程 +6 位作者 邓凯 王萍 冯万有 张晓溪 任艳萍 刘庆友 石德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20-3228,共9页
为了探求水牛泌乳和非泌乳期关键调控差异表达miRNAs及其表达模式,试验结合Solex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18个水牛乳腺组织在泌乳期和非泌乳期差异表达的miRNAs,设计、筛选可行的miRNAs反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进行... 为了探求水牛泌乳和非泌乳期关键调控差异表达miRNAs及其表达模式,试验结合Solex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18个水牛乳腺组织在泌乳期和非泌乳期差异表达的miRNAs,设计、筛选可行的miRNAs反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miRNAs的表达模式。结果发现,miRNA的差异表达模式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泌乳期miRNA-103、miRNA-125a、miRNA-30a-5p和miRNA-148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泌乳期(P<0.05);miRNA-29a在非泌乳期表达量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miRNA-141、miRNA-125b和miRNA-497在泌乳期表达量均高于非泌乳期,但差异不显著(P>0.05);低丰度的miRNA-490和miRNA-592在泌乳期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泌乳期(P<0.05)。Novel-123b在泌乳期和非泌乳期差异不显著(P>0.05),Novel-57在泌乳期比非泌乳期高29.79倍(P<0.01)。本试验结果为后续水牛乳腺研究提供了16个miRNA的可用特异性反转录引物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miRNA-103、miRNA-125a、miRNA-30a-5p、miRNA-148a、miRNA-29a和Novel-57 6个水牛差异表达miRNAs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泌乳期 泌乳期 乳腺组织 MIRNA 鉴定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泌乳期奶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申义君 周金伟 +4 位作者 王斌 李计尚 沈留红 余树民 曹随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4-247,共4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年龄、胎次和体重接近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3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7头),各组每天分别在精料中添加0、5、10、50、100 g黄芪多糖,连续饲喂14 d。分别在第0、14和24 d... 本实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年龄、胎次和体重接近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3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7头),各组每天分别在精料中添加0、5、10、50、100 g黄芪多糖,连续饲喂14 d。分别在第0、14和24 d采血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显示: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显著提高(P<0.05)泌乳期奶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同时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有提高泌乳期奶牛抗氧化能力的作用,适宜添加剂量在10 g^50 g/头·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奶牛 泌乳期 抗氧化
下载PDF
饲养水平对肉用绵羊空怀期和泌乳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楼灿 姜成钢 +6 位作者 马涛 纪守坤 陈丹丹 邓凯东 屠焰 张乃锋 刁其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7-415,共9页
本试验采用饲粮梯度饲喂法,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水平下,杜泊×小尾寒羊杂交母羊空怀期和泌乳期对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特点。选取15只健康的杜寒杂交母羊做同期发情处理,分娩后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按体重分为3个处理组(自由采食,80%自... 本试验采用饲粮梯度饲喂法,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水平下,杜泊×小尾寒羊杂交母羊空怀期和泌乳期对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特点。选取15只健康的杜寒杂交母羊做同期发情处理,分娩后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按体重分为3个处理组(自由采食,80%自由采食和60%自由采食),每个处理5只母羊;另安排9只同龄同品种未配母羊为空怀母羊组。在泌乳期20、50和80d分别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随着饲养水平的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氮(N)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乳氮随着饲养水平的下降有下降的趋势(P>0.05),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沉积氮、沉积氮/进食氮和沉积氮/消化氮均随着饲养水平的下降显著降低(P<0.05)。氮表观消化率在泌乳期显著高于空怀期(P<0.05),且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在空怀期和泌乳第20、50、80天时分别为45.21%~51.34%、73.72%~82.71%、72.79%~80.51%、73.57%~76.47%。饲养水平显著影响饲粮主要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泌乳显著提高母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羊 肉羊 空怀期 泌乳期 消化代谢 氮代谢
下载PDF
铬对泌乳期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禹爱兵 王加启 +1 位作者 赵国琦 袁耀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74-778,共5页
研究了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或赖氨酸铬对其生产性能和血液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选择75头泌乳前期(<80d)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A、B和对照组C。试验组A和B每天日粮中分别补充吡啶羧酸铬和赖氨酸铬,供试期间对照组C不... 研究了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或赖氨酸铬对其生产性能和血液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选择75头泌乳前期(<80d)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A、B和对照组C。试验组A和B每天日粮中分别补充吡啶羧酸铬和赖氨酸铬,供试期间对照组C不添加有机铬。结果表明:铬可提高泌乳期奶牛的生产性能,增强和改善泌乳奶牛的免疫力和应激状态。试验组A和试验组B泌乳量高于对照组C(P<0.01);试验组B血清中的甘油三酯的浓度低于对照组C(P<0.05);试验组A血清中胰岛素浓度低于对照组C(P<0.01);试验组A和试验组B血清中葡萄糖浓度都高于对照组C(P<0.01);试验组A和试验组B血清中皮质醇的浓度分别比对照组C低7.21nmol/L和4.92 nmol/L,试验组A和试验组B血清中IgG的浓度分别比对照组C高2.1 g/L和3.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泌乳期 血液指标
下载PDF
大鼠乳腺局部免疫的调节机制——泌乳期与静止期乳腺肥大细胞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巢国正 朴正浩 +3 位作者 陈耀星 荆海霞 宋恩亮 邓泽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5,共3页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 (MTB)观察了大鼠泌乳期和静止期乳腺肥大细胞的分布、形态、数量变化规律 ,并用阿尔新蓝 -番红鉴别染色法 (AB- S)进行了细胞化学分型研究。结果 :AB- S染色显示 ,大鼠乳腺只存在黏膜型肥大细胞 ;无论是泌乳期...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 (MTB)观察了大鼠泌乳期和静止期乳腺肥大细胞的分布、形态、数量变化规律 ,并用阿尔新蓝 -番红鉴别染色法 (AB- S)进行了细胞化学分型研究。结果 :AB- S染色显示 ,大鼠乳腺只存在黏膜型肥大细胞 ;无论是泌乳期还是静止期 ,乳腺肥大细胞大多分布于腺泡间和小叶间结缔组织中 ,细胞的形态各异 ,但细胞数量在静止期和泌乳期有显著差异 ,泌乳期的乳腺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P<0 .0 1)。乳腺肥大细胞的动态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细胞 静止期 乳腺肥大 大鼠 结缔组织 局部免疫 甲苯胺蓝染色 泌乳期 分布 生长
下载PDF
饲粮能量水平对泌乳期崂山奶山羊生产性能及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晓雯 王慧敏 +3 位作者 张广凤 程明 戴正浩 林英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99-1104,共6页
本试验旨在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泌乳期崂山奶山羊的能量需要量。选用体重[(53.80±1.62)kg]、产奶量[(1.80±0.19)kg/d]、体况相近并处于泌乳期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 本试验旨在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泌乳期崂山奶山羊的能量需要量。选用体重[(53.80±1.62)kg]、产奶量[(1.80±0.19)kg/d]、体况相近并处于泌乳期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每只羊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钙、磷和粗蛋白质水平一致,消化能水平为9.71、10.80及11.61 MJ/kg的3种试验饲粮。进行为期70 d的饲养试验(前10 d为预试期);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3只羊进行为期17 d的消化代谢试验(前10 d为预试期)。结果表明,1)试验期3组试羊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总能消化率依次提高,9.71 MJ/kg组试羊的消化能代谢率及甲烷能显著低于10.80及11.61 MJ/kg组(P<0.05),3组试羊的总能、粪能及尿能间无显著差异(P>0.05);2)泌乳期崂山奶山羊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与代谢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产奶量关系的回归公式:DE(MJ/d)=0.487W0.75+0.354ADG+6.120M(P=0.028,R2=0.870);ME(M J/d)=0.394W0.75+0.312ADG+5.281M(P=0.031,R2=0.873)(DE为消化能,W0.75为代谢体重,ADG为平均日增重,M为产奶量,ME为代谢能)。本试验成功建立了泌乳期崂山奶山羊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期 崂山奶山羊 能量 需要量
下载PDF
不同品种奶水牛全泌乳期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玲 杨攀 +3 位作者 唐艳 黄丽 农皓如 曾庆坤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11,共4页
为了解在相同的饲料、气候及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奶水牛全泌乳期产奶量及乳成分含量,记录摩拉、尼里-拉菲、3品种高代杂交以及摩拉×本地低代杂交4个品种奶水牛全泌乳期的每日产奶量,定期采集生水牛乳并测定其总乳固形物、蛋白... 为了解在相同的饲料、气候及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奶水牛全泌乳期产奶量及乳成分含量,记录摩拉、尼里-拉菲、3品种高代杂交以及摩拉×本地低代杂交4个品种奶水牛全泌乳期的每日产奶量,定期采集生水牛乳并测定其总乳固形物、蛋白、脂肪、非脂乳固形物及乳糖含量。结果表明:尼里-拉菲的泌乳高峰期时间最长,每日产奶量及乳成分产量的绝对值最高,其次是3品种高代杂交水牛、摩拉水牛和摩拉×本地低代杂交水牛;各品种水牛常乳期85 d内,乳总乳固形物、蛋白质、脂肪含量较稳定;在85~105 d以后含量逐渐增加,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在整个常乳期均较为稳定,乳糖含量则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常乳期每日产奶量与乳蛋白质、脂肪、总乳固形物、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水牛 泌乳期 产奶量 乳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