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8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法律属性探析
1
作者 聂鹤云 宋浩伟 +2 位作者 朱卫丰 谢明 宋民宪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517,共5页
目的为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法律地位的明确以及《药品管理法》中“药品标准”法律表述的立法技术完善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国药品地方标准法律渊源,对中药饮片国家药品标准构成要件以及现行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构成进行分析,同时基于... 目的为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法律地位的明确以及《药品管理法》中“药品标准”法律表述的立法技术完善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国药品地方标准法律渊源,对中药饮片国家药品标准构成要件以及现行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构成进行分析,同时基于法律解释的方法,对《药品管理法》中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法律内涵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在药品监管实务中,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实质为地方药品标准,2019年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对药品标准进行了专门规定,但对于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药品标准法律属性并未作出规定,存在一定的立法技术瑕疵。建议在《药品管理法》修正时,对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药品标准法律属性予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省级 炮制规范 药品标准 法律属性
下载PDF
数字加密艺术品的法律属性及其交易规制
2
作者 刘华 李晓钰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4-45,共12页
数字加密艺术品是文艺创作加持区块链科技所产生的多要素融合式美学产物,加密技术赋予数字化艺术品版权确定性、交易可追溯、价值变现快等异于传统艺术的商业化特征。数字环境下的加密艺术创作具有跨越版权、物权、虚拟财产权益等传统... 数字加密艺术品是文艺创作加持区块链科技所产生的多要素融合式美学产物,加密技术赋予数字化艺术品版权确定性、交易可追溯、价值变现快等异于传统艺术的商业化特征。数字环境下的加密艺术创作具有跨越版权、物权、虚拟财产权益等传统制度框架的法律属性,需要结合加密艺术品的现实样态与流转效果对其作出准确的法律解释,同时正确认识“数字商品”和“数字作品”之间在权利内容与交易行为上的差异性。针对平台经济衍生出的非同质化权利保护与监管难题,应从网络平台公共性角度规范数字加密艺术品运营相关主体的责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加密艺术品 法律属性 区块链 交易规制
下载PDF
宅基地资格权法律属性与实现路径
3
作者 江虹 于姝棋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17-220,共4页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但是中国现行法缺乏宅基地资格权的术语表达。作为新兴权利,宅基地资格权并不成熟,实践中对其法律属性、权利内涵、主体认定颇具争议。归纳了学...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但是中国现行法缺乏宅基地资格权的术语表达。作为新兴权利,宅基地资格权并不成熟,实践中对其法律属性、权利内涵、主体认定颇具争议。归纳了学者们对宅基地资格权概念的阐述,分析了理论界盛行的剩余权说、用益物权说、成员权说等观点,认定宅基地资格权法律属性为成员权并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宅基地资格权实现的困境,提出了合理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资格权 法律属性 成员权说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数据驱动型侦查法律属性的重释与厘定
4
作者 孙航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1-56,共16页
数据驱动型侦查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在犯罪治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数据驱动型侦查的法律属性,理论上存在着任意性侦查措施与强制性侦查措施的争议.我国目前偏向于将数据驱动型侦查作为任意性侦查措施,这引发侦查权外溢、侵害公民隐... 数据驱动型侦查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在犯罪治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数据驱动型侦查的法律属性,理论上存在着任意性侦查措施与强制性侦查措施的争议.我国目前偏向于将数据驱动型侦查作为任意性侦查措施,这引发侦查权外溢、侵害公民隐私权之风险.日本司法多以重要权利侵害说与强制处分说作为数据驱动型侦查方法强制性的判断标准与基本立场,但因严格的事前令状审批陷入制度僵化的“泥沼”.如若我国将数据驱动型侦查模式下的侦查方法全部归于既有的强制性侦查措施规范框架,则产生侦查失去活性、错失侦查良机等消极影响.为兼顾侦查活性与权利保障,类型化视角下宜将数据驱动型侦查定位为复合任意性与强制性的新型侦查措施,并以“阶段—种类”为具体分类之方法论,以分类型考量与分阶段控制之方式,区分不同数据驱动型侦查方法的法律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型侦查 法律属性 重要权利侵害说 强制性侦查措施
下载PDF
论虚拟货币的双重法律属性
5
作者 郭志浩 候柔倩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虚拟货币是一种通过数字技术创建、存储和传输的具有类货币属性的虚拟财产,因其独有的去中心化技术而不受中央银行发行和控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免受政治因素和国际汇率等影响。不同于传统货币,虚拟货币具有匿名性、自主性、可... 虚拟货币是一种通过数字技术创建、存储和传输的具有类货币属性的虚拟财产,因其独有的去中心化技术而不受中央银行发行和控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免受政治因素和国际汇率等影响。不同于传统货币,虚拟货币具有匿名性、自主性、可分割性、不可篡改性等特征,使得各国对虚拟货币法律属性的认定不尽相同。时下,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在我国监管政策和司法实践中均存有分歧,致使数字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相应的法律规制却无法同步。通行的“货币说”“虚拟财产说”“证券说”等观点,都离不开精准监管的内核。故此,区分我国不同类型的数字资产,按其特定属性实施双轨制的法律属性判定,有利于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有助于对违法行为进行科学打击,有益于虚拟货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货币 数字资产 法律属性 精准监管
下载PDF
论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
6
作者 陈敬林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2-92,110,共12页
碳排放权具有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和控排企业私人财产利益的双重法律意义,因市场机制必须经过政府管控才能发挥减排效用,所以碳排放权受到行政规制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政府没有干预碳排放权中财产利益的目的,碳排放权本身也没有对抗政府... 碳排放权具有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和控排企业私人财产利益的双重法律意义,因市场机制必须经过政府管控才能发挥减排效用,所以碳排放权受到行政规制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政府没有干预碳排放权中财产利益的目的,碳排放权本身也没有对抗政府规制之意,因此,以权利受到行政规制为由认定碳排放权具有公法属性不符合公权利的定义。初始分配和清缴配额环节的公法属性或源于政府对配额的管理,或源于行政法律义务,但都无关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除了可交易性特征,碳排放权对控排企业支配配额财产的保护,碳排放权法律关系的自愿性和平等性都表明了碳排放权是私法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法律属性 碳排放配额 碳排放权交易 碳排放权管理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备案的法律属性与控制路径
7
作者 韩世鹏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备案是应对“算法泛在”而创设的新型备案制度。基于破除算法不可解释性的现实需要、算法创新与安全的价值平衡、传统合规模式的加速转型以及扁平化问责的规则改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备案具有进一步适用的必要性与... 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备案是应对“算法泛在”而创设的新型备案制度。基于破除算法不可解释性的现实需要、算法创新与安全的价值平衡、传统合规模式的加速转型以及扁平化问责的规则改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备案具有进一步适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算法备案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其法律属性的廓清,算法备案与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行政行为存在内容、结构及性质层面的显著区别。质言之,算法备案于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而言,均无法产生直接的法律效果,其法律属性应认定为程序性事实行为。基于此,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备案的控制机制应考量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的内容敏感度、算法风险等级以及算法备案机关专业能力等因素,明确算法备案的适用范围;将民主性、合理性与严谨性作为形塑算法程序的价值理念;立足算法备案资料报送阶段、事中“责令改正”阶段以及事后执行罚阶段的内容与特征,实施差异化的救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算法备案 法律属性 行政事实行为 程序控制
下载PDF
论盲盒交易的法律属性
8
作者 刘欣然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盲盒交易是市场主体遵循契约自由原则创设的新型交易形式。要厘清盲盒交易的法律属性,就要通过探求当事人的真意并根据交易内容的整体性进行认定。买卖说强调了盲盒的商品交易属性,但无法解释盲盒交易标的机会性和等价相对性。从盲盒交... 盲盒交易是市场主体遵循契约自由原则创设的新型交易形式。要厘清盲盒交易的法律属性,就要通过探求当事人的真意并根据交易内容的整体性进行认定。买卖说强调了盲盒的商品交易属性,但无法解释盲盒交易标的机会性和等价相对性。从盲盒交易当事人缔约目的和意思表示的角度及交易内容的整体意义偏离的角度看,盲盒交易不能被有奖销售所含摄,是买卖和具有独特射幸性的抽盒服务相结合的类型结合混合合同,我国现行立法也佐证了盲盒交易的类型结合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盒交易 法律属性 类型结合混合合同
下载PDF
基于行政组织私法化视域下的国有企业法律属性探讨
9
作者 张赟 连洁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3期88-89,共2页
目前在我国行政法的研究工作上,其重点侧重于借助公法来规范行政机关的组织行为,但是面对私法形式的行政组织,关注及重视程度有所不足。国有企业是私法形式行政组织的一种较为常见、同时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文章针对私法组织的国有... 目前在我国行政法的研究工作上,其重点侧重于借助公法来规范行政机关的组织行为,但是面对私法形式的行政组织,关注及重视程度有所不足。国有企业是私法形式行政组织的一种较为常见、同时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文章针对私法组织的国有企业展开研究,提出了其权力来源链条,并指出了法律控制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法律规制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 行政组织私法化 法律属性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探析
10
作者 叶勇飞 《环境保护》 CAS 2023年第9期93-94,共2页
“双碳”目标是我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碳交易的目标在于通过碳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用较低成本实现碳减排目标。但是,目前碳排放权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作为碳交易机制核心要素的碳排放权法律属性... “双碳”目标是我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碳交易的目标在于通过碳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用较低成本实现碳减排目标。但是,目前碳排放权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作为碳交易机制核心要素的碳排放权法律属性暂无统一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属性 碳排放权 可持续发展 战略决策 碳交易机制 碳减排 绿色低碳 核心要素
下载PDF
法治反腐背景下监委留置措施的法律属性及适用研究
11
作者 巢陈思 丁颂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43-47,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出台后,留置措施作为监委的一项新型调查措施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体现了法治反腐的新时代特征。《监察法》中有七个条文分别对留置对象、条件、撤销以及错误留置的救济等作出规定,为留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出台后,留置措施作为监委的一项新型调查措施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体现了法治反腐的新时代特征。《监察法》中有七个条文分别对留置对象、条件、撤销以及错误留置的救济等作出规定,为留置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监察法》对监委留置措施的规定有待细化,对留置的审批程序、执行程序、留置场所、监委留置权行使的监督制约等方面还缺乏细化规定,影响了监委留置作用的发挥。在法治反腐背景下,通过进一步明确监委留置措施的法律属性和适用条件,细化留置措施的相关规定,构建和完善监委留置制度,有助于实现留置措施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进而推动法治反腐建设,保障和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委 留置措施 法律属性 法治反腐
下载PDF
宅基地资格权与使用权的法律属性及价值实现
12
作者 王辉 《法制与经济》 2023年第1期74-80,共7页
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虽对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属性争议较大,但宅基地使用权的定性较为稳定,且具有特定的内涵。宅基地资格权是兼具身份性和财产性的复合性权利,而宅基地使用权是纯粹的用益物权,以此定性既具有法理基础也符合改... 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虽对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属性争议较大,但宅基地使用权的定性较为稳定,且具有特定的内涵。宅基地资格权是兼具身份性和财产性的复合性权利,而宅基地使用权是纯粹的用益物权,以此定性既具有法理基础也符合改革目的。从相互关系上看,宅基地资格权是使用权产生的前提,宅基地使用权实现了资格权的财产性。分置宅基地资格权和使用权,不但蕴含了丰富的理论价值,而且最大化地实现了保护农户利益和利用宅基地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资格权 宅基地使用权 法律属性 价值实现
下载PDF
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适质性及质权实现路径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宝贵 石晓慧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2,共4页
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有序,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03亿吨,累计成交... 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有序,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03亿吨,累计成交额90.16亿元,超半数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市场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 碳排放交易市场 碳排放配额 碳中和 法律属性 绿色低碳发展 市场机制 质权实现
下载PDF
离婚案件中网络虚拟财产分割研究——以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为基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锐 张楠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3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前学界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尚存在许多分歧,进而造成有关离婚案件中网络虚拟财产分割的混乱,因此很有必要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不同学说进行辨析,同时明晰各类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为司法实务提供问题解... 目前学界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尚存在许多分歧,进而造成有关离婚案件中网络虚拟财产分割的混乱,因此很有必要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不同学说进行辨析,同时明晰各类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为司法实务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视角,揭示了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本质,明确了各类网络虚拟财产判决时应采取的价值认定和分割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财产 法律属性 夫妻财产分割
下载PDF
再论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晓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健康中国、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想,就要在“十四五”卫生立法方面有质的跃升,而立足点非“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问题莫属。医患关系就是且只能是民事法律关系这个法律属性定位,对于主要提供国家保障性基本医疗卫生...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健康中国、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想,就要在“十四五”卫生立法方面有质的跃升,而立足点非“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问题莫属。医患关系就是且只能是民事法律关系这个法律属性定位,对于主要提供国家保障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立医院的医患关系来讲显然是错误的。笔者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国家主体医疗卫生事业中法定业务领域的医患关系不是民事法律关系,而是行政法律关系,其侵权损害赔偿适用国家赔偿法律”的观点,即主导行政说,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卫生健康的重要表述和现代卫生法学学术体系,应成为“十四五”卫生法治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法律属性 一律民事说 主导行政说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法律属性的再识别——以协商行政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莉 许微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直接救济或者修复受到污染或破坏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环境法律制度。磋商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前置程序,囿于现有法律及政策对磋商制度法律属性的...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直接救济或者修复受到污染或破坏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环境法律制度。磋商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前置程序,囿于现有法律及政策对磋商制度法律属性的规范遗漏,磋商制度在实践中存在检察机关参与磋商的功能定位不统一、磋商程序的启动规则不同一、磋商协议是否公示各地方存在较大差异等诸多问题,学理上亦存在私法属性论和公法属性论单一解释路径下的二元分歧,无法完整勾勒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全貌。协商行政理论主张公私法协力治理,通过平等协商手段实现环境行政目标,为磋商制度法律属性的再识别提供了全新且适当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框架。基于协商行政理论的基本要旨,磋商制度的法律属性宜定性为以垂直关系为基础的平等协商制度,磋商行为是行政机关实现生态环境公共利益保护之公法义务的协商行政行为。磋商制度法律属性重新识别之下,磋商实践中的既存问题便可得以有效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磋商制度 法律属性 协商行政 公私法协同
下载PDF
算法价格歧视的法律属性与规制路径——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视阈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国峰 史韵歆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46-50,共5页
为正确认识算法价格歧视行为,需要着重从定义、定位与定则三个维度,分析其内涵特性、法律属性与规制规则。首先,在定义方面,算法价格歧视行为产生于数字经济时代,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价格歧视,这一行为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更具复杂性与... 为正确认识算法价格歧视行为,需要着重从定义、定位与定则三个维度,分析其内涵特性、法律属性与规制规则。首先,在定义方面,算法价格歧视行为产生于数字经济时代,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价格歧视,这一行为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更具复杂性与隐蔽性。其次,在定性方面,算法价格歧视不符合《反垄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六项所要求的构成要件,也未造成显著的竞争损害,不具备垄断行为的本质。但这一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关于经营者告知义务的规定,严重侵害了普通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应被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最后,在定则方面,应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相关法体系之下对这一行为予以规制,要完善相关民事制度,以保障单个消费者的权益救济;强化行政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第三方机构,健全行业监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价格歧视 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律属性
下载PDF
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其保护 被引量:2
18
作者 汲晨晖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1期188-190,共3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财产的形式不再拘泥于实体,虚拟财产借助网络世界诞生。尤其是网络上那些具有经济利益同时兼备财产性质的数据化资源的网络虚拟财产已然成为新的财产形式。结合司法实践,探究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认定及其法律...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财产的形式不再拘泥于实体,虚拟财产借助网络世界诞生。尤其是网络上那些具有经济利益同时兼备财产性质的数据化资源的网络虚拟财产已然成为新的财产形式。结合司法实践,探究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认定及其法律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虚拟财产 法律属性 法律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