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2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尿生殖系统孤立性纤维瘤20例分析
1
作者 沈洪伟 江波 +4 位作者 王鑫 纪长威 邓永明 张士伟 郭宏骞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统孤立性纤维瘤(SFT)的诊断、治疗、长期随访结果,并比较良恶性SFT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04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20例泌尿生殖系统SFT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症状、影像学结果、治疗方法、病...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统孤立性纤维瘤(SFT)的诊断、治疗、长期随访结果,并比较良恶性SFT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04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20例泌尿生殖系统SFT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症状、影像学结果、治疗方法、病理及长期随访结果等资料。结果患者肿瘤发生在肾脏9例、盆腔7例、膀胱3例、前列腺1例。6例表现出临床症状,包括下肢无力、尿痛、排尿困难、尿频伴排便习惯改变、腰痛、腹壁包块伴腹痛等,14例无任何症状。肿瘤中位直径5.2(1.7~15.0)cm。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机器人辅助下手术8例、开放手术5例、腹腔镜下手术5例、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2例。CT平扫表现为高、低、混合密度软组织肿块均可存在,强化CT出现强化结果。病理显示恶性SFT组织的核分裂象、形态变异、坏死、Ki-67指数高表达比例明显高于良性SFT。改良的Demicco预后风险分层模型结果显示,所有恶性SFT患者均为中等风险。SFT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组无病生存期(DFS)比单纯肿瘤切除术组稍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结论CD34、Bcl2、STAT6、CD99等标志物可用于诊断SFT;Ki-67指数、肿瘤坏死常用于鉴别其良恶性;改良的Demicco预后风险分层模型在预测SFT的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手术切除是SFT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良性SFT预后优于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 孤立性纤维瘤 随访 肿瘤标志物 手术 病理
下载PDF
5933例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女性阴道微生态情况分析
2
作者 林蓉蓉 邱德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分析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GSM)女性阴道微生态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7月该院门诊就诊的绝经后患有GSM的5933例女性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50岁组(2138例)、>50~60岁组(3043例... 目的分析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GSM)女性阴道微生态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7月该院门诊就诊的绝经后患有GSM的5933例女性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50岁组(2138例)、>50~60岁组(3043例)、>60~70岁组(614例)、>70岁组(138例)。采用湿片镜检进行阴道分泌物形态学检测(包括鳞状上皮细胞、基底旁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假菌丝、芽生孢子、滴虫、乳酸杆菌、球菌、线索细胞)并评定阴道清洁度,采用化学反应法进行干化学功能指标检测[包括pH值、白细胞酯酶(LE)、过氧化氢(H_(2)O_(2))、唾液酸苷酶(SNA)、脯氨酸氨基肽酶(PIP)、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4组鳞状上皮细胞、基底旁上皮细胞、白细胞、乳酸杆菌、球菌、芽生孢子、红细胞、线索细胞分布情况及阴道清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滴虫、假菌丝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pH值、LE、NA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H_(2)O_(2)、SNA、PI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M患者在妇科门诊绝经后女性中发生率较高,且不同年龄段GSM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存在差异,对不同年龄段GSM患者进行微生态分析,能够指导临床医生精准治疗,减少反复感染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 阴道微生态 更年期 年龄段 化学反应法
下载PDF
绝经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向琳琳 赵思龙 +2 位作者 刘澎 何东明 奉友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04-0109,共6页
绝经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GS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严重,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的生活质量。过去,该症状被描述为外阴阴道萎缩和萎缩性阴道炎,只观察到生殖系统的相关症状而忽视下尿路... 绝经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GS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严重,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的生活质量。过去,该症状被描述为外阴阴道萎缩和萎缩性阴道炎,只观察到生殖系统的相关症状而忽视下尿路的变化。近年来,关于GSM泌尿道萎缩而引起的下尿路症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对其发生发展、治疗进展以及后续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及治疗方案,以提高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症状 绝经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 激光 激素治疗
下载PDF
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妇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疗效观察
4
作者 郭玉芝 贾艳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98-0101,共4页
探讨在更年期妇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当中采取激素替代治疗法的实际效果。方法 择取96例患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更年期妇女参与研究,常规治疗组48例,激素替代组48例。治疗后对阴道评分以及总治疗效果做评估分析。结果 阴道评分分析,治疗... 探讨在更年期妇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当中采取激素替代治疗法的实际效果。方法 择取96例患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更年期妇女参与研究,常规治疗组48例,激素替代组48例。治疗后对阴道评分以及总治疗效果做评估分析。结果 阴道评分分析,治疗前组间无差别;治疗后组间差异达到统计学判定标准。治疗总效果比较,激素替代组为91.67%,常规治疗组为75.00%,组间差异达到统计学判定标准。结论 在更年期妇女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治疗当中,采取激素替代法能优化治疗效果,让更年期妇女具有更高的生存质量,将激素替代治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是可行且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替代治疗 更年期妇女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疗效
下载PDF
老龄化社会需重视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5
作者 陈惠庆 《健康向导》 2023年第1期2-2,共1页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有了很大的延长。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习惯和环境的改变,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肿瘤发病率的上升,尤其是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包括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阴茎癌等。近年来,对于...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有了很大的延长。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习惯和环境的改变,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肿瘤发病率的上升,尤其是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包括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阴茎癌等。近年来,对于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来说,无论外科手术还是内科治疗,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健水平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阴茎癌 外科手术 前列腺癌 老龄化社会 内科治疗 肾癌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6
作者 邱颍 刘丽丽 +5 位作者 韦志永 孙崇伟 刘文静 陈达 王凤芝 张乃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F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SFT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46~68岁,肿瘤发生部位:右肾2例,前列...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F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SFT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46~68岁,肿瘤发生部位:右肾2例,前列腺2例,膀胱1例。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仅出现腰背部疼痛不适、酸胀、血尿或排尿困难等症状。眼观:肿瘤为椭圆形或圆形肿块,边界清楚,最大径2~9 cm,平均4.94 cm。镜检:瘤细胞梭形、核圆形或卵圆形,呈短束状、席纹状及不规则漩涡状排列,表现为细胞丰富区和稀疏区交替分布,之间有胶原带分隔。免疫表型:STAT6、CD34、BCL-2和vimentin均阳性,CD99不同程度阳性;CK、SMA、desmin、HMB-45、Melan-A、S-100、EMA、WT-1、CD10、CD117和DOG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5%。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85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泌尿生殖系统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梭形细胞肿瘤,临床行为较惰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免疫组化标记STAT6、CD34、CD99、BCL-2及vimentin阳性是重要的辅助诊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统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的临床特征分析
7
作者 冯丽 任刚 +3 位作者 蔡嵘 汪心韵 王辉 祝明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5期460-465,共6页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统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泌尿生殖系统PEComa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统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泌尿生殖系统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年龄为9~63岁,平均年龄为40.8岁;男性3例,女性2例,男:女为3:2。5例患者中,4例病变位于肾脏,1例病变位于阴道;病灶直径为0.9~19.0 cm。2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MRI平扫及增强检查,3例仅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中,2例患者的CT平扫图像可见较小病灶,大小分别为0.9 cm×0.9 cm×1.0 cm、2.1 cm×1.7 cm×2.0 cm,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明显强化;MRI平扫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另3例患者的病灶较大,最大径约19 cm,CT平扫提示病灶密度不均匀;CT增强扫描较大病灶则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可见液化坏死区,病灶内或周围出现粗大血管影。术后大体标本显示肿瘤切面呈灰白、灰红色,可见有出血,质韧,有包膜。镜下可以见肿瘤形态为上皮样、梭形,胞浆丰富,嗜酸性、颗粒状,空泡状,其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少,其内可见大片坏死。免疫组化检查示,PEComa组织中黑色素瘤抗体[Melanoma marker(human)monoclonal antibody,HMB45]呈阳性表达,Melan-A、肌源性抗体(Myogenic antibody,SMA)、CD34和S-100呈部分阳性表达。结论:泌尿生殖系统PEComa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病灶较小(最大径<2 cm)时在CT图像密度均匀,CT增强呈均匀明显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肾实质;在MRI图像上信号均匀,MRI增强呈均匀明显强化。病灶较大时,在CT图像上密度不均,可出现液化坏死区,CT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可见粗大血管供血,内部坏死区未见明显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阴道雌激素递送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伍思怡 马彬 +1 位作者 董健 宁美英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26-233,共8页
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GSM)是发病率较高的围绝经期症状,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性加重,但由于患者和医生的认知及重视程度不足,目前并未得到及时的适当诊治。目前对这一局部症状的疗法包括绝经激素治疗(MHT)和非激素方法,其中阴道... 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GSM)是发病率较高的围绝经期症状,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性加重,但由于患者和医生的认知及重视程度不足,目前并未得到及时的适当诊治。目前对这一局部症状的疗法包括绝经激素治疗(MHT)和非激素方法,其中阴道局部递送雌激素的MHT因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可靠,是目前治疗GSM的一线方案。对近几年GSM的局部雌激素递送系统(DDS)主要有片剂、胶囊、栓剂、乳膏、阴道环(IVRs)和凝胶,本文就相关的上市药物及近年的研发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 绝经激素治疗 药物递送系统
下载PDF
先天性小耳畸形合并先天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发病率的研究
9
作者 高德瑾 王冰清 +1 位作者 刘暾 章庆国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小耳畸形合并泌尿生殖系统先天畸形的发病率,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3143例小耳畸形患者,通过肾脏超声或腹部CT检查,统计其中合并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病例,并对其畸形进行分类;对先天性小... 目的研究先天性小耳畸形合并泌尿生殖系统先天畸形的发病率,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3143例小耳畸形患者,通过肾脏超声或腹部CT检查,统计其中合并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病例,并对其畸形进行分类;对先天性小耳畸形合并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患者的发病情况、患耳侧别与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侧别之间的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结果在3143例小耳畸形患者中,163例伴有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畸形,包括单侧肾脏缺如、肾脏发育不全、肾脏积水、尿道下裂、睾丸发育异常等,总发病率为5.2%。数据分析显示,先天性小耳畸形伴发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患者中,Ⅱ度小耳畸形的占比最高,肾积水、肾囊肿和睾丸发育异常的占比较高,且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侧别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侧别具有相关性。结论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中比一般人群中发病率高,且两者大概率是同侧畸形,可通过体格检查、肾脏超声及腹部CT诊断。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诊疗中应关注患者肾脏功能,以改善此类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耳畸形 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发病率 肾脏超声 腹部 CT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治疗中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周豪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5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究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治疗中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按照收治时间顺序在电脑系统盲抽68例患者,对抽取的患者行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方式... 目的探究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治疗中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按照收治时间顺序在电脑系统盲抽68例患者,对抽取的患者行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方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在机体免疫状态、毒性反应、肿瘤标志物等指标上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根据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在培养7d后的CIK细胞CD3+与CD56+均呈现强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更高(P<0.05);检查患者血常规、肾功能、γ-GT、ALT等指标,均未见异常情况,而且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在第2疗程后改善显著(P<0.05);患者在完成2个疗程治疗后,缓解率为92.65%,且胸部CT复查未出现异常情况,无毒性反应情况;经观察患者癌胚抗原、癌抗原125、乳酸脱氢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指标,在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均呈下降趋势,且降幅显著(P<0.05);在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值显著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明显(P<0.05)。结论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可值得大力推广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 肿瘤治疗 细胞因子诱导 杀伤细胞治疗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尿道下裂合并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21
11
作者 魏武 高建平 +4 位作者 张征宇 葛京平 马宏青 周水生 蔡荣星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517-519,共3页
目的 :分析尿道下裂合并畸形的发生情况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 方法 :对 197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我院收治的 341例尿道下裂病人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畸形情况进行分析 ,了解各种畸形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 结果 :先天性尿道下裂合... 目的 :分析尿道下裂合并畸形的发生情况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 方法 :对 197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我院收治的 341例尿道下裂病人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畸形情况进行分析 ,了解各种畸形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 结果 :先天性尿道下裂合并泌尿系统畸形的发生率高达 2 1.1% ,其中以隐睾及腹股沟疝最多见 ,而且畸形发生率与尿道下裂严重程度相关。 结论 :尿道下裂及其合并畸形应作为整体疾病对待 ,对应各种合并畸形应采取相应方法进行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畸形 泌尿生殖系统
下载PDF
呋塞米介入试验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18)F-FDG PET/CT显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吴湖炳 王全师 +2 位作者 王明芳 王欣璐 郭晓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6-208,i0002,共4页
目的提高18F-脱氧葡萄精(FDG)PET/CT显像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检出方法28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行18F-FDGPET/CT显像后30-60min,口服呋塞米(速尿)40mg或静脉注射呋塞米50mg,给药前后多饮水、多排尿,再过30min后憋尿下再次进行局部PET... 目的提高18F-脱氧葡萄精(FDG)PET/CT显像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检出方法28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行18F-FDGPET/CT显像后30-60min,口服呋塞米(速尿)40mg或静脉注射呋塞米50mg,给药前后多饮水、多排尿,再过30min后憋尿下再次进行局部PET/CT显像。分析比较2次显像结果以利尿18F-FDGPET/CT显像中肝脏和软组织摄取18F-FDG为标准,将正常肾组织和(或)膀胱放射性清除效果分为良好、一般、差结果28例患者肾脏和膀胱促排良好率为85.7%(24/28例)8例初诊原发肿瘤和8例术后肿瘤复发患者,常规PET/CT显像恶性肿瘤病灶难以辨认或显示不清,而利尿PET/CT显像病灶清楚显示;2例初诊肾透明细胞癌和1例错构瘤病灶内无18F-FDG浓聚,呋塞米促排无助于提高病灶的检出9例术后无肿瘤复发者常规和呋塞米介入PET/CT检查均为阴性呋塞米促排后PET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检出灵敏度为88%,与CT(83%)相近(x2=0.232,p>0.05),但38.8%患者因行PET/CT而提高分期。结论呋塞米介入能减少悄液高入射性水平对邻近肿瘤显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呋塞米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18F-FDG PET/CT 显像结果 介入试验 ^18F-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男女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韦珍珍 高裕容 +3 位作者 张薇 洪宇 鞠琳 冯福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6期2273-2276,共4页
目的了解该区域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本的感染情况及药敏性,为临床提供最新流行病学资料和用药指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和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住院及门诊患者的2 813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及衣原... 目的了解该区域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本的感染情况及药敏性,为临床提供最新流行病学资料和用药指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和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住院及门诊患者的2 813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及衣原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依据分离时间、男女及阳性结果分布进行分组,对各组衣原体和支原体检测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支原体感染率(53.1%)显著高于男性支原体感染率(24.5%)(P<0.05),男女衣原体感染率均为3.9%;男女均以解脲脲原体(Uu)单独感染为主,均占阳性构成比的73.0%,人型支原体(Mh)单独阳性的构成比为3.6%和6.0%,Uu和Mh均阳性的构成比为23.4%和21.2%。不同类别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的敏感率最高(>90%),对美满霉素的敏感率>74.00%,Mh对其他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低于50.00%;2014-2015年支原体对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明显低于2011-2012年(P<0.05),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的敏感率明显高于2011-2012年(P<0.05)。结论福州区域男女支原体的感染率较高,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两者均以Uu为主要感染体;男女衣原体感染率低;不同种类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Mh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明显低于Uu;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可作为支原体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和经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 支原体 衣原体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无限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鹏飞 邵国兴 +3 位作者 师长宏 邵晨 王中琨 严泉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12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 建立人泌尿系肿瘤无限细胞系 ,为泌尿系肿瘤的基础研究提供实验模型 .方法 无菌取下肿瘤手术标本 ,分别采用组织块直接培养法 ,细胞悬液法 ,裸鼠肿瘤移植模型法进行细胞原代培养 .裸鼠皮下肿瘤块发生明显增殖并长到一定程度后 ,... 目的 建立人泌尿系肿瘤无限细胞系 ,为泌尿系肿瘤的基础研究提供实验模型 .方法 无菌取下肿瘤手术标本 ,分别采用组织块直接培养法 ,细胞悬液法 ,裸鼠肿瘤移植模型法进行细胞原代培养 .裸鼠皮下肿瘤块发生明显增殖并长到一定程度后 ,再行裸鼠体内传代两次 ,最后取下 F3代组织块进行原代培养 .培养细胞传代超过 2 0代后按建系标准进行检测 .结果 共取 43例标本 ,其中 38例行组织块直接培养 ,18例 F1代培养成功 ,5例 F3代培养成功 ,最长培养时间为 1.3mo;16例行细胞悬液培养 ,10例 F1代培养成功 ,6例 F3代培养成功 ,最长培养时间为 2 .3mo;40例行裸鼠皮下包埋 ,裸鼠体内传代 F1代成功 6例 ,F3代成功 3例 ,该 3例标本行原代培养后建成 3个无限细胞系 :人肾透明细胞癌 RCC- 986 3,人膀胱癌 BC- 6 ,人前列腺癌 PC- 9810 6 .全部细胞传代 1a以上 ,生长稳定 ,传代周期固定 ,其形态结构 ,分化程度与原发瘤保持一致 ,且遗传学特性包括染色体形态仍为人类核型 .结论 与组织块直接培养法和细胞悬液法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无限细胞系 建立 培养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针灸病谱循证等级划分研究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佳琳 杜元灏 +3 位作者 胡亚才 李桂平 黎波 张议元 《天津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542-545,共4页
[目的]初探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针灸病谱循证等级划分。[方法]以CBM、CNKI、VIP、WF等数据库为检索源,全面收集针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的文献,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现代针灸适宜病症临床研究文献... [目的]初探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针灸病谱循证等级划分。[方法]以CBM、CNKI、VIP、WF等数据库为检索源,全面收集针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的文献,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现代针灸适宜病症临床研究文献数据库(Access)进行整理。[结果]共获得针灸治疗泌尿生殖系统临床研究报道文献2 209篇,在此基础上筛选随机对照试验(RCT/CCT)共641篇,初步获得泌尿生殖系统针灸病谱51种。[结论]按照循证医学文献证据五级分类法及等级推荐的原则,结合文献质量情况,获得Ⅰ级病谱推荐5种,Ⅱ级病谱推荐17种,Ⅲ级病谱推荐1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针灸病谱循证等级
下载PDF
老年妇女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2
16
作者 薛凤霞 华绍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300-303,共4页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老年妇女 尿生殖道萎缩 阴道分物异常 诊治 雌激素缺乏 抵抗力低下 外阴瘙痒
下载PDF
宁泌泰胶囊治疗下焦湿热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316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范萍 邓顺有 +1 位作者 何洁莹 潘伟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3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宁泌泰胶囊治疗下焦湿热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316例下焦湿热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给予宁泌泰胶囊口服治疗,疗程7天。观察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和尿常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1.43%,尿培养细菌转阴率... 目的观察宁泌泰胶囊治疗下焦湿热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316例下焦湿热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给予宁泌泰胶囊口服治疗,疗程7天。观察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和尿常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1.43%,尿培养细菌转阴率为91.67%;治疗后尿白细胞、红细胞数及尿培养明显减少(P<0.05,P<0.01);临床症状总积分由治疗前(16.34±4.35)分降低至(7.16±2.95)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宁泌泰胶囊治疗下焦湿热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胶囊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下焦湿热
原文传递
淋菌和解脲支原体对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及解脲支原体的药敏结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褚云卓 年华 贾桂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3-314,共2页
关键词 淋菌 解脲支原体 药物耐受性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下载PDF
输精管结扎对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殷钢 许纯孝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23-124,共2页
输精管结扎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节育措施,通过结扎输精管阻断精子排出路径,达到避孕效果.关于输精管结扎术对男性泌尿生殖器官生理状态的影响已有研究,一部分是基于动物实验基础上的推论,一部分是对人群的跟踪调查,现对相关文献予以... 输精管结扎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节育措施,通过结扎输精管阻断精子排出路径,达到避孕效果.关于输精管结扎术对男性泌尿生殖器官生理状态的影响已有研究,一部分是基于动物实验基础上的推论,一部分是对人群的跟踪调查,现对相关文献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精管结扎 男性 泌尿生殖系统 睾丸 附睾 前列腺
下载PDF
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春林 黄睿 +10 位作者 李泽宇 刘萍 刘畅 洪辉文 吴坤成 钟光明 胡杰威 李鉴轶 欧阳振波 唐雷 钟世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浓度灌注液、不同灌注通道构建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方法,为数字化人体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配制浓度分别为20%、10%和8%的过氯乙烯灌注液,分别经腹主动脉(A组)和腹主动脉+...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浓度灌注液、不同灌注通道构建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方法,为数字化人体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配制浓度分别为20%、10%和8%的过氯乙烯灌注液,分别经腹主动脉(A组)和腹主动脉+股动脉(B组)进行灌注,制成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铸型标本后,观察评估其血管的表达。结果以不同浓度灌注液及灌注通道构建的雌兔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其动脉血管网的表现效果有明显差异:(1)高浓度(A、B)组显示的动脉分支有明显中断现象,填充剂分布不均匀,主要显示大的动脉主干,细小动脉分支难以显示;(2)中浓度(A、B)组能清晰显示动脉主干走行及分布,血管网较完整且显示清晰,分支无明显断裂现象,但B组血管网显示更饱满;(3)低浓度(A、B)组灌注后能清晰显示动脉主干走行,但末梢动脉血管网显示过密,部分呈聚集现象,分层显示不够清晰。结论采用10%浓度的过氯乙烯灌注液,分别经腹主动脉和股动脉同时灌注,能清晰显示完整饱满、分支无明显断裂的血管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兔 泌尿生殖系统 血管铸型 过氯乙烯 数字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