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式塞伯林德纳氏酵母菌致感染性关节炎1例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甘娜 任玉吉 +1 位作者 宋贵波 杨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真菌感染是骨关节炎的少见病因,由于其诊断困难,治疗周期长,往往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影响骨关节功能的恢复甚至引起全身性的播散感染。法式塞伯林德纳氏酵母菌曾被报道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严重感染甚至死亡,由其侵袭免疫功能正常人... 真菌感染是骨关节炎的少见病因,由于其诊断困难,治疗周期长,往往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影响骨关节功能的恢复甚至引起全身性的播散感染。法式塞伯林德纳氏酵母菌曾被报道可引起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严重感染甚至死亡,由其侵袭免疫功能正常人群骨关节导致感染的病例甚为罕见,现就其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治疗过程进行报道并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式塞伯林德纳氏酵母菌 真菌感染 关节炎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两种非酿酒酵母与米曲霉互作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汪继伟 阎春悦 +4 位作者 马春蕾 常煦 李志军 陈雄 李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1-180,共10页
微生物互作在白酒酿造中扮演重要角色。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Cyberlindnera fabianii)和葡萄牙棒孢酵母(Clavispora lusitaniae)是白酒酿造中常见的非酿酒酵母,但它们与霉菌的互作关系尚不清晰。本研究围绕感官评价、挥发性风味物质... 微生物互作在白酒酿造中扮演重要角色。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Cyberlindnera fabianii)和葡萄牙棒孢酵母(Clavispora lusitaniae)是白酒酿造中常见的非酿酒酵母,但它们与霉菌的互作关系尚不清晰。本研究围绕感官评价、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酵母菌生物量、酶活力和代谢产物等方面,探讨了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HY-11和葡萄牙棒孢酵母HY-21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M-08在酿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非酿酒酵母分别与米曲霉M-08混菌培养,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HY-11和葡萄牙棒孢酵母HY-21的生物量分别比单一酵母菌发酵提高4.96倍和0.97倍,α-淀粉酶活力分别提高70.31倍和107.73倍,表明两酵母菌对米曲霉M-08有依赖性。相比葡萄牙棒孢酵母HY-21,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HY-11与米曲霉M-08混菌发酵风味更好,发酵6 d具有浓郁哈密瓜香、酒香和酯香味,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最高1408.97μg/g,比单一条件下发酵提升381.87倍。米曲霉M-08与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HY-11和葡萄牙棒孢酵母HY-21有较好的相互作用,混菌发酵比单一酵母菌发酵体系游离氨基酸水平分别提高105.02和3837.29μg/g,酯化酶活力分别增加27.67和387.82 U/g,从而促进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代谢。本研究阐明了两种非酿酒酵母与米曲霉M-08的相互关系和其风味特色,为其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费比恩伯林德纳酵母 葡萄牙棒孢酵母 风味分析 酶活力
下载PDF
泌尿系统子囊酵母Cyberlindnera fabianii感染1例
3
作者 徐茂锁 申春梅 +1 位作者 周聪 张慧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96-398,共3页
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Cyberlindnera fabianii)是一种罕见的子囊酵母菌,曾使用Hansenula fabianii,Pichia fabianii,Lindnera fabianii和Candida fabianii等名称,可引起肺炎、心内膜炎、前列腺炎、真菌血症和导管相关感染[1]。以传... 费比恩塞伯林德纳氏酵母(Cyberlindnera fabianii)是一种罕见的子囊酵母菌,曾使用Hansenula fabianii,Pichia fabianii,Lindnera fabianii和Candida fabianii等名称,可引起肺炎、心内膜炎、前列腺炎、真菌血症和导管相关感染[1]。以传统生化反应为鉴定依据的真菌鉴定系统对其缺乏鉴定能力,错误鉴定致使真实身份被隐藏,临床危害可能被严重低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比恩伯林德纳酵母 产朊假丝酵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抗真菌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