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2篇文章
< 1 2 1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法医病理学研究生实践与科研能力并重的培养方法
1
作者 杨根梦 王尚文 曾晓锋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法医病理学是法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为案件的侦查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法医病理学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提升研究生... 法医病理学是法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为案件的侦查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法医病理学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法医病理研究生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探索培养法医病理学研究生实践与科研能力并重的方法,旨在为培养具备较强的综合型高素质法医学人才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 法医病理学 研究生培养 实践能力 科研能力
下载PDF
选修课法医病理学教学促进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
2
作者 吴礼高 朱清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2期40-42,46,共4页
目的探讨开设选修课《法医病理学》课程对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构建基本法医病理学知识体系,完整、简洁地讲授理论课主要内容,并将典型案例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案例中的病理学问题,思考可能的法医病理鉴定... 目的探讨开设选修课《法医病理学》课程对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构建基本法医病理学知识体系,完整、简洁地讲授理论课主要内容,并将典型案例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案例中的病理学问题,思考可能的法医病理鉴定结论。多维度展示法医学思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法医病理学逻辑思维,尽显法医思辨,激发学生的医学人文情怀,思考医学之本源,敬畏生命,锻炼思维能力。采用开卷考试检验学生的思辨能力,潜移默化中锻炼思维能力。结果学生上课率和专注度较高,积极参与互动。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选修法医病理学已经达到开设本选修课程的目的。结论双师型教师开设选修课法医病理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临床思维能力 选修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TBL和翻转课堂模式在法医病理学案例分析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威 章丽霞 +1 位作者 谢英 金波 《科教导刊》 2023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TBL、翻转课堂模式在法医病理学案例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川北医学院法医学专业2019级和2018级共计1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同一个教学案例,在2018级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在2019级中采用TBL教学模式进行。课后采... 目的:探讨TBL、翻转课堂模式在法医病理学案例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川北医学院法医学专业2019级和2018级共计1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同一个教学案例,在2018级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在2019级中采用TBL教学模式进行。课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种教学方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在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师生互动性、疑难解答,探索精神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有差异,P<0.05;两组学生在知识的归纳总结方面比较,P>0.05。结论:TBL教学模式能提高法医病理学案例分析教学效果,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L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法医病理学 案例讨论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用于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
4
作者 田甜 廖信彪 +5 位作者 张付 邓恺飞 张吉 黄平 陈忆九 张建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35-541,共7页
目的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不同病理变化阶段的心肌梗死组织进行光谱分析,以实现对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方法 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免疫... 目的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不同病理变化阶段的心肌梗死组织进行光谱分析,以实现对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方法 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结果 为参考依据,采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组左心室前壁的早期缺血心肌、坏死心肌、心肌纤维化组织以及正常对照组心肌的FTIR数据,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对照心肌、早期缺血心肌和坏死心肌的平均归一化光谱较为相似,但平均二阶导数光谱存在较大差异,早期缺血心肌中各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峰强度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心肌,坏死心肌α-螺旋的峰强度最低。心肌纤维化组织平均归一化光谱的酰胺Ⅰ和酰胺Ⅱ峰位明显向高波数方向移动,酰胺Ⅱ和酰胺Ⅲ的峰强度高于其他各类型心肌,平均二阶导数光谱在1 338、1 284、1 238和1 204 cm~(-1)处峰强度明显增强。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结果 显示,FTIR可区分不同类型的心肌组织。结论 FTIR技术具有对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潜力,为心脏性猝死的死因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 急性心肌梗死 陈旧性心肌梗死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在法医病理学鉴定中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平 张吉 +5 位作者 邹冬华 刘宁国 李正东 王金明 秦志强 张建华 《中国司法鉴定》 2023年第2期35-47,共13页
法医病理学是我国司法鉴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传统技术手段仍存在主观性强、精准性低、特异性差等缺点。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学科前沿技术手段开始与人工智能算法相联用,形成了一批可用于涉及损伤、死亡与遗骸识... 法医病理学是我国司法鉴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传统技术手段仍存在主观性强、精准性低、特异性差等缺点。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学科前沿技术手段开始与人工智能算法相联用,形成了一批可用于涉及损伤、死亡与遗骸识别等的数字化与智能化鉴定手段,为司法实践活动提供了更为科学、客观的鉴定证据。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在法医病理学实践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法医病理学学科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法医病理学 数字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
下载PDF
以成果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法在法医病理学实验中的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赵宝山 马莹 +4 位作者 乔娟娟 关雪 郑晓东 刘妍妍 王秀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13期91-94,共4页
在法医病理学实验课中采用“三明治”教学法,课后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三明治”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应用及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实验 “三明治”教学法 混合式教学法
下载PDF
《法医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7
作者 张桓 王尚文 +2 位作者 雷普平 廖信彪 陈立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0期0091-0094,共4页
《法医病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长期采用案例教学法,使用科学、客观、形象、直观的法医病理学真实案例,有助于同学们深刻理解和记忆课程知识。但是案例教学中存在课程任务重与案例资源不足、知识点范围广和案例资源较局限、法医案例常... 《法医病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长期采用案例教学法,使用科学、客观、形象、直观的法医病理学真实案例,有助于同学们深刻理解和记忆课程知识。但是案例教学中存在课程任务重与案例资源不足、知识点范围广和案例资源较局限、法医案例常见和其内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思政元素)不够凝练等矛盾。文章通过一一对应教材和检案实践的各知识点,扩充并优化案例库,凝练相似案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一步完善法医病理学的思政案例库建设,缓解了上述矛盾,进一步提升了法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素养、临案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实现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有效将“立德”与“树人”统一起来。文章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课程思政 案例教学 思政案例库
下载PDF
无典型病变心源性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燕枝 于海胜 +3 位作者 汪炜 李萱 张可丽 方义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3-1107,共5页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成人猝死的主要原因。早期心肌缺血、致死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痉挛是法医学中常见的SCD原因,其导致的SCD死者无明显心脏病史,发病突然,多在心肌缺血后6 h内死亡,缺乏典型的病理学改变和临床体...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成人猝死的主要原因。早期心肌缺血、致死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痉挛是法医学中常见的SCD原因,其导致的SCD死者无明显心脏病史,发病突然,多在心肌缺血后6 h内死亡,缺乏典型的病理学改变和临床体征,以及死后自溶、尸体保存等因素的影响,使这类案例的死后诊断成为法医界难题。该文就生物化学标志物、病理学形态、组织特殊染色技术和免疫组化在无典型病变SCD法医学诊断中的用途、特点和局限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法医病理学 早期心肌缺血 文献综述
下载PDF
2024年《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法医病理学”约稿函
9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本专题邀请南方医科大学首席专家、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慧君教授以及贵州医科大学法医病理教研室主任汪家文教授共同担任客座编辑,现诚挚邀请各位基础研究、法医鉴定和临床工作者积极参与稿件投递,共同贡献于此专题。《重... 本专题邀请南方医科大学首席专家、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慧君教授以及贵州医科大学法医病理教研室主任汪家文教授共同担任客座编辑,现诚挚邀请各位基础研究、法医鉴定和临床工作者积极参与稿件投递,共同贡献于此专题。《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是重庆医科大学主办的一流综合性医学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要目总览》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国际数据库收录,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精品中文科技期刊、重庆名刊,在医学领域享有较高学术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医学期刊 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法医病理学 教研室主任 法医鉴定 医学领域
原文传递
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23例法医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龚道银 王耀宾 +1 位作者 张岑岑 黄飞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特点,探讨血栓的演变过程及外伤等邻近事件与PTE猝死的因果关系判定方法。方法对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98—2008年23例PTE猝死案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PTE猝... 目的分析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特点,探讨血栓的演变过程及外伤等邻近事件与PTE猝死的因果关系判定方法。方法对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98—2008年23例PTE猝死案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PTE猝死合并外伤、手术、制动等危险因素,其中外伤12例,手术21例;院内发生22例,以伤后住院时间1~2周及术后1周多见。PTE中17例为反复性栓子栓塞,余为一次性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系统16例,左侧多见。结论明确栓子的来源、外伤及外科手术等邻近事件对于确定PTE猝死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肺栓塞 外伤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63例法医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黄雷 刘双高 +4 位作者 黄翠 余丹媛 郑莉 成建定 唐双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死亡原因、临床表现及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对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1—2011年受理的63例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破裂好发于中青年男性(30~49岁);病理分型以DeBakeyⅡ型为...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死亡原因、临床表现及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对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01—2011年受理的63例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破裂好发于中青年男性(30~49岁);病理分型以DeBakeyⅡ型为主;常见死亡原因为心脏压塞;临床症状以中腹痛最为常见,但其疼痛部位和主动脉夹层部位吻合度不高,部分可无明显症状;破裂口多在升主动脉,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理改变。结论熟悉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法医病理学特点,对此种疾病生前诊断及死因鉴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破裂
下载PDF
119例猝死尸体的法医病理学检验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克杰 杨卫红 +4 位作者 武红艳 王自强 王磊 朱云山 王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分析猝死的死亡原因、年龄、性别差异和诱因等特点。方法对郑州大学法医学教研室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法医病理检案中的119例猝死尸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猝死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高峰为20-59岁;(2)导致猝死的疾病由... 目的分析猝死的死亡原因、年龄、性别差异和诱因等特点。方法对郑州大学法医学教研室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法医病理检案中的119例猝死尸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猝死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高峰为20-59岁;(2)导致猝死的疾病由高到低依次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3)猝死诱因以死前有纠纷、轻微外伤和夜间睡眠中死亡为多。结论猝死事件的法医学鉴定要根据其发生特征和变化规律,作出客观、全面、准确的鉴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诱因
下载PDF
28例心脏挫伤的法医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单亚明 曹明 +4 位作者 王广川 吴旭 王大勇 李骄勇 王直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60-262,I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心脏挫伤的形态特点和分布规律,探讨心脏挫伤的分类和分级方法及与成伤机制的关系。方法用改良的心脏挫伤检查法对28例人体心脏挫伤标本进行肉眼和光镜观察并测量挫伤灶的大小。结果肉眼观察,心脏挫伤灶切面一般呈带状、楔形、... 目的观察心脏挫伤的形态特点和分布规律,探讨心脏挫伤的分类和分级方法及与成伤机制的关系。方法用改良的心脏挫伤检查法对28例人体心脏挫伤标本进行肉眼和光镜观察并测量挫伤灶的大小。结果肉眼观察,心脏挫伤灶切面一般呈带状、楔形、类圆形或条纹状;观察连续切面,可见其相应的三维形态大致呈类圆盘状、类圆锥体、类球体或线状。显微镜下,挫伤区主要表现为轻重不等的出血、心肌纤维断裂和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按出血和变性坏死的程度可将心脏挫伤分为出血型、坏死型和出血坏死型。心脏挫伤见于心脏各部位和心壁各层,不同部位的挫伤发生率和类型差异大。以挫伤灶的体积、数量和部位为依据,将心脏挫伤的程度分为4级。结论心脏挫伤的形态多样、分布广泛、各部位的挫伤类型和发生率差异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脏挫伤 形态 分类 分布 发生率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肖坚 张会霞 刘良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及其在法医病理中的运用、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文献资料表明:随着手术导航系统、虚拟尸检、显微影像技术等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发展,这必将对法医病理学的教学、实验、科研及其实际运用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极大推... 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及其在法医病理中的运用、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文献资料表明:随着手术导航系统、虚拟尸检、显微影像技术等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发展,这必将对法医病理学的教学、实验、科研及其实际运用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极大推动本学科的发展。但由于软硬条件、成本、费用等的限制,这一技术要真正进入实践运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法医病理学 手术导航系统 文献资料 影像技术 实际运用
下载PDF
202例猝死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金波 刘敏 +1 位作者 易旭夫 廖志钢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分析猝死的死亡原因、年龄、性别差异、诱因、器官非特异性出血等特点。方法:本教研室2000~2004年间所作563例法医病理检案中的202例猝死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猝死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高峰为17~59岁。②导致猝死的... 目的:分析猝死的死亡原因、年龄、性别差异、诱因、器官非特异性出血等特点。方法:本教研室2000~2004年间所作563例法医病理检案中的202例猝死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猝死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高峰为17~59岁。②导致猝死的疾病由高到低依次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④停死诱因以死前有纠纷和/或轻外伤和夜间睡眠中死亡为多。④检出器官非特异性出血共80例,以胰腺、肾上腺和心外膜为多。结论:猝死事件的法医学鉴定要根据其发生特征和变化规律,作出客观、全面、准确的鉴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诱因
下载PDF
人脑挫伤后GFAP、PCNA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陶陆阳 汪德文 +3 位作者 刘萍 喻少波 郝春雨 吴旭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7-138,140,共3页
采用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脑挫伤案例标本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人脑挫伤后GFAP ,PCNA的改变 ,用图象分析仪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的面积和灰度等进行定量测量 ,EpiInfo统计软件分析 ,得出人脑挫伤后GFAP ,PCNA变化的时间... 采用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脑挫伤案例标本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人脑挫伤后GFAP ,PCNA的改变 ,用图象分析仪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的面积和灰度等进行定量测量 ,EpiInfo统计软件分析 ,得出人脑挫伤后GFAP ,PCNA变化的时间性规律 ,为脑挫伤形成时间推断 ,提供新的形态学依据。GFAP阳性细胞面积、灰度伤后24h即有显著增加 (P<0 01) ,7天达高峰 (P<0 01) ,以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PCNA阳性细胞面积、灰度于伤后4天达到最大值 (P<0 01) ,以后逐渐下降。因此 ,伤后人脑组织GFAP、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面积、灰度改变有时间规律 ,GFAP、PCNA可作为2天到20天间不同时间脑损伤的推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折伤 免疫组化 CFAP PCNA 法医病理学
下载PDF
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法医病理学鉴定74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亚东 蔡继峰 +2 位作者 常云峰 官鹏 文继舫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从法医学角度分析肿瘤患者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明确医疗责任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方法对2000—2009年在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进行法医病理学检验的74例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年来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有明... 目的从法医学角度分析肿瘤患者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明确医疗责任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方法对2000—2009年在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进行法医病理学检验的74例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年来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常见医疗责任有漏诊、误诊、不合理的化疗、并发症的未预见等。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肿瘤相关医疗纠纷成因有所区别。外科、妇产科等科室所占比例较高。结论通过法医病理学尸体解剖查明死亡原因,明确医疗责任,已成为肿瘤患者医疗纠纷的重要解决手段。增强服务意识,获取患者信任;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医疗条件;重视法律法规,强化注意与告知义务,能够减少与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肿瘤 医疗纠纷
下载PDF
O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辅助诊断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洋 张宁 +1 位作者 王成铭 何光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在法医学鉴定中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OCT及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方法检查5例冠心病猝死尸体的冠状动脉、心...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在法医学鉴定中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OCT及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方法检查5例冠心病猝死尸体的冠状动脉、心肌梗死组织病理学样本,并进行形态学、局部测量指标的统计学比较。结果在OCT影像中,冠状动脉各层边界清楚,粥样斑块与HE切片有良好的形态学对应关系。OCT影像中的正常心肌光信号较弱,呈高吸光性,而心肌梗死区纤维瘢痕组织内则显示出较强光信号,呈低吸光性。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纤维帽厚度和中膜厚度在OCT与H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CT影像中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光密度值(1226.24±622.66)与正常心肌的光密度值(3707.90±962.9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影像与HE图像中形态学的一致性较好,OCT有望成为冠状动脉及心肌梗死组织法医病理学检验的初筛手段,对提高诊断准确率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冠心病 心肌梗死
下载PDF
73例儿科医疗损害的法医病理学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志威 郑紫雨 +4 位作者 李荣 周世一 唐伟 周济鹏 王彪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通过对73例儿科医疗损害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法医病理学在解决儿科医疗损害等问题上的重要性。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2002年1月—2016年8月受理的、死亡年龄在28 d^10岁的儿科医疗损害病理检验案例73例,对... 目的通过对73例儿科医疗损害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法医病理学在解决儿科医疗损害等问题上的重要性。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2002年1月—2016年8月受理的、死亡年龄在28 d^10岁的儿科医疗损害病理检验案例73例,对死亡原因及与涉案医疗机构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中,男女性比例1.70∶1,年龄在28 d^1岁的居多,为26例(35.62%),其次是>1~3岁,为21例(28.77%)。通过尸体检验确定死亡原因的71例中,死亡原因以疾病为主,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为33例(46.48%),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为12例(16.90%)。医疗损害涉及医疗机构共75所,三级医疗机构32所(42.67%),其次为二级以下(不包括二级)医疗机构23所(30.67%)。临床诊断与法医病理学诊断相符及基本相符的有38例(52.05%),未明确或者误诊的35例(47.95%)。结论法医学尸体解剖及病理学鉴定有助于确定死亡原因,不仅为儿科医疗损害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且丰富和发展了临床医学知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医院 儿科 尸体解剖 医疗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